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湯達的《紅與黑》究竟講了啥
故事發生在法國革命前夕法朗士——孔德省的維立葉爾小城。主人公於連是鋸木工場主的兒子,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他以自己的出身寒微為恥,自幼便由衷地崇拜拿破崙,渴望像在大革命時期那樣從軍立功。可是他生不逢時,於是就轉而希望得到教會的職務,那是王政復辟時代唯一留給平民的晉升之途。於連在市長德?瑞那家中擔任家庭教師時,俊美的容貌和文雅的舉止令德·瑞那夫人對他傾心。
於連則出於對市長的報復和對上流社會的挑戰,主動向她表示愛情。一封匿名信使私情敗露,於連被迫離開,轉入貝尚松神學院。神學院里,於連漸漸看穿了那裡的爾虞我詐和教派紛爭,失去了對教職的熱情,墮入深深的憂郁里。後經彼拉神父推薦,他來到巴黎,成了木爾侯爵的秘書。於連善於審時度勢的才幹深得侯爵賞識,被視為心腹。這時的於連隱藏起了心中的共和思想,開始活躍於社交界,並且逐漸地和侯爵的女兒瑪特兒接近。瑪特兒被於連所吸引。侯爵見二人木已成舟,無奈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就在於連躊躇滿志、個人野心一步步得到實現之時,一封揭發於連劣跡的信由德·瑞那夫人處到了侯爵手中。剎那間,於連夢想已久的榮華富貴煙消雲散。
怒氣沖天的於連拿著手槍跑到維立葉爾教堂中,找到正在做禮拜的德·瑞那夫人,向她連開了兩槍,他本人也立刻被捕。入獄之後的於連,從對短暫一生的反省和對世俗的名利野心的徹悟中,獲得了清醒的認識和心靈的解放。瑪特兒卻因此更狂熱地愛他,為營救他而四處奔走。於連和傷愈的德?瑞那夫人重逢,明白了真相的兩人彼此寬恕了對方,陶醉在真正的愛情幸福之中。在法庭上,於連控訴統治階級通過懲罰他來懲罰所有出身貧寒但敢於躋身上流社會的年輕人。最後,於連從容地走上了斷頭台,瑪特兒抱著他的頭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德·瑞那夫人在三天後也心碎而逝。
1949年後,中國的司湯達研究迎來了第一個高潮。隨著電影《紅與黑》的上映,一場持續近20年關於《紅與黑》的討論在全國展開。由於受到當時蘇聯的社會政治的和階級分析的方法的影響,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的社會揭露的意義較其藝術價值更受肯定。而作為討論的中心,主人公於連則因其個人主義世界觀而受到了非歷史主義的道德綁架。
2. 《紅與黑》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紅與黑》([法] 司湯達)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LVeeOmJ4CB6mLhI-aRR9NA
書名:紅與黑
作者:[法] 司湯達
譯者:張冠堯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
頁數:562
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於連,是一個木匠的兒子,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幹,從小就希望藉助個人的努力與奮斗躋身上流社會。
在法國與瑞士接壤的維立葉爾城,坐落在山坡上,美麗的杜伯河繞城而過,河岸上矗立著許多鋸木廠。 市長德瑞那是個出身貴族,在扣上掛滿勛章的人。
他五十歲左右,他的房子有全城最漂亮的花園,他的妻子是最有錢而又最漂亮的妻子,但他才智不足,「他只能辦到嚴格地收討他人的欠債,當他自己欠人家的債時,他愈遲還愈好」。在這座城市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貧民寄養所所長——哇列諾先生。他花了一萬到一萬兩千法郎才弄到這個職位,他體格強壯棕紅色的臉,黑而精粗的小鬍子,在別人眼中他是個美男子,連市長都懼他三分。但市長為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決心請一個家庭教師。
作者簡介:
司湯達(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並不長,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學上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然而,他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包括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或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游記。 他以准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他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1830)和《巴馬修道院》(1839)。
3. 紅與黑 電影有幾個版本
【電影一《紅與黑》】
[編輯本段]
基本資料
中文片名
紅與黑
外文片名
Rouge et le noir, Le
更多外文片名
Rosso e il nero, Il .....(Italy)
