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歌劇院謎底法國電影

歌劇院謎底法國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28 11:25:58

❶ 推薦幾部法國電影

1.這個殺手不太冷,我看片無數,這是最經典的,我看過很多很多很多遍,非常的棒!!!!是說一個中年殺手和一個十二歲小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非常朦朧感人的愛,一點都不變態,你會被感動的!由娜塔莉波特曼、加里奧德曼、讓雷諾演。我第一眼看這部片子就愛上它了。特別是最後的音樂響起,劇中雖然沒有一點情愛鏡頭,甚至男女主角連親吻都沒有過。女主角對男主角說我愛你的時候,那是來自心裡的感動

2.還有一部就是<Helen of troy>(不是Troy),它比布拉德彼特的特洛伊好看很多,但在國內沒有名氣,但是非常非常地好看,什麼叫史詩片,就是它這種,畫質很美的愛琴海,非常棒的片子
3.97版的洛麗塔(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部小說很有名,整部電影是到最後一句話被打動的

4.昨天看的《夢想家》(戲夢巴黎),很有哲理的,很有不一樣的情調,在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斷臂山今年也是在威尼斯出盡風頭,非常浪漫的片子
5.肖申克的救贖
6,今天剛看了一部《21克》覺得很不錯,據說一個人死的那一刻她的體重會減少21克,而21克就是人靈魂的重量,劇中的三個主角卻因為這21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7,美國麗人很不錯,講述了現代美國家庭中年人,年輕人的關系對毒品性等看法,很有哲理又不失趣味
另外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片子千萬不能錯過,盜火線、女人香、計程車司機、美國往事都是影史經典,都是在探討人性!!還有獵鹿人和好傢伙,有探討越戰給人帶來的心靈創傷的,雖然戰爭場面不多可是你可以真正用心去感悟電影的精髓,感悟戰爭的痛苦,獵鹿人,千萬不要錯過!!!

❷ 猜字謎語大全及答案:羅馬歌劇院

謎面:羅馬歌劇院
謎目:打二個文學詞語
謎底:意境,樂府

❸ 《圖蘭朵:魔咒緣起》發布定檔預告,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圖蘭朵:魔咒緣起》的故事源於波斯故事集《一千零一日》中的東方故事和普契尼的著名歌劇,但不同於前作描寫西方人眼中的東方風情,該電影選擇了東方視角,來重新詮釋這個交織著陰謀與愛情的古老故事。電影講述元朝大汗為了解救被紅黃藍三色鐲魔咒附身的女兒圖蘭朵,不惜重金懸賞;而最後能夠放棄性命、拯救公主的,卻是從小流浪在這個國家的孤兒卡拉夫。故事發展的背後不但有愛情故事,還有孤兒不為人知的身世、將軍欲借魔咒奪權的野心。總之,從目前信息看來,這部電影與原作的關系應該不大,而是充滿了解析和重構。

近年來,國內拍出的奇幻類電影並不算少,《誅仙》、《妖貓傳》、《晴雅集》,反響不算差,但也顯然沒達到製作方預期的熱度和回報。如今《圖蘭朵》又踩進了奇幻這個坑,能不能獲得市場認可?恐怕只有等正式上映才能見分曉了。

❹ 世界最有名的歌劇是什麼

這有很多了,並沒有所謂的第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很難分出高下
由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曲,俄羅斯聖彼得堡穆索爾斯基國家模範歌劇舞劇院演出的著名輕歌劇《蝙蝠》將於4月22—23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上演,並參加第三屆國際戲劇季的演出。
《蝙蝠》是北京首次由著名國外大歌劇院演出的整本歌劇
《蝙蝠》是施特勞斯的顛峰之作,世界上久演不衰的經典歌劇
《蝙蝠》由俄羅斯聖彼得堡穆索爾斯基國家模範歌劇舞劇院演出,它是俄羅斯三大歌劇院之一,與莫斯科國家大劇院、馬林斯基大劇院齊名,是俄羅斯最專業、最優秀、最正宗的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演出團體,以演出歌劇著稱,美名響譽世界對於多數普通觀眾來說,欣賞歌劇絕對是一種陽春白雪的享受,但是這種距離感將要被即將演出的輕歌劇《蝙蝠》所打破。《蝙蝠》是歌劇史上最經典的劇目,獲得了超過200項的各類大獎,在法國、德國、日本、荷蘭、希臘、葡萄牙、美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等國巡演異常火爆,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經典歌劇之一。《蝙蝠》的序曲從它一問世起就成為極其流行的通俗名曲,是音樂會上經常被演奏的曲目。《蝙蝠》以其不凡的藝術造詣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大歌劇院,而且一百多年來,一直是許多國家第一流歌劇院的保留節目。 如:在維也納歌劇院在每年的聖誕節前, 都要演出一場真正的「維也納歌劇」 —— 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蝙蝠」。 每張票要二千多先令,最次的也要幾百先令。
該劇是小約翰.施特勞斯的絕筆之作。創作完《蝙蝠》,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就染病去世了。小約翰·施特勞斯一生中寫過不少輕歌劇,其中以這一部最為有名。
而演出此劇的聖彼得堡穆索爾斯基國家模範歌劇舞劇院則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劇院之一。
十月革命前該劇院叫皇家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從1895年到1917年期間,法國劇團和德國劇團常年駐劇院演出。約翰.施特勞斯不止一次在劇院執棒指揮,俄羅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亞賓多次在劇院出演主角。
1989年,劇院被命名為穆索爾斯基國家模範歌劇舞劇院。劇院的創作原則是保持古典傳統,發掘被遺忘的歌劇舞劇名作,努力創作現代劇目。劇院上演過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幾乎所有著名的歌劇和舞劇。劇院多次到義大利、法國、德國、日本、荷蘭、希臘、葡萄牙、美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國巡演。
此次來華巡演的樂隊指揮、聲部首席、歌劇主要演員均為人民演員、功勛演員、國家獎金獲得者、俄羅斯和國際比賽的獲獎者或入圍者,由此不難看出劇院的實力。
《蝙蝠》的劇情雖不復雜,但同其他輕歌劇一樣,是一出典型的「喜劇」,觀眾欣賞《蝙蝠》常常笑聲不斷。大概劇情是:法院公證人法爾克為報復埃森斯坦伯爵,與埃森斯坦伯爵的夫人羅莎琳達串通一氣,在一個假面舞會上將埃森斯坦伯爵大大戲弄了一 番,最後引出一系列的喜劇笑話。這一輕歌劇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幽默詼諧。

