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有哪些讓你二刷的電影推薦嗎,什麼類型的都行
這可就多了。廢話不多說,看下面。
《猜火車2》
相信和我同齡的姐們兒哥們兒都看過《猜火車1》,在1996年被稱為「英國最後一部殘酷青春的電影」,據說沒看過《猜火車》的都不是真朋克,但是連我這么大眾臉的漢子都看過,但是真正看過《猜火車》第二部的卻沒幾個。二十年後的原班人馬,演出的卻是另一番意味。那曾經讓你淚流滿面的青春,像無限延伸的火車一樣永遠也找不到終點。為了二刷我可是連第一部一起刷的奧。
《美國往事》
個人認為這是一部作為一個男人必須看的電影,四個小時的電影7話內容包含了一個人應該所經歷的所有的事:親情,友情,愛情,背叛,原諒,挫折,遭遇,責任。雖然我是個姑娘家家的,但是還是替老爺們看了好幾遍。
《教父》系列
引用一句話「它就是我們男人的聖經,那裡麵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喜劇之王》
其實我覺得星爺的電影都挺值得二刷的,列舉《喜劇之王》是因為這部電影是星爺的轉折點,很多人是因為「我養你啊」這句話看哭了,但是我卻因為「我是一個演員」這句話看哭了,星爺自己評價自己:其實我是一個悲劇演員。
美國電影《老無所依》(2007)刷過至少5遍,屬於犯罪驚悚帶西部片流派的電影。
影片中齊格的蘑菇頭造型,他的特殊殺人武器氣壓鋼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少言寡語,冷酷無情,一旦他確定了一個目標便不放棄,大有「平頭哥」的風范。他為了找回毒品交易火拚後丟失的200萬美元,跟獵手莫斯展開了貓鼠 游戲 ,最後他成功追殺了莫斯,並在警察眼皮底下溜掉而逍遙法外。
科恩兄弟執導的這部影片開始看比較晦澀難懂,因為警長艾德並沒有將殺手緝拿歸案,而且十分無奈和自暴自棄,宣布退休,這與傳統的"好人「戰勝」壞人「的套路正好相反。
實際上,科恩兄弟的這部影片的主題表現的是悲觀主義主題,宣揚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定律和主宰,一切都是隨機的,包括人的命運和財富。
莫斯既是一個殺手,也是一個賭徒,但他賭的是別人的生命。在加油站,因為言語不合,他想殺死加油站店主,但是他選擇了投擲硬幣猜正反面決定生死。這表明了他對生命的蔑視和無足輕重的態度,當店主猜對的正面後,他告誡店主一定要把這枚硬幣單獨放置,不要與其它硬幣混在一起,因為這枚1958年的硬幣旅行了22年來到這里,都是命運的安排,是宿命。
攜巨款逃亡的莫斯並不相信齊格能夠抓到他,所以他對齊格的以她妻子生命換回巨款的條件置若罔聞,等於是拿自己妻子的生命進行了賭注。在殺死莫斯後,回家的莫斯妻子卡拉遭遇了守株待兔的齊格,由於莫斯輸掉了打賭,卡拉必死無疑,但齊格給了她一次猜測硬幣的機會,被卡拉拒絕掉,因為她覺得決定人的命運不應該由硬幣決定,真正的問題是殺手齊格這樣的人,結果她也難逃厄運。
影片對時間和空間的塑造十分突出,這也是影片特別好看的原因。三個互不相識的人進行的追逐 游戲 有明顯的時間不同步,警察跟在兩人的後面,處於最被動的地位。警長艾德需要根據兩個人留下的蛛絲馬跡進行追蹤,而齊格開始時用信號接收器獲得巨款手提箱發射的信號追擊莫斯,而莫斯則在前面亡命天涯。
影片的空間感也十分強烈,表現為各自地理位置的變化同一,後者總是要循著軌跡到前者去過的地方,三人也因此互相產生了位置上的相互關聯。
驚險刺激的劇情比較直觀,但科恩兄弟的悲觀主義的宿命論需要多看幾遍才能理解和體會,這也是一般都會多次刷這個電影的原因之一,總之,這是一部值得多次觀看並越看越精彩的影片。
有的,不但二刷,三刷……N次刷都會有的,看看下面這些電影,肯定刷過很多回了。
電影名稱:《雪豹》、《亮劍》、《雪山飛狐》、《天龍八部》、《笑傲江湖》、《俠客傳》、《神鵰俠侶》、《特種兵霹靂火》……太多了。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個想到的電影, 是1940年上映的黑白電影《魂斷藍橋》。
這部電影一南已經看過了三遍,但回味無窮,意猶未盡,最近准備再看一次。
