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浪漫著稱的法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也是關於心靈與愛的電影。馬修,一個落魄的音樂家,失業的代課老師,卻感動了無數人。電影裡面有我們在現實中得不到的東西,比如一個能為你人生指引的老師或者是一個伯樂。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見這樣一位老師,這樣一位給自己最多幫助的人。
《東方男孩》,很棒的電影,用很溫情的手段,點亮了一個人的人生。
《法國姑娘》,講述索菲亞八歲時跟著父母回到摩洛哥,現在想重新返回法國。
《無福之地》,該片講述了一個偷渡去英國的庫爾德人、一個拿著攝像機穿梭在歐洲的女大學生、一個監督工廠從法國向匈牙利布達佩斯整體搬遷的工程師三個獨立的故事。
⑵ 《童年的許諾》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童年的許諾》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GzHvCDwRaMC6k7zgHty1A
⑶ 電影《童年的許諾》看羅曼•加里被母親影響的人生
一九二四年,在波蘭小鎮維爾諾,一個俄國猶太裔女人在面對鄰居的嘲笑時說:「我的兒子未來會成為法國大使、作家、榮譽軍團騎士,甚至會成為將軍,找倫敦最好的裁縫做衣服!」鄰居像聽到痴人說夢一樣大笑,身旁,一個卷發猶太小男孩沉默不語。那位鄰居不曾想到,往後餘生,男孩都在為實現母親的願望而努力。
這是電影《童年的許諾》中的一個片段,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獲反法西斯軍功章與法國解放勛章的飛行員、外交官、作家、劇作家、電影編導、法國龔古爾獎 歷史 上唯一一位兩次獲獎的作家羅曼•加里。
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羅曼·加里的自傳小說,描述羅曼·加里與母親之間至情至性的動人回憶以及母親為自己兒子的預言逐個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充分驗證了強烈的期待是對人有著極大的影響力,這也是非常出名的皮革馬利翁效應。不得不感嘆天地間的神奇與人類的智慧、努力過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羅曼•加里生於立陶宛紐爾維斯的一個猶太人社區,父母曾經在立陶宛經營生意,戰爭期間父親被強制入伍,小加里隨母親發配到俄羅斯中部的苦寒之地,隨著戰爭結束,母子回到被劃分至波蘭的紐爾維斯。1926年14歲的加里跟隨母親回到故鄉法國尼斯,完成中學學業後到巴黎學習法律,並對文學產生興趣。
1938年,24歲的羅曼·加里應募入伍,在法國一所航空學校任飛行與射擊教官。
1940年6月羅曼·加里赴倫敦加入戴高樂在倫敦組織的自由法國部隊,任洛林空軍中隊的上尉,多次在英國和非洲上空作戰,曾被授予十字軍功章與法國解放勛章。1944年參加諾曼底戰役,獲法國解放軍功章。二戰結束時,羅曼·加里已是空軍少校。
1945年羅曼·加里進入法國外交部,先後任駐索馬里、伯爾尼的使館秘書和參贊,在外交部歐洲司工作。後任法國駐美國洛杉磯任總領事,剛進入外交界的羅曼·加里就出版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歐洲的教育》(1945年),獲當年法國文藝批評獎,並先後被譯成27種文字。加里在法國文壇嶄露頭角。
1956年《根深蒂固的天性》
1975年《如此人生》榮獲龔古爾獎
1960年自傳體小說《童年的許諾》,真正帶給他來國際聲譽。
1967年辭去外交官職位,專心繼續文學生涯。
1968年和1977年羅曼·加里先後自編自導了電影《鳥兒將在秘魯死去》、《屠殺》。兩片的女主角均由他妻子、美國電影演員吉恩·西伯格擔綱。
《童年的許諾》里的母親在苦難歲月里的樂觀精神,以及她對孩子無私的愛和鼓勵,更是令人潸然淚下。加里曾說:「人類試圖賦予命運某種形式和含義,神靈們對此心懷忌恨,對我猛烈追擊,弄得我體無完膚,到處是血淋淋的傷口,但是神靈們對我的愛一無所知,他們忘了剪斷這根臍帶。我倖存下來了。母親的意志、勇氣和生命力源源輸入我的體內,繼續哺育著我。」在他筆下,愛成為黑暗中的火花,於絕望之境傳承希望。這股力量如涓涓溪流,跨越山海與時間。他的作品充滿對自由和正義的追求,並貫穿著人道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奮斗精神,著力揭示人類文明所面臨的種種災難,譴責「欺詐、謊言和偽善」。
令人驚奇的是:1980年12月2日,羅曼·加里用一把手槍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人們驚嘆崇拜羅曼•加里的同時,看到他背後的努力與母親的鼓勵與期待,甚至是親情綁架與極端的控制欲,更感覺到羅曼•加里似乎是在為母親而活著。孩子喜歡繪畫,母親認為畫家看不到未來,就極力阻止;兒子對文學產生興趣,她就每次打電話逼問文章發表在哪裡;戰爭爆發了,母親要羅曼去刺殺希特勒,她覺得羅曼從小就是個神槍手,肯定能成功……「她要求的事,我都做到了,所有的事,但毫無意義。她什麼也不知道就離開了。她死的時候什麼也不知道,不知道。她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電影《童年的許諾》平鋪直敘地記錄下作家此生的艱辛努力與輝煌,貫穿母親無時無刻對自己的教育與影響,感嘆母愛真的偉大!但是,母愛泛濫到控制欲與強迫症的程度,兒子再成功也會窒息,有副作用。這也許就是如此傑出人物罹患抑鬱症後缺乏一個像母親那樣的引導者而不能自拔、導致羅曼•加里飲彈自盡的原因?
