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的電影從來沒有讓人失望,一個百分百純金好人是最不能藏污納垢的,一旦稍微沾染就會變質,不能否認的是,人性真的太復雜了,不要輕易去試探人性,小丑卻對人性做了大膽的假設,並做了很多殘忍的實驗,善良的光輝在「人性」電影中,就如浩瀚宇宙中的星光,它存在,卻很渺小。影片著重展現了人性「惡」的方面,並加以放大。小編覺得法國的「人性」電影有以下幾部:
1、《推銷員》
就像一頭正在喝水的驢子,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講述了人性中邪惡的雪球越來越大,越來越失控的故事。我可以隨時告訴你這件事,但還有很多懸念。一個念頭是有預謀的,或者說邪惡的念頭總是藏在心底,老少皆宜。
5、《觸不可及》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影片的男主角菲利普是一個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同時也是典型的法國上流社會富翁。而另外一個男主角則是刑滿釋放人員德瑞斯,一個相當懂得察言觀色的黑人小夥子,如今他是菲利普的「保姆」,負責照顧他的一切飲食起居。
B. 推薦些法國電影,懸賞100分
我推薦的必定好
蘇菲瑪索的 芳芳(不是芳芳鬱金香)年輕人的愛情游戲,很美,很浪漫好看。
巴黎野玫瑰(又叫37度2)有一點點色情,很經典,很感人的愛情片。
非常公寓也還不錯。
巴黎我愛你不知道怎末樣,我學法語的同學說看不大懂的那種。
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推薦巴黎野玫瑰。很經典。後來還看到上海有酒吧竟然也叫37度2
C. 最適合周末觀看的短篇電影
周末最適合觀看的電影短篇,絕對震撼到你,下面這5部電影是我為大家推薦的:
1. 《蒼蠅一分鍾的生命》(2008)
《蒼蠅一分鍾的生命》是德國2008年出品的一部無對白動畫短片,短片的導演是Michael Reichert,時長只有三分鍾。講述的是一隻蒼蠅從出生到死亡的一分鍾生命歷程。這部電影幽默而誇張,有趣又深刻、音效甚至很有「憤怒的鳥」的范兒。
短片的一開始是一片薄霧未散的清晨,四周一片寂靜。一隻蒼蠅正從蟲卵中破殼而出,他顯得異常的快樂又愉悅,但它很快就被頭頂上顯示的倒計時器嚇壞了,正當他納悶那是什麼東西時,另一隻飛過身旁的蒼蠅頭上的時間剛好走完,啪的一聲,死的乾乾脆脆。這只小蒼蠅荒亂而不知所措,生命只有一分鍾,一分鍾馬上就要過完了,該做些什麼呢?一張剛死去的前輩曾用過的清單飄到了它的手上,上面清清楚楚的列出了一分鍾之內它應該做到的事情。許許多多,不一而足。
當這只小蒼蠅拿起這份遺願清單的時候,我就想起電影《遺願清單》了,那是一部由好萊塢老戲骨傑克尼克爾森和摩根·弗里曼共同主演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兩個身患絕症的老頭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開始實現夢想的故事,他們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將所有想做的事情列到一張單子之上。每當做好一件便將其劃去。這兩位老人做了很多瘋狂而不敢相信的事情,甚至家人都無法理解。但他們自己卻異常興奮,彷彿這才為自己活過。
《蒼蠅一分鍾的生命》作為一個短片,無疑整個故事的設定更為直接,蒼蠅生來便只有一分鍾,他拿著那一份遺願清單(夢想清單)忙忙碌碌而充充實實,每完成(事實上他沒有完整的完成過,只能算是經歷)一件事情也將其劃掉,就像那兩個老頭一樣。可是清單上的事情太多了,他怎麼樣努力也無法完全做完,當時間越來越少,這種蒼蠅越來越失望和焦慮,這時,一滴樹脂掉下來,正好澆到這只將死的蒼蠅身上,他變成了一粒琥珀,他在生命最後一刻因為這層關系,死後作為一顆琥珀被人發現而變得出名,最後又有人為他拍了一部電影,這只蒼蠅自出生到死後,終於實現了自身所有的價值。
老實說,我很為這個故事打動,正如看《遺願清單》這部電影一樣,但想到這只蒼蠅整個的一分鍾生命都在不停的奔波和躲避危險,為了做完那些讓自己生命豐滿而有意義起來的事情而不斷的跌跌撞撞焦慮不堪。當然生命應該如何度過,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答案,有人追逐生命的廣度和高度,有人也願意閑雲野鶴悠悠然的度過每一天。只是對於這部短片中的蒼蠅來說,我只想問一句,那些清單上的夢想,真的是你自己的嗎?
