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11屆法國電影展映

11屆法國電影展映

發布時間:2023-01-12 09:12:01

❶ 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入圍影片又哪些

其中9月份大虞海棠就要出第2季了,他肯定會入這個國際電影節入圍的,因為大魚海棠之間出現過一次就是打刀國家動漫的巔峰。

法國影協舉辦的世界舞蹈電影展映周活動是2011中國舞蹈藝術博覽會活動的一部分嗎

法國影協將攜多部世界各國所拍攝的舞蹈題材的電影,於博覽會期間在北京
展覽館報告廳放映,將 吸引眾多舞蹈影迷前來北京展覽館

❸ 關於呂克貝松的參考文獻 關於他電影手法的文獻資料

呂克·貝松 (法文:Luc Besson;)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
中文名: 呂克·貝松
外文名: LucBesson
國籍: 法國
出生地: 法國巴黎
出生日期: 1959年3月18日
職業: 導演,製片,編劇,演員,剪輯
代表作品: 《第五元素》《聖女貞德》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成長經歷
人物爭議
成本遭疑
毫不動搖
電影戲路
獲得榮譽
展開

呂克·貝松
編輯本段
基本信息

姓名:呂克·貝松
英文名:Luc Besson
出生地:法國巴黎
生日:1959年3月18日
星座:雙魚座
呂克·貝松
職業: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
語錄:電影,不過是一片阿司匹林
編輯本段
人物介紹

呂克·貝松,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是在法國拍攝而已。呂克·貝松被認為是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事實上,這個稱號並不過份,在法國乃至歐洲大陸,呂克·貝松總是最吸引人們注意的導演。他的電影節奏明快,富於時尚感,風格詭異,幾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們的期待。
編輯本段
成長經歷

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貝松很快調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決心做一名電影製片人,於是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
呂克·貝松
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Besson、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 ;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坦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基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津津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
呂克·貝松
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則似乎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編輯本段
人物爭議

80年代中期,貝松拍攝了《地鐵》,《碧海藍天》等藝術電影之後,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前途無限的年輕導演;90年代貝松在拍攝了《殺手萊昂》、 《第五元素》之後,卻受到了法國電影理論界的輕視。《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創下了2億7千萬美元的收益,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的第三名,不管評論界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未來世界,在電腦高科技與時空交錯的敘事中,帶給我們一絲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呂克·貝松是當代法國電影影壇最受矚目且爭議最大的導演。盡管《第五元素》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高蒙公司的營業額翻了一翻,但是貝松在國內卻常常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和打鬥於

呂克·貝松
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近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顯示了法國電影人復興本國和歐洲電影業的決心和勇氣,影片榮獲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故事內容本是呂克·貝松在16歲時就開始構思,當時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剛剛問世,顯然貝松的想像和構思與之相比還很不成熟。事隔20年之後,貝松依舊念念不忘少年時代的構想,經過20年的籌劃.該劇本具備了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雖然有評論認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國未來主義的滑稽笑劇,認為不過是視覺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屆夏納電影節開幕式上作為開幕影片放映的時候,這部表現人類未來23世紀的科幻片還是引起了轟動。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駕駛著他的那輛抗地球引力的黃色出租汽車飛越紐約城市上空的鏡頭,與盧卡斯的星際字宙飛船相比毫不遜色。當年那個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貝松,20年後終於和盧卡斯站到了一起。
編輯本段
成本遭疑

早在《碧海藍天》中,呂克·貝松就顯示出他對大製作和宏大場面的迷戀與追求。從《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開始,貝松日漸游離他過去所從屬的那種電影形態,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不僅在類型方式上玩盡花招,還在製作成本上不斷升級,這也許就是貝松在本國遭到非議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好萊塢也開始在世界各國招兵買馬,其首選就是吳宇森和呂克·貝松。貝松法國式的浪漫風情以及吳宇森東方味的英雄情結倍受好萊塢的青睬與模仿。貝松最終用《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證明了娛樂大片不是好
呂克·貝松
萊塢的專利,法國人不僅能製造低成本、小製作的藝術電影,還能生產在全球盈利的商業巨片,一個法國人可以在美國的地盤上「與他們相抗衡」。今天的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樣,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看作和斯皮爾伯格同一類型的商業片大導演,但殊不知貝松能夠走到今天,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作為第一部高成本的歐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時候,開始票房並不令人樂觀,看慣了藝術影片的法國觀眾和受到好萊塢商業大片熏陶的美國觀眾並不抱有太多的興趣。影評人的反映也是貶大於褒,影片最為致命之處還在於它高達1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但是奇跡出現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預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幾個主要西方國家廣泛放映,影片是大賺了一筆
,但是評論界對貝松和這部影片依舊低調處理。
編輯本段
毫不動搖

