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愛的覺醒

法國電影愛的覺醒

發布時間:2023-04-26 21:27:51

① 求陶辰宇-愛的覺醒-(電影《神魔覺醒》主題曲)mp3,誰有

鏈接:

密碼:rup5

歌曲名:愛的覺醒

演唱者:陶辰宇-

② 《廊橋遺夢》:當覺醒的愛與身負的責任沖突,該如何抉擇

電影《廊橋遺夢》改編自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里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並於1995年上映,獲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21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提名;第53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影片採用插敘的敘述方式,講述了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去世,留下遺囑要求孩子們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羅斯曼橋。困惑的孩子們翻看母親的遺物,揭開了母親生前的一段動人感情。

1965年的夏天,弗朗西斯卡送走了丈夫理查德和孩子們,邂逅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在短暫的四天時間中,他們相識、相知、相愛,最後迫於家庭責任與道德束縛,她選擇了家庭,他黯然離開。他們終生未見,卻彼此懷念了一輩子。

影片上映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還在美國掀起了一場離婚狂潮。當覺醒的愛與責任發生矛盾時,個人該如何抉擇?

01愛情的覺醒

弗朗西斯卡曾因為愛情、因為嚮往美好的生活,不遠萬里從義大利來到美國鄉村,戀愛、結婚、生子,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少女時候的夢想被家庭、孩子裹挾。在日復一日的家庭生活中,她已經迷失了自我。盡管她有家人在身邊,但是卻並沒有被丈夫、孩子看見。餐桌上,他們一言不發地吃飯,她欲言又止;她愛聽的曲子他們隨意切換;她喜歡自己的教師工作,但丈夫覺得她應該在家照顧家庭和孩子,她不得不放棄;他們交流的很少,甚至都不願相互傾訴,他們出門比賽她更願意留在家裡,對她來說,那些獨處的時光比與家人在一起更可貴。

一切都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她把日復一日的重復當做理所當然,哪怕在她內心的某個角落還藏著自己的嚮往與夢想,但她總是有理由讓自己接受現狀,比如這里的人都很好,相互幫助;丈夫顧家、體貼、愛干凈;孩子們聽話、健康;她是這個家的支柱……她認為自己失去了一些東西,也得到了一些東西,她就在這種自我犧牲的家庭生活中生存。

"沒人明白,當女人做出抉擇去結婚和生孩子,在某方面,她的生命開始了,在另一方面,卻停止了。她建立了現實的人生,而把個人需求放在一旁,好讓她的孩子能長大成人,當他們離去時,也把她現實的一生帶走。此時,她不能再過回自己的生活,也不記得是什麼令她活著"

直到羅伯特·金凱的出現打破了一切,喚醒了她沉睡已久的愛情,她想要被理解、被看見,正如心理學家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提到的: 愛,就是看見 。他第一眼就看見了她,所以第一次見面,他就告訴她,她不是一般的女人,他看見她了。他的幽默風趣、細心體貼、見多識廣,使她被他深深吸引,她內在的自己開始覺醒,她開始審視她自己,"她是誰?"她的夢想呢?她內心的渴望呢?當初自己為了愛情,遠了詩與遠方背井離鄉,而此刻的她覺醒了,她的愛情覺醒了。他們如此契合,正如羅伯特·金凱所述 "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 離開,去追尋自己的愛情,還是留下,堅守自己的責任?

02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婚姻的本質,更多的是一種契約精神、一份責任與擔當,一種堅守。兩個人因為相愛步入婚姻的殿堂,結婚、生子,彼此承諾,是不可以輕易就打破的。我們倡導個人自由,但一旦組建了家庭,也要履行身負的責任。

婚姻因為激情而產生,愛情總是充滿鮮花、美酒的浪漫,但由愛情進入的婚姻必然落入日常的柴米油鹽,當激情褪去,我們需要責任感去堅守自己的婚姻。

曾經的弗朗西斯卡因為愛情步入婚姻,因為充滿對家庭的責任感做著自我犧牲。家庭就是她存在的意義,一旦背棄,她將再也不能自處,哪怕有她愛的人在身邊。

楊瀾說" 婚姻需要愛情之外的另一種紐帶,最堅韌的一種不是孩子,也不是利益和金錢,而是肝膽相照的義氣。 "

婚姻的本質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在堅持自己的夢想與實現自身價值的前提下的相互合作,我們彼此成就,活出自我,即便婚姻中滿是家庭的瑣碎,我們依然不迷失,成為更好的自己。

03當覺醒的愛與身負的責任發生沖突,肩負好你的責任,也保護好你的愛情

弗朗西斯卡,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夢想,即使家人每天陪伴在身邊但仍感孤寂,沒人理解她,也沒人關心她,甚至她自己都已經忘了自己的夢想。在遇到羅伯特之後的弗朗西斯卡,她的愛情覺醒了,這也是她自我意識覺醒的開始。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說 "在一個日益麻木不仁的世界上,我們的知覺都已生了硬痂,我們都生活在自己的繭殼之中。偉大的激情和肉麻的溫情之間的分界線究竟在哪裡,我無法確定。但是我們往往傾向於對前者的可能性嗤之以鼻,給真摯的深情貼上故作多情的標簽,這就使我們難以進入那種柔美的境界,而這種境界是理解弗朗西絲卡·約翰遜和羅伯特·金凱的故事所必需的。"

在愛情故事的背景下,除了愛情、道德、家庭、責任,我們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個人對自我的追尋,是如何利用自我價值的實現去對抗日益平淡、疲乏的家庭生活中的乏味、孤寂與迷失。

根據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人類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五個方面。 自我價值的實現如果得不到滿足、又沒有途徑去抵達,人生也就失去了方向,會焦慮不安、會無助、會自我否定。弗朗西斯卡在日復一日的家庭主婦生活中因為自我價值的難以實現,使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她過得並不快樂。羅伯特·金凱的出現,除了喚醒她的愛情,更重要的是啟發了她去找尋她自己。只是, 當覺醒的愛與身負的責任發生沖突,肩負好你的責任,也保護好你的愛情。 正如蔡康永在奇葩說辯題《婚後遇到今生摯愛要不要離婚》中的總結陳詞:

