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泰國飛膝電影

泰國飛膝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31 10:02:34

⑴ 泰拳訓練計劃

一 規范鞏固動作練習,1,強調動作的發力順序,所處在空間的位置,
二 結合步法做單個技術與組合技術空擊練習 1 單個技術的空擊訓,2 組合技術空擊, 3 兩人一組互不接觸進行攻防技術練習

三 模擬練習 用規定的動作反復向練習者喂招,練習者根據其情況做出合理的防守或是反擊,如同伴運用左直拳進攻我面部,我運用側踹截擊肋家骨,

四 打靶練習 1 固定靶 注意動作的力點。距離控制, 發力順序, 2 活動靶 提高反應速度 距離感,擊打的准確性 3 技術靶,規范單個技術和組合技術練習方法 4 戰術靶, 根據假定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固定的或隨機的技術練習,

五 條件實戰練習

如果你看不懂我寫的內容就練好以下五個內容一樣;或者說你沒有教練指點,最好最好別練技術,只能素質部分;散打訓練基本可以分三個大綱;身體素質 , 技術。心理素質。後兩個你個人是沒辦做到的。

一力量;1上肢;俯撐,單杠垂體引體向上,雙杠支撐臂屈伸,
2軀干;仰卧起坐 俯卧挺身 側卧起坐
3下肢;蛙跳 單腳跳 深蹲,。。。。。
二 速度;短距離跑,快速俯撐,聽聲音跑或是做出反應,快速跳繩
三 耐力 長跑,持久的運動
四 柔韌 各種關節的壓 橫叉,下腰, 俯腰。。
五 協調 急跑急停,蛇形跑,折返跑,墊上運動。 練習泰拳的階段 第一階段:塑身造型階段 這是基本階段。主要是練習身體的協調性,讓身體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變得靈敏、平衡。能夠完全控制自如。第二階段:防衛自衛階段 泰拳很注重自衛能力,防禦是它的底線文化。通常我們所說的攻防轉換、條件反射的反應是需要訓練才能形成的。在這個階段學員要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斷增強防禦能力。 第三階段:實戰搏擊階段這個階段就是檢驗第一、第二階段所學的東西,一般在這個階段有半年是要帶護具的。半年以後,去掉護具,開始運用自如。 ●泰拳的適宜人群 據了解,泰拳適合的人群年齡一般在6歲到40歲之間,男女皆宜。因為泰拳是一個剛柔相濟的武術,有激烈的一面。按照人的生長規律來看,人在40歲以後生長處於停止或下降的趨勢,不太適合練習帶有剛性的泰拳,而比較適宜學一些柔軟體操之類的。 泰拳的發展 泰拳是泰國的國技,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在泰國「拍納黎萱」時代(公元1555年~1606年)就被列入軍事訓練之中。是一種實戰性非常強、威力巨大的徒手搏擊術,以兇狠凌厲著稱。同時,泰拳又是一種娛樂形式。泰國每有寺廟活動或者重大慶典,泰拳都是大會的壓軸戲。目前,泰國有拳館將近7000所,職業拳手超過70000人。 泰拳招式解密 在刨根問底的打探之下,奔勝教練對幾個泰拳的關鍵招式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有時他還和學齡三個月的大弟子———在廣州留學的哈純橡森薩克斯坦學生阿迪克出招比劃,生動得很。 1、用腿:殺傷力極大做畝 泰國腿多使用脛部和腳背做攻擊點,這同中國散打有很大區別,散打中多使用腳背作為擊打點。以比較相似的散打中的鞭腿和泰拳中的橫掃踢作比較,可以形象的描如滾述為:散打的鞭腿像一條鞭子,如果抽在臉上,沒有不倒的道理。而泰拳的橫踢腿更像一根掄圓的棍子,大小腿由折到展,打到身上對手就像是挨了一悶棍,殺傷力極大。 2、用肘:索命的狠招 泰拳中的肘被稱之為「索」,有索命的意思。實際上,矮小的泰拳選手多靠此技打敗人高馬大的西洋人。在中國傳統武術中多有肘法的套路,如:八極拳、少林十六肘等。由於肘擊實在凶險,所以現在散打中被封殺。而散打中的摔技正好也是泰拳中沒有的招術,泰拳手很怕。 3、用膝:「飛膝」定乾坤 泰拳是用膝的「鼻祖」,泰拳有一句名言:「能用膝肘勿用拳」。泰拳賽中,雙方相互纏抱時,使用膝攻的場面很多。膝攻中雙方基本都不格擋,而是憑借良好的抗擊能力抵禦對手的攻擊。同時騰出雙手把握對手的頸、臂和頭部,待對方的脊柱狀態變形,就發起狂風暴雨似的反擊。最具觀賞性和殺傷性的是「飛膝」,在對手後退和遭重創後,一招飛膝就足可以結束戰斗。 參考自:歐陽狼(弘鷹)http://..com/question/163186166.html

