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片名叫雙面人什麼

法國電影片名叫雙面人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31 17:31:51

❶ 最新電影「布魯克斯先生」別名「魔鬼雙面人」中的禱告詞

Why should we suppress their desires?

God gave me quiet

So I accept that I can not change

Give me the courage to change my best to change

And would only let me go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lieve in God

I only will your submission

Everything will repair Straight Alliance of Reformed

So

I can celebrate this life

Hereafter will be the same with God

The cause of a symbol of happiness

Amen

❷ 雙面嬌娃的法國電影

【地區】法國
【類型】 劇情 愛情 驚悚
【語言】 法語
導演】克勞德·夏布洛爾Claude Chabrol
【編劇】 塞西爾·梅斯特 Cécile Maistre 克勞德·夏布洛爾 Claude Chabrol
【監制】
【發行】 Pan Européenne Distribution
【級別】
【片長】 115 分鍾
【色彩】 彩色
【製作成本】
【首映】歐洲2007-08-08
【票房】
【原著】
【原聲碟】
演員】 露德溫·塞尼耶Ludivine Sagnier 飾演加布里埃爾/ 瑪蒂爾達·梅Mathilda May 飾演 /伯努瓦·馬吉梅Benoît Magimel 飾演 /弗朗西斯·貝爾蘭德飾演 查里·聖-德尼 年輕女孩加布里埃爾是一名天氣預報員,她一直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成功。有一次在攝影棚與著名作家查里·聖-德尼邂逅,漸漸愛上了這個比她年長30多歲、已經結婚但崇尚性自由的老男人。
事實上,加布里耶爾的身體和心靈屬於兩個不同的男人,她同時還和一位年輕的百萬富翁交往,並且最終選擇嫁給了他。只不過,隨之而來意想不到的犯罪事件發生了…… 1小時55分鍾,夏布洛爾與聯合編劇塞西爾·梅斯特在這部扣人心弦的影片中成功塑造了人物百態。
——《20分鍾報》
對於克勞德·夏布洛爾而言,在其漫長的執導生涯中,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部優秀之作,一部大師的作品。至少我們可以從中管窺到他的一貫作風:一切都無關緊要,什麼也沒有落下。
——《星期日報》
圍繞著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和原始情慾的沖突,作品始終游移於藝術片和商業片之間:這就是新的夏布洛爾所要呈現給我們的。一部2007年製造的電影,既黑暗又有趣。
——《新觀察家》
通過一個老套的三角戀情故事......(夏布洛爾)漸漸把我們帶到這個懸念重重、嘻笑怒罵的多彩銀幕世界中。於是這個美麗的故事仍然值得一看,演員們的表演也很精彩。
——《巴黎人》
一部機智靈巧又充滿苦澀的電影,露德溫·塞尼耶和伯努瓦·馬吉梅的精彩表現又以往進步了不少。
——《首映》(法國版) 《雙面嬌娃》 改編自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案件:1906年著名的紐約建築師斯坦福·懷特被人謀殺。當時這位麥迪遜廣場的設計者(52歲)正與一名年輕女孩一同出席某個展覽。兇手是年輕浪盪的百萬富翁哈利·肖,其妻子伊夫林·納斯比曾與斯坦福·懷特有過一段感情。22歲的伊夫林·納斯比此前是一位服裝模特和演員。在第一次審判中,法官無法對肖的過失行為定罪,終於在第二次審判中判定他的行為屬於「精神錯亂」從而無罪釋放。
1955年理查德·弗萊徹執導的影片《The Girl in the Red Velvet Swing》(紅色絲絨鞦韆架上的少女)同樣也是根據這起案件而來的,由雷·米蘭德扮演懷特的角色,瓊·柯琳斯扮演納斯比,法利·格蘭傑則扮演了肖。這起案件同樣為米洛斯·福爾曼的影片《拉格泰姆舞曲》Ragtime(1981)帶來了創作靈感。 在談到所選擇的三位主要演員時,克勞德·夏布洛爾是這么說的:「弗朗西斯·貝爾蘭德飾演的角色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上層名流,我非常想把這個角色放到自己的劇本中,因為我知道實際上他就是一個玩弄女性的色情騙子,我想展現出這個角色真實的一面。很多年以前我就想和露德溫·塞尼耶合作了,但真正促使我把加布里埃爾這個角色交給她,還是在我看過她在《彼得·潘》Peter Pan(2003)中的表現。在電影《心碎之花》La Fleur Mal(2003)和《榮譽小姐》The Bridesmaid(2004)中,我已經執導過伯努瓦·馬吉梅,他是一個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的多面手。在《雙面嬌娃》中,不僅僅是要講述精神分裂者的故事,除此之外還會關注於人物所處的位置面臨的困境,以及整個社會階層有可能作出的回應。」
本片的核心人物就是女孩加布里埃爾,由法國新生代女星露德溫·塞尼耶扮演。按照夏布洛爾的設想,她的戲份最重,既要在兩個男人之間周旋、充分展示出「雙面」的性格,又要讓觀眾認可她看起來天真和無辜的樣子,容易輕信上當。能得到夏布洛爾的點撥,對於剛剛憑借《八美圖》8 femmes(2002)和《情歌》Chansons d'amour, Les(2007)逐漸走紅的塞尼耶來說,無疑是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克勞德·夏布洛爾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中的首要人物之一,如今仍在持續積極拍片的不多的幾位導演之一,而且仍然維持當年水準而不墜聲名,已經是難能可貴。在他的影片中經常可以看到啟用家族成員。例如本片的配樂,繼續交給兒子馬修·夏布洛爾(Matthieu Chabrol)全權負責。至於編劇塞西爾·梅斯特,是他的繼女——現任妻子奧羅·夏布洛爾(同樣也是一名演員)的女兒,在《雙面嬌娃》中她除了第一次擔任編劇之外,還是第一次擔任助理導演,協助挑選演員,同時還是一名女演員化身為女招待。
此外,製作班底中還有不少人,他們並沒有與克勞德·夏布洛爾成為家庭成員,但彼此的合作關系勝似家人。《雙面嬌娃》意味著克勞德·夏布洛爾與攝影師依杜爾度·薩若(Eardo Serra)的第五次攜手合作,與美工設計師Francoise Benoit-Fresco第九次、與剪輯師Monique Fardoulis的第二十五次合作(如果不把那些難以計數的電視電影計算在內的話)。 一部與夏布洛爾「有關」的電影。在成為電影編劇之前,克勞德·夏布洛爾為《電影手冊》撰寫影評,此前還曾經在20世紀福克斯的法國分公司工作。當時這家電影公司製作過的一部電影正就是《紅色絲絨鞦韆架上的少女》(The Girl in the Red Velvet Swing)。
·一對跨越世紀的銀幕搭檔。伯努瓦·馬吉梅與露德溫·塞尼耶在上個世紀末,也就是八年一起拍攝過迪阿尼·庫瑞絲的《戀戀紅塵》Enfants siècle, Les(1999),在這部描寫19世紀法國小說家喬治桑和繆塞的暴風驟雨戀愛史的影片中,馬吉梅扮演了著名詩人繆塞,而女演員則扮演詩人的妹妹。

