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找兩部動畫電影的片名,非迪斯尼夢工廠等美國動畫,也非日本。
第一部是:《米芽米咕人》
米芽米咕人 Mia et le Migou
編
《米芽米咕人》海報(3張)
劇: Jacques-Remy Girerd
導演: Jacques-Remy Girerd
主演: Dany Boon / Pierre Richard / Yolande Moreau
語言: 法語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上映日期: 2008-09-06 >更多
又名: Mia Mia and the Migoo / 米婭和米高人 / 米婭和米高巨人
imdb鏈接: tt0792978
中文主題曲:林依晨(Ariel)Come To Me——《幸福遇見》
米芽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在一個預言的提示下,她決定離開位於南美洲某個地
《米芽米咕人》劇照(15張)
方的家鄉去尋找她的父親。為完成這個任務,必須要把一個熱帶森林變成一座高檔酒店公寓。尋找父親的道路漫長. 米芽必須要穿過一座遙遠的大山,那裡有成片謎一樣的森林,居住著神秘的生物。在這個傳奇的世界裡,小女孩將會發現一棵與眾不同的大樹,遭遇大自然的力量,總之,會是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第二部是:《嘰哩咕與女巫》
(法語:Kirikou et la Sorcière)是1998年的一部傳統動畫故事片,由Michel Ocelot撰寫並執導。汲取了西非民間傳說的元素,講述剛出生的小男孩嘰哩咕對抗邪惡女巫karaba,從而拯救了自己的村子。該片由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的公司聯合製作,並由拉脫維亞的Rija 電影工作室和匈牙利Exist工作室完成動畫部分。
上映:1998年
導演: Michel Ocelot
嘰哩咕與女巫[1]
主演: Antoinette Kellermann Maimouna N'Diaye Doudou Gueye Thiaw
類型: 歐洲 動畫
「嘰哩咕」系列取得極大的成功,後續還有2005年的《嘰哩咕與野獸》。2007年,《嘰哩咕與女巫》首次以舞台音樂劇的形式呈現,名為Kirikou et Karaba。另一部《嘰哩咕、男人和女人》將在2011年底到2012下半年開拍。
求採納!
㈡ 一千零二夜的劇情介紹
主角分別為代表白色人種的阿蘇及具有中東色彩的阿斯瑪,阿蘇出生於貴族;阿斯瑪則是奶媽珍娜的親生兒子,情同手足的兩人最愛聽奶媽所說的仙女故事;然而邁入青少年時期前,阿蘇的貴族父親將他帶走,奶媽及阿斯瑪只好被迫離開。多年後,成年的阿蘇懷抱夢想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旅途中發生意外,卻也讓他與奶媽及阿斯瑪重逢。阿蘇與阿斯瑪下定決心要去尋找仙女,路途中原是競爭對手的兩人,遇到困難後卻展現出相互扶持的情誼……
一部很棒的經典故事。
一部期待已久的巨作。
如今可以隨時欣賞,隨時在線觀看。
如果要具體描述一般人對「童話故事」的印象,大體不脫五彩繽紛且天馬行空的世界與邪不勝正的美好結局。而所謂「童話」,就是給兒童看的故事,或是所謂的精靈故事(fairy tale);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能從閱讀童話或聽童話故事的過程中獲得喜悅,迪士尼電影《天方夜譚》中,Skeeter Bronson的姊姊告訴他,最令她生氣的是身為舅舅的Skeeter居然告訴外甥兒女,現實社會沒有Happy Ending。而她拜託Skeeter照顧子女的原因,就是希望Skeeter能像他們的父親那樣說床邊故事,給孩子一些奇思異想,讓孩子擁有美好的童年;而不是提早讓他們認識現實社會的殘酷。[1]為何童話故事魅力這樣大?是什麼讓童話的讀者感到心滿意足,填補現實不完美的空白?
以非洲背景為主的動畫電影《嘰哩咕與女巫》轟動的法國動畫巨匠米休歐斯洛(Michel Ocelot),於2006年推出了《一千零二夜》這樣一部叫好又叫座,結合2D與3D手法的動畫電影。原劇名直譯後應是「阿蘇與阿斯瑪」,在其DVD封面劇照也是阿蘇與阿斯瑪這一對異國兄弟騎著他們的坐騎。而台灣卻翻譯成〈一千零二夜〉,顯而易見,這是為了與阿拉伯國家著名的《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談)產生聯想,表示這是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故事,然這個命名同時巧妙連結了一千零一夜裡的主軸--一個故事串連一個故事,意即故事中的故事。
《一千零二夜》受到歡迎的原因,無疑由於這是一個充滿燦爛與美好的童話故事,不止孩子,大人也可以從電影中獲得滿足。阿拉伯世界的著名童話《一千零一夜》是聞名遐邇的床邊故事,那麼與它產生聯想的《一千零二夜》展現的是怎樣的童話面貌,敘說的是怎樣的故事呢?
