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特呂弗是誰"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出自哪兒
弗朗索瓦. 特呂弗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國巴黎。他從小就喜愛文學和電影,在整個少年時代里,他就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是電影導演之中文學素養比較好的。他曾經相當崇拜巴爾扎克,在他的屋子裡,懸掛的文化名人照片中,就有巴爾扎克的--這個自稱用筆"完成了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的法國作家,很長時間都在從精神上激勵少年特呂弗,去投身文化事業。
15歲的時候,特呂弗就在巴黎發起了大眾電影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主要是聚合了很多喜歡電影的青年人,一起對電影進行研討。這可以說是電影天才特呂弗,走向他後來輝煌的電影事業的一個良好開端。在這個俱樂部里,他和夥伴們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討論電影的氛圍,糾結了一批熱愛電影的死黨。
那段時間,對他影響最大、促使他走向電影事業的引路人,當屬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他找到了他,希望從他那裡得到教誨。巴贊對他的電影觀和人生觀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巴贊的具體指導下,特呂弗一步步走向了電影的迷人領域。
1953年,21歲的特呂弗進入了法國農業部電影處工作,這個職位主要是拍攝一些關於法國農業的科教紀錄片,顯然使他無法滿意,很快他就辭掉工作,在《電影手冊》雜志和《藝術》擔任了編輯,這期間,寫了大量的電影評論,成為了當時法國著名的電影評論家。特呂弗是少數從電影評論家轉向電影導演,並且取得了成功的人。要知道,一個美食家有時候並不見得是一個好廚師的。
這期間,他撰寫了理論文章《論法國電影的傾向》,成為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一個理論宣言。他的觀點很大程度上被讓.呂克.戈達爾、阿侖.雷乃等所推崇。但是,這個時候,特呂弗顯然不願意只是做一個電影評論家了,1957年,他發表了電影評論《法國電影在虛假中死去》,之後就去了義大利,跟著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羅西里尼,開始學習電影導演技術,於1959年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四百下》,一下子就獲得了成功。這部影片講述了少年安東尼的成長故事,他在學校和父母之間遊走,進行很多生活嘗試和各種冒險。1979年,他在影片《愛情長跑》之中,又插進來了影片《四百下》中的一些鏡頭,暗示同一個電影主人公歷時性的成長過程。
從此,特呂弗幾乎完全放棄了電影評論,專門進行電影導演的創作。此後一直到他1984年去世,他幾乎每一年都要導演一部影片,一生一共導演了23部影片。期間,他還做了一項文字工作:因為崇拜希區柯克,他後來到美國專訪了希區柯克,出版了訪談集《論希區柯克的電影意藝術》一書。
1960年,他導演了影片《槍擊鋼琴師》,這部影片通過一個鋼琴師的人生遭遇,講述了他在愛情和一樁謀殺中左奔右突的故事。影片是典型的特呂弗式的電影,黑白片的色調描繪了幽雅感傷的巴黎生活和記憶。
1963年,他導演了影片《柔膚》,講述了一個出版商的幸福婚姻和家庭,後來因為男人的外遇而遭到毀滅的故事。特呂弗顯示了他對人類感情、尤其是愛情關系的准確以及十分微妙的把握,對人類常常越過藩籬去尋找新鮮感情的沖動,以及這種沖動所帶來的後果和痛苦,都進行了十分精微的展示和探討。
1967年,他導演了影片《黑衣新娘》,這部影片塑造了一個為了愛情而瘋狂報復的女人:女主人公在結婚的時候,新郎卻死在了她的懷里--他被槍殺了。於是她就在隨後展開了對五個兇手的報復,影片相當驚險和激烈。但是因為這是向希區柯克致敬的影片,完全是在模仿希區柯克的影片風格了。加上作品本身也是改編自一個美國作家的原著,影片的對白都是英語,並不是特呂弗的一部成功之作,甚至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而且,扮演女主角的演員珍妮.莫里身材也不好而且顯老,整個影片沒有什麼看點。
1975年,他執導的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講述了法國作家雨果的女兒阿黛爾。雨果被愛的瘋狂所毀滅的故事,探討了愛情與人生的復雜關系。