⑵ 巔峰時期的泰森能否打的過巔峰時期的播求

播求在2004年和2006年獲得了K-1 WORLD MAX 世界王者,作為泰拳技術型的巔峰代表他的膝法,掃腿和正蹬是最重要的殺手鐧,他也以此成就了自己泰拳不二天王的地位。

雖然泰森是重量級拳王,但他的身高只有1.78米,然後再配以100公斤即使在重量級中都堪稱巨無霸的體重,靈活性上,泰森就和播求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依靠腿上的功夫,播求可以解決臂展上的弱勢,依靠游斗的方式,用技術性擊倒泰森還是有機會的。

但如果比賽規則是拳擊方式,播求要戰勝泰森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即使他能躲過泰森的殺手鐧重拳,但因為沒有了腿上的威脅,拉不開空間,失去了靈活性,即使面對泰森的次拳點擊也是無法破解的。

泰森是世界三大拳擊組織重量級前拳王,播求是泰拳70公斤級拳王。兩人在各自的運動生涯中都有驕人的戰績,都是搏擊格鬥界的頂級高手,享譽於世界搏擊格鬥的明星人物。如果硬要拿他們兩人的全盛時期對比,在任何比賽規則情況下,泰森無疑都會完勝播求。

我們先看一下他們身體技術數據。泰森身高180,體重100公斤。出拳拳力800公斤。播求身高174,體重70公斤,腿擊力量500公斤。

技術特點:泰森是左手前擺拳,右手後勾重拳。步法穩重並靈活,防守搖閃快速。播求是拳腿組合靈活有力,貼身抱頂膝,正踢,防守搖閃靈活。

從以上可以看出,體重泰森碾壓播求,擊打力量泰森完爆播求。

從個人戰績上看:泰森20歲就成為世界wbc重量級拳王,21歲奪得wba世界重量拳王,和lbf世界重量級拳王

。成為拳擊史上最年輕的拳王,和為數不多的統一世界三大拳擊組織重量級拳王的拳手。播求是24歲獲得日本k1世界頂級格鬥賽事冠軍,共獲得4次。泰國泰拳拳王5次。雖然播求號稱泰拳王,但在70公斤級並非獨霸拳壇,而是四王之一。在戰績上看,泰森也力壓播求。

我們都知道,泰拳手都是慢熱型,進入狀態較慢,而泰森的特點是比賽一開始,就展開急風暴雨般的猛攻,在他拳擊生涯里有很多在第一回合即擊倒對手獲勝的戰歷。如果他們兩人打比賽,播求90%以上的可能,在兩分鍾之內就被泰森擊倒而不起了。

我們無論從身體素質,擊打力量,比賽戰績,以及技戰術特點上,各方面對比分析,泰森打播求必會完勝。

張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前段時間就網友的提問,我將泰森與我國的超級散打王柳海龍做過比較,播求在泰拳領域可能不是最頂尖的高手,但是在自由搏擊領域,卻是泰國走出的第一名人,也就是說他的國際知名度遠高於柳海龍,拳迷的認知度很高,回答這個問題我還是從武術的角度跟大家一起分析——

規則決定技術,如果拳擊規則,泰森是完勝的,這個幾乎沒有偶然因為,梅威瑟打嘴炮已經是前車之鑒,播求雖然再首次失利與K-1之後,開始重視拳法技術以及頭部對拳法的防禦,但是這些僅僅是針對自由搏擊領域的選手而言,對頂級的拳擊王者意義不大,術業有專攻。好,我們下一段談如果按照自由搏擊規則又如何——

但是如果採用播求擅長的自由搏擊領域規則則有的打,這就為比賽增加了懸念,雖然大家還是一致看好泰森,但是為 播求戰平甚至取勝奠定了基礎,正蹬腿法控距、掃踢限制對方移動的速度、內圍膝撞也會讓泰森極度不適應而重拳無法有效擊出。當然我們這個是我們對播求最佳狀態的假設,如果按照自由搏擊規則,泰森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他也會針對性訓練,一旦他針對性訓練過,播求就危險了,畢竟中美的散打對拳擊就是明證,一些拳擊手轉戰自由搏擊領域也會給他們技戰術上的啟示。

我甚至覺得,以泰森的實力,即使沒有針對性訓練,都有贏的可能,格鬥是相通的,不是播求不夠強,是泰森太強,泰森的擂台應變能力也是極佳。當然網友朋友們也可以假設是MMA規則或者散打規則,但是其實問這個問題的朋友都是想讓泰森的拳擊打播求的泰拳,這樣就跟早期的UFC一樣,有意思,兩個門派的最強武者相爭!

關注張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也歡迎南京就近的朋友來我工作室喝茶聊天,教拳養家之餘,多交個朋友唄!