呂克·貝松並不因為這些評價動搖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國人和美國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聖女貞德》選取了歷史和現實,民族和國際的恰當交融,拍完之後好評如潮。聖出席活動照(20張)女貞德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傳說。有關聖女貞德的影視作品不計其數,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他們分別是:德萊葉導演的為電影默片時代劃上精彩句號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布萊松導演的極度忠實於宗教情節和原審判材料的《聖女貞德受難》;呂克·貝松耗時三年拍攝的史詩性巨片《聖女貞德》。
布萊松的《聖女貞德受騅》僅僅截取了貞德受審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歷史的真實瞬間。而呂克·貝松的《聖女貞德》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英法百年戰爭和貞德作為一個少女和法蘭西戰士的浪漫情懷。和布萊松一樣,呂克·貝松也是法國影壇一位孤獨的探索者,也許這是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法國導演的唯一相同之處。也許正是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們同樣偏愛貞德這個歷史人物,只不過他們詮釋歷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呂克·貝松的導演手記里我們看到貝松對貞德的評價:貞德是我們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純真之間捕捉到的東西,又在她的時代失去,正像我們在自己的時代所失去的一樣。貝松在這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獨到思考:「難道人類的思想必得沿著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發現隱藏在邪惡背後的善良嗎?」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編輯本段
電影戲路

貝松的電影戲路實際從第一部電影就已經基本定型,他電影中的人物歸納起來不出兩類:持槍
這個殺手不太冷海報
的女孩或女孩型女人,她們纖弱的外表與槍支暴力構成的強烈對比,是貝氏電影美學的重要成份;另一類人物就是與現實對抗的孤膽英雄,這又是一個人格分裂的人物。如果進行一些淺顯的心理分析的話,這其實是貝松人格中的陰陽兩面:外表堅強而內心脆弱的男人和外表脆弱而內心堅強的女人。凡由他編劇、執導的電影,故事都是圍繞著這樣的心理定式組成的。最後這部《天使安琪拉》是貝氏心理的一個總結:無依無靠的男孩躲在一個看似大膽的無賴的外殼下,等待著一個女人(天使)的救助。影片雖然是黑白的,但逃不掉貝松已經習
第五元素海報
慣的廣告美學的拍攝方法,片中呈現的巴黎是明信片式的,而男女主人公則是貝氏人物的一個延續。觀者從中可以探到貝松之為貝松的那個奇妙組合:生意人的頭腦加玩童心理加一點點多愁善感。
「貝松產品」的成功秘訣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以文化共性取代個性,去除導演的自我中心,人物線條簡單,一切以故事為出發點,動作多、對話少、節奏快。的確,賣得最好的片子不等於拍得最好的片子,但不要以為印度的寶萊塢、美國的好萊塢、貝松的歐羅巴愚蠢到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只是更接受市場的現實。
編輯本段
獲得榮譽

【一】1985年憑借《地鐵》獲得第11屆法國電影愷撒獎十三項提名和三項獎
【二】1987年憑借《碧海情》獲得第14屆愷撒獎八項提名和兩項獎
【三】1989年憑借《尼基塔》獲得第16屆愷撒獎九項提名和一項獎
編輯本段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2010)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2 Arthur et la vengeance de Maltazard (2009)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呂克·貝松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蒂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呂克·貝松導演的《第五元素》劇照(20張)
碧海藍天 Le Grand bleu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Le Dernier combat (1983)
編劇作品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2010)
暴力街區2:終極 Banlieue 13 Ultimatum (2009)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 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呂克·貝松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Le Grand bleu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Le Dernier combat (1983)
監製作品
家園 HOME (2009)
巴黎諜影《from Paris withl ove》(2010)
編輯本段
人物評價