不過我相信,蒼蠅在整部短片最後的一個願望————「拍電影」 一定是導演自己投射進去的。而」拍電影」也一定是導演的夢想清單里他非常確定也最為重要的一個。
2. 《無翼鳥》(2006)
《無翼鳥》是美國School of Visual Arts(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學生Dony Permedi於2006年的畢業作品,英文名為《kiwi》。本片為無聲動畫,僅僅只有三分鍾,但卻給人極大的震撼。而片中最後小鳥的一滴淚和結尾時同字幕打出時背景響應的一聲劇烈的碰撞,都讓人有種撞擊心靈的觸動,並且久久無法忘懷。
《無翼鳥》講述的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故事,畢竟也只有三分鍾,講述的內容也只能被限制在這以內。短片開始的時候,是一隻長相醜陋的小鳥在艱難的用繩子拖著什麼東西,這只鳥兒有著長長的喙,棕褐色的羽毛襯上一雙黑豆般的小眼睛,可憐可愛,而它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翅膀,它的全身光光滑滑的,如同異類。由此,這決定著,它只能痴痴的仰望天空,飛翔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上個世紀90年代的台灣,有一個著名的搖滾歌手叫趙傳,他有兩首歌,一首叫做《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另一首叫做《我是一隻小小鳥》,用這兩首歌來形容《無翼鳥》中的這只鳥兒,是再恰當不過了。這只沒有翅膀的小鳥造型異常的醜陋,但它有著極其堅定的飛翔夢想和溫柔的心靈。趙傳他唱「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不高……」,悲情的是,這只鳥兒不是飛不高,而是不能飛,無法飛,它被上天剝奪了飛翔的權利,作為一隻鳥,它連翅膀都沒有,這是多麼可笑和悲哀。
但是它卻從未放棄做夢,他日復一日的,用他長長的喙和瘦弱的爪子將一顆顆粗壯的樹釘到懸崖上,最後它留戀的看一看天空,縱身一躍,跳下懸崖,這時,整個短片的鏡頭旋轉90度,垂直而下的小鳥頓時像是飛翔在天空之中,釘在懸崖上的那一顆顆樹像是一片稀疏的森林,懸崖里漫無邊際的霧氣也像是天空里的雲朵一樣。這自毀似地自欺欺人的一次飛翔,是多麼的令人折服啊,而他卻為此又付出了萬劫不復的代價。
小鳥在盡情「飛翔」中終於落下了淚,是為了這終生夢想的實現,還是為了這最後一刻對夢想和天空的眷戀,是為了自己生而不完整的命運,又或者是為了自己一直以來為這飛翔的假象付出的努力。或許都有吧,百感交集,令人心碎。
假如一生,只能有一次飛翔,也要盡全力去實現。
3. 《精神分裂症》(2008)
一部短片就是一部濃縮的電影,其往往靠一個天才的想像和非凡的創意,或者一些精彩的點綴,又或者一些意外的結局來取勝。法國短片一向精彩,如同他的電影一樣,總是閃現著一些奇異的妙思。短片《91公分之外》又名為《精神分裂症》,是08年戛納電影節上柯達短片電影獎的獲得者。
這部短片時長13分鍾,講述了一個極其荒誕而又意猶未盡的故事。說是意猶未盡,重要體現在這部短片有著一個非凡的創意設定。假如一個人在時空的四維維度里,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個坐標,那麼人因為某些原因脫離了自己的坐標,與原先的自己不在同一個位置之上會怎麼樣呢。短片講述了一個白領因為隕石撞擊而偏離了自己91公分,從此他打電話、出門、調電視台、洗手、看窗外……都需要與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保持91公分的距離,這樣才能觸碰到電話、桌椅、電視機、水龍頭等等一切事物。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設定,但對於故事裡的人來說,卻異常恐慌。因為他的所有行為必須偏離肉眼中的實際91公分。他看心理醫生,但他卻完全不相信他的話。於是他等待隕石的另一次來襲,希望精神能被砸回原位。但第二次被砸後,他不僅只是偏離91公分,又向下沉降了75公分,直到最後他的精神完全脫離肉體,漂浮在宇宙中的隕石之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精神分裂症。
這是一部主角完全自說自話自怨自艾的短片,說它是在用超現實的手法去直面精神分裂症的世界,講述他的那些奇談怪想也可,說它是在表明一個人的精神在慢慢的從身體里抽離出來,先是偏離91公分,後又下沉75公分,數字無意義,重要的還是表明這種精神離開現實以及自我生活重心的直觀展示。相信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會感到精神被抽空,現實無重心,而這始終都是來源於復雜的交際,枯燥而程式化的工作,壓抑又無趣生活,這些,在這部短片中均有些微的展示。
那麼,某些時候。你偏離了自己多少公分呢?
