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反對性別歧視的電影分享
現在很多電影里都反對性別歧視,這個沒有哪些電影是特定的,因為很多很多電影,也許主題不是反對性別歧視,但是他這個情節中是有這種反對性別歧視的因素存在了。
那個好像不是泰國的電影嘛~~是莫文蔚 林熙蕾 李嘉欣主演的《豬扒大聯盟》。
豬扒大聯盟 英文名:The Irresistible Piggies
導演:勞劍華
編劇:王晶
製片:彭立威
副導演:郭文奇
出品人:向華強
行政監制:陳明英
美術指導:黃家倫
出品:思維娛樂有限公司
攝制:風雲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演員:陳小春 飾 春春 黃浩然 飾 細龜
郭少芸 飾 Christine 林熙蕾 飾 態貓
莫文蔚 飾 蘇眉 李嘉欣 飾 阿Mo
馮德倫 飾 阿倫 杜德偉 飾 Gordon
關秀媚 飾 阿刨
類型:喜劇
上映日期:2002年5月30日
故事內容:
文靜害羞的青年細龜(黃浩然飾)到表哥阿倫(馮德倫飾)介紹的電話公司任職,立即遇上公司享負盛名的「四大豬扒」。他們分別是患有典型地中海頭發稀疏症的DJ阿Mo(李嘉欣飾);男性賀爾蒙過盛的保安部主管「蘇眉」(莫文蔚飾);臉上長有大塊胎痣的計算機奇才「態貓」(林熙蕾飾);還有哨牙蒙眼的秘書「阿刨」(關秀媚飾)。四人在公司受盡宣傳部主管,綽號「妖姬」Christine(郭少芸飾)的歧視和排斥,惟敢怒不敢言。此時,公司准備大裁員,四大豬扒不幸成為被裁目標。設計師春春(陳小春飾)和高層Gordon(杜德偉飾)為他們深感不值。春春誓要助他們由豬扒變上菜,與細龜及阿倫組成空前吸引的艷舞團,為他們籌錢整容,再回公司報仇雪恨。可惜,整容計劃處處碰壁,最後竟然走進一間森恐怖的怪醫院,醫生用反常療法,要嚇到Mo出頭發,為態貓剝皮,為阿刨鋸頭骨及為眉變性等。方法雖怪,但四人卻在醫生的妙手之下變成美女。
四女重新以全新形象及身份出現,引起整座大廈轟動,除Mo因面貌沒有改變保持身份外,其它三女都以新身份出現,加盟樓上一家敵對的公司。老闆讓原先開除三人的Christine拉她們跳槽。Christine面試三女時,倍受她們戲弄但迫於總裁壓力也只有忍氣吞聲。最終,豬扒女不僅在公司贏得了地位,還各自得到了真愛。
「豬扒」這個詞在廣東話里是「醜女」的意思
本片的最大賣點,在於李嘉欣、林熙蕾、莫文蔚與關秀媚四位超級美女,都要在片中犧牲形象,以丑怪造型示人,對於扮演丑角,李嘉欣表示毫不介意,在片中飾演禿頭女子的嘉欣,透露拍攝期間自己去洗手間照鏡,看見燈光打在光光的頭上,也被自己的怪樣子嚇了一跳。對於今次戴頭套演出,嘉欣自言不太辛苦,不過皮膚敏感是在所難免,可是既然效果神似,辛苦總算值得,她也覺得演美演丑都無所謂,反正演技就是由此磨練而來。當然盡管不介意在戲內扮丑,在現實生活上嘉欣依然堅持要美麗到底。
㈢ 暹羅之戀這部電影不會是講同志的吧
圍繞親情和愛情(就是同志)。
《暹羅之戀》是2007年底泰國最熱門的影片,盡管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在泰國並不少見,本片卻格外受到矚目,憑借清新的風格、青春的形象和動人的情節,影片公映後立刻在泰國引發了一股觀看狂潮。
「尋寶游戲」的設置巧妙,貫穿影片始終,看似「尋寶」,實為尋愛。木玩偶是兩人愛情的圖騰。當初的缺鼻子,暗示著Mew和Tong的緣分未盡;最後的完整,說明有了Tong的愛後Mew內心情感的完整。而鼻子的不合適,暗含著他們已經回不去了,原來看似沒變的東西實際上已經不同了。街角處相遇的回眸,扯出兩人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蜜蜂費力地爬出差點吞噬其生命的杯子這一鏡頭則折射出了Tong父親心態的轉變,說明了他的新生。
《暹羅之戀》里小木偶的秘密:
鼻子掌管呼吸,是生命的動力,故象徵"愛"。故事開始的時候,他們丟失了寓意"友愛"的鼻子。暗示後來彼此的分別。此後的分離使這種"友愛"在彼此的心中漸漸升華。多年之後的邂逅,友情已經變為"愛情"
Tong曾經嘗試買那個鼻子,卻受到女友的干擾,暗示愛情的波折以及其內心的斗爭,後來在Ying的幫助下(偉大的公主)Tong終於入手了新的鼻子。又為後來Ying撒手將Tong送給自己深愛的Mew做了鋪墊。結束的時候,Mew終於從Tong那裡重新得到了新的鼻子。小木偶似乎終於完整了,但是新木偶鼻子的size和原來的木偶不合,寓意他們終究不能在一起,故Mew的哭泣,既包含找回愛情的幸福,又蘊涵相愛卻又要分離的無奈。
小木偶貫穿影片,為時空穿梭之際第一個出場之物。又是電影結束之際最後一個謝幕之物。導演手法的高超以及電影的深度令人嘆為觀止。
㈣ 《暹羅之戀》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以前,我會樂意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解釋同性戀——一個人她並不是同性戀,只不過他或她喜歡的人,恰好與他同樣性別而已。後來卻逐漸發現,這樣一種思維,其實仍然帶了一定的歧視色彩。這樣的邏輯,其實帶著抹殺同性戀的色彩。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這種現象在部分人群中是存在的,這樣的人,更接近於雙性戀。但對於同性戀群體而言,卻並不是一種普遍現象。