婚姻不是保存愛情的容器,就像你把新鮮的蔬果放進冰箱後,它就開始改變了。很多婚姻到了後來,是冰箱、是罐頭,它在我們飢餓的時候還是能夠養活我們,讓我們生存下。可是那個冰箱、那個罐頭裡面放的水果,不再是當初長在樹上的那個新鮮的水果。所以請不要天真地把愛情和婚姻劃上等號。你們為什麼遇到今生摯愛要離婚,無非是希望下一次的婚姻能夠保住這個愛情。可是你勢必要幻滅,你搞錯了方向。婚姻不是拿來保存愛情的,婚姻一進入愛情,就會轉變為其他的東西,它會轉變為家庭,轉變為親情,它會轉變為信任與依賴,它就是不會一直是當初的那個愛情。《廊橋遺夢》為什麼讓我們這么多人為之打動?因為它沒有變為下一個婚姻。如果她跟著那個攝影師走了變成下一個婚姻,那個今生摯愛會變成一個醜陋的尷尬的冰箱里的罐頭里的故事。所以我建議好好珍惜你的人生摯愛,也好好珍惜你的婚姻,他們各自在你的生活當中,擔任不同的支撐力量。

" 我多麼渴望和你在一起,要成為你的一部分;同樣的我也不能使自己擺脫我實實在在存在的責任。我不能放棄我的責任,如果現在我這樣做了,這思想負擔會使我變成另外一個人,不再是你所愛的那個女人。 "弗朗西斯卡堅守了自己的家庭,也以自己的方式保留了內心最美好的愛情,她通過《國家地理》雜志打探他的消息,收集關於他的一切,臨死的遺願"我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了家人,請把我的骨灰留給羅伯特"。正是她的選擇與堅守、自我與家庭的權衡,使得這個故事如此動人。

