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是美國人愛迪生發明的還是法國人盧米埃發明的
如果看專利的話是T.A.愛迪生,不看專利的話是路易斯·普林斯。
1888年10月,法國電影發明家路易斯·普林斯(路易斯·艾梅·奧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在英格蘭西約克郡利茲城進行了一項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他使用自己的單鏡頭攝影機和伊士曼柯達公司的紙質膠片接連拍攝了《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和一段利茲大橋的街景。這比他的競爭者——比如盧米埃爾兄弟和托馬斯·愛迪生——要早上幾年。他未能在美國按計劃完成這項新發明的公開演示,因為他於1890年9月16日在一輛火車上神秘地失蹤了。
美國及歐洲的早期電影史是以攝影機專利權之爭為標志的。1888年普林斯的一種有16個鏡頭的設備在美國被授予雙專利,它是由一個電影攝影機和一個投影器組合而成的。他的另一發明——一種單鏡頭攝影機(即MkI)在美國卻被拒絕授予專利,因為已有同類產品持有專利。不過,幾年後美國人托馬斯·愛迪生申請同類產品專利時卻沒有被拒絕。
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即MkII)拍攝了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他在利茲的漢斯萊特區(Hunslet)的惠特利工廠以及惠特利位於朗德海的家——奧克伍德農庄(Oakwood
Grange)展出了他這第一部電影。但他們沒有在更廣的范圍里傳播這一電影。他在1887年至1888年同時拍攝了電影《利茲大橋》《繞過牆角者》《拉手風琴者》,每部電影的片長為2秒左右。接下來的幾年,為了使自己和家人移民到紐約去,並進一步進行研究,他取得法國-美國雙重國籍。1890年9月,他計劃到紐約的聚美大樓舉辦公開展覽,然而他本人卻神秘地消失了。因此,普林斯對攝影機的誕生所作的貢獻常被人忽視。
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了「囚車」的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
2. 電影是誰發明的.
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電影的誕生日。這一天,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幾部他們拍攝的短片,有《工廠的大門》,《拆牆》,《嬰兒喝湯》和《火車到站》。人們看到女工們穿著衣裙,軟邊帽上插著羽毛,三五成群,邊說邊笑地步入廠區的入口;火車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車的到來,列車從遠處馳向月台……
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3. 印象派電影進行了哪些電影技術的創新和探索舉例說明。
印象派電影在電影理論上,他們以德呂克的「上鏡頭性」為主,並提出內涵比「上鏡頭性」更為復雜的「影像精靈」觀點。這一理論幾乎作為電影創作的基礎。電影創作中,印象派在某些場面中體現出造型用光上受印象派繪畫風格影響。
印象派電影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可以說是歐洲先鋒派運動的先聲。這一時期,在法國電影人路易·地呂克周圍聚集了一批富有才華和創新精神的導演,他們是阿貝爾·岡斯、謝爾曼·杜拉克、馬塞爾·萊皮埃以及讓·愛普斯坦等人。
印象派電影是20世紀20年代法國電影創作者路易·德呂克及其友人創立的一個電影學派。這一名詞由法國電影史家亨利·朗格盧瓦倡議使用。
法國電影業在美國電影的競爭壓力下日趨衰弱,影片年產量直線下降,質量也日見低劣。在這種情況下,德呂克通過他主辦的《電影》雜志,幻想用「純藝術」來復興法國電影。
創始人簡介:
路易·德呂克(1890~1924年),法國電影導演、編劇、評論家,法國印象派電影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他把一批導演團結在自己周圍,形成藝術觀點一致的法國印象派電影。
4. 電影是在哪年由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
1895年。盧米拿簡埃爾消雹褲兄弟1895年在巴黎開設了一家電影院,展示了第一部電影《工廠的離開》,標志著電影的誕生肆賀。
5. 法國電影之父是誰
法國電影之父 讓·雷諾阿
自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的第一部電影<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
盧米埃爾兄弟
盧米埃爾兄弟原來是攝影師。這哥倆兒將愛迪生的發明、其他人的成果以及自己的「連續攝影機」進行綜合研究後,於1894年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電影放映機——活動電影視鏡,終於把影像投到了銀幕上,使廣大的觀眾能夠共同欣賞這一新生的藝術。第二年,他們取得了拍攝和放映電影的專利,成為真正電影的發明人和創始人。
1895年12月28日是人類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盧米埃爾兄弟公開售票放映了自己製作的影片。
首先放映的是《工廠大門》。內容是:清晨,工廠的大門慢慢地推開了,女工們穿著不同花紋的衣裙,軟邊的帽子上插著千姿百態的羽毛。三五成群說說笑笑地進入大門;男工們穿著敞懷的茄克衫,推著自行車,也漫不經心地走進工廠……
其次放映的是《火車到站》,影片的開頭出現一個車站遠景,一個搬運工推行李。接著從地平線出現一個黑點,逐漸增大,是一列火車開來,火車頭占滿了整個銀幕。此時人們驚叫著從座位上站起來,落荒而逃。這意味著,觀眾的眼睛和攝影機的鏡頭已融為一體,攝影機成為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放映了真正的電影,電影誕生的日子是1895年12月28日
