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摔跤吧爸爸原型事件真實人物
《摔跤吧爸爸》影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這部影片講述了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8月20日,在雅加達亞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級的決賽中,來自印度的維內什6比2擊敗了日本選手入江雪,為印度隊奪得了一塊亞運會金牌。這是印度在本屆亞運會上獲得的第二塊金牌,也是第一塊女子金牌。
不過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維內什(Vinesh)正是電影《摔跤吧!爸爸》里阿米爾·汗飾演的電影人物原型馬哈維亞的侄女,也就是吉塔(Geeta)和巴比塔(Babita)的堂妹。
讓女兒練習摔跤的原因
電影中在馬哈維亞無望有兒子時,兩個女兒居然有一天痛打了男孩,所用的力量和招式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現實的馬哈維亞決心讓女兒練習摔跤的重要因素,其一就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印度女子舉重運動員卡爾納姆·馬勒斯瓦里獲得了印度女子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首枚獎牌,這讓馬哈維亞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其二,他自己原來的教練拉姆也開辦了現代印度的第一個專門訓練女性摔跤選手的訓練中心,致力於改變男女比例在印度摔跤運動的失衡現狀,還將自己的兩個女兒訓練成為了摔跤運動員。這讓馬哈維亞相信,憑借自己的努力能夠改變女兒們的命運,也能讓自己多年的美夢成真。
B. 《摔跤吧,爸爸》:心懷大夢,才能成就非凡
01 別無選擇的人生
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鐵血父親將自己的女兒培育成奧運摔跤冠軍的故事。
一開始,真的不喜歡這個鐵血爸爸: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惜犧牲孩子的童年,逼她們每天5點起床,跑步、練體力,還把她們一頭美麗的長發剪成了板寸。
兩個青春期少女因此飽受身邊人歧視的目光。
這簡直就是中國「望子成龍」的虎媽虎爸的典型形象嘛!
兩個孩子也對父親恨之入骨,她們稱他是獨裁者,耍各種小心機逃避嚴酷的訓練。
有一天,她們撒謊出逃,參加了好朋友的婚禮。
婚禮結束後,兩人對著好友抱怨父親的無情。
可好朋友卻說:「我羨慕你們有這樣的父親。至少,他是為了你們的未來著想。不像我的父母,為了減輕家庭負擔,14歲就把我被送到一個從未見過的男人面前,從此我將一輩子與鍋碗瓢盆為伍。 而你們的父親,為了你們,不惜與全世界為敵,只為你們能有自己的人生 。」
看到這里,我才意識到我忘記了印度的社會背景。
印度是個極度重男輕女的社會,一夫多妻、女方備嫁妝、童婚、為夫殉葬等陳舊的社會制度依然在印度盛行。
在這里,女孩子一生下來就被認為是賠錢貨,每年約有9000名印度婦女因為嫁妝達不到婆家要求而喪命。直到現在,還有女子因為嫁妝問題而被活活燒死。
結婚後,除了幹家務,下地種田、搬沙運土、打掃街道這樣的粗活累活也都是女人的。
印度還是強奸案發生頻率最高的國家。
因為此,印度被稱為是「女人的地獄」。
我突然理解了父親的苦心。擺在孩子們面前,改變命運的機會,除了摔跤再沒有別的路。
兩個孩子也在一夜之間成長了,她們不再逃避,而是全身心地配合父親。
02 在訓練中成長
故事的第一個小高潮,在父親的爭取下,女兒吉塔有機會與男人進行摔跤比賽,她主動選擇了最強的選手。
觀眾對吉塔的選擇,露出不解的表情,父親卻篤定地說:「 在比賽開始之前,你必須先克服恐懼,這一點我的女兒已經做到了。」
果然,一開場,吉塔就出手不凡,將男人摔倒在地。觀看席上,不苟言笑的父親終於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實際上,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一點都不功利。訓練絕不僅僅是為了獎牌,他將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蘊含到艱苦的訓練中。
學習摔跤前,他告誡孩子:「永遠要保持對土地的敬畏。」
當女兒得了全國冠軍沾沾自喜,放鬆訓練時,父親說:「 永遠不要忘記你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他更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什麼叫在逆境中堅持。
身為女孩兒,不被允許進入專業摔跤場,父親就親自為她們建一個;買不起專業的摔跤墊,就用床墊代替;無論什麼原因,訓練都不能停止。
英聯邦運動會決賽的前一晚,吉塔有些緊張,她向父親詢問明天的戰術。
這一次,父親沒有像前幾期比賽那樣,給她提點具體戰術,而是指著路邊辛勤勞作的印度婦女,對她說了一段鼓勵她的話。
父親說:「 吉塔,你要記住,勝利不僅屬於你,也屬於所有女孩兒!只有成為冠軍,你才能成為印度女孩的榜樣!你的對手不僅是那個澳大利亞選手,還有所有看不起女孩的人! 」
至此,父親的形象才徹底立了起來!
