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泰國電影乘風破浪票房

泰國電影乘風破浪票房

發布時間:2023-01-10 05:52:50

1. 請問大家怎麼看春節檔《大鬧天竺》《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乘風破浪》四部影片

做為雞年的幾部比較火的四部春節檔電影

《大鬧天竺》《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乘風破浪》

他們的票房都很高,但是我覺得有些電影拍出來就是沒有什麼營養的

選擇《功夫瑜伽》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相信成龍喜劇

《功夫瑜伽》的首映我沒有趕上,但是後來在網上看還是不錯的吧。

再一看票房真的很高,可能是成龍大大的喜劇吸引人。

《乘風破浪》相對質量更好一些,但是知名度、熱度比不上成龍作品,作為年輕人的作品,市場穩定性也不及成龍。最終《功夫瑜伽》以17.53億票房拔得頭籌。

2017年春節檔成龍新片《功夫瑜伽》和《西遊伏妖篇》《乘風破浪》《大鬧天竺》同時上映。這幾部新片口碑都差不多,《功夫瑜伽》貓眼8.4分,豆瓣5.0分,表明娛樂大眾很喜歡,但是文藝青年有些看不上。其餘三部影片也都是這個水準。《西遊伏妖篇》貓眼7.7分,豆瓣5.6分;《大鬧天竺》貓眼7.4分,豆瓣3.8分;《乘風破浪》雖然貓眼8.7,豆瓣6.8分。

2. 韓寒《乘風破浪》經典台詞

《乘風破浪》經典台詞:

1、 活著沒有意義好像並不能構成自己終結自己生命的理由,因為放眼望去大家都活得沒有意義。

2、 我不明白為什麼人們都要把這些所謂的安全感託付在一些身外之物上

3、 一碗雞湯都能讓生活充滿意義,這說明生活實在是沒有意義。

4、 徐太浪:果然是夢想。

5、 感謝大家來參加阿正和小花的婚禮,今天將會是我這一生之內最難忘的記憶。

6、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池,當你想逃避的時候就會躲進去。有的人躲的時間長,有的人躲的時間短,而我卻一直沒有走出去。

7、 這就是我心裡的一座城池,其他人眼中的一片廢墟

8、 每個人心裡都有悲傷,而最悲傷的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另外一個人的悲傷

9、 我們相依為命,卻各自為營,各自等待,各自幻想,各自破滅

10、 我想,這人並沒有離開世界,他只是離開了人間而已。他一定在和我們分享同一個世界,用不同生命模樣。

11、 我就不是很喜歡看熱鬧,我不喜歡在大家紛紛探出腦袋的地方再加上一隻世俗的腦袋。

12、 我們結伴而行,卻從一開始就分道揚鑣了

13、 他們的青春諷刺了我,我的青春卻逗樂了你!

14、 人世間的事情莫過於此,用一個瞬間來喜歡一樣東西,然後用多年的時間來慢慢拷問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這樣東西。

15、 生活就如同火車碾死一隻貓一樣沒有任何改變地堅決前行。

16、 很多人的悲傷只是希望展示給大家看自己很悲傷。其實這世上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另外一個人的悲傷的。

17、 失望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它不似開心,只要你咧開嘴笑,大家都知道你開心。但是失望到整張臉都透露出主人很失望的信息,那真的是很失望了。任何抽象的東西具體的時候都是異常強大的。

《乘風破浪》里不得不提的黃金配角

電影里羅力的一句話印象深刻:“都是小人物,別說什麼大話,活著就行!”其實拋開主演們,《乘風破浪》的配角們也充滿故事和誠意。

金士傑 -- 每一道皺紋里都藏著仁慈

《乘風破浪》的主創團隊大多是80、90後,故事講述的又是一群面臨改革浪潮年輕人的青春,因而在這部戲里看到老戲骨金士傑,真的算一樁驚喜。其實這幾年,金老師一直活躍在熒幕上,《擺渡人》、《剩者為王》、《東北往事》里都有他的身影,堅持不懈地做一個好演員,和後輩切磋演技,頗有薪火相傳之感。

金老師這次在《乘風破浪》里飾演一個戲份不多的警察。在影片最初盤查身份的那場戲里,配合鄧超完成了一段出彩的喜劇。老戲骨就是老戲骨,即便整部戲金老師只有寥寥幾句對白,也能演得入木三分,讓人大呼過癮。

作為戲里為數不多的老演員,導演其實也是借他的形象,傳遞正統的價值觀。他說鄧超“不孝”,實則是對晚輩的教誨。在金老師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他對下一代的仁慈和關愛。

李淳 -- 光環下的乘風破浪

在《乘風破浪》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電影里,觀眾也許甚至沒有在意到這張英俊的臉,眼神堅定、氣宇軒昂。他在《乘風破浪》中飾演小偷,是只有寥寥幾個鏡頭的小人物,年紀輕輕但又透露著幾分沉穩。他是李淳,他也是華人電影圈殿堂級導演李安的兒子。

李淳兩歲的時候,就由母親林惠嘉抱著在《喜宴》中完成了電影處女秀。2015年他和父親李安首次合作,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飾演亞裔士兵福。從紐約大學戲劇系畢業後,李淳歸國追逐演員夢想,闖盪電影江湖。此番結交韓寒,出演《乘風破浪》,在戲里和實力派演員磨礪演技,熟悉內地電影市場運作的工業流程,其實對新人來說,是個很出色的開始。頭頂光環,卻也腳踏實地。李淳的天資,再加上世界級導演父親的加持,他的演員之路才剛開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生。

李榮浩 -- 其實我是個實力派演員

不得不說,李榮浩這次在《乘風破浪》中飾演黑幫老大黃志強,的確有那麼點兒意思。熒幕上的他深沉內斂、深藏不露,沉著的演技讓人一瞬間忘記了他其實是個歌手。影片的高潮,李榮浩和鄧超、彭於晏近身肉搏,沾著血腥氣卻又氣場全開,亦正亦邪,霸氣鎮定。

李榮浩在電影里,像極了香港電影里的黑老大。有兄弟,有女人,有故事,哪怕結局肯定是邪不勝正,卻也不妨礙其出彩。《乘風破浪》其實也是在講少年的夢想。少年們啊,一些人會夢想成為阿浪那樣懲惡揚善的英雄,但也有一些人會把念想留給李榮浩這樣叱奼江湖的大哥。李榮浩和彭於晏,是一個少年夢想的兩面。

孫伊涵 -- 回眸一笑 仙女下凡

《乘風破浪》里最美的一個鏡頭,大概就是孫伊涵坐在李榮浩的車里,透著車窗不經意的回眸一笑了。不得不說,韓寒真的很會選演員,於千千萬萬人之中,選出這樣一個清新脫俗、仙氣十足的女子,一顰一笑都讓人心動。