問這種問題,智商肯定是負數

這個問題問的好。播求是散打、踢拳、泰拳高手這個沒人質疑。播求也是兩節K1冠軍,也是泰國國內70公斤級泰拳王。他習練泰拳應該已經有20年之久,他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

播求身高174cm,比賽體重一般在70-75kg左右。平時體重大約80kg擅長高鞭腿。確實是一個泰拳高手。


但是即使播求這么厲害要想戰勝巔峰時期的泰森恐怕難度不小。首先邁克·泰森身高178cm(保守估計),比賽體重在100 105kg左右。在他巔峰時期曾經KO眾多重量級拳王,他的一拳足足有800kg的沖擊力。而且泰森的速度很快,播求想要戰勝泰森確實太難了。

我給播求一個建議就是如果是打站立自由搏擊規則,播求只有靠低掃才有機會擊倒泰森。前提是能夠頂住泰森的30秒坦克沖擊。不要小看泰森的壓迫式推土機打法,很多臂展身高體重強於泰森的都想和泰森打距離戰,然而還是躲不過泰森坦克般的沖擊力。播求也是如此,所以在我看來播求VS泰森,四六開泰森略高一籌。

巔峰時期的泰森不管是拳擊規則比賽還是自由搏擊規則比賽都能完虐播求。眾所周知,巔峰時期的泰森,在重量級拳擊規則比賽中,屬於無敵的存在。巔峰時期的播求在輕量級自由搏擊規則比賽中,是王者級別的存在。泰森與播求都是頂級的格鬥家,但是兩人的體重相差甚大(相差30kg左右),泰森vs播求,泰森完勝播求。

巔峰時期的泰森,無敵的存在。

泰森出道即巔峰,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奪得WBC世界重量級金腰帶,成為最年輕的世界重量級拳王。泰森的橫空出世,開始了拳壇的新變革。泰森開始統治拳壇,讓拳擊成為最吸金的競技比賽。巔峰時期的泰森進攻堪稱無解,利用半蹲搖閃突進擊打對手(擺拳加勾拳的組合拳),一般被泰森的組合拳擊中的拳手,大都會被KO。

巔峰時期的播求,名震日本。

巔峰時期的播求是在日本K-1踢拳賽事度過的,拿過兩屆K-1冠軍,擊敗過很多世界頂級搏擊手。播求的打法迫使日本K-1主辦方為播求量身打造規則,限制播求的打法。被限制打法的播求,只能改變打法,依舊很猛。有著連貫性的掃踢、毒蛇吐信的正蹬腿、近身纏抱的膝擊都是很有殺傷力的進攻。

泰森的絕對力量碾壓播求。

雖說播求有很出色的站立擊打技術,但是在泰森的絕對力量和實力面前,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播求只是腿法、膝法的絕對優勢,但是拳法遠不如泰森,泰森只要嚴密護頭突進擊打播求,那麼比賽很快就結束了。


喜歡拳擊運動的都應該知道拳王泰森的名號,畢竟他可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重量級拳王。在擂台上他有飛快速度以及充滿爆炸力的拳頭。很少有人在挨上他的重拳之後不被ko掉。泰森與播求同在巔峰時期相遇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泰森與播求兩個人是不同規則下、不同量級的選手,如果非要比一比,那結局只有一種,就是泰森KO播求。

如果是拳擊規則,泰森無疑會秒殺播求,因為泰森是重量級的,比播求要重很多,泰森處於巔峰時期之時重量級中沒有人能撼動他的位置,很多重量級猛獸在泰森的手底下都走不過一個回合。

如果時自由搏擊規則,泰森也是會贏,結果是一樣的,可能沒有拳擊規則下速度那麼快,但是泰森憑借絕對的力量與重拳與抗擊打能力,擊敗播求還是沒什麼懸念的。

以上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還請補充!

泰森現在打播求都是分分鍾的事。

巔峰泰森?你說的是有頭發的泰森嗎,我覺得有頭發的泰森打播求跟播求打我差不多

能不能換一個人?換成菲多打泰森?那我覺得菲多贏,卡列林也可以,要麼雷克森-格雷西?播求的話因為級別有點懸殊,我覺得贏面非常小,拳擊規則泰森100%贏,綜合格鬥規則播求贏的概率30%,可如果是「只能活一個」的規則應該是「五五開」!

上面這段話的幾率沒有寫錯,有規則不管是拳擊規則還是綜合格鬥規則都是泰森勝率高,但完全無規則的情況下反而泰森贏面降低了。首先在拳擊規則之下播求的膝、肘、腿擊威力就發揮不出來,而泰森呢?後手拳800磅( 很多人說的800公斤都是錯誤的,是「磅」不是公斤!也就等於362公斤 )播求抗擊打能力再強也是白搭,穿透力太強了,肚子上挨一拳都要躺下,能抗住泰森組合爆肝拳的估計也就福爾曼了,所以在拳擊的規則下沒有任何懸念。

綜合格鬥規則下為什麼播求也打不過呢?因為泰森的閃躲能力很好,播求只有連續等踹或者掃腿保持距離,但別忘了綜合格鬥規則也就意味著泰森可以抱腿了,被抱住咋辦?雖然發力不那麼順暢了,可揍播求還是輕松寫意,播求想要贏下比賽唯一的希望就是【飛膝】!

