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講述維和部隊的電影或電視劇
三角洲部隊1、2、3………特種部隊執行危機任務
三腳貓部隊…………惡搞三角洲部隊的喜劇電影
緊急44分鍾………真實事件改編,美國歷史上最火暴的街頭警匪槍戰
勇闖奪命島………海軍陸戰隊和海豹突擊隊同門相殘
海軍陸戰隊員………… 前海軍陸戰隊勇斗黑幫救愛女
第一滴血1、2、3…………名氣太大,不說也罷
SAS特種部隊…………顧名思義,英國的SAS特別空勤團
鐵血戰士………特種部隊淪為外星隱形怪物的獵物
無聊老生原創編輯,謝絕復制引用
魔鬼司令…………阿諾飾演一名精通武術與各類型武器的退役特戰將領
海豹突擊隊1、2…………早期特種部隊題材電影
魔鬼女大兵…………黛咪·摩爾突破性光頭造型出演女子特種兵
太陽之淚…………布魯斯·威利斯浴血非洲叢林,執行救援任務
深入敵後2邪惡軸心…………美特種部隊空投朝鮮,摧毀核子設施
S.W.A.T.(反恐特警組)…………最後登上銀幕的美國警種,城市特警對抗懸賞一億美元的亡命歹徒
密令027…………朝鮮特種部隊電影,很誇張的
第九突擊隊………蘇聯派往阿富汗戰場的特種部隊
敢死突擊隊………二戰期間美軍突擊隊突襲日軍在太平洋小島所建的精密通訊站
火鳥一號出擊………真實事件改編,神秘的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奇襲恩德培
② 求一部電影名字,戰爭片,十個士兵坐一輛坦克裝甲車,在山路遇到當地的武裝人,雙方交談幾分鍾後開火
名稱 :非常戰場區域 DVD
主演 :埃羅·阿索林 愛德華多·諾列加 魯
地區 :歐美
語言 :英語發音 中文字幕
講述科索沃停火期間,兩隊西班牙和法國維和部隊士兵乘坐裝甲車前往一個被塞族軍隊佔領的小鎮幫助維修電力系統.
③ 找一部外國影片
無人地帶(No Man's Land)
米高梅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MGM, USA);2002年
主演:
布蘭科-德加力奇(Branko Djuric)
雷尼-彼得拉亞奇(Rene Bitorajac)
菲利普-索瓦戈維奇(Filip Sovagovic)
喬治-西亞提蒂(Georges Siatidis)
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Danis Tanovic)
類型:戰爭片
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波斯尼亞人的會話語言其實是相同的。可是今天,塞爾維亞人稱之為塞爾維亞語,波斯尼亞人稱之為波斯尼亞語,而克羅埃西亞人又稱之為克羅埃西亞語。只是當他們相互說話時,彼此都很清楚地明白對方的意思。西基(Ciki,布蘭科-德加里克飾,Branko Djuric)和尼諾(Nino,勒內-比托瑞傑克飾,Rene Bitorajac)是二個士兵,一個是波斯尼亞人,另一個是塞爾維亞人。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這兩人被困在了「無人地帶」----一個交戰雙方前沿之間的戰壕里。他們沒有一個可以依賴的人,也無法不傷毫毛地逃離這
個地方。一個同伴躺在戰壕的地上,他的身下壓著一枚觸發炸彈,他動彈一下這枚炸彈就會爆炸。如果不是處於這么一個可怕的境地,現在兩人的情形可以說是非常滑稽可笑。
由於兩人處在這么一個窘迫的困境中,一位干著急的聯合國軍士盡管被命令呆在原地,但他還是試圖幫助他們。當一位新聞記者碰到了這位軍士,為了獲得獨家新聞,她也跟隨軍士來到了這個「無人地帶」的戰壕。她影響了整個事件的進程,並將這個新聞報道轉變成了一起「國際馬戲表演」。由於全球新聞媒體都在關注著這一事件的結果,誰都不願採取行動(除非他們願意承擔由此所造成的後果)。那個士兵仍然被他身下的那枚炸彈弄得不知所措,西基和尼諾也試圖在這場瘋狂的戰爭中保持著他們人性的一面。