片中最後男主獨白的那句話很有意思,「他們不告訴你有多瘋,只告訴你,你迷失了自我,情緒失控,頭腦有問題。」以及那句最後反復重復的「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也給人一些需要思考的空間。
不管如何,總而言之。擁有自我回歸自我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4. 《雇傭人生》(2008)
之前看過一句話,是,在一個地方當爺的人,在某個時刻某個地方也同樣當著孫子,這是一句戲謔又蘊含著某種道理的一句話。當看完短片《雇傭人生》,也許你就會產生一種這樣的感覺,想著往往那些看起來上等的人,也許在另外的時刻也曾做著低聲下氣的事,這是定律。但顯而顯見,《雇傭人生》它所講述的東西的深度,遠遠不是這樣一句話所能概括的。
《雇傭人生》是一部時長不到七分鍾的阿根廷短片,09年出品的時候便收獲許多大獎,比如2009年ANIMA-科多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會大獎、2009年安納西國際動畫節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2009年利爾達拉美電影節最佳短片獎等。也就是在那時候,這部短片開始在網上瘋狂流傳,開始被號稱榮獲102部的短片神作。至於是不是到底獲了102個獎,我們不得而知。但《雇傭人生》的優秀,多少個獎來衡量都不為過。
這是一部探討社會與人際人性之間關系的短片,也是一則帶著一些空前實驗性質的故事,就好比探討人性的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一樣。影片講述的是在一個高度發達的`機械流程化的社會里,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短片通過展現一個禿頭的中年男人的平常生活,來描繪這個病態而冰冷的社會。他起床,他洗漱,他整理衣服,面無表情,冰冷呆滯。而那些為這個中年人充當桌子,台燈,托手,衣架。無一不是由活生生人來提供,他們毫無怨言,冰冷而呆滯的坐著自己的本份。看到這里,也許我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當爺的人上人。
可隨著這個中年人出門,走路,去上班,我們發現不僅僅是圍繞我們的主角,這一路上所有的工具都是由人來擔當。而短片的最後,禿頂的中年人像孫子一樣趴到了辦公室的地上,任來來往往的人在他身上擦拭鞋子。原來他也只是一個工具。
人人都是工具,你可以僱傭別人也將被別人僱傭。在這社會的大棋局裡,每一個人都能自己的位置,做一顆棋子。
《雇傭人生》是一部無對白甚至無配樂的短片,但它卻蘊含深刻,存在著多種解讀,你可以從中看到絕望,原來社會往深處去看也不過如此荒謬;你可以看到平等;這也確實是一個無剝削的社會,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大同社會。但從被程式化流水線化的所有人的面目上來看,《雇傭人生》確有一種反烏托邦的意味。
有人說,《雇傭人生》里的人們身體的困陷只是表面想像,心靈的不自由才是痛苦的根源。克服生活的程式化,追求心靈的自由,也許是導演最想傳達的觀點。這我很贊同。
《雇傭人生》雖小,卻藏有大思考。
5. 《像素入侵》(2010)
這是一部2011年法國昂西動畫節短片大獎得主的短片,導演和編劇都是一個叫做Patrick Jean的法國人,不過作為一部由法國人製作的短片,卻描述了一個像素人物入侵紐約城故事。你說,這會不會引起國際爭端、民族糾紛呢?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答案也當然是否定的。不要事事都那麼認真,那不好玩。
事實上,這個短片在出品之後,就受到了美國方面的喜歡和關注,並且已經購買了其改編的版權。貌似關於《像素入侵》改編的動畫長片《像素》也早已確立項目,計劃於2015年上映,屆時值得期待。帕特里克·讓將繼續作為電影的編劇,而導演是導演過哈利波特系列部分作品的克里斯·哥倫布。