孫伊涵在電影里飾演松子,和張本煜飾演的羅力,有段深情又苦澀的感情。難以左右自身命運的羅力,卻竭力想給松子無限的寵愛。他給松子穿鞋、為她精心准備日本料理、對她唱歌,可真情卻總難在江湖中得以成全。

“等我有錢了,給你買條真金鏈子。”孫伊涵的故事並沒有展開講,但僅憑她在車里的回眸和幾句台詞,就足夠引發遐想。五官精緻、眼神動人的孫伊涵,其實今年才19歲。去年剛憑《我心雀躍》獲得了第11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最佳女演員獎。氣質出眾的孫伊涵,未來的演員道路還很長,期待能在大熒幕上看到她不一樣的作品。

《乘風破浪》票房口碑雙豐收

由韓寒執導的電影《乘風破浪》上映以來便受到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口碑、票房一路高漲,彭於晏表示“非常幸運能夠參演”。許多觀眾也表示,《乘風破浪》不僅好笑溫暖,感情戲還十分甜蜜,一遍根本看不夠,趁著元宵節、情人節,必須去二刷三刷。

此次,彭於晏來到上海大光明影院與粉絲觀眾見面謝票,並和大家喜慶元宵佳節。彭於晏與粉絲進行親密互動,更是現場用上海話說:“我歡喜你”,惹得現場尖叫不斷、氣氛火爆不已。

活動的最後,彭於晏還送出驚喜,突然隨機邀請了現場2位觀眾上台,親自喂她們吃元宵,兩位幸運兒直呼“幸福得快要暈倒”。其中一名觀眾表示,做了彭於晏的'“迷妹”4年,只希望電影越來越好、人也越來越帥。另外一位幸運觀眾則祝福彭於晏星途越來越順,2017越來越好。最後彭於晏與兩位粉絲分別深情擁抱、並進行合影留念。

見面會上,彭於晏大談此次出演電影《乘風破浪》的感受:飾演阿正是一種挑戰,這是一個性格耿直正義,仗義中帶著絲可愛的傻氣的小人物,與自己曾飾演過的角色都不太一樣。對於自己在劇中的老年裝扮,彭於晏直言很想知道自己到了70、80歲的時候是一副什麼樣的模樣,為了給“搭戲”的鄧超更多“父親”的感覺,彭於晏對老年裝甚是用心,追求質感。

他更是感慨導演韓寒對角色的理解很深刻,給予了自己很大的幫助。彭於晏隔空對導演韓寒表示感謝:“謝謝導演讓我參與這個電影,是一個非常難忘的經驗。”對於電影《乘風破浪》最大的感悟,彭於晏說:“時間是不等人的,時間讓人聚在一起的,我們要珍惜。”見面會的最後,彭於晏真情致謝觀眾:“感謝大家來看《乘風破浪》,這2個小時我能走進你們的生命里,很開心,祝大家在2017年乘風破浪!”

截止到目前,電影《乘風破浪》的票房已破8億,且依舊保持上漲狀態、熱度不減分毫。《乘風破浪》劇情溫暖輕松,對親情的理解十分深刻,是元宵佳節與家人一起觀影的不二之選。而電影中的愛情戲也豐富動人,不同角色間的幾段情感各具看點、十分耐人尋味,許多觀眾表示,情人節一定要再去乘風破浪。

電影《乘風破浪》由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橙子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杭州果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勞雷影業有限公司、北京萬合天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合一影業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南海視旅遊衛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目前被業內外廣譽的《乘風破浪》還在全國院線熱映中。

3. 電影乘風破浪經典台詞

電影乘風破浪經典台詞

韓寒電影《乘風破浪》在大年初一上映了,本來以為會被顏值吸引沒想到被劇情迷住了。下面是片中的經典台詞,一起來欣賞吧。

電影乘風破浪經典台詞

1. 我想,這人並沒有離開世界,他只是離開了人間而已。他一定在和我們分享同一個世界,用不同生命模樣。

2. 失望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它不似開心,只要你咧開嘴笑,大家都知道你開心。但是失望到整張臉都透露出主人很失望的信息,那真的是很失望了。任何抽象的東西具體的時候都是異常強大的。

3. 我不明白為什麼人們都要把這些所謂的安全感託付在一些身外之物上

4.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池,當你想逃避的時候就會躲進去。有的人躲的時間長,有的人躲的時間短,而我卻一直沒有走出去。

5. 每個人心裡都有悲傷,而最悲傷的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另外一個人的悲傷

6. 這就是我心裡的一座城池,其他人眼中的一片廢墟

7. 活著沒有意義好像並不能構成自己終結自己生命的理由,因為放眼望去大家都活得沒有意義。

8. 我們結伴而行,卻從一開始就分道揚鑣了

9. 生活就如同火車碾死一隻貓一樣沒有任何改變地堅決前行。

10. 一碗雞湯都能讓生活充滿意義,這說明生活實在是沒有意義。

11. 人世間的事情莫過於此,用一個瞬間來喜歡一樣東西,然後用多年的時間來慢慢拷問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這樣東西。

12. 他們的青春諷刺了我,我的青春卻逗樂了你!

13. 而且我發現無論你是一個多麼崇高的'人,得到一筆橫財總是比得到自己的勞動所得要高興很多。

14. 很多人的悲傷只是希望展示給大家看自己很悲傷。其實這世上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另外一個人的悲傷的。

15. 我就不是很喜歡看熱鬧,我不喜歡在大家紛紛探出腦袋的地方再加上一隻世俗的腦袋。

16. 我們相依為命,卻各自為營,各自等待,各自幻想,各自破滅

拓展閱讀

劇情簡介

賽車手徐太浪(鄧超飾)一直對父親反對自己的賽車事業耿耿於懷,在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過程中,阿浪卻意外的捲入了一場奇妙的冒險。在1998年的亭林鎮,他結識了一群兄弟好友——身為錄像廳老闆的阿正(彭於晏飾)、程序員小馬(董子健飾)、六一(高華陽飾)和阿正的女友小花(趙麗穎飾)。阿浪與“正太幫”好兄弟一起飲酒高歌、懲惡揚善、攜手制霸亭林鎮,一同闖過許多奇幻的經歷後,阿浪對自己的身世有了更多的了解。

角色介紹

徐太浪

演員 鄧超

阿浪是一名職業賽車手,性格凌厲。開始事業上充滿簇擁和鮮花,看上去是個成功人士,但他卻在情感上有缺失。和父親之間的代溝和不理解,導致父子二人諸多誤會和矛盾。因為一場奇妙的經歷,阿浪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也漸漸理解了父親的用意。

徐正太

演員 彭於晏

阿正是一個成長於90年代的上海小鎮青年,以中分發型與水洗牛仔服示人,熱愛摩托車。和女友小花是青梅竹馬,阿正對待感情從一而終,全心全意在付出。世上有彎路也有捷徑,但對於阿正來說,他認準的就是眼前直直的這一條路,不妥協、不轉彎,搭著兄弟的肩,牽著愛人的手,就這么往前走。