我看很多回答的朋友說綜合格鬥規則播求也沒贏的可能?這就太誇張了,你們只知道泰森一拳能夠打死人卻不知道播求的飛膝同樣能乾死人?而且「死亡率」不比泰森的一拳低。

2005年K-1修改規則,限制了連膝,很多人覺得就是為了限制播求(當然我也這么認為),因為播求的一大殺招就是連膝、飛膝,KO率極高,連膝規則沒有修改之前頂人腹部幾乎一頂倒一個,而飛膝的話更是殘忍至極,我敢這么說: 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挨得住播求的飛膝

一個月前我寫的一篇相關回答裡面就有提過,美國某電視台曾經做了個模擬,職業泰拳手的飛膝最大瞬間沖擊力相當於一輛重2.1噸的福特野馬以時速56km/h撞擊人體時帶來的力量,測試的泰拳手也是70公斤級但還不是最頂級的( 但也是一個金腰帶,我忘了什麼名字 ),你要換成播求呢?不得56往上?

這個視頻油管能搜到,有疑問的可以自己去看,時速56km/h的普通轎車撞人會是什麼效果大家應該都能想像到吧?按照網友提供的數據(准不準我也不清楚)這個速度即便1.8噸重的 汽車 撞上去都有近60%的死亡率,泰森他能抗的住? 別吹牛了,上卡列林都得躺,一膝擊中泰森必倒沒有任何懸念 !這是播求的最大「殺招」,可以說是無差別,管你泰森100公斤也一樣躺,而且這個殺招比泰森一拳威力還要大,他絕對打不出這樣的效果!

但必須承認,要抓住這樣的機會並沒有沒那麼容易,比一拳擊中面部、腹部還要難,頂偏了或者被擋住那就是播求遭殃,所以我把概率調到30%。

真的不要小看了播求在綜合格鬥規則下的能力,怎麼各個都把泰森描繪成「神」一樣了?比重拳和抗擊打能力他都不如福爾曼,這兩人在MMA規則下誰贏誰輸就看誰先用「必殺技」擊中對方, 只不過泰森的命中率、出擊頻率會比播求的飛膝高所以迎面更大很多 ,稍不留神挨一膝就結束了,包括腹部挨一下也結束!

為什麼「只能活一個」的情況下播求迎面又大了呢?

因為這就意味著無法穿拳套了對吧?當然你可以穿拳套,可大家覺得穿拳套的一方優勢會更大?而不穿拳套的話泰森是出不了幾拳並且也沒有那麼高KO率的。1988年他和米奇-格林的事情大家應該有所耳聞吧?米奇-格林瞎了一隻眼( 後來聽說治好了,並且說格林暈倒應該是謠言,他還自己去的醫院怎麼暈倒 )、鼻樑骨骨折,可是泰森自己也手骨折了…

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沒有拳套的緩沖人的拳頭很脆弱,而且由於受力范圍小了很多需要打得比較精準,得照準面部、太陽穴位置打,否則你拳頭骨密度還沒顱骨、鷹嘴骨等硬呢,傷的會是自己;再者由於拳套富有彈性,戴著拳套攻擊對手後產生的震盪幅度會比不戴拳套大得多,人腦在顱內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當頭部震盪幅度過大就會猛烈撞向顱骨導致暈厥,這也是為什麼拳擊比賽要求戴拳套的原因。要知道早年的拳擊比賽是不戴拳套的,雙方打得血肉橫飛、擂台上到處都飆血,人卻沒倒…嚴重影響了觀眾的觀賽體驗而且拳手自己受傷骨折的情況太高了,打贏一場都得休息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繼續比賽,所以為了讓觀眾看得爽點(即減少飆血情況增加KO率)、減少拳手自己的受傷率這才規定要戴拳套。

實際上大家去看看早期UFC比賽也可以看出來,沒有體重限制的,無規則,不穿拳套,可以用肘連擊頭部,基本上地面戰的時候都不會用拳擊,就是肘,哪怕砸拳打著打著也會換成肘,只能這樣打才能幹暈,你泰森裸拳敢這樣打?

而播求就不同了,他的攻擊武器多了去,膝蓋、肘、腿、拳頭…膝蓋骨和鷹嘴骨(肘)可是人體中硬度僅次於頭蓋骨的部分,而且厚度還比頭蓋骨厚,這兩個部位的「武器」威力、持久力遠大於拳頭,死斗糾纏在一起可以亂殺一通,基本上不用擔心會受傷,能夠使出全力,你覺得泰森除了塊頭上有其他優勢?

