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墮落花的法國電影
◎ 英文片名:Nikita
◎ 中文譯名:尼基塔/墮落花/霹靂煞
◎ 其他外語片名:La Femme Nikita
◎ 類別:驚悚/劇情
◎ 地 區:法國
◎ 語 言:法語
◎ 上映日期:1990年2月21日 法國
◎ 片 長:117分鍾
◎ 色 彩:彩色
◎ 分 級:西班牙:18 美國:R 從小就缺少父愛、年少不羈的尼基塔(安妮·帕里洛德 Anne Parillaud 飾)和朋友們因為在搶劫一間店鋪時失手殺死聞訊而來的警察,尼基塔引殺人罪被送到了女子監獄。本以為下半輩子將在獄中無聊度過,不料,一個秘密為政府服務的組織挑選上了尼基塔,尼基塔從監獄又來到了特種兵訓練基地。
數年過去,尼基塔已成為一名出色的特務。這次她被派到了義大利執行任務。為掩人耳目,她在義大利尋找了一個幌子丈夫。本為完成任務,但面對丈夫的溫柔,尼基塔真的愛上了這個男人。當她的上司化身為她的父親和她的丈夫坐在客廳里閑聊時,尼基塔完全融化在家庭的溫情中。
但是尼基塔明白,她所享受的溫情是有期限的,不久她就要去面對冰冷的槍口…… 《墮落花》由法國最具身價及知名度的導演呂克·貝松所執導,由一個特務殺手的角度,來解剖國家官僚體系背後的恐怖黑手,呈現呂克·貝松對人性的探索,曾經被好萊塢重拍成美國版的《雙面女蠍星》,為呂克·貝松的作品中較具商業色彩的影片之一。
這是一部《發條橙》和《窈窕淑女》的混合體,是一部極度暴力的黑色片。呂克·貝松顛覆傳統,超越了一般的動作驚險片,賦予影片一種時尚和迷幻的色彩,為女殺手電筒影開展了一種新類型。1993年的美國重拍版《雙面女蠍星》(Point of No Return)非常忠實原片,但缺乏原片的精髓。後來美國還改編成電視劇。香港則把它改拍成《黑貓》系列片。 1990年 Mystfest(Best Actor) 切基·卡尤
1991年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David) Best Foreign Actress (Migliore Attrice Straniero) 安娜·帕里約
1991年 法國凱撒獎(César)
Best Sound (Meilleur son) (提名) Gérard Lamps
Best Sound (Meilleur son) (提名) Pierre Befve
Best Sound (Meilleur son) (提名) Michel Barlier
Best Proction Design (Meilleurs décors) (提名) Dan Weil
Best Editing (Meilleur montage) (提名) Olivier Mauffroy
Best Cinematography (Meilleure photographie) (提名) Thierry Arbogast
1991年 凱撒獎
Best Actress (Meilleure actrice) 安娜·帕里約
Most Promising Actor (Meilleur espoir masculin) (提名) 馬克·迪萊特
Best Music Written for a Film (Meilleure musique) (提名) 艾瑞克·塞拉
Best Film (Meilleur film) (提名) 呂克·貝松
最佳導演 (提名) 呂克·貝松
1991年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
Best Director - Foreign Film (Regista del Miglior Film Straniero) 呂克·貝松
1992年 金球獎(Golden Globe) 最佳外語片 (提名)
1992年 日本學院獎(Award of the Japanese Academy) Best Foreign Film (提名)
❷ 求好看得電影.
