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神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日》,結局她和報社記者在一起了嗎
公主回到了官邸,翌日便舉辦了記者見面會。喬最後一次看到美麗的公主,公主畢竟是公主,平民終究是平民,兩人只能依依惜別。喬的朋友歐文在和公主握手後決心拋棄功成名就之良機,將照片送予公主留念。最後,在深情的四目對望中,公主輕輕地對喬說了聲再見。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Princess Ann 演員:奧黛麗·赫本
美妙年華的公主,短暫逃出皇室的藩籬,在街頭喧鬧的陽光下放肆真性情,貪婪地享受作為平民的自由。巧遇了一位美國記者喬伊,上演了一段羅馬假日,在這短短的一天周遊里,兩個人逐漸墜入愛河,快樂的時光過去,兩人還是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軌跡。他知道雙方的關系是不可能持續的,她有自己的義務,為此她放棄了愛情。
Joe Bradley 演員:格里高利·派克
美聯社駐羅馬的記者,工作並不順利,經濟上也困難。但刻板的上司只關心惹眼新聞和報紙銷量。本來遭遇落入民間的公主是他的絕好機會,但他最終沒有跌入追逐名利的怪圈,將之前偷拍的照片巧妙贈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對望中,公主輕輕地對喬說了再見。短短24小時的邂逅,成就了一段永恆的愛情。
(1)法國電影公主記者擴展閱讀
《羅馬假日》的情節簡單,卻憑借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羅馬的街頭風景成為了世界經典,尤其是奧黛利·赫本,其魅力傾倒了無數影迷,可愛的赫本發型也隨之流芳百世。影片將羅馬的名勝風光生動地溶入劇情之中,將一部浪漫愛情喜劇拍得十分溫馨悅目。
兩個人一個厭煩宮廷禮節的枯燥煩瑣,一個是囊中羞澀的小記者,羅馬的一日,雖然短暫,可是輕松愜意的時光讓他們體會愛情甜美。雖然最終他們因為各自的身份和職責沒有走到一起,但羅馬成為他們永久愛情的象徵。
影片也在一種類似童話的故事裡描寫了一段浪漫、純真的愛情。雖然兩人的愛情沒有結果,但並不讓人傷感,相反他們的愛情顯得溫馨別致。純真又帶些調皮的公主和善良又有些心計的小記者,兩個人的愛情註定是純真年代的美好想像。
㈡ 請推薦幾部法國電影
法國滴 《香水》
《兩小無猜》
《天使愛美麗》
《盡情游戲》
《leon》
㈢ 一個法國電影女主角是皇後 男主角是記者 古時候的黑白片 有點點搞笑的 這電影叫什麼名字
經典老電影《羅馬假日》
奧黛麗·赫本,格里高利·派克 主演
劇情介紹
某國王室的安妮公主作為王位繼承人將出訪歐洲的各大城市,消息傳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是羅馬,安妮公主很想盡情地飽覽一下當地的優美風光,可侍從們以公主身份高貴、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拋頭露面為由拒絕了,並給她注射了鎮靜劑,公主假裝睡著了,待侍從們出去後,她偷偷越窗溜了出來。然而沒逛多久,醫生給她注射的鎮靜劑就發生了效力,她在廣場附近噴水池邊的一條長椅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這時,美國新聞社的窮記者喬·布萊德里恰好經過這里,以為這是一個在狂歡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輛計程車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別沉,怎麼也叫不醒,無奈,喬只好把她帶回了自己的住所···