The Red and the Black .....(USA)
影片類型
冒險
片長
France:100 min (2 episodes) / Italy:90 min (2 episodes)
國家/地區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色彩
彩色
版權所有
Alya Proctions
Mediaset
TF1
Telfrance
Tellux-Film GmbHralf
[編輯本段]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讓-丹尼爾·維哈吉 Jean-Daniel Verhaeghe
編劇 Writer
斯湯達 Stendhal .....novel
達妮埃爾·湯普森 Danièle Thompson .....dialogue
讓-丹尼爾·維哈吉 Jean-Daniel Verhaeghe
演員 Actor
吉姆·羅斯·斯圖爾特 Kim Rossi Stuart .....Julien Sorel
卡洛爾·布蓋 Carole Bouquet .....Louise de Rénal
朱迪絲·哥德雷科 Judith Godrèche .....Mathilde de la Môle
克勞德·里奇 Claude Rich .....Marquis de la Môle
Bernard Verley .....Monsieur de Rénal
Constanze Engelbrecht .....Madame Derville
Francesco Acquaroli .....Count Altamira
Maurice Garrel .....Abbé Chelan
Rüdiger Vogler .....Abbé Pirard
克勞迪娜·奧格爾 Claudine Auger .....Madame de Fervaques
Pierre Vernier .....Abbé Frilair
Camille Verhaeghe .....Elisa
Arthur Gouye .....Stanislas
Patrice Cossoneau .....(as Patrice Cossonneau)
Emmanuel Curtil
André De Chateaufort
Jean de Coninck .....Monsieur Valenod
Roland De Pauw
Sophie Dolce
Pascal Galazka
Pierre Gerranio
Jacques Granger
Donat Guibert
Fabrice Herbaut
Mireille Herbstmeyer .....Madame Valenod
Patrick Kaplan
Jean Lechoux
Paul Michineau
Laurentine Milebo
Patrick Ney .....Norbert de la Môle
Christian Pageault
Olivier Poujol .....Philippe de Croisenois
Eric Poulain
Bernard Sens
Olivier Sitruk .....Fouqué
製作人 Proced by
Philippe Allaire .....executive procer
Laurence Bachman .....procer
Marc Silvera .....executive procer
[編輯本段]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Alya Proctions [法國]
Mediaset [義大利]
TF1 [法國]
Telfrance [法國]
Tellux Film GmbH [德國]
發行公司
TF1 Vidéo [法國] ..... (2002) (France) (VHS)
其它公司
Abbey Road Studios [英國] ..... music recorded at
[編輯本段]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97年12月22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8年1月6日
義大利
Italy
1998年1月21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5年5月4日
[編輯本段]
劇情介紹
於連,是韋里埃小城一木匠的兒子,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幹,從小希望藉助個人奮斗躋身上流社會。王朝復辟後,於連通過穿上紅軍服從軍而飛黃騰達的道路被堵塞,只好決定穿上黑色教會服裝向上爬。去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是於連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出於對市長的報復心理和試練自己膽量的冒險心態,於連和市長夫人之間產生了暖味關系。事情敗露後,於連進入貝桑松神學院既而又隨比拉爾院長來到巴黎,成為德· 拉莫爾侯爵的秘書,由於自己的聰明和個性,他不僅受到了侯爵賞識而且贏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二人秘密結婚,拉莫爾先生對這門婚事雖則暴跳如雷,但也無可奈何,於連也因此得到了騎士稱號、中尉軍銜和二萬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園。好景不長,正當於連躊躇滿志之際,他卻又陷入了貴族階級和教會所設下的圈套,最後,激憤之下行刺從中作梗的市長夫人,終被送上斷頭台,成為統治階級陰謀的犧牲品。