1. City of God 這是一部巴西電影,講青少年在罪惡中成長的,非常震撼。另外巴西出的還有: central station, the house of sand 都是很好的電影。
2. Kolya 是捷克電影,其情節和藝術都可以稱得上是一流的。捷克電影很少受到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約束,(看了捷克作家卡夫卡,米蘭.昆德拉的書就會感受到)捷克出的電影還有:Zelary, Up and down, Divided we fall...都是很值得看的電影。
3. The shore (Bereg) 蘇聯電影,國內翻譯是「岸」這絕對是和「走出非洲」「齊瓦格醫生」「魂斷藍橋」等經典電影齊名的好片子。其導演還出過「Teheran 43」(德黑蘭 43年)也是非常好的。 此外,蘇聯近期出的還有:The Italian, Burnt by the sun...。 The return 藝術手法很好,但情節有點晦澀。
4. Les Destinees, A very long engagement 都是法國片,場面大,值得看,但算不上是一流的,My wife is an actress 是喜劇片,也不錯。 Baise Moi, Irreversible 國內稱為色情片,其實這兩部片子,都是以女子被侮辱作為平台,來表達電影拍攝技巧和藝術展現手法的,很值得一看。
5. The ekators 德國片,故事情節和藝術水平都是一流的。
6. Turtles can fly 土耳其電影,是一部了解庫德族生活的好片子。其導演可能和李安一樣人,在美國,拍的外國事。另外還有一部土耳其電影:Distant 也不錯。
7. Fireworks wednesday, Kandahar, Crimson gold 都是伊朗電影,雖不是一流的,但很清爽,值得回味。
8. 英國和美國這幾年還真沒有出幾部像樣的片子,就不在這里啰嗦了。
❸ 呂克貝松的詳細電影及個人資料
呂克·貝松 (法文:Luc Besson;)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
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貝松很快調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決心做一名電影製片人,於是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 呂克·貝松
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Besson、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坦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基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了一個殺手和一個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津津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 呂克·貝松
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則似乎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導演作品
哥倫比亞人Colombiana(2011) 昂山素季The Lady(2011)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3Arthur et la guerre des deux mondes(2010)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2010)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2Arthur et la vengeance de Maltazard (2009)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1994) 亞特蘭蒂斯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1988) 地下鐵Subway (1985) 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 (1983)
編劇作品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2010) 暴力街區2:終極 Banlieue 13 Ultimatum (2009) 颶風營救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呂克·貝松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Bandidas (2005) 13區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Taxi 3 (2003) 換命快遞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The (2000) 的士速遞2Taxi 2 (2000) 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 (1983)
監製作品
家園HOME (2009) 巴黎諜影《from Paris withl ove》(2010)
獲得榮譽
1.1985年憑借《地鐵》獲得第11屆法國電影愷撒獎十三項提名和三項獎 2.1987年憑借《碧海情》獲得第14屆愷撒獎八項提名和兩項獎 3.1989年憑借《尼基塔》獲得第16屆愷撒獎九項提名和一項獎
❹ 法國電影瘋狂計程車男主角的詳細介紹
薩米·納塞利 Samy Naceri
薩米·納塞利出生在巴黎的第四區,原名賽伊德·納塞利,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法國人。從少年時期開始,他便對電影充滿嚮往,雖然實現理想的路途並不順暢,但這個有著灰蘭色雙眼的漂亮男孩在將名字從生澀的「賽伊德」該成「薩米」之後,開始步入正軌。盡管當時非裔移民在法國影壇還很少受人關注,但薩米一直在鍥而不舍。
也許沒人想過,任人皆知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曾出現過薩米的身影,他在這部經典影片中甚至連姓名都沒有,只是扮演了1號反恐特警。1995年,他參演了《Rai》,這部描寫郊區青年生活的電影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為他贏得了特別獎,在巴黎電影節中再奪特別關注獎。不過,薩米的真正成名始於呂克·貝松的青睞,《的士速逮》是他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薩米成為高票房的受益者,並且一發不可收,接連出演了《的士速逮2》和《的士速逮3》。
從小角色到男一號,從動作片到電視電影,薩米陸續出演了多部電影,其中包括哥哥畢比·納塞利為他度身打造的《黑道無間》、與伊莎貝爾·阿佳妮同台獻藝的《悔過的女人》,以及最近為他贏得戛納最佳男演員獎的戰爭史詩《光榮歲月》(Indigènes)。
死亡直覺 Instinct de mort, L' (2008)
Death Instinct
的士速遞4 Taxi 4 (2007).....Daniel Morales
的士速逮4 / 終極殺陣4 / 的士速逮4 / 終極殺陣:最後沖刺
Ennemi public n° 1, L' (2007)
Ennemi public n° 1, L'
Instinct de mort, L'
The Death Instinct
光榮歲月 Indigènes (2006).....Yassir
Days of Glory
Dias de Glória
Dni chwaly
Infödd soldat
Polemistes se xeno metopo
Nativos - Días de gloria
Bab el web (2005).....Kamel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Daniel
的士速逮3 / 終極殺陣3
黑道無間 Mentale, La (2002).....Yanis
The Code
悔過的女人 Repentie, La (2002).....Karim
The Repentant
獵豹行動 Nid de guêpes (2002).....Nasser
奪命蜂巢
The Nest
瘋狂世界 Aîné des Ferchaux, L' (2001).....Mike Baudet
小姆指 Petit poucet, Le (2001).....Le soldat à la jambe de fer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Daniel Morales
的士速逮2 / 終極殺陣2
回到阿爾及爾 Là-bas... mon pays (2000).....Issam
Return to Algiers
女人只有一種 Une pour toutes (1999).....Sam Morvan
One 4 All
