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北非

法國電影北非

發布時間:2022-12-29 04:51:15

❶ 1942年電影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結尾劇情沒看懂。

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卡薩布蘭卡屬於法國的殖民地,而當時的法國是與納粹德國合作的。但在法國人中又分為合作和抵抗兩派。警長的立場早先是在雙方之間搖擺不定。後來與Rick站在了一起。拿酒瓶又扔掉象徵其拋棄過去,走上了義無反顧的抵抗道路。

----------------------------------------------------------------------------------------

卡薩布蘭卡的劇情簡介 · · · · · ·
二戰期間,卡薩布蘭卡是歐洲逃往美國的必經之地,那裡魚龍混雜,局勢緊張。里克(亨佛萊•鮑嘉 Humphrey Bogart 飾)是一個神秘的商人,他在卡薩布蘭卡開了一家人氣很旺的夜總會,並擁有兩張寶貴的通行證。一天,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來到夜總會,原來他們正在逃避納粹的追捕。碰巧的是,里克發現,伊爾莎竟然是他的舊日情人。那段愛曾經刻骨銘心,卻因為一個誤會而終止。而當誤會消解時,伊爾莎和里克的感情還是不可避免的重燃了。里克手上的兩張通行證能幫助維克多度過難關,但這樣一來,伊爾莎是決定留下,還是離去,他們的愛情在政治和倫理的推波逐流中走向何方。

❷ 請推薦幾部法國電影

法國滴 《香水》
《兩小無猜》
《天使愛美麗》
《盡情游戲》
《leon》

❸ 雅克·費戴爾簡介及詳細資料

簡介

雅克·費戴爾 (1888-1948) 別名雅克·弗萊戴里克斯。20~30年代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其影片充滿對普通人的同情和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但其早期作品表現出來的現實主義,在當時專門追求風格的時代里,並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和推崇。

1888年7月24日生於比利時伊克塞爾,25歲那年他前往法國巴黎,他對舞台表演發生了興趣,雅克-費戴爾便是他的藝名。他後來轉往電影界發展,與高蒙電影公司簽約,但一戰期間回比利時軍隊服役打斷了費戴爾的電影生涯。戰爭結束後,費戴爾很快成為法國電影界最具革新精神的導演之一 。

他導演第一部影片。根據伯努瓦(Pierre Benoit)的小說改編的現實主義影片《亞特蘭梯德》(L'Atlantide,1921)是他的第一部叫座片;而根據法朗士(Anatole France)描寫巴黎人日常生活的小說改編的《克蘭格比爾》(Crainquebille,1922)則為他確立優秀導演的聲譽。在德國根據左拉(Emile Zola)的小說拍出《黛麗莎‧拉更》(Therese Raquin,1928)後,他回到法國拍攝《新的紳士們》(1928),該片由於對法國議會進行溫和的嘲諷而遭到法國 *** 禁映。

因為在法國的巨大成功,好萊塢米高梅公司向他發出邀請。在美國費戴爾執導了幾部默片和有聲片,其中《吻》(The Kiss,1929),是葛麗泰·嘉寶主演的最後一部默片。1930年,他甚至在好萊塢拍攝了一部法語片。不過他在好萊塢的業績遠遠低於他的期望,所以1934年費戴爾回到法國,他的影片大都由他的妻子羅賽(Francoise Rosay)主演。而許多電影劇本都由斯帕克(Charles Spaak)撰寫。其中最卓越的是《大賭博》(Le Grand Jeu,1934)、《米摩莎公寓》(Pension Mimosas,1934)和《英雄的狂歡節》(La Kermesse heroique,1935)。這些影片的復雜的性格刻畫和自然主義的宿命論預示30年代後期法國電影的振興。二戰期間,費戴爾在瑞士避難,直到法國解放。1948年5月25日逝於瑞士。

歷史時期

30年代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繼承了20年代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中的創新精神和實驗精神。優秀的法國電影藝術家們,以充沛的精力,接受了電影聲音的挑戰。他們並沒有完全背離視覺的表現力,而是有意地避免默片那種只能在畫面上作戲的方式,並富於想像力地去創造著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詩意現實主義創作的高峰時期,大致從1934年一1939年將近6年的時間。由於這一期間大量影片的主題揭示了社會的黑暗,描寫了小人物在社會重壓下的悲慘境遇,故而又得名"黑色現實主義"。