小花

演員 趙麗穎

小花是阿正的女友,一位比較穩重的女性。她也許穿著普通、打扮樸素,但內心十分充盈。表面上溫柔恬靜,內心又有自己的見地和堅守,甚至有一些倔強。她這個看似柔弱的女生,希望能為喜歡的男生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保護”好他,讓他在她面前可以是本來的樣子。

小馬

演員 董子健

坦率真誠的少年小馬,他可以融進夥伴的兄弟情,成為“正太幫”的一員,但他又脫離這群小鎮青年的世界,是一個特殊又至關重要的存在,他代表了90年代的一類追夢人。

六一

演員 高華陽

六一是“正太幫”成員中最笨拙憨厚的人,他擁有一顆純粹的少年心,對KTV小妹的愛情真摯單純,被拒絕了也死心塌地對人好。六一也許不怎麼聰明,也經常會被夥伴們嫌棄,甚至可能會被忽略,但他會始終如一,忠誠地跟在兄弟身後。

羅力

演員 張本煜

羅力是正太的死敵,是亭林鎮的幫派份子,黃志強的手下,但其實他的本質並不怎麼壞。羅力是個愛老婆的男人,對老婆的願望傾盡全力滿足。他是一個特別真誠,特別傷感的人物。

相關資訊:鄧超百億票房後新開畫 《乘風破浪》演技受肯定

由鄧超主演的燃情喜劇《乘風破浪》已於大年初一全國上映,作為鄧超個人票房破百億紀錄後首部亮相銀幕的影片,電影也憑借穩定的口碑,成為同檔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票房破億後在低排片高上座的情況下繼續穩扎穩打,鄧超對於男主角“徐太浪”的細膩演繹也受到不少觀眾的認可和稱贊:“滿懷心事的眼神很到位”“那個熟悉的鄧超又回來了”。

《乘風破浪》票房破億 鄧超百億票房後新開畫

電影《乘風破浪》在上映之初排片並不佔優勢,大年初一春節檔首日,該片排片僅列第四名,不過憑借良好的口碑,電影評分穩定增長,在上映第二天票房破億後,成為同檔期評分最高的電影,以一直穩居前列的高上座率加持,後繼票房仍有有很大的增長潛力與空間。《乘風破浪》作為個人票房突破百億紀錄後首部亮相大銀幕的作品,在為鄧超累計票房添磚加瓦之外,其親情的內核也包含了他鄧超一份最特殊的深情,“當信息越來越快的時候,父母老的也快,孩子大得也快,自己老得也快,過年看看這樣的電影,真的會把時光留住,把感動留住”。

鄧超演技口碑獲贊 觀眾稱“那個熟悉的鄧超又回來了”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電影《乘風破浪》主題是親情和友情,但是鄧超飾演的男主角阿浪的整個經歷卻是日常生活中無法出現的,在這樣一段奇妙的冒險中,怎樣自然表現出錯位環境下的瞬間反映成為演員最大的考驗之一,電影上映後鄧超對於“阿浪”的演繹細節豐富內心戲傳神,得到不少稱贊“有一點特別動容的就是鄧超回來,在床上雙手交叉的時候,喊了一聲爸的時候,是很感人的,情緒拿捏的比較到位”“尤其對媽媽的渴望和最後彩蛋里能夠光明正大的叫一聲媽咪的表情表現都特別讓我感動”。


;

4. 分分合合十幾年,為何王菲會再次愛上謝霆鋒兩人真會分手嗎

上個月,媒體報道出王菲和謝霆鋒,他們的感情又一次走到了盡頭,雖然這個消息還沒有得到最終證實,種種徵兆彷彿都在預示著,他們已經分道揚鑣。六年前他們再次牽手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他們這一次一定能夠得到一個比較圓滿的結果,不會再留下遺憾。不過可惜現在看來,真的是如此嗎?兩人真會分手嗎?

1980年8月29日,謝霆鋒出生於星光璀璨的名門,出生不到50天,他拍了第一個封面雜志,娛樂圈對於他而言,似乎沒有任何門檻,直接就讓他闖進了大門,他拍廣告、參加TVB節目、參加節目專訪。

1994年,他愛上了音樂,那個時候的他才十四歲,十四歲對於別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打游戲玩迪廳的年紀,可是身處於加拿大的星二代謝霆鋒,幾乎從來沒有擁有過正常的青春期生活,而音樂對於他而言,不過是另一種孤獨的意象,他沉浸在自己的音樂里,也就可以盡情抒發自己孤獨的情懷。



這么多年的時間里,謝霆鋒慢慢打磨掉自己桀驁不馴的性子,更加淡然從容,也不再恣意輕狂;

王菲經歷這些年的是是非非,有了兩個女兒,經歷兩段婚姻之後,卻也依然保留著當年的那種清澈空靈,對愛情依然長存嚮往。

或許正因如此,王菲才會如此死心蹋地的跟著謝霆鋒,對於近期他們分手的消息,真相到底是如何呢?我們也未曾解開,但可以肯定的就是,王菲兜兜轉轉這么多年,就是想找到一個真心愛自己的男人,而謝霆鋒很明顯也是那麼一個人,對此,你是怎麼看待?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5. 一部典型的韓寒電影《飛馳人生》,其最終的票房成績如何

從目前票房排名來看,《飛馳人生》的票房三天累計6億+,和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相比,僅次於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和黃渤沈騰主演的《瘋狂外星人》,票房成績可以說還是相當不錯了。

韓寒在電影上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從《後會無期》到《乘風破浪》再到《飛馳人生》,韓寒好像逐漸從一名文青路線的段子手真正適應了影視創作,這一次《飛馳人生》不再像金句集錦,故事的呈現明顯強於前兩部,沈騰的加盟也為電影增色不少,觀眾口碑也還不錯,票房高是必然。不過說到票房黑馬,《流浪地球》才是名副其實,春節檔上映的科幻電影,和喜劇電影相比必然缺乏市場,但由於口碑的積累,票房一躍成為春節檔第一,被贊為國產科幻片的希望,或成春節檔電影的最大贏家。《瘋狂外星人》和《飛馳人生》在喜劇電影中對壘,沈騰對沈騰,亞君花落誰家,還要看電影後勁如何。

6. 耗資35億人民幣:鄭保瑞「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夭折簡史

電影新紀元執筆原創:

楔子:

2013年02月10日,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重磅登陸內地院線。不過影片的導演和編劇周星馳、郭子健打死也不會想到,與該片毫無關系的鄭保瑞,竟然比他們倆還要在意《降魔篇》在內地市場的票房表現。

其實,鄭保瑞倒也不是關心《降魔篇》本身,他的關注點在於西遊文化融入電影產業後的市場前景。

2010年,香港本土的兩家電影公司,星皓影業和比高集團一齊把投資目光放到了西遊文化上。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降魔篇》前後宣告立項。