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愛情影片,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每看一次都會令人心碎一次。
我甚至想把《魂斷藍橋》推薦給更多沒有看過的朋友。
來說一下推薦這部影片,和多次觀看的原因:
講述了戰爭背景下純粹持久的愛情 愛情從古到今都是眾人們討論的話題,它不分貴賤,與種族、群體、國籍等各種外在的因素都沒有關聯。
純粹且不添加任何雜質的愛情,相信是每一個人的嚮往。
《魂斷藍橋》里,便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久遠又令人心碎不已的愛情故事。
在很久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期間,一個英俊的、家世顯赫的軍官,和一位跳芭蕾舞卻無家可歸的優雅女性相遇。
他們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分別在所難免,而重逢,對彼此都是一種巨大的奢望。
兩人從言語中,都流露出認識對方的歡喜,也都蘊含著對這份不能夠繼續的感情的滿腹遺憾。
他們對待這份並沒有準備好的愛情充滿了熱情,但熱情的背後其實是沒有太多期待的,畢竟戰亂時期,能夠圓滿的愛情太少,而他們的萍水相逢,更讓彼此的進一步發展成為難題。
對這份感情的過於珍視,羅伊拒絕了和上校的晚餐,瑪拉因此丟了自己的工作。
他們並不知道,這份短暫的戀情,是改編彼此一生的轉折。
高尚純潔的人格內心拋開家族環境不談,瑪拉和羅伊不管是從外表上,還是從言談舉止方面,都非常般配。
他是紳士,也是愛情真誠的信徒。
在認識瑪拉,面對分別時,他早已計劃好讓自己的母親和瑪拉相見。
並安排母親早早找到瑪拉,兩人在一起互相照應,他放心也安心。如此一來,他從戰場上勝利歸來也充滿了動力和期待。
而瑪拉,初始羅伊,她有一定的自尊心,寧願獨自面臨艱苦的生活,也不會伸出手向羅伊求助。
他們兩個人在內心和品格方面,都很高尚。
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和執著
羅伊身為軍官,他的家庭環境顯赫,家族成員身份地位都比較高。
但瑪拉卻隻身一人,空無一物,甚至連生存都是問題。
分別後,瑪拉無意中看到羅伊在戰爭中去世的消息,她痛徹萬分,彷彿絕望到底。
丟失工作之後,在戰亂的年代,迫於生存的瑪拉,絕望之餘也走上了歧途。
她萬萬沒想到,後來還能夠在遇到羅伊。
可一切都晚了,她不再是那個完整美好的自己。
她不願意以這樣的模樣和羅伊度過餘生,也不願一直隱瞞著她。
由於內心過於自責愧疚,又痛苦兩人不能夠繼續在一起。瑪拉在和羅伊初次認識的滑鐵盧橋自殺。
斷了的是自己的生命,停留的,卻是她在羅伊心中的那份美好。
瑪拉的身上,有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和執著,還有守護。
這部年代久遠的愛情故事,在美國上映時反響平平,但在國內播出後,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最主要的莫過於影片里傳遞出兩位主角對純潔愛情的守護和尊崇,還有他們高尚的人格。
我是亞述,愛看劇,也愛侃劇。很高興分享我的感受。
很多經典電影都值得二刷,甚至N刷,因為所謂經典,就是歷久彌深,值得一看再看。
推薦這么幾部吧:
1.肖申克的救贖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銀行家蒙冤入獄,後來經過縝密的部署,完美越獄,並重獲新生的故事。
第一次看,是大學時期英語老師推薦的,看完就覺得好看,很爽。後來又刷了好幾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人性的善惡與復雜,全都體現在那所叫肖申克的監獄里了。
而「救贖」二字,不光指的是越獄成功,還有人性的回歸,身心的解放,以及和過往歲月的和解。
2.美麗心靈
一個天才數學家和自己的精神分裂症不斷斗爭,最終和諧共存的故事。