Un pur moment de rock'n roll (1999).....Kamel
騙徒之歌 Cantique de la racaille (1998).....Joël
Melody for a Hustler
的士速遞 Taxi (1998).....Daniel Morales
的士速逮 / 終極殺陣 / 計程車司機
Autre chose à foutre qu'aimer (1997).....Manu
愛在巴黎 Love in Paris (1997).....Drug Dealer #1
9 1/2 Weeks II
Another 9 1/2 Weeks
Another Nine & a Half Weeks
Another Nine & a Half Weeks
這個殺手不太冷 Léon (1994).....SWAT #1
終極追殺令 / 殺手萊昂 / 殺手裡昂
The Cleaner
Leon
"Tous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 de leur âge..." (1994).....(1 episode, 1994)
❺ 有誰可以告訴我哪裡有法國電影《蝴蝶》的英語簡介啊..急用。謝謝
Julien (Michel Serrault) is a bitter old man in the midst of an emotional desert. His collection of butterflies constitutes his sole passion. One day, he makes his new little neighbor's acquaintance, Elsa (Claire Bouanich), visibly neglected by her mother but looks unfavorably on her intrusion in his life. One day, he's going to the Alps to try to find a rare species of butterfly, the Isabelle and for his greatest pleasure, Elsa invited herself to the trip...
If you ever want to spend an evening in front of a DVD and if you search for originality, then this Philippe Muyl's flick hasn't your name on it. How many times have we seen the eternal recipe of a friendship story between a grumpy old man and a little girl as fresh as a daisy? Making Julien and Elsa go into the Alps to try to discover the Isabelle is a pretext to bring them together and make them know each other. At first, it's hostility. At the end, complicity prevails. Between the two poles, a scheled psychological evolution. In short, on the surface "the Butterfly" (2002) smells the reheated. However, although Muyl has limited talents as a film-maker (the success of "Cooking and Dependences" 1993 is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tandem Jean-Pierre Bacri/Agnès Jaoui), there's something warm in his work. The presence of the little Claire Bouanich is partly responsible of it. She's so gorgeous of freshness and spontaneity that it would take a heart of stone to resist her. Definitely no Shirley Temple. She sees in Julien, the grandfather she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and especially an experienced person to take care of her. Getting in contact with him, she learns life with its joys and sorrows and her hill-walking is rich in learning lessons so that it's nearly an initiatory travel for her. Beside her, Michel Serrault is excellent as usual.
Tenderness for his two main characters, preposterous explications but adapted to a child's faculties of understanding to bring touches of humor (did you know that shooting stars are locks of hair God loses?). Philippe Muyl mixes these two things and by letting oneself slip into this touching story, one just has to be charmed along the way and the work is done. And it works rather well. There's a feel-good factor that dominates our minds throughout the projection and sometimes it's comforting to feel this. Moreover, the wild beauty of the Alpin countryside is highlighted to add a decent amount of poetry.
But probably to avoid a break of tone, the director erased as much as possible dramatic sides of the story, particularly the hateful misunderstanding according which Julien is suspected to have kidnapped Elsa when she left of her own free will. During the time the two protagonists are in the mountains, this point is taken to the back seat and after Elsa fell into the hole and help rescue her, Julien is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but we can watch him leaving it rather freely without any trouble. Philippe Muyl glossed over this point. Fortunately, that doesn't muck up the bliss of the projection but beware Mr Muyl! You came close to disaster! At the end of the road, the most cynical ones will only probably see a simpering flick without any real depth and tailor made to furnish an evening in front of the telly. As for the others: if you are sick of watching violent or bloody movies à la "Kill Bill" (2003/2004), why not having a break with this certainly stereotyped proct but so cute which surfs on the wave of unexpected popular movies like "une hirondelle a fait le printemps" (2001) through the simple philosophy it brings out: earth connection, a return to the basic pleasures of life.