這篇故事的觀點
《一千零一夜》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是由一個故事開始,逐漸衍申眾多的故事,一個面臨天亮就要被處死的新婚王妃,以說故事的方式吸引國王期待續集,於是得以不死。若要將《一千零二夜》與此故事聯想,就不得不注意,到底是誰在說故事?
電影開始在珍娜奶媽的哺乳中,由第三人稱視角,跳接到奶媽的視角,觀看嬰兒阿蘇。雖然在此之後皆轉換到第三人稱視角,還是很明顯的感到此時是觀眾隨著珍娜的眼光和經歷進行故事。
而劇情的伏筆也是主軸就在此開端,珍娜對兩個孩子述說的精靈仙子故事,是貫串整個《一千零二夜》的冒險主軸,此時,視角在珍娜與第三人稱之間切換,觀者看到珍娜奶媽和兩個孩子的互動,以及珍娜眼中天真可愛,從小就互相爭奪鬥嘴的異國兄弟。珍娜不但是劇情中的說故事者,也是電影的主述者。
但從珍娜角度敘事的模式只持續了七分鍾,從阿蘇父親要阿蘇自己睡之後,敘述的主權就交給了阿蘇。透過特寫表情和遠景的肢體動作,描述阿蘇對父親教育的不適應與沉默反抗,此時,戶外的阿斯瑪是觀察者,他與觀眾分站兩端,一同看著阿蘇的無奈。
阿蘇長大以後,雖然仍是第三人稱視角,但故事主線隨著阿蘇進行,有時還有阿蘇的第一人稱話語,例如當阿蘇明白這些使用「奶媽的語言」的人們認為藍眼睛是種詛咒時,阿蘇產生了獨白:「真是個醜陋的世界,我再也不要睜開眼睛了,從現在開始,我是一個瞎子。」
由此開始,主述者成為閉上眼睛的瞎子,因為這是電影而非小說,不能透過文字描述主述者的內心畫面,鏡頭再也無法切換到主述者的視角,是以第三人稱全知視點,成為固定的視角。
但故事的主軸仍然環繞阿蘇,鏡頭把畫面宛如劇場舞台般呈現,主角不是由左而右前進,就是維持在鏡頭正中央。,固定的視角,幫助觀眾與主角維持等距,一面能由視覺的中心注意到角色進行的對話,一面能全知的觀察場景,而導演也透過這一段行走的過程,充分展現他想表述的阿拉伯文化元素,此時,劇情的話語敘述者雖然是卡布,真正的敘述者,卻是導演。
雖然阿蘇在遇見珍娜之後,恢復了正常的視力,但視角不再回到單一的人物身上,由於主要角色的增加,卡布、珍娜、阿斯瑪、公主等,鏡頭的切換一直維持在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也就是導演的敘事了。
此後,阿蘇與阿斯瑪的冒險旅程展開,奇幻的故事也由說故事者的口中真實化,鮮明的展現在鏡頭前了。
㈢ 嗶咕嗶咕是什麼動畫片
嘰哩與咕嚕》
《嘰哩與咕嚕》系列動畫(第一季)項目是山西樂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山西三晉報刊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2016年6月份啟動的大型快樂成長主題原創暖萌動畫片。
原創動漫《嘰哩與咕嚕》依據《3-6 歲兒童發展指南》為創作導向,以2-6歲學前兒童為目標受眾,採用了獨特的繪本插畫風格,旨在創作一系列主題健康,遠離暴力,傳達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的動畫片。以小獅子「嘰哩」和小鱷魚「咕嚕」為主人公,講述的是一群生活在滴答森林的小夥伴,他們共同成長,每天過著溫馨又混亂的生活,故事中處處充滿了自信、自強與歡樂,是一部溫暖治癒的暖萌低幼動畫作品。
《嘰哩與咕嚕第一季》共52集,每集7分鍾,是一部二維動畫。2020年8月30日在央視少兒頻道暑期黃金檔首播,以0.54%的收視率排名全國第四,成為動畫界的一匹黑馬,並於2020年11月、12月重播,各大衛視和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大型新媒體平台跟播,在國內掀起《嘰哩與咕嚕》熱潮。現已在香港、俄羅斯電視台等國內國際頻道洽談播出。
㈣ 求 嘰哩咕歷險記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bLCXGsAyoOU1A0BU1Sz0vQ
作品相關簡介:嘰哩咕從娘胎里蹦出來,自我介紹:「我叫嘰哩咕」,然後自己切斷臍帶洗好澡,立刻向世界丟出大串問題,爸爸呢?被女巫吃掉了,女巫為何那麼凶?不知道,你得自己去找答案。祖父說,所有的問題終將導出生命的意義。
