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藝術家導演

法國電影藝術家導演

發布時間:2023-08-14 11:13:28

❶ 戈達爾去世,享年91歲,他對電影業有哪些貢獻

戈達爾是一位著名導演,他91歲逝世,但他所留下的經典之作卻彌足珍貴。他對於電影業有著重大貢獻,曾獲得終身成就獎項,他是電影界的里程碑,一生拍了60多部電影,一位非常偉大的藝術家。

戈達爾的逝世絕對是法國電影業的一大損失,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以個人成就推動了法國電業的發展,他的作品每一部都令人深思,能夠打動人心。比如《悲哀於我》和《愛情與憤怒》,他的導演風格細膩中帶有溫柔,彷彿在訴說一個故事,讓人不禁沉醉其中。

第三,戈達爾的去世不僅是法國的損失,對於全國各地來說也是很大的遺憾。

戈達爾把一生都獻給了電影行業,他拍了太多經典之作,他的電影充滿了哲學性,能夠讓人深入思考,值得反復一看。即便現在已經去世,但他的思想在電影界卻排行第一,他的作品貫穿了很多國家,能夠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戈達爾是一位空前絕後的藝術家。

❷ 戈達爾算是法國最偉大的電影人嗎他的電影有什麼特點

在法國戈達爾也是比較出名的一個導演,拍攝過很多影視作品,受到了觀眾的認可,而這些作品都是比較有特點的,戈達爾在拍攝電影的手法上跟其他導演有一些差別,戈達爾會更加喜歡記錄真實的一面,拍攝出來大部分的作品都會給人很真實的感覺。戈拉爾拍電影的時候,想法也是比較大膽的敢於創新和挑戰。《隨心所欲》這個作品在播出之後就獲得了特別獎項。《狂人皮埃羅》也獲得過金獅獎,《已婚婦人》,《女人就是女人》,《中國姑娘》,《受難記》等電影在上映之後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戈達爾也因此也獲得了無數獎項。

戈達爾的去世也讓很多粉絲都感覺到惋惜,畢竟在電影界的地位也是無法撼動的,在這些作品當中也能夠感受到哥達爾的用意,拍攝的電影都以真實為主。在法國戈達爾也是有很多崇拜者的,而且很多導演也都非常想要跟戈達爾學習拍攝技巧,在電影界當中也給電影的形式賦予了新的意義。

❸ 求電影《藝術家》百度雲資源

《藝術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iWPOVAgvbZEgirWUyJQ13g

提取碼: a3z1

該片故事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萊塢,講述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員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❹ 著名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去世,他生前都有哪些優秀作品

戈達爾在世的時候,曾拍過《狂人皮埃羅》和《阿爾伐城》,還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

戈達爾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電影,他從19歲的時候,就表現出極高的導演天賦,並且拍了很多炙手可熱的電影,一直到91歲逝世,他這一生無怨無悔,完全奉獻給藝術。他在全世界都有非常高的位置,而戈達爾影響了很多藝術家,他的成就空前絕後,被稱為法國第一導演。

第三,戈達爾《筋疲力盡》,是一部燒腦之作,是新浪潮的開山之作。

哥達爾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採用的是紀實的手法,描述了青年人的渺茫與無助,一群人陷入孤獨的精神世界,處處透露著一股無盡的虛無。這部電影記錄了戰爭之後的殘忍與無奈,絕對是經典之作,到現在依然被奉為經典。

❺ 電影 [藝術家] 的導演是誰

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 Michel Hazanavicius 法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和編劇。邁克爾於1988年開始從事電影導演,曾執導冒險喜劇《法國特工117》(又名《OSS117之開羅諜影》),在歐洲影壇獲得關注。2011年,在新作《藝術家》中完全轉變了以往的風格,一部黑白默片《藝術家》將觀眾帶回1927年的好萊塢,並憑藉此片在頒獎季中橫掃眾多獎項。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於北京時間2月27日上午9時(美國洛杉磯當地時間2月26日下午17時)在好萊塢高地中心舉行。法國導演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憑借《藝術家》獲得最佳導演獎。