第一次看,也是大學英語老師推薦的。最初是真沒看懂,沒看懂男主竟然有精神分裂症。
老師提醒說,你們注意到那個小女孩了嗎?她一直沒有長大過,所以,她其實是男主想像出來的一個人物,包括男主那個所謂的朋友,都是他想像出來的。
這電影真的值得一刷再刷,從男主的身上,你會看到人類頑強的毅力。所謂,戰勝自己才最偉大,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3.海上鋼琴師
去年4k復原重新上映的一部老電影,很文藝,但也很打動人心。
相比於現在電影工業時代里越來越刺激震撼的視覺大片,和越來越熱鬧有趣的商業片,你會覺得,時不時看看這種慢節奏的文藝片,反而還挺享受的。
歲月的沉澱和藝術的浸染,會讓人身心整個得到放鬆,心靈深處的某種情愫也很容易被喚醒。
我對於喜歡的電影最多刷過幾十遍之多。
所以,我今天很樂意將我的存貨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歡。
本人偏愛科幻類題材的影視作品,特別是題材新穎、故事內容超前的作品。請允許我慢慢數數啊,《黑客帝國 The Matrix (1999)》,《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2014)》,《異形 Alien (系列)》,《超時空接觸 Contact (1997)》……,這些作為經典的劇作在我沒有新的片源的時候會經常反復地觀看。
其中,《黑客帝國》三部曲是我觀看次數最多,還記得當時看完第一部電影走出電影院時,我一直好長時間都沉浸在電影故事裡面,傻傻分不清現實與電影的界限。應該說被震撼的無以復加。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感覺很難的,以後便很少有這樣的感覺了。
這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可能都不是那麼經典。的確,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電腦特技技術的應用,像漫威電影系列的推出,讓各種題材的科幻電影層出不窮。其中,比較欣賞的有《永無止境》題材新穎,硬科幻題材電影有《火星救援》、《星際穿越》、《超體》都是經典之作。
說到硬科幻題材的電影,我又不得不提起最近看的一部知名度不高,但是題材和製作都相當到位的一部電影《幽冥》。故事內容超前,涉及到我們理解中的鬼魂,合情合理的用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科技 運用來展開一部奇異的戰爭科幻電影。驚悚而又科幻,讓人大呼過癮啊!
總之我個人覺得,一部好的科幻電影首先要故事本身能吸引人,再加上優良的製作團隊,那將是一部永垂不朽的里程碑屹立在我們影迷的心中。
電影能讓人忘卻現實中的煩惱與壓力,在天馬行空的電影故事裡尋找精神的寄託、洗刷掉身心的疲憊,點燃我們對生命的意義探尋。我很高興我有一顆愛 探索 的心,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曾經的經典,向他們也向曾經年輕的我們致敬!
《東成西就》這部電影小成本,詼諧幽默,據說當時就用了一個月的時候拍攝出來的,因為《東邪西毒》晚檔了,就拍了這部劇填補當時的空缺。雖然這部劇拍攝時間短,卻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半個 娛樂 圈都在這部小成本劇中,歌神張學友,梁家輝,林青霞,梁朝偉,劉嘉玲,哥哥張國榮,王祖賢等等。
這部電影惡搞了江湖趣事,可以說是和《東邪西毒》孑然相反的電影風格,風格十分 搞笑 ,劇中特別喜歡梁家輝和哥哥的一段「唱戲」劇情,當時也是臨時發揮的,但是 娛樂 效果到現在都無法超越。
每逢電視上播放我都會重溫,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會翻出來看看,讓我的心情瞬間恢復平靜。喜歡喜劇,但又沒有看過的小夥伴一定不能錯過。
現在看電影很少會二刷,大部分都只看一遍。
如果一定要找找重復看的電影,也能超出幾部來!