再說這種情況(場地空曠)播求可以跑的啊?消耗你體能,大家不會覺得泰森那種嗑大麻的體能比播求更好吧?這種情況下泰森要贏只能速戰速決,一分鍾以內逮住播求後一套組合拳,時間拖地越久越沒勝率,只不過考慮到他的命中率高、力量更大才給了「五五開」。

真的,很多人主要是對裸拳的威力有點誤解, 裸拳的殺傷力肯定是要比戴拳套高,打中肋骨、鼻樑、眉骨就骨折,打中太陽穴直接死亡…然而裸拳的「限制」也多了很多 !別覺得泰森戴拳套可以一拳把人干暈,要是不戴拳套就能把人打死…現實是不戴拳套、空曠的場地死斗泰森一拳過去可能對面沒暈反而自己受傷了…所以感覺太過度「神話」泰森了,和格林那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且他還是「偷襲」…

當然,這種「只能活一個」的生死斗可能性不大而且偶然性非常高,總得來說我覺得播求打不過泰森,但不至於像其他答案或者網友的留言說的那樣泰森可以「秒殺」播求,你一拳確實「秒殺」,但人家一膝同樣「秒殺」你(MMA規則),播求只是命中率遠不如泰森而已。

其實我真覺得大家對拳擊(手)的實戰性高估地太嚴重了,沒錯,確實很多打不了拳擊的運動員才退下來去打MMA,也確實拳擊的出場費最高、影響力最大、觀眾人群最多,但都是礙於【規則】,拳擊手真的打得過綜合格鬥?而且格雷西家族揍過多少職業拳擊手大家不會去查查?基本上是速勝… 據網友的統計,雷克森-格雷西400場不敗戰績裡面有17%是職業拳擊運動員貢獻的 ,僅次於柔道選手排名第二…

【而且你注意了,當年是沒有級別劃分的,第一屆UFC羅伊斯-格雷西還是8個選手中體重最輕的】

所以說在綜合格鬥領域拳擊運動員的實戰能力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同級別摔柔選手基本上就不怵拳擊運動員…當然,如果以拳擊的規則他們可以把摔柔選手「吊起來打」。拳擊出場費高、影響力大隻是因為拳擊的觀賞性高、基礎性好、 歷史 更悠久(我指的是職業比賽的 歷史 ),而很多綜合格鬥選手是因為打不了拳擊也並非就表明拳手的綜合格鬥能力強,這就好比說很多運動員小時候是練體操出身的,發現沒那方面的天賦後才轉籃球、足球、橄欖球、皮劃艇甚至田徑等等,尤其是我們國家,太多運動員或者非運動員小時候都練體操了,為啥?群眾基礎高而已,你不能說體操運動員就是全世界最偉大的運動員吧?

最後我的結論: 和播求打的話泰森綜合贏面極大,因為力量上有明顯的差距,但也並非「秒天秒地」可以「吊起來打」那種,而如果換成是卡列林、菲多這種人跟泰森打,那他的贏面就10%,甚至我猜泰森會「嘎嘣脆」

以後要討論誰打架厲害還是放卡列林和菲多吧,這兩個才是無規則下的最強者,不瞞大家說,我認為巔峰泰森可能都打不過巔峰福爾曼…

⑶ 哪些男明星會真功夫

李小龍、劉家良、成龍、李連傑、於承惠、於海、趙長軍、計春華、周比利、鄒兆龍(又名倪星)、林國斌、元彪、錢小豪、洪金寶、於榮光、劉家輝、甄子丹、盧惠光、狄威、元華、元奎、元武、元德、趙文卓、吳京、錢嘉樂、梁小龍、楊紫瓊、惠英紅、李香凝、楊麗菁、李賽鳳、梁錚、徐雙霞、任世官、張春仲、孟飛、黃元申、任世官、張春仲、袁祥仁、徐小明、林正英、樊少皇、季天笙、杜少津、孟海

鄒兆龍,1967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市,中國動作演員,5歲習武,1979年以替身演員身份開始電影生涯,1985年主演洪金寶的電影《全力反彈》,二十歲時來到香港發展,拜洪金寶為師成為洪家班的一員,2001年接拍了好萊塢電影《黑客帝國》續集,2007年,鄒兆龍在葉偉信和甄子丹導演的動作片《導火線》中出演反派,最後那一場肉搏還是很給力的。

甄子丹,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導演、武術指導,1992年相繼出演電影《新龍門客棧》、《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並憑《男兒當自強》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之後甄子丹到好萊塢發展,在多部好萊塢大製作中擔任動作導演,不過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電影《殺破狼》的精彩巷戰,堪稱香港動作片的經典橋段。

趙文卓,1972年4月10日生於中國黑龍江哈爾濱的一個武術世家,中國影視演員、北京 體育 大學教師,趙文卓從小學習武術,1990年考進北京 體育 大學武術系,1991年獲中國全國大學生比賽全能冠軍、全國武術冠軍,並當選中國國家武英級運動健將,1993年,參演電影《功夫皇帝方世玉》,之後有接拍了多部電影,近年來又轉戰內地,主要以電視劇為主。

伍允龍,1977年9月16日出生於香港,在美國芝加哥長大,香港動作演員、武術指導,伍允龍自小就熱愛中國武術,7歲開始跟隨父親習武,回港後曾跟黃淳梁師父學習詠春,1990年開始在美國教授詠春,於2002年回港發展,參與多部動作電影的拍攝,宏滑握主要有《男兒本色》、《絕色武器》、《惡戰》、《澳門風雲》等電影。