㈣ 有一部電影 , 男主角是一名記者,,女主角是公主,各位大神有沒有印象這部電影叫什麼
超級經典的: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導演: 威廉·惠勒
編劇: 達爾頓·特朗勃 / 伊安·麥克萊倫·亨特 / 約翰·戴頓
主演: 奧黛麗·赫本 / 格利高里·派克 / 埃迪·艾伯特 / 哈特利·鮑爾 / 哈考特·威廉姆斯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1953-09-02
㈤ 電影《羅馬假日》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這部電影的企劃最早由弗蘭克·卡普拉在1949年提出,他希望由加里·格蘭特和伊麗莎白·泰勒主演。影片的編劇達爾頓·特朗勃當時被列入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的黑名單,製作受到重重阻撓。
威廉·惠勒剛拍完嚴肅的《女繼承人》和《偵探故事》,想要嘗試浪漫喜劇,於是接過本片。派拉蒙公司最初決定在好萊塢攝影棚中拍攝,但威廉·惠勒執意要到羅馬實地取景,製片方妥協了。
劇組遭遇羅馬多年未遇的酷暑,演員臉上的油彩都會熱到融化,還要在鏡頭前裝作涼爽舒適的樣子。和喬告別時,年輕的赫本怎麼也掉不下眼淚,最終導演生氣抱怨浪費膠片,她才立馬哭了出來。
(5)法國電影公主記者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Princess Ann
演員奧黛麗·赫本
美妙年華的公主,短暫逃出皇室的藩籬,在街頭喧鬧的陽光下放肆真性情,貪婪地享受作為平民的自由。巧遇了一位美國記者喬伊,上演了一段羅馬假日,在這短短的一天周遊里,兩個人逐漸墜入愛河,快樂的時光過去,兩人還是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軌跡。
2、Joe Bradley
演員格里高利·派克
美聯社駐羅馬的記者,工作並不順利,經濟上也困難。但刻板的上司只關心惹眼新聞和報紙銷量。本來遭遇落入民間的公主是他的絕好機會,但他最終沒有跌入追逐名利的怪圈,將之前偷拍的照片巧妙贈予公主留念。
㈥ 動作電影:犧牲4名特種兵,只為去救一名女記者,到底值不值
這是一部根據 真實事件改編的法國 動作電影《特種部隊》
在這個世界上,有個連美國都不敢得罪的瘋子,它就是塔利班。
這天,塔利班沖進巴基斯坦某村莊,二話不說, 提槍斃了老村長,接下來, 熟悉的AK登場,部分村民被趕進房子集中掃射剩下的又被趕到牆根站成一排,最終被AK像割草般全部屠殺,而這場悲劇的起因 ,僅僅是因為一個法國女人。
這個法國女記者膽子真大,在阿富汗,塔利班屠殺平民, 強奸女人,甚至強迫未成年人當壯丁,女記者看不下去, 將這些暴行揭露到了報紙上。但這一舉動惹怒了塔利班,他們將女記者和她同事抓住囚禁,並把兩人被綁架的視頻放到網上,聲稱在規定時間內, 兩人將被處死。
事發之後 法國總統親自下令,臨時從阿富汗抽調一群特種兵,組建一隻六人的特別行動小隊,不日將空降阿富汗拯救女記者。然而,塔利班頭目扎耶夫狡兔三窟,在抓獲女記者後,他迅速將其轉移到了巴基斯坦境內,因為這樣一來 ,阿富汗的法軍基地,就無法及時為特種部隊提供後援。無奈 ,小隊只能空降巴基斯坦邊境,而根據情報指示,他們很快發現了塔利班窩點所在,小隊伏在塔利班上方的山坡,通過瞄準鏡他們看見,一群平民被粗暴地趕到空地上,塔利班舉起AK ,全部殘忍處決。