③ 有什麼優秀的法語電影

1.印度支那 Indochine (1992)
導演:雷吉斯 瓦格涅 Régis Wargnier
一段愛情掩蓋下的殖民地歷史,凱瑟琳 德納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 L'Amant (1992)
導演: 讓-雅克 阿諾 Jean-Jacques Annaud
文學名著和電影的一次完美結合,那些幽暗的房間、濕濕的街道,晚霞中金黃色的渡口,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3.最後一班地鐵 Le Dernier métro (1980)
導演:弗郎索瓦 特呂弗 Fran**ois Truffaut
一部沒有正面描寫二戰的二戰電影,特呂弗藝術和現實結合的最好的電影。
4.碧海藍天 Le Grand bleu (1988)
導演:呂克 貝松 Luc Besson
呂克 貝松 的光影夢幻,一部大海的童話
5.浪跡天涯/流浪者 Sans toit ni loi (1985)
導演:艾格妮絲 瓦爾達 Agnès Varda
1985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新浪潮之母瓦爾達最重要作品,描寫了一個拒絕任何社會規則的年輕流浪女慘死在荒郊野外的發人深省的悲慘遭遇。影片一個突出點是它的紀錄片風格。
6.冬天裡的一顆心/今生情未了 Un coeur en hiver (1992)導演:克勞德 索泰 (claude sautet)
這是一部令人難忘的法國電影,一部充滿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終沉浸在拉威爾略帶哀傷的奏鳴曲里的電影,它讓人沉浸,讓人著迷,讓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暫卻深刻細致的感情之中:許多人因此迷戀上法國電影。
7.瑪歌皇後 La Reine Margot (1994)
導演:帕特里斯 夏侯 Patrice Chereau
一部氣勢磅礴的法國歷史巨片,它猶如一頁歷史書中的精美插圖,將我們帶回1572年的法國。在歷史的血腥中滲透愛情的狂野,在宏大的場面下觸摸個性的張揚,其中曖昧的激情場面與殘酷的大屠殺鏡頭讓觀眾久久難忘。
8.怒火青春/仇恨 La Haine (1995)
導演:馬修 卡索維茨 Mathieu Kassovitz
影片描繪了這樣的一個社會,人們已經不能分辨正與邪的差別,所謂的正邪的斗爭和殘殺,讓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仇恨。影片動感的手持攝影雖然已經不算新鮮,但仍然很好的渲染了混亂的社會環境和青年人動盪的精神世界,與對比強烈的黑白膠片共同形成鮮明的風格。
9.禁色迷情/我們之間 Entre Nous (1983)
導演:黛安娜 科依斯 Diane Kurys
故事取材於導演兒時不幸的家庭遭遇,創作上秉持了冷靜平和的歷史觀,使這部電影得以跳出格局窄小的個人回憶,而成為女性意識覺醒時代的見證。
10.羅曼史 Romance (1999)
導演:凱特琳 布雷亞 Catherine Breillat
它是當代情色電影的代名詞,不凡之處在於導演使影片超出了狹隘的「女性主義」電影社會化的訴求理念,而成為一部別致的探討女人生理本質的另類電影。
11.這個殺手有點冷 Léon (1994)
導演:呂克貝松 Luc Besson
經典不多說了,個人感覺最主要的是影片完全顛覆了類型片的概念。
12.新鮮誘惑/手到擒來 L'Appat (1995)
導 演:貝特朗 塔韋尼埃 Bertrand Tavernier
1995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影片,一部表現殘酷青春的令人不安又發人深思的影片。
13.巴黎野玫瑰 Betty Blue /37°2 (1986)
導演:讓-雅克 貝奈克斯 Jean-Jacques Beineix
看過的最精彩絕倫的法國愛情片,男女主人翁的表演只能用驚世駭俗來形容。
14.愛情重傷/毀滅 Damage (1992)
導演:路易 馬勒 (Louis Malle)
一段瘋狂的畸戀,一場愛的情殤。難忘最後的場景:他回憶起那次分手後與她唯一的碰面,她身邊是他見過一面的男人,手裡抱著孩子,那一刻他突然覺得,她和其他女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15.新橋戀人 Les Amants Pont-Neuf (1991)
導演:雷奧 卡拉克斯 (Leos Carax)
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卡拉克斯和主演朱麗葉比偌什都完全釋放了自我,以至於影片完成後一對戀人只能選擇分手。
16.羅丹的情人 Camille Claudel (1988)
導演:布魯諾 努丹 Bruno Nuytten
一部讓阿佳妮深陷劇情不能自拔的影片,影片的餘音是阿佳妮和導演的結合以及後來的分離。
17.追憶似水年華 Le Temps retrouvé (1999)
導演:拉烏爾 魯茲 Raoul Ruiz
法籍智利導演拉烏爾魯茲挑戰不可能,把公認的最難改編的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同名小說搬上了銀幕,藝術地再現了原著的韻味,眾多國際影星的加盟也使影片更具看點。
18.瘋狂夜/野獸之夜 Les Nuits fauves (1992)
導演:西里爾 科拉德 Cyril Collard
最有勇氣的艾滋病電影,人們永遠無法忘記女主角代表已故導演領獎時那傷心的哭泣。
19.芳名卡門 Prénom Carmen (1983)
導演:讓—呂克 戈達爾 Jean-Luc Godard
4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影片。大家一致認可的戈達爾後期代表作,本片音樂的表現尤其富有特色。
20.綠光/眾里尋她千網路 Le Rayon vert (1986)
導演:埃里克 羅麥尓 Eric Rohmer
4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影片。仍然是羅麥尓特色,通過長長的對話,將人物感情的變化波動刻畫得真實細膩。
21.不羈的美女 La Belle noiseuse (1991)
導演: 雅克 里維特 Jacques Rivette
艾曼紐貝阿身體語言的代表作,畫家和模特兒,沖突還是被征服。
22.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2001)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Michael Haneke
拋開師道尊嚴,讓壓抑的慾望找到放縱的理由,女主角的表演尤其精彩。
23.親密 Intimacy (2001)
導演: 帕特里斯 夏侯 Patrice Chereau
許多人看到的是肉慾,而導演想要表達的卻是一種人類肉體與心靈的疏遠。
24.理發師的情人 Le Mari de la coiffeuse (1990)
導演:帕特利斯 勒孔特 (Patrice Leconte)
愛是永遠。因為愛而等待,因為愛被感動。從一個男孩到男人的性心理的成長史,帶有法國電影的本質特性:有一點點感傷和淡淡溫情。不喜歡電影結尾。
25.梵谷傳 Van Gogh (1991)
導演:莫里斯 皮亞拉 Maurice Pialat
最傳神的梵谷傳記電影,也是皮亞拉最好的電影之一。
26.野蘆葦 Les Roseaux Sauvages (1994)
導演:安德烈泰西內 Andre Techine
青春、理想、時代,一組動盪年代的青春群像。
27.柯南上尉 Capitaine Conan (1996)
導演:貝特朗 塔韋尼埃 (Bertrand Tavernier)
戰爭和人,探索戰爭中的人性,人在戰爭中的位置、作用,一貫的塔韋尼埃風格。
28.我的性生活/現代法國艷史 Comment je me suis disputé... (ma vie sexuelle) (1996)
導演:阿爾諾 德斯普萊辛 (Arnaud Desplechin)
導演用很長的篇幅(175分鍾),向觀眾展示了幾組當代法國青年人真實的感情生活。
29.恩怨情天/瑪儂的復仇 Manon des sources (1986)
戀戀山城/男人的野心 Jean de Florette (1986)
導演:克洛德 貝里 Claude Berri
80年代最好的法國電影,根據文學名著改編,展現了二十年代法國南方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30.出電梯左轉 ** gauche en sortant de l'ascenseur (1988)
導演:愛都爾德 莫里納羅 (Edouard Molinaro)
選了那麼多一本正經的片子,居然沒有一部喜劇片,選一部大家比較熟悉的,也確實是80年代法國最經典的喜劇片。
31.儀式/冷酷祭典 La Cérémonie (1995)
導演:克勞德 夏布洛尓 (Claude Chabrol)
仍然是典型的夏布洛尓犯罪電影,對人性做了細膩的剖析,經典的結尾令人難忘:夏布洛尓把莫扎特歌劇與血淋淋的槍殺場面交叉剪輯在一起,給觀眾以極大的震撼。
32.我的男人/浪的過火 Mon Homme (1996)
編導:貝特朗 布里耶 Bertrand Blier
本片的視點在於考驗觀眾的道德觀念:你是否可以接受當妓女是樂趣無窮的一種職業的說法?
33.小偷也激情/米雪的告白 La Petite voleuse (1988)
導演:克勞德 米勒 Claude Miller
本片由新浪潮導演特呂弗編劇,通過發生在一個地位卑賤的女孩身上的故事,反思了戰後法國社會中產階級窮奢極欲的生活對成長期的青少年的影響。主演夏洛特甘斯布的表演太出色了。
34.三色:藍白紅 Bleu (1993) Bialy (1994) Rouge (1994)
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平等、博愛、和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影片表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一貫的對人類基本道德規范的探索。
35.白色婚禮 Noce blanche (1989)
導演:讓-克勞德 布里索 Jean-Claude Brisseau
影片使用唯美的鏡頭和感人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未成年少女與中年男老師的一段孽緣。初登銀幕的法國女歌手凡尼莎帕拉迪以她清醇的外表和驕人的演技把一個17歲女生憂郁而狂放的兩面性表現的十分出色。
36.吸煙/不吸煙 Smoking/No Smoking (1993)
導演:阿倫 雷奈 Alain Resnais
電影中桌上有一包xxxx,這個時候,請你——觀眾來選擇,到底是抽,還是不抽?生活中也一樣,處處充滿選擇,處處充滿或者。一個不小心,生活就會截然不同。
37.情迷乾洗店 Nettoyage à sec (1997)
導演:安妮 芳婷 (Anne Fontanine)
一對夫婦和一對兄妹在一次同性戀派對相識,夫婦兩口子竟然發現自己都暗戀上了其中的男孩,最後的結局讓人震驚。本片是女導演安妮芳婷的成名作。
38.緣份的春天/情感的宿命 Les Destinee Sentiments (2000)
導演:奧利維爾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阿薩亞斯精緻細膩的戰爭愛情片佳作,影片根據小說改編,充滿了濃郁的文學氣息。幾位演技派明星的表演更令人陶醉。
39.小罪犯 Le petit criminel (1990)
導 演: 雅克 杜瓦榮 Jacques Doillon
1990年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佳排名第一位,導演雅克杜瓦榮拍攝了一系列青少年成長的優秀影片,本片相信也不會讓你失望。
40.人性 L' Humanite (1999)
導演: 布魯諾 杜蒙 Bruno Dumont
電影探討了對人性的愛,對人的關愛、情感,和與生俱來的同情心,強調為了追求善,罪惡是必經的路程。導演布諾杜蒙是位擁有哲學碩士文憑的法國新銳導演,他後來的影片《29片棕櫚葉》引起了更大的爭議。