❸ 90年代一部反面角色帶鐵面具的美國動畫片叫什麼

Two-face雙面人-原名HarveyDent曾是高登市的檢查官,與布魯斯並列為城中鑽石王老五並為好友。但他自小已有雙重性格的問題。鄧夏維早期與哥頓及蝙蝠俠暗裡成為滅罪鐵三角。但在一次上庭時,他被罪犯Thorn用鏹水當場毀容。後來又對蝙蝠俠產生多重誤會變成了雙面人...

❹ 求一部電影名字,父親是殺人狂,女兒殺了男友,父親製造據為女兒脫罪。去他們學校殺了個人

布魯克斯先生 Mr. Brooks (2007)

導演: 布魯斯·A·埃文斯
編劇: 布魯斯·A·埃文斯 / Raynold Gideon
主演: 凱文·科斯特納 / 威廉·赫特 / 黛米·摩爾 / 戴恩·庫克 / 瑪格·海根柏格 / 丹妮爾·帕娜貝克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7-06-01(美國)
片長: 120 分鍾
又名: 魔鬼雙面人

❺ 那個骷髏半臉是什麼電影

出自蝙蝠俠系列電影里的雙面人,本名哈維·丹特,是美國DC漫畫公司《蝙蝠俠》系列漫畫、電影中著名反派人物。左半邊臉孔有嚴重面部傷害,經常身穿左右兩邊花色不相同的西裝(通常有一邊是正常的西裝),無論要做什麼事之前都會先丟銅板決定。雙面人的銅板和一般銅板不同,它有兩個人頭,而其中一面有許多刮痕(在黑暗騎士中為黑色的焦痕)。