[編輯本段]
幕後製作
影片根據「現代小說之父」、法國文豪司湯達的同名原著改編而成,原著被稱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是19世紀歐洲文學史中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傑作。影片圍繞著「少年野心家」於連與命運艱苦奮斗的短暫一生,鮮明地勾畫出了19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法國社會的廣闊圖景,深刻地提示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最後階段法國社會各階層錯綜的矛盾關系。
[編輯本段]
【電影二《紅與黑》】
[編輯本段]
基本資料
中文片名
紅與黑
外文片名
Le Rouge et le noir
更多外文片名
Rouge et le noir, Le
Scarlet and Black
The Red and the Black
Rouge et noir .....(USA)
Uomo e il diavolo, L' .....(Italy)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113 min / Canada:171 min
國家/地區
義大利 法國
對白語言
法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Finland:K-16 Sweden:11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編輯本段]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克勞特·烏當-拉哈 Claude Autant-Lara
編劇 Writer
Jean Aurenche
克勞特·烏當-拉哈 Claude Autant-Lara
Pierre Bost
斯湯達 Stendhal .....novel
演員 Actor
傑拉·菲利浦 Gérard Philipe .....Julien Sorel
達尼爾·達黎歐 Danielle Darrieux .....Mme de Rénal
Antonella Lualdi .....Mathilde de La Mole
Jean Mercure .....Marquis de La Mole
Jean Martinelli .....M. de Rénal
Antoine Balpêtré .....L'abbé Pirard
Anna-Maria Sandri .....Elisa
André Brunot .....L'abbé Chélan
Mirko Ellis .....Norbert de La Mole
Suzanne Nivette .....Marquise de la Mole
Pierre Jourdan .....Comte Altamira
Jacques Varennes .....Le président tribunal
Jean-Marie Amato .....Le bottier
Jacques Beauvais
Robert Berri .....Palefrenier de Croisenoix
Thomy Bourdelle
Jacques Clancy
Georges Descrières .....M. de Croisenois
Paul Faivre
Georgina
Jean-Pierre Grenier
Lucien Guervil
Henri-Roland Hercé
Marcel Loche
Albert Michel .....Le sonneur
Hubert Noël
Raphaël Patorni .....Monsieur dans la foule
Alexandre Rignault .....Le père Sorel
Jean-Michel Rouzière
Gérard Séty .....Le lieutenant Liéven
Claude Sylvain .....Amanda Binet
Sylvain .....Un valet
Georges Wilson .....M. Binet
Elsa Martinelli .....(uncredited)
35 mm
[編輯本段]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Documento [義大利]
Franco London Films [法國]
發行公司
Distributors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c. (DCA) [美國] ..... (1958) (USA) (subtitled)
[編輯本段]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54年10月29日
義大利
Italy
1954年12月29日
芬蘭
Finland