④ 蔡茂強女朋友是干什麼的

您好,蔡茂強的女朋友是一位演員,她的名字叫陳綺貞,她曾經出演過《愛情公寓》、《金瓶梅》、《愛情睡醒了》等電視劇,她還曾經出演過《愛的蜜方》、《愛者滲的謊言》等電影。此外,陳綺貞還曾經出演過《愛情睡醒了》、《愛情公寓》等綜藝節目。除了演藝事業,陳綺貞還是一位慈碰友善家,她曾經參與過多笑嫌槐個慈善活動,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⑤ 看周圍那麼多女孩,都那麼漂亮,身材也好。很嫉妒啊,怎麼辦

女人長得漂亮是優勢,而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文/越風

喜歡看博客的朋友對蘇芩也許不會陌生,她的博客「蘇芩女學館」點擊累計逾兩億次,成為目前國內最受歡迎、流量最大的情感交流空間之一,如今她還擔任全國多家電(視)台、平面媒體的情感顧問。她崇尚自在生活,追求動態人生,樂於為女性仗義執言。蘇芩最近出版的代表作《7天女學館》被譽為是女人生活全方位的智慧書,據說男人看了狠罵,女人看了狠誇。

記:你在新作《7天女學館》中提到「新女學」被很多男人稱為「強盜理論」,但同時被女人奉為「女人真理」,你如何看待這種一刀切似的爭議?

蘇:我在書中指出:「女人是男人的運氣,男人是女人的命運。一個女人會給一個男人帶來不一樣的運氣,一個男人會改變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很多中國女人總是把男人當成萬能膏葯,所以女人的命運往往是受男人影響和掌控的,這是女人的最大弱點,事實上不可能有人一輩子充當你的「牆」,可以讓你一直扶著靠著,做女人得學會靠自己的腳走自己的路。我堅持認為:女人長得漂亮是優勢,而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記:你曾在博客中說,「女人要學會用錢解放自己」,這是鼓勵女人拜金和敗金嗎?

蘇:女人愛花錢,但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女人敢於大膽為自己花錢。女人往往用購物的方式成全了自己花錢的快感,但真正值錢的物品大多是買給身邊那個男人的。我覺得女人如果能夠學會用錢解放自己,那才是一種對自己愛的覺醒。錢,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愛的一種證明。我個人對物質的要求並不高,但我也屬於那種用花錢成全快感的人,雖然經常買一堆無用的東西回來,但那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畢竟我只花自己的錢,敗金的時候的確有點點成就感。

記:職業女性身負家庭和工作的壓力,常常會產生厭倦或逃避的心態,你有過這些困惑嗎?你是如何排遣壓力的?

蘇:我在工作中也時有起起落落的挫折和障礙,一般這個時候我會先給自己一個緩沖期,如看一部喜劇片,先讓自己笑出來,然後蒙上被子呼呼大睡,等明天再說。我不會跟壓力正面交鋒,我知道那樣做只會讓自己更受傷。

大學畢業後,我曾經在某知名外企的活動策劃部擔當一職,那份工作是相當「魔鬼」的,那種累不是體力上的,而是心力上的。彷徨一段時間後,我毅然放棄了這份外人看起來非常光鮮的工作。後來進入媒體工作,慢慢開始摸索出了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之路。也正是因為當年的放棄,才有了今天的職業方向。走出困惑其實就是一個和自己較心力的過程,因為誰也幫不了你。不做女強人,要做強女人。女人一定要不斷地錘煉自己的強勢心態,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法寶。

記:都說經歷婚姻的女人,才算是完整的人生,你自己都還是單身,又怎能對圍城內外的事做出客觀的評判和建議呢?作為一個大齡未婚女人,你有未婚焦慮感嗎?

蘇:這個問題被問過無數回了。對婚姻的客觀評判與我自己結婚與否沒有關系。研究女性心理和情感需求是我的工作,工作需要的是一種職業素養,如果僅僅因為個人遭遇了一段或幸福或不幸的婚姻,便把對婚姻的理解隨便帶入個人情緒,那肯定是很不客觀的。

人們常常說,女人在該結婚的時候結婚、該生孩子的時候生孩子,就會有個完美的人生。實際上,婚姻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合作」,彼此選擇最有價值的夥伴,共同經營一個最有升值潛力的家庭。而很多時候,女人急於結婚往往是不自信的表現,因為她需要找一個人分擔生活的壓力。我從不迷信這樣按部就班的人生,所以在「該結婚的時候」我還沒有結婚,我更信奉女人應該相信自己,也就是對未來人生有自己的一套規劃,我相信婚姻的事自然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記:你怎樣理解「生活情調」?你曾說「女人味就是油煙味」,單身的你也下廚房嗎?

蘇:我覺得生活譽歲弊情調等同於舒服自主。很多人把「情調」理解為一種生活姿態,覺得「奢侈、高尚的生活」才是有情調,我不認同。不是說只有吃法國大餐的時候才有情調,午後坐在街邊曬曬慶族太陽,其實也是一種情調。逛書店、睡雀啟懶覺或是去看場電影,是我最平常的休閑方式,而且我覺得能真正讓心靜下來去享受自己認為最舒適的生活方式,就算是一種有情調的生活了。

因為長期單身生活,再加上我是那種對飲食有些挑剔的人,經常下廚房是必然的。我不喜歡西餐,也不喜歡肉類食物,所以我的廚下菜餚多以傳統中式烹制的時蔬類為主,但凡新鮮蔬菜我都會做得很好吃,而且我有點審美嗜好,不漂亮的水果和蔬菜就不會買,當視覺、味覺合二為一的時候,我會覺得生活實在是美極了!