觀眾恍然大悟, 原來父親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個大夢:奮斗不僅僅是為了一塊金牌,也不僅僅是為了女兒的前途,甚至不僅僅是為國爭光,而是為了千千萬萬被歧視、被奴役、被壓迫的女孩!
只有心懷大夢的人,才能忍受非一般的痛苦,非一般的寂寞,非一般的嘲諷!
03傲慢自私的官僚嘴臉
電影里,和父親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主管體育的官僚們,以及吉塔的國家隊教練。
父親跑到體育局,想申請一點資金,為兩個女兒買一塊專業摔跤墊。他向官員展示了女兒們取得的驕人戰績,並苦苦哀求。
不料,那位官員不但不審批,反而將父親嘲諷了一頓。
父親氣憤地說:「 印度之所以贏不到獎牌,就是因為有你這樣不作為的官僚 !」
吉塔進入國家隊後,遠離了父親的約束,她像被放飛的小鳥,終於品嘗到自由的滋味。她不但放鬆了訓練,還重新留起了長發。
在教練的誤導下,吉塔對父親曾經的訓練方式不以為然,認為父親那一套早就過時了。
殊不知,這位教練其實是個非常自大虛榮的人。他的心中沒有國家榮譽,心心念念的只有自己的職位和個人顏面。
他用錯誤的訓練手法和戰術一次次誤導吉塔。自從吉塔進了國家隊,就再也沒有得過冠軍,還經常在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
吉他心灰意冷,而教練的一句「有些人註定得不了冠軍」,更是將她徹底拉入了絕望的冰谷。
苦悶的吉塔很想跟父親談談,可是她卻無顏再見父親。
妹妹鼓勵她:「 他是我們的爸爸,他的訓斥每次都很管用不是嗎?最壞也就是臭罵你一頓,那就聽著 !」
終於,吉塔給父親打了電話,她握著電話泣不成聲:「爸爸,對不起!」
電話那端,父親咬著牙沒有說話,卻早已淚流滿面。
年邁的父親,當即買上車票,趕到了國家隊,並在附近租了一個便宜的房子。他開始在私下偷偷指導女兒。
但教練卻認為父親的這種行為,挑戰了他作為教練的尊嚴,他百般刁難,還差點將倆個孩子開除國家隊。
吉塔的優勢是進攻,而教練為了求穩,要求吉塔以防守為主,導致她在賽場上連連失利。
事實上,這位教練從來就沒有想過印度女孩也可以贏得世界冠軍。
決賽場上,父親和教練同坐在觀眾席上。
教練的要求是:吉塔,不要輸得太難看就好!
