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徵求一篇關於我國電影發展史的英文稿
欣逢中國電影百年華誕,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值此承前啟後的時光節點,我們很想做些實事,在下一個百年為拓展中國電影史研究盡綿薄之力。
目前我們能讀到的最早的中國電影史著述有兩種,
即1934年版《中國電影年鑒》刊載的谷劍塵著《中國電影發達史》和1936年版《近代中國藝術發展史》收入的鄭君里著《現代中國電影史略》。兩位著者在這一領域有篳路藍縷之功,其目力筆力所及,止於中國電影初創時期的影事軼聞。
新中國成立後,在電影史方面產生重要影響的首推程季華主編兩卷本《中國電影發展史》。該書「十年磨一劍」,於1950年開始醞釀,從全國各地搜尋有關中國電影的資料、報刊、說明書、劇照和海報,1958年正式立項投入寫作,1962年修改定稿;有關領導為慎重起見,決定以「初稿」方式出版,1963年首次開印4200冊銷售一空。三位編著者當初面對中國電影史研究這片「尚未開墾的處女地」,四處搜集積微成著,整合資源殊為可觀——正文里片名索引達1336部(次),影人人名索引為985人(次),刊發圖片、劇照819幅;附錄里提供了1905年至1949年間出品的國產片目錄,程季華稱這部書稿為「第一次的、極為初步的關於中國電影歷史情況的一份調查報告」。盡管從今天的眼光來看,《中國電影發展史》還存在不少偏頗,但讓編著者引以為榮的是,在史料搜集這一點上贏得了海內外專業人士的認可,如1986年版《劍橋中國史·中國民國史》強調「這部兩卷著作至今仍是研究中國電影的內容包羅最廣的著作」。
On the occasion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a Film century, our generation is lucky. On the occasion of the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nodes time, we want to do practical things in the next 100 years for China to expand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film to make modest. At present, we can read the earliest Chinese writing the history of film, there are two, that is, the 1934 edition of "China Film Year Book," published in the sword-s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lm developed" and the 1936 edition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the income of Zheng Junli "Modern Chinese History of cinema."The two authors in this field have the arous work and vision of its total power as far as I can, beyond the start-up period of Chinese film about the impact of anecdotal things.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in film history have a major impact on most of the quarter-China editor-in-chief of the two-volum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The book, "10-year Sword", began in 1950,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search for information on China's film, newspapers, periodicals, brochures, posters and stills, officially approved in 1958 into writing, to amend the final version in 1962; about the leadership cautious for the Purposes, the decision to "first draft" of the press, open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63 and India 4200 sold out.Bianzhu three who had the face of China's film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is "has not yet opened up the virgin land", to gather around the plot into a micro-boo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is significant - the body of the index reached title in 1336 (), film names index 985 to 000 (times), published photos, stills 819; provided in the appendix from 1905 to 1949 between the films proced catalog-quarter of China said that this manuscript as "the first time, very preliminary film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A survey report. "Although today's point