《黑暗騎士》:由艾倫·埃克哈特飾演雙面人。哥譚市新任檢察官,正義感比任何人都要強,為了打垮黑道世界不惜一切代價。人稱「光明騎士」和「雙面人」。後來被小丑燒傷了左臉且還被扭曲了性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反派「雙面人」。
《蝙蝠俠:元年》:動畫電影。配音員為羅賓·阿特金·唐斯。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 下集》:動畫電影。配音員為韋德·威廉姆斯。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人物並未登場。丹特過世後的八年,城市成立了「丹特法案」(不執行審判直接羈押罪犯)通過後,哥譚市警局已經近乎根除了暴力及組織犯罪。而蝙蝠俠也因為背負殺害哈維·丹特的罪名從街頭消失了八年。最後丹特法案解除,使蝙蝠俠成為了哥譚市的真英雄。
《樂高蝙蝠俠電影:超級英雄集結》:片中因雷克斯·路瑟和小丑逃出監獄的緣故,雙面人便此和其他罪犯一起逃出。而在駕駛的車輛即將撞上障礙物時雙面人拋硬幣決定迴避方向,但硬幣卻被蝙蝠俠拿走,使得他和其他人一起乘坐的車被障礙物劈成兩半,最後仍被捕回獄中。
《蝙蝠俠之子》:動畫電影。客串登場。他在阿卡漢瘋人院中翻轉著硬幣。

❻ 越壞越讓人著迷,DC電影中10位讓人難忘的反派

10.萊克斯·盧瑟 — — 凱文·斯派西(《超人歸來》)

很明顯,不管有多少人要你重新審視《超人歸來》,都無法改變這是一部糟糕電影的事實。這部影片平淡無奇,混亂不堪,十分愚蠢,而布蘭登·羅斯能夠出演這個角色完全是因為他的顏值。

但即使這部影片幾乎一無是處,凱文·斯派西依舊完成了他最擅長的事情,呈現了一個卑鄙但魅力四射,帶有權謀政治家色彩,對虐待和戲劇情有獨鍾的反派。他的萊克斯·盧瑟可能不是最終的權威版本,但他顯然通過這個角色帶來了許多的樂趣,甚至讓我們差點忘了他參演的這部電影本身是多麼糟糕。

相比艾森伯格版鬥志旺盛、神志不清的萊克斯·盧瑟,斯派西版盧瑟詭計多端、黑暗迷人,更具有實質意義,也更討人喜歡。他不僅演繹出了一個令人討厭的壞蛋,他所表現出的邪惡本質更讓人不寒而慄。但可惜的是他被困在了一個拙劣的影片里。

9.雙面人 — — 阿倫·艾克哈特 (《黑暗騎士》)

雖然在《黑暗騎士》里雙面人經過爆炸式的毀滅性起源之後,活躍的時間相對較短,但他殘忍嗜殺的狂暴舉動真的非常驚心動魄。他是小丑最偉大的創造,實際上正是因為銀幕時間有限,他反而獲益了。

他更像是一個恐怖的反派,部分歸功於令人難以置信的特效設計,而艾克哈特完全精神失常的微妙表演不僅完美切合基調,也完美搶去了希斯·萊傑的瘋狂小丑的風頭。

他的雙面人呈現了一種與我們所看過的湯米·李·瓊斯版、甚至漫畫書里的雙面人截然不同的瘋狂類型:因為痛失所愛,他被激發出了超級反派級別的暴行,成了一台復仇機器。目睹他與小丑有趣會面之後的狂飆復仇真讓人嘆為觀止。

8.小丑 — — 塞薩爾·羅梅羅 (66年《蝙蝠俠》 )

與熒幕上的其他小丑相比,塞薩爾·羅梅羅的小丑犯罪王子明顯是一個溫柔、喜劇化的角色。他不是精神錯亂、殺人不眨眼的精神病患者:他的誇張做作讓人喜悅,他也是與這套電視劇和衍生電影相匹配的完美小丑。如果他殺死芭芭拉·戈登然後令人震撼地站在血泊里,你會覺得這畫面嚴重不協調。