比高集團是周星馳自己的產業,自然而然,《降魔篇》由他監制、編劇和導演。(註:郭子健擔任第二導演、第二編劇)

星皓影業則邀請到了剛剛憑借影片《意外》,而提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優秀導演:鄭保瑞。

從未涉足奇幻電影領域的鄭保瑞之所以能夠接下《大鬧天宮》,是因為星皓影業開出了兩大令商業片導演難以拒絕的條件:

事後,星皓影業公布了對「西遊系列電影」項目的全面規劃,預計在2030年之前,投入預算35億人民幣、打造「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

「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單部的投資成本為5億人民幣。

2010年之前,投資成本最高的華語電影,還得追溯到06年的古裝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3.6億)。

《西遊·降魔篇》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同時段立項、自詡視效大片,其投資額也不過1.13億元。

足見星皓影業對「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下了大手筆。

執導《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頭一回手握5億人民幣製作預算,鄭保瑞在挑選影片卡司時秉持著 「只挑貴的,不挑對的」 的選角思想。

《大鬧天宮》除了早前宣布的頂級打星甄子丹外,還有巨星周潤發、影帝郭富城三位香港超級巨星領銜主演,何潤東、海一天、陳喬恩、張梓琳、梁詠琪、陳慧琳等知名演員聯合主演。

單是周潤發以4000萬港幣片酬演出玉皇大帝一角,「猴王」甄子丹片酬為2600萬港幣,郭富城身居末位,以800萬港幣扮演牛魔王。

雖然影片長度僅有120分鍾,但《大鬧天宮》的拍攝周期卻長達160天,總製作時間更是足足有3年之久。

《大鬧天宮》特邀電影《斯巴達300勇士》特效化妝總監Shaun Smith,以及曾負責《碟中諜》特效化妝工作的Mark Philip Garbarino加盟、合力擔當,全面負責特效化妝。影片的特效化妝團隊多達70多人。

「 我想孫悟空是對我人生考驗最大的角色,主要是考驗自己的忍耐力。 」甄子丹說。

孫悟空的毛發製作共花費20多萬元,服裝3套,每套20萬元——「猴王」甄子丹的上妝工序多達25道,環節力求精細。

甄子丹每次臉部化妝費時六個多小時,卸妝也差不多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 粗略估算,在影片拍攝周期內,甄子丹光是化妝、卸妝的時間就得有1000多小時。

除了演員一身行頭(牛魔王鱷魚皮戰甲價值20多萬元,玉帝戰袍價值超過40萬元)價值不菲、穿與卸費時外,影片的後期特效製作同樣如此。

片方不惜血本,邀請到了國際團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盟,以及香港本土幕後工作人員組成多達1900人的聯合特效團隊。由曾掌鏡《加勒比海盜》、被譽為「美國3D電影之父」的丹尼爾·西蒙斯擔任3D立體設計及總攝影師。

《大鬧天宮》電影拍攝過程動用了8部3D攝影機,全片2430個鏡頭,2380多個進行了後期特效製作。影片特效佔比高達98%。

而且近2000個鏡頭在北美、韓國、印度、泰國、澳大利亞等地區完成,國內只負責了幾百個鏡頭。

影片在特效上的花銷超過4000萬美金。 (註:《流浪地球》特效花銷為3000萬美元)

2013年02月10日,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重磅登陸內地院線。

雖然這部宣傳上的視效大片因「渣特效」而備受詬病,但好在影片劇情過硬、口碑不錯(豆瓣54萬人評分7.1)。

截止下映,《降魔篇》內地總票房12.46億人民幣,位列華語電影票房第二。

毋庸置疑,《降魔篇》的超高票房給予了鄭保瑞對《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票房前景的無限期望。

然而即將上映,《大鬧天宮》卻不得不面對一場侵權風波的嚴峻考驗。

官司打歸打,電影如期上映。

2014年1月31日,由香港導演鄭保瑞執導,甄子丹、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的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強勢登陸中國大陸。

上映後,影片雖然口碑欠佳(豆瓣13萬人評分4.3),但憑借片方強大的營銷攻勢和中國本土市場對特效大片的高渴求度,IMAX-3D神話巨制《大鬧天宮》自馬年大年初一上映以後,連續14天穩坐「春節檔」單日票房頭把交椅。

截至內地下映,影片豪取10.45億人民幣票房,成為內地影史上第三部破10億票房華語片,並打破中國影史的19項票房紀錄。

不過,考慮到《大鬧天宮》的投資成本高達5億元,這樣的內地票房成績仍然不能回本。

幸而,影片乘了西遊文化的東風,得以在全球80餘個國家公映。

在海外首輪32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中,《大鬧天宮》於1月29日在香港、澳門地區提前上映後,兩周拿下400萬美元票房;翌日,影片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柬埔寨、汶萊、南亞諸島國等地上映,兩周取得票房比在香港、澳門地區還多兩成;緬甸、台灣、新加坡、印尼地區上映僅三天時間,片方收入旋即超過230萬美元。

《大鬧天宮》全球首映之後十餘日,其亞太地區海外票房(除中國大陸以外)總收入突破1000萬美元。

隨後,除亞洲為主的首輪32個國家和地區外,《大鬧天宮》於14年3月至8月陸續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西歐、東歐、中北美洲、南美洲、非洲近50個國家公映,全球票房節節攀升。

截止下映,影片中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總票房逾1.8億美金。 回本?小賺都不在話下。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粵語版結尾唐僧背影出現時,由古天樂擔任的旁白出聲:「 孫悟空500年在等待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我。 」

《大鬧天宮》確定要拍續集「三打白骨精」後,星皓影業預先決定讓古天樂來出演唐僧一角。此外,還傳聞黃曉明將出演最帥豬八戒。

主要角色孫悟空仍希望甄子丹能再演,甚至周潤發扮演的玉皇大帝有望在續集成為「猴子搬來的救兵」。

不料後來事與願違,由於檔期沖突等,以上選角均化為了泡影。

14年10月份的時候,星皓影業宣布《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續作《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The Monkey King 2)》即將於江蘇無錫開機。

「猴王」甄子丹不再加盟。他將進軍好萊塢,確認主演中美合拍片《Noodle Man》,彼時已簽約。

而孫悟空則由《大鬧天宮》里的「牛魔王」、獲得過兩屆金馬獎的影帝郭富城扮演。

緊隨其後,影片其他演員陣容於期陸續揭曉,鞏俐、馮紹峰、小沈陽、羅仲謙、陳慧琳、費翔、母其彌雅等聯袂出演。

據稱,鞏俐接下白骨精的片酬為500萬美金。不過這一消息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證實。

但可以確定的是《三打白骨精》投資成本4.5億人民幣,較《大鬧天宮》足足少了五千萬。

14年將盡,忙完《殺破狼2》製作的鄭保瑞姍姍來遲,正式回歸「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二部《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的拍攝。