of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history"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bias, but Bianzhu so proud of those who, in collecting historical data on this point at home and abroad to win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such as the 1986 version of the "Cambridge Chines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y in "stress" of the two volumes of this book is still the study of Chinese film the widest coverage for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 "
㈡ 介紹一下中國的電影發展史
1963年 《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二卷)出版
悟歷史於一剎 尋大道於一生
《中國電影發展史》迄今還是電影史寫作的一個高度,並且一如既往地展現著電影作為學術的重量。幾位著者為之傾盡心血,有人甚至因此在「文革」期間遭遇牢獄之災,這些已經沉寂的傳奇故事最終成為我們眼中一個中國電影百年歷史中的事件而顯影。時隔40餘年,也許此刻我們已經能夠具備足夠的冷靜和客觀,來看待這部經歷了歷史沉浮,和中國電影、中國電影理論研究及中國電影人緊密聯系的著作。
在歷史的荒原中失落想像的翅膀
對中國電影史的研究來說,1966年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一年之前,中國電影曾經的輝煌尚有據可查,這一年之後,歷史便只能在想像中進行了。這年7月,一場針對《中國電影發展史》的運動最終演變為一場浩劫。陳荒煤1980年在再版序言中說:(當時,)被誣指為大毒草的《中國電影發展史》的紙型被毀掉,所有已經印好並已發行的書要收繳、追回,打成紙漿,全部銷毀;緊接著,作者經過十多年搜集起來的有關中國電影的資料,也被用數輛卡車全部掠走(至今大部未能查明下落)。
在那些卡車上,應該裝著1913年的《莊子試妻》,1920年的《春香鬧學》,說不定還有1905年的《定軍山》;應該有18集的《火燒紅蓮寺》,13集的《荒江女俠》,6集的《啼笑因緣》;應該有更多的張石川,更多的張善琨,更多的胡蝶,更多的上官雲珠……那些車里胡亂堆著的電影畫刊上,中國電影正在自顧自地熱鬧著……
那才是程季華、李少白們的寶貝,和這兩卷本的《中國電影發展史》比起來,這些寶貝是活著的歷史,是隨時可以說話的歷史,是他們辛苦十數年的真正成就。對於長期困擾於路線之爭的中國電影來說,後世因為它們有了重新評價的可能。它們的失落,意味著中國電影史的失落。
現在我們只能透過《中國電影發展史》附錄的影片目錄來想像歷史。這目錄已經足夠驚心動魄,任何一個人,只要能為1905年以來的中國電影保留這樣一份完整的目錄便已是功德無量了。面對這樣一個包含公司、片名和人名索引的龐大電影目錄,任何研究者無法不嘆為觀止。
僅僅按照這個目錄上所列,從1905年到1937年,中國就有1100部以上可考證的電影(只包含故事片、戲曲片、動畫片,不含新聞片、紀錄片、科教片)。這1100部片子中,至少有1080部是在1920年到1937年的17年間拍攝的。也就是說,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平均每年故事片產量約六七十部;而在1921年到1931年的十年間,中國每年的故事片產量達到上百部。需要注意的是,這上百部影片大部分是民營公司的產品。在1925年前後,中國有175家影業公司,其中拍片的不少於50家。即使和當今中國比起來,民營電影在當時的興盛也是驚人的。
因為這個目錄,我們得以重新理解程季華、李少白們的良苦用心。就好像經過一次紛繁蕪雜的拼圖游戲,一具綉像終於在背景上隱現,透過《中國電影發展史》具有時代特色的言說方式,目錄提醒我們,歷史的輪廓依然清晰。但是也僅僅是輪廓而已。因為失落了那些在卡車上自顧自熱鬧著的圖景,歷史的荒原失去了探索的途徑。我們的想像在輪廓上滑過,重新跌入無法起飛的泥底。
程季華:為《中國電影發展史》披掛「罪名」
遠見卓識的一項決斷
自1950年起,我著手收集中國電影史料,開展電影歷史的研究,這個動議最早是由陳波兒提出的,她創辦了培養演員的表演藝術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前身),並提出應該開設有關中國電影歷史的課程,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來教,她決定自己教,找我做助手來整理和收集電影資料。其中還有一個插曲,1950年前蘇聯的《大網路全書》(第二版)需要「中國電影」的條目,宣傳部把這個任務交給陳波兒,我協助她收集並初步整理相關史料,大約一萬多字。後來該書出版後,發現這個「中國電影」的條目被刪去很多,刊出的部分也是錯誤百出,而寄出的原稿至今未能要回。這篇文章其實是第一篇關於中國電影歷史的論文。
「寫作大綱」出爐
收集資料是以文化部電影局的名義,發信給各地的文化局的,於是有關電影的各種資料首先被集中到地方的文化局,然後打包集中寄到我們這里。四間大屋子裡全是書架排滿資料,甚至有些還有副本,當時有條件寫《中國電影發展史》,與資料齊全有很大關系。除了這些書面資料以外,我們還開始嘗試做一些類似於現在「口述歷史」的采訪工作,找了許多當時還在世的中國電影早期的演員,派記者記述他們過去的情況,《中國電影》雜志(《電影藝術》前身)專門有一個欄目叫「昨日銀幕」刊登這些采訪。另外,還約田漢、歐陽予倩、梅蘭芳等早期電影藝術家寫回憶錄,後來也以單行本的方式出版,以豐富電影史料方面的內容。
到了1955年左右,覺得有必要進行一下總結,於是起草了一份「中國電影史寫作大綱」,後來在當時羊市大街的「影協」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和「影協」主席蔡楚生聽取了我的口頭匯報。他們給予肯定,於是這份「大綱」就成了《中國電影發展史》的分期和章節的雛形。
㈢ 中國電影發展史的英文介紹
An introc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lms in English.