這群畜生,隊長一聲令下 ,小隊火速出擊,他們手持消音mp5突擊步槍,兩兩一隊, 交替前進 ,分開進攻,三下五除二 ,消滅了外面的哨兵。接著,他們推門發現裡面有兩人把守,人質肯定就在這里,為了減少不必要傷亡,隊友招呼坡上狙擊手, 做掉它,狙擊手屏息瞄準 ,一槍完美狙殺,旁邊的塔利班同夥還想還手,卻被沖進來的隊員一槍打死。很快, 消滅掉外層的守衛之後,小隊沖到了關押人質的屋裡,確認人質身份,成功帶出了女記者和她同事。
然而, 在他們准備撤走的時候,扎耶夫帶著一行人趕來支援,塔利班手持AK,對特種小隊窮追不舍的掃射,小隊的通訊設備被打爛,一名隊友的胳膊也隨即中彈,關鍵時刻, 狙擊手發揮作用,他居高臨下進行掩護,一槍一槍 ,打得那叫一個准,最終在小隊高低交替的射擊下,小隊得以成功撤退,但是, 狙擊手卻為了斷後,而選擇了留在原地繼續射擊。狙擊手看扎耶夫不爽, 接給了他一槍,誰料子彈打歪了, 把扎耶夫惹怒了,他命令手下,把狙擊手的頭砍回來見我,狙擊手見狀 ,趕緊起身奪命跑路。隊員這邊 ,通過引爆地雷,炸死了一批塔利班 ,嚇走了一批,很快, 他們撤離到了安全的位置。
可他們清點裝備後發現,襲擊讓他們丟掉了兩台通訊設備,僅有的一台衛星電話也被打壞了,現在, 他們要想和總部取得聯系,只能通過發送文字簡訊的方式,但是,這讓總部對他們的方位產生了偏差,救援遲遲不到。為了等待狙擊手的歸來,他們躲在石頭掩體後迎接敵軍,狙擊手被幾十名塔利班窮追不舍,等狙擊手成功跳到石頭後面,隊員放近塔利班 起身瘋狂掃射,擊退第一波攻勢之後,小隊通過文字通訊和總部取得聯系,總部立馬派直升飛機前來迎接,然而 ,直升飛機剛剛接近小隊附近,恐怖分子的機槍和RPG就招呼了過來,這誰敢降落,直升飛機只能選擇撤退, 接應失敗。
特種小隊只能徒步前往安全地,為了找到他們 ,法國的高樂航母,再次派出了兩架戰斗機前來,但是 ,由於通訊的問題,戰斗機最終也無功而返。很快 ,扎耶夫的人卷土重來,隊員站成長蛇陣橫排前進,扎耶夫的人馬一哄而上,不過到底是非正規武裝,扎耶夫的人就像吃雞的你,活脫脫一個人體描邊大師,打了半天也沒打到一個人,反被特戰小隊打得落花流水。
塔利班再瘋狂也是人, 他也怕死,看見這陣勢 ,紛紛嚇得就往後撤,哪知 ,撤到扎耶夫臉上的時候,扎耶夫直接掏槍 ,擊斃一名軍官,給老子打聖戰都這么慫,來 ,兄弟們 ,跟著我沖。特戰小隊一路逃跑,終於來到一處村莊,飢寒交迫, 他們准備休息一下,然而 ,扎耶夫的人再次殺了過來,一名特戰隊員直接被爆了頭,隊員們慌神, 立馬組織反擊。狙擊手飛快地找到一處掩體,找到剛才打黑槍的敵方狙擊手,一槍打中了他的大腿,趁著對方疼得叫娘的時候,迅速跑到下一個狙擊點,兩人死亡凝視 中門對狙。
好槍法 ,一番激戰之後,隊員們埋掉犧牲的同胞,迅速組織撤退,可他們算是坑苦了這個村子,扎耶夫的人很快進到了村裡,恐怖分子逼問特戰隊的去處,村民們不講 ,好 ,想當英雄是吧。恐怖分子直接掏槍, 一槍斃了村長,接著大開殺戒。有的被趕到屋裡機槍掃射,有的被趕到牆根下站成一排用AK 挨個打死。特戰隊員們看到此番慘狀,再也於心不忍,他們來到村子裡面准備復仇,塔利班雖然擅長巷戰,但畢竟打不過特戰隊很快 ,他們就損失慘重。
扎耶夫怒了,毆打著手下, 讓他們去報仇,他自己也親自上陣 ,連開三槍,殺死了女記者的同事。一名特戰隊員被打傷,好在隊友及時趕來 ,救出了他,而恐怖分子為了快速清敵,甚至動用了RPG。一番激戰之後,特戰隊員自知難以敵眾,迅速組織撤離,而這次 ,戀戰的狙擊手, 再次落在了身後。他一邊瘋狂跑 ,一邊回頭射擊,身手是矯捷,但面對的畢竟是幾十個塔利班,很快, 他就被亂槍打死。
從一開始的6人隊員,2名人質,現在變成了4個隊員 ,一個人質。且過了這幾天, 他們幾乎彈盡糧絕,為了徹底躲避塔利班的追擊,只能一路往靠近邊境的山上走,翻過山才能抵達阿富汗的法軍基地,其他隊員都尚能堅持,但受傷的隊員傷勢太重,逐漸臉色鐵青,隊友只能給他裹得厚厚的。又過了一天 海拔越來越高,他們已經走到了雪山之上,嚴寒都足以凍死他們,隊員們縮成一團互相取暖,休息到第二天清晨,他們已經被埋到了雪裡,其他隊員再冷也都活著,但, 受傷的那位已經成了一座冰雕。