《像素入侵》是一部很好玩的短片,趣味十足,影片的妙想天開的讓人叫絕。短片是從一部被丟棄在垃圾桶旁邊的電視機開始的,然後我看到的是俄羅斯方塊、吃豆人、太空入侵者等游戲主角們紛紛破「屏」而出。這群過時了的80年代經典紅白機游戲主角的目的顯然是「復仇」。這回遭殃的又是紐約,計程車被打成方塊,地鐵讓吃豆人大快朵頤,大廈被俄羅斯方塊一層層消滅,布魯克林大橋橋墩也難不過打磚塊的襲擊,大金剛爬上了帝國大廈樓頂……最終整個地球都被「像素化」!霸天虎們沒有做到的事,八比特像素小人做到了。
看這個短片,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一顆童心,也想起小時候曾迷戀過的那些像素游戲,想起那時候玩小霸王游戲機的點點滴滴。但可從未想過像素游戲居然還能這么玩,他們也居然藏著如此大的陰謀。哈哈哈。
D. 十大關於人性電影推薦,生而為人萬惡纏身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說:人頭落地,我本是魔!
多多讀書多多悔過,梅書過電影推薦歡迎你。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豆瓣評分:7.9
人性-貪得無厭
電影簡介:這是一場與慾望對決的 游戲 ,只要所參賽者都抵擋住慾望的誘惑,選擇代表真理的紅蘋果,那所有參賽者都將獲得巨額獎金。可要是有參賽者屈服於慾望,選擇了金色或者銀色的禁果,則選擇了真理紅蘋果的選手將損失慘重!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豆瓣評分:7.8
人性-熱衷殺戮
電影簡介:弗蘭克隔壁住著惱人的鄰居,淘氣的女兒對自己也是愛答不理,得知命不長久後弗蘭克對生活失望透底。走投無路的弗蘭克有幸結識女孩洛克西,兩人搭檔將那些看不慣的人鏟除干凈,沉浸於殺戮的喜悅當中!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豆瓣評分:8.4
人性-嗜賭成性
電影簡介:影片一開頭就上演一波高超賭技,六個篩子搖出五點。電影講述了未嘗敗績的賭神高進,和世界上各大賭博高手過招的恩怨故事。
經典台詞:你知不知道啊,小賭可以養妻活兒,大賭可以創業興家的!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加拿大 / 德國 / 法國
豆瓣評分:8.2
人性-陰險毒辣
電影簡介:聖瑪麗亞娜女子孤兒院里,有個小姑娘名叫艾斯特,她很聰明且非常出色,相比同齡人來的成熟,很有教養像個一小公主。然而當這小公主來到科爾曼家的里,讓這一家子多次徘徊在死神門口!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台灣 / 中國大陸 / 美國 / 中國香港
豆瓣評分:8.6
人性-喜好女色
電影簡介: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影片講述了女大學生王佳芝偽裝成闊太,用美人計勾引易先生,以達到殺死易先生的目的。然而易先生位高權重,見過各式各樣的人,想要引誘他談何容易。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豆瓣評分:8.3
人性-懶惰懶散
電影簡介:工作一詞在拉丁語里,也有折磨的意思,塞巴斯蒂安莫林胸無大志對成功不感興趣,什麼都不想做著只要開心就好,他認為生活中重要的東西是床,因為他很多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他一直想要一個自由獨立的,可以好好睡覺的生活。
經典台詞:我要花點時間思考,休個一兩年的假。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豆瓣評分:8.8
人性-憎恨暴怒
電影簡介:還在上托兒所的愛美,被發現淹死於游泳池中,愛美的媽媽悠子得知女兒死於謀殺,殺人者是兩名中學生,殺人的理由更是荒謬至極!無盡的憎恨縈繞在悠子的腦中,她精心謀劃了一場長久可怕的復仇計劃!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豆瓣評分:7.2