在這一時期,詩意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讓·雷諾瓦、雅克·費戴爾、馬賽爾·卡爾內和敘利恩·杜威維爾,這四大導演在"詩意現實主義學派"的共同紐帶下聯結在一起。

雅克·費戴爾涉足電影界比較早,他曾在默片時期做過演員,並於1915年開始獨立執導影片(兼編劇)。他拍攝過一些成功的默片,比如:《亞特蘭梯德》(1921年)、《克蘭格比爾》(1923年)和《梯麗沙·拉更》(1928年)等等。有聲電影出現後,他於1928年離開法國去了好萊塢,"夢想在那裡能夠找到大量的技術和資金",他一去就是5年。然而,費戴爾在美國的這段時間"就象米達斯國王的魔手那樣,一經黃金的接觸他全部的藝術都枯萎了。這位歐洲人的強烈性格在被斯特勞亨稱之為的'製作臘腸的機器'的好萊塢中,磨得盪然無存"。

1934年,費戴爾回到法國。他與查爾·斯派克合作改編完成了《大賭博》的電影劇本,並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創作。在這部作品中,費戴爾"賦於故事以一種心理背景",使得那個發生在法國外籍軍團里的平凡故事,變得富有感染力。這部影片是在北非拍攝的,他曾在那裡拍攝過影片《亞特蘭梯德》 。《大賭博》雖然在某些表現鬧劇的場面中顯得有些過火,但影片中仍具有創造性的貢獻,他出色地運用一個演員扮演兩個角色的方式,並配上不同的聲音來加以表現,創造出一種劇中人物的幻覺狀態。在以後的兩年中,費戴爾又拍攝了《米摩沙公寓》 (1935年)和《英勇和狂歡節》(1936年)。其中《米摩沙公寓》在薩杜爾看來"比《大賭博》更勝一籌"影片中的平凡"公寓"、"輪盤賭大廳"和"下流酒吧"似乎成為故事的主角。而這一表現幾乎成為"法國電影新潮流的源泉"。費戴爾和他的作品帶動了詩意現實主義的發展,使馬賽爾·卡爾內等人不久也投入到這個潮流中來。

孩子的面孔

主要業績

1917-1918年:根據特里斯當·貝爾納的劇本攝制影片:《養老院的老婦們》,《同伴》等片。

1919年:《拼寫錯誤》(編劇:費戴爾,主要演員:Ch.戴尚)。

1921年:《亞特蘭梯德》(根據皮埃爾·伯諾阿的原作改編,主要演員:納比埃科夫斯卡,梅爾希奧,安傑羅)。

英雄的狂歡節是雅克最著名的影片

1923年:《克蘭格比爾》(根據阿納托爾·法朗士的原作改編,主要演員:M.德·費洛第)。

1924-1925年(在瑞士):《孩兒面》(編劇:費戴爾,攝影:布列爾和巴爾蓋爾,主要演員:小福雷)。

1926年(在奧地利):《幻象》(編劇:敘爾·羅曼),(在法國):《格里畢希》(主要演員:弗朗索瓦絲·羅珊),《卡門》(主要演員:R.梅萊爾)。

1928年(在德國):《黛萊絲·拉甘》(根據左拉原作改編,主要演員:吉娜·馬內斯,W·齊爾舍,珍尼-瑪麗·洛倫)。

1929年(在法國):《新的老爺們》(根據弗萊爾與格羅瓦塞的話劇改編)。

1929-1933年(在好萊塢):攝制了六部影片,其中有《吻》(主要演員:葛麗泰·嘉寶),《綠色的鬼魂》,《如果皇帝知道此事》(主要演員:呂居埃與羅珊)。

1934年(在法國):《大賭博》(編劇:斯派克與費戴爾,主要演員:P.R.威爾姆,羅珊,瑪麗·貝爾,夏爾·瓦內爾)。

1935年(在法國):《米摩莎公寓》(編劇:斯派克與費戴爾,主要演員:羅珊,P.貝爾納,阿萊爾姆)。

1936年:《英雄的狂歡節》(原作:斯派克,編劇與台詞:B.齊茂,副導演:卡爾內,攝影:斯特拉德林,布景:L.梅爾孫,服裝:本達,主要演員:F.羅珊,阿萊爾姆,J.穆拉,L.敘衛等)。