戰爭與和平、幽默與憎恨、被俘與投降、生與死都發生在這個《無人地帶》中。本片是波斯尼亞正式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官方競標影片。
1993年6月,波斯尼亞的一天清晨,一群波斯尼亞士兵發現他們被一場大霧困在了交戰雙方的前沿地帶。太陽升起來以後,塞爾維亞士兵發現了這群波斯尼亞人,並發起了進攻。西基是一個波斯尼亞士兵,他似乎是唯一的倖存者。他設法隱藏在了「無人地帶」處的一個遺棄的戰壕里。
當塞爾維亞部隊的指揮官派出2名士兵去搜索這個戰壕時,西基躲了起來。這2個塞爾維亞人什麼也沒發現,但是當他們正要離開時,他們設下了一個機關:將一個「死」去的波斯尼亞士兵的「屍體」放在了地上一顆觸發地雷上。當他們完成了這件事之後,他們發現剛才還在那的一支步槍不見了----他們意識到一定還有人藏在戰壕里。絕望之餘,西基跳出了藏身之處,打死了一個士兵,並打傷了另一個:尼諾。
剎那間,西基和尼諾就閃躲到戰壕兩邊。但令他們驚訝的是,塞拉(Cera,就是躺在地雷上的那個波斯尼亞士兵)逐漸地蘇醒過來了。他並沒死,只是被打昏過去了。但是塞拉如果動一下,地雷就會爆炸,將他們全部炸死。盡管西基和尼諾彼此之間並不信任對方,但他們不得不決定合力尋找擺脫這個困境的辦法。期間,他們差點造成相互殘殺,但是最終還是引起了雙方部隊的注意。塞爾維亞人和波斯尼亞人雙方都向當地聯合國的「聯合國保護部隊」(UNPROFOR)基地求援。
聯合國法國藍盔部隊的馬錢德(Marchand)軍士接到了他在薩拉熱窩的上級電話,上級向他講述了這個情況。可到了戰壕後,他發現最高司令部命令他不得介入這起可能會發生爆炸的事件中。失望之餘,馬錢德決定違抗軍令,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他得到了一個掃雷班的幫助,但是他的上級威脅他說如果他不回到他的崗位上去將會採取嚴厲的行動。於是,他只得返回。馬錢德離開了戰壕後,西基和尼諾之間的局勢越發緊張,他們幾乎相互殺死了對方。
在返回陣地的途中,馬錢德遇見了簡-利文斯通(Jane Livingstone),一個國際電視頻道的新聞記者,她早已知道了事件的來龍去脈。簡截聽了馬錢德與他上級間的無線電通訊,並威脅著說要將他們"不幹涉"行動的過程曝光。馬錢德很快又返回到了那條戰壕,只是這次他是因媒體的原因來幫助尼諾、西基和塞拉。他到達的正是時候,及時阻止了尼諾和西基間的再次相互殘殺。
「聯合國保護部隊」的隊伍和掃雷班再次集中起來。隨著這個「無人地帶」開始變得與其說是一個「戰場」,到不如說是一個「馬戲場」,世界媒體也開始聚焦這個地方。在位於薩格勒布的聯合國最高司令部里,對於索夫特上校來說,這個局面實在是太棘手了,他已經通過媒體看到了這一事件的升級。索夫特決定坐飛機親往,以贏得媒體的支持,並希望扭轉這個局面。
在戰壕里,掃雷專家檢查了仍然壓在地雷上塞拉的情況,但告訴馬錢德沒有任何辦法,他們無能為力。索夫特上校到了,他很快也得出了回天無力的結論,但他立即想出了一個可以挽救「聯合國保護部隊」聲譽的良方。
西基和尼諾最終不得不走出了那條戰壕,離開了躺在地雷上的塞拉。緊張的局勢使他們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起來----這也是最後一次了。經過這一整天狂燥極至的事件後,他們這種荒謬的局面也到了最後一刻。夜晚降臨《無人地帶》時,塞拉孤零零地躺在地雷上,等待著他的命運……
④ 求一部電影!!! 國外拍攝的,一個連的維和部隊被敵人包圍了
《雅多維爾圍城戰》
譯名雅多維爾圍城戰
片名The Siege of Jadotville
年代2016
國家愛爾蘭/南非
類別動作/劇情/驚悚
語言英語
字幕中英雙字
IMDb評分8.1/10 from 317 users
⑤ 西班牙和法國維和部隊,被阿爾巴尼亞軍隊追著打 是什麼電影
無主之地
原片名
No Man's Land