人性-自私自利
電影簡介:主角鄭開司欠下一大筆外債,被迫參加一個在郵輪上舉辦的 游戲 , 游戲 的贏家可以免去債務,甚至有機會獲得巨額財富,而 游戲 的輸家將陷入生不如死的境地。在情義和金錢的面前,人們會作何選擇呢?第一次看到這個電影名動物世界,還以為影片是描寫動物生活的。
製片國家/地區:丹麥 / 瑞典 / 挪威 / 芬蘭 / 英國 / 法國 / 德國 / 荷蘭 / 義大利
豆瓣評分:8.4
人性-欺軟怕硬
電影簡介:電影講述了格蕾絲遭人追殺,逃亡到名為道格維爾的小鎮。本想著在這貧窮安逸的小鎮里安家,誰知小鎮里有的不僅僅只是貧窮,還有充斥著欺騙、欺壓、欺凌。當光芒把陰暗的小鎮照亮時,本來只有一隻狗的道格維爾小鎮,就只剩下一隻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狗鎮。電影結尾看得很爽,因為罪惡遭到了制裁,然而制裁罪惡的方式是殺戮!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豆瓣評分:8.8
人性-七個原罪
電影簡介:詩人但丁在《神曲》里,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從輕到重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 色慾(lust)、暴食(gluttony)、貪婪(greed)、懶惰(sloth)、暴怒(wrath)、嫉妒(envy)、傲慢(pride)。電影《七宗罪》講述了一個罪犯精心設計,用這七種罪行來製造七宗命案,死者大多痛不欲生!
為什麼說人性本惡?因為如果人性本善的話,人世間的惡又是從何而來呢?
當然,也有人會問,如果人性本惡的話,人世間的善又是從何而來呢?
荀子曾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說明世間的善良皆是偽裝出來的,即善良是惡的一種體現。
觀萬千影視,品百態人生。
游歷大江南北,覽盡萬家燈火。
更多精彩電影推薦,請關注我梅書過。
E. 有一部電影那裡面不管什麼東西都是人扮演的叫什麼
電影那裡面不管什麼東西都是人扮演的叫:動畫短片《人性》
動畫短片 《人性》 獲得過全世界102個獎項
《人性》將所有的人造品抽象成人,其意在探討人性以及社會的實質,短片的主人公從起床到公司上班,看似平常的事情,一些細節卻很意味深長,舉燈的人,當桌子的人,衣服架子的人,計程車的人,紅綠燈的人,電梯的人,存儲櫃的人,最後是主人公自己當了進門的鞋墊子,彼此卻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其實它不過是把人的作用,勞動的實質直接的表現出來,我們並未意識到自己的某些存在其實就等同於片中「可笑的人」,說他們卑微或是低下,可工作只是工作本身,低不低下的界定應當在於其本身,片尾舉燈的人狠狠地把燈罩帥在地下,說明他本身就唾棄這項工作,便就不做了。而主人公和另一些人依舊選擇繼續自己的每一天,社會也正是在明確分工,各盡其職的基礎上正常運轉的。
F. 請問法國微電影《盲人調音師》 是有什麼寓意么
開頭的聲音是女主角的自殺,因為鄰居看到了調音師,女主角不會殺人,否則鄰居一定覺得蹊蹺,一定會報警,從片子也能看出鄰居本身就懷疑老太太,老太太應該發現了男主是假盲人,但鑒於殺了他也會暴露(再加上被音樂感動),老太太只能自殺。在這個社會,不停的偽裝才能活下去。男主角最後沒死,音樂到最後字幕都繼續彈奏著....導演卻告訴了我們整個人類的滅亡。
人人偽裝,能夠更好的活下去,卻也是墮落的開始。男主沒死,以後還可以以此為生,導演是想說明一個更大層面的悲劇,社會需要偽裝才能活下去,導演畫出了一副巨大的末日圖畫。
至於男主為什麼不反抗,其實不是入戲過深的問題,一開始門就被反鎖好幾下,反抗不一定成功,不如繼續偽裝。這也說明了,偽裝是不可避免的,偽裝是在這個社會最優化的選擇。
(6)法國人性短片電影擴展閱讀
影片開始就大量採用特寫、近景鏡頭,但是還是基本表現出男主所處的環境,並且男主沒有穿衣服,我認為會有起到觸發觀眾好奇心的作用,並且使用特寫鏡頭不會對接下來的故事有劇透。