1937年(在英國): 《無甲的騎士》 (根據詹姆士·希爾頓小說改編)。

1938年(在德國):《旅行的人們》。

1939年(在法國):《北方的法律》。

1942年(在瑞士):《一個女人的失蹤》(主要演員:羅珊)。1946年:監制《碎石路》(布利斯坦導演)。

❹ 一部關於19世紀末,法國兵在非洲的電影

《March or Die 》, 中文名《前進死亡》。

❺ CCTV6套電影頻道演過的一部國外電影,好像是法國的。

怎麼那麼多人找這部電影呢?

時空訪客(JUST VISITING)

編劇: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讓-馬里·波爾、約翰·休斯

導演:讓-馬里·波爾

主演:讓·雷諾、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克里斯蒂娜·艾伯格特

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法國。以勇氣著稱的瑟伯特家族領軍人物——康特公爵,帶著家人、隨從趕到城堡與美麗的羅薩琳公主訂婚。在接風宴會上,一直垂涎於公主的美貌和財富的渥里克公爵暗地買通巫婆,在康特的酒中下了迷葯。康特酒後神志不清親手殺死了公主,被打入大牢。

康特忠誠的下人安德烈找來了巫師幫助康特回到宴會開始以前,以挽回發生的一切。但粗心的巫師少放了一味葯,當康特和安德烈清醒後,發現自己來到了21世紀的美國芝加哥!

康特遇到了他的後人——朱麗亞,這位和羅薩琳公主長相酷似的女孩更加喚起了康特要挽救心上人的決心。如果康特不盡快趕回到12世紀,羅薩琳公主不能復生,那就意味著朱麗亞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與康特的急切心情完全相反的是安德烈,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安德烈結識了鄰家女孩,盡管在12世紀安德烈只是個一無所有地位卑賤的僕人,但在今天的芝加哥,他身上隨便一件物品都是價值連城。安德烈和女孩一起購物、跳舞,他第一次體會到自由的滋味。

一方面朱麗亞帶著康特尋找回到12世紀的途徑,另一方面巫師也趕到了芝加哥。康特與巫師重逢,大家相約在來到芝加哥的地點回到過去。此刻的安德烈既不願離開主人康特,又放不下心愛的姑娘。左右為難之際,朱麗亞出面向康特提出要安德烈留下。

安德烈獲得了自由,踏上了周遊世界的旅途。康特和巫師回到了宴會上,揭穿了渥里克的陰謀,挽救了公主。這之後康特將會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對於芝加哥這段奇妙的旅行,康特一生都不會忘記。

精彩視點:

本片拍攝於2001年,由曾出演過《這個殺手不太冷》、《達芬奇秘密》等影片的著名影星讓·雷諾領銜主演。與讓·雷諾以往出演的角色不同,在本片中,他一改往日英雄硬漢形象,出演了一個極具喜劇色彩的人物。表情誇張、眼神遊離、穿著古怪、行動笨拙,這一切本身就已讓人捧腹,加上讓·雷諾出彩的表演,令整個影片笑料百出。

公爵再次到訪

《Just Visiting》-剛接觸到這個片名,可能很多人都會感覺這是某部影片的續集。沒錯,《時空訪客》確實是一部續集影片,但更確切地說,它是一部法國賣座片的「美國版本續集」。

早在1993年,法國高蒙電影公司就曾推出了一部非常賣座的科幻喜劇《來訪者》(Les Visiting)。它不僅在法國及全歐洲賺得了豐厚的票房,甚至在當年的亞洲也有不錯的收益,以至於高蒙公司在當時美國翻拍法國片的熱潮中揚言:堅決不把翻拍權賣給美國!1998年,高蒙公司又拍攝了《來訪者》的續集《時間走廊:來訪者2》(The Corridors of Time:The Visitors2),反響依然很好。

