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肖申克的救贖》 被譽為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電影,從電影中如何解讀這一評價
貫穿電影始終的主題就是「希望」,hope,也許這就是美國人所認為的,但表美國嚮往自由的精神吧。
正是如此對希望和自由精神的表達,讓其能被譽為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電影吧。
② 蝙蝠俠體現出來的美國精神是什麼
蝙蝠俠 體現出來的觀點與眾多美國英雄電影不一樣。
其他的英雄電影大多為「個人英雄,冒險,揚善懲惡」這一類的。
但是蝙蝠俠說的是「犯罪,法制,民眾信心」話題。
片中可見哥譚市犯罪現象已經達到了一個極端。人人自危,公民之間的互相信任已然無存。
布魯斯·韋恩(蝙蝠俠)早年父母就是喪命於一樁搶劫案。少年時期的他也有過單純的報仇做法(未遂)。
後來他為了拯救拯救整個城市而去研究犯罪(進入監獄觀察),後來又去學習武術(忍者聯盟也是犯罪集團)。
回來哥譚市之後,護持檢察官,警察打擊犯罪,讓罪犯都走正常的審查程序進入監獄。恢復民眾的信心,激活大家的正義感。這種做法顯然與各種美國英雄不一樣,例如,蜘蛛俠是單憑一己之力親力親為打擊犯罪,雖然他也不殺人,但是樹立起來的是自己的形象。
到「黑暗騎士」這一部電影的時候你會更好理解了。
押送檢察官哈維丹特的時候,小丑出現了,蝙蝠俠與他正面較量明顯遠勝於他,可以當場殺死他,但是蝙蝠俠選擇的是「抓住他,押送監獄,審判罪行」。
「原則」這個詞在電影里出現了幾次。小丑是完全沒有原則的,他只想看到世界燃燒。而作為他的對立面,如果沒有經過任何程序審判就可以殺死他,這與小丑的做法有什麼兩樣呢?
小丑可以死去,但是犯罪永不消失,正義的存在必須基於民眾信心。
這就是法。
我只是拋磚引玉,希望你能想得更多。畢竟影評寫起來就是一兩萬字,不敢與之相比。
③ 《阿甘正傳》中阿甘代表了什麼美國精神
阿甘體現的是堅持善良和正義,幫助和保護珍妮、救助戰友、信守然諾、;保持信仰信念:堅信母親的巧克力定律,對生活永遠保持熱情,堅信珍妮的逃跑理論,為國建功;保持服從權威、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讓他跑就跑、讓他卸槍裝槍就干到最好、讓他下地堡搜索就下、打乒乓球就打到最好、要捕蝦就捕到底。最後除了珍妮的遺憾,阿甘完全成了一個成功的人。也學這樣的成功就代表著美國精神吧。
④ 什麼叫好萊塢電影里要傳播的「美國精神」
好萊塢電影幾乎從來都有「美國精神」的精彩注腳,在人物想像塑造方面則更是如此。在卓別林的著名無聲電影《淘金記》中,流浪漢夏爾洛個人主義的積極進取、追求成功、自我實現的精神,同時具備普通人價值觀與人生哲學,這就是銀幕上較早體現「美國精神」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
《史崔特先生》中的史崔特,以他的老邁之軀,駕駛著改裝的車,歷盡千辛萬苦實現自己的目標,其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正是新教精神的集中闡釋。《海底總動員》中,通過父親馬琳克服千辛萬苦尋找他的孩子尼莫的經歷,講述了小丑魚父子之情,向觀眾呈現了一個勇敢的、永不放棄的尋找孩子的溫情故事。《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堅信自己的無辜,通過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來爭取自由,這樣的勇氣正是美國精神的絕佳體現。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經登載2000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的這樣說法:「美國是獨裁者的最大敵人,而好萊塢很可能被證明是這個國家最強大的武器之一。」
書中的話:「美國電影是美國國家安全霸權的重要載體之一。將國家公務員英雄人物化,把國家神聖化,把官方定義的、美國集體想像的威脅形象化……所有這一切都宣揚了這樣一種觀點:美國是神奇的、不可戰勝的。政治、國家戰略和電影業相互交織在一起,這就是美國國家權力的獨特性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