面對對手的凌厲攻勢,父親卻大喊著:「吉塔,起來,你還沒有輸!」
在父親指導下,吉塔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金牌角逐賽。
然而,最後關頭,為了獨占功勞和風頭,教練竟用拙劣的計謀將父親關進了小黑屋。
突然失去了父親的指導,賽場上的吉塔有些慌亂。她在比賽中處於劣勢。
最後的二十秒,吉塔突然想起小時候父親對她們進行的溺水訓練。
為了訓練她們絕地反擊的能力,父親將她和妹妹丟到湖裡,讓她們體會頻臨死亡的絕望和掙扎。
父親的話語猶在耳畔:「 吉 他,當你陷入困境時,父親不能每次都來救你。你得靠自己。」
吉塔用父親教她的假動作迷惑對手,用一個漂亮的過胸摔,在最後一秒贏得了不可思議的5分。
小黑屋裡,為女兒默默祈禱的父親,聽到奧運會場上響起了印度國歌。
他知道,女兒做到了!
在遙遠的小鎮,守在電視機前的母親、孩子們和全鎮村民都流下了熱淚。
來自印度的小鎮女孩,終於憑借不屑的努力,贏得了全世界的喝彩!
吉塔不僅是印度歷史上首位獲得英聯邦運動會金牌的女選手,更是首位獲得國際運動會參賽資格的女選手。
截至目前,吉塔姐妹倆一共在國際大賽中獲得了29枚獎牌。
在她們的激勵下,印度掀起了一股女子摔跤熱。
C. 電影推薦《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憑34.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7億元)創下了印度影史票房紀錄。
阿米爾漢飾演的辛格一家生活在閉塞的村莊,這里從來沒有出過學摔跤的女孩,兩個女兒吉塔和芭比塔被灌輸了辛格的冠軍夢想,她們忍受著極其嚴苛的訓練和他人的嘲諷。
影片中的父親辛格的教育方式,引來了熱議。的確,所有人都要承認,他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了頂級的摔跤手,在這個意義上,他非常成功。但他既嚴苛又瘋狂的訓練方式,以及強制要求女兒完成自己未盡的事業的做法,卻讓有些觀眾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如此「強權式」的父親,《今日影評》的嘉賓又會如何來看待呢?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潘若簡在《今日影評》中表示:「沒有最理想的父母,也沒有最理想的教育,同樣也沒有最完美的孩子。好的教育是給孩子一個能夠有自由意志的教育,讓孩子有空間去選擇。
在影片中,印度的女孩子過了 14 歲就要嫁人,以後的生活,就是生孩子、做飯。她們的生活本來就無從選擇。而辛格確實以強權的方式,給了毫無選擇機會的吉塔和巴比塔一種新的可能性。
從人性上講,父親以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可取。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特殊的社會環境,女性的社會地位,使得父親必須根據孩子的天賦來為她們謀劃未來。以及,最最關鍵的一點,父親其實做到了因材施教,畢竟他看出來了女兒們摔跤的天賦,並不是無由來地瞎折騰。
甚至可以這么說,父親其實是難得的伯樂,因為他真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就是摔跤的材料,不培養是浪費人才。雖說很苦很累,但是總比孩子一生碌碌無為、渾渾噩噩要好許多,他把自己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並沒有錯,因為孩子有這個天賦、條件,其次為國爭光就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地接力下去。
D. 為什麼說《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之所以說這部電影偉大,一是因為這部片子裡面的父親偉大,父愛如山,觸人淚點;二是因為這部片子拍攝了其他印度電影不敢去觸動的內容。
當然,這部劇不是全程淚點,只是比較勵志,在很多片段上的東西,還是比較幽默的。還有就是——這部印度片不跳舞不唱歌,非常意外。
E.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600字(急用麻煩了)
一、劇情簡介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領銜主演的印度電影。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教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但在印度這樣的國度,女子摔跤引發了一連串有關輿論、宗教等社會話題的事件,歷經磨難,最終其女兒進入英聯邦摔跤比賽並奪得冠軍。
二、觀後感