威爾第 《弄臣》(四幕歌劇)

弄臣(四幕歌劇)威爾第曲。劇本由波亞維根據雨果的名著《國王尋樂》改編。1851年首演於威尼斯。劇情:主人公利哥萊托貌丑背駝,在孟圖阿公爵的宮廷中當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專以玩弄女性為樂,引起有關朝臣們的不滿。而利哥萊托對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諷,得罪了許多人,終致失女之禍:他的愛女吉爾達,純潔娟美,公爵喬裝成窮學生暗中追求,騙得了她的愛情。朝臣們為了對利哥萊托施行報復,用計把吉爾達搶去,獻與公爵。利哥萊托為此悲憤至極,頓起殺心,以美色誘使公爵夜宿旅店,僱用刺客將他殺死。黎明前,當他從刺客手中接過裝有屍體的口袋,以為大功已成時,忽聞公爵高歌之聲,急忙打開口袋,裡面卻是女扮男裝,已經奄奄一息的吉爾達。原來,這個獲悉行刺計劃的少女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願為愛情而替公爵一死。

作曲家創造了性格寡柔、內心感情變化多端的弄臣,風流浮華、多情善變的公爵和純真深情、富於詩意幻想的吉爾達三個不同的音樂形象。第三幕利哥萊托的詠嘆調,打破了詠嘆調的嚴整結構,用更為自由的形式和詠敘式的音樂語言,以及曲調中多次出現帶有哭泣的、斷續的「啦啦啦」的特性主題,活龍活現地刻劃了他當時不得不以強顏歡笑來掩飾內心極度痕苦和惶恐的特定情感。第二幕吉爾達那首著名的詠嘆調《親愛的名字》,華麗而迷人,洋溢著浪漫主義幻想的抒情氣息,跳動著初戀少女熱烈而狂喜的心。第四幕公爵的抒情歌《女人愛變卦》,節奏輕松活潑,音調花俏,是這位情場能手的絕妙寫照。同一幕中公爵和瑪達林娜、吉爾達、利哥萊托的四重唱,以公爵慣常的虛假而熱情的歌調開始,瑪達林娜以嘲笑的口吻應付他,接著是吉爾達失望而痛苦的悲嘆,最後是利哥萊托決心報仇雪恨的咬牙切齒的聲音,四個主題,忽而交錯,忽而重迭,戲劇效果極為強烈。是義大利歌劇中最傑出的兩首四重唱之一