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電影的誕生日。這一天,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幾部他們拍攝的短片,有《工廠的大門》,《拆牆》,《嬰兒喝湯》和《火車到站》。人們看到女工們穿著衣裙,軟邊帽上插著羽毛,三五成群,邊說邊笑地步入廠區的入口;火車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車的到來,列車從遠處馳向月台……
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電影的發明者盧米埃爾兄弟:左邊是奧古斯特,右邊是路易·吉恩。他們給人們帶來的愉悅是無法估計的
7. 電影是誰發明的
真正意義的電影是「盧米埃兄弟」發明的。
在1888年,喬治·伊斯曼發明了一種照相機,能把照片記錄在轉動的感光紙上,隨後,發明了膠卷。在1888年,托馬斯·愛迪生,發明了一台製作和能夠放映活動影像的機器,他用喬治·伊斯曼發明的膠卷粘接到一起,並通過放映機把膠卷的內容放映出來。這算是最早其的電影播放器。
1894年,盧米埃兄弟「路易和奧古斯特」兩個人發明了歷史中第一台小型攝影機,能夠拍攝出活動的電影,該機器的播放速度很長一段一直都是國際標準的電影速度。1895年,出現了歷史上第一部電影,當時在巴黎的一個咖啡館中放映。
直到1897年,對於電影的發行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史學家們認為,電影技術的誕生實際上是多年以來的經驗積累和發展的進程產生的,主要有美國、德國、法國分別累積完成,而盧米埃兄弟所拍攝和放映的電影,完成了電影商業化,人們把世界電影首次公映的那天定為電影誕生日,盧米埃兄弟也被後人稱之為「電影之父」。
8. 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的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 特呂弗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國巴黎。他從小就喜愛文學和電影,在整個少年時代里,他就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是電影導演之中文學素養比較好的。他曾經相當崇拜巴爾扎克,在他的屋子裡,懸掛的文化名人照片中,就有巴爾扎克的--這個自稱用筆完成了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的法國作家,很長時間都在從精神上激勵少年特呂弗,去投身文化事業。
15歲的時候,特呂弗就在巴黎發起了大眾電影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主要是聚合了很多喜歡電影的青年人,一起對電影進行研討。這可以說是電影天才特呂弗,走向他後來輝煌的電影事業的一個良好開端。在這個俱樂部里,他和夥伴們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討論電影的氛圍,糾結了一批熱愛電影的死黨。
那段時間,對他影響最大、促使他走向電影事業的引路人,當屬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他找到了他,希望從他那裡得到教誨。巴贊對他的電影觀和人生觀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巴贊的具體指導下,特呂弗一步步走向了電影的迷人領域。
1953年,21歲的特呂弗進入了法國農業部電影處工作,這個職位主要是拍攝一些關於法國農業的科教紀錄片,顯然使他無法滿意,很快他就辭掉工作,在《電影手冊》雜志和《藝術》擔任了編輯,這期間,寫了大量的電影評論,成為了當時法國著名的電影評論家。特呂弗是少數從電影評論家轉向電影導演,並且取得了成功的人。要知道,一個美食家有時候並不見得是一個好廚師的。
這期間,他撰寫了理論文章《論法國電影的傾向》,成為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一個理論宣言。他的觀點很大程度上被讓.呂克.戈達爾、阿侖.雷乃等所推崇。但是,這個時候,特呂弗顯然不願意只是做一個電影評論家了,1957年,他發表了電影評論《法國電影在虛假中死去》,之後就去了義大利,跟著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羅西里尼,開始學習電影導演技術,於1959年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四百下》,一下子就獲得了成功。這部影片講述了少年安東尼的成長故事,他在學校和父母之間遊走,進行很多生活嘗試和各種冒險。1979年,他在影片《愛情長跑》之中,又插進來了影片《四百下》中的一些鏡頭,暗示同一個電影主人公歷時性的成長過程。
從此,特呂弗幾乎完全放棄了電影評論,專門進行電影導演的創作。此後一直到他1984年去世,他幾乎每一年都要導演一部影片,一生一共導演了23部影片。期間,他還做了一項文字工作:因為崇拜希區柯克,他後來到美國專訪了希區柯克,出版了訪談集《論希區柯克的電影意藝術》一書。
1960年,他導演了影片《槍擊鋼琴師》,這部影片通過一個鋼琴師的人生遭遇,講述了他在愛情和一樁謀殺中左奔右突的故事。影片是典型的特呂弗式的電影,黑白片的色調描繪了幽雅感傷的巴黎生活和記憶。
1963年,他導演了影片《柔膚》,講述了一個出版商的幸福婚姻和家庭,後來因為男人的外遇而遭到毀滅的故事。特呂弗顯示了他對人類感情、尤其是愛情關系的准確以及十分微妙的把握,對人類常常越過藩籬去尋找新鮮感情的沖動,以及這種沖動所帶來的後果和痛苦,都進行了十分精微的展示和探討。
1967年,他導演了影片《黑衣新娘》,這部影片塑造了一個為了愛情而瘋狂報復的女人:女主人公在結婚的時候,新郎卻死在了她的懷里--他被槍殺了。於是她就在隨後展開了對五個兇手的報復,影片相當驚險和激烈。但是因為這是向希區柯克致敬的影片,完全是在模仿希區柯克的影片風格了。加上作品本身也是改編自一個美國作家的原著,影片的對白都是英語,並不是特呂弗的一部成功之作,甚至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而且,扮演女主角的演員珍妮.莫里身材也不好而且顯老,整個影片沒有什麼看點。
1975年,他執導的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講述了法國作家雨果的女兒阿黛爾。雨果被愛的瘋狂所毀滅的故事,探討了愛情與人生的復雜關系。