他不是犯罪天才,也沒有希斯·萊傑版小丑精確規劃確實可行的犯罪計劃的能力,但這恰恰是他與眾不同之處。

羅梅羅的表演令人捧腹:他的小丑笨手笨腳,近乎白痴,是一個精神錯亂打扮成小丑的人,而非完全不思悔改的惡人。盡管這個小丑永遠不會像後來那些的小丑耐人尋味,但仍然讓人神魂顛倒。而且他打敗蝙蝠俠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付蝙蝠俠的方式。

甚至,羅梅羅拒絕刮鬍子,反而為其添加了一個受歡迎的個性特質,實際上這也確實適合這個滑稽角色的特色。

7.佐德將軍 — — 特倫斯·斯坦普 (《超人 II》)

參照現在的電影特技水準和觀眾的觀影要求,《超人續集》里激光射線之類的特效畫面拙劣的可怕,但難以想像的是,其中特倫斯飾演的佐德將軍仍然是漫畫電影里最好的佐德將軍之一。這一切都歸結於廉價特效之下的精湛演技。

盡管因為製作過程中波折重重,導致整部影片束手束腳,但斯坦普依舊憑借這個決定性的角色脫穎而出。他冷酷、計劃周密、恐怖可怕,和《鋼鐵之軀》邁克爾·香農版佐德將軍一樣令人不寒而慄。而且斯坦普版沒有那麼容易出離憤怒:他泰然自若,更像是一個帶有莎士比亞色彩的戲劇性反派,暗示著他的毀滅之路一點兒也不會讓人愉悅。

也許他覺得生命無足輕重,但他依然樂於享受目睹生命消逝。除了殘酷,他還清楚地表現出了他唯一的一種情緒狀態,即他永遠不會失控,因為這個原因他遠遠超越了香農的爭議版佐德。

6.萊克斯·盧瑟— — 吉恩·哈克曼 (《超人I、II、IV》)

有人可能會說邁克爾·羅森巴姆在《超人前傳》里塑造了最偉大的萊克斯·盧瑟,但吉恩·哈克曼完全可以排在他前面。相對於超人堅忍克己的刻板道德觀,他提供了完美的平衡,但他又不至於像希斯·萊傑的小丑那樣,成為混亂的代言人。

哈克曼版盧瑟只可能存在於理查德·唐納和克里斯托弗·里夫共同打造的懷舊愚樂的超人宇宙里,因為他太喜劇化,不適合隨後風格更黑暗的影片,而且觀眾的口味也在不斷變化。但他在這個系列裡堪稱完美。他擁有反派慣有的優越感,但往往凡事都與他作對,所以一股揮之不去的憤怒情緒一直消磨他的優越感。

他的邪惡也和他的可笑一樣醒目,為得到澳大利亞而幫助佐德將軍,他卻顯得相當輕松。他的瘋狂表現在,在他接管世界的過程中,他快樂至上、一味追求好玩,但他仍然令人生畏。另外,恰到好處的是,哈克曼似乎在他的每個場景里都故意搶戲:這一點可能最符合盧瑟的特性了。

5.稻草人 — — 基利安·墨菲(《黑暗騎士》 三部曲 》)

當克里斯托弗·諾蘭透露他決定棄用那些更常見的反派,而選擇讓稻草人在《蝙蝠俠:俠影之謎》里首次亮相時,許多人很詫異(特別是《蝙蝠俠解放》和傳聞由尼古拉斯 • 凱奇飾演同一角色的謠言當時仍記憶猶新)。但為了尋求一個更現實的基調(至少比舒馬赫的電影更真實),諾蘭為這個噩夢製造者提供了完美的背景。

基利安·墨菲飾演的喬納森·克萊恩,外表謙遜溫和,大多時候看起來並不起眼 (這恰恰是重點)。他安靜的表面,正和布魯斯·韋恩的偽裝一樣(其實他最初試鏡的角色就是韋恩)。他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存在,但因為往往被人無視,所以更讓人不安,他眼睛裡狡黠的目光也表明他永遠會找出最佳的方式來操縱局勢向對其有利的方面發展。