普契尼《圖蘭朵》

這部3幕歌劇據義大利劇作家戈齊(CarloGozzi,1720—1806)的5幕同名寓言劇,由阿達米(Giuseppe Adami)與席莫尼(Renato Simoni)撰腳本,作於1921—1924年,逝世前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由阿法諾續成。其故事素材似乎取自17世紀末介紹到歐洲的波斯《仙女之箱》。此劇1926年4月5日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演,指揮為托斯卡尼尼,首演之夜,劇情到第三幕柳兒自刎時,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揮棒對聽眾說:「就在這里,普契尼放下了筆。」全劇首演為次日。這部歌劇的3幕為:第一幕,北京紫禁城前。持續的行板,表示圖蘭朵的動機。黃昏,廣場上的各式人聽官吏宣讀布告,布告上說,圖蘭朵公主將下嫁給猜中3道謎底的人,如果猜不中就會被斬首。波斯王子因猜不中,月亮出來時即被處以極刑。人們騷動著,向皇宮擁去。人群中丫環柳兒(Liu)攙扶著韃靼遜王鐵木爾(Timur),當柳兒哀求旁人幫著扶起被擠倒的鐵木爾時,鐵木爾兒子卡拉富與父親相見。周圍百姓被驅散,傳來劊子手要行刑的叫聲,鐵木爾稱柳兒無微不至地照顧他,柳兒稱「我一直無法忘記王子的笑容」,表示她內心的愛慕。劊子手磨斧子,高唱《上油,磨利斧子》,即將被處刑的追求者高喊「圖蘭朵,冷酷的美人」。在東方氛圍中,描述死刑的執行,合唱告終後,劊子手退場,眾人在廣場上仰望夜空,唱《月亮怎麼還不出來》。月亮出來後,眾人合唱《月亮出來了》,遠方傳來童聲合唱《在東方山頂上有鸛鳥在歌唱》,其旋律取自中國民歌《茉莉花》。在月光下押到刑場的波斯王子臉色蒼白,大眾合唱「可憐的年輕人,請公主赦免」,卡拉富則詛咒冷酷的公主。在月光下,圖蘭朵上場,眾人跪下,她默默拒絕大眾的請求。卡拉富被公主美貌傾倒,忘我地自語:「美如天仙,宛如夢境。」眾人都下場後,只剩下帕木爾、柳兒和卡拉富,卡拉富念叨著圖蘭朵,想跑到城牆邊去敲鑼,決心參加猜謎。3位大臣平(Ping)、彭(Pong)與潘(Pang)帶著面具出場,忠告說:「你想干什麼,快轉身,否則生命難保。」3人說:「美麗的公主也不過是一張臉兩只手兩只腳的女人。」侍女要大家安靜,因為公主在休息。3位大臣告訴卡拉富:3個謎是無法解開的,最好快快回去。卡拉富表示:「只有我才是她的戀人。」帕木爾悲哀地對他說:「你想遺棄年老的父親嗎?」哭泣的柳兒則唱詠嘆調《請聽我說,王子》(Signore,ascolta),哀求王子不要去冒險。卡拉富被感動,唱詠嘆調《柳兒別哭》(Non Piangere,Liu),一邊安慰柳兒,一邊表示堅定的決心。卡拉富不顧大家勸阻,跑到牆下大喊3聲圖蘭朵的名字,盡管柳兒等高喊「死亡」,他還是用力敲了3聲鑼,以示求婚。樂隊奏圖蘭朵主題,高官稱一切都完了,帕木爾與<<費加羅的婚禮>>(作曲莫扎特) 四幕歌劇,達·蓬泰編劇,莫扎特譜曲,1786年5月1日在維也納國家劇院首次公演,30歲的莫扎特親自指揮。1824年5月10日,在紐約國家公園劇院,以英文歌詞演出。 法國戲劇家博馬舍在18世紀70年代創作了「費加羅三部曲」的三部戲劇,分別是《塞維利亞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婚禮》和《有罪的母親》。前兩部被譜成了曲,18世紀的莫扎特選擇了第二部,19世紀的羅西尼選擇了第一部。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羅西尼的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師》的介紹,建議把這兩個故事聯系起來讀,因為這兩個故事是相互有關聯的。 由於理發師費加羅在阿爾馬維瓦伯爵的戀愛和結婚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在成了伯爵的僕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終於作了伯爵妻子的羅西娜,現在已經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時的興趣在一位名叫蘇姍娜的女僕身上;蘇姍娜,就是費加羅的未婚妻--所以,這部歌劇的中心,就是費加羅用智謀捍衛了自己的婚姻,最終獲得了幸福。 <<魔笛>>(作曲莫扎特) 二幕或四幕歌唱劇,席坎內德編劇,莫扎特譜曲,1791年9月30日在維也納郊外的狄亞·維登劇院首次公演;此劇首演時,並沒有獲得特別的熱烈歡迎。可是每次再演,人望就增高,一星期後莫扎特在寫給妻子康絲丹彩的信中曾表示:「我剛從歌劇院回來,今晚照樣爆滿。像詠嘆調「知道愛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銀鈴的場面,跟往日一樣安可了……。」 此劇是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直到他臨終前不久才告完成。在即將結束這部歌劇的創作時,有人委託他代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認為此人是上帝的使者,是來召他回去的,他用全部精力,通宵達旦地創作這首在他看來似乎是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後終因體力不支而倒了下來。《魔笛》既具有正歌劇的庄嚴,又具有喜歌劇的明快,其音樂將神秘、聖潔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歡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十分動聽。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鍾愛《魔笛》這部歌劇,他親自指揮了第一場、第二場的演出,臨死前幾小時,他還渴望聽到《魔笛》的音樂,他請人把鍾放在床頭,以便計算時間,在想像著正在進行的《魔笛》演出。 埃及王子塔米諾被巨蛇追趕而為夜女王的宮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兒帕米娜的肖像給王子看,王子一見傾心,心中燃起了愛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訴王子,她女兒被壞人薩拉斯特羅搶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並允諾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將女兒嫁給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贈給王子一支能解脫困境的魔笛,隨後王子就起程了。事實上,薩拉斯特羅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國」的領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無邊的太陽寶鏡交給了他,又把女兒帕米娜交給他來教導,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滿,企圖摧毀光明神殿,奪回女兒。王子塔米諾經受了種種考驗,識破了夜女王的陰謀,終於和帕米娜結為夫妻。 <<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作曲羅西尼) 二幕喜歌劇,以法國作家包瑪蔡斯的同名諷刺喜劇為藍本,並由史特賓尼編劇。羅西尼以短短13天一氣呵成譜曲,但它的首演卻不盡人意,是西歐歌劇史上十分著名的首演失敗之一,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羅西尼之前,當時義大利老資格的作曲家派西埃洛已將博馬舍的喜劇《塞維利亞理發師》創作成歌劇。1816年,羅西尼受雇劇團的經理根據羅馬教皇警察局的挑選又要他創作一部新的《塞維利亞理發師》。派西埃洛在觀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羅西尼預料到會遇到麻煩。他事先寫信給派西埃洛,請求他的准許。派西埃洛已經注意到了羅西尼這個年青的對手,回信時既客氣又挖苦,說由他來批准羅馬當局選定的腳本非常榮幸。盡管如此,相當多的觀眾仍認為羅西尼重新創作派西埃洛已經創作過的歌劇是膽大妄為,甚至感到非常氣憤,1816年2月5日在羅馬阿根廷劇院首次公演。首演當天,口哨聲、喝倒彩聲此起彼伏,觀眾幾乎聽不見演員在唱什麼。第二天情況有所好轉,一周以後,該劇的演出才獲得巨大的成功。並與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共稱為喜劇的雙絕。很快成為世界各地歌劇院最重要的演出戲碼之一,也使得此劇成為歌劇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名作。 17世紀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年青的伯爵阿瑪維瓦與富有而美麗的少女羅西娜相愛。羅西娜的監護人、貪婪的醫生巴爾托洛也在打羅西娜的主意。伯爵在機智、正直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幫助下,沖破巴爾托羅的阻撓和防範,終於和羅西娜結成了良緣。 <<弄臣>>(作曲威爾第) 三幕歌劇,這歌劇原名(又名《里戈萊托》),最後改名《弄臣》。是根據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1802-1885)的劇本《逍遙王》改編而成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威爾第譜曲,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鳳凰劇院首次公演,1855年2月19日在紐約首次演出。演出均獲得巨大成功,不久即在歐洲各劇場上演,流傳至今。 這是十六世紀義大利曼都瓦城發生的故事,該城的公爵是一位風流瀟灑的年輕貴族。他所豢養的弄臣是個上了年紀的駝子。為了娛悅公爵,弄臣除了要哭笑逗樂和百般阿諛之外,他還得常常物色美女來滿足公爵貪色的本性。甚至當這種事發生在弄臣的妻子和女兒的身上的時候,弄臣還會嘲弄那些憤怒的丈夫和悲痛的父親。最後所有的報應終於降臨在弄臣的身上。而他所珍愛並且怕被人發現的女兒,也成為天譴之下的犧牲者。這個歌劇從華麗的宮廷盛會開始,一步步地推向悲劇的高潮。 <<茶花女>>(作曲威爾第) 三幕歌劇,皮亞韋根據小仲馬的著名小說《茶花女》》改編。1852年,威爾第在短短1個月內,完成全部作曲工作。 故事發生於19世紀巴黎城中名妓維奧萊塔與阿爾弗雷多相愛,並希望以此擺脫過去的生活。但他們的愛情遭到阿爾弗雷多的父親亞芒的反對與干擾。維奧萊塔不得已回到以前的相好杜費爾男爵那裡。阿爾弗萊德以為維奧萊塔背叛了自己,當眾羞辱了維奧萊塔。在維奧萊塔病重時,阿爾弗雷多和父親對自己的行為做了懺悔,傾訴了對這位不幸女子的欽佩心情。但這已為時太晚,維奧萊塔在愛人的懷中死去。 <<卡門>>(作曲比才) 風情萬種的卡門成功地誘惑了已有情人的唐·霍賽,並在打人被捕後,從為她松綁的唐·霍賽手中逃跑。唐·霍賽當在監禁後與卡門的相會中,兩人情意甚篤,並與同樣追求卡門的上司楚尼卡中尉發生火並。唐·霍賽因此不能再回營房,被迫加入了卡門的走私集團。良心未泯的唐·霍賽在一次走私活動前與卡門發生了爭吵。此時,米卡埃拉來尋找唐·霍賽,希望能挽救誤人歧途的戀人。同樣對卡門發生興趣的鬥牛士,與唐·霍賽險些進行了決斗,唐·霍賽被米卡埃拉勸去看望他已病危的母親。在鬥牛場中,卡門不願以喪失自由為代價,拒絕了唐·霍賽要與她開始新生活的請求。煩躁欲狂的唐·霍賽一怒之下殺死了卡門。 <<奧賽羅>>(作曲威爾第) 四幕古典愛情歌劇,博伊托根據莎士比亞的戲劇《奧賽羅》改編,威爾第譜曲。於1887年2月5日在於米蘭的斯卡拉劇院首演。 《奧賽羅》是以15世紀末葉賽浦路斯島作為舞台的。主角奧特羅是一位黑皮膚的摩爾人,擔任威尼斯軍的統帥。他因聽信部下的讒言,殺死了美麗忠貞的妻子黛絲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後,悔恨交集,終於自刀,追隨愛妻於黃泉下。 <<藝術家的生涯>>(作曲普契尼) 四幕歌劇,《藝術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亞人》賈科薩與伊利卡合作編劇,普契尼譜曲,此劇故事取材自法國作家穆爾朱(1822--1861)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書中的情節,全是作者和他的夥伴們的親身體驗。敘述住在巴黎拉丁區的、夢想成為藝術家的貧窮青年,和造花女工間發生的有歡笑,有眼淚的生活與愛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後,也植入自己貧窮青春時期的回憶,於是成為具有真實感的、青春詩篇般的歌劇。於1896年2月 1日在義大利都林的里喬劇院首次公演。柳兒為之哭泣

