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這部影片,拍得很棒!片中一些細節處理的非常出色和具有隱寓作用!
影片中,主人公的職業被設置成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他生活里,影像已經成為習慣。但他無法窺見那台隱藏的攝影機後的人,他熟悉的日常生活於是在影像中重新變得陌生。(引用)
影片大部分時間寂靜得有些神秘和恐怖,那種隱藏著的暴力是最為可怕的暴力!在所謂的文明和平世界背後隱含著的是人們的虛偽、欺騙和種族歧視。主人公在片中時常說謊,甚至對自己的妻子也是一樣,對一切的事物產生出懷疑和不安,睡覺見不得一點光亮,這是由於兒時的記憶和經歷所致,是他們一家對於阿爾及利亞人的一種償還和內心的愧疚,同時作為法國人又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優勢感,和那位自殺阿爾及利亞人的兒子的對話很能說明問題。
影片的亮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片中出現了法國足球英雄阿爾及利亞人齊達內的畫像,他是主人公兒子的偶像,他在2006世界盃決賽撞了馬特拉齊的那一幕展現了比足球的勝利和金錢榮譽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尊嚴,這一幕和那位自殺的阿爾及利亞人是同樣的犧牲行為。
2 主人公做到了一個噩夢是自殺的阿爾及利亞人兒時把一隻雞的頭砍了下來,雄雞象徵著法國,這里也有一種隱寓。
3 主人公的兒子暗中知道了他母親與另一個男人有親密的來往,他父親又忙於工作,對於他的教育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影片中出現過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的海報體現了這個事實。
精彩對白(引用):
友人:你們知道,不要讓女人等著,尤其是她已經不年輕的時候。
母親:怎麼了,你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
喬治:一切都很正常。看你的樣子,我有點擔心。
母親:這個樣子?這個年紀了,我有些力不從心。我們不想破壞你的心情。
喬治:你整天一個人在家待著不覺得寂寞嗎?
母親:那怎麼了?如果有時可以在花園里坐著,一個人待著也很好。你不覺得在地鐵里比在家裡還孤獨嗎?
喬治:奇怪,自我長大後,我就一次架也沒打過,我討厭打架。但是如果你不停止這場愚蠢的游戲的話……
馬基德:怎麼,你想打我?對你來說這很容易,最後一次見面你也沒有友好地和我告別。如果你打我,你就別想從我這里得到什麼,就是把我打死也不會。在這方面,你是受過很好教育的。你沒忘了怎麼打架吧?
喬治:什麼意思?
馬基德:難道不是這樣嗎?我認為是這樣。不論那人改變多大,都不會丟掉他固有的本質。
喬治:那時候你比我大,比我強,我沒有選擇。
馬基德:你說什麼呢?你母親病了嗎?
喬治:你怎麼知道?
馬基德:很容易猜到。
㈡ 有一部電影,說的是1994年法國航空8969號班機劫機事件,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突擊L'assaut(2011)
◎簡介
根據史上著名的「法國航空8969號班機劫機事件」改編。1994年12月24日上午,一架法國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車飛機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機場被4個伊斯蘭武裝分子劫持,機上265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被扣作人質。並在當晚將兩名人質殺害。飛機上的乘客有阿爾及利亞人、阿法雙重國籍人和法國駐阿使館的外交官等,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回法國過聖誕節的。這架飛機是在臨起飛前被劫持的。武裝分子屬於伊斯蘭拯救陣線的一個極端組織,他們已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25日格林尼治時間9時前釋放兩名被關押的伊斯蘭拯救陣線領導成員,否則將殺害更多人質。
26日凌晨,被劫持的法國客機降落到法國馬賽機場。法國當局繼續與劫機分子進行談判。因恐怖分子拒絕交出人質,巴拉迪爾總理決定用武力解決,並派出一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法國國家憲兵行動小組。
盡管恐怖分子十分兇悍,但終究寡不敵眾,被全部擊斃。整個行動僅用了10多分鍾,干凈、利索、快捷。歷時54個小時的特大劫機恐怖事件得到成功解決,273名人質全部獲救,只有少數人受輕傷。
幕後製作
這次成功的營救已經成為歷史上武力營救人質的經典案例。法國觀眾對這部影片也給予了期待和關注,影迷對這部電影也表示了肯定,還有觀眾將本片與保羅?格林格拉斯的《顫栗航班》相提並論。法國的《觀點》、《解放報》、《法蘭西地鐵報》、《電視一周》都給出了四星的好評,其他媒體普遍打了三星.
㈢ 求一個戰爭電影大概是俄羅斯拍的,劇情是:幾個與大部隊走散的士兵聚集在一起,(他們互不相識都是士兵沒
你說的應該是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合拍的影片《光榮歲月》
1944年至1945二戰期間,一群阿爾及利亞的小夥子應召入伍,被編入法國軍隊,參加對德國的反擊戰。阿布戴卡德( 羅舍迪·澤姆 Roschdy Zem飾)因通過軍事理論考試而被授予下士軍銜,在上級命令下帶領同鄉的弟兄們編進嚴厲的馬丁尼茲中士(伯納德·布蘭肯 Bernard Blancan 飾)的隊伍中。在首次訓練中,矮小伙薩義德(賈梅爾·杜布茲 Jamel Debbouze 飾)在應對中士投手雷的考察時險些釀成大禍,幸好中士出手敏捷,反應神速,才讓這批新兵倖免於難。在戰斗中,這些新兵表現神勇,特別是下士,中士對他另眼相看。午餐時,出於對非洲士兵的歧視,食品分配極為不公,為了各種族士兵權益,下士不惜以下犯上,貿然頂撞了中士,兩人是否就此結下私人恩怨?非洲士兵們的命運又何去何從?
㈣ 電影《巴黎我愛你》中戴著頭巾的穆斯林女孩是誰
蕾拉·貝克緹Leïla Bekht。
這位阿爾及利亞裔法國女演員憑借2006年的電影《巴黎,我愛你》進入觀眾的視野,她在片段「Quais de Seine」中扮演可愛的穆斯林姑娘Zarka,在6分鍾的時間里,表現可愛、幽默、諷刺和誘人。從此這位阿爾及利亞後裔的美女開始了她的璀璨星路。隨後主演的電影《預言者》獲得了2009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她在該片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