中國電影發展史的英文介紹
㈣ 求一篇電影發展史的作文,大學的,150字左右,要英文的急求!
The history of film spans over 100 years, from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Motion pictures developed graally from a carnival novelty 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of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nd mass media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into the 21st century. Most films before 1930 were silent. Motion picture films have substantially affected the arts,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The cinema was invented ring the 1890s, ring what is now called the instrial revolution. It was considered a cheaper, simpler way to provide entertainment to the masses. Movies would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visual art form of the late Victorian age. It was simpler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before the cinema people would have to travel long distances to see major dioramas or amusement park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cinema this changed.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cinema's existence, inventors worked to improve the machines for making and showing films. The cinema is a complicated medium, and before it could be invented, several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had to be met
㈤ 英文電影發展史
這個也太有難度了吧,非得專業人士不行啊,建議你還是直接娶你老師那邊索要得了,呵呵,大不了請吃頓飯完事!
㈥ 中國的電影發展史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開拍《火燒紅蓮寺》後又形成一股武俠片熱潮。此後的4年間上海各公司拍攝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燒」、「武俠」、「神怪」之類光怪陸離、粗製濫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華百合等影片公司組合成聯華影業公司,先後拍攝了《戀愛與義務》、《恆娘》、《桃花泣血記》等片。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聯影片公司試製成功蠟盤發音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雨過天晴》。到1935年,中國完成了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過渡。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實在活動的形象。[1]世界電影與電影業起源於19世紀末法國、英國、美國等地。
中國電影包括中國大陸電影、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拉開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序幕。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任慶泰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之父」。[4]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年至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中國電影年產量高達1082部,年總票房達到607億元人民幣,全國共有銀幕60079塊。
㈦ 關於介紹中國電影的英語作文
寫作思路:介紹電影類的作文可以先寫電影的介紹如導演是誰,電影是什麼類型,然後寫電影講了什麼故事,最後寫一下電影的幕後製作,具體如下:
Grand Masters is a Kung Fu movie, directed by the famous director Karwai Wong, representing the legend life of Kung Fu master, Ye Wen.
《一代宗師》是一部功夫電影,由著名導演王家衛執導,講述了功夫大師葉文的傳奇人生。
The movie stars from mainland and Hong Kong co-star in this film, attracting many movie fans』attraction.
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電影明星在這部電影中聯合主演,吸引了許多影迷的注意。
Tony Leung Chiu Wai and Zhang Ziyi are the leading roles. The movie focuses on the legend stories of mutual martial arts 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梁朝偉和章子怡是主演。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民國時期兩種武術的傳奇故事。
In order to truly show the moves and spirits of the four Kung Fu branches, Wing Chun, the Eight Diagrams, Bachi and Ying Yie.
為了真正展現詠春、八卦、八極、形意這四種功夫的動作和精神。
the director Karwai Wong collected a large amount of precious materials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visit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descendants across the country in three years.
導演王家衛收集了大量民國時期的珍貴資料,在三年時間里走訪了全國各地的百餘位後人。
Besides, the leading roles went to learn Kung Fu for many years. As a result, we can enjoy a beautifully proced and fantastic Kung Fu movie.
另外,主角們還學了很多年功夫。因此,可以欣賞到一部製作精美、精彩絕倫的功夫片。
I watched it in the cinema, feeling it』s so great that I couldn』t describe it in language. I desperately love this film.
我在電影院看的,感覺太棒了,我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它。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㈧ 求中國電影發展史
您好,你問的問題太籠統了,包含的范圍實在是太大了,不是幾萬個字能說的了的,所以,我建議您到書店去找找這類書籍。
其實一本書所能說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不能把您想要的都說清楚
(上面的幾個回答都只是冰山一角,說明不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找些書來看看,會有所了解的~)
㈨ 誰有中國電影發展史的英文介紹,簡單的幾百接近一千字
誰有中國電影發展史的英文介紹
Who has 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㈩ 誰能告訴我中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中國電影發展史有4個階段。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10)中國的電影發展史英文版介紹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部電影介紹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