1980年,他又執導了影片《最後的一班地鐵》,展現了巴黎在二次世界大戰淪陷期間的一個愛情故事。影片的主演都是法國首屈一指的演員,女主角是被稱為歐洲第一夫人的德芙諾,她的精湛演技可以說是出神入化,扮演了一個在兩個男人之間游移的女藝術家,結尾是她牽著兩個男人的手,向戲中的觀眾以及戲外的二戰結束而謝幕,有著雙重的意味。
1981年他導演了影片《隔牆花》,它講述了一個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的男人,再次遇到過去的戀人,這個戀人剛好和丈夫住到了他的隔壁。之後,兩個人發生了無可阻擋的舊情復發,這樣一個激情故事很難有什麼好結果--最後女人開槍殺了男友後自殺身亡。芬妮。阿爾丹扮演了這樣一個表面熱情溫存,而實際上卻為了愛的佔有而瘋狂的女主角。
在特呂弗的很多影片中,他都把人的感情推向一個極端的處境,來安排和講述人物的命運,對婚戀中的人的精神狀態,有著比心理醫生還要深刻生動的把握。而特呂弗也特別的擅長發掘法國女演員的長處,像是法國最著名的女演員德芙諾、伊莎貝拉.阿佳妮、娜塔麗.貝依、讓娜.莫羅、弗朗索瓦.多萊亞、芬妮.阿爾丹等等,都和他有著愉快的合作,他在銀幕上呈現了她們--這些可以說是法國乃至歐洲最迷人,也漂亮的女人們的風采。
特呂弗可以說是真正的獲獎大戶和常勝將軍,他的影片先後獲得了法國嘎納電影節大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等50多項獎項,他的影片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獲得了成功。1984年,他因病在妻子、電影演員芬妮.阿爾丹的陪伴和安慰下,死在了她的懷里。
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作品集
演員作品集
綠屋 Chambre verte, La (1978-4-5)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1977-11-16)
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 (1973-5-24)
野孩子 Enfant sauvage, L' (1970-2-26)
導演作品集
情殺案中案 Vivement dimanche! (1983-8-10)
隔牆花 Femme d'à côté, La (1981-9-30)
最後一班地鐵 Dernier métro, Le (1980-9-17)
愛情狂奔 Amour en fuite, L' (1979-1-24)
綠屋 Chambre verte, La (1978-4-5)
痴男怨女 The Man Who Loved Women (1977-4-27)
零用錢 Argent de poche, L' (1976-3-17)
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 (1973-5-24)
美女如我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1972-9-13)
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 (1971-11-18)
床地風雲 Domicile conjugal (1970-9-9)
野孩子 Enfant sauvage, L' (1970-2-26)
騙婚記 Sirène Mississipi, La (1969-6-18)
偷吻 Baisers volés (1968-9-4)
黑衣新娘 Mariée était en noir, La (1968-3-22)
華氏451度 Fahrenheit 451 (1966-9-15)
柔膚 Peau douce, La (1964-4-20)
二十歲之戀 Hatachi no koi (1962-6-22)
朱爾與吉姆 Jules et Jim (1962-1-23)
射殺鋼琴師 Tirez sur le pianiste (1960-11-25)
四百擊 The Four Hundred Blows (1959-5-4)
搗蛋鬼與戀人 Les Mistons (1958-11-6)
9. 盧米埃爾對電影的重要貢獻有哪些
盧米埃爾(1864~1948)
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1864年10月5日生於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於邦多勒。1895年,他與其兄獲電影放映機的發明專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廳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放映了自己拍攝的影片《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這一天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從1896年起,他培訓了大批放映員在世界各地巡迴放映,使電影迅速流傳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他的影片運用了特寫(《嬰兒午餐》)和景深鏡頭(《火車到站》);他還拍攝了最早的喜劇片(《水澆園丁》)。 1897年,盧米埃爾兄弟把原先獨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火災》,《拯救遇難者》將其連成一部來放映。得到觀眾欣賞,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輯。他是電影的創始人。
10. 電影是在哪年由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
1895年。電影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95年,盧來米埃爾自兄弟在法國巴黎一個地下渣數咖啡館放映了他們拍攝的影片,這攔判一天被世界公簡梁改認為電影誕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