❻ 求一電影
Возвращение
簡體中文名: 回歸
編劇: Vladimir Moiseyenko
導演: Andrei Zvyagintsev
主演: Vladimir Garin / Ivan Dabronrdvav / Konstantin Lavronenko
上映年度: 2003
官方網站: http://www.kino.com/thereturn/index.html
語言: 俄語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又名: 歸鄉 / 回家 / 爸不得愛你 / Vozvrashcheniye / The Return
劇情簡介 ······
一個失蹤十二年的爸爸,一個只在一張褪色照片中出現過的男人。回家後,說要帶兩子到荒島旅行。當三人踏上旅途,遇上一次又一次的困難時,爸爸只是袖手旁觀,似要借著軍訓式的鍛煉令兩個孩子快速成長,於平靜的荒島上,父親與幼子的沖突加劇,連長子也被捲入漩渦。最後一切終於在一聲巨響下消弭,轉化成一個無可挽回的結局……
影評:
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故事套路,一個陌生人突然闖入一些人的生活,那些人驚訝,不安,他們之間通常會有沖突,但是最後大部分都以煽情的和解作為結局,皆大歡喜。而這部榮獲2003年金獅獎的俄羅斯影片《回歸》卻以一種悲劇的形式表現了一個陌生人闖入平靜生活的故事,以一種令人惆悵的劇情讓人久久無法平靜。
其實,片子的陌生人並不「陌生」,安德烈和伊萬兄弟倆突然面對出走十二年的父親的回歸,而此時的兄弟倆都還是孩子,與父親過早同時過長時間的分離使父親成了陌生人,這樣一個本應是他們最熟悉的人以一個陌生人的身份介入他們的生活,而沖突顯然不可避免。當父親帶上兩個兒子出去遊玩時,一場前途未卜的父愛追尋之旅似乎就此展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悲哀的發現,兄弟倆面對的是父親的回歸,而非父愛,父親是一種你無法排斥的身份,而父愛不然,這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一種愛。顯然,十二年的分離造成了隔閡無法在一次幾天的遊玩中彌補,而那本應深厚的父愛也無法在幾天內結成。所以,沖突不斷發生,不斷激化,年長的安德烈更成熟穩重些,他對父親也有更多的期待,所以他對父親言聽計從,這也表現了他對父愛的一種渴望。而伊萬則更乖僻些,他從一開始就對突然出現的父親有種抵觸,他的身上也充分體現了一個長期缺乏父愛的孩子的心理缺陷。兩個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著缺乏父愛的孩子的心理,對於一個突然出現的父親,他們不知所措,同時充滿期待。
父親是個復雜的角色,在離家的十二年中他無疑具有了豐富的閱歷,他在錢包被搶時能成熟冷靜的駕車將錢包追回,他能熟練的處理旅途中遇到的種種麻煩,他能在一天內就批裝出一艘小船。但是,他顯然不知如何去對他的孩子,他總是沉默而嚴厲,用一種近乎冷酷的態度對待著孩子,從他的表現上我看到的更多是一種父權,而非父愛。我們習慣了「嚴父慈母」的角色分配,但是這兩個十二年不見父親的孩子需要的恰恰是一位「慈父」,一位能誠心去彌補十二年未盡父親之責的父親。從一些細節看,這位父親對他的兒子也關心,也有著些許的愛,但是他時刻表現出的冷漠和粗暴使得他與孩子的關系日漸緊張,以至於在小島上到達了愈加不可調和的地步。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等待著一個煽情的父子理解抱頭痛苦的情節,但是導演用一種慘烈的方式將父子的沖突推向了最高潮,在一次沖突後,伊萬不顧一切的爬上高高的燈塔,而父親在追趕上燈塔時,失手從燈塔掉下,結束了生命。在他爬上燈塔的那一幕,從他的表情和呼喊的聲音我已經看到了他發自一個父親內心的焦急,或許他的父愛已經被激發,或許他馬上將爬上燈塔和兒子抱頭痛哭,但是情節在此突然一轉,從高處墜下的父親將父愛永遠埋藏在了心底。結尾,兄弟倆將父親的屍體用船從島上運抵岸邊,但是最終只能看到父親的屍體隨船沉入海中,此時的他們只能失聲大喊著父親,然而一切已經不可挽回,一出悲劇令人可嘆。最令人嘆息的是,在見到父親的屍體沉入大海的剎那,他們對父親的感情一刻的迸發之後,很快他們的表情又陷於冷漠,正如我所說,幾天的經歷無法培養出父愛,哪怕是如此慘烈的經歷,他們甚至沒有流淚,當伊萬在父親車中找到一張他們幼時的照片時,安德烈也只是淡淡的一句「收好吧」,這應是一種更大的悲劇。
一個父親應該怎樣愛他的孩子,特別是一個失職的父親,長期以來,我們都對父親的角色予以模式化,嚴厲,將愛深藏於內心成了一個「堅強父親」的固定標簽。就如劇中的父親,他盡管在幾天里一直照顧關心著孩子,但是他身上總有一絲神秘,讓他不那麼可親,他甚至沒有向孩子解釋他為什麼要離開他們十二年。所以,我想一個父親或許更應該表現出他的感情,打破社會長期形成的那種父愛觀,事實上,那樣的父愛生出的往往是一種父權,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那種過分的所謂嚴厲只能使他們感到恐懼。男人拋妻棄子的故事我們聽的太多,這部《回歸》沒有落入對男人的道德抨擊和對孩子寂寞生活的傷感描述的俗套,它顯得更殘酷,但是也更接近真實,更啟人思考。
和很多以孩子為主角的影片一樣,該片小演員的表現同樣出色,安德烈將一個長子形象演繹的非常好,他對父親更多期待,但是並不是那種「馬屁精」式的,更多的是一種相對的成熟,特別是父親死後,伊萬不知所措時,他表現出的沉穩令人印象深刻。當然,還是伊萬的扮演者的表演更為出彩,他將一個失去父愛灌溉的心靈的那種多疑,乖僻,仇恨都表現的淋漓盡致。飾演伊萬的小男孩讓我想起了法國電影《惡魔》中的那個小男孩,一樣的叛逆,一樣的有一雙充滿仇恨的眼睛,一樣的有精彩演出。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畫面拍的非常美,與片中略帶沉重的故事不同的是片中的景色充滿了亮色,即使在大雨時也是如此,影片中父子三人的一路遠行,加上多變的天氣,俄羅斯的多樣風光也得以展示,配上神秘感的悠揚音樂,導演為我們展現了很多美麗的畫面。
