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電影 老夫妻要辦金婚派對了 結果收到消息說前女友的屍體找到
安德魯.海格導演的《45周年》。
㈡ 經典電視劇《金婚》,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金婚》這部劇太接近現實了,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家庭劇,一家人吵吵鬧鬧,歡歡喜喜,偶爾會為一些瑣碎的事情而鬧情緒,甚至男女主角差點離婚,即使經歷了很多,他們依舊是相親相愛。
這樣十全十美的女人是你想找就能找到嗎,還是知足吧,真希望我能為了買衣服把吃的省了,可是我自己把買衣服的錢都省了買吃的了。不是買小說就是買裙子做頭發還有看電影。這么多孩子還拉扯長大了。文麗也確實要好好的改變一下自己了,畢竟是過日子跟自己以前一個人的時候是不一樣的,要好好的給自己的生活做好打算。
㈢ 《金婚-2007》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張國立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6dFnC_4ArvbcT7neSpr1ug
㈣ 《金婚》&《父母愛情》:每個文麗,都曾是安傑
文/婉兮 圖/網路
1
嫁給佟志時,文麗還是標準的文藝青年一枚。
扎兩個俏麗的小辮子,裙擺輕輕拂過小腿,便在佟志心中激盪起圈圈漣漪。那時候,她喜歡看電影、愛喝咖啡,沉迷於蘇聯小說,自有一股子驕傲矜貴的氣質。
這樣的女孩,當然不會湊合著把自己嫁出去。
好在佟志是個知冷知熱的好男人,處處順從不說,還有模有樣地寫下保證書,一條一條地規范婚後種種。目的是安文麗的心,同時也給未來的日子上保險。
文麗欣欣然做了新娘,一眼望過去的餘生花團錦簇,想來也差不到哪裡去。
那時的她,完全就是另一個版本的安傑啊。
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漂亮女孩、都愛著小資主義的浪漫調調,都極重精神追求,對男人和婚姻的要求都不低。
唯一不同的是,安傑是資本家小姐,彼時正夾著尾巴做人。她對婚事猶猶豫豫,總覺得江德福是個大老粗,嫁過去會委屈了自己。
相對而言,文麗的婚姻開場反而沒那麼糾結。
她和佟志不存在什麼階級差異,充其量不過是生活習慣不同,愛好略有出入。拿今天的話來說,算是不大不小的三觀不合。
所以,這兩部電視劇也常常被拿來比較。
它們有個相似的開頭和結尾,可中間劇情卻大相徑庭,尤其是兩位女主角的中年光景: 當文麗被生活折騰為一個中年大嬸時,安傑依然優雅美麗地坐在自家花園里喝咖啡。
這樣的對比觸目驚心,直叫人心頭一震,不由要去追問一個為什麼。
2
文麗的改變,應該是從 缺錢 開始的。
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同時也是自給自足的職業女性,所以對家務瑣事不太在行,也就是俗稱的「不會過日子」。
困難時期,家中捉襟見肘吃了上頓愁下頓,夫妻倆甚至能為一個饅頭吵起來……
為此,文麗不得不拉下臉皮去借錢,還受了二姐一頓奚落。什麼清高文藝,都得對生活低下頭去。
沒法子,尋常日子裡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錢」來支撐。兩口子都是普通工薪階層,自然會被雞毛蒜皮攪得心力交瘁,矛盾偶爾也會被各自的情緒放大。
所謂恩愛,是要落到吃喝拉撒每一個細節的,既考驗夫妻感情,也考驗錢包厚度。
但安傑幸運地逃過了這一劫。
作為軍官太太,她擁有充裕而豐富的物質條件。至少在電視劇中,我們極少看到安傑為柴米油鹽發愁。丈夫的收入足以支撐起家庭,還能請了妹妹來幫忙帶娃,在困難時期一口氣買10包桃酥……
有句話說,錢能解決婚姻中的一大半問題。
此話不假,貧賤夫妻之所以百事哀,是因為物質滲透生活的角角落落,會全方面影響婚姻質量,乃至激發出赤裸裸的人性。
有情飲水飽,其實只是年輕人的美好願景罷了。
我不敢說有錢一定幸福,但沒錢的夫妻,一定沒有太多幸福可言。
從這一點看,安傑確實幸福過一大半女人。
優雅氣質的保持,固然需要多讀書見世面,但也離不開「錢」的養護——這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3
婚姻往往連接著生兒育女,而生兒育女附帶出的種種瑣事,又常常由女人來負責。
這倒不是說男人不作為,這是客觀生理因素使然。