❻ 哪個法國人發現了停機再拍的原理

喬治·梅里愛。

法國電影藝術家喬治·梅里愛發現和創造了「停機再拍」的省略原則,他用一個鏡頭拍攝劇情中的一段戲,這段戲類似舞台劇中的一幕或一場,被稱之為「舞台式的電影時空」。

停機再拍是電影術語,特技攝影方法之一。以固定攝像機的機位,拍攝一段畫面後停機,對被攝景物進行位置的調整或數量的增減,然後再開機拍攝。

停機再拍的拍攝方法是固定攝像機的機位、機身和鏡頭的景別,開機拍攝一段畫面後停機,對被攝景物進行位置的調整或數量的增減,然後再開機拍攝,如此循環往復,最後的畫面效果是景物一件件逐一呈現或逐一消失,也可以表現一個物體在畫面上循著一定的路線移位,物件出現、消失或移位的速度取決於編輯時鏡頭的長短。

❼ 雅克·費戴爾簡介及詳細資料

簡介

雅克·費戴爾 (1888-1948) 別名雅克·弗萊戴里克斯。20~30年代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其影片充滿對普通人的同情和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但其早期作品表現出來的現實主義,在當時專門追求風格的時代里,並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和推崇。

1888年7月24日生於比利時伊克塞爾,25歲那年他前往法國巴黎,他對舞台表演發生了興趣,雅克-費戴爾便是他的藝名。他後來轉往電影界發展,與高蒙電影公司簽約,但一戰期間回比利時軍隊服役打斷了費戴爾的電影生涯。戰爭結束後,費戴爾很快成為法國電影界最具革新精神的導演之一 。

他導演第一部影片。根據伯努瓦(Pierre Benoit)的小說改編的現實主義影片《亞特蘭梯德》(L'Atlantide,1921)是他的第一部叫座片;而根據法朗士(Anatole France)描寫巴黎人日常生活的小說改編的《克蘭格比爾》(Crainquebille,1922)則為他確立優秀導演的聲譽。在德國根據左拉(Emile Zola)的小說拍出《黛麗莎‧拉更》(Therese Raquin,1928)後,他回到法國拍攝《新的紳士們》(1928),該片由於對法國議會進行溫和的嘲諷而遭到法國 *** 禁映。

因為在法國的巨大成功,好萊塢米高梅公司向他發出邀請。在美國費戴爾執導了幾部默片和有聲片,其中《吻》(The Kiss,1929),是葛麗泰·嘉寶主演的最後一部默片。1930年,他甚至在好萊塢拍攝了一部法語片。不過他在好萊塢的業績遠遠低於他的期望,所以1934年費戴爾回到法國,他的影片大都由他的妻子羅賽(Francoise Rosay)主演。而許多電影劇本都由斯帕克(Charles Spaak)撰寫。其中最卓越的是《大賭博》(Le Grand Jeu,1934)、《米摩莎公寓》(Pension Mimosas,1934)和《英雄的狂歡節》(La Kermesse heroique,1935)。這些影片的復雜的性格刻畫和自然主義的宿命論預示30年代後期法國電影的振興。二戰期間,費戴爾在瑞士避難,直到法國解放。1948年5月25日逝於瑞士。

歷史時期

30年代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繼承了20年代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中的創新精神和實驗精神。優秀的法國電影藝術家們,以充沛的精力,接受了電影聲音的挑戰。他們並沒有完全背離視覺的表現力,而是有意地避免默片那種只能在畫面上作戲的方式,並富於想像力地去創造著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詩意現實主義創作的高峰時期,大致從1934年一1939年將近6年的時間。由於這一期間大量影片的主題揭示了社會的黑暗,描寫了小人物在社會重壓下的悲慘境遇,故而又得名"黑色現實主義"。

在這一時期,詩意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讓·雷諾瓦、雅克·費戴爾、馬賽爾·卡爾內和敘利恩·杜威維爾,這四大導演在"詩意現實主義學派"的共同紐帶下聯結在一起。