在影片的結尾,一組黑白照片逐一出現在屏幕上,有這次出行的照片,有兄弟倆幼時的照片,但是照片上卻遲遲沒有出現父親的印象。直到最後一張照片,那是父親年輕時的照片,懷中抱著一個小孩,或許是剛出生不久的安德烈,父親當時笑的一樣燦爛,那或許是他父親角色開始的時候,但是他父親角色的結束是那樣的悲哀,甚至沒有一張照片。是什麼讓這個男人忍心拋下妻兒?是什麼讓他又回到了孩子身邊?又是什麼讓他將父愛埋藏在心底?他將這些秘密帶入大海,帶給我的是更多的思考。
下載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7321/
❼ 速度與激情7中的片尾曲中的 那個略帶沙啞的女聲歌曲是什麼
I
Will
Return(電影《速度與激情7》插曲)
歌手:Skylar
Grey
When
you
close
your
eyes
當你沉默無語
緊閉雙眼
You
can
see
the
day
rewind
依稀可見回憶倒帶
All
the
laughs
and
stupid
fights
仿見曾經所有的歡笑和愚蠢的爭吵
You
and
I
we
roll
like
thunder
in
the
skies
你我像是劃破天際的一聲驚雷
Just
like
a
party
breaks
at
dawn
恰似破曉晨光的狂歡
It
never
stops
for
long
而這短暫的美好卻不會永恆
I
will
return
don't
you
ever
hang
your
head
我終會回來
你不會垂頭靜守么
I
will
return
in
every
song
that
is
unsaid
如那未完待唱的歌
我終會返回
Our
memory
is
always
within
reach
你我憶回的往昔總是這般觸手可及
I
will
return
I
will
return
don't
you
ever
hang
your
head
我終會回來
我終會回來
你不會垂頭靜守么
When
you're
feeling
empty
當你失落空虛時
I
will
be
the
fuel
you
need
我會是你需要的動力
To
keep
on
pushing
on
down
the
lonely
street
就在那孤寂的征途中繼續前行
And
I'm
always
in
the
dark
unseen
無言的黑暗角落
我會靜默相守
Home
like
headlights
on
the
lawn
家像是照亮蒼茫的一道亮光
I'm
never
gone
for
long
我絕不會就此決然而去
I
will
return
don't
you
ever
hang
your
head
我終會回來
你不會垂頭靜守么
I
will
return
in
every
song
that
is
unsaid
如那未完待唱的歌
我終會返回
Our
memory
is
always
within
reach
你我憶回的往昔總是這般觸手可及
I
will
return
I
will
return
don't
you
ever
hang
your
head
我終會回來我終會回來
你不會垂頭靜守么
I
will
return
don't
you
ever
hang
your
head
我終會回來
你不會垂頭靜守么
I
will
return
don't
you
ever
hang
your
head
我終會回來
你不會垂頭靜守么
I
will
return
in
every
song
that
is
unsaid
如那未完待唱的歌
我終會返回
Our
memory
is
always
within
reach
你我憶回的往昔總是這般觸手可及
I
will
return
I
will
return
don't
you
ever
hang
your
head
我終會回來
我終會回來
你不會垂頭靜守么
❽ 誰會寫法國電影<<蝴蝶>> 的英文觀後感...
Julien (Michel Serrault) is a bitter old man in the midst of an emotional desert. His collection of butterflies constitutes his sole passion. One day, he makes his new little neighbor's acquaintance, Elsa (Claire Bouanich), visibly neglected by her mother but looks unfavorably on her intrusion in his life. One day, he's going to the Alps to try to find a rare species of butterfly, the Isabelle and for his greatest pleasure, Elsa invited herself to the trip...
If you ever want to spend an evening in front of a DVD and if you search for originality, then this Philippe Muyl's flick hasn't your name on it. How many times have we seen the eternal recipe of a friendship story between a grumpy old man and a little girl as fresh as a daisy? Making Julien and Elsa go into the Alps to try to discover the Isabelle is a pretext to bring them together and make them know each other. At first, it's hostility. At the end, complicity prevails. Between the two poles, a scheled psychological evolution. In