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酒店 Hotel Desire (2011)
更新描述或海報
導演: Sergej Moya
編劇: Sergej Moya
主演: Saralisa
Volm / 克雷蒙斯·施伊克 / Jan Gregor Kremp / 赫伯特·奈普
類型: 短片 / 情色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這是七月以來最熱的一天,單身母親托尼(Saralisa Volm
飾)匆忙洗漱後,便送七歲的兒子去趕車,兒子將到法國的父親那裡度過夏令營。當焦頭爛額的托尼趕到她所工作的酒店,雖然已經是幹了五年的老員工了,但前台小生還是拿遲到為難她。生活和工作的小磕絆並非托尼的全部煩惱,真正令她愁眉不展的是,自從與丈夫分開後,她已經七年沒有過性生活了,男人似乎都選擇對一個帶著小孩的女人視而不見,盡管托尼風韻猶存。別無他法,托尼只好繼續如往日般打掃客房,當打掃到最後一間客房時,這里似乎住著一位畫家,就當托尼以為剛淋浴出來的他會對貿然闖入的自己發怒時,她卻發現眼前這個性感有趣的男人是位盲人……
㈡ 請問法國微電影《盲人調音師》 是有什麼寓意么讓人想的是什麼有點不懂。
我看很多人都裝做很懂得樣子,能大致的說出來是貪欲,但是為何是這個詞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有句台詞「現在的人不是暴露癖就是偷窺狂」,主角就是一個利用自己能偽裝成盲人的身份而逐漸喜歡偷窺他人的生活(詳見女舞者毫無戒備的在他面前穿內衣跳舞那段)的人,他也沉浸其中,洋洋自得(詳見他付款時候和酒店收銀員的對話)。這就解釋了他為何一定要去最後的女主人家裡,按了好幾遍門鈴一定非要進去的原因——偷窺癖。那個女主人則是因為殺人後心虛怕被別人發現尤其是對門老太太開門時候,所以她才讓男主角進門的,引來殺身之禍。
很多人質疑為何說男主角死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仔細看被殺死的男人,被兩個釘子釘在太陽穴上,凶器就是女主人手中的東西,而我們在電影前聽到的砰的一聲,就是那個凶器的生意而不是什麼電影開始的聲音雲雲。
至於主題,蠻符合當今人們的偷窺欲,也就是好奇害死貓。之後才引申為貪欲,適可而止等意思
answered by K
㈢ 中國首家盲人影院迎來第一千場放映,盲人是如何看電影的
盲人看電影方式非常特殊,只能通過聽電影方式來了解電影情節和內容。
每年都有很多院線大片不斷上映,各種題材各種類型供我們觀賞,人們可以對院線大片進行評價打分,甚至在挑選電影時可以根據評分來挑選自己想要看的電影,但是對於盲人來說,看電影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電影在他們的世界遙不可及,他們只能從耳朵中聽到別人對電影評價,甚至電影聲音,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電影中在講述什麼,那些語言那些聲音代表著什麼,在北京有一家盲人影院,這在國內是首家盲人影院,他的創始人是王偉力,這家電影院和我們平時了解電影院有所不同,他屬於盲人電影院,是一家專門給視障人士講電影的影院,這些盲人全部都是視力有障礙,但是聽覺無礙,王偉力通過租賃場地在每周六為盲人們講述電影情節,這一講就是16年,今年10月份,這家影院迎來了第1000場電影放映,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人,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更難能可貴的是堅持。
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中國首家盲人影院的1000場放映,來之不易,這與盲人影院創始人王偉力夫妻兩人16年付出離不開,盲人在這家盲人影院主要是用聽的方法傾聽王偉力講述電影,通過他的語言講述來了解電影故事情節。
㈣ 作文素材 就是名人事例
【小與大 】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一上人的力量可謂小矣,地球的質量可謂大矣。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小可以轉化為大,大也可以轉化為小。
大興安嶺的沖天大火,是由一根小煙頭引起的,給國家造成了幾十億元的損失。美國挑戰者號也是因為一個小鑼絲不合格,導致了機毀人亡。一個小魚壞了一塘水,一個小小工廠的污水排放污染了整個大江的清澈。
赤壁之戰,曹操八十萬大軍,兵精將廣,東吳只有五萬軍隊。但東吳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巧妙地運用了火攻,採用連環計,最後大敗了曹軍,創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精典之戰。
解決戰爭初期,國民黨號稱有八百萬軍隊,共產黨只有一百多萬,但共產黨深得民眾擁戴,又加之有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三年戰爭結束後,解放軍越戰越強,解放了全中國,國民黨只能龜縮到台灣苟且偷生。
項羽縱虎歸山,以致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自刎烏江,全軍覆沒。
【幸福與感恩】