⑥ Awakening To Love 愛的覺醒 片頭曲 是怎麼

TO A PLACE WHERE WE CAN FEEL 去追尋我們的嚮往 WHEN YOU FIND LOVE IN如有一首英文歌Spice girls 的一首歌《Stop》裡面有句歌詞是這樣唱的: …

⑦ 《天使愛美麗》:以愛之名,喚醒每一個孤獨的靈魂

文/江江南



讓一皮埃爾·熱內是一位有著強烈個人風格的電影作者。他把對生活的體驗和影片細節揉合在一起雕琢,形成了「熱內式"的視覺風格,作品中不僅秉承著法國電影的傳統特色,還充滿童話氛圍和奇特幻想,並且帶有浪漫愛情和現實詩意,是一位不可多得鬼才導演。

《天使愛美麗》這部電影,我前前後後看了好幾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思考。

畢竟相較於好萊塢影片的大場面、大投資背景以及開頭製造的大沖突,立刻就能讓觀眾深陷在劇情之中無法自拔,法國電影則顯得更加細膩自然,朴實而有內涵

而《天使愛美麗》以其 獨特浪漫的法式風情,童話般的氛圍和奇特的幻想,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當我們沉下心來品味,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經典的電影,不僅僅在於賣座,而是它的獨特魅力,不因時間流逝而褪色。

影片運用童話般的怪誕色彩,幽默簡單的敘述方式,輕松明快的節奏帶領我們走入一幅幅色彩鮮明的油畫圖,去 探索 巴黎女孩愛美麗的天使之路。但是三刷之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一位玻璃先生和一副反復提到未臨摹完的畫。


下面我將先以玻璃先生的角度為大家講述一個故事:

01

我的名字叫何蒙杜法耶,是一個偏執,傲嬌的老頭,他們都叫我玻璃先生,在這幾十年裡,我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因為患有先天性疾病,骨頭易碎,所以我所有的傢具都鋪上了軟墊,而且我還不喜歡與人握手。

每天我最喜歡做的事情除了醉心於我的畫作,就是藉助我的攝影機和望遠鏡 探索 窗外,可惜的是,這棟樓里住的都是和我一樣孤獨寂寞的人,生活起不了一卜森絲波瀾,很是無趣。

外面的世界我出不去,我只能在藝術的槐弊備世界裡暢游。

我最喜歡的一幅畫是是雷諾瓦的《船上的午餐》,二十年裡我每年都會臨摹一幅,但是每一副我都覺得不完美,尤其是畫中一位手握玻璃杯的女孩,我總是畫不好她。


沒想到,一個小天使的到來居然幫到了我。

她叫愛蜜麗普蘭,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有一雙大大的眼睛,如孩童一般清澈。我觀察她好多天了,她一直在找一個叫做柏都多的人,我每天看著她興致勃勃地出去,結果都是一臉失望地回來,尋人歷險毫無所獲。

我實在忍不下去了,其實她找不找人無所謂,又或者是不是她的心上人對我來說更無所謂,主要是她居鉛毀然是因為弄錯發音而找不到人,這對於專注於細節的我來說實在忍無可忍,我必須要幫她找到這個人。


這天,當她一臉失落地經過樓梯時,我主動打開門告訴她正確的發音,她一臉驚訝地道謝。隨後我邀請她進來喝一杯熱肉桂紅酒,她很意外地說,「我住了四年從來沒見到過你,」我說,「那是,我可不是所有人都想見的。」

接著她盯著那副沒有臨摹完的《船上的午餐》,說很喜歡。

我馬上走過去,驕傲地向她展示我的寶藏,一幅幅堆放整齊的油畫。我絮絮叨叨地對她說,二十年來每一年我都會作一幅畫,而且作畫時我覺得最難的是眼神的掌控,好像只要我一轉身,畫中人就會故意改變表情。

她一臉認真地稱贊我的畫,看著她清澈的目光,我決定繼續和她探討, 希望能增加一些靈感。

她認真地打量我的房間,盯著我的攝影機投影在電視上,我趕緊解釋是為了看時間,這樣我的鍾就永遠不用上發條了。

我忍不住跟她分享道:「至今我仍無法傳神畫出的人物,是 握著玻璃水杯的女孩,她位在正中央,卻像個局外人。」


她說:「 也許,她只是與眾不同。

聽到這句話,我立刻站了起來,我看著她拿起的玻璃杯一臉驚喜地問她:「什麼方面不同?」

她說:「我不曉得。」

我看著她的眼睛突然覺得她就像是畫中的玻璃杯女孩,我揣測地說道:「 她幼年很少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許從來沒玩過!」

這時她拿著杯子突然怔住了。

我是不是說到她的心坎里去了,不敢多問,我立刻就把「多米尼克柏都多,穆夫達路27號」這個地址告訴了她,並邀請她下次再來。

透過攝影機我發現她好像在做好事,真是一個善良的姑娘,我想!

02

第二次,她很快又來了,我明顯感覺她好像變了。並且帶來了一大本碎片相冊,她指出一個拼好了碎片男圖像說,「這個人居然出現了12次,真奇怪,他害怕被人遺忘才用快照機從往生世界傳真影像嗎?」

真是孩子氣的想法,我說:「如果死人害怕被人遺忘?那這些畫中人做法更高招,死了幾千幾百年,絕不擔心被人遺忘。」

她突然說,「拿著玻璃杯的女孩,或許是因為「她」正在掛念某人。」

我不禁問道:「難道是畫里的人?」

她回:「 不,掛念在別處遇見的男孩,她直覺兩人有點像。

我問:「換句話說, 她寧可想像和一個不存在的人建立關系,也不願理會存在當下的人?

她回:「 說不定恰恰相反,她正全心全意幫助別人,解決生命中的小缺憾。」

聽到她這樣回答我不禁有些生氣地問:「那她呢? 她生命中的小缺憾,誰來為她解決 ?」

她閃爍著大眼睛揶揄地說:「 全心全意關懷他人,總比自怨自艾來得好。」


那天,雜貨店的路西昂給我補貨的同時為我帶來一份陌生人的禮物。我打開發現居然是一盒磁帶,裡面播放的是環法自行車賽的賽事, 一個翻跟斗的小丑,和一個彈吉他的女士。看著這些畫面,我心裡很復雜。

我一下就猜到了這是愛蜜麗送來的,她見我孤孤單單,就希望我能通過磁帶了解外面的世界。

很快,第二次的禮物又不約而至。我興致勃勃地打開,發現了居然是一個初生小嬰兒學游泳,一個單腿殘疾人跳踢踏舞,這些畫面讓我的眼睛滿是淚水。我明白了,她是在告訴我 人生來就很堅強,即使是肢體有了殘疾,一樣可以盡情享受快樂,融入外面的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她一直在鼓勵我。