隊員們再次出發 ,為了防止掉隊,他們用繩子把彼此連載了一起,女記者終究是身嬌體弱, 接近昏厥,雙腳也全部被凍爛,隊員們只好一個換一個,終於把女記者背出了山,到了山下 終於不再受凍,然而突然 塔利班再次來襲,隊員背靠背 互相掩護射擊,但三個人終究打不過幾十人,一名隊員很快被打穿胸膛,副手也被打斷了腿,女記者瘋狂逃竄,卻不小心掛在懸崖上,扎耶夫發現了他, 一路飛奔過去,將她從懸崖邊上 ,拉了回來。隊員用殘餘子彈消滅了所有嘍啰,然而一回頭,扎耶夫劫持女記者走了出來,但沒想到 隊長眼疾手快,直接擊斃了扎耶夫 ,真是找死。
戰斗終於結束,現在活著的只有兩個隊員 一個記者。埋掉了隊友 ,他們再次出發,但是這里地形實在復雜,他們又遇上滑坡,這次隊長的腿直接被砸斷,副手的腿被打斷,隊長的腿被砸斷,算了 ,這樣子也走不出去了,為了不拖累女記者 ,隊友放棄了前進,他們將身上僅有的手槍和羅盤交給女記者,朝著羅盤指的方向一直走才能得救。女記者淚如雨下 ,不想放棄他們,但隊長告訴她, 他們任務就是來救你,不管他們犧牲不犧牲, 你活著就夠了。女記者不舍地離開了他們。
一路上又是大雨, 又是烈日,這邊的鬼天氣也是奇葩,很快, 她就又餓又累又病栽倒了,不知過了多久 一輛 汽車 經過這里,好巧 ,正是法國阿富汗軍事基地的人,女記者獲救後,執意要去參加營救隊員的行動,沒有辦法 ,司令只能帶著她去。兩架直升機在山頭搜索幾個小時,終於找到了苦苦等待營救的兩位隊員,看見直升機 ,兩位隊員相擁而泣,此時的他們已經不成人樣。
這是對法國特戰部隊,一次營救行動的真實改編,犧牲四名特戰隊員只為去救一個記者,可能有很多人覺得不怎麼劃算,但是 ,自己國家的公民被綁架,作為軍人的他們怎能棄之不顧。其實 ,在真實事件中,犧牲的只有一位,就是那個受傷在雪山凍死的那位。
但此外 ,還是想多說一點的是,在國外的公民要聰明點,雖然你背後有強大的祖國,雖然你心裡有崇高的信仰,但是 ,不要任性,因為有時候你的任性,會給別人造成很大的麻煩,甚至會因此為你付出生命。
㈦ 警察開車追一個女的一個老人在一邊看報紙突然從地面起一根柱子把警察都攔住了的電影
全球王室最身嬌肉貴的公主,在我們平凡人眼中,公主只出現在童話故事裡,而現實的生活中,公主卻活生生在我們世界中。她們美麗多金,優雅大方,或許她們不如童話故事中的公主那麼完美,但是她們身上所散發的貴族氣質,她們多彩斑斕王室生活卻令人著迷,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全球王室最美麗最優雅的公主。
1.瑞典公主瑪德琳·古斯塔夫
現年30歲的瑪德琳是瑞典王室最小的公主,在王位繼承名單上排第三。瑪德琳上面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姐姐維多利亞是長女從小就被定為王儲,一直接受嚴厲的管教,哥哥因為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子,因此父母也對他有諸多約束。最自由的就是瑪德琳,身為家裡最小的孩子,父母的疼愛有加也造成了她任性的性格。
喜歡社交活動的馬德琳傳出過許多負面新聞。瑞典媒體曾報道,2002年秋天,瑪德琳公主高中畢業後往英國倫敦修讀英文,被發現經常流連酒吧,玩樂至凌晨5時,荒廢學業,兩個多月後便匆匆輟學回國。除被指沉迷派對外,媒體還指責瑪德琳雖貴為公主,但舉止輕佻,經常當眾吸煙及穿著性感衣服招搖。2003年8月瑪德琳被狗仔隊偷拍了多款穿性感衣服及三點式泳裝的艷照,瑞典暢銷雜志《SLITZ》更將之印製大海報公開發售,令王室大為憤怒。