但到了1999年,不知是何原因高蒙公司最終還是把翻拍權拱手交給了美國迪斯尼公司。迪斯尼立刻投資4000萬美元,如數請來了當年法國版的導演、編劇、演員等原班主創人馬,再加上美國這邊身手不凡的專家,風風火火地拍攝了今天我們要看到的這部美國版《時空訪客》。

重量級的演員陣容

對於影片的第一男主演讓·雷諾,影迷們對他可以說是非常熟悉。讓·雷諾出生於摩洛哥著名城市卡薩布蘭卡,父母都是西班牙裔法國人,為了逃避納粹統治才來到了北非。12歲時他隨父母回到法國居住,但不久後母親的去世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更磨練了他堅毅的性格。自幼對演戲就情有獨鍾的他高中畢業後進入當地的公立戲劇學校讀書,畢業後卻因演戲無門而不得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之後得朋友推薦才得以有機會進入電視台參加演出。1980年,讓·雷諾遇到了導演呂克·貝松,從此開始了親密友好的合作。在呂克·貝松指導的《夜海傾情》、《這個殺手不太冷》等5部影片的合作中,兩人建立起極佳的信任和默契。尤其是呂克·貝松為他量身打造的《這個殺手不太冷》,更是令讓·雷諾躋身世界級影星之列,從此開始了他的好萊塢電影生涯。之後他與梅格·瑞恩合作主演了《情定巴黎》、與湯姆·克魯斯合作了影片《職業特工隊》以及和羅伯特·德尼洛主演了《浪人》,這些與好萊塢當紅影星的合作使讓·雷諾身價倍增。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演戲功底十分扎實,戲路多變,不僅在多部動作片中有上佳表現,另外他還極具喜劇天份,在CCTV-6即將播出的這部《時空訪客》中,觀眾就可以欣賞到他幽默風趣的一面。盡管讓·雷諾演技精湛,也算是功成名就,但卻似乎一直與國際大獎無緣,多次失之交臂。直到2000年底,才因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赤色追緝令》中出色的表演被歐洲電影獎頒贈了終身成就獎。

另一位男主演-扮演僕人的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對於許多觀眾來說就比較陌生了,因為他是一名百分之百的法國本土演員,此前從未出演過好萊塢的片子。但是對於熱衷於CCTV-6的觀眾來說,克萊威爾可不是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在曾經播出的影片《埃及艷後的任務》中,觀眾就已經欣賞到他精彩的演出了。雖然觀眾對克萊威爾的了解不多,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個無名的演員。在法國,他是觀眾公認的最有天賦的喜劇演員兼劇作家之一,知名度並不低於讓·雷諾。用美國人的話來說,克萊威爾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金·凱瑞在美國人心中的位置一樣。此外,克萊威爾還擔任了本片的編劇和製片工作。對於他全方位的才能可見一斑。

除了兩位男主角以往,本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演員,她就是同時扮演康特的情人羅薩琳公主和後代朱麗亞兩個角色的克里斯蒂娜·艾伯格特。這位年輕漂亮的女演員是美國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在少女時代就已出演過了不少電視連續劇。成年後演出的電影漸多,但主要還是以電視為主。如她和格溫妮斯·帕爾特洛主演的《空姐夢》(A View From The Top)、和卡梅隆·迪雅茲主演的《最甜蜜的事》(Sweetest Thing)等都是當年相當賣座的電視連續劇。

強大的背後製作班底

《時空訪客》的製作人員可以說都是功力相當深厚的高手。法國導演讓-馬里·波爾是兩集法國版《來訪者》的導演,此外,他還曾與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合作過多部喜劇,在法國有很高的聲譽。美國製片人雷卡杜·密斯特里斯是迪斯尼公司的一員大將,曾製作過《101斑點狗》、《飛天法寶》、和《家有傑克》等賣座片。