1980年,他又執導了影片《最後的一班地鐵》,展現了巴黎在二次世界大戰淪陷期間的一個愛情故事。影片的主演都是法國首屈一指的演員,女主角是被稱為"歐洲第一夫人"的德芙諾,她的精湛演技可以說是出神入化,扮演了一個在兩個男人之間游移的女藝術家,結尾是她牽著兩個男人的手,向戲中的觀眾以及戲外的二戰結束而謝幕,有著雙重的意味。
1981年他導演了影片《隔牆花》,它講述了一個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的男人,再次遇到過去的戀人,這個戀人剛好和丈夫住到了他的隔壁。之後,兩個人發生了無可阻擋的舊情復發,這樣一個激情故事很難有什麼好結果--最後女人開槍殺了男友後自殺身亡。芬妮。阿爾丹扮演了這樣一個表面熱情溫存,而實際上卻為了愛的佔有而瘋狂的女主角。
在特呂弗的很多影片中,他都把人的感情推向一個極端的處境,來安排和講述人物的命運,對婚戀中的人的精神狀態,有著比心理醫生還要深刻生動的把握。而特呂弗也特別的擅長發掘法國女演員的長處,像是法國最著名的女演員德芙諾、伊莎貝拉.阿佳妮、娜塔麗.貝依、讓娜.莫羅、弗朗索瓦.多萊亞、芬妮.阿爾丹等等,都和他有著愉快的合作,他在銀幕上呈現了她們--這些可以說是法國乃至歐洲最迷人,也漂亮的女人們的風采。
特呂弗可以說是真正的獲獎大戶和常勝將軍,他的影片先後獲得了法國嘎納電影節大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等50多項獎項,他的影片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獲得了成功。1984年,他因病在妻子、電影演員芬妮.阿爾丹的陪伴和安慰下,死在了她的懷里。
------------------------------------------------------
「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出自他的電影《四百擊》:
那個小男孩,有一天,穿過一條條街道,一棟棟建築,跑到一個窗戶下
他想見見他的父親,可是沒等父親露面,他就又轉身跑了
他對並不在面前的父親說: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
⑵ 有哪些關於地鐵的電影
地鐵危機 Tube (2003)
曾經是國家秘密組織要員的姜起泰,因為政治陰謀被逐出了組織,於是展開一系列活動向國家進行報復。在市長視察地鐵活動的這天,姜起泰及其同夥在橫穿城市中心的7103次地鐵上裝上炸葯,並控制了地鐵以此要求見前總理宋日權。由於在限定時間內宋日權沒有到達,姜起泰殺死了市長。張警官曾是一名出色的幹探,但在一次保護政要的行動中,他不僅失去了至愛,更發現上司是一個貪污集團的主腦人物。自此以後,他選擇了在地鐵警區工作。在這次地鐵襲擊案件中,姜起泰與張警官相遇了,兩人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最終張警官為了挽救乘客,最後光榮殉職。
http://www.mtime.com/movie/10475/
地鐵 Subway (1985)
故事發生在巴黎地鐵復雜而廣闊的空間中。弗萊德搶了海倫娜丈夫的保險箱,逃到地鐵中,由此結識了長期生活在地鐵中的滑輪小子、鼓手無名氏等人。弗萊德找海倫娜要贖迴文件的錢,海倫娜的丈夫手下一夥和警察都在追捕弗萊德。海倫娜在尋找弗萊德奪迴文件的過程中,逐漸愛上了他,而越來越背叛自己的階級和生活環境。弗萊德從小嗓子受傷不能唱歌,一直希望組成一個樂隊。在地鐵同伴的幫助下,弗萊德成功地組織起一隻樂隊,他還搶劫了運鈔員,用搶來的錢爭取了一次地鐵演出的機會。在樂隊「槍不殺人人殺人(gans don't kill people,peoples kill people)」的演唱聲中,弗萊德倒在槍口之下,匆匆趕來的海倫娜只能含淚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吻了他。
http://www.mtime.com/movie/10476/
穿越時光的地鐵 Metro ni notte (2006)
長谷部真次,43歲,一家小內衣公司的普通業務員,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真次的父親其實是一位白手起家成功開創出一家大企業的名人。因為不滿父親獨斷專橫的做事方式,真次在高中畢業後與之斷絕了關系離家自立。
這天正是哥哥的忌日,真次在下班時收到了父親病危入院的消息。他默默地走在地鐵的通道中,回憶著父親和哥哥的種種往昔。突然,一個酷似亡兄的人從眼前一閃而過,真次不假思索地追了過去,而當他跑出地下通道後錯愕地發現自己竟然來到了1964年10月5日的東京……
http://www.mtime.com/movie/48530/
地鐵驚魂 Creep (2004)