更何況大部分中國家庭遵循「男主外女主內」,女方在家務和帶娃上付出的時間精力,往往是是男方的數倍還不止。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里這樣描述一位妻子,「這女人走過我身邊的時候,隱隱可聞到一陣油膩氣,那種長年累月泡在廚房中煮三頓飯的結局,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看得人滿腹心酸,廚房裡的煙熏火燎日復一日,漸漸把少女時代的靈氣都消磨殆盡。
但安傑遇到了一個神助攻。
手腳麻利的小姑子德花,勤勤懇懇幫她帶大5個孩子,還包攬了一應家務。
所以,安傑才騰得出時間精力去搗鼓自己的小日子,種種花看看書,在偏僻海島開墾出一片桃花源。
當然,小姑子的福沒那麼好享。
她與嫂子觀念不和,彼此都有些看不順眼。但和婆婆相比,相處的困難系數已直線下降。
畢竟安傑是嫂子是長輩,丈夫亦無條件和她站在一邊,「妹子哪兒有老婆親?」
文麗也有婆婆幫襯,可老少兩個女人摩擦不斷。
每每起爭執有矛盾,「母親」的身份就會壓過來,夫妻倆因此爆發過幾次大爭吵,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部分感情裂痕。
但即便婆婆幫了一把,文麗也未見得輕松多少。不知何時起,鍋碗瓢盆成了她的生活主旋律,小說不讀了、布拉吉不穿了、電影不看了。
誰讓她有老老小小一大家子人呢,抽不出時間、擠不出余錢,更找不到那樣的閑情逸致。
因為丈夫也變了啊。
他被生活打磨為了疲憊的中年男人,在事業與家庭兩頭夾擊之下,早就把妻子的小愛好小心思拋到了九霄雲外。
有「不用心」的主觀因素,也有「生活所迫」的客觀影響。
4
文麗身上,集中體現著已婚女性的「難」。
這種難是遞進式的,從最初的經濟困難,到後來的婆媳糾紛、親子矛盾,乃至丈夫心繫他人,幾乎把婚姻中所有的苦都吃了一遍。
所以漸漸的,她就變得不可愛了,甚至有些疑神疑鬼尖酸刻薄。
尤其是在李天驕那一段上。
為了阻止佟志和李天驕在工作上的接觸,文麗幾次三番地使絆子拖後腿,硬生生耽誤了丈夫的升遷之路。而這,恰恰是佟志最在乎的東西。
他對婚姻的失望與憤恨,也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此時的文麗,早已不復往昔的可人模樣,轉而成為面目可憎的中年婦女。
倒應了賈寶玉的至理名言:
一個人的三種模樣里,藏著生活的百般刁難、男人的缺位失責、女人的自我放逐。
據說有許多女人,都從文麗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幾乎無時不在為柴米油鹽操勞、為工作焦慮、為瑣事擔憂,即使沒有出軌劈腿和家庭暴力,身心也難免受到摧殘。漸漸的,嗓音粗了、性情粗了、腰也粗了……
重壓之下,必有潑婦。
倘若易地而處,安傑並不見得能好到哪裡去。
5
很多人說,《父母愛情》是理想化了的烏托邦,《金婚》才是高度還原的婚姻真相。
因為編劇自動屏蔽了 普遍存在於婚姻中的大問題,比如經濟壓力、婆媳矛盾。而主人公也被設定為絕無僅有的好男人,女主得到了最溫柔的善待。
或許也是因為如此,人們才對它更情有獨鍾。
生活已經一團亂麻,自然會把希望投射到電視劇中,看看別人演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何嘗不是一種放鬆和享受?
畢竟我們中的大部分女人,都只能活成文麗的模樣。
本以為結婚是幸福的開端,後來才明白,其實它是一個接一個的考驗,需要源源不斷的智慧與耐力加持,才有可能修來此生的圓滿美好。
但那又怎樣呢?
人生本就是苦中有甜、笑里帶淚的過程。
婚姻作為人生的一部分,其實也逃不出苦樂交加喜憂參半的定律。
而愛情的美好之處,正在於看透人間煙火,依舊願與你塵世蹉跎。
不是誰都能擁有安傑的得天獨厚,但至少,淪為「文麗」的我們,可以無限度向「安傑」靠攏。
先認真把從前的自己找回來吧,不為討好男人,只為取悅自身。
比如重拾愛好,偶爾也從家庭中抽離出來吧:讀讀書、聽聽音樂,也敷敷面膜化化妝,別把所有的快樂都寄託給男人與家庭。
㈤ 《金婚》:文麗和庄嫂關系尷尬,誰應該佔主要責任
劇中,佟志和大庄是非常要好的哥們兒,而且兩家還做了一輩子的鄰居,關系簡直比親兄弟還要親,可是在年輕的時候,他們的媳婦兒關系可並不那麼好!文麗和庄嫂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兩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受教育程度、對生活的追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在生活中,兩人更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就這樣兩人年輕的時候一直都不對付,但就算她倆再沒有共同語言,那也不至於連鄰居都做不好啊!在生活中,文麗和庄嫂的尷尬關系究竟是誰佔了主要責任呢?