1 第一部不得不提《東成西就》,說起來這部老電影不只是二刷,都刷了好幾遍。
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電影,那時候不出名的演員現在也都是影帝級的人物了,自不必多說。最讓我不能忘的是穿插的幾首歌曲,不是多好聽,卻個性十足,聽之難忘。
2 第二個我也看了不止一遍的電影當屬《三傻大鬧寶萊塢》
前不久剛剛溫習了一下,說實話一直想看看中文配音的,到底能配成啥樣呢?卻總是無緣得見,是個謎啊!
3 第三個說說一部外國喜劇片吧!《波普先生的企鵝》
一部充滿滑稽和愛的喜劇片,我每每看過都感觸頗深,一家人的幸福快樂是多少金錢也不能買來的…
4 第四是兩部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和《火星需要媽媽》
宮崎駿的動畫片可以說個個都是經典,每次聽說有新片出來都迫不及待的去看,但只有這個讓我看了又看,不知幾遍還不厭倦,說不清為什麼,總有一種感覺吸引著我。
當色彩充斥了牆面,火星小女生眼睛裡的那種驚喜真真讓人心裡跟著歡喜。愛是不分種族的,為了救回媽媽,朋友們一起努力
可能我說的都是老電影了,但我看了又看的真的都是這些老電影。
我推薦《肖申克的救贖》
這是一部優秀的勵志型影片,我覺得這部電影給
人-種無形的力量,是- -種精神的救贖。讓我感悟到要有希望的生
活,雖然影片中的瑞德說: "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
但我也相信安迪說的那樣: "希望是件美麗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
西,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不會死的",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現實,勇敢
面對人生。
影片講的是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人,判為無期徒刑。
當他和其他囚徒進入那座隔開了世間一切的圍牆時,註定了要在那個
正義泯滅的地方,在那座人間煉獄- -肖申克監獄里,要遭受比肉體折
磨更可拍的精神禁錮。
在那個黑暗的圍牆里,面對遙遙無期的歲月,在強制剝奪自由,
高度服從的壓力下,每個人都寂寞無望的生存著,他們只是肉體的存
活。像"姐妹花那樣的人,牢獄中的壓力使他們的精神- -點點被磨蝕,
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然而
就在這樣一個磨滅靈魂的牢籠里,主人公安迪渴望自由,帶著希望戰
勝了靈魂的囚禁。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壓力就是這樣-把無形的雙刃劍,在沒有
自由的壓力下,那些監牢中的人,大多數人麻木的生存著。那個圖書
管理員在囚禁五十年之後獲得了假釋,走入了發展迅速的新 社會 ,沒
有了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即使自己獲得了其他人渴望的自由,面
對新的一-切,他茫然而又孤獨,承受不住難以適應獄外生活的壓力,
《戰狼》《紅海行動》《中國機長》《霸王別姬》
這幾部電影是刷過最多的,除卻《霸王別姬》其他幾部愛看首先是因為震撼,每看過一遍都被情節,聲效等打動,看過後心裡的愛國情懷會自然湧出,而霸王別姬我喜歡是因為愛這部電影里的沉悶,在這樣的電影里我喜歡思考,沒有太多起伏跌宕,沒有太多特效,說平淡不平淡,但卻能讓你安靜的去思考。
Ⅱ 電影二刷是什麼意思
電影術語,就是再去看一遍。
第二次觀看,觀看電影的著眼點和第一次就會有所不同。第一遍看的時候,注意力都集中劇情的發展和人物的塑造上,大部分的電影語言、情緒、 鏡頭的表達和導演設置的彩蛋在第一遍觀影的時候都會被或多或少的忽視。
導演一般會設置淺顯的劇情供普通大眾觀影,從最淺顯的層面傳遞展示電影的意義,也會設置一些較為隱晦的內容,需要多次觀影去品味。這些需要反復揣測才能悟到的深層意義,和電影中的彩蛋小細節,都需要二次觀影去領會。
不少導演會在電影中設置一些彩蛋,這些彩蛋很難在第一次觀影的時候就發現。
(2)電影二刷的英語擴展閱讀
電影彩蛋的作用
1、為了讓觀眾對劇中的演職員尊重、片尾曲的欣賞,從而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柔性編排方式。
2、作為系列電影,片尾彩蛋有時也起到下部預告的作用。
3、從敘事學的角度上說,片尾若戛然而止則給觀眾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若投放彩蛋則有「小高潮」的效果,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境、有餘音繞梁之美。