更多中文片名
無人地帶
更多外文片名
Nikogarsnja zemlja
影片類型
劇情 / 戰爭 / 喜劇
片長
98 min
國家/地區
波黑 斯洛維尼亞 義大利 法國 英國 比利時
獲獎情況
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02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德語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⑥ 找一部電影
《無主之地》
導演/編劇:丹尼斯·塔諾維奇Danis Tanovic
主演:布蘭科·德里克Branko Djuric
雷尼·比特拉克Rene Bitorajac
菲利普·薩瓦維克Filip Sovagovic
西蒙·凱勞Simon Callow
卡特琳·卡特里奇Katrin Cartlidge
片長:88分鍾
類型:劇情
級別:未定
發行:聯美United Artists/MGM
上映日期:2001年12月7日(部分地區)
官方網站:www.unitedartists.com/nomansland
獲獎:2001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02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93年,正是南斯拉夫內戰的最高峰。
某夜,一對到前線探查的克羅埃西亞士兵在大霧中迷路了,他們只得等到黎明再做行動。士兵們開著玩笑,很快就墜入了夢鄉。第二天一早,當燦爛的陽光碟機散了迷霧,他們方才發現已經身處戰線的最前沿,不遠處就是敵方塞爾維亞人的軍營。
塞族人發現了他們的蹤跡,很快對他們發動了進攻。寡不敵眾之下,只有一名克羅埃西亞士兵西基倖存下來,他躲進了一條處於兩軍交界處的廢棄的戰壕里。這片地方被稱為「無主之地」。塞爾維亞人派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帶著新丁尼諾搜索戰壕。他們把一名克族士兵塞拉的「屍體」放在一枚地雷上,布置成一個陷阱,只要有人稍微搬動屍體就會引爆炸彈。當他們完成這項精心策劃的工作後,發現剛才還在的一枝步槍不見了,這時憤怒的西基從戰壕里跳出來,打死了老兵,打傷了尼諾。而他自己也受了傷。
於是現在就變成了西基和尼諾兩個人的直接對峙,但看來暫時他們誰都無力完全打敗對方。他們只能棲身在戰壕中等待機會。最令人意料不到的事發生了,被作為陷阱誘餌的「屍體」塞拉竟然逐漸蘇醒過來,原來他並沒有死,只是被打暈過去,受了傷。然而現在他們都陷入了一個極端尷尬的境遇中,只要塞拉一動,地雷就會爆炸,他們三人都將命喪黃泉。西基和尼諾只能為了擺脫這一困境而協調合作,共同努力。尤其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讓塞拉保持安靜,靜止不動。並等待著救援。
顯然這兩個來自對立陣營的人之間充滿了敵視和仇恨,但為了打發時間他們還是開始了不那麼友好的交談。他們驚訝地發現兩人曾經喜歡過同一個女人,這一巧遇似乎令氣氛一度緩和。但很快西基和尼諾又陷入了更激烈的爭吵中,他們互相指責對方的國家首先挑起了戰爭,破壞了平靜的生活和美麗的家園。
他們的困境終於引起了雙方部隊的注意。克族和塞族人都向聯合國維和部隊求救,法國藍盔部隊的馬錢德軍士聞訊後趕來解決問題。但是最高司令部卻不準他介入這起敏感事件中。司令部里索福特上校正忙著與性感的女秘書調情游戲,根本無心管這樁棘手的麻煩。熱心的馬錢德決定不顧上級命令,盡其所能的幫助兩個可憐的士兵。但是他發現行動起來困難重重,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會說法語,溝通存在嚴重問題,而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官僚主義作風也令他無法取得進展。他試圖勸說兩人離開戰壕,但西基堅決不願拋下地雷上的戰友塞拉。在上司的嚴厲威脅下馬錢德只好一籌莫展地離開戰壕,他一走兩人之間的沖突再度升溫。