而女巫的終極秘密,原來正是嘰哩咕未出生就愛發問的原因。結果部落人口暴增,失蹤的男人都平安歸來。
搶首贊
㈤ 和一個女巫有關的動畫 簡單的畫風 時代是很久以前原始
嘰哩咕與野獸 Kirikou et les bêtes sauvages
(2005)
導演: Bénédicte Galup / 米歇爾·歐斯洛
主演: Pierre-Ndoffé Sarr (voice) / Awa Sene Sarr (voice)
類型: 動畫 / 冒險
官方網站: http://www.kirikou-lefilm.com/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2005-05-13(戛納電影節) / 2005-12-07(法國)
片長: 75分鍾
又名: Kirikou and the wild beasts
IMDb鏈接: tt0455142
㈥ 「推薦」關於冒險、探險、歷險的10部電影
星期五言: 冒險也好,探險、歷險也罷,在我看來首先得具備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親歷者得具有主動性。換句話說,像「指環王」那種被魔界的人追著跑了一路的可不算!另外,探險除了能在真實世界發生,精神世界發生的也不可小覷,誰敢說愛倫·坡或是格林兄弟在講述一場歷險故事時內心經歷的不比現實刺激呢!
以下推薦10部電影,從現實的到超現實的不等,主人公的歷險目的從尋寶、解密、救人不等,歷險的積極性與負面性也說不定。但,哪一個也夠看者大過冒險癮啦!
順帶說一句:「星期五文藝」的老少伙「」伴們,十一假期快樂!
「星期五文藝」上片——
1、《阿基爾,上帝的憤怒》(1972)
原名:Aguirre, der Zorn Gottes
國家:(前)西德
導演:沃納·赫爾佐格
「推薦語」 故事發生在十六世紀,一群西班牙探險者試圖沿著亞馬遜河尋找黃金,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不劇透啦,找片看吧。
2、《現代啟示錄》(1979)
原名:Apocalypse Now
國家:美國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推薦語」 越戰期間,一位美國大兵接到一項任務——去南亞山間尋找一個發了瘋的將軍,就這樣,他踏上了漫長的充滿魔幻現實主義的冒險之路。
3、《玫瑰之名》(1986)
原名:Der Name der Rose
國家: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推薦語」 改編自翁貝托·艾柯的經典同名小說,故事發生在中世紀的歐洲,一位牧師學者來到一個修道院,目睹了一系列離奇死亡案件,於是他和他的徒弟開啟了匪夷所思的偵破解密之路。
4、《嘰哩咕歷險記》(1998)
原名:Kirikou et la sorcière
國家:法國
導演:米歇爾·歐斯洛 / 雷蒙德·比萊特
「推薦語」 這是一部從六歲大的孩子到六十歲的老人都能看的,曾經風靡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冒險動畫片。此片看似不費腦子卻能讓人琢磨出很多東西。自然,主人公是個叫嘰哩咕的小不點,它要獨自踏上冒險之路,去拯救村民,去尋找真理……
5、《恐懼拉斯維加斯》(1998)
原名: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
國家:美國
導演:特瑞·吉列姆
「推薦語」 這部冒險片有點特別,講的是兩個磕了葯的男人去到拉斯維加斯,於是,在葯品和酒精刺激下,他們眼中的世界徹底扭曲成了一個奇幻的,充滿怪物的世界……這也是筆者看過的唯一一部純「嗑葯視角」的電影,其手法獨特,充滿想像力。
6、《海灘》(2000)
原名:The Beach
國家:英國
導演:丹尼·博伊爾
「推薦語」 幾個大膽的年輕人越過重重險阻,只為找到那個「世外桃源」,而等待他們的是那個理想下的烏托邦嗎?那個烏托邦又有多美?看片吧...