剛參加完時裝界聚會的凱特,准備再啟程往另一聚會,但她叫不到計程車,只好到最近的地鐵站,趕搭地鐵的末班車。她等最後一班車的時候,不知不覺地睡著了,醒來時才發覺已關閉的車站空無一人。凱特驚慌失措,這時卻來了一輛列車。凱特匆忙趕上車後才發現車上只有她一人,突然一個曾在聚會上騷擾過她的男子跳出來,企圖強暴她。而列車中途不知遇到什麼事故突然停了下來。車門也自動打開,那個試圖強奸她的男人似乎被什麼東西抓到了車外。在已經關閉的地鐵車站內,血腥可怕的事件接連發生。一對藏匿於車站的青年男女先後神秘失蹤、保安員被人割破了喉嚨。凱特慌張地拔足狂奔,想盡辦法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但她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http://www.mtime.com/movie/21075/
地鐵風情畫 Kontroll (2003)
一部怪異、有趣、幾乎全在布達佩斯地鐵站里拍攝的電影,描述一群地鐵站驗票員的生活,卻又帶著觀眾進入到地鐵里不為人知的陰暗死角,發現驚悚血腥的秘密。出生於美國的匈裔導演尼莫洛德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當地甚受觀眾好評。
http://www.mtime.com/movie/20473/
地鐵塗鴉 Bomb the System (2002)
Blest,一位19年的塗鴉者,剛從高中學畢業。對主流的工作和生活目標沒有任何追求, 他把時間花費到以塗雅訊息的方式來轟擊城市,直到他和他的團隊成為腐敗的紐約市警局野蠻小組黑名單上最想緝拿的人員。但同時他也吸引到了主流的媒介和畫廊關注。同是Blest團隊的Buk 50和他的弟弟Lune,因為參加了反對城市的塗鴉戰爭,而被紐約市警局逮捕並暴打。在他們用噴霧罐和標語作戰時,Blest遇到一名政治激進分子Alexandra。以至於不久後,當Blest權衡他在生命中的位置時,他與Buk 50和團隊其它成員的關系被撕裂。
http://www.mtime.com/movie/30258/
地鐵大爆炸 Daybreak (2000)
http://www.mtime.com/movie/40376/
鼴鼠和地鐵 Krtek a metro (1997)
http://www.mtime.com/movie/24528/
開往春天的地鐵 Spring Subway (2002)
http://www.mtime.com/movie/11074/
最後一班地鐵 Le Dernier Metro (1980)
http://www.mtime.com/movie/13099/
扎齊在地鐵 Zazie dans le metro (1960)
http://www.mtime.com/movie/23541/
⑶ 我如何看電影《四百下》
遼闊的大海在他眼前鋪展開來,安托萬繼續跑過沙灘,又踏進了海水。遠處的海浪慢慢地壓了過來,這時的他突然轉身向岸邊走來,茫然地望著前方……
對於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我們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恐怕還是他在晚年拍攝的《最後一班地鐵》。這部影片當年在中國曾廣為放映,我們對它所表現的在嚴酷現實中的浪漫愛情和人性的尊嚴,巧妙的「戲中戲」結構,以及對男女主人公的出色表演,恐怕還記憶猶新。
特呂弗主張拍攝「作者電影」。他於1954年在《電影手冊》上發表的著名文章《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被稱為「新浪潮」的宣言書。他把矛頭直接指向「優質電影傳統」,並極力提倡「作者電影」。他指出:「在我看來,『明天的電影』較之小說更具有個性,如同一種信仰或一本日記那樣,是屬於個人和自傳性質的。」而《四百下》正是特呂弗理論主張的最佳體現。
影片《四百下》帶有特呂弗自傳的性質。特呂弗少年時的家庭及經歷與影片主人公安托萬極為相似。他因為經常逃學和離家出走,被父親送到警察局。正是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把他從少兒管教所里解救出來,並引導他走上了電影之路。也正因如此,特呂弗差不多與巴贊建立了情同父子的關系。作為處女作的《四百下》的片頭就打上了「獻給巴贊」的字幕。影片以特呂弗自己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為原型,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戲劇化的、傾向於寫實性的敘事手法,步步深入地展現了小主人公孤獨、敏感、苦悶、叛逆的內心世界。