因為是美法兩國演員共同合作拍片,拍攝過程中自然牽扯到語言問題。盡管讓·雷諾和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的英語都說得不錯,但講起台詞來還是難免心虛。尤其對於從未拍過英語片的克萊威爾來說,用英語念台詞就更沒底了。因此,劇組特別為他請來了當年在《英國病人》中輔導朱麗葉·比諾什發音的語言老師,訓練和糾正他的英語發音,以便在影片上映時不會給美國觀眾造成聽力障礙。不光是法國演員要糾正發音,未了讓克里斯蒂娜·艾伯格特扮演的法國情人更有說服力,劇組也請來了在《莎翁情史》中輔導格溫妮斯的語言老師來專門訓練艾伯格特的英式發音。
參考資料:http://bt.acnow.net/Ent/2006/2/6/560576.shtml

❻ 北非諜影簡介

中文片名:《卡薩布蘭卡》
英文名:(Casablanca)
更多中文名:北非諜影
更多外文名:Everybody Comes to Rick's .....(USA) (original script title)
劇情解讀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這使得這座城市的情勢異常緊張。
里克夜總會的老闆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這個偏僻的小城現在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人們從法西斯鐵蹄下的歐洲各國來到這里,因為在這里能弄到出境護照,取道里斯本到美國去。不過,代價極高。為了出境證,這兒每天都在發生悲劇。
一架德國飛機載著秘密警察頭目司特拉斯少校降落在卡薩布蘭卡。當地的法國警察局長雷諾上尉前往迎接。原來,前不久,兩個德國信使被殺,他們身上帶的兩張德國元帥簽發的通行證被人取走。司特拉斯此行為追查此案;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跟蹤一個捷克左翼運動領導人——維克多·拉斯羅。
雷諾向他報告,兇手已查明,今夜將在一個飯店當眾逮捕他。司特拉斯命令雷諾決不能使拉斯羅離開卡薩布蘭卡,這對德國政府來說是頭等重要的事情。
卡薩布蘭卡機場附近,豪華的里克飯店。顧客盈門,歐洲人,非洲人,亞洲的土耳其人。黑人樂師山姆坐在鋼琴前,邊彈邊唱。尋歡作樂者們的議論中心卻仍是護照。一個漂亮女人:「以往我想要一所戛納的別墅,現在我只想要一出境護照。」一個男人:「弄不到護照,我只有死在卡薩布蘭卡。」只有飯店的主人里克,顯得那樣冷靜淡漠,獨自坐在桌子邊。
專事倒賣出境護照的猶加特來到里克跟前,取出了裝有兩張通行證的信封,要里克代為保管。他告訴里克,兩個德國信使是他殺的。今天倒賣出去,發筆橫財,他就離開這里。里克盡管不喜歡此人,但還是默許代他保管,並把通行證丟在山姆還在彈的鋼琴里。
猶加特剛離開,雷諾來了。他告訴里克,拉斯羅已來到卡薩布蘭卡,要里克不要做感情主義者。司特拉斯知道里克在歐洲和北非都參加過反法西斯戰爭。他要里克這次能站在德國一邊,阻止拉斯羅離開這兒到美國去。里克拒絕了:「你們的職業是政治,我的職業是開酒店。」
猶加特被警察抓走後打死了,在他身上,沒有搜到那兩張護照。
拉斯羅和妻子依爾沙走進飯店。依爾沙發現正在彈鋼琴的山姆很臉熟,仔細地打量了一會兒才收回目光。一個男人隨之而來,以要拉斯羅買下一枚戒指為掩護,與拉斯羅接上了頭,約定見面地點。接著,司特拉斯和雷諾也來到他們桌邊。拉斯羅拒絕與司特拉斯多談,雷諾只好以地方警察局名義邀他去一次警察局。
此兩人走後,拉斯羅應約去會賣戒指人,知道猶加特已死,護照無指望。
依爾沙獨自一個留在餐廳,聽著山姆彈琴。終於,下決心上前與山姆打招呼。山姆沒料到會在這兒碰上依爾沙。在依爾沙的請求下,山姆和依爾沙一起邊彈邊唱起《時光流轉》。
忽然,山姆的琴聲停下來了,原來,里克聽到了歌聲,臉色驟變。
深夜,漆黑的飯店裡,顧客都已離去。山姆輕輕地彈著《時光流轉》,里克陷入了往事:巴黎,里克和依爾沙依偎著,在大街上,在塞納河的汽艇中,在豪華的飯店裡。里克幸福地微笑著:「為什麼我這么幸運,會遇上你?」依爾沙告訴里克,她曾經愛過一個男人,可他死了。後來,她遇上了里克,愛上了他。
一輛宣傳車打斷了這對戀人的呢喃。德國軍隊正在向巴黎推進,幾天之內便將佔領巴黎。
飯店裡,山姆在鋼琴上彈著《時光流轉》,街上的喇叭在播送蓋世太保的囂喧。山姆和依爾沙知道里克是德國納粹懸賞捉拿目標,勸他馬上離開巴黎,里克建議三人一起走。講定在火車站碰頭。分手時,依爾沙對里克說,無論怎樣,她都非常愛他。
火車站前,里克在風雨中焦急地等著依爾沙。山姆來了。交給里克一封依爾沙的信。里克迫不及待地拆開,信中寫道:「我不能和你一同走,也不能和你再見面了,你一定不要問為什麼。只要相信我愛你。」雨點打在信紙上,字跡模糊了……