在我的印象中,印度影視一貫以其異域風情及歌舞魅力感染人,《摔跤吧!爸爸》卻將父愛和夢想結合得如此完美,並且聚焦金牌意識和女權意識,整部影片呈現出一種破而後立的格調,既有對現實的鞭笞,又有打破傳統的勇氣,動人心弦,令人熱淚盈眶,也讓我迫不及待的想寫點東西。
1、父愛
曾經是印度摔跤冠軍的父親,在為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後,希望生個兒子來完成自己未實現的夢想,贏得世界級比賽金牌,但事與願違,妻子連連給他生了四個女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女兒在打架中戰勝了男孩,這讓父親眼前一亮,有了類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靈感,決定對其中兩個女兒進行摔跤訓練,幫助他實現夙願。在現代家庭教育的語境之下,這位父親很容易被冠以「自私」、「偏心」、「虛榮」的帽子,以自己的權力改變女兒的命運,逼迫女兒做她們不喜歡的事情......隨著劇情的發展,父親對女兒從事摔跤事業的規劃,其實是愛的成分大於父權的成分。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當作家庭附屬品,很多女孩子未成年就步入婚姻,過上了繁雜而艱苦的家庭主婦生活。而影片中,摔跤老爸一直懷揣著冠軍夢,偏執地想將夢想延續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對兩個女兒展開魔鬼式訓練,甚至將女性象徵的長發給一剪沒了,兩個女兒為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時光,乃至青蔥時光,不僅僅要承受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飽受外界的非議和嘲笑。也許你會說,劇中父親獨斷專行,絲毫不尊重女兒們的個人意願。但是,女兒們所承受的磨難,又何嘗不是別的女孩所仰望的幸福?他引導女兒們進入體育競技行業,徹底改變了女兒的命運走向,把女兒變成了一個擁有世界視角的現代女性。摔跤小舞台,社交大舞台,女兒所擁有的人生,其精彩程度要遠遠超過其他印度女性,這何嘗不是父愛的偉大體現。都說父愛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愛那樣溫潤透徹,也許有時難以察覺,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為你加油打氣。這就是父愛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2.夢想
正如世紀老人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成功是由痛苦創造生命的夢想,是由自強不息鑄造的奇跡。劇中的吉塔和巴比塔為了實現父親的冠軍夢,他們遠離自己最愛吃的零食,被逼含淚剪去最象徵女性的長發,忍受來自同齡人與非同齡人異樣的眼光、非議和嘲笑。他們犧牲那個年齡階段該有的娛樂時間,艱苦訓練。他們壓抑了青春,卻也重塑了青春,猶如高考學子,背負著家庭的夢想,社會的期待,在追逐人生夢想的起飛階段,振動沉重的翅膀,艱難的前行。吉塔最終成功的精彩瞬間來自於日常大量枯燥訓練的積累,來自於彎路中的折回,來自於絕不放棄的最後一擊,從而成就歷史傳奇!成功的道路充滿艱辛,輝煌的背後灑滿汗水。但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難,荊棘再深,夢想的實現也不無可能。
F. 《摔跤吧 爸爸》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摔跤吧 爸爸》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動,這副電影里的爸爸,有一個未完成的夢想,他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完成,可是沒有生一個兒,但是他不放棄,拚命的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
這兩位女孩子,一開始也很不願意接受,但是,聽了他們表姐的敘述之後,明白了父親對他們的關愛,便聽從父親的,倍加努力的練習。父親為了他們,多次去讓她們和男子比賽摔跤。與此同時他們也都贏了,但是,摔較之路上還是有很多坎坷的。再大女兒贏得了全國冠軍之後。進來一所學校。但是,她被那所學校的「朋友」帶壞了,那所學校的教練也不怎麼好,不知道他的習性,教的一套的父親總是恰恰相反,可是父親並沒有放棄,代女兒多次失敗之後,她明白了了一些道理,想懇求父親的原諒,父親也沒有多,說什麼直接原諒了她。並把他的錯誤通通糾正了出來,她也恢復了從前的勤奮,技術也回來了,最終在世界級55斤摔跤級比賽中獲得了金牌,枉天不負有心人,這也多靠了父親的培育啊!