在歸途中馬錢德遇上了聞風而動的某國際電視頻道的女記者簡,她決心緊緊抓住這一好素材,於是威脅要將這種「不幹涉」行動曝光。馬錢德只好帶著她返回戰壕,並向上級報告,找來了炸彈專家。在新聞媒體的介入之下,這條小小的戰壕變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索福特上校看到這一事件逐漸白熱化,只能為挽回維和部隊的形象親自前去處理。
局勢似乎變得越來越失控了,每個人都各懷目的地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可憐的塞拉還能堅持多久呢?炸彈是否會爆炸?西基和尼諾會不會殺死對方?這真是荒謬的一天……
導演介紹
科波拉說:「在某種意義上,所有的戰爭片都是反戰的。」這話頗有道理。不過反戰的手法也有高下之分。一類戰爭電影往往將戰爭呈現為壯麗的奇觀,其間洋溢著高昂的英雄主義。40到60年代的戰爭片大抵如此。越南戰爭開始使電影人警醒,如《現代啟示錄》、《野戰排》等揭露出戰爭殘酷、無人性之本質的影片出現了。但是如果拿《拯救大兵瑞恩》這樣的影片和這部波斯尼亞電影相比,好萊塢還是顯得過於溫情、過於說教。一個巧合是,好萊塢剛剛也利用前南斯拉夫內戰拍攝了《深入敵後》,把它和《無主之地》放在一起,就更加襯托出好萊塢主流電影的淺薄可笑。
這部去年以來備受好評的波斯尼亞電影出自年輕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之手。他在前線拍攝了300多個小時的戰爭記錄片在世界各大媒體上播放。他與人合作編導的影片《My Mother the Sehit》以及《Portrait of the Artist in the War》亦頗受好評。塔諾維奇後遷往比利時發展,製作了幾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記錄片。這部影片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融入了不少他在前線的親身經歷。他僅花14天完成劇本,26天完成拍攝。
塔諾維奇如此闡述他的影片:「我記得當戰爭在波斯尼亞爆發時那種古怪的感覺,尤其是看到建築物上的黑色子彈孔和地面上炸彈留下的彈坑。想像如果有人用黑白攝影拍攝梵高的畫,你就會理解我的這種感覺。這不和諧感是一種視覺震撼,它讓我變得冷漠,感到痛苦和無助。這種沖擊就是我試圖通過電影所重新製造的。一邊是漫長的夏日中美麗的自然和濃烈的色彩,一邊是人性中黑暗的瘋狂。而這個炎熱漫長的夏日就反映了電影本身的氛圍。行動是如此沉重,思想難以捕捉,時間緩慢流逝,張力潛藏著又始終在場。」「我希望影片充滿各種各樣的對比和不協調。」「我的影片的要點不在於譴責,這一故事不是指出哪一方是錯誤的。要點是激起反戰之聲。」
同樣以荒誕幽默手法表現戰爭的南斯拉夫影片《地下》也曾大獲好評,這種黑色幽默似乎是斯拉夫民族文化的一個特徵。對此,塔諾維奇說:「我認為幽默是一種求生的方式,它給你以距離,所以我們在戰爭中經常大笑,這是我們的秘密武器。」
塔諾維奇認為對他印象最深的戰爭片是《獵鹿人》,而他拍攝電影最重視的是劇本,「對我而言,劇本就是聖經……而拍攝僅僅是技術部分。」「拍紀錄片是因為生活乃最偉大的編劇,發生在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如果放到劇情片中,沒有人會相信。」看來影片的劇本受到廣泛好評亦不足為怪。
雖然處女作取得了成功,但塔諾維奇似乎並不打算就趁此機會闖入好萊塢。他堅決拒絕為賺錢而拍電影,在他看來創作電影只有兩個理由「一是你有話要說,二是你想娛樂大眾」。「做一名導演不僅僅是走過紅地毯。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存在方式。」