呂克·貝松可算是法國電影界的頑童也是一個鬼才,他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導演之一,但總得
呂克·貝松
不到影評的肯定,卻一而再、再而三創下票房紀錄。他固執,而且堅信自己的才氣,完全不理會他人的批評。他的父母親都是水上運動的高手,母親還是潛水教練。青少年時,他夢想成為海洋、海豚專家,但是17歲時因為一次潛水意外,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願望,轉向電影。盡管他再也無法潛入童年深愛的海底,但卻因此而成為90年代法國最具世界影響的導演,甚至被人稱為「歐洲的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呂克·貝松沒有受過任何訓練,就直接到電影廠里當雜工,從底層一步步做起。之後,他就到好萊塢去,到處走、到處看。回到法國後,他便決定開始拍片。那時,他住在一間小閣樓,和一個朋友湊了點錢就拍了一部科幻默片《最後決戰》,結果得到亞弗利亞茲科幻片的部分作品(19張)大獎,從此啟動了他的電影事業。
他的第二部影片是1985年執導的《地鐵》,獲第11屆法國電影愷撒獎十三項提名和三項獎;1987年的《碧海情》獲第14屆愷撒獎八項提名和兩項獎;1989年的《尼吉塔》獲第16屆愷撒獎九項提名和一項獎。短短的幾年取得如此的成績,這在法國中青年電影導演中堪稱鳳毛麟角。因此,呂克·貝松憑借自己的實力躋身於法國一流導演的行列。呂克.貝松作品的題材、樣式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外。《地鐵》
呂克·貝松
一片描寫了與地面世界相對應的巴黎地鐵這一完整的地下世界,描寫了生活於其中的人們的生活、情感與遭遇;接下來的一部《碧海情》則以廣闊無垠的大海為主角,展現了其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及人們對它的深深的眷戀;《尼吉塔》又將筆觸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謳歌了
愛對人性復甦的巨大功能; 《大西洋島》 (1991)再次將目光投向海洋,是一部表現海洋生物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記錄片……每一部都有創新,每一步都不循舊路。這就是呂克·貝松的特色。呂克·貝松被認為是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事實上,這個稱號並不過份,在法國乃至歐洲大陸,呂克·貝松總是最吸引人們注意的導演。他的電影節奏明快,富於前沿時尚,風格詭異,幾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們的期待。

❹ 昨天晚上電影頻道大概11點左右放的是什麼電影啊,是美國的。叫決什麼的

讓雷諾主演的《決戰帝國》 更多海報 片名:LEmpire des Loups 譯名:決戰帝國 導演:克里斯·納漢(Chris Nahon) 編劇:讓·克里斯多夫·格朗(Jean Christopher Grange) 主演:讓·雷諾(Jean Reno) 阿赫麗·喬維爾(Arly Jover) 勞拉·莫瑞蒂(Laura Morante) 類型:動作/驚悚 對白:法語 片長:124分鍾 級別:12歲以下禁止觀看 發行:法國高蒙公司Gaumon 上映日期:2006年1月30日(中國) 推薦指數★★★ 《決戰帝國》是去年全球最賣座的法國影片,集合了動作驚悚、懸疑警匪於一體,既保留了法國影片的傳統特色,同時又具有極強的好萊塢色彩。作為一部驚悚動作片,影片自始至終籠罩在一種潮濕陰冷的恐懼中,被風格化的雨霧幾乎貫穿了影片始終。 該片主演正是憑《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殺手萊昂」一角而風靡世界各地的法式硬漢讓·雷諾。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之後,讓·雷諾又主演了《暗流》、《綠芥刑警》、《美洲豹計劃》、《墮落花》等影片。在這些影片中他一般主演兩類極酷殺手:一類是「黑幫殺手」,一類是「愛情殺手」。而即將在春節上映的影片《決戰帝國》中,讓·雷諾扮演了一個極富爭議的形象———警察將他看作黑幫老大,而黑幫卻將他看作是卧底警察。鑒於目前國內2月前半月的引進大片還未確定,不少影院已決定以《決戰帝國》為契機,舉辦「讓·雷諾影片周」等相關展映活動。 讓·雷諾這次來華除了宣傳《決戰帝國》外還將出席在北京舉辦的法國電影周:2月8日,雷諾將抵達北京,第二天他將出席記者見面會並推介《決戰帝國》,當晚還將出席第三屆法國電影展映的開幕式;2月10日晚,雷諾將赴中國電影資料館與觀眾交流;而2月11日,他則計劃到上海,出席法國新電影展的開幕式,《決戰帝國》已被定為該影展的開幕片。華夏電影公司表示,這幾年法國進口大片每年都在增多,其中影響較大的包括《暗流》《車神》等,但還沒有一部分賬形式的大牌主演到過中國,此前導演呂克·貝松曾多次表示要來華宣傳電影,但次次未果,這次《決戰帝國》中的主演讓·雷諾的來華,才讓觀眾有機會得見真正大牌的法國男星。