這也使我生氣的感受到了那偉大的父愛,與父親對夢想的堅定。
我以為電影結束了,但我發現父親的夢想比這更大。他希望他的女兒們成為世界冠軍。但是她的女兒不再服從,所以她連續輸了幾局,結果卻發現她的父親是對的。然後他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打敗了一個又一個對手,最後成為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實現我們的目標,即使沒有更多的障礙,我們不能停止我們的進步。只要我們堅持夢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像電影里的父親,為了他的夢想,為了他的女兒,他幾乎承受著呼吸的壓力,但他總能找到克服這些的方法。
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以他們為例,告訴自己要為我們的目標和夢想奮斗。如果我們堅持,我們就會成功!為自己加油!
學會頑強,學會不忘初心,學會為夢想而奮斗,學會奮斗,永不放棄!這樣,我們就會走向夢想,打開成功之門。敢於挑戰所有阻礙你進步的事物並戰勝它們!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拍的一部勵志電影。這部電影的內容是根據真實事例改編的,用了兩年才拍成。電影中的主要人物是吉塔和她的爸爸。
電影中演到:有一次,吉塔和她的妹妹跟鄰居家的兩個男孩發生了沖突,打起了架。結果,吉塔和她的妹妹把鄰居家的兩個男孩打得落花流水。吉塔的爸爸就此發現吉塔和她的妹妹很有摔跤天賦,於是就訓練她們摔跤。最後,姐妹倆參加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時候,吉塔成了世界女子摔跤冠軍。
這部電影里,有三個情節令我觀後十分感動。其中,吉塔的訓練過程讓我很感動。她練習時經常練得腰酸背疼。參加全國比賽的時候,第一次吉塔失敗了,然後吉塔就一直在家練習,後來成功了。她參加國際奧運會比賽時,我的心裡一直很緊張。最後,吉塔勝利了,為印度得到了第一枚女子摔跤金牌。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內容十分精彩!也對吉塔姐姐很是敬佩!我今後也要向吉塔姐姐學習。
昨日,我看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裡面所說的故事讓我不得不佩服,感悟很多!
這里講的是一個爸爸,希望自己妻子腹中的孩子能為他完成自己的心願:為印度贏來一枚摔跤國際金牌。可是,妻子腹中的孩子竟是女孩,這讓他很掃興。
可是,當他發現自己的女兒擁有摔跤的天賦後,就開始有意的訓練她們。終於,女兒們在他的教導下為從沒得過金牌的印度爭了一口氣,贏得了一枚55公斤女子國際摔跤賽金牌!
最感動的是,在獲得國際金牌時,女兒們在爸爸懷里時,爸爸說:「你們是我的驕傲!」這金牌里,有女兒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付出,更有爸爸永不放棄的努力培養與指導!
更讓我贊嘆不已,在印度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中,她們為女子們爭了一口氣!為印度的所有女性們爭了一口氣!在她們與爸爸的努力下,使印度1000多個女子都成了摔跤手。
看了《摔跤吧,爸爸!》真的讓我領悟到了好多好多……我們的生活中,就應該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在困難面前不放棄不低頭,才能得到成功的果實!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
《摔跤吧,爸爸!》講的就是一個印度國家的摔跤冠軍的故事。他因為生活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放棄了自己所喜愛的摔跤夢想。於是,這個摔跤冠軍把自己的夢想寄託給了自己以後的兒子身上。但是,他卻生了四個女兒。摔跤冠軍心中的夢想就此破滅。然而,在一次打架中,摔跤冠軍卻發現了其中兩個女兒身上的摔跤天賦,讓他的夢想火焰重新點燃了。
