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女主角最後點燃煤氣

法國電影女主角最後點燃煤氣

發布時間:2022-12-21 17:11:53

1. 一個女的最後開煤氣害死了自己的老公的什麼電影

天使的性
又名:El sexo de los ángeles
看點: 同性 西班牙 毀三觀
類型:劇情 愛情 倫理
語言:西班牙語 加泰羅尼亞語
地區:西班牙 巴西
時長:102分鍾
導演: Xavier Villaverde
演員: 阿斯特麗德·伯格斯-

2. 《煤氣燈效應》-羅賓·斯特恩

《煤氣燈效應》書名的靈感來自於電影《煤氣燈下》的畫面:

電影中女主角是一位富家小姐寶拉,丈夫叫格雷戈里。格雷戈里總是說寶拉生病了,很虛弱。平時他會故意藏起來一些小東西,當寶拉找不到時,他便說寶拉記憶力變差了。尤其是,格雷戈里暗中調節家裡的煤氣燈,讓燈光忽明忽暗,寶拉問起來,他卻說煤氣燈沒問題,是寶拉自己在疑神疑鬼。

這一系列的小事,讓格雷戈里逐步實現了對寶拉的精神控制,使得寶拉慢慢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真的以為自己有問題,記性也差了,什麼事都做不好,差點就要被逼瘋了。

這部電影經典地展現了這種精神虐待模式。於是,羅賓·斯特恩博士便將書本命名為「煤氣燈效應」。這種精神虐待非常常見,後果很可能是毀滅性的。

羅賓·斯特恩博士認為「煤氣燈效應」是雙方行為,將這一行為形象地稱為「煤氣燈探戈」。這就像一場雙人探戈舞,你進他進,你退他退。你要不配合退場,他一個人也沒法完成自己的表演。羅賓·斯特恩特別強調了一點,只有當你願意離開的時候,你才可能改變煤氣燈操縱式的關系。

書中提到5種關掉煤氣的方法:一是分清真相。二是判斷兩人的對話是不是權力的爭奪,如果是就退出。三是識別你觸發煤氣燈操縱的行為,也識別他的。四是關注你的感受,而不是對或者是錯。五是切記你無法控制任何人的意見,即使你是對的。

3. 電影結局女主生完孩子後用煤氣把丈夫炸死了

而有些孩子看到他們有異於常人,就會指指點點,或者不願意與殘疾人交往,在孩子的心裡也許只是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並沒有什麼惡意,可殘疾朋友那顆敏感之心卻被孩子傷害了,他們本就不敢與常人接觸太多,如此,更是讓他們卻步。

4. 女主角的男友為了保護她而被混混打死,女主角拿來復槍殺了所有人,然後用煤氣引爆自殺,求電影名!!!

勇敢的人 The Brave One (2007)
又名: 勇敢復仇人 / 強復者 / 勇敢者
主演: 朱迪·福斯特 / 泰倫斯·霍華德
即便是號稱不夜城的紐約,遍布全市的霓虹燈也無法照亮夜幕中的每個角落,電台節目主持人艾瑞卡(朱迪•福斯特 飾)和恩愛的未婚夫(尼維•安德魯斯 飾)就在某個夜晚誤入了最骯臟的黑暗世界,被一夥暴徒圍攻,艾瑞卡被打成重傷,未婚夫慘遭殺害。傷愈之後的艾瑞卡找到警探朋友,也是她忠實的聽眾梅瑟(特倫斯•霍華德 飾),要求他主持正義,但這個被無數罪案搞得焦頭爛額的人,無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艾瑞卡的案子上,憤怒的艾瑞卡決定自己解決問題。她從黑市買了一把槍,成為了「暗夜復仇者」,懲罰逃脫法網的罪人。
這一切,引起了梅瑟的注意,他所代表的法律的正義顯然不能認同艾瑞卡的做法,二人之間的矛盾終將爆發

5. 女主製造煤氣爆炸的電影

這個電影的名字應該是爆炸

6. 一部較老的歐洲電影可能是法國的,一群人像是在工廠里躲避武裝人員的追殺,最後躲在密室內引爆煤氣逃出去

《奪命蜂巢》吧?剛好是法國的,而且劇情也跟你說的差不多。

7. 法國電影 羅曼史 劇情簡介

瑪麗(卡羅琳·杜西飾)與男友保羅(薩加莫爾·斯蒂芬南飾)交往了三個月並同居,但保羅從不和她做愛,每天在床上看完電視就睡覺,任憑瑪麗萬般挑逗也無濟於事。

終於有一天晚上,瑪麗在極度失望之餘,穿上衣服走出家門找男人去了。瑪麗憑借著性和自己的身體獲得掌握生活的權力。

《羅曼史》由凱瑟琳·布雷亞執導,卡羅琳·杜西、薩加莫爾·斯蒂芬南主演的愛情片,於1999年4月14日在法國上映。



(7)法國電影女主角最後點燃煤氣擴展閱讀:

該片是凱瑟琳·布雷亞對道德尺度的一次大膽挑戰,電影中女主人公對愛的追求下降成對性的追求,又由赤裸的性慾享受,上升到其自身對快樂的追求。

影片對本我孜孜不倦的思辨探求,女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使那些在道德層面看來是醜陋的、隱晦的東西在美的層面展開,凸顯出真實與聖潔。

感性與理性交織於影片的每一個鏡頭,本能與升華縈繞於影片的每一聲傾訴。本能的快樂讓女主人公貪戀不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任由本我占據身心,品嘗性慾快樂的禁果。

8. 有個電影女主角叫小美 結局是小美打開煤氣和她繼父同歸於盡

是個微電影,女孩十八歲的時候被父親強奸瞭然後父親進了監獄,她就成了小姐,三年後父親放了出來,還拿她跟別的男人OOXX的視頻威脅她,導致她最終沒跟男朋友結成婚。最後女孩母親看到視頻之後吐血身亡,女孩叫父親來家裡OOXX,但是開了煤氣,於是父親一打火抽煙就爆炸了,然後就沒了

9. 驚悚片《煤氣燈下》:英格麗褒曼神演技!反「情感操控」必看!

在一個電閃雷鳴、月黑風高的夏夜晚上,筆者重溫了1944年上映的一部經典影片《煤氣燈下》(Gaslight)。

影片獲得了當年奧斯卡的7項提名,女主角英格麗·褒曼也因其精湛的發揮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某知名評分網站給出了8.4分高分,也證實了這部作品的人氣和影響力。

                                              開篇埋下命運的伏筆

這部影片的分類是「劇情/驚悚」, 電影一開場,就是美麗而富有文藝氣息的少女寶拉,被老師質疑最近「總是狀態不佳」,寶拉向老師坦言自己陷入了熱戀中,而老師不知道的是,這個戀愛對象正是鋼琴教師格里高利。 隱瞞戀情的寶拉,在此處已經按下了厄運的第一個開關。

從驚悚氣氛的營造和鋪陳上,影片可以說是層層遞進,步步為營,讓觀眾不自覺從寶拉的視角來切入,代入感極強。

例如女主在男主安排下,登上了去往蜜月地——科木湖的火車,在車上,女主邂逅了一位喜愛看罪案偵探題材的話癆老太,老太在聊天中提到了位於倫敦桑頓廣場9號的那幢凶宅,女主聽後感到莫名不安,而後續的情節,皆與這幢凶宅相關。

                                                 「情感操控」是如何實現的?

與其說是一部驚悚片,不如說《煤氣燈下》展示了一個典型的「情感操控」案例,具有心理學知識科普的示範級意義。

男主讓女主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是實現操控的第一步:環境隔離。 接下來他開始描繪婚後的理想居所——倫敦桑頓廣場9號,女主為了表達對丈夫的愛只好搬進了這幢凶宅里, 此為操控第二步:將自己的感受凌駕於對方之上。

這幢房屋是女主內心的痛苦所在:她的姨媽——一位著名的歌劇演員正是在此香消玉殞(被人殺害)的,而這樁案件卻一直未能告破。

情節發展到此,觀眾已經對男主的險惡用心有所察覺。接下來的一系列操作,才真正彰顯了什麼才是「不寒而慄」。

男主開始了操控女主的第三步: 聘請了一位傲慢輕浮的年輕女傭南希, 在南希看守監督下,女主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開始了與世隔絕的宅家生活,而面對態度冷漠的南希,女主的內心孤獨與痛苦交織,精神狀態也每況愈下。

眼見女主意志逐漸消沉,男主開始乘勝出擊,開始了更為嚴苛的一輪「精神虐待」。

首先是讓女主對自己的記憶力產生懷疑。 男主幾次故意將隨身的物品、家中的小物件弄丟,讓女主在思維混亂的情況下承認是自己所為,逐級加深女主的自我懷疑, 摧毀她的自信和心智。

其次是晚上將女主一人留在房間里,故意將屋內煤氣燈調暗, 接著在樓上(女主姨媽的房間)里製造腳步聲等奇怪聲響,當男主再次回到家中,煤氣燈又馬上變亮。 女主詢問煤氣燈明暗以及樓上的聲響時,男主卻矢口否認,這加深了女主內心的恐懼,她甚至認為自己出現了類似精神病的症狀——幻視和幻聽。

                                                  逃離「情感操控」的現實困境

電影的情節是虛構的,而「情緒操縱」的實際案例,卻是真實存在的,殘酷程度甚至遠超電影本身。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大概會疑問「為什麼女主會甘願被操控而無法脫身呢?」影片中男主的表現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格里高利為騙取寶拉的的信任,一開始將自己偽裝成溫柔體貼的謙謙君子,當寶拉發現了那封愛慕者寫給姨媽的信時,格里高利突然失控暴怒, 看到寶拉一臉震驚,他馬上調整狀態,將失控的責任轉移給寶拉,「我沒有憤怒,剛才是你很憤怒!」。