03

我決心為她做些什麼。

她再一次來看我時,我對她說,「那天我對玻璃杯女孩太苛刻了,她和先前的男孩有再見面嗎?」

她轉過身去,有些灰心地說,「沒有,老實說,他倆興趣不同。」

看著她有些泄氣,悒悒不樂,我忍不住為她打氣:「 機會,好比環法自行車賽,等了老半天,一下子就過去了,所以要等好時機來臨時,必須毫不猶豫飛越障礙。」

那天她再一次來和我討論畫,我借著畫向她打聽心事,可她卻說:「她有想過,不過還在思考計策,」我不禁說:「 她最喜歡想策略,事實上她有些懦弱,所以我難以捕捉她的眼神。」


最後,我決定幫助她,我找到了一個好方法,因為我終於看到了那個敲她門的男孩。是時候了,看著那個男孩下樓,我立刻給她打了電話,送出我的禮物。終於看著窗戶上他們相擁的影子,我總算鬆了一口氣。


故事講完了。

回歸正題,那麼這幅畫究竟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呢?

我們不難看出:導演多次借玻璃先生之手,把雷諾瓦的《船上的午餐》中的玻璃杯女孩推送到觀眾眼前,與愛蜜麗的內心世界聯系在一起,這不僅是一處隱喻式蒙太奇,還是一條暗線,推動劇情發展。

隱喻式蒙太奇:

是按照劇情的發展和情節的需要,利用景物鏡頭來直接說明影片主題和人物思想活動的構成方法。如不同內容的 景物鏡頭或構圖相似的畫面 烘托 或引導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主題,從而起到 描寫人物 情感 和展示影片主題思想的藝術效果。

它表現的是一個有著悲慘童年卻沒有失去健全人格的天使遇見愛情時復雜的內心世界。影片採用的雙線並行的蒙太奇手法,把每一個人物串起來,豐富了人物形象,讓影片更加完整。

暗線:

愛蜜麗樓下"弱不禁風的"玻璃先生一生都用來畫畫, 這個老人與愛蜜麗討論玻璃杯女孩的表情,其實談論的就是愛美麗的童年。這種回歸主題的討論是對愛蜜麗人物的升華,輕描淡寫卻又意寓深刻。

玻璃先生畫中的女孩就是愛蜜麗,但是他卻一向無法把這個女孩傳神的表現出來,也許這也暗喻著愛蜜麗的性格,為別人能夠付出,但對自己的幸福卻不夠大膽,好在最後玻璃先生的錄音給了她勇氣,找到了真愛,而玻璃先生自己也完成了這幅作品。


電影中的愛蜜麗其實是代替現實中的我們 探索 未知、經歷孤獨、幫助別人、追逐自己的幸福,這是電影外的我們每個人潛意識想做的事。

而且電影其實是對喚醒人性之善,傳遞心中之愛的贊美

1,從在一張白紙上自娛自樂到助人為樂,愛蜜麗的自我救贖源於生命中那璀璨的光亮——本性善良,才得以傳遞溫情和愛

從小在孤寂中長大,面對神經質的老媽,冷漠疏離的老爸,怪異緊張的家庭氛圍,愛蜜麗不得不自娛自樂。

一次為老人尋找童年回憶的寶藏之旅,讓愛蜜麗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從此行俠仗義,為他人解決生命中的小缺憾 ,當她體會了那種助人為樂帶來的興奮感和成就感之後,再也不想當那個縮在角落裡的小女孩了。

個人,總會因為生命中遇見的某個人,或者做過的某件事而突然醒悟,讓內心充實。

影片開頭用畫外音的方式介紹一個個人物出場,整日陷於悲痛的房東太太,失意的畫家,為疾病所困的玻璃老人,獨臂的送貨小伙,餐館里的同事,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個孤獨的靈魂。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消遣方式,封閉自我,沉浸在自己的無聊世界裡, 而愛美麗的大眼睛這時突然隔著屏幕與我們對視,好像在告訴我們:天使來了。

接下來愛蜜麗每做一件好事,電影就以歡快的曲調為我們帶來一份喜悅,這時我們看到了愛蜜麗用她的善良慢慢打破人們心中的隔閡,每個人都變了。

愛蜜麗的覺醒是她的本性使然,純潔善良。

從覺醒到完成自我救贖,漫長而艱辛,她成為了自己。

愛蜜麗的善良,就如那巴黎午後的陽光,給玻璃先生,雜貨店小伙,抑鬱的父親,悲痛的房東太太帶來了溫暖,她用積極樂觀,充滿熱情的心為每個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2,愛蜜麗是天使的化身,可天使也有自己的苦惱,本性中的怯懦和缺乏勇氣在玻璃老人的鼓舞下收獲自我,讓我們明白善良的人在某一節點一定會得到來自命運的饋贈

愛並非單方面付出,而是在於相互給予。

影片里塑造的愛蜜麗並不是完美的小仙女,她也會有煩惱,也會懦弱,也會有缺乏勇氣的時候,她也會膽小,也會害怕,也會蜷在沙發上默默哭泣,她甚至說,「 我是一個沒人愛的小鼬鼠。」

遇見愛踟躕不敢上前,又忍不住靠近,甚至安排好一個個 游戲 般的場景鼓起勇氣面對時,卻陰差陽錯被路過的卡車打斷,一顆熱血沸騰的心瞬間酸成失落的碎片。


看到這個畫面,像不像我們每個人第一次感受什麼是愛的時候呢?就如愛蜜麗一樣也會害怕,會猶豫,會膽小.......