雅克·費戴爾涉足電影界比較早,他曾在默片時期做過演員,並於1915年開始獨立執導影片(兼編劇)。他拍攝過一些成功的默片,比如:《亞特蘭梯德》(1921年)、《克蘭格比爾》(1923年)和《梯麗沙·拉更》(1928年)等等。有聲電影出現後,他於1928年離開法國去了好萊塢,"夢想在那裡能夠找到大量的技術和資金",他一去就是5年。然而,費戴爾在美國的這段時間"就象米達斯國王的魔手那樣,一經黃金的接觸他全部的藝術都枯萎了。這位歐洲人的強烈性格在被斯特勞亨稱之為的'製作臘腸的機器'的好萊塢中,磨得盪然無存"。

1934年,費戴爾回到法國。他與查爾·斯派克合作改編完成了《大賭博》的電影劇本,並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創作。在這部作品中,費戴爾"賦於故事以一種心理背景",使得那個發生在法國外籍軍團里的平凡故事,變得富有感染力。這部影片是在北非拍攝的,他曾在那裡拍攝過影片《亞特蘭梯德》 。《大賭博》雖然在某些表現鬧劇的場面中顯得有些過火,但影片中仍具有創造性的貢獻,他出色地運用一個演員扮演兩個角色的方式,並配上不同的聲音來加以表現,創造出一種劇中人物的幻覺狀態。在以後的兩年中,費戴爾又拍攝了《米摩沙公寓》 (1935年)和《英勇和狂歡節》(1936年)。其中《米摩沙公寓》在薩杜爾看來"比《大賭博》更勝一籌"影片中的平凡"公寓"、"輪盤賭大廳"和"下流酒吧"似乎成為故事的主角。而這一表現幾乎成為"法國電影新潮流的源泉"。費戴爾和他的作品帶動了詩意現實主義的發展,使馬賽爾·卡爾內等人不久也投入到這個潮流中來。

孩子的面孔

主要業績

1917-1918年:根據特里斯當·貝爾納的劇本攝制影片:《養老院的老婦們》,《同伴》等片。

1919年:《拼寫錯誤》(編劇:費戴爾,主要演員:Ch.戴尚)。

1921年:《亞特蘭梯德》(根據皮埃爾·伯諾阿的原作改編,主要演員:納比埃科夫斯卡,梅爾希奧,安傑羅)。

英雄的狂歡節是雅克最著名的影片

1923年:《克蘭格比爾》(根據阿納托爾·法朗士的原作改編,主要演員:M.德·費洛第)。

1924-1925年(在瑞士):《孩兒面》(編劇:費戴爾,攝影:布列爾和巴爾蓋爾,主要演員:小福雷)。

1926年(在奧地利):《幻象》(編劇:敘爾·羅曼),(在法國):《格里畢希》(主要演員:弗朗索瓦絲·羅珊),《卡門》(主要演員:R.梅萊爾)。

1928年(在德國):《黛萊絲·拉甘》(根據左拉原作改編,主要演員:吉娜·馬內斯,W·齊爾舍,珍尼-瑪麗·洛倫)。

1929年(在法國):《新的老爺們》(根據弗萊爾與格羅瓦塞的話劇改編)。

1929-1933年(在好萊塢):攝制了六部影片,其中有《吻》(主要演員:葛麗泰·嘉寶),《綠色的鬼魂》,《如果皇帝知道此事》(主要演員:呂居埃與羅珊)。

1934年(在法國):《大賭博》(編劇:斯派克與費戴爾,主要演員:P.R.威爾姆,羅珊,瑪麗·貝爾,夏爾·瓦內爾)。

1935年(在法國):《米摩莎公寓》(編劇:斯派克與費戴爾,主要演員:羅珊,P.貝爾納,阿萊爾姆)。

1936年:《英雄的狂歡節》(原作:斯派克,編劇與台詞:B.齊茂,副導演:卡爾內,攝影:斯特拉德林,布景:L.梅爾孫,服裝:本達,主要演員:F.羅珊,阿萊爾姆,J.穆拉,L.敘衛等)。