1955年2月18日
美國
USA
1958年4月8日
瑞典
Sweden
1961年2月13日
4. 求法國電影<紅與黑>,最好是迅雷下載
http://www.day530.com/movie/juqing/5383/
5. 法國電影《紅與黑》
樓上的BT沒種子了,還教人下呀?
紅與黑:BT下載
http://search3.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BA%EC%D3%EB%BA%DA&type=0
【名著名片】《紅與黑》(法國 1997年)[央視直錄]
【片 名】紅與黑(法國 1997年)
【片 源】CCTV播出直錄版(2005年11月6日)
【語 言】國語(CCTV譯配)
【片 長】3小時27分鍾
【格 式】RMVB
【解析度】640X480
《紅與黑》,法國人司湯達寫於一百七十五年前的一部不朽名著,也是每個初涉社會的年輕人必讀的一部經典。令筆者感慨的是:時代雖然跨越了近兩百年,可我們在分辨社會生活中的「紅」與「黑」時,卻仍然被「由少數人審判世界」的現實所左右著……
衷心的建議沒有讀過這部名著的年輕朋友們看看本片吧!學會用自己的能力去辨別人生道路中理想、現實的「紅」與「黑」……
6. 電影《紅與黑》該如何去賞析
《紅與黑》中的於連是19世紀歐洲文學中一系列反叛資本社會主義的英雄人物的"始祖"。
疑慮和矛盾中的於連
無疑,《紅與黑》是一部充滿著魅力的作品。西方關於研究司湯達的作品數量足以與中國研究《紅樓夢》的"紅學"等量齊觀。的確,作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紅與黑》中對於19世紀上半期法國風起雲涌的各方斗爭和矛盾都展現得頗為深遠,貴族、大小資產階級、教會人士一個個的粉墨登場,潛伏在表象下的實力的交戰刻畫了當時整個社會的腐朽和虛偽。而在我看來,《紅與黑》之所以如此經久不衰,都絕不僅僅在於該作品所體現出的政治和社會意義。記得藍棣之老師曾經說過,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大大不同於記錄社會的高級文件,文學的意義也絕不僅在於記錄,我想,是《紅與黑》中主人公於連充滿著無限矛盾與反差的各種思想和行為,更足以讓每位讀者看得目瞪口呆卻又如痴如醉,足以讓每一位研究者分析成千次上萬次。
我們隨便從中挑一段來讀,便很容易看出於連的極端細膩和敏感。在市長家做家庭教師時,於連已經通過出色地背誦拉丁文《聖約》贏得了德·瑞納一家上下刮目相看,更憑著他清秀的長相、少年的自尊打動了德·瑞納夫人的芳心。而於連卻出於一種奇怪的自尊和一定要證明點什麼的心理,望著她,彷彿她是個仇敵,他正要上前和她決斗交鋒……
就是這樣,這個怪異的於連牢牢抓住了讀者們的心。於連的敏感和細膩、倔強是天生的,他還擁有著超群的記憶力,而他的高傲和自尊、崇拜權勢則是後天環境的賦予。於連確實是十分自我的,在他的心目中,尊嚴被提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可以放棄輕而易舉就能到手的錢財,因為他需要的是別人的尊重。但他對於"自尊"的理想和追求又最終把他引向了歧途。
於連雖然有著民主的思想和英雄主義的熱情,但當他得到了拉莫爾公爵的賞識時,他卻逐步地向貴族勢力妥協了,這時的於連彷彿只知道為拉莫爾公爵的一場政治陰謀走足報信。在他的個人奮斗歷程中,他經歷著一次次的反抗和妥協。他是機智聰明的,然而在很多方面,我們只能說他是天真而無知的,比起整個社會中精心鑽營的人們來,他是無力的,也是無助的。
左拉在《論司湯達》中是這樣寫的:"他(司湯達)停留在一種抽象的意願里,他要人這種生物不包括在自然里,而是靠在一邊站著,然後宣告只有心靈是高貴的"。左拉覺得於連是"完全裝配好的智慧和情感的機器","純粹在思辯中產生的創造物",他"專在推理上下功夫",主張自然主義的左拉認為司湯達在創作中帶有觀念學者和邏輯學者的身份,於連似乎只是永遠在心理活動,外界的事務,哪管它春夏與秋冬,能對於連產生震動的永遠都只是他的想像中別人對他的輕蔑與尊重。這不也正說明了作者對於連心理上入木三分的刻畫嗎?
《紅與黑》中於連的心理在疑慮和矛盾中掙扎,對於人物的思索是一個極大的寶庫,采之不竭,魅力無窮!
《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是一個發展諾娜宋鐨蝸螅�投��嗽凇陡呃賢貳分忻櫳戳慫�靶募倚緯傻娜��蹋�獗閌譴聳樽畲蠹壑抵��凇@�溝倌�糾詞欠ü�呈〉鈉坡渥擁埽�彝ソ謔∫磺鋅�В�┧�槳屠梟洗笱В�M��粗卣竇乙怠U庵腫齜ㄔ詵ü�幢偈逼謔嗆芷氈櫚摹P∷悼�嫉氖焙潁�?1歲,是個熱情且具才氣的青年,聰明帥氣,抱著發家致富、步步高升的想法在巴黎學法律。他本來想在畢業以後憑自己的本領按部就班地向上爬。但在巴黎不到一年,家境的貧寒和巴黎社會的繁華就使他向上爬的慾望增強了十倍。他發現在巴黎,女人對社會生活很有影響,於是就想去征服幾個可以做他後台的婦女。他從自己姑祖母處知道有一遠房表姐鮑賽昂夫人。就去向她求教向上爬的經驗。當時鮑賽昂夫人正是情場失意,滿腹怨恨,她對拉斯蒂涅說:「這社會不過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沒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慾望的最高峰。」她讓拉斯蒂涅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想法,要善於作假,並在巴黎找個出人頭地的太太作幌子。當時,她認為主宰地位的是金錢,就叫拉斯蒂涅去勾引有錢的紐沁根太太,作為他上爬的跳板。她說:「你能愛她就愛她,不能愛她利用她也好。」鮑賽昂夫人還把他帶到社交界。這樣,鮑賽昂夫人就給拉斯蒂涅上了極端利己主義的第一課,成為他向上爬的第一個領路人。拉斯蒂涅從鮑賽昂夫人豪華的府上回到他的公寓,環境強烈的對比更刺激了他的慾望。他要在上流社會鬼混,就需要錢。於是,就昧著良心寫信回家,要母親和妹妹湊1200法郎給他。但這時的拉斯蒂涅還沒有完全放棄靠學問爭取前途的想法,沒有完全喪失良知。在寫信回家以後,他心裡也難受得要命。當他知道高老頭為女兒犧牲自己的一切以後,認為高老頭真偉大。他同情高老頭,挺身出來做他的保護人,直到最後料理高老頭的喪事。