Ⅲ 電影劇本中的第一場、第二場,用英語怎麼說
第一幕----Act 1第一場----Sence 1
Ⅳ 英語中電影名第二部是讀two還是second
two.沒什麼好解釋的。
我們中文也說:美國隊長二,而不是美國隊長第二。
Ⅳ 值得二刷的電影 每一部都很經典
1、《金剛狼3 殊死一戰》:和過往的《X戰警》系列不同,《金剛狼3》並沒有過多的展示變種人和人類之間的矛盾,也沒有太多超能力主導的酷炫的打鬥場景,幾場打戲血肉橫飛,卻又干凈利落。
2、《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卻以這部電影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印度女性地位的底下,甚至改變了印度對女性的看法。這是值得尊敬的。這不是是完美的電影,有諸多不真實的地方,有點像一個童話,但它是一個你願意沉浸其中為之流淚的童話。
3、《敦刻爾克》:這部電影根據二戰期間的真實事件改編。當時有40萬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導演並沒有將Dunkirk作為一部戰爭片來拍,而是作為一部關於倖存者的電影。敦刻爾克大撤退和二戰在這部電影里並不是故事的核心,而只是給這個故事提供一個背景和舞台。導演不想帶著觀眾去這種渾水裡游一通,更多的是給我們體驗當下,德軍包圍,無路可退,活著回家那種緊迫感絕望感以及期待感。
4、《戰狼2》:為其不輸於好萊塢的宏大的場面、逼真的特效、凌厲的剪輯和酣暢淋漓的動作設計而熱血澎湃。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呼籲做大做強國產電影,但是大量的粗製濫造卻讓觀眾們對國產電影僅有的一點期望正在流失,如今認真做好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細節。
Ⅵ 憑實力二刷什麼意思
就是說一部電影很有質量,讓人值得去看第二遍。
二刷,拼音為èrshuā,電影術語,就是再去看一遍。涵義就是再去看一遍。引申為什麼要二刷一部電影,理由很多,但歸根究底還是因為它好看。
憑實力就是指憑借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和才華,憑個人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憑個人的內在實力。憑實力二刷指的就是一部電影質量高,想要再看第二遍。
Ⅶ 《沙漠之花》, 一部值得你二刷的影片
前段時間看了部電影,二刷後想正兒八經地寫篇推薦。與普通勵志電影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帶給觀眾更多的是 「不可思議」、「憤怒」、「心疼」、「 我們偏安一隅,覺得世界僅此而已,然而還有許許多多你們腦海中不存在的」……
看了簡介後,是不是跟小姐姐一樣好奇 「割禮」是什麼?(先賣個關子~)
正如女主所言,劇名「沙漠之花」便是這么來的~
電影採用「 插敘 」的方式鋪展開,整個故事大概是醬紫噠:女主流浪街頭,遇到女二瑪麗蓮,再遇到一生的貴人攝影師,成為名模、聯合國親善大使。中間分別插敘女主回憶自己12歲、3歲時的「非人」生活。所以,如果沒看過簡介或是推薦就按下「播放鍵」的話,看起來可能會有點懵逼。
以下是小姐姐截的一些 自認為比較重要 的 鏡頭 。
階段一 放牧生活
第一個重要鏡頭是女主12歲時的一個場景--放牧,交代了人物背景,一個沙漠里放牧的女孩。
階段二 遇見女二
第二個重要鏡頭是女主長大後在大使館給自己的姨母當女傭,戰亂,離開大使館後,開始流浪街頭,在服裝店遇到女二「瑪麗蓮」--女主的第一個貴人。女主和女二的認識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
女主沃利斯以女傭的身份在英國生活了六年,但卻不會說英文,只會說索馬里語,這是她會的唯一一句英文,還是錯的。她用她的索馬里式英文和女二打了招呼。
女二把留宿街頭的女主帶回了自己的住處--旅館,老闆不同意女主入住,這時,女主喊了老闆一句「媽媽」,老闆聽後瞬間心化了,再三協商和女二住進一間屋子。
女主替不擅家務的女二將房間整理得非常干凈整潔,女二感動,給女主介紹工作--餐廳服務員。在這里,女主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二個貴人--知名攝影師特里·唐納森(黛安娜的御用攝影師)。
小姐姐看到這個攝影師的第一感覺:哇,面相好凶哦,應該是壞人吧!然並!整部劇下來,攝影師是小姐姐喜歡的第二個角色。第一個當然是女主啦!