1937年(在英國): 《無甲的騎士》 (根據詹姆士·希爾頓小說改編)。

1938年(在德國):《旅行的人們》。

1939年(在法國):《北方的法律》。

1942年(在瑞士):《一個女人的失蹤》(主要演員:羅珊)。1946年:監制《碎石路》(布利斯坦導演)。

❽ 法國大導演戈達爾為什麼會選擇安樂死離世,如何評價他的選擇

30歲的戈達爾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長片電影《精疲力盡》,隨後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 獎。幾乎在同一時期,里維特拍了《巴黎屬於我們》,夏布洛爾拿出了《表兄弟》,特呂弗也推出 了《四百擊》。 以戈達爾為代表的這批年輕導演強調「作者性」,認為拍電影就是「寫作」。電影內容的主題也更 加偏向現實主義,強調生活流,注重展現人的體驗和精神過程。這被當時的新聞記者們稱之為「新 浪潮」。 

《當代電影》雜志曾寫道:「新浪潮運動為法國乃至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影響波及許 多國家,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德國新電影、美國新電影、巴西新電影等等,甚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後 期中國的第五代電影也是踏著法國新浪潮的餘波走向了國際影壇。」 在《戈達爾訪談錄》中有這樣一段對話。觀眾認為戈達爾在其作品中融入過多其他元素。

五、他在18歲時回到巴黎,通過參加在巴黎市內拉
丁區的電影放映會開始接觸電影。
在電影會,戈達爾認識了一大批後來同他一道成為法國電影新浪
潮的代表人物,包括安德烈·巴贊、克勞德·夏布洛爾、弗朗索瓦·特呂弗等人。安德烈·巴贊創辦了如今在電影評論界最負盛名的刊物《電影手冊》,戈達爾和埃里克·侯
麥、雅克·里維特轉而為其撰稿。但在隨後的時光里,這一批影評人都先後轉向了電影導演。 

電影世界的成功範式由好萊塢締造。派拉蒙、福克斯、米高梅等大公司掌控了「什
么是電影」的話語權。能吸引觀眾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敘事、有影響力的明星演員,以及普世價值
觀是一部主流好電影的標配。
但戈達爾等人認為電影的本質是寫實。他提出「電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實」的口號,認為經典好萊
塢式電影是一種將藝術和生活區隔開的虛假銀幕世界。