回去後,文麗在走廊里做飯,庄嫂經過特意跟她打招呼,可是文麗卻連理都沒理人家!人家剛才說話即便不中聽,那也不是故意的啊!更何況人家現在主動的跟你說話講和了,結果你愛搭不理的,人家難道就不要面子嗎?庄嫂是一個性格開朗、沒什麼心機的人,相比那些口是心非的人要好相處的多,可是文麗卻沒有珍惜這位好鄰居!人跟人相處啊,最重要的是坦誠、包容,這文麗這么任性的小性子,誰又能跟她相處的來呢?估計也就佟志能忍受她吧!
㈥ 《金婚》:生下三胎之後才知道原來的文麗究竟有多作
文麗和佟志一共生育了四個孩子,從第一胎的期待到第二胎的失望,從第三胎的無奈到第四胎的驚喜,文麗的每一次生育都給人生帶來了不一樣的改變。年輕時的文麗,漂亮、有氣質、有修養,再看看中年的文麗,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作”!原來佟志總抱怨文麗的生活沒有規劃,許多人還都曾為文麗抱不平,覺得佟志沒能給文麗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但自從多多出生後我們就可以清醒的看出,原來的文麗真的是太“作”了!
㈦ 《金婚》中有哪些你熟悉的演員
《金婚》已經播出了十多年的時間,這部劇是由張國立、蔣雯麗主演,由李菁菁、林永健等人聯合主演的家庭劇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後來的《父母愛情》。這商劇主要講述的是小學數學老師文麗和重型機械廠技術員佟志的一生婚姻歷程。
最後要說的就是陳星旭了,陳星旭當年在這部劇中飾演了童年的大寶,佟志與文麗唯一的兒子,因為父母的溺愛,大寶從小就養成了不爭氣不明理的性格,叛逆程度遠遠超過了三個姐姐。當年的陳星旭的年紀還是非常小的,如果不細心還真的認不出他。如今陳星旭已經長大,憑著《東宮》中的李承鄞一角被人熟知。
㈧ 怎麼評價《金婚》
取材於生活,真實!
㈨ 把《父母愛情》和《金婚》放在一起看,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出來了
還記得在2014年的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
《父母愛情》。
那時候會看這部劇,很大程度上是沖著主演郭濤和梅婷去的。
但,居然就看上癮了。
後來,這部劇在電視台重播了又重播,很多集有意無意下,看了很多遍。
而在更早的時候,另一部電視劇也對我造成了極大的心靈沖擊:
《金婚》。
本身這兩部劇出品年代不同,製作團隊也不同,可很多時候,內心總會下意識地把這兩部劇做一番比較。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因為它們所講述的故事,都和兩個字有關:
婚姻。
《金婚》,2007年播出,50集,豆瓣分數8.5,打分人數4.9W;
《父母愛情》,2014年播出,44集,豆瓣分數9.5,打分人數21.9W。
無論是從打分人數,還是從評分來講,《父母愛情》都占盡了優勢。
尤其是《父母愛情》的9.5分,在豆瓣的評分體系之下,這已經是國產劇TOP10的存在了。僅排在《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等幾部神作之後。
但就據此說,兩者相比之下,《金婚》不值一提,就過於武斷了。
兩部作品的評分,在近兩年,都呈現了不斷上漲的趨勢。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
兩部作品在時間的不斷流逝下,都經受住了「考驗。」
《父母愛情》由山影集團出品,導演是正午陽光的靈魂人物孔笙。
近十年來,正午陽光出品了大量的精品電視劇,早已經成為了國內電視劇屆的一面旗幟,在這些成績的背後,孔笙導演功不可沒。
而《金婚》,同樣出自「大咖」之手。
鄭曉龍導演的作品,相較於孔笙導演,也是不遑多讓。
《甄嬛傳》、《北京人在紐約》、《紅高粱》等等,都是出自他手。
《父母愛情》中安傑和江德福的故事,是一首緩慢的抒情詩。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出身不好的安傑,在單位楊主任的安排下,要和一個叫做江德福的海軍軍官見面相親。
兩人在軍人俱樂部舞會上的第一次見面,就狼狽異常。
安傑不小心崴了腳,楊主任以為她心生抵觸,還特意提醒了她。本身就無意跳舞的江德福,看出了安傑的尷尬處境,替她解了圍。
但一個是大老粗,一個是嚮往浪漫愛情的「大小姐」,兩人的世界,彷彿永遠都是平行線。
因為地位的急速跌落,安傑的家人,尤其是大哥大嫂,十分熱情地想要促成這樁婚事。在一件件的事情過後,安傑逐漸對江德福的看法有了改變,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
婚後,兩人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但江德福,卻被上級調到了一個海島之上,抵不過相思之苦和現實困境的安傑,還是放棄了執拗,追隨丈夫江德福,也來到了海島上。
在這個烏托邦一般的海島上,安傑和江德福攜手度過了兩人最美好的歲月。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兩人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江德福早早地成為了被戰友們恥笑地「三洗丈夫」,而安傑也掌握了「老子」的正確用法。
愛情的模樣,不就是一個人願意為了對方,漸漸改變自己成為對方所希冀的樣子嗎?