❺ 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歷屆情況

2009年6月8日至13日,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在法國東部城市昂西舉行,德國受邀出任了本屆動畫電影節主賓國。澳大利亞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以及美國動畫影片《鬼媽媽》共同摘得本屆電影節最佳長篇動畫電影桂冠。
電影《瑪麗和馬克思》講述了一個胖乎乎的澳大利亞小女孩與一位患有肥胖症的紐約人之間的友誼,被看做是導演亞當·埃利奧特的半自傳式影片。而動畫電影《鬼媽媽》則使用3D術講述了一個黑色的精神分析故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藝術總監塞爾日·布龍貝格指出:「由於兩部影片難分伯仲,評委會只好決定取消2009年的長篇動畫類特別鼓勵獎,而將電影節最高獎——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同時授予兩部影片。」共有10部作品參加了2009年昂西動畫電影節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的角逐,除兩部獲獎影片外,還包括夢工廠3D動畫片《怪獸大戰外星人》以及曾亮相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動畫新作《小村嚇嚇叫》和《拉斯卡爾》等。 2011年6月11日, 2011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圓滿落幕。主辦方CITIA宣稱,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1922份作品,來自70多個國家、超過7000人參加了動畫節。
本屆動畫節共有42部短片、37部電視系列片、21部動畫廣告、59部學生作品等172部作品入圍競賽單元的終評名單。經過為期數天的激烈角逐,法國動畫導演安東尼·德勒斯瓦和尤安·史法拍攝的動畫片《猶太長老的靈貓(The Rabbi's Cat)》摘得了長篇動畫類的最高獎項「水晶獎」,日本動畫導演原惠一執導的長片《意外的幸運簽(Colorful)》則同時獲得了長篇動畫類另外兩個獎項——「觀眾獎」和「特別獎」。
短篇動畫類最高獎同樣由法國作品獲得,獲獎作品《像素:復古游戲(PIXELS)》是一部描寫紐約郊區被8位電子游戲機中的角色「襲擊」的有趣影片,片中引用了樂高玩具以及《太空侵略者》、《吃豆》、《俄羅斯方塊》等經典游戲名作的要素;而用壁畫形式講述生命起源的短片《宇宙大爆炸,生命大繁榮(Big Bang Big Boom)》則為義大利藝術家布魯帶來了昂西評委會特別獎。
電視片方面的獎項由歐洲的三部動畫獲得,最佳畢業作品的殊榮則頒發給了法國青年人羅南·科恩的畢業作品《柏拉圖(Plato)》,該片也同時收獲了青年評委會大獎。而此前被寄予厚望的皮克斯公司的短片《月亮》則一無所獲。