瑞典王室一向平易近人,非常受國民擁戴。成員們經常受到來自歐洲各國的記者滋擾,但通常瑞典公眾與媒體還是很尊重他們的私生活,不過媒體對小公主瑪德琳卻一點都不放鬆,也許是因為年輕貌美的瑪德琳實在不能不讓人多加關注。
2013年6月8日,瑞典公主瑪德琳將於在斯德哥爾摩皇家教堂與美國銀行家「華爾街金童」克利斯。歐尼爾舉行婚禮。這也將是繼威廉王子大婚後,全球王室貴族的又一大盛會。瑪德琳與歐尼爾相差8歲,此次瑞典王室宣布兩人將於2013年6月8日在斯德哥爾摩,瑪德琳曾於2002年與律師貝里斯特倫相戀,後者在結婚前爆出劈腿的丑聞,令瑞典王室顏面掃地,最終於2010年4月解除婚約。
2011年1月,歷經9個月的「療傷」瑪德琳戀上「華爾街金童」克利斯·歐尼爾。歐尼爾雖然出身「平民」,但其母親愛娃·歐尼爾卻是紐約社交名媛。據瑞典媒體披露,她曾跟英國王儲查爾斯約過會,當時黛安娜王妃依然在世。
自從黛安娜王妃車禍去世後,瑪德琳公主與姐姐維多利亞就成為歐洲攝影記者偷拍的主要對象,因為兩位公主都正值戀愛與婚嫁年齡,當然十分惹人注目。大多瑞典雜志表示,對其私生活極有興趣。斯堪的納維亞報紙與娛樂雜志,一度追訪到她與25歲的瑞典銀行家繼子丹尼爾·克拉特的浪漫史。更近的還有傳媒把瑞典工業家之子皮埃爾·拉德歐與她拉上了親密關系。
2.英國公主比阿特麗斯
比阿特麗斯公主7歲時的一場病,當時小公主總是學不會認字,經過醫生們的診斷,公主患上了閱讀困難症。這意味著公主將無法正常地閱讀和寫字,連上學也很成問題。身為王室成員卻目不識丁,安德魯王子無法想像那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從此,小公主淡出了公眾的視線,開始接受各種各樣的治療。10年之後,病癒後的比阿特麗斯公主重返人間,現身說法,呼籲公眾關注閱讀困難症。在一所名叫奧利弗的學校里,許多閱讀困難症的學生齊坐一堂,聽略帶羞澀的少女演講,她說,「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看書讀報都有點困難。但是我現在好了,因為這么多年來我努力使自己讀更多的書,所以我就好了。」她的發言得到熱烈掌聲的支援,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表示對年輕公主的崇拜:「她高貴漂亮極了,而且非常親切,是個真正的公主。」
2005年夏季,在堂哥William王子的穿針引線下與24歲的DavidClark一見鍾情,成為人人羨慕的情侶。雖然比阿特麗斯公主貴為英國第五號王位繼承人,Clark的來頭也不小,不但以科科全優的成績畢業於William王子曾就讀的聖安德魯斯大學,而且身家上千萬英鎊。年紀尚小的Beatrice還有點嬰兒肥,屬於側面比較好看的美女,芭比式圓眼睛的眼妝非常適合這位比阿特麗斯公主公主,粉色的腮紅更突顯出臉上可愛嘟嘟的蘋果肌。
身為金枝玉葉的小公主竟然在一家百貨公司里打工。比阿特麗斯是從2008年5月7日起開始這份新工作的,她在賽弗里奇百貨公司為VIP顧客當「私人購物顧問」。這家百貨公司位於倫敦牛津街。比阿特麗斯秋天就要上大學了,她是趁開學前的這段時間賺取工作經驗,因此這份工作沒有薪水。比阿特麗斯的工作職責包括幫客人選購和遞送各種物品。她的工作要一直持續到本月末,每天早上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工作的時候,比阿特麗斯必須穿統一的工作服:一條黑色裙子,上面系著一條寬腰帶,配平底鞋。午餐期間,她才可以換上自己的服裝——由著名設計師馬修·威廉設計的價值825英鎊的夏服,以及價值310英鎊的巴寶利女式夾克衫和175英鎊的詹姆士·吉恩牌長褲。比阿特麗斯公主在百貨公司出現,讓很多客人感到驚訝。
