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泰國可能要代替香港電影

泰國可能要代替香港電影

發布時間:2022-12-27 11:39:46

Ⅰ 分析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分析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香港電影經歷了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約三十年的輝煌之後,從90年代起到現在一直在衰落,當然,我們要限定一下,在這里只考慮商業片。在肯定這個事實的前提下,我就總結一下香港電影的衰落,之所以稱為總結 是因為,我本身對於這個問題非常好奇,就在各地找了大量的評論,經過認真的閱讀之後,便將介於主流和邊緣的、但是比較符合事實情況的觀點剝出,並用上所有先人們的論據,得出此文。

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首先說香港電影三十年輝煌的原因,這一小節從外部原因講。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電影產業的發達程度與所在地經濟、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好比現在的大陸電影,繩索太多、限制過死,自然發展困難。

而六十年代的香港是什麼景象呢,經濟開始起飛,商貿逐漸繁榮,人口迅速增加,文化日益多樣,地區影響力迅速崛起,是不是看著像高中歷史課本,對,就是這樣,在這種環境大背景下,加上以邵氏電影公司為代表的商業資本投資電影產業,香港電影業在獲得了充裕資金的滋潤後,迅速崛起,不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在當時的年代都是亞洲領先的。香港一度成為好萊塢之後世界第二大電影產地,並在東亞、東南亞國家建立了自己獨有的影響力。

接著,為什麼香港電影就在東亞和東南亞就勢如破竹呢,這就是當時這些國家的國情決定的,日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沒有形成有規模的電影產業,而東南亞國家的實力說實話來講離香港差了點,首先經濟起飛時間就晚了十年。

並且東南亞大量的華人也為香港電影的快速及普遍的接受提供了可能。

人和呢,就不用說了,以小龍為代表的幾代電影人(包括演員導演、編劇等等)的實力直到今天來看仍是空前的。

武俠、動作片一統江湖

這里就不多說了,主要就是香港電影在當時以邵氏電影為代表的武俠片、功夫片的娛樂性、觀賞性已經能夠滿足香港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觀眾的觀影要求,畢竟以好萊塢為代表的西方大片還沒有進來,可以說,大部分的觀眾的眼光要求還不高。

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註定不長久

接著第二小節,問題隨之就出來了。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香港電影在縱橫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後,終於發現觀眾開始不買賬了,電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還是在海外都開始急劇下降了。

為什麼?很多人說了很多的外部原因,這些外部原因我會在下一個小節全部列出,但是我想在這里重點說的是是香港電影的內部原因註定會給港影帶來這樣的後果。

哲學講內因決定外因,用在這里特別恰當。我在上面已經說了,香港電影在輝煌的三十年裡主要還是以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武俠片、功夫片、鬼片為主的,這一方面是製片公司追求商業效益的直接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作為一個只有600萬人口,實體規模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洛杉磯市的三分之一(更何況好萊塢有三億人口的'廣大腹背),充其量也就只能和新加坡一較高下的,近代的一個世紀里才發展起來的海邊城市來說,缺乏深厚的文化積淀,進而缺乏電影製造的想像空間與素材空間,從而造成香港電影難出宏偉大作。

這一點才是香港電影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時代進步了、群雄崛起了

六七十年代的港影在東亞、東南亞頗有一枝獨秀的感覺,而進入90年代之後,港影將直接面對著三個勁敵;電視劇、西方大片、土著豪強。因為時代進步了、群雄崛起了。

首先在世界范圍內,電視的普及、電視劇的崛起將一大批電影市場活脫脫的剝離了。96年後,韓國電視劇橫掃亞洲就是一個典型表現。

另一方面,90年代之後,好萊塢突然意識到進攻全球市場,於是就果斷的來了,而且一發不可收,現在香港電影的票房記錄依然是泰坦尼克號創造的。可以說是恥辱啊!