1、《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潦倒時,在城下釣魚,漂洗絲絮的老婦中有一位見他飢餓,便拿飯給他吃,一連幾十天如此。韓信感激,說將來一定會報答她。她卻凜然說:「男子漢連自己都不能養活,我伶憫公子才會送飯,哪裡圖什麼報答!」韓信以後作楚王時,找到那位漂母,贈她千金。
2、《世說新語》:顧榮應邀赴宴,見烤肉者垂涎,便將自己的那份讓給他吃。同席者恥笑顧榮,他說:「一個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後來戰亂四起,他逃難南遷。每到危難之際,總有一個人隨身保護他,顧榮問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受炙人」。
3慈母之恩
唐代詩人孟郊曾寫下《遊子吟》一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出自明朝《增廣賢文》一書,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5銜環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探索與真理】
1、探索成功之路(姚明在NBA)
姚明憑借自己的實力,在競爭激烈的NBA中成長,他不僅為中國籃球隊員的成長探索出了一條成功之路,還成為了中國籃球的驕傲。相比於姚明而言,三大中鋒中另外一位在NBA打拚的中國球員巴特爾近期已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在被魔術隊無情拋棄之後,大巴一邊與傷病做著頑強的斗爭,一邊苦苦等待著聯盟中某支球隊的召喚。這位曾經在賽場上叱吒風雲的鐵面漢子還在無盡的等待中,探索著自己的成功之路。
2、探索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居里夫人的故事)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發現了元素放射線,這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的興趣,激起了她童年時就具有的探險家的好奇心和勇氣。她認為,這是個絕好的研究課題,就同丈夫彼埃爾商量研究這種射線的性質和來源。這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彼埃爾東奔西跑,最後才在他原來工作過的理化學校借到一間又寒冷又潮濕的小工作間。在研究過程中,她發現,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線的不只有鈾,還有釷。她把這些光線稱為「放射線」。居里夫人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發現,可能還有一種物質能夠放射光線。這種光線要比鈾放射的光線強得多。她認為,這種新的物質,也就是還未被發現的新元素,只是極少量地存在於礦物之中。她把它定名為「鐳」。居里夫婦必須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鐳來,但是這種礦很稀少,礦中鈾的含量極少,價格又很昂貴,他們根本買不起。後來,他們得到了奧地利政府贈送的一噸已提取過鈾的瀝青礦的殘渣,開始了提取純鐳的驗。1906年,彼埃爾。居里在一場意外的車禍中喪生。居里夫人極為哀痛,但這並沒有動搖她獻身科學的意志。她決心把與丈夫共同開拓的科學事業進行下去。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離出金屬鐳,分析出鐳元素的各種性質,精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
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旋渦,由於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方向旋轉,而美國處於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北半球的台風之所以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其道理與洗澡水的旋渦是一樣的。他還斷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渦將朝順時針方向旋轉;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旋渦。他的這種見解,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結論是完全正確。
4曾有一名教授給剛入學的新生出了一道測試題:1+1=?,學生們一陣大笑之後想:這么簡單的題,連三歲小孩都會,看來其中必有其他深意。於是有85%的同學競沒有給出答案,5%的同學回答是「3」,至於剩下10%的同學,答案五花八門。教授公布了最後答案:「2!」在學生們面面相覷之後,教授意味深長地說:「1+1=2,這是一個不變的真理,不能、也不會因為外界因素的改變而改變。」如果1+1分明是等於2,那麼,就應該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敢於堅持真理。這就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