不要看《三打白骨精》從開機到首映,僅花費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2014年10月-2016年2月)。

其實影片早在《大鬧天宮》上映前便已開始籌備,劇本創作也一樣。而且積累了製作經驗,用上一部成片一半的時間製作完畢,倒也不成問題。

《三打白骨精》邀請到了洪金寶擔綱武術指導,美術、服裝以及剪輯,皆由奚仲文、吳里璐等業內翹楚擔當。

特效方面,片方特地從好萊塢重金聘請了多位大師級幕後主創。

《霍比特人》幕後主創擔任影片的3D視覺總監,卡梅隆佩斯集團(CPG)則向影片提供了世界上最優質的10組3D攝影機。

影片動用了無錫市及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11個攝影棚,劇組800人拍攝團隊在江蘇無錫和紐西蘭等地取景拍攝,總拍攝周期5個月。

猴年春節檔,「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二部《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於中國大陸上映。

《三打白骨精》賣對了「特效+明星+西遊情懷」,僅在內地市場就取得了12.01億的超高票房。

加上其他地區電影市場的票房,影片保持住了首部曲穩賺不賠的成績,而且觀眾口碑甚至要更好(豆瓣13萬人評分5.6)。

繼《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後,星皓影業向業界公布「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三部《西遊記女兒國》將正式啟動,確定於2016年11月開機。

這也是星皓影業與鄭保瑞導演在「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第三度合作。

作為《西遊記》中較為另類的存在,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故事在視效大片里,很難說會有多大的看點。

顯然,無論是與《西遊記》原著還是86版電視劇相比,電影《西遊記女兒國》的改編力度都會史無前例地大: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感情被進一步放大,呈現了從相識相知到放下成全的全過程。

與《大鬧天宮》到《三打白骨精》的演員過渡相比,《三打白骨精》到《女兒國》的卡司陣容就相對穩定了許多。

師徒四人還是原班人馬:郭富城飾孫悟空、馮紹峰飾唐僧、小沈陽飾豬八戒、羅仲謙飾沙僧。

相較於系列前兩部,《女兒國》有大量風情萬種的女性角色,特別是愛慕唐僧的西梁女兒國國王一角為影片的重中之重。

影片立項後,多名國內一線女星向片方(鄭保瑞和星皓影業)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加盟《女兒國》出演西梁女兒國國王的角色。

最終,片方選擇了趙麗穎。

鄭保瑞稱:「 當時給了我名單,我第一個要見的就是趙麗穎。我們吃了頓飯,她在旁邊一直靜靜的,但是沒有距離,是那種很靠近觀眾的感覺,不是擺出超級大明星的架子,就像身邊的朋友、少女一樣。我心中的女兒國國王不止是年輕演員,某些地方她也是成熟的,她身上的味道是其他年輕人沒有的,出來的效果確實很好。 」

不過以上都是場面話,片方真正看中的還是趙麗穎的票房號召力。

等等,作為電視劇演員,趙麗穎哪裡來的票房號召力?這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

那時候,趙麗穎剛進軍電影圈發展,主演了兩部小成本電影《女漢子真愛公式》和《我們的十年》。

兩部片子於16年上映時,票房僅為千萬級,上不了檯面。

但這個試圖進軍電影圈的高人氣女演員,卻被正在籌拍個人第二部電影的韓寒注意到了。

韓寒邀請趙麗穎出演電影《乘風破浪》,擔任女一號。雖然只是鑲邊女一、三番的地位,但好歹也是投資1.6億元的大製作,合作影帝鄧超、彭於晏,趙麗穎最終爽快地接下了這部片子。

結果《乘風破浪》上映後,內地大賣10.48億人民幣票房。這一成績甚至比《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內地票房(10.45億)還要高。

拍商業電影,唯一目的就是賺錢。 不論主演明星的知名度幾何,只要參與的商業大片大賺特賺,身價就會水漲船高、資源也會接踵而至。

反之,片子賠的錢越多,一段時間內就很難會再有大製作找上門,身價也可能會下跌。

因此,很多流量明星、網紅鮮肉乍一看粉絲無數、人氣高不可及,只要主演的電影不掙錢(例:《上海堡壘》《誅仙》),他們在主流電影界絕無容身之地。

《乘風破浪》票房大賣,女一號趙麗穎在電影界迅速聲名鵲起,受邀主演華語A級大片《西遊記女兒國》,自然不足為奇。

作為「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一直以來的主控方、製作方、發行方,星皓影業對《西遊記女兒國》依然超高要求。

在《三打白骨精》製作班底的基礎上,《女兒國》的特效、攝影、服裝、美術、配樂等團隊均注入了更多新鮮血液。

「 《女兒國》的特效將會與《三打》一脈相承,精度有增無減,而且會有更宏大和磅礴的場景。許多特殊場景的處理更復雜精細,力臻完美,一定會為觀眾打造一部超級東方神話的巨制。 」鄭保瑞說。

據稱,《女兒國》的投資成本達到了駭人的5.5億。

影片拍攝橫跨四省,劇組在江蘇、浙江、四川、台灣多處取景,並在無錫華萊塢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基地搭建了佔地超過65畝(8萬平方米)的外景拍攝場地和11個內置景攝影棚,重型拍攝設備多達百種。

《女兒國》號稱全球最多女演員電影,片方向全球海選出了7名女官和約1000名女兒國國民。

影片的最全演員陣容為: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梁詠琪、林志玲、范瓊丹、劉濤、潘斌龍、施詩······不可謂不強勢。

只是片方似乎有些不自信。

在龍爭虎鬥的2018春節檔,《女兒國》居然提前一天大規模上映。盡管取得了首日1.7億元的不俗票房,卻也暴露了影片的尷尬質量(豆瓣13.5萬人評分4.4),直接讓其大年初一的票房被攔腰斬斷。

影片在星皓影業的老家,香港本土市場的票房同樣萎靡不振。

從首部曲《大鬧天宮》的兩千五百餘萬、再到續作《三打白骨精》的一千五百餘萬,「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三部《女兒國》的香港票房竟不足千萬港幣。

《女兒國》最終內地總票房7.3億,片方分賬還不到3億元,史詩級虧損!

究其原因,片方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就讓影片大規模上映,這一舉動實屬愚蠢。無疑給院線和觀眾傳達出了一個信息: 片方對《西遊記女兒國》的質量不自信!

另外,影片在上映前宣傳全都沖著「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凄美愛情」去了——發布「動情」、「有喜」、「手到情來」版海報,曝光「勇闖情關」、「勇敢去愛」等特輯,在廣州舉行「為情而生」發布會。

完全罔顧「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賣點在於視效奇觀和動作打戲這一事實。

《女兒國》的營銷策略固然失策,但根本還是影片質量太差:

《西遊記女兒國》票房的嚴重虧損,使得星皓影業不得不重新考慮,預計耗資35億人民幣打造「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還有市場前景嗎?

