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全球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著名的三個電影節,它們分別為: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這三大電影節特色各異,當中威尼斯電影節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偏重藝術與先鋒電影(先鋒茶話會),戛納電影節有歐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偏重商業與藝術結合電影(噱頭拍賣行),柏林電影節最為關注政治性和社會性(政治教管所)。至今,三大電影節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被譽為「藝術家的避難所」。奧斯卡金像獎與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
⑵ 「戛納」「戛納電影節」「盧浮宮博物館」「巴黎聖母院」用英文怎麼翻譯
1、戛納:Cannes
戛納(Cannes)位於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風光明媚的休閑小鎮。和法國其他城市一樣,戛納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在 6-10月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五月中旬在此舉辦。
2、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戛納電影節(法語:Festival de Cannes)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戛納,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電影節及柏林電影節),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每年法國政府會輔助100萬至150萬美金可見其重視程度。
⑶ 歐洲三大影展有什麼
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
來歷含義:
1932年「開張」的威尼斯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它比戛納電影節早14年,比柏林電影節早19年。每年的八月底到九月初的兩周里,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影壇的焦點。
一開始,影節主要獎項分為「最佳外國片」、「最佳義大利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沒有固定的評審委員會,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結果千奇百怪,連米老鼠都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選票。
威尼斯電影節一度被法西斯政府控制,獎杯叫「墨索里尼杯」。威尼斯電影節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在1946年重新開辦之後。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的《南方人》獲得「最佳國際影片獎」。而此後《曼儂》、《王子復仇記》紛紛獲獎,顯示了電影節不凡的藝術氣息。1949年,電影節正式將最高獎項「最佳國際影片」更名為「聖馬克金獅獎」;1953年撤了「最佳義大利電影」,增設了「聖馬克銀獅獎」,顯示了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化和藝術化的雄心。
歷史影響:
威尼斯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威尼斯電影節最大特點是獨立自主的原則和冒險精神,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評判標准為「藝術性」。威尼斯電影節以「新、奇、快」發掘導演而著稱,被稱做「電影大師的搖籃」。它挖掘過黑澤明、溝口健二、薩蒂亞吉特.雷伊這些亞洲電影泰斗。1951年對黑澤明的《羅生門》授獎,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點對准東方電影。
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來歷含義:
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坎城影展及威尼斯影展合稱國際三大影展,於1951年在東西兩大交界的西柏林創立。最初於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間展開,自 1978年起,改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舉辦,影展時間為期2周。由於柏林市徽為熊,柏林影展的大獎便稱為金熊獎。影展除競賽部份外,另有非競賽影片及青年電影以及各項回顧展。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獎項設置: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 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歷史影響:
柏林電影節對東西方電影的對話,交流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國際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來歷含義:
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康城電影節或坎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電影節始於1946年,於每年春季在法國南方小城戛納舉行。電影節在1948年、1949年曾停辦兩次,在1968年因為法國的五月風暴又中斷一次。
電影節設立多個獎項,其中最高獎項在1957年之前為「金鴨獎」,1957年起開始改為「金棕櫚獎」,這也是每年國際電影界相當重要的獎項。另外評委會特別獎也是電影節比較重要的獎項。
⑷ 英漢對照熱詞翻譯:「電影展映」英語怎麼說
電影展映
英文:film panorama
Yesterday attended Zhao Wei the Chinese movie the activity, entire black formal clothes presented.
昨天出席中國電影展映活動的趙薇,一件全黑禮服亮相.
Restored films are being showcased this month at a festival in Paris.
本月的巴黎電影節將展映一些修復版的電影。
Some independent made films, documentary movies will also be available.
一些獨立製作的電影 、 紀錄片展映活動也即將展開.
⑸ 歐洲三大電影節
最著名的莫過於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
2、戛納電影節
華人評審:
1997年:中國女演員鞏俐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
1998年:中國導演陳凱歌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
2001年:中國台灣導演楊德昌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
2017年:中國女演員范冰冰獲邀擔任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3、柏林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⑹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什麼
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三個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特色各異。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偏重藝術與先鋒電影;戛納國際電影節有歐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偏重商業與藝術結合電影;柏林國際電影節最為關注政治性和社會性。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以「藝術性」作為評判標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辦。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地平線」、「未來之獅」、「VR競賽」、「非競賽展映」、「國際影評人周」、「威尼斯日」等單元。在電影黃金年代(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2018年5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⑺ 歐洲三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特色各異,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偏重藝術與先鋒電影;戛納國際電影節有歐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偏重商業與藝術結合電影;柏林國際電影節最為關注政治性和社會性。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特色各異,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偏重藝術與先鋒電影;戛納國際電影節有歐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偏重商業與藝術結合電影;柏林國際電影節最為關注政治性和社會性。
⑻ 電影藝術展英文怎麼說
Movie/Film Art Display/Show/Exhibition.
⑼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
介紹:
1、雙料主席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同於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英國學院獎等等頒獎禮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採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評獎。每一個競賽單元均設有獨立的「評委會主席」和「評委會成員」,以主席領導並在10人以下,通常邀請電影圈、文學界的權威人士,他們將在討論和論證中決定獎項的歸屬。
2、華人評審
截至2015年,擔任過評審團主席(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四位:鞏俐、王家衛、張藝謀、李安;擔任過全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三位:陳凱歌、鞏俐、張曼玉。
⑽ 歐洲以及美洲各大電影節的相關詳細資料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於每年的2月7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熊獎」;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於每年的5月10日至21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棕櫚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於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
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於每年的7月16日至29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聖.喬治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於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於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貝殼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於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9年,於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樹商陸獎」;
聖丹斯電影節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