因為兩個女兒的天賦,他決定訓練兩個女兒來完成夢想。於是,摔跤冠軍和妻子商量,給兩個女兒按照摔跤手的要求來嚴格訓練,希望女兒能夠成長為一個出色的摔跤手,不讓女兒以後只能想其他人一樣洗衣做飯,操持家務度過平凡的一生。
當然,摔跤冠軍的`女兒也沒有浪費她們的天賦,以及他對她們的期待,在各種各樣的摔跤比賽中贏得了冠軍。最後,摔跤冠軍的女兒也站在了世界摔跤比賽的舞台上,摘得桂冠,完成了他的夢想。
我看了這部電影,對我感觸很大。我想,我們如果有夢想就要努力勇敢地去追求。否則,我們的人生總會留下很多遺憾。
這部電影講的是,在印度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叫馬哈維亞的人是一個摔跤能手,曾經拿過很多獎牌。但是因為家裡的種種原因,他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摔跤。直到他妻子懷孕了,他想把奪金牌的機會寄託在下一代的身上。讓孩子來完成他的理想。
但是命運就是這麽現實,讓他一連生了四個女兒,這讓他非常失望,有一次幾個男孩和兩個女兒打架,沒想到那幾個男孩被自己的女兒打的鼻青臉腫。爸爸回來後問了當天的情況,然後心裡想是不是可以讓兩個女兒試著練習一下摔跤。
於是他真的這樣做了,每天讓兩個女兒開始了煎熬的訓練。當時孩子的母親也不同意他的做法,但是他還是堅定自己的意見,讓大女兒去參加各種比賽,結果女兒真的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獲得了好多的金牌,但是大女兒進入國家隊以後,教練讓她忘掉以前的摔跤方法。於是父親不同意,因為這些父女倆還鬧得不愉快。但是大女兒在一次比賽失敗中想起了父親曾經和她說過的話,於是在摔跤比賽中按照父親的指點方法贏得了冠軍。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告訴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有信心,不管是否能成功都要堅持到最後,說不定就成功了。
我覺得理想召喚行動,勤奮鑄就成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鑄就輝煌燦爛的人生。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我覺得它對我啟發很大,很有教育意義,電影的名字是《摔跤吧!爸爸》。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名叫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將二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一部電影,故事裡的爸爸曾是印度摔跤冠軍,因為生活所迫放棄了事業,他意外發現兩個女兒有驚人的天賦,這讓他看到了夢想的希望,從此開始按照嚴格的標准來訓練自己的女兒。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女兒們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冠軍,最終在英聯邦世界運動會上,一舉拿下了世界冠軍。
看完影片後,我久久不能平靜,被電影里的情節深深地打動了,不禁想到了我的爸爸。平時,我的爸爸對我嚴格要求。雖然他工作很忙,可是從來他都不放鬆對我的教導,每周會和我一起去外面跑步鍛煉身體。學英語的時候,他在旁邊認真的輔導我,給我糾正發音。看到我寫字不規范的時候,他也會第一時間,毫不客氣的指出問題,幫我提高。父愛如山,爸爸對我的關心和悉心教導,都深深地打動了我,鼓勵著我不斷地努力。
從這部電影里,我悟出了原來爸爸的愛和媽媽一樣,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愛的感召下,只要肯攀登,世上無難事,我一定不負眾望,加油!