❺ 世界聞名的巴黎歌劇院的由來和歷史你知道嗎

早在17世紀時,義大利歌劇風靡整個歐洲,稱霸歌劇舞台。歐洲各國的作曲家因致力於發展本國的歌劇藝術,與義大利歌劇相抗衡,與宮廷貴族追求時髦的庸俗趣味進行斗爭。就是在這一時期,法國吸取了義大利歌劇的經驗,創造出具有本國特色的歌劇藝術,法國歌劇也由此發展起來。法國歌劇藝術風格的形成,決定了法國將建立自己的歌劇院。1667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批准建立法國第一座歌劇院。1671年3月19日,由佩蘭、康貝爾和戴蘇德克負責建造了「皇家歌劇院」,它就是巴黎歌劇院的前身。後於1763年被毀於大火。1860年,年僅35歲的沙爾勒加尼葉承擔了新歌劇院的設計重任,1875年新的歌劇院建成,這是舉世公認的第二帝國時期最成功的建築傑作,建築正面雄偉庄嚴、豪華壯麗,透過歌劇院廣場及歌劇院大街,直視國王宮殿(Palais Royal)及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歌劇院有一個舉世聞名的芭蕾舞團和一個管弦樂團,其演藝人員總共近1100人。
巴黎歌劇院是是折衷主義代表作,其建築將古希臘羅馬式柱廊、巴洛克等幾種建築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規模宏大,精美細致,金碧輝煌,被譽為是一座繪畫、大理石和金飾交相輝映的劇院,給人以極大的享受。

❻ 電影歌劇院魅影的主要內容

您好!
本片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愛情故事。時值1870年,在歌劇院的地下深處,傳說住著一名相貌醜陋、戴著面具、卻學識淵博的音樂天才,多年來他神出鬼沒,躲避世人驚懼鄙夷的目光,被眾人稱之為「魅影」(傑拉德·巴特勒飾)。他動輒以鬼魅之姿製造各種紛亂,趕走他討厭的歌手,甚至干涉歌劇院的主角人選和劇碼安排。

幼年喪父的小克莉絲汀·戴伊被吉理夫人帶到歌劇院接受舞蹈訓練,成為一名芭蕾舞女。當深夜無法入睡時,小克莉絲汀總期盼父親向她許諾過的音樂天使會出現。同情她的孤獨,魅影假扮音樂天使,隔著牆對她說話,安慰她幼小的心靈,並教她歌唱的技巧。就這樣九年過去了,年輕貌美的克莉絲汀(艾米·羅薩姆飾)在魅影的幫助下憑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然而,最初發自於精神層面的音樂之愛,卻逐漸轉化成為強烈的佔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實際行動,把所有妨礙克莉絲汀歌唱事業的人一一除掉。

在演出歌劇《啞仆》時,魅影指示要讓克莉絲汀飾演主角,而讓卡洛塔飾演僕人。可是劇院並沒有遵從。演出時,魅影讓卡洛塔失聲,無法繼續演出,而在演出芭蕾舞時,他又弔死了機械師約翰尼·布蓋,並把他的屍體扔到舞台上。克莉絲汀和勞爾跑到劇院屋頂定情,卻被魅影發現……

勞爾和克莉絲汀秘密訂婚,魅影突然現身於歌劇院的化裝舞會,強迫歌劇院演出他親手譜作的歌劇《唐璜》,並指名由克莉絲汀擔任女主角。心煩意亂的克莉絲汀,半夜奔至父親墳前哭訴,魅影卻意外的出現在墓園,勞爾也追了上來,與魅影拼劍,魅影憤怒的要與克莉絲汀和勞爾宣戰。