7、《千與千尋》(2001)
原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國家:日本
導演:宮崎駿
「推薦語」 一次無聊的郊外旅行,讓一家三口誤入一個陌生的村莊。由於爸爸媽媽貪吃變成了豬,只剩下小女孩兒千尋了。眼看夜幕降臨,一場奇幻噩夢般的冒險開始了…
8、《鬼媽媽》(2009)
原名:Coraline
國家:美國
導演:亨利·塞利克
「推薦語」 小女孩兒家裡藏著一個小小的暗門,這個暗門在夜晚會通向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充滿了誘惑和詭異,於是,女孩兒耐不住寂寞和好奇心,爬向了那個世界,開始了她的冒險…
9、《尋夢環游記》(2017)
原名:Coco
國家:美國
導演:李·昂克里奇 / 阿德里安·莫利納
「推薦語」 又是另一個世界,一個更龐大、更復雜、更奇幻的死人之世界。主人公——那個喜歡音樂的小男孩兒,會在這個世界的 探索 到什麼?
10、《1917》(2019)
原名:1917
國家:英國
導演:薩姆·門德斯
「推薦語」 最後我們還是將冒險回歸現實吧。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兩個英國士兵為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踏上了生死之路。而這一路的奇幻、殘酷、驚心動魄,不比超現實主義出來的差。
最後再嘮叨一遍吧:祝各位節日開開心心、順順利利、健 健康 康。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假期里有所收獲!
關注【星期五文藝】,推薦經典電影
㈦ 法國動畫片,有哪些堪稱經典動畫片
其實我看過很多法國的動畫,有很多覺得不錯的,甚至流傳至今的動畫。例如我小時候最喜歡看的《丁丁歷險記》、《巴黎怪獸》、《機械心》、《國王與小鳥》,最偉大的法國動畫片,唯一奪得過路易•德呂克獎的動畫片,宮崎駿都拜它為師,集荒誕與哲思一體,歷史與科幻的隱喻。《夜幕下的故事》黑色平面剪影,色彩絢爛的背景,使得這部電影始終蒙著一層奇異而浪漫的色彩。它的內容其實很簡單——由六個類似格林童話的小故事組成,錯愛又找回真愛的狼人,獨自闖盪死亡之國的活人,熱愛打鼓馴服手鼓的少年,與邪惡的黃金城守護神戰斗的勇士,永不說謊的男孩,被化身為鹿的少女……米歇爾·歐洛斯導演的另一部早期動畫短片——《三個發明家》( Les trois inventeurs),雖然採用了相似的剪紙形式,但風格迥異:純色背景,繁縟精緻白色紙雕,洛可可風格的蕾絲,你甚至能看到在光線下花紋的陰影……法國動畫的藝術美,不僅僅局限於美術層面,也體現在影片中的哲思之美。《畫之國》(Le Tableau)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與前兩部電影相比,《畫之國》的魅力在於其情節與想像。但是我最喜歡的動畫還是《小王子》。《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系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謳歌。
㈧ 想求一部電影,忘記名字了,類型是一部動畫電影
《夜幕下的物語》
由法國人米歇爾·歐斯洛創作的剪影動畫《夜幕下的物語》(Les contes de la nuit)以唯美的藝術風格成功地感動了網友。《夜幕下的物語》由六個小故事串聯而成,分別講述狼人和公主的糾葛、死亡國度里無人知曉的美人、黃金城裡的神奇傳說、非洲里的敲鼓男孩、不說謊的男孩、建築師之子和被詛咒的愛人之間的歷險等等,充滿了浪漫色彩。
在微博里找了半個小時終於找到了,自己也順便回顧了一下~
㈨ 嘰哩咕與女巫的劇情簡介
在西非的一個小村子裡,嘰哩咕以一種異乎尋常的方式出生了。這個非同尋常的孩子,呱呱墜地時便會說話走路,而且有著堅定的信念。他從母親那聽說,有個邪惡的女巫不僅使村子再也見不到春天,還吞噬了所有男人,只有一人倖免。嘰哩咕的叔叔是最後一位倖存的勇士,他便和叔叔一同去找女巫,展開一段歷險。嘰哩咕先是蒙過了女巫,救回自己的叔叔、那些被女巫綁架到船上、樹上的孩子們。還有一個大怪物,正是它不斷喝光村子的水,於是嘰哩咕將怪物燒死。後來他找到睿智的老奶奶,詢問有關女巫的問題,繼而又經歷了幾番艱難險阻。爺爺發現嘰哩咕總愛問問題,覺得是件好事,便告訴嘰哩咕,女巫之所以行惡是因為她很痛苦:她的背後曾被壞人插上過一根毒刺。於是嘰哩咕巧妙的哄著女巫拔出了毒刺。女巫的疼毒被治好了,她獻給嘰哩咕一個吻,於是嘰哩咕就變成大人。結局充滿愛。
㈩ 嘰哩咕那部動畫電影裡面在吹笛子
我愛奇諾奧 那個被背著的男孩的本鄉奏多演的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