❼ 北非諜影 電影介紹

導 演: (邁克爾·柯蒂斯 Michael Curtiz)

主 演: (亨弗萊·鮑嘉 Humphrey Bogart) (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保羅·亨里德 Paul Henreid) (克勞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 (康拉德·維德 Conrad Veidt) (悉尼·格林斯特里特 Sydney Greenstreet)

上 映: 1942年11月26日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法語 德語

評 分: 本站評分..8.6/10 ( 43票 ) 詳細

IMDb評分8.8/10 ( 99539票 ) 詳細

顏 色: 黑白

聲 音: 單聲道(Mono)

時 長: 102 分鍾

類 型: 劇情 愛情 戰爭

分 級: 美國:已認可 美國:TV-PG 冰島:L 阿根廷:Atp 澳大利亞:PG 加拿大:G 加拿大:PG 智利:TE 丹麥:A 芬蘭:S 德國:6 挪威:10 挪威:11 挪威:16 秘魯:PT 葡萄牙:M/12 韓國:12 瑞典:15 瑞典:7 英國:U 美國:PG

影片簡介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地卡薩布蘭卡里的酒館里,亨佛萊·鮑嘉飾演的老闆李克(Rick)是一個難以捉摸、不輕易表達情感的人。進步運動領袖維克多·拉茲洛來到酒館,找亨佛萊·鮑嘉從中幫忙安排離境,而正巧,拉茲洛的太太伊爾莎(英格麗·褒曼飾)就是鮑嘉的昔日情人,拉茲洛和伊爾莎在卡薩布蘭卡已受到納粹分子的跟蹤,里克諒解了伊爾莎,並決定幫助伊爾莎和她的丈夫出境。

經典片段

最經典的就是倆人在卡薩布蘭卡酒館相遇的情景。順便說一句:Dooley Wilson 在片中演唱的 「As Time Goes By「(《時光流逝》)更是成為經典。

點評

有人說:愛情沒有過錯,只有錯過。我們不能把握愛情,就象我們不能把握命運。年年桃紅依舊,總是物是人非。同樣的故事總是同樣的發生。每每看到這一段,我總想起和初戀女朋友相遇的情景,只是酒館換成酒吧,卡薩布蘭卡換成深圳,耳邊響起同樣的「As Time Goes By「。那一杯酒的辛酸,穿過歲月和空間的牽絆,和Rick一起分享了。那一刻,縱有千種風情,卻向誰人訴說?那一刻,總在不經意間,侵擾我久已平息的心緒,我總是手足無措地被擊傷。我該用多少的時間來忘記這一刻,或者選擇永不忘記時時想起,傷痛會少那麼一些些?