2011年的影片上映會上,除一些動畫大片外,主辦方還放映了皮克斯的《月亮(La Luna)》、迪士尼的《尼斯湖小怪(The Ballad of Nessie)》以及華納兄弟的《大土狼與兔騎士(Coyote Falls and Rabbit Rider)》等名廠製作的短篇動畫新作。此外,本次昂西動畫節也吸引了中國的很多動畫公司、廠商參展。其中,我國與日本合拍的影片《藏獒多吉》還入選了長片動畫競賽單元。
2011年9月22日晚,有著動畫界「奧斯卡」美譽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獲獎作品影展在廣西桂林甲天下廣場隆重開播,吸引了近萬名中外遊客和市民前來觀賞。此次獲獎作品影展是第三屆中國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暨桂林國際動漫節的一項重要內容。期間,還將舉辦昂西動畫電影節、動畫學院、動漫企業特裝展、法國專家講壇以及動漫交流懇談會等活動。
2011年9月23日,「中國·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暨桂林國際動漫節」與具有51年歷史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簽約,建立友好節會合作關系。雙方表示,通過兩個節慶間一系列的真誠合作,必將推動中法兩國的文化交流。 在廣西桂林召開的動漫產業高峰論壇上,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主席多米尼克·畢督邀請中國大學生及動漫愛好者將更多的動漫作品投送昂西,並表示根植於中華文化血液的作品更有世界前景。 並表示中國的動漫從業者可以著眼於中國本土元素,尋找中國故事,創作出真正本土化的作品。 2012年6月4日,世界四大動畫電影節之一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開幕。主辦方正式公布了本屆動畫節的最終活動計劃及日程,大約500部動畫作品將在6天展期里進行展映。
主辦方公布的信息顯示,2012年動畫節的核心活動包括法國動畫大師帕特利斯·勒孔特(Patrice Leconte)的作品《自殺專賣店(The Suicide Shop)》的展映,迪士尼短篇動畫《紙人(Paperman)》的巡演會,美國動畫《勇敢(Brave)》和《老雷斯的故事(Dr. Seuss' The Lorax)》的製作記錄影像上映等。實物展覽方面有《冰河世紀(Ice Age)》系列及《自殺專賣店》的資料展等,內容同樣非常豐富。
本屆動畫節中還有一個引人關注的企劃展示項目,叫作「《神秘的黃金城》的三十年:1982-2012」。《神秘的黃金城(Les Mystérieuses Cités d』Or)》是一部由法國和日本於1982年聯合製作的電視動畫,該動畫以十六世紀的南美洲為舞台,講述了少年埃斯特邦和同伴們一起為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城」而展開冒險的故事。該片在法國播出後反響強烈,成為長年受到法國兒童喜愛的名作。
據悉,為了紀念《神秘的黃金城》誕生30周年,法國電視台TF1將於2012年推出該系列的新作。在新作中,成功找到南美「黃金城」的主人公們為了尋找新的「黃金城」而踏上了前往中國的旅途。這部新作的預告片也將在本屆昂西動畫節上公開。