就這樣,以好萊塢為首的西方大片用了大概十年的時間徹底將港片擊倒,進入新世紀的這些年,香港電影前十中本土篇一般都不會超過引進片的。

而香港電影人肯定要追趕啊,但是由於一些個原因,遲遲追不上,反而越發差距越大,其中一條就是盲目追趕,不計實際條件,那為什麼會盲目呢?這就又回到了內因上——缺乏深厚內功是很難站直的。

然後說土著豪強,主要是以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為主的東南亞小國的電影產業的長足發展,在這些國家國內市場,已經形成了本土片和好萊塢大片雙雄爭霸的局面,港影面對著雙重夾擊,多已戰敗退出。

內功耗盡,精氣西流

終於說到了香港電影耗盡內功的一刻,隨著港的回歸,香港電影面臨著兩個變化,第一是人才流走了,成龍、李連傑、周潤發為首的幾張大牌全部去了好萊塢,而近十年幾乎沒有有份量的新人出現,青黃不接已是不爭的事實;第二是審核制度強化了,這對追求自由的港影來說打擊是直接的。

其實在87年的時候,邵氏電影已經停產。這預示著,隨著市場的變化,資金問題開始出現。

而香港則面臨著十年發展的幾乎停滯:相比周邊的韓國、台灣、東南亞、甚至深圳來說是在走下坡路的,這樣一來,本來在文化積淀方面就有所欠缺的香港在資金和地區影響力方面都失去了優勢,整個港區包括電影行業在內的衰落自然不可避免。

所以,香港本身實體過小、精氣西流,發展停滯是電影業衰落的根本原因,而好萊塢的擴張,韓劇、日劇、東南亞電影的崛起則又加劇了這一局面的到來。

;

Ⅱ 泰國電影發達嗎比大陸電影發達開放嗎

泰國電影業並不發達,這些年來雖說不斷有一些商業佳作面世但並不能拖起整個工業,因為畢竟市場很有限,征服不了整個東南亞或更廣闊的市場。泰國電影目前獨立製片風靡,大部分都是吸納的外資,如香港台灣日本歐洲等地都有在當地投入拍攝。電影類型很單一,每年都是以恐怖片為主喜劇片來補的8+2模式。泰國的電影審查也很嚴格,但規避起來有其他辦法來解決,比如若是有外資投入或與其他地域合拍的電影就會逃避掉審查的限制,泰國電影審查不允許有反佛教及同性題材的出現,其他的還可以。
另,泰國電影業並不開放,以保護本地製作為主,每年也大量限制外片的輸入。

Ⅲ 中國電影不如泰國電影是事實嗎

是的!泰國電影正在走向商業化道路,製作水平,拍攝水平很高!中國已經落後人家很多了!~

Ⅳ 誰能介紹幾部好看的泰國動作電影啊,類似盜佛線的

拳霸12,搏擊之王,泰拳王,堅強的孩子/英雄少年,導火線,盜火線,狼牙,葉問,男兒本色,龍虎門,黑拳,天行道,殺破狼,戰狼傳說,街頭殺手

Ⅳ 為什麼這幾年內地和香港喜歡去泰國拍電影,泰國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一開始是徐崢的《泰囧》去泰國取景,把泰國的旅遊帶動起來,徐崢也因此受到當時泰國總理英拉的親自接見,泰國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廟宇,按摩,自然風光,當然還有人妖

Ⅵ 泰國電影 Yes Or No 有機會在中國大陸或者香港上映嗎

-。-結局好像很悲,現在我覺得有可能在香港上映,但是大陸我估計就。。。

Ⅶ 泰國清朝僵屍電影叫什麼

泰國清朝僵屍電影是翻拍我國由林正英主演,洪金寶製作並監制的電影《僵屍先生》,《僵屍先生》的故事背景是在民國,林正英和他的兩個徒弟對付已屍化的僵屍展開戰斗,泰國翻拍的名字叫《都市先生》,以一種幽默搞笑的手法變現人物形象,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去看看。

一部以泰國為背景的香港電影。其中一段劇情是泰國當地警察以為香港去的人不懂泰語,當著他們的面通風報信

掃毒?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袁泉,林國斌,盧海鵬,盧惠光主演的,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馬昊天、張子偉和蘇建秋共同效力於毒品調查科。在一次臨時改變計劃的行動後,蘇建秋因為卧底身份不能與妻子過正常生活而心生退意,但在馬昊天與張子偉的勸說下,三人決定進行最後一搏。蘇建秋跟著毒販老大黑柴前往泰國與毒販Bobby進行對接,目的是見到行動的最大目標「八面佛」,馬昊天則和張子偉以及同事王順益進行跟進。由於泰國警方的配合不力導致蘇建秋身份暴露,雖然蘇建秋答應馬昊天繼續把交易完成,但失敗的導火索已經埋下。交易當天警方幾乎全軍覆沒,危急之時馬昊天挾持了八面佛的女兒緬娜准備逃命,八面佛承諾只要還回緬娜,馬昊天可以帶走蘇建秋和張子偉中的一個,沒被選中的則要被推進鱷魚池。面對抉擇,馬昊天進退兩難,手心手背,然而他做的決定卻已經註定了這場「掃毒」行動的代價。