在有風的夜晚看這樣的老電影,或者看的不僅僅是電影了,也許看到的是永不再來的青春?還是讓我們唱起那支老歌吧:As Time Goes By…

http://av.people.com.cn/GB/47936/47951/63874/4379781.html
人民網的免費觀看,就是效果不怎麼樣

❽ 哪部電影字幕是:我看不懂德語前面全是我編的。

光榮歲月 Indigènes(2006)
樓主提到的那句台詞是「我不懂法語,前面的字幕都是我編的,我編不下去了」。
劇情介紹:
本片著重塑造了一批原籍北非的法國戰士。講述了從1944年到1945年,當法國開始擺脫納粹統治的時候,法國軍隊中四個非洲「土著」士兵的經歷。以勇氣著稱的這四個青年被送到了戰場的最前線。他們從未踏上法國故土,戰爭的緣故他們受到徵招參戰對抗納粹德國人,這群無名英雄將奮勇深入敵陣面臨德軍戰線的猛烈攻擊。 金錢、對於法國或者法國軍隊的愛、對自由平等的信仰,他們手拿武器,進行著同一場以解放法國為目標的戰斗,各自卻懷有完全不同的動機。

介紹影片的情節,不妨引用一句經典台詞:「解放了法國,我們就可以回家了!」一群來自北非的阿拉伯裔士兵,不遠萬里參加二戰,無論目標是金錢還是自由、平等、博愛,他們最終成長為將納粹德軍趕出法國的急先鋒。這是什麼精神?法國總統希拉克說得好:「這部長片是對二戰中法國非洲部隊的感謝。他們留給我們勇氣和民族之間親如手足的情誼,這種精神值得我們長久的分享和珍藏。」

長期遭受歧視的殖民地後裔,雖有宗主國國籍,卻從未真正享受過法蘭西公民的權益。但在二戰戰場上,卻有這樣一批來自非洲大陸的戰士,將激情、力量、鮮血、甚至生命奉獻給地中海對岸的法國。身為北非阿裔後代的導演波查雷伯,以全新的視點,將這段被忽視的歷史搬上銀幕,既討論了民族關系的敏感話題,又是對先輩英靈的絕佳告慰。順便一提,想必《光榮歲月》的五位男主角攜手登上戛納影帝寶座的頭條新聞,會在申奧的公關攻勢中被發行公司的哈維·韋恩斯坦Boss大肆宣揚一番。

❾ 求一部電影名字,電影說的是有關法國外籍軍團的

1998-Legionnaire外籍兵團名稱:外籍兵團

外籍兵團影片

影片類型:戰爭片主要演員:吉恩·克勞德·范德姆1925年,法國馬賽,亞朗雷夫勒〈尚克勞德范達美
飾〉是位賴以拳擊賭博賽維生的拳擊手。某日,在另一名拳擊手朱洛推薦下,與高加尼先生協商將在拳擊賽里放水一事,並當場與前未婚妻卡崔娜相遇。在舊情復燃下,亞朗決定在這場放水拳擊賽後,與好友麥辛以及卡崔娜,帶著大筆獎金前往美國尋夢,卻在誤殺麥辛下,一切計劃泡湯……。

改名為亞朗杜象的他,加入外籍兵團行列,前往北非摩洛哥尋找自我。途中,結識美國黑人路瑟、阿拉伯人貴多以及英國人老麥,在討伐力弗族人的路上,他們相知相惜、互相扶持;另一方面,遠在法國的高加尼先生,為了被其弟麥辛復仇,決定派遣朱洛等人前往殺害。在內有朱洛,外有力弗族人情況之下,亞朗將會有何遭遇?他的美國夢將能實現嗎?!

❿ 北非諜影

一、影片拍攝背景

《卡薩布蘭卡》拍攝於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白熱化階段。本片可說是適時誕生的佳作,一經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薩布蘭卡這個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戰時,正如片子一開頭所介紹的那樣,在卡薩布蘭卡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做交易。在這徨亂的中,一間美國人所開的里克酒店成為故事的中心。人們在這里探聽消息,等候班機,外表只是個夜總會的酒店,裡面卻暗藏著賭場、黑市買賣、各種陰謀技倆,甚至還有個法國革命領袖……
《卡薩布蘭卡》獲得三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