吳樾,中國內地男演員,1997年,以全國表演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2001年,吳樾出演了由劉逢聲、蔡晶盛導演的電視劇《精武英雄陳真》,飾演男一號陳真,之後吳樾接拍多部影視作品,但都是不溫不火,最近其主演的電影《殺破狼·貪狼》正在火熱上映,受到了極大的好評,其功夫不做作,非常流暢,很具有觀賞性。

釋行宇,1978年12月27日出生於山東章丘,中國功夫演員,他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第32代弟子,12歲皈依少林,拜少林寺武僧隊總教頭德揚禪師習武參禪,在少林寺學武十一年,並代表少林寺武僧隊出訪歐美、東南亞等數十國家進行友好訪問,2003年,被周星馳選中參與拍攝電影《功夫》,說實話我一直以為他是香港人,原來不是,而且他的作品讓賣也不是很多,不過少林功夫還是很給力的。

吳京,中國動作男演員,1989年進入北京市武術隊,1995年被袁和平導演選中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從而進入演藝圈,2003年赴香港發展電影事業,2005年參演動作片《殺破狼》並首次嘗試反派角色,2007年,憑借動作警匪片《男兒本色》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17年自導自演動作片《戰狼2》,已經上映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吳京的功夫很真,並且拳拳到肉,讓人看了腎上腺素激

安志傑,1977年5月11日出生於美國,香港動作演員、歌手、模特,2002年,安志傑被徐克發掘,在《黑俠2》中接替李連傑的角色,2004年,他憑借《少年阿虎》中的角色蔽慶獲得「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在其主演的電影中多以反派角色為主,近年來轉戰內地發展,先後拍攝了多部電視劇。

張晉,1974年5月19日出生於重慶,中國男演員、武術指導、國家武英級武術運動員,1998年,張晉自武術隊退役後加入袁和平的「袁家班」從事武術指導和替身工作,2004年,因出演古裝奇幻武俠劇《水月洞天》中童心一角而獲得關注,2014年,張晉憑借動作片《一代宗師》中馬三一角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張晉是一個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功夫耐看,動作水準極高。

1.錢小豪,他自幼開始習武,曾經打過擂台比武,有一身過硬的功夫。在電影《太極張三豐》里跟李連傑對打,筆者認為錢小豪的實力比李連傑要強。

2.周比利,他是一個職業自由搏擊選手,憑借凌厲的腿功獲得過多次自由搏擊的冠軍。他的功夫是充分經過實戰檢驗的。在電影《精武英雄》中他飾演的機器人藤田綱被李連傑打敗,如果真打,李連傑絕不是對手。

3.盧惠光,他早年學習泰拳,腿功膝功相當厲害,曾獲得過泰拳擂台比武冠軍。後來甚至成為成龍的私人保鏢。他最出彩的就是在電影《醉拳2》中飾演的大反派,標准動作就是他的一字馬,成龍不是他的對手。

4.托尼賈,他從小學習泰拳,是泰國有名的拳王,實戰經驗豐富,他的飛膝無人能敵。在電影《殺破狼2》中與吳京張晉都有過較量,現實中托尼賈實力要比他們二人強的多。

5.最後是我們的功夫之神李小龍先生,師承葉問,自創截拳道,出拳速度和出腿速度快如閃電,他的一身真功夫相信大家毋庸置疑。

會真功夫的男明星是真的不少!不少男演員都是從武術運動員退役後過渡到 娛樂 圈的。
於承惠
說到於承惠,不少年輕的小夥伴可能有些兒陌生,而老先生也在2015年76歲時與世長辭

⑷ 推薦幾部好看的電影動作片

以前為了給要健身的自己打雞血,特地搜羅了一大批動作片來看,後來發現越看越帶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男人,女人,都要看動作片。

下面推薦5部好看的電影動作片

加州沙漠的甜水監獄,在一群瘋狂的犯人觀眾之中,監獄拳王蒙羅•哈金(韋斯利•斯奈普斯 Wesley Snipes 飾)再一次擊敗了他的對手。哈金曾是一名拳手,因殺人被判終身監禁,他憑借出色的拳擊技術,在監獄之間的拳擊聯賽中蟬聯十年冠軍。

這種片子來說,根本就沒什麼好追究劇情的,要的就是個爽字。

而我覺得這部電影里的動作設計完全做到了!

而且裡面的演員各個身材都特別爆炸,看到了簡直就想馬上去健身房練練。

⑸ 飛膝實用嗎!!