在《唐璜》首演當晚,歌劇院四周布滿警察,不料魅影竟然殺死男主角,親身改扮上場,與克莉絲汀演對手戲。在戲演到最高潮時,克莉絲汀當眾扯下他的面具,魅影啟動機關將歌劇院的吊燈墜落,劇院付之一炬。還將克莉絲汀擄至他的地下密室。勞爾追蹤至地下,和魅影展開對決,卻被他用繩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脅克莉絲汀答應求婚。

為了保護愛人勞爾,克莉絲汀毅然傾身,狠狠吻著魅影那張彷彿被地獄詛咒的臉。至此,這場愛情的勝負已定。絕望的魅影送走緊緊相擁的這對戀人,在警察和群眾闖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隱去,只留下一張似笑非笑的凄涼面具……

1919年巴黎,年邁的勞爾坐著輪椅到破舊不堪的歌劇院里參加拍賣。在拍賣會上遇到了同樣年邁的吉理夫人的女兒,勞爾拍到了一個身穿波斯袍子敲著鐃鈸的玩具猴的音樂盒,並把音樂盒帶到了克莉絲汀的墓前。卻發現克莉絲汀的墓前還有一支綁有墨綠色絲帶的玫瑰花... ...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也歡迎登陸中票在線官網查詢你喜歡明星的演出資訊:http://www.chinaticket.com :)

❼ 巴黎歌劇院的歷史

簡介
[編輯本段]
巴黎歌劇院全名為加尼葉歌劇院(Opera de Garnier),因建築師加尼葉(Charles Garnier)而命名,是法國皇帝欣賞歌劇的場所,不管內部裝飾和外表建築都極盡華麗之能事。早在17世紀時,義大利歌劇風靡整個歐洲,稱霸著歌劇舞台。歐洲各國的作曲家就致力於發展本國的歌劇藝術,與義大利歌劇抗衡,與宮廷貴族追求時髦的庸俗趣味進行爭斗。就是在這一時期,法國吸取了義大利歌劇的經驗,創造出具有本國特點的歌劇藝術,法國歌劇也由此發展。 法國歌劇藝術風格的形成,決定了法國將建立自己的歌劇院。1667年,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批准,獲得了法國政府的支助。1671年3月19日,由佩蘭、康貝爾和戴蘇德克負責建造了法國第一座歌劇院「皇家歌劇院」它就是巴黎歌劇院的前身。後於1763年被毀於大火。1875年新的劇院建成附設有一個舉世聞名的芭蕾舞團和一個管弦樂團。

建築結構
[編輯本段]

巴黎歌劇院有著全世界最大的舞台,可同時容納450名演員。劇院里的座位不多,大約1400個,但休息廳很大,也很講究,裡面裝修豪華,藝術氛圍濃郁,是觀眾休息、社交的好場所。富麗堂皇的門廳,四壁和廊柱布滿巴洛克式的雕塑、掛燈、繪畫,有人說這兒豪華得像是一個首飾盒,裝滿了金銀珠寶。

巴黎歌劇院具有十分復雜的建築結構,劇院有2531個門,7593把鑰匙,6英里長的地下暗道。歌劇院的地下層,有一個容量極大的暗湖,湖深6米,每隔10年劇院就要把那裡的水全部抽出,換上清潔的水。 由法國記者寫下的驚險小說,後又搬演成眾多電影、音樂劇的《歌劇魅影》正是發生在眼前這座金光燦燦的建築里。

一進入歌劇院,馬上就會被壯觀的大樓梯吸引,大理石樓梯在金色燈光照射下更加閃亮,說法之一是被當時夜夜笙歌貴族仕女的裙襯擦得光亮,可見歌劇院當時盛況。大樓梯上方天花板則描繪著許多音樂寓言傳奇故事。想親自體會名媛仕女走過大樓梯的感覺,要先買票進入歌劇院博物館,欣賞過大樓梯後,可從兩側進入歌劇院走廊,這些走廊提供聽眾在中場休息時社交談話的場所,精美壯觀程度不下大樓梯,加葉尼構想將大走廊設計類似古典城堡走廊,在鏡子與玻璃交錯輝映下,更與歌劇欣賞相得益彰。

巴黎歌劇院的演出情況
[編輯本段]

1671年3月19日在皇家歌劇院籌建成立。並由康貝爾獻演田園劇《波莫納》,此劇被公認為是第一部法國歌劇。不久,佩蘭因負債入獄,1672年,國王路易十四授權法籍義大利人呂利專管法國歌劇界。

從1672至1687年,呂利一直統領著巴黎歌劇院。他創造了巴黎歌劇院史上第一個重要時期。在他的任期內,曾經演出他自己的作品約有20多部歌劇及芭蕾舞劇,為法國歌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法國歌劇史上第二個重要時期,為1737年至1760年,正值拉莫的許多傑出作品獻演之時。自1773年至1779年,法國歌劇界為格魯克的人品及天才所征服。格魯克當時自維也納來訪巴黎,他的歌劇立即大受歡迎,使義大利反對派相形見絀。

法國大革命後,新執政的政府認為許多歌劇貴族氣息過重,禁止上演。取而代之的是梅於爾、戈塞克等作品。直至王室復辟,又恢復了一些禁演的歌劇。

1791—1801年,巴黎歌劇院歸巴黎市政府管轄,1802年起拿破崙掌握了劇院新作品上演出的生殺大權,1811年他強迫其他歌劇院向巴黎歌劇院繳納資金,歌劇院管弦樂隊擴充到70人,擁有一大批出色的演奏員和演員,演出水平很高。