一個平平常常的父親,一位普通的摔跤手,心裡懷有成為世界冠軍的遠大目標。他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養自己的孩子,使她們成為優秀的摔跤手,並去參加世界比賽。完成任何遠大的目標,都是需要努力付出的。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感愧怍。平時自己不努力,還做什麼「白日夢」。看到這兩個女孩的刻苦勤奮,想想自己的懶惰,還不如人家。那位父親的負責任,引出天下所有父親愛孩子的心。
「萬事開頭難」。學習也是如此。一開始,我對於初一的新內容無從下手,經過一番操練後「熟能生巧」,就自然理解了。但是在這期間,若不像那兩個女孩兒一樣勤奮,亦無用。這將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付出需要用汗水換來成果。
我們也曾抱怨過:太累了。也曾為此流淚,但是只有相信自己,信任自己,努力奮斗拼博,哪個人不會遇到挫折?不要怕別人的嘲諷,只有自己能駕馭自己的人生。
這部電影使我受益無窮,它是我前進的動力。
在印度有一個爸爸,名字叫辛格,他的夢想就是讓兒子成為摔跤手。但是,他的妻子生了四個女孩。
有一次,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巴比塔把村子裡的兩個男孩子打得鼻青臉腫的,爸爸看見了,沒有責備她們,反而問她們:「你們倆是怎麼打的?」她們說得頭頭是道。爸爸就說:「明天五點來找我。」
第二天早上,爸爸說:「今天,你們倆開始練習摔跤。每天早上五點跑步。」
有一天早上,她們倆說:「這個衣服太累了,我們跑不動了。」爸爸說:「買兩條褲子、兩件短T恤穿上,你們繼續跑。」
有一次,有一個朋友結婚了,她們倆去了。她們對媽媽說:「別給爸爸說。」
但是,她們沒有訓練而去參加婚禮這件事還是讓爸爸知道了,爸爸很生氣,她們很傷心。但結婚的那個女孩很羨慕她們:「我14歲要嫁給人家,我很難過,如果有你們這樣一個爸爸,我會很喜歡的。」
那兩個女孩聽了很震驚,才知道自己的爸爸都是為了她們好。從此以後,每天早上不再讓爸爸催,自己就早早起來開始訓練了。
爸爸讓她們換掉裙子,剪掉長發,讓她們練習摔跤,經過努力和辛勤地付出,她們終於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冠軍,最後奪得了世界摔跤冠軍。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一個很想為國家拿金牌的摔跤手。但他因為生活的逼迫而放棄了摔跤手這條路。不過他想為國家得到金牌的願望沒變。他希望生一個兒子來實現他的心願。但他一連生了兩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正在他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竟偶然發現女兒們摔跤手的潛質。
於是他想盡一切辦法給女兒們訓練的環境和條件並想方設發使女兒們能夠和男孩子們對戰。但因為當地人一直都保留著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在反對他。但他依然在為了自己的女兒的未來在努力,他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來支持他的女兒們。
開始他的女兒們也不理解他,總覺得他這個父親太恨心了但後來他的女兒們因為表姐的話而理解了他的苦心。在他們不斷的努力下,他的女兒們都為國家得到了金牌。
看了這個電影我受益匪淺。特別是父親為了讓女兒重新地回到國家學校而努力的舉動很讓我感動。父親把女兒的成長記錄下來,這讓我很感動,從中體會到了了父愛的偉大。
今天,爸爸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摔跤吧!爸爸》。
電影里講了:爸爸在一次打架中發現了兩個女兒有摔跤的天賦,打算讓兩個女兒來實現自己的世界夢。在電影中,爸爸讓她們每天五點起來訓練或摔跤,還不能吃油炸食品,要每天吃雞肉。她們練得筋疲力盡,每天晚上都全身酸痛。但是,爸爸非常嚴格,還是像往常一樣不給她們一點休息的機會。為了方便訓練把她們長長的頭發剪掉了。這個時候,我有點想哭想想還是我爸爸好。她們在訓練中慢慢長大,在次次比賽中她們都拿了,直到去了國家體育學院,她就不相信爸爸的技巧了,所以她就一次次比賽中失敗。比較後,那個小女孩沒有放棄自己的職業,就一直努力去打敗那些人,因為她堅持不懈地努力,比較終得到了世界。
這個故事,讓我覺得自己很幸福,讓我懂得了想要成功就必需要努力,接下來我要把這個努力放在學習上,好好學習,得到三橫杠。
雖是觀後感,但在看電影期間,自己對電影中的許多橋段都深有感觸。女主角在教練的錯誤指導下,成績一直下滑,最終按照父親的科學指導及幫助,獲得了成功。「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一個好的領導,有一個好的團隊,在正確的領導之下,與一幫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進步,才能取得成功。
整部電影正能量滿滿,拼搏向上,奮斗不息,貫穿於全部。的確,關於正能量的問題,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從隧道所到安全所,我所經歷是滿腹牢騷到努力拚搏,從一切都所謂到每件小事都兢兢業業去完成,磨礪自己的心智,不斷的追求進步。就像牆壁上的宣傳板所描述的:個人的魅力在於—和諧、快樂、堅毅、品質、心境、儀表、談吐、內涵、修為,短短的幾個詞語,電影中也都充分體現了。
說實在話,單位的大環境並不太好,社會的各項壓力也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家庭、工作、生活,還有諸多,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逃避無法解決問題,只有迎難而上,不斷成長與進步,這才是唯一出路。
奔跑吧,少年!哦,不對,忽然發覺自己已經是30多歲的人了,還是:加油吧,中年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明天會更好!