❾ 法國大導演呂貝克貝松的作品有哪些

是呂克·貝松吧

呂克·貝松 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是在法國拍攝而已。父母親都是水上運動的高手,母親還是潛水教練。青少年時,他夢想成為海洋、海豚專家,但是因為一次潛水意外,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願望,轉向電影,17歲高中未畢業便進入高蒙電影公司任助理,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後,回國後擔任副導演。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 Besson、 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坦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又名《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基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津津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則似乎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80年代中期,貝松拍攝了《地鐵》,《碧海藍天》等藝術電影之後,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前途無限的年輕導演;90年代貝松在拍攝了《殺手萊昂》、《第五元素》之後,卻受到了法國電影理論界的輕視。《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創下了2億7千萬美元的收益,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的第三名,不管評論界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未來世界,在電腦高科技與時空交錯的敘事中,帶給我們一絲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呂克·貝松是當代法國電影影壇最受矚目且爭議最大的導演。盡管《第五元素》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高蒙公司的營業額翻了一翻,但是貝松在國內卻常常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和打鬥於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近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顯示了法國電影人復興本國和歐洲電影業的決心和勇氣,影片榮獲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故事內容本是呂克·貝松在16歲時就開始構思,當時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剛剛問世,顯然貝松的想像和構思與之相比還很不成熟。
事隔20年之後,貝松依舊念念不忘少年時代的構想,經過20年的籌劃.該劇本具備了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雖然有評論認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國未來主義的滑稽笑劇,認為不過是視覺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屆夏納電影節開幕式上作為開幕影片放映的時候,這部表現人類未來23世紀的科幻片還是引起了轟動。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駕駛著他的那輛抗地球引力的黃色出租汽車飛越紐約城市上空的鏡頭,與盧卡斯的星際宇宙飛船相比毫不遜色。當年那個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貝松,20年後終於和盧卡斯站到了一起。
早在《碧海藍天》中,呂克·貝松就顯示出他對大製作和宏大場面的迷戀與追求。從《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開始,貝松日漸游離他過去所從屬的那種電影形態,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不僅在類型方式上玩盡花招,還在製作成本上不斷升級,這也許就是貝松在本國遭到非議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好萊塢也開始在世界各國招兵買馬,其首選就是吳宇森和呂克·貝松。貝松法國式的浪漫風情以及吳宇森東方味的英雄情結倍受好萊塢的青睬與模仿。貝松最終用《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證明了娛樂大片不是好萊塢的專利,法國人不僅能製造低成本、小製作的藝術電影,還能生產在全球盈利的商業巨片,一個法國人可以在美國的地盤上「與他們相抗衡」。今天的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樣,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看作和斯皮爾伯格同一類型的商業片大導演,但殊不知貝松能夠走到今天,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作為第一部高成本的歐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時候,開始票房並不令人樂觀,看慣了藝術影片的法國觀眾和受到好萊塢商業大片熏陶的美國觀眾並不抱有太多的興趣。影評人的反映也是貶大於褒,影片最為致命之處還在於它高達1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但是奇跡出現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預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幾個主要西方國家廣泛放映,影片是大賺了一筆,但是評論界對貝松和這部影片依舊低調處理。
呂克·貝松並不因為這些評價動搖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國人和美國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聖女貞德》選取了歷史和現實,民族和國際的恰當交融,拍完之後好評如潮。聖女貞德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傳說。有關聖女貞德的影視作品不計其數,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他們分別是:德萊葉導演的為電影默片時代劃上精彩句號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布萊松導演的極度忠實於宗教情節和原審判材料的《聖女貞德受難》;呂克·貝松耗時三年拍攝的史詩性巨片《聖女貞德》。
布萊松的《聖女貞德受騅》僅僅截取了貞德受審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歷史的真實瞬間。而呂克·貝松的《聖女貞德》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英法百年戰爭和貞德作為一個少女和法蘭西戰士的浪漫情懷。和布萊松一樣,呂克·貝松也是法國影壇一位孤獨的探索者,也許這是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法國導演的唯一相同之處。也許正是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們同樣偏愛貞德這個歷史人物,只不過他們詮釋歷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呂克·貝松的導演手記里我們看到貝松對貞德的評價:貞德是我們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純真之間捕捉到的東西,又在她的時代失去,正像我們在自己的時代所失去的一樣。貝松在這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獨到思考:「難道人類的思想必得沿著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發現隱藏在邪惡背後的善良嗎?」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蒂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編劇作品
暴力街區2:終極 Banlieue 13 Ultimatum (2009)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 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監製作品
家園 HOME (2009)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藝術家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典英文偵探懸疑電影推薦 瀏覽:385
英文電影台詞分手 瀏覽:86
有一部光頭父子的外國電影 瀏覽:907
泰國恐怖女主根男主拍電影 瀏覽:458
這里也有兩張電影票的英文 瀏覽:173
一部美國武士動漫電影 瀏覽:89
韓國愛情電影高分排行 瀏覽:920
外國的有一部電影叫什麼小孩 瀏覽:784
足球尤物男主角電影 瀏覽:313
釋小龍主演的電影大全 瀏覽:956
韓國電影私人授課女演員 瀏覽:611
電影場景布置圖片 瀏覽:969
靈魂擺渡電影大結局三七 瀏覽:8
瑪蒂爾達電影女主名字 瀏覽:446
戰爭電影明星圖片 瀏覽:232
戀愛談電影的背景音樂 瀏覽:960
裸婚電影完整版 瀏覽:421
界首華信電影院公眾號 瀏覽:540
英國有一部出軌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95
小豬佩奇中文版大電影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