還好有善良的玻璃先生,一個被疾病纏繞的獨居老人,他如朋友一般給予愛蜜麗支持。 如果說愛蜜麗幫助眾人是一個傳遞愛的過程,那麼玻璃先生的回饋就是驚喜了,這是一個升華愛的過程。

玻璃先生的善良,使得他的回饋就是送給愛蜜麗最好的禮物。

愛蜜麗最終和心上人牽手成功,影片向我們展示了愛情的美好。

愛情的元素不僅滿足的觀眾的期待,更讓影片人物更加完整。

你看,人和人之間多麼的奇妙,你改變他,他改變她,她又改變他,千里之外撲一撲翅膀的蝴蝶也能造出一場颶風。

最後,玻璃先生不總畫一幅畫兒了,房東太太找回愛的溫情了,抑鬱老爸走出懷念出去旅行了,愛美麗和心上人相擁而眠了。

這是對「善良的人才能被整個世界溫柔以待」最好的詮釋。


3,現實思考:在這個孤獨的時代浪潮下,我們需要的是如愛蜜麗一樣的天使,為迷失的人群,播種溫暖與希望的種子——愛和善良,才能在孤獨與憂傷中開出明艷動人的花

影片折射出一個現代城市化進程中,都市人的共同病症——孤獨與封閉。

不僅在當時的法國,甚至今天,一個 社會 的流行詞語是 孤獨,寂寞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已經被高牆阻隔。關系冷漠,即使是親近的人,也不能走進彼此心中,影片中一句台詞「人人皆有癖好」,這是當時大眾們應對孤獨的消遣方式。

如何應對孤獨,導演其實是借愛蜜麗之手在迷失的人群中,播種溫暖與希望的種子,從孤獨和憂傷中開出明艷動人的花,這不是反復咀嚼孤獨,而是主題與 情感 的完美契合。

而現實世界的我們再思考時,不僅要打破隔絕,還 要喚醒每一個孤獨的靈魂,重溫善良的美好。

人與人之間的隔絕是由人本身造成的,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夠勇敢地不畏艱難地打破隔絕,為孤獨的靈魂建立溝通的橋梁,那麼這個世界的就如影片中歡快的手風琴聲般美好。


而《天使愛美麗》這部經典電影,無論是在敘事方式、 情感 把握,還是音樂、色彩上都無不展現了導演讓一皮埃爾·熱內的獨特功力,在完成審美需求的同時,也不失本真。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當下的溫暖,而是多少年之後重溫,在喚醒人性之善、傳遞心中之愛這兩點上,依舊毫不遜色。

⑧ 有誰聽了(一生所愛)會有感觸的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這一大段的台詞能脫口就出的,無疑是有了能在同齡小孩之間相互嬉笑顯擺的資本。不懂什麼是感情,不懂什麼是責任,也不懂什麼是付出與放棄,也未曾想到這無厘頭的搞笑,後來卻也是讓我哭的最慘的。

我們那個年紀總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去追逐,去付出,去索取,去奮斗。可一路走過來,回頭一看,卻與大部分的人無甚不同。

夜深人靜,燃盡煙灰,悲戚的點早已不再是:從前、現在、過去了,就不再來。往事就像紅紅的落葉,常埋塵土裡。開始和結局都不曾更改,愛人像流雲,漂泊天外亂陪。

那是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回憶涌動,心裡翻起難言的苦澀。

世間竟然真有自己無法逃避的東西,明明相愛,卻求而不得,或得而復失。除了歸結於命運,竟也想不出其他的解釋。明白了這種不由人,才真的懂了那句「他好像條狗啊」,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生所愛》其實是盧廷偉作輪脊曲,妻子唐書琛填詞,兩人共同所創。電影的插曲是用了莫文蔚的伴唱,歌詞為括弧里的:

情人別後永遠不再來
(消散的情緣)
無言獨坐放眼塵世外
(願來日再續)
鮮花雖會凋謝
(只願)但會再開(為你)
一生所愛隱約
(守候)在白雲外(期待)

相比於電影原聲插曲,我更推薦大家去聽盧冠廷的原聲獨唱,把莫文蔚的女生伴唱換成了凄迷孤絕的二胡伴奏,想必是連敷衍的撫慰也棄之不顧,直奔向了命運的本質:猜中了開頭,卻也改變不了結局。

有人說,《一生所愛》是男生走向男人的歌,從汪洋恣意的翻湧到克制隱忍,從天雷地火,到平靜無波。

但《一生所愛》又不限於男性,不止於愛情。它是大部分人,人生的總結,是人性的觀照,是對命運的另一種詮釋。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嘩桐蠢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好個秋。

⑨ 愛的覺醒 電影劇情介紹

「我們為什麼要把『性』弄得那麼醒目?人類為什麼賦予這項生活中的事實如此巨大的重要性?為什麼權力和暴力有時還不及性來得重要?」
「自由、愛與行動是息息相關的,你不能把它們分開,也不能把它們區分為政治或社會的活動。自由的心才能行動,這樣的行動便是愛。」
「正確的教育是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道,使我們的心從局限中解放。只有如此,愛才會出現,從愛出發的行動一定能帶來真誠的人際關系。」
能夠愛就是最實際的事。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親切態度及循序漸進的啟發方式,為人們深入探索自由的真義,人與思想的關系、何謂愛、恐懼的根源、意識與潛意識、生與死、暴力的本質、人類根本的改變等問題。克氏提出,我們必須先自由,才能夠探索。唯有擺脫一切知識、理論、成見等一切執著,用心地觀察,才能夠看到真實。他認為,與愛相比,戰爭、野心、貪婪、生活方式及教育方式都是不實際的。而愛、沒有野心、不被別人的話語影響而能獨立思考等等,這一切都非常實際。

⑩ 名人是怎樣讀書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下面一起看看――

魯迅先生讀書時喜歡嚼辣椒

魯迅先生從小就熱愛學習,喜歡讀書。14歲時,他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冬天來了,天氣寒冷,往往凍得人打冷顫。魯迅先生從一本書上看到,辣椒可以驅寒。恰好那學期,他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了他一枚金質獎章,魯迅先生滾亮御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買回了幾串紅辣椒,掛在了他家書桌的上方。每當讀書感覺到寒冷時,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除嚴寒,堅持讀書。後來養成了習慣,連夏天讀書時也要不時嚼上一顆。

錢鍾書先生讀書時喜歡泡腳

1945年抗戰結束後,35歲的錢鍾書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一天他正在泡腳時,一個作者送來一篇文章讓他審閱,文章較長,錢鍾書先生用了40多分鍾的時間才看完。夫人楊絳怕水涼了,不時往桶里添加熱水,錢鍾書一邊雙腳互搓,一邊閱讀文稿,竟覺得有一種少有的愜意。後來,他每到要讀一本重要的書時,就會將雙腳泡在滾燙的熱水中,優哉游哉地閱讀。到後來他開始長篇小說《圍城》的創作時,也喜歡一邊泡腳一邊寫作。