電影沒有說明,我想答案只能在風中……
⑷ 童年的許諾
電影《童年的許諾》根據法國著名作家羅曼·卡策(後改名羅曼·加里)小說《黎明的承諾》改編。影片主要概述主人翁羅曼與他母親在共同度過的時光里,所發生在他們之間點點滴滴、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
影片一開始從羅曼·卡策以為自己身患重病,從而強烈要求回到家鄉展開……以童年與成年的時光交錯敘事,讓我們對主人翁母子命運有了從淺至深的了解。
1914年羅曼.卡策生於立陶宛,11歲那年父母離異,他與猶太裔母親相依為命,顛沛流離,1928年移居法國。
母親望子成龍,哪怕是在兒子顛沛流離,輾轉各地時期,仍然以一種望子成龍的態度督促兒子,不要放棄夢想。當時歐洲戰亂氛圍濃烈,好強的母親所表現在羅曼身上的,既令羅曼羞愧、戰栗、無所適從,又讓他熱血沸騰,鬥志昂揚。
九歲那年,羅曼因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和幾個小男孩決斗,結果被他們打得鼻青臉腫。但當他回到家,母親知道原因之後,竟然褒獎了他。羅曼.卡策的母親對自己的兒子說,世界上有三樣東西值得你去戰斗:女人,榮譽,法蘭西。
事實上,從不對生活妥協的母親,始終在整部影片中扮演這一角色:你們想欺負孤兒寡母?呸!知道我們是誰嗎?說出來嚇死你們,我兒子是未來的法國大使、作家、榮譽軍團騎士……
展露母子之間濃郁的情感和羅曼富有追求之外,影片始終圍繞羅曼如何竭盡所能去實現對母親的承諾這一心理行為,行動行為感動著我們。
兒子沒有舞蹈和音樂天賦無所謂,在母親眼裡,一位「法國文學大師」正在冉冉升起,她斬釘截鐵地告訴兒子:你將成為歌德、雨果、托爾斯泰!取一個流芳百世的筆名,成了當務之急。對了,兒子,「你千萬要當心身體啊!當心花柳病!莫泊桑是得精神病死的,海涅癱瘓了……」母親的斯巴達教育如涓涓細流:社交禮儀、紳士風度、擊劍、射擊技能,以及成為偉人必須的「士可殺不可辱」的信念,融入羅曼的血液。
羅曼拚命寫作,1938年發表處女作《風暴》,母親欣喜若狂,這一幕成為羅曼記憶中最開心的時刻。
納粹德國不可一世,母親怒火中燒,希特勒必須死,天將降大任於我兒:「兒子,你從小就是神槍手,暗殺希特勒的任務就交給你了!」等羅曼買好去柏林的單程車票,異想天開的母親又痛哭流涕:「我千辛萬苦把你養大,這個任務太危險了,不行!你參軍也可以報效國家。」
「你將來一定是英雄,是將軍,是加布里埃爾·達努齊奧(義大利詩人),是法國大使!這幫渾小子有眼無珠,哪能知道你是誰?」
1940年6月,羅曼駕機投奔戴高樂將軍,加入自由法國的空軍部隊,輾轉多個國家。在這樣的一種惡劣環境里,母親源源不斷的來信,給予羅曼無窮的勇氣和力量。二戰結束,榮獲榮譽勛位三等勛章、解放之友勛章、十字軍功章的少校羅曼歸心似箭。這是他為母親贏回的勛章,他在想像,母親知道後會是怎樣的一種滿足和贊賞?可不幸的是,當回羅蔓回到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母親早已在三年前去世。
生前為了激勵兒子奮戰到底,母親於病榻日以繼夜地寫下250封信,並委託醫生朋友每周寄兩封給他……
電影故事可謂情節曲折,人物命運波瀾起伏,令人且贊且惜且嘆。也有母親經歷中所表現的亦俗亦雅,兼具命運和現代女子性格的傾向。
最後我想說的是自己的觀點,身在塵世,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電影讓人痛心,羅曼一直活在母親的心願里。一個傾盡所有為兒子的母親,一個為達成母親所有願望的兒子。感動,執著,珍惜,在許多他們交織的人生命運演繹信仰。
聚散離合的片斷卻在不停的展現母親率性縱情的人生觀,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女人偉大的氣質和母愛偉大而從容的真實秉性。尊從自我內心,追隨自然本性,挑戰時代流俗和命運的現代性格。
作家羅曼·加里,一生共著三十四部小說,拍攝兩部電影。一次以本名,另一次以筆名:埃米爾·阿雅爾。先後兩次榮獲龔古爾文學獎,開創了法國文學史上的先河。與妻子珍·茜寶育有一子,名為迭戈。
2020/05/30
⑸ 法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說起法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就不得不需要提到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一:雷內·克雷爾法國電影的編劇、導演和理論家。法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轉折時期的重要導演,被稱為電影安徒生,他的電影是再造的成人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永遠有歌聲和愛情,沒有仇恨與丑惡,
首先推薦雷內.克萊爾的
《巴黎屋檐下》(1930年)
在克萊爾後期的作品中,經常為人提到的是《魔鬼的美》。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830年的義大利。浮土德教授接待梅菲斯托,梅菲斯托自遇見瑪格麗特後,變成了貧窮的亨利騎士。不久,教授失綜,亨利被控殺害教授,不得不與魔鬼簽訂協議...最後終於在起義的群眾、瑪格麗特和吉普賽人的相助下擊敗了魔鬼。