昨日,我和妹妹一齊觀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名叫《摔跤吧,爸爸》。
電影主要講述了在印度,有一個名叫嗎哈維亞的摔跤冠軍,他的夢想就是站在世界最高領獎台上為國爭光。可是因為某些原因,他無法實現他的夢想,於是他期望他的兒子能完成他的夢想。可是她的妻子接連生下了四個女兒,他幾乎絕望了。在一次事件中,他意外發現女兒具有摔跤的天賦,於是,馬哈維亞開始對女兒吉塔和巴比塔進行摔跤訓練。訓練過程中,他們遇到了重重困難:沒有摔跤墊,以沙土地為摔跤訓練場;沒有訓練服,就將沒有女對手,同男孩子一齊比賽;父親被禁止進入學校,就用手機來指導……他們想盡各種辦法解決問題。最終吉塔登上了冠軍的領獎台,他們最終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明白了長輩們平時對我們的嚴厲要求是為了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明白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必須要勇敢地去想辦法克服,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這是一部難得的真實、勵志的體育電影,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大女兒拿到冠軍後,獨自離開爸爸去國家隊訓練,經過了一段低迷期,後來經過努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狀態拿到金牌。
這個過程幾乎我們每一名運動員都經歷過,特別像我們剛去國外訓練比賽的時候,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會不太適應,自己對自己的監督管理也下降了,都會經歷一段挫折之後再重新走出來。還有就是最後那場奪冠之戰,大女兒半決賽中的對手很難贏,她堅定信念,在父親的鼓勵下戰勝了對手。到了決賽,其實對手並不強,但她輸給過對手兩次,這場比賽是戰勝自我的過程。當時她想起爸爸說的,她要靠自己,最終她做到了!雖然表面上看只是簡短的一場比賽,但卻真實演繹出了一名運動員從幼稚到成熟的成長歷程,非常激勵人!
最近,一本印度大片《摔跤吧,爸爸》紅了半邊天,我和爸爸也觀看了這本電影。
劇中的爸爸,為了讓女兒繼承自己的摔跤夢,一下子從一個和藹可親的父親變成了一個嚴厲的教練。他不僅對女兒們開展魔鬼式的訓練,還剪掉了她們的長發,讓她們和男孩子一起練摔跤。他還克服了很多困難,沒有場地就在稻田裡搭一塊場地,沒有摔跤墊就拿床墊代替,沒錢買雞肉就向村裡人要……女兒們起先不理解爸爸,覺得爸爸是在折磨她們,直到有一天,看著比她們才大幾歲的表姐已經嫁人,不得不整天做家務時,才明白原來爸爸是為了自己。於是,她們發奮圖強,終於從被人冷嘲熱諷的女漢子變成了人人羨慕的世界冠軍。
看完電影,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我在生活中,也常常不理解爸爸對我的嚴格要求。總覺得自己學習成績已經夠好了,總覺得爸爸讓我檢查作業是多此一舉,總覺得爸爸不該讓我做家務……看完這本電影後,我發現我的爸爸比起電影里的那個爸爸來,那是和藹多了。而且,我還明白了爸爸這么要求我,並不是折磨我,他原來是愛我的。
我想,下次爸爸再嚴格要求我的時候,我的心應該就不會那麼難受了。看完這本電影後,我發現自己好像長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