影片主人公有明顯的現代主義意味,顯然是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畫廊中極為典型的「孤獨者」、「多餘人」或「局外人」的形象。他的孤獨、叛逆、冷漠,都是現代主義毫無疑問的標記。影片雖然是以生活流和紀實性的手法把鏡頭對准一個尚不是十分成熟的少年,但因為由點到面地探討了一些具有社會普遍性和人性的普遍性的問題,如兩代人的隔閡問題、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專橫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難以溝通、以教育體制為代表的成年社會對青少年的壓抑和專橫,因而使表現主題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片名所謂的「四百下」是法國的一句俚語,意即胡作非為、無事生非、到處亂跑等,據說也是法國人用來在憤怒時表示抗議的口頭語。特呂弗用這樣的片名無疑表達了對社會的抗議和批判。
在藝術手法上,影片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照明,紀實感很強。非職業演員的出演也增強了紀實效果。為了進一步增強影片的真實性,影片還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拍攝。尤其是安托萬出逃後在海邊奔跑的一段,攝影機從球場開始,一直在側面跟拍。孤獨的小安托萬沖出足球場,穿過田野,跑過叢林,來到無疑象徵著自由的大海邊。他向大海跑去,但走投無路,海水又迫使他不得不回頭。轉過身來走向岸邊時,緊跟著安托萬、但原來一直是遠景鏡頭拍攝的攝影機突然一直向他推去並成為定格——影片到此結束。而小安托萬瞪著大眼睛、似乎在乞求著理解和寬容的面部大特寫,給觀眾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彷彿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影片的對白非常精練,很多戲幾乎沒有對白而完全通過視覺畫面來敘事、抒情和表意,以至於有些評論家說《四百下》近乎「半默片」。這無疑更接近電影以影像為本體的本質。同時,導演也並沒有完全地純粹客觀,他毫不掩蔽攝影機的存在,活動攝影與靜止鏡頭的交替也形成了影片獨特的敘事張力。
(陳旭光)
⑷ 跪求法國新浪潮的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法國新浪潮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最後一班地鐵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⑸ 跪求新浪潮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https://pan..com/s/1CNxGVnVUr5CSTeEiqrBcww?pwd=4qp7
35歲的中年外交家傑羅姆(讓-克勞德·布里亞利 Jean-Claude Brialy飾)是一個具有深刻洞察力和幽默感的男人。即將結婚的傑羅姆,以單身漢的身份參加了老朋友奧羅拉(奧羅拉·科努 Aurora Cornu飾)邀請的度假之旅。在美麗而寧靜的鄉村莊園,奧羅拉介紹了兩位花季少女勞拉(碧翠絲·羅曼德 Béatrice Romand飾)和克萊爾(勞倫斯·莫納亨 Laurence de Monaghan飾)與他認識。年輕美麗的克萊爾讓傑羅姆不能自拔地心生慾望。當他看到克萊爾的男友撫摸她膝蓋的動作,產生了也要摸一摸克萊爾膝蓋的念頭。
⑹ 你知道那些是戀愛中的女生必看的經典電影
成長的過程,總是伴隨著情感的渴求、慰藉、傷害和折磨,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在遇到感情挫折和痛苦的時候,如何消解;在面臨感情選擇的時候,如何應對;在平凡世俗的人生里,如何保持內心的平和和優雅;在激情澎湃的時刻,如何保留一種理性和冷靜;還有我們永遠無法觸及的人生,永遠無法體驗的經歷,永遠無法復制的愛情,永遠無法經歷的故事,都會通過電影,給我們以啟迪和幫助,給我們以警示和提醒,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將與您一起分享我在電影中的感悟,相信這些伴隨我成長的愛情經典,也一定會給你帶來豐富而美好的感受。
國產片《老店》
多年前,看過一部國產片《老店》,對影片中的徐松子飾演的那個女主人公充滿眷戀,我始終記得在影片接近尾聲時,紅蓋頭掀起的那個瞬間,看到的女人噙滿淚水的絕望,她仍然深愛著這個男人,但是她知道,他娶她只是為了一個儀式,他已經不再愛她了。
這個事實比失去生命更讓她痛苦不堪,她不想結這場沒有愛情的婚,不想成為他的累贅,不想活在祈求里——即使為了愛,即使因為他,但是他執意要,她也就成全他,這么多年以來,她做他的情婦從來都是這樣的,只要他堅持的,她都毫無保留。
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也是一首女性的贊歌,很少有影片在對女性人性的勾畫上,達到如此的飽滿和張力,當然,也很少有女性演員能夠把女人演到如此激盪魂魄的境地,徐松子僅憑這個角色,可以不朽!