3.英國公主扎拉·菲利普斯
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外孫女,安妮公主與其前夫馬克·菲利普斯的千金,是英國王位的第十號順序繼承人。據悉1981年5月15日,安妮公主迎來了自己第二個孩子的降臨,查爾斯王儲為這個可愛的小外甥起了個名字扎拉(Zara),在希臘語中意即「晨曦初露」。為了讓女兒過上平凡沒有壓力的生活,扎拉剛一出世,安妮公主就向母親伊麗莎白二世請求不給這個長外孫女任何王室稱號。8歲,扎拉就被送到寄宿學校,平凡如鄰家女的成長環境使得小扎拉成長為最富有反叛精神的王室成員,她不願接受王室的束縛、變得伶牙俐齒、甚至有點大大咧咧。一次出席外祖母的生日宴會,扎拉居然被媒體拍到伸出舌頭向威廉王子炫耀自己金光閃閃的舌釘。
與哈里王子愛蒲夜店不同,扎拉更喜歡在灑滿陽光的午後一頭扎進賽馬場,和自己的馬兒們共度美好時光,從2002年起,扎拉開始參加各類正式比賽,「歐洲年輕騎手」比賽銀牌、國際馬術大賽亞軍,英姿颯爽的扎拉逐漸在國際賽場上嶄露頭角。2004年,當扎拉·菲利普斯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列入雅典奧運會英國馬術代表隊的名單時,她興奮得一整晚都沒合眼。不過隨後的一場意外卻改變了這一切,扎拉的愛騎「玩具城」不慎腿部受傷,無奈中她與自己的奧運夢擦肩而過,2005年9月11日,是轉折點。作為替補隊員來到德國布倫海姆參加歐洲全能馬術錦標賽的扎拉,由於隊友的賽馬在臨上場前的最後1分鍾受傷突然獲得了上場的機會。眾多「長槍短炮」的虎視眈眈並為沒有讓這位年輕的王室美女怯場,扎拉和她的「玩具城」干凈利落地完成了所有障礙,並取得了全場最高分!這一天距離母親安妮公主1971年在歐洲全能馬術錦標賽上奪冠剛好34年。此後,扎拉又在2006年世界馬術錦標賽上獲得冠軍,並當選BBC評選的英國年度體育風雲人物大獎。
2001年6月,已和著名騎士理查德·約翰遜相戀一年的扎拉做決定,搬出母親家,與約翰遜同居,這種標新立異的行為讓已習慣英國皇室傳統形象的民眾大跌眼鏡。但扎拉轟轟烈烈的戀情最終卻在爭吵和猜忌中草草收場,「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身為騎師的他竟對我的愛好滿不在意。原本我們就是在馬場認識的。」但很快這些逆反的青春期都成為了過眼雲煙,讓王室叛逆女改頭換面的魔術師除了「馬術」,還有「愛情」。扎拉·菲利普斯2011年7月30日與邁克·廷德爾喜結連理。婚禮以「低調」為特點,與威廉王子大婚時的「全球矚目」截然不同。相比威廉王子和王妃凱特·米德爾頓,菲利普斯與廷德爾的日常生活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他們無需接受警察保護,在公眾場合即使被認出身份,也不會受打擾。正因為這樣,這對相戀多年的情侶可以享受相對「自在」的一場婚禮。
4.摩納哥公主夏洛特·卡西拉吉
夏洛特·卡西拉吉公主是摩納哥大公主卡羅琳公主的愛女,格蕾絲王妃的外孫女。遺傳自家族的優良血統。是擁12億美元身家的摩納哥阿爾伯特二世的外甥女,也是摩納哥王位第四繼承人。
生於1986年的摩納哥公主夏洛特·卡西拉奇是擁有12億美元身家的摩納哥阿爾貝二世親王的外甥女,也是王位第四繼承人。她的母親是摩納哥的卡羅琳公主,外祖母則是大名鼎鼎的格蕾絲·凱莉王妃。曾經有好事者硬將她與英國的威廉王子配成一對,但實際上夏洛特公主的真命天子卻另有其人,2007年,她與第一任男朋友——布魯塞爾大律師的兒子FelixWincker分手之後不久,就和房地產富商GuyDellal的兒子AlexanderDellal交往。兩個年輕人拍拖已有三年,目前看來感情穩定。