影片陳述方法多數使用男主心理旁白。開頭過後,心理旁白直接陳述在努力十五年以後鋼琴大賽失敗,從此男主被失敗所糾纏,可以知道男主的心理素質並不好。鏡頭切到餐廳,男主大口吃糖暗示男主貪欲大,而且是瞬間的快樂,並不長久。
影片除去片頭片尾大概在十分鍾左右,男主和老闆的談話佔到影片五分鍾,所以傳遞的信息量比較大。男主說「人們認為失去會讓我們變的更感性」並且男主在工作時小費更多,人們更友善。當老闆反罵男主流氓時,男主說「自從音樂大賽以後我再也沒彈過鋼琴。」我認為是男主無法成為男主並且是在努力十五年以後,於是成為一個弱智來得到關愛和重視,並且是在極大的僥幸心理下完成的。
到了故事主線,老婦人剛開始不願意開門。男主還是用我是盲人來博取同情心,迫使老婦人開門。進門以後,老婦人至少鎖了三四道門鎖。背景音樂開始變化,暗示事情即將發生。男主在客廳滑倒,男主看到屍體,背景音樂更快。
在鋼琴邊上,老婦人明顯有個推的動作,男主自然坐在鋼琴上,這時給了老婦人臉一個特寫,帶有懷疑和不安,這時男主對屍體有個發呆過程。老婦人取下男主墨鏡,可能已經發現男主的隱形眼鏡。
然後開始男主的內心獨白,老婦人舉槍站在男主身後,最後三句「快點說點什麼吧?」把故事推向高潮,因為男主已經接近崩潰,只能無奈彈起鋼琴。影片在男主鋼琴聲中結束,結局在開頭已經陳述。
G. 法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說起法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就不得不需要提到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一:雷內·克雷爾法國電影的編劇、導演和理論家。法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轉折時期的重要導演,被稱為電影安徒生,他的電影是再造的成人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永遠有歌聲和愛情,沒有仇恨與丑惡,
首先推薦雷內.克萊爾的
《巴黎屋檐下》(1930年)
在克萊爾後期的作品中,經常為人提到的是《魔鬼的美》。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830年的義大利。浮土德教授接待梅菲斯托,梅菲斯托自遇見瑪格麗特後,變成了貧窮的亨利騎士。不久,教授失綜,亨利被控殺害教授,不得不與魔鬼簽訂協議...最後終於在起義的群眾、瑪格麗特和吉普賽人的相助下擊敗了魔鬼。
H. 這部僅14分鍾的電影,會讓你看清300萬年的人性
文/影獵
說起電影《調音師》,觀眾大概會想起是印度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作品。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編劇之一奧利維耶·特雷內是原版《調音師》(法國)的導演。
印度版《調音師》也是在它基礎上改編的。
本文對電影涉及劇透,若介意,請觀影後再閱。
這部電影很短,有多短呢?
全片長不到14分鍾。
但卻一舉獲得盧紋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豆瓣近20萬觀影者打出9.2的高分:
導演奧利維耶·特雷內憑藉此片,一舉成名。
阿德里安是個盲人調音師,
但他日常的舉動卻和普通盲人有很大差別,例如,他可以不藉助任何幫助精準的找到客戶的家;在過斑馬線時知道紅綠燈時間,甚至還問候了一下身旁的老太需不需要他的幫忙。
老闆疑惑不已,他找到阿德里安,希望可以從他那裡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阿德里安只一笑,並沒有直接為老闆解惑,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莫卧兒皇帝沙賈汗在愛妃逝世後每日傷心垂淚,茶飯不思 ,他決定為愛妃建造一個陵墓,以表達對愛妃的思戀,於是下令找來這個國家技藝最好的建築師。
沙賈汗問這位建築師。
沙賈汗:你有妻子么?
建築師:回陛下,我家中有妻子。
沙賈汗:你愛你的妻子么?