short, on the surface "the Butterfly" (2002) smells the reheated. However, although Muyl has limited talents as a film-maker (the success of "Cooking and Dependences" 1993 is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tandem Jean-Pierre Bacri/Agnès Jaoui), there's something warm in his work. The presence of the little Claire Bouanich is partly responsible of it. She's so gorgeous of freshness and spontaneity that it would take a heart of stone to resist her. Definitely no Shirley Temple. She sees in Julien, the grandfather she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and especially an experienced person to take care of her. Getting in contact with him, she learns life with its joys and sorrows and her hill-walking is rich in learning lessons so that it's nearly an initiatory travel for her. Beside her, Michel Serrault is excellent as usual.
Tenderness for his two main characters, preposterous explications but adapted to a child's faculties of understanding to bring touches of humor (did you know that shooting stars are locks of hair God loses?). Philippe Muyl mixes these two things and by letting oneself slip into this touching story, one just has to be charmed along the way and the work is done. And it works rather well. There's a feel-good factor that dominates our minds throughout the projection and sometimes it's comforting to feel this. Moreover, the wild beauty of the Alpin countryside is highlighted to add a decent amount of poetry.
But probably to avoid a break of tone, the director erased as much as possible dramatic sides of the story, particularly the hateful misunderstanding according which Julien is suspected to have kidnapped Elsa when she left of her own free will. During the time the two protagonists are in the mountains, this point is taken to the back seat and after Elsa fell into the hole and help rescue her, Julien is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but we can watch him leaving it rather freely without any trouble. Philippe Muyl glossed over this point. Fortunately, that doesn't muck up the bliss of the projection but beware Mr Muyl! You came close to disaster! At the end of the road, the most cynical ones will only probably see a simpering flick without any real depth and tailor made to furnish an evening in front of the telly. As for the others: if you are sick of watching violent or bloody movies à la "Kill Bill" (2003/2004), why not having a break with this certainly stereotyped proct but so cute which surfs on the wave of unexpected popular movies like "une hirondelle a fait le printemps" (2001) through the simple philosophy it brings out: earth connection, a return to the basic pleasures of life.