⑹ 【合集】法國親情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法國親情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我會好起來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_GTCNVpH3XS3pIZnil5EZg
⑺ 雖然冷門但是是佳片看了還想看的有哪些可以推薦幾部豆瓣評分高的嗎
1、《童年的許諾》
羅曼加里有著美好的生活,包括他在波蘭的貧窮童年,在法國尼斯的陽光下的青春,甚至在二戰期間作為飛行員在非洲取得的傑出軍事成就。
6、《金橘》
這是悲劇的樣子。這就像一部一流的喜劇,必須笑得含著淚,而一部優秀的悲劇也必須悲喜交集。此外,金桔在懸念的保留、發展和故事的轉化方面也相當完美。
7、《焚屍人》
《焚屍人》根據拉迪斯拉夫·富克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卡爾是火葬場的管理人,他是反猶太主義者,並極其迷戀死亡。
⑻ 童年的許諾 epub
《童年的許諾》是一部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回憶作品,作者羅曼·加里展開歲月的長卷,拂去歷史的煙塵,回憶了與母親共同生活的往事,字里行間浸沉著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拳拳的眷戀。"一切都已了卻"。在作者輕松調侃的筆調中,所有辛酸的磨難、艱苦的奮斗和出生入死的光輝英雄業績彷彿都化為一抹輕煙,惟有綿綿的母愛,如一眼清泉,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穿越時窄,永駐心田。
《童年的許諾》現已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並於一九七零年改編為電影劇本,搬上銀幕,深受觀眾歡迎。
基本信息
書名
《童年的許諾》
作者
(法)羅曼·加里
原版名稱
La promesse de l'aube
譯者
倪維中
ISBN
9787020061457
類別
小說
頁數
311
定價
¥20.00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4-1
推薦
迄今惟一兩次榮獲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的傳奇作家。
《童年的許諾》已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並於一九七零年改編為電影劇本,搬上銀幕,深受觀眾歡迎。
折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回憶作品,作者展開歲月的長卷,拂去歷史的煙塵,回憶了與母親共同生活的往事,字里行間浸沉著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拳拳的眷戀。"一切都已了卻"。在作者輕松調侃的筆調中,所有辛酸的磨難、艱苦的奮斗和出生入死的光輝英雄業績彷彿都化為一抹輕煙,惟有綿綿的母愛,如一眼清泉,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穿越時窄,永駐心田。
小說的中心人物母親並非沒有弱點或可笑之處,然而她那決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意志、不可受辱的高貴人格、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無怨無悔的犧牲精神,都成為主人公在人生困境中汲取力量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曼毅然投身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力量",並迅速成為王牌飛行員,在倫敦、非洲和諾曼底戰役中,他駕駛著戰斗機,立下了赫赫功勛。為了確保兒子在前線保持旺盛的鬥志,母親在病篤之際竟策劃和完成了一件常人無法想像的驚人壯舉……[1]
作者簡介
羅曼·加里(RomainGary,1914-1980),法國著名作家。原名羅曼·卡謝夫,俄籍猶太人後裔,童年時代在俄國和波蘭度過,1926年移居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赴倫敦投奔戴高樂,參加"自由法國"空軍,轉戰歐洲、北非和中東,獲十字軍功章和代表法國最高軍事榮譽的解放勛章。戰後二十年問在外交界工作,曾任法國駐洛杉磯總領事。
羅曼·加里於1945年發表處女作《歐洲教育》,一舉成名。長篇小說《天之源》(1956)和《如此人生》(1975)榮獲龔古爾獎,但真正給他帶來國際聲譽的還是他的這部自傳體小說《童年的許諾》(1960)。他的作品充滿對自由和正義的幻想,並貫穿著人道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奮斗精神,著力揭示人類文明所面臨的種種災難,譴責"欺詐,謊言和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