建築師:我深愛著她,她是我的一切。
沙賈汗:好,我要殺了她,這樣你就可以體會到我現在的感覺,就能為我建造出心裡所想的陵墓了。
後來這座陵墓建好了,它就是印度舉世聞名的泰姬陵。
老闆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頓時臉色不悅。
阿德里安隨即說到:
人們都相信如果失去某部分,會讓他的另一部分更加敏感,就像人們相信我的其它感官更發達。
原來,阿德里安為了自己的鋼琴夢想,苦練15年鋼琴,可自在那次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鋼琴比賽中失敗後。
他的人生一下跌入谷底,此後,他被失敗糾纏、一蹶不振,可偏偏屋漏逢夜雨,女友也離他而去。
他並非真正的盲,他之所以做「盲人」,是人們不但不會對他有正常人的苛求,甚至只要完成一些常規的工作,便可以得到正常人得不到的贊賞,連小費也比常人多。
客戶們也不必在一個看不見的人面前有所隱諱,男人可以在他身旁穿褲子,而不用在卧室關上門,女客戶可以在他身前毫不防備,脫衣起舞,工作結束還能收獲香吻。
調音師沉浸在自己構造的劇本里,他認真的扮演「盲人」角色。
在這里他不僅不「盲」,還擁有上帝視角。
他將一切人性盡收眼底,彷彿「盲」的不是他,是那些「正常人」 ,
在人性中穿梭來去自如,卻不受人性傷害,享受別人的同情。甚至,還能滿足自己的獵奇欲。
這簡直和他「盲」之前是天上地下。
「他活的真滋潤",你一定會這樣想。
先別急,接下來的幾分鍾一定會讓你有所改觀。
這天,他一如往常,「輕松」找到客戶的家。可按了許久的門鈴卻遲遲無人應答。他熟練的從衣服包里掏出記錄本確定。
此時,門內有位女人傳來聲音,原來今日男主人有事,不便調琴。
調音師不想白跑一趟,便解釋自己是一個盲人,再來一趟很是艱難。
此時婦人將門打開,請他進去,調音師剛進門,便腳下一滑,摔倒在地。
原來婦女家裡剛刷油漆,地上還有油漆未乾。正掙扎間,抬頭便是這副場景。
婦女此時讓他將衣服換下,欲要他清洗,調音師當著婦人面將衣物脫下,嘴裡雖喘著粗氣,但仍強裝鎮靜繼續調琴,腦海飛快回想自己剛剛是否露出破綻。
突然,他想起了上衣包里的記錄本。
可是,盲人為什麼要用記錄本?
此時,身後的女人舉著殺人的凶器。
可這一切盲人是不會看到的。
他心想,只要琴聲不停,她就不會扣動扳機。
電影結束。
導演並沒有給出結局,很多人們看完後,都很關心,調音師最後到底怎麼了。這也是電影最令人恐懼的地方。
但如果你堅持看到電影的最後一秒,你會在演員表出現時的某一秒聽到一聲「咔」,大概也就瞭然了。
其實,在婦人開門時,影片就已經在各個角落向觀眾暗示婦人家的不尋常之處,如:
門上的抓痕。
鄰居大概了解這家男主人是否真如婦人所說已經出去,這個老人已不大可能獨自出門。
老頭端坐,毫無掙扎反抗痕跡不僅證明了的老頭是無意識被殺的,大概率是個盲人,還說明了地上的紅色液體確是油漆而不是血跡,只是為了掩蓋血腥味。
有些人一定會問,調音師為何不早反抗,那個婦人那是他的對手?
兩個原因:
1.婦人的厲害之處。
2.調音師的自欺之深。
鋼琴師開始的慌張和後來的強裝鎮定,讓對盲人十分了解的婦人早已看穿,她後來做的試探,不過是將計就計,讓鋼琴師以為自己未被識破,繼續演戲,這就是為什麼直到最後一刻,調音師仍然抱著一絲的僥幸而不摔琴而起。
魯迅曾說過「沉默吧,沉默吧,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毫無疑問,調音師,成為了前者。