說得通俗一點,這不過是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故事。有女人為愛所作的犧牲和放棄,也有男人在愛面前的自私和狹隘,影片以一個悲劇的收束,造就烘托出女主人公地母般的聖潔和偉大。女人原先有一個丈夫,但是丈夫癱在床上很久了,為了照顧他,女人不得不依靠全聚德烤鴨店的老闆,作他情婦,養活丈夫和自己,久生情愫,他們彼此相愛,她給他做鞋子,他穿上這些手工的細密的布鞋,很愜意。
好景不長,老闆的精明能幹,讓更洋派的小姐看上了,小姐有文化,又迷人,立刻讓老闆產生濃厚的興趣,小姐對於新潮人生和生意經的介紹,也讓他大開眼界,他心嚮往之。但是他畢竟是鄉土中國走出來,有揮灑不掉的民族文化之根,對傳統的中國文化難以割捨,他既融入不了洋派小姐的生活,被其譏為「土包子」,也回不去從前的簡單生活,他開始穿皮鞋,左看右看,看不起女人給自己做的布鞋是他思想背景變化的一個隱喻式的表達。
女人看著他的變化,內心很是痛苦,而雪上加霜的是,老闆手下的小伙計暗戀她許久,一天竟然謊稱老闆召見她,把她從家中騙出。伙計告訴她早就想幹掉老闆,只是因為顧及她的感情,女人成全了他,含著眼淚和屈辱,亦替老闆作了報答,從那時起女人抱著放開一切的決心和想法。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她將要付出的代價,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楚和絕望。她的丈夫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自殺了。老闆知道了她和伙計的事情,質問她孩子是誰的! 老闆揚言要殺了那個伙計,女人抱著他的腿求道:放過他,他還是一個孩子!老闆和女人終歸結了婚——據說他有大災,必須靠喜事來化解。
於是有了開頭描述的那一幕,婚禮上,似乎主要當事人都不情不願,每個人都懷著一份無法化解的痛楚,每個人的心靈都是破碎的圖景。槍聲響起,結束了一切恩怨,也成就了愛情,女人奮不顧身的替老闆擋住了仇家的子彈,完成了她的愛,小伙計從此做了女人的守墓人,終身未娶,一守就是一輩子,倒是那個老闆從此黯淡無光,不知所終。
這個故事至今使我懷念,令我常常想起,有的時候,道德與不道德的邊界是很含糊的,在愛情的光輝面前,一切都顯得灰暗,只有愛,純粹的愛,是不能忘記的!