他的恐懼毒素改編的極其精準,它就像是通往噩夢世界的大門,進入了完全屬於恐怖片范疇的可怕場景,達到了非常驚人的效果。正是因為他的與眾不同,他才會成為唯一一個貫穿三部曲的反派。盡管他的戲份基本上越來越少,但依舊很高興看到他在《黑暗騎士崛起》里假模假樣地主持法院審判,而且從中你可以感覺到,他只為了娛樂自己,尋找任何可以讓他搞破壞的組織。

4.企鵝 — — 丹尼·德維托 (《蝙蝠俠歸來》)

企鵝被蒂姆·伯頓進行了調整。阿卡姆系列游戲將企鵝想像成了一個沒有怪誕外形特徵、心狠手辣的黑幫老大,雖然令人耳目一新,但丹尼·德維托在《蝙蝠俠歸來》中塑造的外表滑稽但又令人不安的奧斯瓦爾德·科波特已經永遠烙在了影迷的集體記憶里。

伯頓拋棄了企鵝此前的黑幫身份及其具有犯罪人格的酒吧老闆紳士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個人化的故事,講述一個被拋棄的"怪胎"決心打入了正常世界。事實證明,重建背景故事(已經出現在了一些漫畫里),將企鵝定位成了一個尋求愛的破玩具,是一步高招。

3.小丑 — — 傑克·尼科爾森 (《蝙蝠俠》)

有一種說法,尼科爾森的小丑更忠實於原作:他就是漫畫里小丑的一個翻版,因此深受原作的影響。而希斯·萊傑版小丑並不能是說改編來的,除了角色設計、名稱和神秘背景故事等一些相似之處,他完全是一個重新想像的角色,而這明顯是諾蘭的意圖。

所以,漫畫迷們很可能會認為,尼科爾森版小丑更好,或者說至少更忠實,這一點總是最重要的。

就角色而言,尼科爾森的小丑是一個重量級人物:他險惡狡詐、精神錯亂,帶來大量的破壞性快感。如果你忽略了為了使他融入蝙蝠俠的起源故事而做出的那些不必要的改編,他確實沒有太多失誤。他色彩鮮艷,引人注目,滑稽可笑......,換句話說,他就是真正的漫畫書里的反派,而且很顯然他說的很多有趣的台詞完全應該印刷在T恤衫上——如果不覺得聽起來太可笑的話。

至關重要的是,尼科爾森知道如何表現小丑的反復無常,如何展現潛在的殘酷暴力:他的存在足以表明,小丑單打獨斗能夠打敗大多數男人,但他閃爍的眼神卻暴露了他絕不會正大光明的打架。

2.貓女 — — 米歇爾·菲佛 (《蝙蝠俠歸來》)

和企鵝一樣,蒂姆·伯頓對貓女做了改動。她是另一個古怪反常的反派,受超自然元素影響,由伯頓特有的設計風格將惡夢般可怕的制服與標志性造型融為一體。

她是一個身著性感皮膚的怪物:從遠處看,她穿的是一套緊身火辣的橡膠制服,但當貼近仔細看,你會注意到這些屍體解剖疤痕狀的縫合線跡,使她看起來像是一隻病態的科學怪貓。

1.小丑 — — 希斯·萊傑 (《黑暗騎士》)

即使沒有他的死亡悲劇或荒唐影迷模仿他的角色而製造的暴行,希斯·萊傑飾演小丑所呈現的具有變革性、不可抗拒的演繹仍然應該被算作是所有DC電影中的最佳表演,不只是最佳反派表演。

雖然沒有忠於漫畫,但重要的是克里斯托弗·諾蘭遵循了原作里小丑的神秘感和唯恐天下不亂的個性。沒有延續漫畫里的設定,所以他的那些傷疤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變得無比重要:他就是一個謎團,在調侃中透露出殘忍惡毒的意圖,我們不知道他從哪裡來的反而更好。

如果要追究,不如想像他的橫空出世是對蝙蝠俠存在的一種回應:他倆完全是相輔相成彼此互補的二元關系——這是之前和以後任何一部蝙蝠俠電影都沒有探究過的。小丑是黑暗面,使蝙蝠俠得以大顯光芒。

承載所有這些復雜性表達的基礎是萊傑的驚人演繹。他無所顧慮,殘暴冷酷,令人擔憂的是,他又極具魅力。我們不應該喜歡這個角色,但由於萊傑抽搐的小動作和使人消除敵意的的魅力,我們絕對會不顧一切愛上他。