5一位學生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蘋果的香味!」蘇格拉底走下講台,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面前走過,並叮囑道:「大家再仔細聞一聞,空氣中有沒有蘋果的香味?」這時已有半數的學生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回到講台上,又重復了剛才的問題。這一次,除了一名學生沒有舉手外,其他人全都舉起了手。蘇格拉底走到這名學生面前問:「難道你真的什麼氣味也沒聞到嗎?」那個學生肯定地說:「我真的什麼也沒聞到!」這時,蘇格拉底對大家宣布:「他是對的,因為這是一隻假蘋果。」這個學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柏拉圖。
【美德與良知】
1、2012年10月13日,兩歲零四個月的女童小悅悅在廣佛國際機電五金城一街道先後被一輛麵包車和汽車兩次碾軋,18名路人視而不見、見死不救,拾荒的阿婆陳賢妹救起女童並找到孩子家長。
2、17年如一日,在天安門廣場義務撿垃圾的75歲老太太劉玉珍;照顧著108個流浪兒的「白菜爸爸」石青華;7年義務修建了700級台階的開山爺王振明;勇救落水女孩,拒收10萬元恩謝的昔日鐵窗囚徒耿旺;自建盲人電影院,為盲人講述電影人生的王偉力;照顧非親老媽17載的退伍老兵楊森;13年溫情照顧,喚醒植物人丈夫的楊立英;父親癱瘓後母親出走,幼小肩膀撐起了一個家的11歲男孩陳財東;小巷凌晨突發大火,挨家拍門救下15位鄰居的12歲小女孩夏娟。
【發展與生態】
1、印尼海嘯 (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 2004年12月26號,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發生里氏8.9級的地震,相當於至少3000顆原子彈威力的地震引發了強烈的海嘯,高達30米的水牆橫掃斯里蘭卡、印尼、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孟加拉、馬爾地夫等國家沿海地區,帶走了至少15萬人的生命,使幾百萬人流離失所,造成了1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災難原本可以小一些。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嘯的主要原因,也是帶走十幾萬條生命的兇手,這似乎是一場純粹的自然現象,人類無法阻止它的發生。面對巨大的災難,人類自稱為「弱者」——這一切好像與人類無關。 「人類為破壞環境付出了代價,痛定思痛,人類要作出深刻反思。這雖然是一次純自然災害,但是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行為加大了災難的產生和影響。」 紅樹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為破壞。 經濟的發展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決定了它帶有脆弱性,對財富的貪欲沒有節制的蔓延,使人類終於受到了懲罰。這次海嘯造成了1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意味著沿海地區多年勞心勞力所積累的財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臉中付之東流。人類必須明白怎麼樣親近自然,而不是打擾自然。否則自然會用自己的方式說「不」。
2、大地母親的淚 (人對自然的巨大破壞應該停止了) 廣袤的亞馬遜河熱帶雨林森林中蘊藏著世界上最寶貴、最稀缺的熱帶雨林資源。這里有3000萬個生物物種,是動、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場所。有人稱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為「地球之肺」。然而,時至今日,亞馬遜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風光已一去不復返了。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巴西政府開始在亞馬遜河地區毀林伐木。到80年代,亞馬遜地區每年砍伐的森林為200萬至300萬公頃。據估計,近十年亞馬遜地區的木材產量增加了34倍,其代價就是熱帶雨林的銳減。為了種植經濟作物,哥倫比亞32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毀於一旦。在秘魯,為種植毒品而毀掉的森林也達100萬公頃。進入90年代, 毀林的風潮又開始從邊緣地帶逐漸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帶的森林面積,僅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代的2%。在聖經中,亞當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開始了一生的苦難。如果人們繼續揮舞著手中的斧頭砍伐森林,執迷不悟地殘害大地母親,那麼,人類也終將踏上漫漫的贖罪之路。而大地母親滴滴苦澀的淚水,是在警示人們:自然對人類一無所求,而人類只有在她的庇護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她是人類惟一的家園,卻不是永遠的伊甸園。