❻ 聖誕快樂電影下載 聖誕快樂電影迅雷下載

電影聖誕快樂迅雷下載/地址 這是一出洋溢著節日歡樂氣氛的3-D立體大電影,是一家大小歡渡佳節必看影片。 電影《聖誕快樂》3D海報故事講述在很久以前,

❼ 賈樟柯的事跡

賈樟柯,生於1970年,山西省汾陽人。199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現居北京。法國《電影手冊》評論他的首部長片《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賈樟柯還參與了大量的國際文化活動,成為當今亞洲最為活躍的電影導演之一。
2004年,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獎。
2004年,賈樟柯擔任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2005年,賈樟柯擔任日本山形國際電影節評審
2006年,因《三峽好人》獲得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07年,獲國際經濟組織「青年領袖」稱號
2007年,因《三峽好人》獲得首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鍾,故事片)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首獎:沃爾夫岡 斯道獎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第20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熱氣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第17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虎獎
第3 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潮流獎
比利時電影資料館98年度大獎:黃金時代獎
第42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首獎:SKYY獎
1999年義大利亞的里亞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站台(2000,193分鍾/154分鍾,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參賽作品,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0年獲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2001年獲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唐吉可德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2001年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獎
2001年獲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
2001年獲第30屆蒙特利爾國際新電影新媒體節最佳編劇獎
2002年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2002年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公共場所(2001,31分鍾,紀錄片)
第13屆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影片
◇狗的狀況(2001,5分鍾,紀錄片)
2001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特別展映。
◇任逍遙(2002,113分鍾,故事片)
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
第16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特別獎
2004年洛杉磯影評人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2年美國《電影評論》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世界(2004,108分鍾,故事片)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
第 6屆西班牙巴馬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伯爵獎、最佳攝影獎
第11屆法國維蘇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第 7屆法國杜威爾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金荷花獎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2005年最佳外語片獎
法國《電影手冊》2005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東 (2006, 70分鍾, 記錄片)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義大利紀錄片協會最佳記錄片獎
義大利藝術協會2006開放獎
2006台北國際記錄片雙年展最佳亞洲紀錄片獎
◇三峽好人 (2006, 105分鍾, 故事片)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導演因此片,獲得首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❽ MovieKids電影協會的大事記要

2004年8月26日 MovieKids電影協會正式成立
2005年9月 協會換屆,第二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6年4月 協會換屆,第三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6年5月 拍攝深圳大學城第一部校園DV《綠.白.紅》;攜手英語協會舉辦了英語電影配音大賽; 組織「青春在歌唱」紀念五四運動87周年主題放映。
2006年11月 協會換屆,第三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6年12月 協會在北大未名BBS上開通版塊MKFA,擁有屬於自己的版塊
2007年4月 協會電影放映100期慶祝
2007年5月 協會在sohu開通協會博客,博客名——always be moviekids
2007年10月 協會換屆,第四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8年6月 協會面向深圳大學城的全體師生徵集會衫設計。經過民主投票,江曉影設計的會衫以高票入選,成為協會會衫
2008年9月 協會換屆,第五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8年9月 協會電影放映150期慶祝
2009年3月 協會電影放映180期慶祝
2009年5月 舉辦「激盪的歲月」紀念五四運動電影展映活動 ;協會換屆,第六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9年6月 榮獲院十佳學生社團及社團個人(會長 趙小蓁)稱號
2010年5月 協會換屆,第七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0年6月 榮獲院十佳學生社團稱號
2010年9月25日,展映廣西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畢業生陳遠良作品《空谷十年》
2010年10月~12月 全球電影新潮流回顧展(法國、波蘭、日本、香港地區)
2011年5月 協會換屆,第八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1年5月 聯合深圳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組織「農夫山泉杯首屆大學生電影論壇暨金雞百花獎獲獎影片高校巡展活動」,連續一月每周末放送國產優秀電影
2011年6月21日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於晚7點在國際會議中心,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黨總支主辦、電影協會承辦舉行《建黨偉業》電影放映活動
2012年5月 協會換屆,第九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2年9月 協會開通認證新浪官方微博@MovieKids電影協會
2012年9月 獲得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十佳社團、十佳社團負責人(李靜雅)
2012年11月24日 與深圳雅圖影院合作,為同學們提供免費觀影機會。
2012年11月~12月 響應深圳市委「飲水思源」節水宣傳微電影製作大賽,組織協會微電影拍攝活動
2013年5月 協會換屆,第十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3年5月 第10屆法國電影展展映期間,電影協會與深圳的宣傳公司合作,獲得免費觀影券16張,通過網路申請的方式,免費發放給會員
2013年9月 開展「新生展映月」活動,服務於整個深圳大學城,電影協會每周在網上發起電影放映投票活動,依據投票結果與,真正使學子以主動的身份參與到電影放映活動中。
2014年5月 協會換屆,第十一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4年10月20日 於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國際會議中心承辦《打工老闆》首映式及導演主演分享會
2015年5月 協會換屆,第十二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5年6月 承辦First青年電影展深圳大學城站活動
2015年10月25日 「MovieKids工作室」成立

❾ 中國電影在國際大型電影節的獲獎情況

太多了,先發最近幾年的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記錄(2005年——2007年)

2005年

《青紅》(大陸)——導演王小帥,高圓圓、秦昊、李濱主演

獲第58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5月)