調音師,從比賽失敗開始,懦弱的他一直都在選擇逃避,他以一個正常人的身份嘗到了人們給與「盲人」同情和關愛,甚至開始相信自己就是真正的弱者,最後為人魚肉。
人性有時雖會對弱者給於同情,但也會在弱者面前毫無遮掩。
所以,請不要欺騙自己,小覷人性。
I. 求一部法國短片電影的名字,講人性的 特好啊!
法國電影《零錢》 ,但我也一直找不到重新看的地址,以下也是網上找的
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高樓林立的街區里,有一個跛足的老乞丐,每天都倚著一根柱子,站在路邊乞討。他頭發蓬亂,表情木訥,總是瞪著一雙深陷的眼睛默默地注視著過往的行人。他的手中拿著一隻變形的紙杯,行色匆匆的行人中,常會有慈善的人駐足掏出零錢放入紙杯中。他從不哀求別人施捨,對施捨的好人,也從不道謝,連個謙卑的笑臉都不給。
有一個成功人士,他擁有自己的公司,擁有豪華的寫字間,擁有高檔的轎車。他每天下班走過乞丐身邊的時候都會掏出一枚零錢扔進乞丐的紙杯中。這已成了慣例,乞丐注意到這位成功人士的車,由於地下車庫尚未修好,只好露天放在附近的空地上。也許是為了感謝這位每天都施捨與他的恩人吧,他默默地為這位恩人擦起了車。這一切都被這位成功人士透過落地窗看見了,不知是於心不忍,還是怕乞丐沾上了他,或不想欠這位可憐又可嫌人的人情,在下班走過乞丐時,他在照例往紙杯中放入一枚硬幣後還惡狠狠地對乞丐說,這錢是送給你的,不是擦車的工錢,請你以後不要碰我的車!乞丐什麼話都沒說,第二天還是執拗地為他的恩人擦車。
於是成功人士還是每天給乞丐一枚零錢,乞丐每天都為恩人擦車。這似乎成了兩個人生活中的必修課。成功人士在閑暇時,會舉著高倍望遠鏡站在落地窗前觀望乞丐給他擦車,鏡頭中的乞丐擦車是那麼賣力,連反光鏡中的一個斑漬都不放過。
可是有一天,當成功人士下班掏出錢包準備拿零錢給乞丐時,卻發現沒有零錢。他覺得像欠著乞丐債似的,居然無法從乞丐面前堂而皇之地走過。不過,企圖靠行人身軀掩護自己逃跑的成功人士還是被乞丐發現了,他一反常態地舉著紙杯追了上去。成功人士憤怒了,開著車子絕塵而去。盡管從反光鏡中看到乞丐摔倒在地上,卻連油門都沒有松一松。
一連幾天,成功人士的車都沒人幫他擦,他的車上積滿了灰塵。每天下班那根柱子前,再也不見乞丐的身影。有一天下班後,他再也憋不住了,開著車子穿街走巷尋找那位乞丐。終於在一個鬧市區,他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當他拿著一張大面額的鈔票迎上去的時候,乞丐卻冷冷地看了他手中的鈔票一眼,傲慢地背過身疾步走開了。
J. 推薦幾部法國電影
1.這個殺手不太冷,我看片無數,這是最經典的,我看過很多很多很多遍,非常的棒!!!!是說一個中年殺手和一個十二歲小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非常朦朧感人的愛,一點都不變態,你會被感動的!由娜塔莉波特曼、加里奧德曼、讓雷諾演。我第一眼看這部片子就愛上它了。特別是最後的音樂響起,劇中雖然沒有一點情愛鏡頭,甚至男女主角連親吻都沒有過。女主角對男主角說我愛你的時候,那是來自心裡的感動
2.還有一部就是<Helen of troy>(不是Troy),它比布拉德彼特的特洛伊好看很多,但在國內沒有名氣,但是非常非常地好看,什麼叫史詩片,就是它這種,畫質很美的愛琴海,非常棒的片子
3.97版的洛麗塔(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部小說很有名,整部電影是到最後一句話被打動的
4.昨天看的《夢想家》(戲夢巴黎),很有哲理的,很有不一樣的情調,在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斷臂山今年也是在威尼斯出盡風頭,非常浪漫的片子
5.肖申克的救贖
6,今天剛看了一部《21克》覺得很不錯,據說一個人死的那一刻她的體重會減少21克,而21克就是人靈魂的重量,劇中的三個主角卻因為這21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7,美國麗人很不錯,講述了現代美國家庭中年人,年輕人的關系對毒品性等看法,很有哲理又不失趣味
另外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片子千萬不能錯過,盜火線、女人香、計程車司機、美國往事都是影史經典,都是在探討人性!!還有獵鹿人和好傢伙,有探討越戰給人帶來的心靈創傷的,雖然戰爭場面不多可是你可以真正用心去感悟電影的精髓,感悟戰爭的痛苦,獵鹿人,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