從《女兒國》的結尾看,「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四部應該是《西遊記之三借芭蕉扇》。

事實上,早在2015年星皓影業《三借芭蕉扇》便已立項。

只是時至今日,星皓影業仍然沒有籌拍《三借芭蕉扇》的意向,卻給了動畫導演王雲飛(《神秘世界歷險記》系列)一小筆投資,攝制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

倒是2020年,韓延導演(《動物世界》《送你一朵小紅花》)和六小齡童老師官宣,將拍攝3D魔幻大片《西遊記真假美猴王》(原名《敢問路在何方》)。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真假美猴王》將不會是六小齡童嘴上念叨的「 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的西遊記正式開機,我將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文體兩開花 」,而是一部純正的國產大片。

《西遊記女兒國》——這部電影不但斷送了「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市場前途,還阻滯了「女兒國國王」趙麗穎在主流電影界的發展前途。

《女兒國》之後,近三年都沒聽說過趙麗穎出演哪部商業大片的消息。電影圈不好混,只能回到順風順水的電視劇圈了。

至於「猴王」郭富城(一番),能接到的也就只有《麥路人》《斷網24小時》這種小成本劇情片了。

畢竟,《女兒國》一部電影虧損的金額,就要比《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兩部片子,合起來賺的錢還要多。

7. 2022年春節檔電影成為新一代票房之王

據貓眼專業版,2022春節檔總票房突破60億。檔期票房前三影片分別為《長津湖之水門橋》25.3億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13.9億元,《奇跡·笨小孩》6.7億元。

8.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春節檔票價逐年升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2022年春節檔預售階段平均票價高達58.2元。這直接「勸退」了不少觀眾。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1

2月15日,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維權【進入黑貓投訴】輿情分析報告,報告對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路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電影票價高成為休閑娛樂輿情吐槽高發領域。

「最貴春節檔」已經成為本年度春節檔最大的標簽,根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上漲8%至52.8元。動輒百元以上的票價影響了票房,春節一過,《狙擊手》《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相繼宣布調低價格。

中消協分析,對影院來說,觀影人數普遍減少、觀影頻次持續走低的事實,說明單純的票價依賴無異於竭澤而漁、飲鴆止渴。尋求影院盈利路徑依賴與消費者合理承受范圍之間的平衡,尋求產業長效健康發展與文化消費提質升級間的良性互動,需要相關行業、相關部門不斷研究、持續探索。

業內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勢和高預期導致了票價的內卷,高票價也影響了觀影人次,很多人會覺得近百元觀看一個2D電影不值,因此等春節過後,票價回落再去看。

目前,電影平均票價已經回落至40元左右,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春節票價回落後周票房23.61億元。

春節過後多部影片宣布調低票價,中消協:票價依賴無異於竭澤而漁

正月初一,春節檔的戰場剛開始,登上熱搜的不是電影而是#虎年春節檔票價最高#。貝殼財經記者觀察發現,春節期間多地電影價格高達150元,省會城市票價幾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線城市票房價格也有相應的提高。

中消協報告顯示,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電影」類負面信息205819條,每日輿情吐槽主要指向票價方面,輿情走勢總體呈兩邊低、中間高態勢,相關負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達到峰值。繼去年春節檔票價被廣泛吐槽後,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再創新高,許多有觀影意願的消費者,因高票價望而卻步。

票價高影響了人們的觀影熱情,在電影票價是否會影響春節觀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給了「影響,太貴不看了」。

分析高票價原因時,中消協指出,銀幕過剩與內容短缺的結構性難題,疫情波動與政策影響的多種現實挑戰,迫使影院通過提高票價緩解現金流緊張的窘境。同時中消協也表示,從產業短期止損的角度來說或許可以理解,但觀影人數普遍減少、觀影頻次持續走低的事實,卻說明單純的票價依賴無異於竭澤而漁、飲鴆止渴。

票價變化也佐證了這一觀點,正月初四開始,多家影院下調春節檔價格。此外,片方也開始有所行動,《狙擊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調價格,調價當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長32%,同時排片佔比也提升至8.6%。

隨後,《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也相繼宣布調低價格。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平均票價已經回落到了43元。

高預期導致票價內卷,票價回落後長尾效應明顯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影院的票價是在片方結算價基礎上的定價,電影業內人士溫特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電影的結算價都漲了5元錢,另一方面,票補也少了很多,去年補貼可能達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體上影響了院線定價。」

對影院來說,前期多家機構80億票房的預測給了很多影院信心,從而不斷拉高價格。多位影院經理均表示,今年春節檔表現不及預期。

「今年定價明顯有一個內卷的情況,總部有一個最低價,我們自己會根據周邊影城的定價調整價格,誰也不想賣得比別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賣點回本,最高賣到70多元,整體比去年提高了10元。」濟南一家影院經理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至於票價是否會影響購票人次,上述影院經理認為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溫特稱,從電影類型上看,算得上大製作的只有《長津湖之水門橋》,像《奇跡·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會覺得花近百元看一個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會等待春節過後,票價回落的時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觀眾,可能一年就看幾次電影,動不動80、90元的電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別會比較大。」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春節後一周的票房為23.61億元,由此來看,票價回落後的長尾效應值得期待。

票價持續走高已是定勢,溫特稱,「未來幾年春節檔應該還會漲價,但不會漲這么多了。」對於春節檔失去魔力的質疑,溫特表示否認,「從檔期來看,春節檔還是爆發力最強的檔期,明年還有《流浪地球2》,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2

這或許是史上最「熱鬧」的春節檔。

從業者們希望電影票提價可以創造票房奇跡,最起碼可以與去年持平,但觀眾並不買賬,首日就有900萬觀眾因為票價太貴而退場。等到春節檔即將結束時,《狙擊手》率先下調影片結算價格,隨後《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相繼跟進。

但這並沒有挽救慘淡的春節檔,最終2022年春節檔票房停留在60億,是史上首次出現負增長的檔期,相比去年近80億票房大幅度下跌,僅比2019年有些許上浮。

出品方、院線第一次清楚地認識到,漲價根本無法挽救低迷的市場,甚至會創造更慘淡的業績。想要在電影市場賺到更多錢,從業者需要拿出新的解決方案。

降價也挽救不了春節檔

胡冰冰打開美團,准備購買一張電影票時,著實被嚇了一跳。

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居然直接沖到了70元,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線北方城市幾乎不可想像。她順手打開了微博,發現並不止她一人感覺票價奇高,一位博主曬出了河南信陽多個縣級城市的電影票價,幾部春節檔影片的價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價更甚,在觀影黃金時段19:00-21:00間,一張《長津湖之水門橋》的電影票價格沖到了179元。觀眾或許從未想到今天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可以買一個投影儀,甚至可以在視頻網站上買上一年的會員。