影片講到這,是不是覺得這不就是無聊的雞湯劇嗎?別急,小姐姐還沒講完呢,重點來了……
上面這個鏡頭是出現在 女主 陪 屢屢收到「拒信」的女二去酒吧跳舞後,女二瑪麗蓮是個芭蕾舞者,但由於身材較豐滿,屢屢遭到舞社的拒絕。
女主陪情緒低落的女二去了酒吧。在酒吧里,女主遇到心儀的男子哈羅德,但由於知道自己身體存在缺陷,在與哈羅德跳完舞後如灰姑娘般迅速跑開了。而女二和酒吧里認識的男子回到了她們住的旅館。
當女主回到旅館打開門時看到女二在和酒吧里認識的男子進行sexy的事時再次羞澀地跑開,當男子離開後,女主回到房間,便和女二有了以上的對話。
在女主看來:「只有受過割禮的女人才是好女人。」這時女二 一臉懵逼。
女主讓女二看了「什麼叫割禮?」後,女二心疼女主。這時,大家對割禮大概略知一二了。
接下來的鏡頭是攝影師第二次為了女主來到餐廳,告訴她:你要知道自己有多美麗。讓她當他鏡頭下的模特。女主心動了,但仍然沒有同意。
女主在午休期間去和女二在公園的長椅一起午飯,女主告訴女二攝影師的事,女二激動萬分,鼓勵女主去試鏡。她們邊吃邊說笑著,笑聲突然變成痛苦的哀叫聲,女主身體疼痛。
女二陪女主去了醫院後,白人醫生替女主診斷,又怕女主聽不懂英語找來黑人醫生(索馬里人)翻譯。白人醫生處處為女主著想,但黑人醫生不僅沒把白人醫生的話原原本本翻譯,還責備女主:「你不害羞嗎?……」(看到這,想上去給這黑傢伙幾巴掌)
女主聽了黑人醫生的話糾了糾結,沒做手術走出了醫院。
階段三 回憶12歲
女主走出醫院,在櫥窗里看到索馬里女模,回憶起自己12歲時的生活。
12歲時女主還在自己的故鄉--索馬里。
女主對自己的母親說了上面的話後,母親回答她:一切痛苦都會過去的,你現在長大成人了。
父親想把才12歲的女主嫁給一個60多歲的老頭,為了能換回5頭駱駝。女主哭喊著不願意,最後在母親的幫助下,女主逃離了自己的故鄉,穿過沙漠去投靠外婆。
說好的「黑人牙膏」呢?這在逗我!!