他的第二個領路人是伏脫冷。伏脫冷是個潛逃的囚犯。他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熟悉統治階級的內幕。目光銳利,一眼就看出拉斯蒂涅不顧一切向上爬的心思。他想把拉斯蒂涅拉為同夥。他對他說:「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凡是渾身污泥而坐在車上的都是正人君子,渾身污泥而搬著兩腿走路的,都是小人流氓,扒竊一件隨便什麼東西,你就得到法院廣場上展覽。大家拿你當把戲看。偷上一百萬,交際場中就說你是大賢大德。」他告訴拉斯蒂涅:「要向上爬,勢必你吞我、我吞你,像一個瓶中的許多蜘蛛。」他說:「你知道巴黎人是怎樣打天下的?不是靠錢財的光芒,就是靠腐蝕的本領。在這個人堆里,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風行的是腐化墮落。」他還對拉斯蒂涅說:「要弄大錢就得大刀闊斧地干,人生就是這么回事,跟廚房一樣的腥臭。要撈油水就不要怕弄臟手。只消事後洗干凈。今日所謂的道德,不過是這一點。」他指引拉斯蒂涅去色引泰伊番小姐。泰伊番小姐的父親是個大銀行家。在大革命時代謀財害命。巴爾扎克在短篇小說《紅色旅館》里寫了他的發家史。他為了保存財產,把全部財產傳給兒子,就把女兒趕出了家。伏脫冷建議他們兩個合作,由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小姐,他設法去弄死她的哥哥。這樣,泰伊番小姐就有一百萬家財陪嫁了。伏脫冷要求事後能得到20萬法郎。拉斯蒂涅雖不敢接受這個建議,但伏脫冷的話已深深印在了他的心裡。以後他看見泰伊番小姐,就有個聲音在耳邊回響:「80萬,80萬……」
這兩個引路人都對拉斯蒂涅分析了社會寡廉鮮恥的本象。金錢的力量招引他走以牙還牙,以不道德對不道德,不擇手段的極端利己主義的道路。他們的話形式上雖不同,但實質一樣。拉斯蒂涅曾說:「鮑賽昂夫人文文雅雅對我說的,伏脫冷赤裸裸地說了出來。」拉斯蒂涅既要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必然要按他們的話去做。他先去追求紐沁根太太,發現她沒有財權(她的陪嫁被丈夫控制著)。他發現計劃落了空,眼看著自己沒有錢,沒有前途,便又想起了伏脫冷的計劃,轉而追求泰伊番小姐。但就在這時,伏脫冷被捕了。拉斯蒂涅只好去追求紐沁根太太,因為他不想冒觸犯法律的危險。他的野心家性格是在伏脫冷被捕,鮑賽昂夫人被拋棄和高老頭之死三幕慘劇之後才完成的。本文之所以以「高老頭」命名,是由高老頭悲劇在文中的深刻意義所決定的。高老頭的悲劇是拉斯蒂涅社會教育的最重要的一課,遠比表姐鮑賽昂夫人和在逃苦役犯伏脫冷給他上的那兩課深刻得多,是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形成途中所受的最有力的一鞭。
可以說於連和拉斯蒂涅兩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比如說,《紅與黑》開場時,於連盡管貧窮,但是在市長當家教,仍要求和主人同桌吃飯。可見,他既希望受到市長他們的尊重,也不甘於向他們逢迎。《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初入社會就熱情地幫助孤獨無助的高老頭。但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兩人心理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於連和拉斯蒂涅逐漸受到外在環境的壓力,迫使他們重新認識社會和自身。於連從市長家到了神學院,又從神學院來到了另一個城市,進入了上流社會,同時也學會了他們的生活法則。拉斯蒂涅親眼目睹了高老頭被子女遺棄、被社會拋棄的過程,深感世態炎涼。
以上是兩個人物的相似之處。接下來說說他們有何不同。《紅與黑》的結尾,於連最終並沒有與上流社會同流合污,仍舊保留了善良與良知,毅然地選擇死亡,拋棄了社會。拉斯蒂涅在《高老頭》中經歷了「人生三課」。鑒於巴爾扎克喜歡在《人間喜劇》中使用「人物再現法」,拉斯蒂涅在《人間喜劇》的其他幾部小說中,也出現過。此時,他早已成為了真正的青年野心家,社會地位節節攀升,躋身上流社會。《高老頭》的結尾預示了他後來的命運:埋葬了高老頭,同時也埋葬了拉斯蒂涅最後的眼淚(可以說是最後的良知)。
總之,於連和拉斯蒂涅兩個年輕人,經過社會的磨礪,經過內心的掙扎,最終走向了不同的命運。
7. 求97版法國電影《紅與黑》高清版,下載地址或能在線觀看皆可!謝謝,急急急
您好,用各種方法在網路上以及在我熟知的各大資源論壇中均沒有找到97年版的高清版,只有一個300多mb的普清版和幾個在線觀看,沒能幫到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