⑺ 有木有好看的法語電影啊 ,推薦幾個唄
1.印度支那 Indochine (1992)
導演:雷吉斯 瓦格涅 Régis Wargnier
一段愛情掩蓋下的殖民地歷史,凱瑟琳 德納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 L'Amant (1992)
導演: 讓-雅克 阿諾 Jean-Jacques Annaud
文學名著和電影的一次完美結合,那些幽暗的房間、濕濕的街道,晚霞中金黃色的渡口,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3.最後一班地鐵 Le Dernier métro (1980)
導演:弗郎索瓦 特呂弗 Fran**ois Truffaut
一部沒有正面描寫二戰的二戰電影,特呂弗藝術和現實結合的最好的電影。
4.碧海藍天 Le Grand bleu (1988)
導演:呂克 貝松 Luc Besson
呂克 貝松 的光影夢幻,一部大海的童話
5.浪跡天涯/流浪者 Sans toit ni loi (1985)
導演:艾格妮絲 瓦爾達 Agnès Varda
1985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新浪潮之母瓦爾達最重要作品,描寫了一個拒絕任何社會規則的年輕流浪女慘死在荒郊野外的發人深省的悲慘遭遇。影片一個突出點是它的紀錄片風格。
6.冬天裡的一顆心/今生情未了 Un coeur en hiver (1992)導演:克勞德 索泰 (claude sautet)
這是一部令人難忘的法國電影,一部充滿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終沉浸在拉威爾略帶哀傷的奏鳴曲里的電影,它讓人沉浸,讓人著迷,讓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暫卻深刻細致的感情之中:許多人因此迷戀上法國電影。
7.瑪歌皇後 La Reine Margot (1994)
導演:帕特里斯 夏侯 Patrice Chereau
一部氣勢磅礴的法國歷史巨片,它猶如一頁歷史書中的精美插圖,將我們帶回1572年的法國。在歷史的血腥中滲透愛情的狂野,在宏大的場面下觸摸個性的張揚,其中曖昧的激情場面與殘酷的大屠殺鏡頭讓觀眾久久難忘。
8.怒火青春/仇恨 La Haine (1995)
導演:馬修 卡索維茨 Mathieu Kassovitz
影片描繪了這樣的一個社會,人們已經不能分辨正與邪的差別,所謂的正邪的斗爭和殘殺,讓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仇恨。影片動感的手持攝影雖然已經不算新鮮,但仍然很好的渲染了混亂的社會環境和青年人動盪的精神世界,與對比強烈的黑白膠片共同形成鮮明的風格。
⑻ 最後一班地鐵的影片評價
題記:藝術只是生活的麻醉劑,而生活仍在痛苦中繼續。
1980年,曾經是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旗手的特呂弗拍出了自己在本土票房最成功的一部電影——《最後一班地鐵》。因其在電影語匯上的完美展示,和演員無懈可擊的表演,而一舉奪得了當年法國電影愷撒獎的11項大獎。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重要獎項。這是特呂弗的倒數第二部電影,真可謂是大師的一次完美的謝幕。
特呂弗把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了淪陷的法國,在一個危機重重的劇院里展開。劇院的經理呂卡斯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藏在劇院的地窖,等待時機成熟時逃往國外,然後在那裡重新開始自己的藝術事業。可是德軍佔領了北部自由區的消息使他的計劃變成了泡影。他的妻子瑪麗恩掌管著劇院,在各色人等——丈夫、情人、投靠納粹者和德國人之間周旋。抵抗組織成員貝爾納通過應聘成為話劇《失蹤》一劇的男主角。在和合作演戲的過程中他愛上了瑪麗恩。在地下百無聊賴的呂卡斯敲開了暖氣管道,聽著舞台上的動靜指揮著戲劇的排練。劇場始終不能保持寧靜,種種社會上的矛盾開始牽扯到劇院里工作人員的生活和創作。在貝爾納的幫助下呂卡斯逃過了納粹的搜查。在重重的阻撓下,《失蹤》終於演出了,並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幾年過去了,巴黎光復。呂卡斯重新回到了地上,繼續指導話劇。瑪麗恩也在呂卡斯和貝爾納之間做出了艱難的選擇。在影片的結尾,蒙瑪特劇院上繼續上演著叫好的話劇。台上,瑪麗恩一手拉著自己的丈夫,一手拉著自己的合作者——情人,將這兩個極具象徵性的符號高高舉起。