基本不實用,首先你要跳得很高,而且還要確保對手不閃躲。我們內碼弊家拳遲伏族有一個口訣就是:「踢腿不過膝,彈腿不過襠。」就是說不用攻擊那麼高的部位,不僅費力還容易暴露弱點。現在的很多電廳含影都會踢腿踢得很高那好看但不實用。

⑹ 世界上四大戰斗兇猛的硬漢都是誰

肌肉很強悍的人很容易被人稱之為硬漢,而肌肉強悍打架又特別猛的人那就會被人稱之為霸王,下面就看下世上打架最猛的四大肌肉硬漢,這些硬漢的肌肉不但特別強硬,而且打架能力也是普通人所無法與之相比的。

1.武術「武聖」-李小龍,一個影響了全世界的華人靠的並不是顏值,而是真正的實力,在詠春拳的基礎之上研習上百種搏擊術的精華,創立了截拳道實戰理論,「踢襠插眼」的毒辣以及攻擊的速度與意識,論打架格鬥一輩子無敗績,體格看起來雖然很小,但身體中蘊藏的力量與反應意識那將會非常恐怖,制敵只在眨眼之間。

⑺ 打架最有用的肌肉

打架最有用的肌肉

打架最有用的肌肉,現在很多人意識到運動的好處,都逐漸開始學會利用業余時間開始運動,也有一群人喜歡健身練出一身的肌肉,這樣看起來非常的強壯,那麼打架最有用的肌肉是什麼呢?

打架最有用的肌肉1

格鬥型肌肉

格鬥型肌肉,也稱速度型肌肉,指的是爆發性能好,協調性好,適於出拳發力的肌肉,特點收縮速度快,從而適合格鬥的肌肉。

每個項目的運動所需的肌肉類型都不一樣,並不存在活死肌肉一說,如摔跤運動員就需要強壯的大塊肌肉,因為摔跤對絕對力量要求高,而對於長跑運動員來說,過多的肌肉則成為累贅,因此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獨特的身材類型。

在格鬥中,速度素質是很重要的。任何一個格鬥師都要良好的速度素質,具有速度素質的根本條件就是練好格鬥型肌肉。什麼是格鬥型肌肉?

如果你把健美運動員那種大塊大塊的肌肉當成格鬥型肌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練格鬥出來的肌肉和練健美出來的肌肉是不一樣的。

因為,速度素質跟力量素質之間沒有必然關系,一個健美運動員也許絕對力量非常大,但是發力的協調性未必很好,所以格鬥型肌肉又稱速度型肌肉,有別於健美和力量舉等。

「體重大的人往往重器械投擲成績很出色,但未必能獲得輕器械投擲成績。比如,一個鉛球冠軍,不一定能把小石子扔的很遠,這其中的奧秘在於,力量有絕對力量和速度力量之分。」

傳統武師鄭雨東在文章中說道,「同樣的道理,不同重量的石頭同時從高處下落,為什麼可以同時落地,因為重力加速度是一樣的,所以下落時間t是一樣的。 」

通過物理知識推斷,肌肉的力量和速度之間是沒有關系的。力量決定肌肉的合力,而速度決定於肌肉收縮的加速度,即爆發力,所以肌肉越多力量越大,比如健美師的力量就很大,但是其速度素質要比一個格鬥師差得多,像健美師這種有力量沒速度的肌肉一般在格鬥家的眼中被視為死肌肉。

速度型肌肉與力量型肌肉的外型差別

格鬥型肌肉、力量型肌肉用肉眼是看不出區別的,外形也是一樣的,

是因為格鬥比賽都用體重分組級,

所以不愛長肌肉的細長條猛人,才更適合職業擂台比賽。

平時又盡量控制不要長太多肌肉,

所以這種細長條猛漢打到重量級,肌肉也不太多。

訓練保持方法

1、熱訓練

你要永遠記得,成功來自於汗水,格鬥肌的訓練也是一樣,流汗越多,能夠消除的脂肪越多,而脂肪在肌肉中不能產生力,只會增加總體重量,屬於多餘負載。消除多餘的脂肪,你的肌肉就會線條分明,變的`有爆發力。

2、無氧訓練

是增多肌肉中,快縮肌比例的最好辦法,主要操作很簡單,在一分鍾左右的短時間內進行高頻率的速度訓練,效率要高,最好在短時間內看到自己速度明顯下降則可停止訓練,訓練後肌肉發酸,說明你的訓練已經有效。

3、保持訓練,不可中斷

傳統武術有句話叫做「停功一日,退功十日」,這是因為,如果你停止訓練一段時間,肌肉會部分萎縮,從而導致營養「過剩」,導致脂肪增多。所以,雖然訓練不用天天安排,但是一定不能一暴十寒。

打架最有用的肌肉2

把下面這6塊肌肉練好,你的徒手格鬥能力,將大幅提升。

1,小臂。

小臂是相對比較小的一塊肌肉,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很容易被忽略。

但實際上,小臂是握力的關鍵,無論是引體向上還是硬拉,小臂在其中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

小臂薄弱的話,會影響整個背部訓練的進度。

而小臂對於格鬥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小龍對小臂肌肉的刺激,就達到了痴迷的地步,並練就出來了非常強壯的前臂,所以他的每一拳的力量都非常可怕。