1821年,在此加演羅西尼、韋伯、唐尼采蒂及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1875年1月 5日在新建成的「巴黎國立歌劇院」開幕時,除舉行管弦樂演奏外,並演出奧古斯特·梅爾梅的《猶太女》。所以,《猶太女》也是新院落成的首演歌劇。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巴黎歌劇院主要演的是法國作曲家的作品,一些早期歌劇作品也常在這里演出,劇院也從其他地方引進一些劇目,如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唐璜》等以及後來的羅西尼的作品,但這些作品常被肢解得殘缺不全。在其後的一段時期里,由於政治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劇院演出質量有所下降。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劇院最引人注目的是演出了瓦格納的一部部作品。1910年,劇院演出了理查·施特勞斯的「莎樂美」,1927年又演出了《玫瑰騎士》(在該劇首演的16年後)。這段時期,一些芭蕾舞劇在這里得到首演,但卻很少有法國歌劇在此演出。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古諾和馬斯涅的歌劇經常在這里上演,人們經常可以聽到著名女高音尼農·瓦蘭、瑪喬里·勞倫斯和男高音喬治·蒂爾的聲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佔領了巴黎,普茨納的《帕勒斯特里納》於1942年在這里上演。戰後,巴黎歌劇院度過了一段艱難時期;其演出水平根本無法與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維也納、紐約、倫敦等地的歌劇院相比,直至1971年羅爾夫·里伯曼擔綱巴黎歌劇院後,情況才有所改觀。里伯曼擔任該團領導職位直至1980年。後來由布列茲指揮貝爾格的歌劇《璐璐》在此首演,但法國歌劇仍無法擠進世界頂尖行列。

巴黎歌劇院自創建以來,巴黎大多數的歌劇都移至巴士底演出,已上演了六百多部歌劇,其中首演的歌劇還有呂利的《希波利特與阿里西埃》、《愛神和酒神的節日》,格魯克的《奧菲歐》、《伊菲姬妮在奧利德》、拉莫的《卡斯托耳和波呂丟刻斯》,羅西尼的《奧里伯爵》,奧柏的《波爾蒂契的啞女》,梅耶貝爾的《惡魔羅勃》,柏遼茲的《本韋努托·切里尼》,威爾第的《西西里的晚禱》,馬斯內的《黛依絲》,斯特拉文斯基的《夜鶯》等。在巴黎歌劇院演出的歌唱家以法國人為主,但亦邀請世界著名歌唱家參加演出。該劇院至今保持著法蘭西歌劇的頂峰位置,並反映法蘭西人的氣質。

巴黎歌劇院的傳說
[編輯本段]

巴黎歌劇院的地下歌劇魅影是十分著名的,《歌劇魅影》的故事發生在法國的巴黎歌劇院。這個歌劇院,因為它的復雜結構和長久的歷史,本身就充滿了神秘的氣氛。該劇院有2531個門,7593把鑰匙,六英里長的地下暗道,整個歌劇院佔地三公頃,有七層之高。而且,更驚人的是,在歌劇院的最地層,有一個容量130663.55立方尺、深6公尺的蓄水池。如果觀眾走到地下室的最下面一層,就可以看到它漆黑黏稠的水面。歌劇院每隔十年左右就要把這里的水全部抽出,換上清潔的水。據說這個水池是當年在修建歌劇院,發掘地下室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地下水形成的。當時的建築師Charles Garnier花了八個月的時間把所有的水抽干,但是為了使建築物的地基堅固,他設計的地下室的牆和地板都是用雙層的防水結構。之後,他把最後一層充水,讓水把牆的縫隙填滿,使更結實。本來只是偶然設計的結構,但是在層層的地下室之下,忽然出現水池,竟然為電影造出了搖曳的燈光和形狀古怪的小船。不管怎麼說,如果考究起巴黎歌劇院的建築結構和它的傳奇歷史(據說真的有人曾經在裡面發現過人的骷髏)的話,這將是一個相當長(也相當有意思)的話題。

❽ 《歌劇魅影》簡介

1、內容簡介
小說以第一人稱寫作,身為記者的作者隨著調查和采訪的深入,講述了宏偉壯麗的巴黎歌劇院里鬧鬼的事。歌劇院經理德比埃納先生和波里尼先生辭去經理之職後,如釋重負;他們的繼任者蒙沙爾曼先生和里夏爾先生上任伊始,有個親眼見過歌劇院幽靈的置景工猝然弔死在舞台下面的台倉里,把德比埃納先生和波里尼先生的告別辭行晚會給攪了;新任經理又受到歌劇院幽靈先後兩次敲詐,四萬法郎神秘地不翼而飛;著名女歌星卡洛塔竟然在演唱拿手曲目時走調,癩蛤蟆般的鼓噪甚至驚得劇場大廳里的枝形吊燈都掉下來,當場砸死已被裡夏爾先生指定去接替幽靈的領座員吉里太太職務的看門婦,卡洛塔含羞結束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取而代之的歌壇新星克里斯蒂娜,師從所謂的「音樂天使」,亦即歌劇院幽靈,在《浮士德》中,她用自己的全部心靈去演唱瑪格麗特一角,演至最後一幕,她用超凡脫俗的歌聲呼喚天使,她的身體彷彿騰空而起,拉著全場為之震顫的觀眾一起展翅高飛,每個觀眾都以為自己插上了翅膀,這時舞台上突然陷入一片黑暗,觀眾幾乎來不及發出驚叫,燈光又重新照亮舞台,但克里斯蒂娜卻在眾目睽睽之下消失了,被劫持了;克里斯蒂娜失蹤後,她的心上人夏尼子爵也不知去向,子爵的兄長菲利普伯爵又意外身亡;圍繞著夏尼子爵和溫柔迷人的紅歌星之間的愛情故事,駭人聽聞的罪惡勾當接踵而至……這一切的一切,隨著作者的調查和講述,謎底終於揭開,原來均系「歌劇院幽靈」,一個有血有肉的醜八怪埃利克所為。埃利克天生一張連親生母親見了都害怕的臉,從未得到過女性的愛,歷經生活的種種磨難後,因羞於見人,藏身於巴黎歌劇院的地下室里,他使出一切鬼魅伎倆想要獲得漂亮動人的克里斯蒂娜的愛,僅僅是為了能過上像常人一樣的生活。至此,作者對埃利克的不幸寄予的無限同情已躍然紙上,使這出愛情悲劇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至今仍膾炙人口。
2、作者簡介
加斯東·勒魯(Gaston Leroux),1868年5月6日生於巴黎,1927年4月15日在尼斯去世,終年59歲。
勒魯一生中寫了33部長篇小說,都是在報紙、雜志上連載的通俗文學作品。勒魯涉足偵探推理小說、荒誕小說、歷史小說、政治小說、科幻小說、幽默小說、恐怖小說等各個領域。他曾在《晨報》當過新聞記者。日俄戰爭時,他常駐彼得堡。
他的作品如《黑衣夫人的芳香》、《歌劇院幽靈》、《黃室奇案》等很有名,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❾ 法國的巴黎歌劇院是怎樣的建築