2005年,英國著名時裝雜志《Harpers&Queen》評選全球百大美女」。夏洛特從逾千名來自時尚、藝術、王室及演藝界著名女性中脫穎而出,排在第十位。成為全球十大美女之一。2007年,時尚界最毒舌的評論家布萊克維爾把夏洛特排入了「十位擅長著裝的名人典範」。法國的時尚媒體都忍不住對她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她是公主,而且她還很酷。」法國《Elle》雜志對公主做了如下評價:「夏洛特簡直是法國女孩的一本完全時尚手冊,因為她貴為公主,卻又如此的富有個性。盡管她平時總是奇裝異服,人們也從來不會覺得低俗。」法國的時尚經典雜志《Elle》對她評頭論足:「夏洛特簡直成了法國女孩的一本『完全時尚手冊』,因為她貴為公主,卻又如此的富有個性」。
5.約旦公主哈雅
1974年出生的哈雅公主,是1999年去世的海珊國王第三次婚姻中的長女、阿卜杜拉國王同父異母的妹妹。母親是巴勒斯坦裔,於1977年在一次空難中逝世。與許多阿拉伯貴族一樣,哈雅很早就被送到英國接受西方教育,並有機會培養多方面才藝。她11歲的時候被送到英國布里斯托爾的女子寄宿學校讀書,在那裡獲得了14門課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後來她又到多塞特郡的布里斯頓學校,在那裡,她的古代阿拉伯文、英語文學、政治和政府管理和歷史等主要科目的得分都是優秀。她不僅興趣廣泛,而且天資聰穎:曾是學校樂隊里的女高音,長笛手;校曲棍球隊的隊長;蝶泳、籃球也是她的強項;另外,她還是學校辯論隊的主力隊員。
約旦哈雅公主喜歡騎馬,酷愛足球,凡有約旦隊參加的賽事,她每場必到。她蹭代表約旦參加過2000年悉尼奧運會馬術比賽。哈雅公主創造了約旦多個第一。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獲得重型卡車駕駛執照的婦女。13歲首次代表約旦參加國際馬術比賽,成為國家隊中年齡最小的選手和第一位女選手。第一個參加馬術比賽的阿拉伯婦女。第一位出現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的阿拉伯女性國旗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阿拉伯王室成員。
哈雅公主她能說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和英語,也能用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德語和俄語交流。最愛:騎馬。其他愛好:網球、滑水、航海、攝影,還酷愛足球,凡是有約旦隊參加的重要賽事,她都爭取每場必到。曾獲得1993年約旦「年度最佳運動員」,1996年西班牙馬術聯合會授予的「年度馬術名人獎」,2000被國際旅遊金舵協會授予「國際金舵獎」,以表彰她在1997年到1999年在德國接受馬術訓練期間對推廣約旦旅遊作出的貢獻。
哈雅公主是約旦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獲得重型卡車駕駛執照的婦女。當被一位法國記者問到申請這份執照的原因時,哈雅說:「我喜歡馬,這些高貴的動物是我生命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我希望走到哪裡都能和它們在一起。在我的到駕駛許可執照之後,我就能帶著它們到任何我想要去的地方了。」作為父親的掌上明珠,哈雅公主不僅繼承了海珊國王的智慧,而且繼承了國王敢於冒險的精神。以思想開明著稱的海珊國王總是鼓勵女兒應對挑戰,從不因為她是女子或是年輕而不敢給她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