2,小腿肌群。

小腿肌群,同樣有點不起眼,同樣容易讓人忽視。

在健身房裡邊,很難看到有人會單獨訓練小腿。

但小腿的爆發力,卻是格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格鬥起始的環節。

傳統武術說的「力由地起」,西方格鬥技術中強調的蹬地,都強調了小腿力量在技擊中的重要位置。

小腿有力,蹬地力量就足。

而蹬地的時候,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會傳導到拳鋒上。

反作用力越強,出拳的速度和力量,也就越強。

看過李小龍電影的朋友,都會注意到一點,李小龍在他的電影中,經常會強調「腰馬合一」。

「腰馬合一」,是南拳發力的一個要求。

腰的話,這里就不解釋了,「馬」指的雙腿的步行,有的時候直接指的就是馬步。

南拳中把雙手叫做「橋」,把雙腿叫做「馬」,「腰馬合一」是指在發勁的時候腰的力量要和腿部的力量形成合力,從而使出更加完整的整勁進攻對方。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格鬥能力,請訓練小腿,而且一定要負重。

3,大腿肌群。

訓練大腿肌群,這個和訓練小腿是一個道理。

腿是力量傳導的重要一環。

雙腿力量強大,下盤穩健,被擊倒的可能性就會大幅降低。

很多格鬥名將深蹲的重量,都是非常恐怖的。

4,背部肌群。

我們要揮出一拳,首先是蹬地,然後重心前移,開始轉體,扭胯,最終一拳打出。

而扭胯加上出拳的這個過程,基本都是由背部力量控制的。

出拳要藉助上背部的力量,扭胯要藉助下背部和腹部的力量。

所有拳擊運動員,也許他們的胸肌不會很發達,但他們背部的寬度,都是非常恐怖的。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依然是李小龍。

只要看過李小龍電影的人,都會被他的「蝙蝠背」給震撼。

5,肩部三角肌。

在打擊過程中,三角肌其實不會發力太多。

但是肩膀的柔韌性,決定了你全身力量匯聚在拳頭上的效率。

而三角肌的穩定,對於攻擊的准頭來說,也至關重要。

6,腹肌。

上面第四條提到過,腹肌對於出拳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而下腹肌,能夠控制腿的靈活性,滯空能力,以及出腿力道。

泰拳還有跆拳道,都非常重視下腹肌的訓練。

將這六塊肌肉練好,你的格鬥能力將大幅提升。

打架最有用的肌肉3

世上打架最猛的四大肌肉硬漢:泰森僅排第2,第1一輩子無敗績!

肌肉很強悍的人很容易被人稱之為硬漢,而肌肉強悍打架又特別猛的人那就會被人稱之為霸王,下面就看下世上打架最猛的四大肌肉硬漢,這些硬漢的肌肉不但特別強硬,而且打架能力也是普通人所無法與之相比的。

4、泰拳王子-播求,泰拳之所以能被泰國視為國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此拳術不花哨,打架特別實用,播求的飛膝能直接將芭蕉樹打成兩半,用鐵肘直接砸開榴槤,鞭腿也十分凌厲,還有每天進行長跑十公里來增強心肺耐力,泰拳對肘、膝、拳等關節的硬度要求非常高,播求的身體就如同鐵打一般。

3、肌肉猛漢-強森,身為職業摔跤手的他,身體素質十分過硬,剛到20歲時強森就開始專注練習橄欖球,因此強森每天都會瘋狂健身來增大肌肉塊以此來增強力量,這樣才能與強者對抗,26歲進入WWE就是一個肌肉猛男的象徵,一身肌肉給人感覺就是硬朗,打起架來那種霸氣的氣勢不輸任何人。

2、拳壇「野獸」-泰森,身經百戰的泰森自小經歷了上百場的街頭格鬥,職業生涯打倒了眾多拳王級別的對手,泰森的重拳已經聞名全世界,測力器的重拳記錄是800公斤,如果泰森巔峰期用裸拳打中對手會是什麼情況?不用去想那肯定也會皮開肉綻。

1、武術「武聖」-李小龍,一個影響了全世界的華人靠的並不是顏值,而是真正的實力,在詠春拳的基礎之上研習上百種搏擊術的精華,創立了截拳道實戰理論,「踢襠插眼」的毒辣以及攻擊的速度與意識,論打架格鬥一輩子無敗績,體格看起來雖然很小,但身體中蘊藏的力量與反應意識那將會非常恐怖,制敵只在眨眼之間。

閱讀全文

與泰國飛膝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字帶警察兩字的香港老電影 瀏覽:158
比較適合孩子看的英文電影 瀏覽:907
第六屆成龍國際電影閉幕式 瀏覽:493
男主很酷很帥的法國愛情電影 瀏覽:274
黃海完整版電影下載 瀏覽:806
電影霸氣龍圖片迅雷下載 瀏覽:945
米奇米妮電影大全 瀏覽:923
亞洲第一視頻電影網站 瀏覽:775
姜子牙免費完整電影在線觀看高清電動畫 瀏覽:871
電影院中間灰線 瀏覽:937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開國大典 瀏覽:825
查一個英文單詞就能看到電影 瀏覽:472
電影想要北京戶口的音樂老師 瀏覽:311
迷蹤微電影演員表 瀏覽:624
rain青龍電影節圖片 瀏覽:563
電影院影票最低標價 瀏覽:23
阿花和阿金是什麼電影泰國 瀏覽:763
關於911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993
十大狼人電影排行 瀏覽:792
雄獅2011電影完整版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