巴黎歌劇院(法語:Opéra de Paris),又稱為 加尼葉歌劇院(法語:Opéra Garnier),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擁有2200個座位的歌劇院。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劇場,總面積11237平方米。歌劇院是由查爾斯·加尼葉於1861年設計的,其建築將古希臘羅馬式柱廊、巴洛克等幾種建築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規模宏大,精美細致,金碧輝煌,被譽為是一座繪畫、大理石和金飾交相輝映的劇院,給人以極大的享受。是拿破崙三世典型的建築之一。巴黎歌劇院(Opera de Paris Garnier)全名為巴黎加尼葉歌劇院,是以其建築師沙爾勒∙加尼葉(Charles Garnier)的姓氏命名的。巴黎歌劇院修建之初是供法國上流社會欣賞歌劇之用,因此在其建造過程中,不論是內部裝飾還是外表建築都極盡華麗之能事,整座建築將巴洛克式的、古典的、希臘的以及拿破崙三世時期的建築風格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規模宏大,金碧輝煌。歌劇院還被象徵了拿破崙三世和歐也尼的愛情,頂部的N和E就是證明。如今歌劇院被稱作「巴黎最俗氣的約會地點」也是有由來的,當年很多富家子弟就在歌劇院正面的裸女神入口處跟心愛的姑娘約會,後來演變為「贈送鑽石戒指訂婚」的習俗。這個全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在1989年巴士底歌劇院建成開放後,巴黎歌劇院主要集中在舞蹈劇的表演。由法國著名的偵探、懸念小說家加斯通·勒魯(1868-1927)寫下的《歌劇魅影》(後又搬演成電影、音樂劇)正是發生在眼前這座金光燦燦的建築里。

❿ 《圖蘭朵》中公主的3個謎語

這部3幕歌劇據義大利劇作家戈齊(CarloGozzi,1720—1806)的5幕同名寓言劇,由阿達米(Giuseppe Adami)與席莫尼(Renato Simoni)撰腳本,作於1921—1924年,逝世前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由阿法諾續成。其故事素材似乎取自17世紀末介紹到歐洲的波斯《仙女之箱》。此劇1926年4月5日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演,指揮為托斯卡尼尼,首演之夜,劇情到第三幕柳兒自刎時,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揮棒對聽眾說:「就在這里,普契尼放下了筆。」全劇首演為次日。這部歌劇的3幕為:第一幕,北京紫禁城前。持續的行板,表示圖蘭朵的動機。黃昏,廣場上的各式人聽官吏宣讀布告,布告上說,圖蘭朵公主將下嫁給猜中3道謎底的人,如果猜不中就會被斬首。波斯王子因猜不中,月亮出來時即被處以極刑。人們騷動著,向皇宮擁去。人群中丫環柳兒(Liu)攙扶著韃靼遜王鐵木爾(Timur),當柳兒哀求旁人幫著扶起被擠倒的鐵木爾時,鐵木爾兒子卡拉富與父親相見。周圍百姓被驅散,傳來劊子手要行刑的叫聲,鐵木爾稱柳兒無微不至地照顧他,柳兒稱「我一直無法忘記王子的笑容」,表示她內心的愛慕。劊子手磨斧子,高唱《上油,磨利斧子》,即將被處刑的追求者高喊「圖蘭朵,冷酷的美人」。在東方氛圍中,描述死刑的執行,合唱告終後,劊子手退場,眾人在廣場上仰望夜空,唱《月亮怎麼還不出來》。月亮出來後,眾人合唱《月亮出來了》,遠方傳來童聲合唱《在東方山頂上有鸛鳥在歌唱》,其旋律取自中國民歌《茉莉花》。在月光下押到刑場的波斯王子臉色蒼白,大眾合唱「可憐的年輕人,請公主赦免」,卡拉富則詛咒冷酷的公主。在月光下,圖蘭朵上場,眾人跪下,她默默拒絕大眾的請求。卡拉富被公主美貌傾倒,忘我地自語:「美如天仙,宛如夢境。」眾人都下場後,只剩下帕木爾、柳兒和卡拉富,卡拉富念叨著圖蘭朵,想跑到城牆邊去敲鑼,決心參加猜謎。3位大臣平(Ping)、彭(Pong)與潘(Pang)帶著面具出場,忠告說:「你想干什麼,快轉身,否則生命難保。」3人說:「美麗的公主也不過是一張臉兩只手兩只腳的女人。」侍女要大家安靜,因為公主在休息。3位大臣告訴卡拉富:3個謎是無法解開的,最好快快回去。卡拉富表示:「只有我才是她的戀人。」帕木爾悲哀地對他說:「你想遺棄年老的父親嗎?」哭泣的柳兒則唱詠嘆調《請聽我說,王子》(Signore,ascolta),哀求王子不要去冒險。卡拉富被感動,唱詠嘆調《柳兒別哭》(Non Piangere,Liu),一邊安慰柳兒,一邊表示堅定的決心。卡拉富不顧大家勸阻,跑到牆下大喊3聲圖蘭朵的名字,盡管柳兒等高喊「死亡」,他還是用力敲了3聲鑼,以示求婚。樂隊奏圖蘭朵主題,高官稱一切都完了,帕木爾與柳兒為之哭泣。