【童真與美好】
在一次電影發布會上,陳凱歌給葛優鞠了一躬,說:「你是個真演員,我從你身上學到了許多,謝謝。」陳凱歌說葛優是真演員,是因為他有天真。拍《趙氏孤兒》的時候,他跟葛優說戲,說到感人的情節,葛優居然哭了。陳凱歌覺得好奇怪,這是戲啊,怎麼一聽就哭了呢?而且葛優在圈裡混了這么久,拍了那麼多戲,居然還能有這種天真,實屬不易,也確實令人贊賞。
【閱讀與成長】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
【資料源自網路搜索===】
㈤ 法國微電影《盲人調音師》是微電影中的佳作,「盲人」的命運掌握在誰手中
我想談談結局。我認為是釘槍聲響,因為這個聲音短促而力量很大。與9分多鍾時老婦人關門的聲音很不一樣。但是我不認為男主角死了。有可能是老婦人自殺了!重點就是沒看清她的面部表情。我感覺是在默默流淚。如果老婦人真想殺人,不會只開一槍的。就連坐在沙發上的老人腦袋上都是兩槍。還有一點,是關於編劇的。我總覺得有漏洞。因為看影片給人感覺地上的血很多的。要不然,男主角不可能一進入房間就滑到了。但是被殺害的老人只有頭上中槍,血流量如此之大,衣服上,沙發上都吸收不了。想必是死了很久。但是在這段時間里。老婦人不可能不做任何事情的。
不過,也不能太過於糾結結局。我認為導演最終想在影片中表達的依舊是人性的脆弱,勇敢,嫉妒,憎恨,貪婪,善良,陽光,和氣,沖動,虛榮,自私,還有心靈上的扭曲與掙扎。直至最終的大徹大悟。將一切都看作是磨練。此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像《春去春又來》。
㈥ 中國最「酷」影院,讓盲人也能看電影!盲人影院有什麼特點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在觀看電影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去到電影院當中,這也是因為在電影院里觀看,氣氛渲染的會更加到位一些,也能夠帶來沉浸式觀影。而中國在建造了一個盲人電影院之後,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好奇,盲人是沒有辦法用眼睛去觀看電影的。而這個電影院會用特殊的方式來讓盲人體驗到電影當中的情節,並且還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電影所講述的內容。與其說是看電影不如說成聽電影會更加合適一些,為了打造這個電影院也是花費了很多時間。
在進入到電影院的過程里,也是會有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完全不用擔心上台階會出現問題。這也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了溫暖,這樣傳遞愛心的方式也是很值得學習的,只要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愛,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盲人電影院也傳遞出了愛心。
㈦ 請問法國微電影《盲人調音師》 是有什麼寓意么
開頭的聲音是女主角的自殺,因為鄰居看到了調音師,女主角不會殺人,否則鄰居一定覺得蹊蹺,一定會報警,從片子也能看出鄰居本身就懷疑老太太,老太太應該發現了男主是假盲人,但鑒於殺了他也會暴露(再加上被音樂感動),老太太只能自殺。在這個社會,不停的偽裝才能活下去。男主角最後沒死,音樂到最後字幕都繼續彈奏著....導演卻告訴了我們整個人類的滅亡。
人人偽裝,能夠更好的活下去,卻也是墮落的開始。男主沒死,以後還可以以此為生,導演是想說明一個更大層面的悲劇,社會需要偽裝才能活下去,導演畫出了一副巨大的末日圖畫。
至於男主為什麼不反抗,其實不是入戲過深的問題,一開始門就被反鎖好幾下,反抗不一定成功,不如繼續偽裝。這也說明了,偽裝是不可避免的,偽裝是在這個社會最優化的選擇。
(7)法國盲人電影院擴展閱讀
影片開始就大量採用特寫、近景鏡頭,但是還是基本表現出男主所處的環境,並且男主沒有穿衣服,我認為會有起到觸發觀眾好奇心的作用,並且使用特寫鏡頭不會對接下來的故事有劇透。
影片陳述方法多數使用男主心理旁白。開頭過後,心理旁白直接陳述在努力十五年以後鋼琴大賽失敗,從此男主被失敗所糾纏,可以知道男主的心理素質並不好。鏡頭切到餐廳,男主大口吃糖暗示男主貪欲大,而且是瞬間的快樂,並不長久。
影片除去片頭片尾大概在十分鍾左右,男主和老闆的談話佔到影片五分鍾,所以傳遞的信息量比較大。男主說「人們認為失去會讓我們變的更感性」並且男主在工作時小費更多,人們更友善。當老闆反罵男主流氓時,男主說「自從音樂大賽以後我再也沒彈過鋼琴。」我認為是男主無法成為男主並且是在努力十五年以後,於是成為一個弱智來得到關愛和重視,並且是在極大的僥幸心理下完成的。
到了故事主線,老婦人剛開始不願意開門。男主還是用我是盲人來博取同情心,迫使老婦人開門。進門以後,老婦人至少鎖了三四道門鎖。背景音樂開始變化,暗示事情即將發生。男主在客廳滑倒,男主看到屍體,背景音樂更快。
在鋼琴邊上,老婦人明顯有個推的動作,男主自然坐在鋼琴上,這時給了老婦人臉一個特寫,帶有懷疑和不安,這時男主對屍體有個發呆過程。老婦人取下男主墨鏡,可能已經發現男主的隱形眼鏡。
然後開始男主的內心獨白,老婦人舉槍站在男主身後,最後三句「快點說點什麼吧?」把故事推向高潮,因為男主已經接近崩潰,只能無奈彈起鋼琴。影片在男主鋼琴聲中結束,結局在開頭已經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