《淹沒》(大陸)——導演鄢雨、李一凡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2月)

《牛皮》(大陸)——導演劉伽茵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卡里加利獎和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2月)

《夢游夏威夷》(台灣)——導演徐輔軍,楊佑寧、黃鴻升、張鈞甯、黃泰安主演

獲第7屆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荷花獎」(3月)

《桃花燦爛》(大陸)——導演傅華陽

獲第16屆丹麥哥本哈根國際電影節「安徒生榮譽獎」(4月)

《咖啡時光》(台灣)——導演侯孝賢

獲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鬱金香獎」(4月)

《自娛自樂》(大陸)——導演李欣,尊龍、李玟主演

獲第5屆美國好萊塢貝弗利山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

《生死劫》(大陸)——導演李少紅,財周迅主演

獲第4屆美國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故事片大獎「創辦人獎」(4月)

《2046》(香港,2004)——導演王家衛,梁朝偉、鞏俐、王菲、張震、木村拓哉、董潔、張曼玉主演

獲第49屆西班牙巴塞羅那聖喬帝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2005年5月)

《情人結》(大陸)——導演霍建起,趙薇、陸毅主演

獲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2005年6月)

《b420》(香港)——導演鄧漢強

獲第19屆日本福岡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2005年7月)

《可可西里》(大陸)——導演陸川,張磊、趙雪螢、亓亮、趙一穗、多布傑主演

獲第27屆美國山嶽電影節最佳敘述片獎(2005年7月)。

《銀飾》(大陸)——導演黃建中,主演孟堯

獲日本SKIP國際數字電影節技術獎(2005年7月)

《長恨歌》(香港)——導演關錦鵬,鄭秀文、梁家輝、胡軍、吳彥祖、蘇岩主演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歐洲藝術交流獎」(9月)

《紅顏》(大陸)——導演李玉,劉誼、黃興饒、李克純、王乙竹主演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歐洲藝術獎CICAE」(9月)

獲奧地利維也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費比錫國際影評人協會(FIPRESCI)大獎」(10月)

獲比利時根特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羅伯特懷思獎」(10月)。

《小站》(台灣)——導演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9月)

《日出日落》(大陸)——導演騰文驥

獲第29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9月)

《世界》(大陸)——導演賈樟柯,趙濤、成泰燊主演

獲《藝術論壇》2004年度最佳電影獎

獲第11屆法國維蘇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3月)

獲第6屆西班牙巴馬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伯爵獎」及最佳攝影(3月)

獲第7屆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最佳劇本「金荷花獎」(3月)

《孔雀》(大陸)——導演顧長衛,張靜初、呂玉來、馮礫主演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年2月)

獲第7屆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5月)。

《天邊一朵雲》(台灣)——導演蔡明亮,李康生、陸弈靜、陳湘琪主演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藝術貢獻獎、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和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2月)

獲第38屆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影評人獎和最佳男演員獎(李康生)(10月)

《好大一對羊》(大陸,2004)——導演劉浩,主演陳聲林、趙大江

獲加拿大維多利亞電影節金獎——最佳故事片獎(2月)

獲第11屆法國維蘇爾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大獎(3月)

《求求你,表揚我》(大陸)——導演黃建新,王志文主演

獲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6月)

獲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6月)

《十面埋伏》(大陸)——導演張藝謀,劉德華、章子怡、金城武主演

獲第30屆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1月)

獲美國國家評論總結獎最佳藝術指導獎(1月)

《背鴨子的男孩》(大陸)——導演應亮

獲第6屆日本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11月)

《如果·愛》(香港)——導演陳可辛,金城武、周迅、張學友、池珍熙主演

獲美國紐約Queens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1月)

《上學路上》(大陸)——導演方剛亮

獲第28屆德國盧卡斯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盧卡斯獎」(10月)

獲第20屆伊朗伊斯法漢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金蝴蝶獎」(10月)

獲第14屆印度海德拉巴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象獎」和最佳導演獎(11月)

《我們倆》(大陸)——導演馬儷文(原名:馬曉穎)

獲第18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金雅琴)(10月)