❼ 蝙蝠俠的敵人們

1、小丑。英文名:Joker。

小丑是蝙蝠俠的頭號對手,他的真實姓名和身世至今仍是一個謎,初期被設定成一個綠色頭發,白色皮膚,咧著嘴塗著紅色口紅,穿著紫色衣服的怪人。而小丑那張「大王」的撲克牌名片,則是傑瑞·羅賓遜獨家的創意。

❽ 求一部和魔鬼交易的電影的名字

魔鬼計劃
魔鬼護路人
魔鬼復活
魔鬼終結者
魔鬼教師
魔鬼天使
魔鬼門徒
魔鬼名單
魔鬼交鋒
魔鬼契約
魔鬼總動員
魔鬼公路
魔鬼搭車人
魔鬼雙面人
魔鬼末日

❾ 幫我找一部電影的名字

譯 名 布魯克斯先生/布洛克先生/魔鬼雙面人/雙面冷血殺手

片 名 Mr.Brooks

簡 介
每一個人,都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不停地徘徊,一步之差,就會萬劫不復。
大多數時間里,我們呈現出來的都是一個極其正常的自我,有點小缺陷,也會犯點小錯誤,但總地來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寬恕的……我們還會將那個時刻蠢蠢欲動的邪惡自我塵封起來,打上烙印,可能有的人一輩子都不敢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著第二種人格,因為當習慣成自然之後,我們的行為和選擇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當然,這種生存的常態在布魯克斯先生身上是不適用的,因為他遠比普通人要成功得多:富有的商人、慷慨的慈善家、貼心的丈夫、可敬的父親……這些贊美的詞語似乎仍然無法全面地概括出他的好。布魯克斯先生還是自己所在社區一言九鼎的大家長,鄰里有困難了,都會找他幫忙--是的,每一個人都說:他是完美的。
但是,恐怕任誰都想像不到,這樣一個西裝革履的翩翩君子,其實也窩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險惡秘密--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極度嗜血、聲名狼藉的連環殺人犯,外號叫「拇指紋殺手」。他的手法利索、計劃周密,即使是罪犯,也是最聰明的那種,直到現在,從沒有人對布魯克斯先生產生過哪怕一丁點的懷疑。
在布魯克斯先生的主觀意識里,其實還是非常渴望停止這種需求無度的殺人行為的,可是他那病態的強迫性的殺人沖動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佔據了他整個身體,使布魯克斯先生分裂出另一個人格--馬歇爾,是這個世界上最狡猾、最邪惡的殺人兇手,布魯克斯先生只能自欺欺人地將所有的罪過都歸結在馬歇爾的強勢上。
當布魯克斯先生再一次向有如毒癮的殺人慾望屈服時,他殺死了一對夫婦,也犯下了生平第一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錯誤--他作案的過程,被一個有偷窺欲的攝影師拍了下來……然而,這位攝影師並沒有選擇報警,而是拿著這一沓相片勒索已經是社會名流的布魯克斯先生。與此同時,女警探特蕾西也將懷疑的目光投射過來,布魯克斯先生第一次置身於雙重的危機之中,能否繼續隱藏他的秘密身份,全看他最終的一搏是否能夠奏效了。

❿ 厄爾·布魯克林是一部電影的男一號,有殺人上癮症,男二號吧,是他的精神分裂人,叫米歇爾

布魯克斯先生 Mr. Brooks (2007)

導演: 布魯斯·A·埃文斯
編劇: 布魯斯·A·埃文斯 / Raynold Gideon
主演: 凱文·科斯特納/ 威廉·赫特/ 黛米·摩爾/ 戴恩·庫克/ 瑪格·海根柏格/ 丹妮爾·帕娜貝克更多...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7-06-01(美國)
片長: 120 分鍾
又名: 魔鬼雙面人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片名叫雙面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
申軍誼演過愛情電影 瀏覽:616
小品演員的電影 瀏覽:865
成龍電影速 瀏覽:149
周星馳經典電影全屏 瀏覽:403
鄧光榮的電影龍騰四海結局 瀏覽:322
電影節海報觀後感 瀏覽:475
愛情呼叫等待電影片尾曲什麼歌 瀏覽:792
糯米團電影票 瀏覽:111
優酷的英文電影能調成英文字幕嗎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