春節檔票價逐年升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平均票價從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創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節檔預售階段平均票價高達58.2元。

這直接「勸退」了不少觀眾。2022年春節檔首日觀影人數就減少近900萬,整體票房比去年少了2億。從2月1日到2月5日,觀影人數持續下滑,從2562萬一直下跌到1708萬,而去年同期的觀影人數始終在2000萬以上。最終,截至2月6日晚,整個春節檔觀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萬。

雖然有高票價支撐,但依然難掩票房的頹勢。相比去年連續突破5天單日票房破10億的戰績,今年初三票房已經跌破10億。

為了挽救頹勢,降價開始了。

2月6日,電影《狙擊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調所有版本結算價格至A類35元,B類30元(各降5元),這也是今年春節檔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價的影片。同時,《長津湖之水門橋》也在2月8日宣布將於2月11日零點起下調票房結算價格。隨後,《奇跡笨小孩》也宣布降價。

Tech星球查詢發現,降價的幅度參差不齊。比如在一些四五線城市,《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票價降幅高達50%,而在一線城市降幅卻只有10%左右。即便降價,整體春節檔的票價依舊高於平常。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2月7日-13日,全國票房收入23.59億元,環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觀影人次為5283.5萬人次,也較2021年同期減少23.2%。

史上首次負增長春節檔背後

幾乎所有的電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節檔視為一個最重要的檔期。在長達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們喜歡希望用一張電影票、一份大餐來犒勞自己。春節看電影已經成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剛剛過去的2021年對於電影公司來說並不順暢。雖然,《長津湖》以近57億的票房登頂中國影史,但這只是少數的幸運兒。

更慘淡的現實是,去年第三季度,虧損幾乎成為了電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財經》雜志測算的2021年十大收縮行業中,影視行業以42%的收縮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導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觀點:從去年的數據來看,國產電影票房與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為進口片數量大幅萎縮,票房急劇下滑,導致整體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億。檔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節檔,其他檔期的票房幾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時的非重要檔期票房更是因為無片支持,數據非常難看。

萬達電影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海外疫情影響下進口影片供給不足,2021年進口影片數量較2019年減少近一半,票房減少約150億。

在這樣的情況下,春節檔被視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價,試圖在這個所有人都會去看電影的檔期收割一把。」上述導演補充道。

高票價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春節是一個喜慶的節日,為了迎合節日氛圍,過去春節檔也多以喜劇為主,比如徐崢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著搞笑的劇情成為了當年的春節檔冠軍。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劇電影只有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位於票房榜首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實打實的戰爭片。

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史上首次負增長的春節檔誕生了。

誰能賺錢

據貓眼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2月14日14時7分,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突破34億元,雖然沒有達到60億的預測目標,但也穩坐2022年春節檔頭把交椅。

對於一部投資高達5億元的電影來說,《長津湖之水門橋》顯然可以賺到錢的。據業內人士推測,只要票房超過16億,《長津湖之水門橋》便可以回本。

根據貓眼專業版顯示,《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累計票房中,有52.27%屬於影院,大概為16.11億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為39.10%,計11.09億元。

出品方能不能賺到錢還是未知數,畢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資比例都不盡相同,這是投資時雙方協議的結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Tech星球,去掉拍攝成本,給導演、主演的分成,付給發行方的費用,繳納的稅收,出品方很難賺到錢。

但出品方畢竟屬於產業鏈上游,也有撬動更大資本的力量,在整個產業鏈中,最低端的是院線。

過去10年,中國電影屏幕的塊數增長速度驚人。2017年,中國銀幕數已經超過4.5萬塊,正式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世界銀幕數最多的市場。而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資的。

「場地租金,人員工資,運營成本,包括院線設備購買,維護,都是院線自己承擔。」一位業內人士告訴Tech星球。這背後是高昂的成本——一個IMAX影廳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萬。

「大院線還好,因為背後有大型的院線公司撐腰,他們能拿到大片的密鑰(播放權),如果是三四線城市的個體小影院,因為所處的市場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鑰難上加難,為了拿密鑰,不得不跟發行方簽對賭協議,風險太大了,但是如果沒有大片,誰會跑去個體院線?」上述業內人士補充道,「不上座,就徹底沒有收入了」。

某種程度上為了保證院線的收入,電影行業有一個規定,即每部影片有一個結算底價,院線可以在此基礎上浮動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線的利潤。

今年的情況是,底價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體虧損的情況下,作為產業鏈的最下游,院線希望提高價格,在春節檔回血。

一個頗有意味的事實是,2月8日,萬達電影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2022年春節檔全國總票房54.9億元(不含服務費,下同),位居影史同檔期第二,市場份額(含特許經營加盟)為14.6%,較2021年增長1.5個百分點,提升明顯。春節檔全國票房前100名影城中萬達影城占據64席,數量較往年亦有明顯增加。

國盛證券認為,萬達份額持續提升主要得益於其採取的低價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節檔萬達影投票價為56元,低於全國平均價格。

事實上,更低的價格帶來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遠比提高價格來得實在。

而觀眾對於好內容依然抱有極大的熱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門期上映的《揚名立萬》憑借過硬的內容,超出平台給出的預測票房近8倍。但是當內容不足以支撐其價格時,大部分觀眾選擇了放棄。

(備註:文中胡冰冰為化名。)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3

這個春節檔,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億。

春節之前,各方面的預測都趨於樂觀。國泰君安證券預計,隨著我國電影銀幕數突破8萬塊,影院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備,基於單銀幕產出推算,2022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達85億元。

但實際情況卻相去甚遠,據貓眼專業版等平台數據,截至2月7日0時,2022春節檔總票房報收60.37億元,相比去年的78億可謂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幾乎持平。

2019-2022年春節檔票房對比 圖/貓眼專業版

盡管這個數字仍位列春節檔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隱憂:相比2019年,電影平均票價上漲了18%。票價漲了,總票房變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觀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減少了近2000萬,相比去年,更是減少了近5000萬。

為什麼會這樣?