當最後托尼跟繆說出那句「我可能不能和你在一起了,但這並不代表我不愛你」之時,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鼻子酸澀。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不如意的,多的是求而不得。而這部影片打動我的一個地方在於,它能夠正視這種求而不得,並且可以坦然接受不強求。人生難得不是執著,而是放下。拿得起放得下,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而真正是一種境界。執著本身並沒有錯,即使佛家將貪嗔痴列為修行禁忌,但作為一個凡人,執著而不偏執,其實本身也是一種品質。而在求而不得之後,理智地選擇放手,又將之放入內心,又是另一重境界。
㈤ 為了得到女主變性的泰國電影名字
《致命切割》。
故事節奏很乾凈,兩條時間線穿插著講完了一個性取向模糊,性別認知障礙的漂亮男孩怎麼變成了殺人狂魔的電影。
㈥ 電影「曼谷殺手」中體現的泰國文化
可能是佛教吧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相當於現在尼泊爾。中國的佛教屬於北傳佛教,亦我們所說的大乘佛教,是大約漢代時,由帕米爾高原傳播而來。而泰國的佛教,屬於南傳佛教,亦我們所說的小乘佛教,是直接受印度原始佛教的影響,並沒有受到中國北傳佛教的影響,中國佛教主要影響了現在的日本,韓國和朝鮮,包括越南。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是存在一定的差別的。
沒有去過泰國,無法對泰國做出其它文化上的評價。但是曾經閱讀過相應的一些文章。
按照社會發展過程而言,不重生男重生女,除了在母系氏族社會中,或者歷史的特殊時期存在過,對於大部分而言,男性在社會中占絕對地位。樓主,雖然新東方老師說過美國是「女尊男卑」,我想這更應該是一句開玩笑的話語,是為了讓大家記住Toefl聽力的技巧而已。美國是個平權社會,在法律上而言,是禁止因為性別而歧視的。但事實上,美國仍然是男性占重要地位的國家,要不,美國的女權運動也不會興起,要不,美國也不會因為希拉里競選總統而給予更多的興趣。而且,在五六十年代,美國還有過因為性別問題而提出的訴訟案件。
至於泰國,聽一些人說過,從某些中國人的眼觀看。泰國人是比較「懶散」的。或者,我想用褒義一點的詞語而言,那就是泰國人對生活是比較追求舒適的,所以泰國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比較強,我想這可能與佛教的「知足常樂」有關,另外,泰國是一個物資豐足的國家,例如,泰國是全世界稻米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這一點,也決定了泰國人的種種特性。
回到「人妖」問題,我想這也是一個讓泰國政府頭痛的問題,一方面,「人妖」給泰國這個「微笑的國度」帶來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卻又給泰國帶來了豐厚的旅遊回報。不少「人妖」是因為家境的問題,而被迫成為玩物。也有因為心理問題而選擇了這條路。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決不說明「窮人家,寧生一女,不生一男」。
其實,一個社會,可以部分由電影體現,但又不能由電影代表。就像大家所熟知的韓國電影一樣,很多是美麗的童話。所以,電影中tong母親支家,父親借酒消愁,不問生活,並不代表「女尊男卑」的問題。
但是泰國確實是一個比較讓人感興趣的國家,在歷史上來看,泰國是19世紀,20世紀,唯一一個沒有成為西方殖民地的國家,拉瑪四世也如同明治維新一樣開始了泰國的維新,並且成功的讓泰國轉型,另外,二戰時期,泰國放棄了對日本的抵抗,加入了德日軸心國。但是泰國避免了在本國上因為戰爭的損失,另外,二戰結束後,泰國因為只是被迫,被動參加,所以並沒有像日德一樣進行清算,而且聯合國的部分組織還設在了泰國。但泰國現代史上卻又發生過幾次軍政府政變,但好像又沒有把整個國家捲入進去,真是很奇怪。而且前幾年,泰國又發生了政變,聽說Pchy在他的blog裡面有其中他的感想,可惜沒有人翻譯,很想了解他對此事的看法。
其實,我倒覺得,雖然,泰國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泰國華人華僑非常多,但泰國除了給我們「優美的風景,妖艷的人妖,泛濫的色情」外,我們還知道什麼。也許是我們的大國心態作怪,對於泰國,這身在我們旁邊的國家卻不了解。對於泰國的歷史,種族,語言,社會,這真是一個遺憾,希望以後又跟多的關於泰國的方方面面的文章出行,加強我們對於身邊這個陌生的國度,有進一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