《泥鰍也是魚》(大陸)——導演楊亞洲

獲第18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10月)

《沉默的遠山》(大陸)——導演鄭克洪

獲第22屆波哥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0月)

《靜靜的嘛呢石》(大陸)——導演萬瑪才旦

獲第10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0月)

《芒種》(大陸)——導演張律

獲第10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10月)

《電影往事》(大陸)——導演小江

獲第13屆德國漢堡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大獎(9月)

《來了》(大陸)——導演胡小釘

獲德國柏林亞太電影節評委獎(9月)

《向日葵》(大陸)——導演張揚, 陳沖、孫海英主演

獲第54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9月)

《斷臂山》(台灣)——導演李安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9月)

獲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12月)

2006年
《看上去很美》(大陸)——導演張元
獲2006年第4屆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獲2006年第56屆德國柏林電影節傑出電影藝術創新獎
獲義大利阿巴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東》(紀錄片,大陸)——導演賈樟柯
獲歐洲紀錄片協會與歐洲藝術協會獎
《三峽好人》(大陸)——導演賈樟柯
獲第63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租期》(大陸)——導演路學長
獲第3屆日本東京國際數字電影節最佳影片
《浮生》(大陸)——導演盛志民
獲第59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評委會獎
《江城夏日》(大陸)——導演王超
獲第59屆法國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
《瘋狂的石頭》(大陸)——導演寧浩
獲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
《賴小子》(大陸)——導演韓傑
獲第35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另一半》(大陸)——導演應亮
獲第7屆日本東京銀座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檳榔》(大陸)——導演楊恆
獲第11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大獎
獲第28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新導演獎
《芳香之旅》(大陸)——導演章家瑞
獲第30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字塔獎、最佳女主角獎、特別表演獎
《剃頭匠》(大陸)——導演哈斯朝魯
獲第37屆印度果阿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芒種》(大陸)——導演張律
獲法國維蘇爾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單車獎
獲比利時布魯日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獲瑞士黑色電影節青年評論家獎
獲西班牙巴塞羅那亞太電影節大獎
《靜靜的嘛呢石》(大陸)——導演萬瑪才旦
獲第3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獲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獎
《夢游》(紀錄片,大陸)——導演黃文海
獲法國真實紀錄片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天狗》(大陸)——導演戚健
獲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十三棵泡桐》(大陸)——導演呂樂
獲第19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2007年
《三峽好人》(大陸)——導演賈樟柯
獲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獲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影展最佳影片獎
《落葉歸根》(大陸)——導演張楊
獲第57屆德國柏林電影節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
《圖雅的婚事》(大陸)——導演王全安
獲第57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檳榔》(大陸)——導演楊恆
獲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亞洲數碼錄像競賽銀獎

❿ 呂客.貝松都導演過什麼電影要全部的

姓 名:呂克·貝松

出生日期:1959-03-18

出生地:法國巴黎

星 座:雙魚座

呂克·貝松被認為是歐洲的斯皮爾伯格,他的電影節奏明快,富於前沿時尚,風格詭異,幾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們的期待。代表作有:《地鐵》(1985年)、《碧海藍天》(1987年)、《尼基塔》(1989年)、《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年)、《第五元素》(1997年)、《聖女貞德》(1999年)。

主要作品年表

導演: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The Professional )(1994)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2000)

製片: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 (2001)

編劇: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 (1997)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 (2001)

這個殺手不太冷 (The Professional ) (1994)

只看過這個導演的幾部電影就深深的喜歡上了他,他說他只拍十部電影,那電影不像是美國的大片那樣,只是過癮,更多的讓我感受到了一個人的內心獨白,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深深思考,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是難免孤單寂寞,可是有的時候又總是能找到那個我們靈魂深處彼此相同的那個人,就像通過鏡子,我們看到了另一片天空,看到了靈魂深處的另一個自己,在寒冷的地方彼此取暖,然後離開,在人群中深深寂寞,愛著內心深處愛的人或物,或者只在記憶中愛,然後堅持著生活。這是我看完《殺手賴昂》之後給我的意想

閱讀全文

與11屆法國電影展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