被困家中已久的寶拉渴望出門活動,格里高利利用這種期待,先是許願說帶寶拉去看歌劇演出,讓寶拉情緒高漲,緊接著又借客廳牆壁上丟失的畫框大做文章,讓寶拉的情緒180度大轉彎跌入谷底。

當寶拉好不容易下決心出去聽音樂會時,格里高利在演出途中突然暗示寶拉拿了自己的懷表,飽受折磨的寶拉終於無法自控,當眾失態大哭。

比照電影中的情節,現實中的「情感操控」亦是如此。

操控者的「目標人選」首先可能具備「性格單純」、「人際關系簡單」甚至「低自尊」的特點,這有利於操控者建立「強勢一方」的話語權。

在不對等關系中,被害者對操控者的言行深信不疑,容易將錯誤歸因於自己,更無力逃脫這種「有毒」的關系。

                                                心理學中的「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下》這部作品所產生的影響力,是跨界的。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有名詞,是因為這部影片而衍生出來的——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效應,又名認知否定,是一種通過「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而進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腦,這種方式會使得受害者對自己產生強烈的懷疑和否定。

受害一方往往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對自我認知和接納程度都相對較低,並且內心缺乏關愛、渴望被關注。

在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低於男性的。

影片中出身優渥的寶拉雖能接受器樂、聲樂的藝術熏陶和教育,卻依然只能作為「被觀賞」的客體。

由於不能外出工作,沒有經濟收入,在家庭以及社會上也是失語的。因此,女性也比較容易成為男性實施「情感操縱」的對象。

當下社會中的情感操控案例,也依然是女性受害者偏多,究其原因,是因為女性比較看重兩性關系中的「情緒價值」,男性只要提供一些廉價的「安慰」、「同情」、「溫暖」等,就能迅速取得被害者的信任和好感。

如何逃離「情感操控」?網上有很多相關解答。但是如何避免成為「情感操控者」?這個問題卻似乎是無解的。

「操控者」角色所帶來的心理優勢,以及操控他人獲得的物質經濟利益,都讓一些人在不自覺中實施過「情感操控」。

這種非暴力形式的「精神虐待」,甚至可能發生在家庭親緣關系,以及職場工作關系中,這些操控都是基於「權利」關系的建立而展開的,有時還極具隱匿性,甚至受害者深陷其中還渾然不知所覺。

                                                    褒曼神演技爐火純青

《煤氣燈下》的導演喬治·庫克,特別擅長處理女性題材的影片,其作品也都能最大程度發揮女演員所長。

飾演寶拉的褒曼,是被譽為好萊塢「神顏」級的演員,她這部影片中的表現可謂精彩絕倫,尤其是電影結尾部分,寶拉與被逮捕的格里高利的一段屋內「對峙」。

褒曼將女主被「長期精神虐待」後的那種痛苦、撕扯、憤怒和崩潰,全部濃縮在一段排比句式的台詞中。 她手中握著的那把匕首,到底是會切斷捆綁著格里高利的繩子,還是會扎向這個「罪犯」的心臟,觀眾一顆心始終懸著,氣氛窒息到無法喘息!

飾演男主格里高利的查爾斯·博耶,是一位法國裔男星,他憑借在《媒體燈下》中成功塑造了「情感操控」的反派人物,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查爾斯·博耶對於善於處理微妙情緒的變化。例如他故意將寶拉的物品藏起來,然後偷偷觀察寶拉的表情,只是一個眼神、一個揚眉,都傳達著一種志在必達的神氣。

感謝您完整閱讀全文!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收藏、轉發。也請關注「靈犀的影視筆記」,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女主角最後點燃煤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蠟筆小新之夢想大電影 瀏覽:456
魚怪完整版電影 瀏覽:211
兒童與狗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819
電影味道2中女演員 瀏覽:500
陳百強喝彩電影粵語版 瀏覽:444
流浪狗羅密歐電影中文全集 瀏覽:106
初中生適合英文電影 瀏覽:246
最近有沒有新上的電影院 瀏覽:866
恐怖佛教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335
樂高閃電麥昆大電影 瀏覽:67
那個電影網站可以投屏 瀏覽:479
香水電影結局片段 瀏覽:11
法國電影薩摩 瀏覽:34
電影院用手機怎麼買票 瀏覽:235
香港經典愛情電影歌曲情 瀏覽:596
地球上的星星電影高清在線中文 瀏覽:431
美國電影法國小野貓 瀏覽:239
有深意的校園愛情電影 瀏覽:419
韓國電影春天中文字幕在線播放 瀏覽:439
搖滾藏獒大電影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