Ⅸ 香港電影衰落了嗎根源在哪

香港電影的衰落,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要知道,一種文化產品的興起,肯定要依託於市場。有市場,有錢賺,產業才會興起。

那麼我先問,香港彈丸之地,為什麼曾經發展出那麼大的市場?

答案是,因為它曾在亞洲沒有對手。

當時全亞洲的娛樂電影,叫得響的基本只有印度、日本、香港。對於亞洲的華人圈來說,日本和印度電影畢竟有文化隔閡,但香港電影沒有。

所以,當時的香港電影往往能輻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等多個華人地區,加上題材非常豐富,涵蓋武俠片、槍戰片、喜劇片等多種成熟的類型,自然佔了亞洲電影半壁江山。

香港電影最強的時候,不要說亞洲華人圈,即使是日本人、韓國人都非常喜歡,原因很簡單,就是題材很好看。

但是後來,它的市場逐漸被搶奪——

1、90年代末,好萊塢特效大片席捲全世界,搶奪了香港電影的市場。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泰坦尼克號》《魔戒》《哈利波特》之後,很多人形成了一種觀念,大片去電影院看,一般的電影在電視上看就行了,所以好萊塢大片搶奪了香港電影的市場。

2、韓國電影、日本電影、韓劇、日劇開始大力發展商業化,也搶佔了部分香港電影的市場。2000年初,一大波日劇、韓劇、日影、韓影湧入我們的生活,其實他們也搶奪了香港電影的市場。

3、1996年香港正式實行買房搖號制度,香港經濟結構轉型,大量資金湧向房地產。因為市場份額被瓜分,很多投資者不再看好電影業。沒了錢,產業自然衰落。

4、人才流失。隨著香港電影業的衰落,很多電影明星、電影人才要麼出國,要麼退出電影圈(比如很多嫁入豪門的女星),要麼來內地這片新興市場尋求發展。最終結果就是,內地電影業越來越發達,北京成為華語電影的中心,而香港本土電影人才,卻呈現青黃不接的勢態,要發展,也必須北上。

以上就是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但也不用傷心,雖然「香港電影」這個概念,但香港的電影人才還是在繼續拍電影的。他們的經驗和思維,也已經融入「中國電影」這個更大的概念之中,這是好事。

Ⅹ 大陸電影近來發展的很好,但為什麼無法向香港電影一樣走出國門

大陸電影最近頻頻有好的電影出現,也頻頻有超強票房,可是就是無法走出國門。2012年,大陸中國票房170億左右,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我們盡管在努力,但是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我們本來就比別人晚發展,現在的中國電影還需要更加努力的琢磨。中國大陸的電影終究還是太注重表面而不去加深它的內在,所以才會這么久還走不出國門。只追逐於經濟利益、功利主義,只為了搞笑而拍攝不關注質量,現在的大陸市場就是這樣。

閱讀全文

與泰國可能要代替香港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的電影院 瀏覽:252
阿西卡達戰記原電影音樂 瀏覽:198
成龍電影大全搞笑電影雙龍會 瀏覽:115
講述女主角夏娃的電影 瀏覽:400
林鳳嬌電影全集愛情雨 瀏覽:890
日本十大虐戀動漫電影 瀏覽:26
主角叫盛楠的電影 瀏覽:930
張鶴欒導演過啥電影 瀏覽:332
刺青電影完整版2007迅雷 瀏覽:735
上和電影節成龍 瀏覽:6
武漢電影院2020票房 瀏覽:124
電影天堂拆彈專家2粵語 瀏覽:77
周口市教育局展開的一部電影 瀏覽:736
哪吒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660
最近有啥新電影 瀏覽:335
何以為家電影導演 瀏覽:198
梁家輝電影經典大全 瀏覽:813
溫江珠江國際電影院 瀏覽:460
14排在電影院 瀏覽:258
有一個可愛兔兔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