演員介紹
本片的主要演員幾乎都名氣不大。只有西蒙·凱勞和卡特琳·卡特里奇算是有些熟悉的面孔,前者出演了《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後者則在《暴雨將至》、《破浪》等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扮演三位士兵的均是波斯尼亞演員,布蘭科·德里克如此描述他的表演:「比起湯姆·漢克斯和其他演出美國戰爭電影的演員,我有一大優勢,因為我曾經親身經歷過戰爭。我知道當一顆手榴彈在你身邊爆炸時,或者狙擊手擊中你身邊的人時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我不用演,我只是回憶。」他精彩的表演贏得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評論
這部影片令人聯想到《奇愛博士》、《陸軍野戰醫院》等一流的戰爭諷刺片,是《等待戈多》在銀幕上的重演。它將最黑色的幽默與最尖刻的諷刺混合在一起,以強烈的反諷凸現了戰爭的荒謬本質。影片似乎在按照我們對一般戰爭片的想像發展,但編導最後卻以一盆現實的冷水徹底澆滅了所有的幻想,這是一種令人驚駭的現實感。
影片站在個體的層面揭示了戰爭的起源所在,那是人們內心中盲目的仇恨,分析雖然銳利而尖刻,但拒絕提供答案,因為對於仇恨滋生的根源沒有簡單答案。它沒有任何說教成分,也絲毫不浪漫化戰爭的殘忍本質,呈現出鮮明的反戰立場。
影片的前半部分具有戲劇性,後半部分表達趨向多層次,將影片的主題開拓到了更為廣闊的層面,對冠冕堂皇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質疑:在自負和官僚作風影響下它所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還有對媒體的尖銳批判。極具張力的劇本精心結構而又脈絡清楚分明,細節豐富,善於不斷製造一個個小高潮給人以驚奇。
攝影捕捉到了波斯尼亞粗獷的美感,把自然景色與殘酷緊張的對峙並列製造出不和諧感,這也令影片在精彩的劇本之外,呈現了出色的影像。
參考資料:http://ent.163.com/edit/020329/020329_117152.html
⑦ 《藍色防線》上映,天平的一端放上生命,另一端放什麼可以平衡
我國從1990年開始向聯合國派遣軍事觀察員執行維和任務,1992年正式派出第一支維和部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2020年是執行國際維和任務30周年。9月18日,一部記錄我國維和部隊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紀實電影《藍色防線》上映。
這是我國第一部維和紀實電影,戰士們面對鏡頭有時候還有些不好意思。但在他們守望的陣地上,他們注視著不遠處的槍聲與戰火,他們從未害怕過,他們知道這是他們的光榮與使命。他們依然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群極具國際主義精神的戰士,這是一部極具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電影,每個人都應該走進影院看看那些最可愛的人在最危險的環境中的從容與鎮定。他們是英雄連隊的英雄,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國人,他們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他們是代表大國形象的軍人,他們是把信念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