這是另一個讓人落淚的鏡頭,女主在穿越沙漠時,吃樹枝充飢。
最後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外婆,路途中還差點被一個卡車司機奸殺。
階段四 模特生涯
回憶到了外婆那便停止了。
女主重新走回醫院,接受了手術。手術恢復後女主便拿著名片找到了那個後來改變她一生的攝影師。
在攝影師和女二的鼓勵下,她成功地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模特。
女二在旅館的走廊里教女主走T台。
可就在公司准備帶她出國參加比賽時才發現女主的護照早已失效。旅館的老闆(那位「媽媽」)替她辦了假護照,但不幸,被查出來了。
女主被拘留了,人生彷彿再次陷入低谷中。
階段五 再次回憶12歲
拘留所里的女主再次陷入回憶中。
外婆擔心自己不能養活外孫女,就給外孫女辦了護照,買了機票,把女主送到住在英國的親戚家做女傭。
在親戚家做女傭的日子雖然也是干粗活,但與在沙漠里的日子比,女主顯然更喜歡這里。在這里,女主的基本生活都能夠得到滿足。偶爾,也能隔著門縫學到幾句英語「Today is lucky day. 」
階段六 幸運的事
幸運的是女主被女二保釋出來了。知道自己的護照已經失效六年了。後來,不得已 與 旅館那位一直喜歡她的服務員結了婚,拿到了綠卡,可以暫時留在英國。
一段時間後,女主新的護照申請下來後,便和他離了婚。
這期間女主為自己的事業努力奮斗著。
攝影師是女主的貴人,也是女主的人生導師,不斷鼓勵著女主,引導著女主。
模特都需要拍這類sexy的照片?好像是~
到了這,可以說是華麗地變身了,成為了世界名模。
此時,女主想起自己的初戀,那個酒吧里認識的哈羅德,便去尋找。但當她出現在他身邊時,他邊上卻有了其他的女生。(其實,只是他的室友,是女主誤會了。)
女主傷心地離開了。此後,便一心撲在工作上,但她不再是以模特的身份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而是以聯合國親善大使的身份。
階段七 聯合國親善大使
在接受BBC的采訪時,主持人問她改變她一生的那天,希望她回答的是攝影師發現她的那天。可女主說那不是改變她一生的一天,改變她一生的那天是她三歲的那天。
三歲的一天晚上,她被分到更多的米飯,她不知道為什麼。
第二天被母親帶到荒涼的沙漠中去見割禮師,進行割禮。
看到這個鏡頭時,暫停了好多次,看不下去。小孩哭得撕心裂肺,畫面太殘忍。沒有任何衛生可講究,石頭磨成的手術刀、花刺做成的手術針……
女主講完自己的三歲起身離開。
最後,女主投身於解放非洲女性的運動,倡導廢除「割禮」這一落後的習俗。
女主以聯合國親善大使的身份在聯合國發表了演講,第一次把「割禮」這種落後、殘害女性的習俗正式地告訴大家,並倡導廢除。
演講中沃莉斯說:「在我孩提時代,我說 我不想成為女人。」 但最後她也說:「現在我長大成人了,我為自己自豪。」
影片最後以12歲的沃莉斯在沙漠中行走作結尾。
看完影片,心情會有一絲沉重,正如那句「我們偏安一隅,覺得世界僅此而已,然而還有許許多多你們腦海中不存在的」……
如果去搜該電影製作的背景會發現,電影《沙漠之花》更像一部紀錄片,該影片改自華利斯·迪里的自傳《沙漠之花》,很顯然,女主沃利斯的原型便是《沙漠之花》的作者華利斯·迪里。
來自網路的介紹:
看影片會想中國的「裹腳」,然而,為什麼「割禮」在現代社會還存在 並 流行?是因為落後?是因為貧窮?不由得想起波伏娃那句總結過去游牧社會里人們對男女性的看法:在這個社會中,男人是絕對的主體,而女人不過是相對主體的「他者」……
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說,生命本身並不是最高的價值,生命應當為一個比它更高的目的服務,才能真正體現生命的意義。我們需要去尊重每個生命,無論性別,每個生命也都應當有自己的生命追求。
最後,小姐姐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寫的電影推薦會有人看嗎?看了之後會成功地吸引你去看這部影片嗎?
如果有,非常開心,歡迎看完電影的你回來談談感受!
Ⅷ PS我要去2刷是什麼意思
PS指是postscript(備注)的縮寫,2刷是指看電影看第二遍。總體意思就是他告訴你他要去看第二遍電影了。
Ⅸ 有哪些英文電影值得二刷,但不敢再看
給大家推薦一個電影,也算是老電影了。我至少看了三遍——《怦然心動》
這是一部青春愛情片,我個人感覺也很勵志,男主顏值超高,女主也很棒。推薦沒有看過的寶寶去看一看,真的很棒。裡面有很多經典的台詞值得收藏。
這是里邊的一些片段的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