當兩人老去,子女遠走,唯一不變的,是兩人一起奔向歲月盡頭的努力。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才子佳人故事,固然有其受眾,但婚姻生活中的雞零狗碎,或許才是現實的一張寫真照。
《金婚》中,佟志和文麗,一對自由戀愛的男女,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幾十年的婚姻里,他們之間最多的,就是吵架。
新婚夫妻,就像新車上路,吵架;
佟志母親到來,婆媳矛盾,吵架;
人到中年的佟志,碌碌無為,吵架;
佟志「精神出軌」李天驕長達十幾年,文麗萬分痛苦,還是吵架;
子女感情有了問題,依然吵架。
《金婚》里透過佟志和文麗五十年的風風雨雨,傳達給我們的,就是婚姻永遠是一件勞心費神的「戰斗」。就像你穿上了一雙硌腳的鞋,假如你不能脫下,就只能忍者痛苦,一輩子就這么走下去。
你以為就這樣結束了嗎?
不。
《金婚》中為我們展現了另一對夫妻的「畫像」:
大庄和庄嫂。
只有一個腎的大庄,他和悶騷的佟志不同,「出軌」二字,他是既掛在嘴邊,同樣也是付諸於行動至上的。
當你耐心看完整部《金婚》,一種壓抑到極致的感覺,會讓人透不過氣來。
婚姻是一紙契約書,身在裡面的男男女女們還想要得到更多的保障,但就像佟志當年寫給文麗的保證書一樣,到底哪樣,他是做到了呢?
《父母愛情》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海島之上,在這樣一個近乎封閉的環境中,很多「紅塵俗事」得以倖免。一個「無菌培養」的烏托邦故事,就此建立起來。
而《金婚》則將整個婚姻放在一個大染缸里,任何風吹草動、樁樁件件,都無可避免。甚至在看似穩固的婚姻狀態里,它還為你設置了一個「達摩克里斯之劍」,常年懸於頭頂。
愛喝咖啡、看電影、聽蘇聯唱片的小布爾喬亞式的生活和伴侶,才是佟志夢寐以求的。
而《父母愛情》為了適當嵌進婚姻的真實性,沒有婆媳矛盾,就安排了一個小姑子德華;沒有生活的真實苦難,就安排了安欣和老歐。
但就像那句經典的腦筋急轉彎所說的那樣,青春痘長在什麼地方不讓你擔心?
答:別人身上。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生活的苦難,沒有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你也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父母愛情》是一部婚姻與現實的烏托邦,它給予你生活的勇氣,以及對美好的憧憬;
《金婚》是一部反烏托邦的典範,它教會你的則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質之後,選擇依然熱愛生活。
對於生命本身來講,這兩部作品同樣可貴。
㈩ 《金婚》:你對婚姻有過麻木的感覺嗎
電視劇《金婚》講述了兩人在50年婚姻里走過的風風雨雨,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憧憬美好的愛情到被現實敲響了警鍾,這50年的婚姻有甜有蜜、有苦有澀,這其中的滋味只能個人體會。故事講述了別人的故事,又何曾不是在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呢?劇中兩人結婚第一年甜甜蜜蜜,但是時間久了就有了各種摩擦,對婚姻也越來越麻木,這或許很常見,那現在的你對婚姻有過麻木的感覺嗎?
確實,麻木的感覺是每段婚姻都要經歷的,我們誰都改變不了,但是,要想讓麻木的婚姻也變得稍有情趣也並不難啊!比如電影里的,你不喜歡紫色,為什麼不為她穿上你喜歡的顏色呢?為什麼不能主動去欣賞,甚至是炫耀她的好手藝呢?她的無趣又何嘗不是你的無趣?在電視里,年老的佟志看到了生活的真諦,想要跟老伴兒一同感受生活的美好,一起看場電影,一起喝杯咖啡,一起聊聊年輕時候的事,這不是很美好嗎?
我們改變不了生活的本質,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它的樣貌,或許一點點小小的改變就能讓它穿上色彩的外衣,並給我們的婚姻和生活帶來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