朱迅家藏上萬冊書

讀書是朱迅最大的愛好,她說自己是個超「宅」的人,「家裡有上萬冊書,這是我家最大的寶貝」。說起讀書故事,朱迅說,自己在日本留學和做主持人10年,漸漸習慣了日語的說話習慣和思維方式。回國後,她說話顯得有點奇怪。一次,自己跟導演田壯壯吃飯,田壯壯送了一本《紅樓夢》,說:「我送這本書不僅想讓你讀到中國最優美的文字,而且還想讓你知道中國的人情世故,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兒在哪裡。」

朱迅說,如果有一天她不做台前工作了,就去做翻譯工作或者自己寫書,「這是我的夢想,不知是否能成真」。朱迅非常喜歡劉震雲的作品,「我非常喜歡他的原狀態。他的作品有那種『看不見刀,但到處都是血』的犀利。他的作品我不止看一遍,看很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對於莫言,朱迅說:「他的書在我家都是老書,從最初一開始出版我就買,書的價錢都有幾毛錢的,看定價就知道走過年代的。莫言老師說『時間是剪不掉的,剪掉的都是廢話』,說得特別好,我覺得做主持人也是這樣。」

孫楠不愛玩游戲,文字更精彩

孫楠一直很喜歡看書,他家裡整個二樓和走廊全部是裝滿書的書架。小時候,孫楠最鍵粗喜歡看《三國志》,「我爸爸喜歡看《唐書》,那種線裝本的古書,我也受影響,當時最喜歡看《三國志》,所以我的古文不錯,都是那時候練的」。

孫楠平時看書很雜,兒童、教育、小說、人文、歷史都讀,「在機場有大把時間,我不喜歡玩游戲,文字更精彩,文字的感動比其他都有意思」。孫楠讀書很快,他看書不熬夜,長篇小說一般一個星期就看完了。看得最多的書是《禪是一枝花》,看了很多遍,「因為很難懂,看得比較累,晚上睡覺前動動腦子,很快就能睡著了。」孫楠推薦的書是《愛的覺醒》,「現代人太浮躁了,對外要求太多,這本書告訴你,內心的愉悅才讓人感到幸福,現在大家都在追求這個,我也在追求這個,希望能通過看書得到內心的平靜和愉悅。」

作為3個孩子的父親,孫楠覺得培養孩大岩子看書是一種家庭氛圍,所以家裡有很多書,孫楠自己也看了不少教育類和兒童類書籍。他睡前也會給孩子們講故事,講得最多的是《西遊記》。

鄧亞萍讀書時喜歡站著

被譽為「乒乓皇後」的鄧亞萍5歲時就跟隨父親練習打乒乓球。上學後在堅持練習的同時,沒放棄文化學習。她尤其喜歡讀書,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小時候,她的身材就比同齡的孩子要矮些。一次,她問爸爸:「我怎樣才能長高啊,爸爸?」他爸爸開玩笑說:「你每天少坐多站,就會長高的。」鄧亞萍信以為真,打乒乓球站著,讀書時也站著,後來漸漸形成了習慣。

1997年,帶著四枚奧運金牌和18個世界冠軍的榮譽,年僅24歲的鄧亞萍從國家隊退役。退役後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習時,她就每天站著讀書。她說:「雖然我早就知道站著讀書不可能長高,但站著讀書有個好處就是,不會睡著。」1998年2月,鄧亞萍到英國劍橋大學讀書時,仍然保持著這一癖好。

蔣勤勤家中設兩間書房

清秀如水,靈氣逼人的蔣勤勤,如今已是一個小男孩的媽媽了。她這個媽媽當得怎麼樣呢?稱職不?我想蔣勤勤應該是一個好媽媽,為什麼呢?因為她讀書極為刻苦,她家裡有兩間屋子是書房,光是這一點,就是兒子的一筆財富了。蔣勤勤說,古人黃庭堅的名句「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最形象地道出了讀書的真諦。她上學時偶然讀到這句話,對讀書的好處越發深信不疑,而她在演藝圈的成功更是離不開書籍的熏陶和滋養。

讀書不是為裝門面,也不是為考試,而是為豐富內心世界,提高文化修養,完善個人品格。蔣勤勤涉獵的書籍非常廣泛,包括文學、歷史、心理學、方言、表演學以及各個時期的暢銷書。隨著讀書越來越多,眼界也越來越開闊,思路也越來越敏捷,看問題越來越深刻,一天不讀書就渾身難受。

蔣勤勤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所著的《荊棘鳥》。這本書對蔣勤勤的影響很深,她的內心一直希望自己就是一隻追夢的荊棘鳥,同時又個性獨立、倔強執著。

梁家輝氣質恰巧源於對知識的追求

梁家輝,當今香港影壇中最富藝術氣質的影將之一,而他的氣質恰巧來源於對書籍的閱讀和對知識的追求。他喜歡閱讀《三國演義》《經典常談》《紅樓夢》《韓非子》《史記》《紅樓夢》和李易安、劉基等人的文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吟」,可能寫作和作詩有異曲同工之處吧,通過廣泛的閱讀,梁家輝開設了「輝筆而就」專欄,並精選結集《我對你說》。在報紙副刊上登文的演藝名人有不少,但像梁家輝這么做足功課的卻屬少見。無論多忙,他幾乎是以兩天一篇的速度交稿,持續堅持近二十年,而且其內容涉獵甚廣,天上地下,人文歷史,電影音樂,書籍網路,飲食風俗等無所不談,並融進自己的生活閱歷,情感理智。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愛的覺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想去看電影嗎英文 瀏覽:218
奴男泰國電影 瀏覽:377
劉德華參加的電影節 瀏覽:813
看看還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704
泰國電影鬼五虐在線 瀏覽:170
六個什麼電影 瀏覽:693
2014大陸電影排行榜前20名 瀏覽:711
年獸大作戰大全電影 瀏覽:167
環球港常州電影院影單 瀏覽:413
黃獅虎電影完整版 瀏覽:37
韓國電影演員泰銖 瀏覽:684
在電影院當售票員 瀏覽:311
汽車電影觀後感 瀏覽:360
2016成龍電影周頒獎 瀏覽:136
香港懷舊電影推薦大全 瀏覽:666
真人足球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704
十大喪屍電影排名視頻 瀏覽:657
南瓜電影有粵語版嗎 瀏覽:715
學生的媽媽2電影中文字幕迅雷下載 瀏覽:496
一部中國娃娃工廠的電影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