二、劇情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美國人 瑞 克·布萊恩在卡薩布蘭卡開了一家非常受歡迎的夜總會。玩世不恭的雷克擁有兩張寶貴的通行證。納粹少校史特勞塞因追蹤捷克地下陣線領導人維克多·拉塞羅而來到卡薩布蘭卡,當地警察局長雷諾竭力取悅納粹少校。雷克偶然發現維克多的妻子伊麗莎竟是自己昔日的摯愛,兩人昔日在撤離時在火車站失散。
伊麗莎了解到雷克能幫助自己和維克多離開卡薩布蘭卡,於是請求雷克幫助,而此時雷克的心情卻極為復雜。但後來雷克知道當年伊麗莎沒有到火車站與自己一起走的原因後,最終決定幫助他們。

三、敘事結構與策略

本片作為好萊塢經典電影的典型代表,《北非諜影》講述的是1941年,發生在卡薩布蘭卡的故事。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導演對電影語言嫻熟並具創造性的運用為敘事影片創造了一個成功典範。

1、 情節巧妙 敘事流暢

本片以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演繹出一種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的情懷。為什麼相愛的人不能相守?答案只有一個,相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奉獻。當那個任誰也戰勝不了的瘋狂年代已成為過去,當所有的恩恩怨怨都隨風消逝,人們只能祈求「時光流轉」 。

本片熟練運用了質朴的電影語言,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更有利於被觀眾接受。而許多復雜鏡頭的運用使敘事更加簡潔清晰,如攝像機跟隨拍攝主題拍攝後以搖鏡頭的方式使新信息流暢進入,從而豐富了信息量。這種拍攝方式在以後的影片拍攝中也被大量使用,成為一種良好的經驗被推廣。

2、 結構精當 節奏緊湊

本片成功運用了「好萊塢」電影語言,起伏有致的段落節奏使故事扣人心弦。全片高潮迭至,並在片尾達到大愛的高潮,利用了人類觀看與思維的邏輯,證明電影是一門與科學相結合的藝術。

同時本片通過鏡頭與剪輯的靈活運用,結合情節的巧妙安排豐富了電影語言運用,在此之後成為典範並屢試不爽。

四、結語

有人說,《北非諜影》是 一部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影片 ,我把「教科書」理解為「好萊塢經典電影中的典範」,是 好萊塢 電影 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

本片的巨大成功,除了精彩的台詞人物對白,以及演員精湛高超的表演,鏡頭語言的恰到好處的運用也是功不可沒。 導演邁克爾·柯蒂斯非常善於把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與矛盾糾葛有機地組織起來,在激烈的戲劇沖突與懸念設置中為我們創造鮮明而生動的視覺形象。本片卓絕的敘事手法、洗煉的節奏和大明星的表演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 在景別、拍攝角度、拍攝方向、興趣點設置等方面都做到了盡善盡美。此次影評作業,我對好萊塢經典電影的敘事結構、表現手法等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由以上對《北非諜影》的分析,可以深刻體會好萊塢經典電影的一些特點:

「好萊塢」方式是一種淺白的電影;

「好萊塢」的核心就是愉悅觀眾並獲得利益;

「好萊塢」電影的組織原則:讓觀眾在一種序列和模式中產生情感並獲 得滿足;

「好萊塢」經典電影的主要目標就是流暢、清晰和盡可能引人入勝地講述一個故事;

「 好萊塢」電影經典剪輯的連貫性原則和以傳統敘事為基礎,同時吸收蒙太奇和長鏡頭調度的元素是好萊塢電影風格的主導。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北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掃把頭是什麼電影里的 瀏覽:31
北京老電影城南舊事完整版 瀏覽:485
雙生花法國電影豆瓣 瀏覽:900
電影機械危機的英文名 瀏覽:426
控制電影在線粵語 瀏覽:69
可愛巧虎島第六季電影院免費 瀏覽:130
兒童電影的名字的英文 瀏覽:391
格林電影作品大全 瀏覽:395
免費看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774
泰安電影院條件 瀏覽:581
荒野大鏢客2電影模式被搶劫 瀏覽:70
熱門愛情英文電影 瀏覽:447
可可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89
周星馳電影經典片段素材 瀏覽:68
盤點電影中十大殺人狂 瀏覽:464
不從網上購買的電影票 瀏覽:627
高鑫廣場的電影院叫什麼 瀏覽:915
2019法國電影豆瓣 瀏覽:795
一部電影菊花長嘴上 瀏覽:232
韓國電影指匠情挑完整版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