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二戰的老電影 大西洋牆\大西洋壁壘,不是虎口脫險 200分
(LeMurDeL'atlantique[1970])
英文名:Murdel'Atlantique,Le
中文名:大西洋牆/大西洋壁壘
導演:(MarcelCamus)
主演:(布爾維爾Bourvil)(PeterMcEnery)(SophieDesmarets)(JeanPoiret)(ReinhardKolldehoff)(SaraFranchetti)
上映:1970年10月14日法國詳細上映地區
地區:法國義大利法國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白:法語英語德語
顏色:彩色
聲音:單聲道(Mono)
時長:135
類型:戰爭喜劇戰爭
分級:芬蘭:K-12
·劇情介紹
諾曼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布爾維爾經營著意見小皮革鋪面,他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一天,一架英國戰斗機被擊落,飛行員受傷逃入他的店中,身為盟友,小老闆收留了他。沒想到,飛行員在他家躲藏期間,竟然和他的女兒日久生情,甚至珠胎暗結,老爸氣不打一處來,待英國飛行員傷愈後送回到了英國,自己也留在了英國,小老闆被飛行員動員去參加特工,受訓後又回到法國為盟軍情報局服務,並意外地捲入了有趣的冒險當中。
註:我收藏有此影片資源
㈡ 求一部老的法國二戰喜劇電影名
《虎口脫險》是Les Films Corona製作發行的戰爭喜劇電影。該片由傑拉爾·烏里執導,路易·德·菲耐斯、安德烈·布爾維爾等演出,於1966年12月8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二戰期間,一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的幾位飛行員在法國人的幫助下,與德軍展開的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的逃生故事。
㈢ 為什麼巴黎13區(華人區)在法國電影素材中是暴力區
要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壁壘沒有拆除,「已類/另類」的界限就始終存在,漠視和歧見會使無數的城市飛地成為醞釀仇恨和暴力的溫床。
巴黎北郊的騷亂令人猝不及防。
去年年末,法國本土上映了新銳導演皮埃爾·莫萊爾的法式功夫片《第13區》。影片虛構的是未來年代的法國故事,看起來卻像今天法國現實政治的寓言。導演當然不是預言家,但是卻對法國社會內在矛盾有深刻洞察。
影片中的2010年代,政府對郊區的暴力犯罪已經失去控制,無奈之下,只能用圍牆與鐵絲網、機關槍分隔出一個巴黎「第13區」。這里沒有學校,也沒有郵局與警察。這里是貧民與移民的聚居地,更是犯罪分子為所欲為的亂世。在「第13區」,暴力是唯一的生存法則——無論對於平民,還是對於罪犯——誰強誰就是老大。
「第13區」就像巴黎美麗肌體上的毒瘤,政府首腦決心鏟除這塊罪惡之地。故事最後,陰謀鏟除「第13區」的壞人被逮,「第13區」也將會有學校與警察。這是一個愉快的結尾,平等和公正終於被捍衛。然而,電影終歸是樂觀的政治寓言,現實政治卻充滿吊詭奇異的變數。在這次巴黎北郊騷亂中,政府強調在事件處理中要確保平等和公正,以安撫那些早就心懷不平、怒火中燒的「壞小子」。但是,巴黎市民對蔓延的暴力充滿恐懼,並且對政府不力充滿抱怨。政府如何承受這樣的雙重夾擊?在電影《第13區》中,政府的天平倒向了富裕而守法的市區公民,而把犯罪和貧困留在了被隔離的土地上。但是,分隔並沒有帶來安寧,卻使沖突加劇,這不能不說是法國電影人對社會現實的警醒。
事實上,19世紀以來,由於人口流動的加速,在共同的政治經濟體系內,出現了建立於形形色色基礎上的階層或族群分隔——「第13區」就是這樣一個分隔象徵。顯然,今天的法國並不存在柏林牆曾經分隔過的意識形態沖突,在以體面文雅的中產階層為主體的法國,主要是由貧窮的外來移民、沒文化的底層平民形成的差異。援引這種差異,劃分「已類/另類」的界限,幾乎是所有人類社會的建構方式——只不過有些界限是看得見的,比如電影中「第13區」的圍牆和鐵絲網,現實中大量窮人聚居的巴黎郊區;有些界限則是看不見的,比如說在不同階層或族群間幽靈般游動的歧視和偏見。
面對上述人類社會必然存在的階層/族群分野,我們所該做的,並非是以「第13區」富於象徵意味的暴力分隔加固壁壘,而是要想法子拆除壁壘。對於目前正在蔓延的巴黎騷亂,法國政府一面加大警力撲火救急,一面允諾今後要為底層平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並在貧困街區開設更多學校,使得「人在邊緣」的「壞小子」們能夠融入主流社會。然而,族群熔融的「熔鍋理論」熬煮的並不是一鍋大白菜,而是帶有各自不同歷史經驗的社會人。就像那些在影片最後依然存在的路障與圍牆,只要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壁壘沒有拆除,「已類/另類」的界限就始終存在,漠視和歧見會使無數的城市飛地成為醞釀仇恨和暴力的溫床。
在中國現實中,來自鄉村的打工者聚居於城市邊緣,他們往往以籍貫和血緣為紐帶,形成建立於籍貫基礎上的原籍族群。在「起點公正」尚難保證的情況下,文化差異和階層分隔進一步使他們成為城市建構中的「另類」或「他者」。無論如何,這回的巴黎騷亂也該是為我們敲響的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