票價貴了不少

根據貓眼專業版等數據,2022年春節檔大年初一,全國平均票價達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價首次超過50元,環比大年三十,則提升了整整18元。

圖/貓眼研究院

但具體到觀眾的感知上,卻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以北京為例,《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四海》等影片標價幾乎都超過80元,下午三點左右的黃金時段更是動輒超過150元。

除了一二線城市,就連四五線小城都未能從這股漲價潮中倖免。一名紀錄電影從業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春節期間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陽過年,發現當地商圈影院《長津湖之水門橋》2D版票價都在90元一張,觀影興致瞬間大減。

票價上漲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發行方自然是首要源頭。據悉,今年春節檔影片發行方給出的票房最低結算價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漲了5元。發行價漲了,影院票價自然得跟著水漲船高。

再然後是影院。全國不少影院都先後經歷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圍停擺,以及去年淡季的門可羅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對種種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節檔這根「救命稻草」來盡可能一次性擴大收入。

「過去兩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個比較艱難的狀態。那一到春節這種大檔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賺一筆。但這樣不可取,不是長久之計。」北京中環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長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漲價的還有渠道。在經歷了早年的票補大戰後,目前手機移動端在線票務市場大部分都由貓眼、淘票票兩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閣影院,兩大平台顯示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票價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詭的是,中國新聞周刊經過實地走訪後發現,影院本身自帶的小程序中顯示的票價僅為65元,而在咨詢影院工作人員後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購買會員卡,每張票還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對《長津湖之水門橋》於貓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帶小程序上的定價差異

這意味著,同樣是購買兩張票,渠道價格與影院本身的會員價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僅購買兩張票,看完就不再來,兩者之間的價差也達到了80%以上。

對此,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價格差異是正常現象,全國大部分影院在構建屬於自己的票價體系時都會按照會員卡≤自渠道<團體票<三方渠道的價格體系來進行,這種策略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培育屬於影院自己的忠實顧客群體。

雖然差異化定價符合商業邏輯,但站在觀眾的立場上,畢竟還是實打實地多掏了錢。

數據顯示,大部分觀眾一年只會看一次電影,而這一次觀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節。阿里影業燈塔研究院發布的《「後疫情時代」電影檔期策略研究報告》中提到,2021年,春節檔和國慶檔兩個檔期的票房之和已經超過當年全部大盤票房的1/4,集中效應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顯。貓眼研究院的數據則顯示,春節檔在院線的收入中佔比逐年提升,2013年僅佔全年的3.6%,2021年躍升到了16.7%。

對於疫情中苦熬的廣大中小城市院線,春節檔屬於「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存在。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行業困境後,發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從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這一波漲價潮。

缺了喜劇

然而,票價並非造成觀眾流失的唯一因素。作為觀眾,能明顯感覺到本次春節檔的觀影選擇缺了一塊。

缺的並非影片數量,而是指影片類型。今年春節檔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還多一部。

本次春節檔冠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唯一一部工業化大製作影片,其無疑起到了市場壓艙石的作用,全檔期斬獲票房近25億。在過去幾年中,主旋律大片對市場的激發作用相當顯著,除《長津湖之水門橋》外,前些年的《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莫不證實了這一點。

《長津湖之水門橋》海報

然而到了春節,觀眾除了關注電影的場面和質量,很多時候也想「會心一笑」,討個好彩頭,因此「合家歡喜劇」也同樣不可或缺。然而這一類型在今年春節檔的供應明顯有所缺失。

「春節8部影片中,我個人認為可能只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具備點合家歡喜劇的品相。」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缺陷依然明顯: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賈玲、沈騰等重量級喜劇明星的加持;劇本創作上,影片主題是同《喜劇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勵志」,對標早年的《你好,李煥英》《飛馳人生》《乘風破浪》等,缺了「合家歡」的重要一環——親情,留給觀眾的感動偏少,影像敘事風格更接近一出笑過便忘了的舞台劇。因此其雖然大年初二就發動了「逆襲」,表現僅次於《長津湖之水門橋》,但檔期內票房和觀影人次甚至都沒能超過2019年的《瘋狂的外星人》。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海報

其餘影片也各有各的問題。原本大熱的種子選手《四海》雖然名義上是喜劇,實則劇情發展卻越往後越喪,過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雙雙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開外;戰爭片《狙擊手》題材上同《長津湖之水門橋》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個檔期中影院給出的排片佔比都位於倒數;文牧野的《奇跡·笨小孩》作為唯一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雖然正能量滿滿,但受限於類型,並非觀眾過年期間的首選。在業內人士看來,《奇跡·笨小孩》同《狙擊手》一樣,都更適合走口碑路線,於2月底3月初的「後春節檔」長線發力。

後續的走勢也證實了這種猜測:相關平台上,對《奇跡·笨小孩》的總票房預測連續上調,目前已經超過了12億。

至於動畫片則主打親子細分市場。這個市場容量幾乎固定,且算是觀影剛需,所以意外成了電影票大范圍漲價的唯一獲益者。作為春節檔常客的《熊出沒》系列,檔期內票房頭一次超過5億,總票房預測更是破天荒地超過了9億。

梳理下來不難發現,那些曾經創造過票房神話的電影類型,比如合家歡賀歲IP和親情喜劇,如《唐人街探案3》《乘風破浪》《飛馳人生》《你好,李煥英》等,在今年難覓蹤影。類型缺失加上票價高企,造成觀眾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隱憂

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國電影市場共有影院14235家、銀幕80743塊,銀幕數正式突破8萬塊大關。隨著影院的不斷建設,一二線城市市場份額逐漸下降,三四線城市穩步上升,到目前已經接近總市場一半的份額。

但經過了幾年的躍進,影院數量已經到了一個趨近飽和的階段,「增量經濟」悄然轉變為了「存量經濟」。更尷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臨同行之間的競爭,還要面對密室、劇本殺、長視頻網站等多種娛樂形式的夾擊,加上疫情期間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發艱難。

「這些年的影院建設完全不考慮科學規劃的問題,其實很多城市都到了一個非常飽和、完全紅海的狀態了。同樣一個商圈,本來一兩家影城就足夠,但卻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設備上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賺錢。總之缺乏一個科學統籌的規劃。」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在經過了春節前三天的觀眾大幅流失後,不少影院醒悟了過來,對票價作了些許下調,但大勢已成,大眾的觀影熱情過了便回不來。更何況隨著冬奧會開幕,人們的注意力又發生了分流。何況,如今一部電影公映後的30-45天內便會於網路平台上線。不少觀眾紛紛表示,倘若電影票太貴,那就等到網站上線之後再支持便是。

近年來的院線電影市場,無論檔期還是影片本身的頭部效應都愈發明顯。與之相對的是,中小體量影片和普通檔期的市場反應則越發低迷,據相關媒體統計,2017年單日票房不足5000萬有33天;2018年單日不足5000萬有49天;到2021年已超過80天,甚至還產生了不少單日票房在3000萬以下的天數。不難想像,春節結束後不久,影院馬上又會回到觀眾寥寥可數的狀態。

截至發稿,全國的票價都已經實現了回落。據貓眼專業版顯示,今日全國平均票價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節賺夠一年的錢,然而並沒有賺夠,那接下來怎麼辦?

這一點,恐怕是整個行業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9. 乘風破浪 電影 百度雲盤資源

分享鏈接:

提取碼:qxj4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相關介紹:

《乘風破浪》是由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輕喜劇,由韓寒執導兼編劇,鄧超、彭於晏、趙麗穎領銜主演。

該片致敬了《回到未來》、《新難兄難弟》、《時光倒流七十年》等影片,講述了不被父親理解的賽車手徐太浪意外經歷一場奇妙冒險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泰國電影乘風破浪票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