第二幕第一場,幕間劇。大帷幕上有各種裝飾,平、彭、潘3人各帶隨從上場,平唱《命運的銅鑼在聖殿響起》,3人唱中國風味的三重唱,他們計算為破謎處死的已有13人,反對參與這殘酷的游戲。後面又傳出《磨利斧子》的合唱,3位大臣哇慶祝婚禮的《為她鋪上柔軟的被子》,據說此旋律采自中國皇帝去寺廟禮佛時的音樂。喧鬧起,3人說又有人要被斬首,以進行曲節奏換場。第二場,皇宮前廣場。8位官員拿著寫著圖蘭朵謎題與答案的案卷,眾人交頭接耳,3位大臣也上場,年老的皇帝坐在最高層寶座上。卡拉富站在階下,帕木爾與柳兒則在圍觀群眾中,百姓跪伏在地,齊聲贊頌皇帝。皇帝勸說卡拉富取消求婚,卡拉富拒絕。進行曲聲中,侍女們在台階上撒下鮮花,台後傳來童聲之歌,圖蘭朵登場。她微視卡拉富後,以威嚴的口氣唱詠吧調《過去的故事》(In questa Reggia),敘述她祖母遭入侵的韃靼人俘虜凌辱後悲慘地死去,說她是為了替祖母報仇,才以這主意使外來的求婚者赴死。她說,沒有人能佔有她,冷酷地唱:「外邦人試試看,謎題有3個,死亡只有一次。」卡拉富也回答:「謎題有3個,死亡只有一個。」猜謎開始,第一個謎題是「在黑暗中,幻影如彩虹飛舞」。公主說:「這幻影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它為了在每個人心中蘇醒,便在每一個晚上誕生,在清晨死亡。」卡拉富回答:「希望。」官員打開答案,表示正確。圖蘭朵走到台階中段,說出第二個謎語:「像火焰非火焰,失去了生命就會冷卻,夢見征服就會復燃,顏色如夕陽艷紅,聲音清晰可聞。」卡拉富想了一會兒答:「一見到公主雙眼就燃燒、苦惱的是熱血。」答案正確,大家歡呼。公主憤怒地走下台階,第三道題是:「冰冷給你火焰,從火焰中得到更冷的冰。若盼望自由就成奴隸,想當奴隸卻變成國王。」卡拉富臉色蒼白地陷入沉思,圖蘭朵逼問,一會兒卡拉富跳起來說:「而今勝利屬於我,我的火焰會使冰融化,那就是圖蘭朵!」群眾慶賀合唱,歡呼謎已被徹底解開。圖蘭朵跪在皇帝前說,「請不要把清純的處女交給陌生人」,又面對卡拉富說:「我不會成為你的!」皇帝卻說誓言是神聖的,眾人呼應。卡拉富說,「刁蠻的公主啊,我真心愛你。」他對圖蘭朵說,解除婚約只有在天亮前回答一個問題,說出他的名字。眾人歌頌皇恩,送他入宮。

第三幕第一場,皇宮內庭。夜,卡拉富聽著遠處傳來「誰能不準睡覺」的聲音,唱著名的詠嘆調《無人入眠》(Nessun dorma),他堅信黎明一到,勝利就會屬於他。平、彭、潘上場,把一個美女推給卡拉富,美女向卡拉富獻媚。3個官吏又以財物誘惑,見美女與賄賂都不發生作用,對卡拉富說:「如查不出你的名字,我們都會被殺死,請你快離開這里。」卡拉富堅持「我的希望是圖蘭朵」,大家拔劍指向他,想逼他說出名字。這時舞台後傳來「我們知道了」的喊聲,士兵把帕木爾和柳兒押上來,圖蘭朵登場。圖蘭朵一聲令下,先審帕木爾,柳兒挺身而出說,只有我知道他的名字卡拉富想去救柳兒,反被逮捕,柳兒當著卡拉富的面被拷打,圖蘭朵問她為什麼不願說出名字,她說「這是愛情的力量」。柳兒唱《隱藏在心裡的愛比痛苦更堅強》(Tanto amore segreto),她對圖蘭朵說,我沉默地把他的愛給你,我雖然會失去一切,但這是心愛者最珍貴的禮物。這時大眾叫道「殺頭,殺頭!」劊子手出現,柳兒唱詠嘆調《公主你冰冷的心》(Tu che di gel sei cinta),她說公主你懂得愛後,冰冷的心就會被熱情的火焰融化。趁衛兵不注意,她拔劍自刎,普契尼原作到此為止。續完的內容是,帕木爾靠在柳兒屍體邊痛哭,送葬的隊伍遠去後,卡拉富與圖蘭朵的二重唱。卡拉富扯去圖蘭朵的面紗,說冰冷的公主,你應看看這為你而流的熱血。圖蘭朵表示,即使面紗拿掉,我的心仍在天上。卡拉富強行親吻,圖蘭朵自語:「我究竟怎麼了?我輸了?」她的心終於融化,流下了眼淚。台後傳來優美的歌聲,人們慶賀黎明來臨,卡拉富的愛情誕生,圖蘭朵唱詠嘆調《淚水盈眶》。卡拉富說:「今天公主已屬於我,我要把名字和生命都獻給你,我是韃靼王子卡拉富。」圖蘭朵拉著他的手走向大眾等待的廣場。第二場,皇宮前廣場。早晨,在進行曲下,皇帝坐上寶座,大眾高呼萬歲。圖蘭朵與卡拉富上場,圖蘭朵說,「父親,我已知道了這個年輕人的名字,他的名字叫作愛。」卡拉富與圖蘭朵擁抱在一起,群眾高唱「太陽,生命,願一切永遠」的合唱祝賀他們幸福,劇終。 全劇在神秘與恐怖情緒的背景襯映下,以中國公主圖蘭朵、韃靼王子卡拉夫、韃靼侍女柳兒三個人物為主線,成功地表現了一個充滿人性而又離奇曲折的愛情主題。

閱讀全文

與歌劇院謎底法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外婆的家觀後感 瀏覽:115
吸血鬼大電影中文版 瀏覽:766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1
新加坡電影院線有哪些 瀏覽:326
色微電影影視大全 瀏覽:862
派對英語電影視頻 瀏覽:204
一部感人的電影翻譯 瀏覽:722
說到導演的電影英語 瀏覽:787
音樂在電影活著的作用 瀏覽:764
甲午大戰爭電影觀後感 瀏覽:56
迷你特工隊秘密特工隊艾斯大電影 瀏覽:751
民治橫店電影院 瀏覽:648
決戰時刻電影觀後感 瀏覽:590
一般電影院多大 瀏覽:278
一部電影一個石頭怪 瀏覽:648
劉德華電影阿虎圖片 瀏覽:335
經典電影圖片大全高清 瀏覽:970
大視界tv的電影密碼是多少 瀏覽:528
幸運之神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762
死侍電影英文版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