這部電影已經看不到特呂弗當年的風格了,大部分鏡頭全在攝影棚內完成,狹窄的空間,中近景的推拉,明亮的布光。影片就像一部室內劇。沒有了早年《400下》的自由和靈性,但卻多了幾分老練和完整,有一種信手拈來的感覺。特呂弗用這部電影告訴世界,他不僅可以拍出飄逸的《400下》,也可以有《最後一班地鐵》的經典敘事。
特呂弗在這部電影里對政治的態度相當模糊,他沒有將什麼反猶主義、地下軍等政治意象拿來逐一點評。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這部電影里的巴黎是「是個小孩子眼睛中的巴黎」。但是電影里卻有處處體現出了政治——這里的政治指的是政治對電影中的人物的生活的影響,而不是具體的意識形態。特呂弗同時又在這部電影中設問和思考——藝術是不是逃避現實的理由?藝術家是否該面對世俗的紛爭?像最後一班地鐵,那是從淪陷區到自由區的唯一出路。所有的劇場工作人員都要乘坐著最後的一班地鐵才能回家。而藝術,是不是情感的最後一班地鐵呢?是不是情感的唯一的釋放點呢?呂卡斯是一個很純粹的藝術家,他對納粹的仇恨僅僅是因為戰爭使他暫時無法從事藝術工作,而對納粹的反猶主義卻絲毫沒有興趣。他蜷縮於地下,於是藝術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託,但是他不知道沒有現實意義的藝術、不反映飢餓、死亡、痛苦的藝術不會成為靈魂的凈化劑,他只是個悲傷哀怨的個體旁觀者。瑪麗恩比她的丈夫要更為現實,她為了活下去,只好將自己的感情傾注於舞台,在那裡她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和最後的歸宿。貝爾納則是現實(政治)和藝術的綜合體,一方面他是地下抵抗組織的成員,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演技高超的話劇演員。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他選擇了現實,用我們的話來講這叫「以積極的態度入世」。瑪麗恩在這種沖突下選擇了走在老路上,以不變應萬變。其實電影中的所有人都在找自己的出路,包括那個做戲服的猶太小女孩也是這樣。藝術只是生活的麻醉劑,而生活仍在痛苦中繼續。最後瑪麗恩同時舉起了丈夫——藝術和情人——現實的手,表現了特呂弗崇高的藝術理念和人文思想。
戲劇仍在上演,但是電影卻拉下了帷幕。特呂弗這部晚年的代表作,用最輝煌的手勢對戈達爾對他不講政治的指責做出了強勢的回答。這輝煌的答辯無愧於大師晚年最完美的一次謝幕。
⑼ 《最後一班地鐵》藝術是否是逃避現實的借口
法國以浪漫著稱,無論是美食或是時裝,都會因法國製造,而被烙上浪漫的印記,這種印記也毫無意外地落在了法國電影上,從節奏輕快的小清新作品《芳芳》、《天使愛美麗》,到基調壓抑的高冷影片《鋼琴教師》、《漫長的婚約》,浪漫一直都是法國人孜孜不倦,執著追求的藝術境界,這種執著在經典影片《最後一班地鐵》中得到了進一步強調。
《最後一班地鐵》的故事發生在二戰中被德軍佔領的巴黎,納粹的高壓政策以及從各個層面大力搜捕猶太人的行動,使得法國人尤其是法國猶太裔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從佔領區到自由區只有地鐵可以通行,因此趕上最後一班地鐵成了法國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事情。顯然這是一個籠罩在濃重戰爭陰影之中的故事,我們很自然會想到戰爭的血腥與殘酷,生活的壓抑與恐慌,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如期出現在影片中,取而代之的是從群體眾生相到個體特徵上,骨子裡依舊汩汩流淌的浪漫血液,這種浪漫精神使得戰爭在影片中濃縮成一個符號,就像僅僅在片頭出現的地鐵一樣,奪下片名後卻又迅速消失,剩下的是無盡的浪漫藝術情懷、浪漫愛情故事、亦或是革命浪漫主義。群體的浪漫:在一個人人自危的大環境里,也許宅在家裡是最謹慎不過的策略了,然而佔領區的法國人卻選擇湧向劇院,看上一場新出爐的話劇,因此戰時的劇院,生意依舊火爆。
影片中有多處群體畫面,來反映法國人對話劇的熱衷,有時是劇場內坐的滿滿當當的席位,有時是空襲警報響過後,劇院門口沒有散去的大批觀眾淡定地舉目張望,除此,我們還看到在路旁小花壇擺弄園藝的男孩,街上臨摹作畫的畫家,可見戰爭在法國人的心中投下一片陰影,卻未能消滅他們身體里與生俱來的浪漫基因。
有人說,這是法國人在用藝術來逃避現實的殘酷,也許吧!但既然只是逃避,為什麼單單選擇藝術,而不是酒精、不是肉慾呢?因為前者是浪漫的,後者是墮落的,歸根結底,法國人還是沒有放棄追逐浪漫的情懷,亦或說法國人的精神並沒有因暫時的失敗而沉淪,浪漫就是法國人追求自由靈魂的最後一班地鐵,它代表著有所追求,它代表著絕不自我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