❾ 今天周六,有什麼好電影推薦
狙擊電話亭
玩命記憶》,《魔術師》,《致命魔術》。《日落之後》,《劍魚行動》,《完美盜賊》
父子
《死神來了》 《生死頻率》 靈幻夾克》
❿ 大家推薦一些回到過去的科幻電影,比如蝴蝶效應這樣的電影,要精彩點的哦!謝謝!
《回到未來1-3》
可以把它稱為是此類電影的經典之經典.嚴謹的邏輯,環環相扣的情節設計,讓那時的我看得嘖嘖稱奇。即使現在來看依然是百折不扣的好片!不過那裡描寫的21世紀似乎比較土了點。
《來訪者》(The Visitors)
中文名稱:來訪者
英文名稱:The Visitors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93年
電影導演:Jean-Marie Poiré
電影演員:
Christian Jean Reno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劇情簡介:
12世紀的法國,貴族騎士玫德?瑟伯特和他的僕人安德魯吃了糊塗巫師的一劑「時光穿梭魔力葯水」,結果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已身在21世紀的美國芝加哥。 正當莫名其妙的康德和傻乎乎的安德魯被這個陌生喧鬧的城市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兩個卻誤打誤撞地結識了康德的後代??漂亮的朱麗婭以及她的未婚夫亨特在他們的幫助下,康德和安德魯總算弄清了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並且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康德不盡快回到自己的那個時代,他的後代子孫便不復存在,朱麗婭她們也就會統統消失掉。於是,為了返回家園,康德主僕二人歷盡艱辛,鬧出了一籮筐的亂子和笑話……
1993年,法國高蒙電影公出品的一部非常賣座的科幻喜劇《來訪者》(Les Visiteurs),它不僅在法國及全歐洲賺得了豐厚的票房,甚至在亞洲也有不錯的收益,以至於高蒙公司在當時美國翻拍法國片的熱潮中揚言:決不將翻拍權賣給美國(其實,說實話《來訪者》怎麼看都像是《回到未來》的法國翻拍版)。而且在1998年,高蒙公司又拍攝了《來訪者》的續集《時間走廊:來訪者2》(The Corridors of Time: The Visitors 2),反響依然很好。 可話說到了1999年,不知高蒙公司被觸動了哪根弦兒,終於還是把《來訪者》的翻拍權拱手交給了美國迪斯尼公司??大概是估摸著油水榨得差不多了,再不賣就賣不出去了。不管法國人的算盤是如何打的,反正美國人可覺得撿了個大便宜;迪斯尼立刻投資4000萬美元,如數請來了當年法國版的導演、編劇、演員等原班主創人馬,再加上美國這邊身手不凡的專家,風風火火地拍起了這部美國版的《來訪者》。 對於本片第一男主角讓?雷諾,就不用筆者多費口舌給大家介紹了吧(沒聽說過他的快去惡補一下呂克?貝松的《殺手萊昂》),不過要特別提一句的是:大家在好萊塢片子里見到的雷諾都是以「英雄」形象出現的,可實際上他在法國是以演喜劇而聞名的??《來訪者》就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憨豆先生主演的
《黑爵士之時空穿梭記》(Blackadder Back & Forth)
中文名稱:黑爵士之時空穿梭記
英文名稱:Blackadder Back & Forth
別名:Black Adder V - Back and Forth,Time for Blackadder (UK) (working title),Untitled Blackadder Millennium Project (USA) (working title)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千禧特輯
發行時間:1999年12月31日
導演:保羅·維蘭德 Paul Weiland
演員:羅溫·艾金森 Rowan Atkinson
托尼·魯賓遜 Tony Robinson
史蒂芬·弗萊 Stephen Fry
休·勞瑞 Hugh Laurie
科林·菲爾什 Colin Firth
米蘭達·理查森 Miranda Richardson
蒂姆·麥克南尼 Tim McInnerny
李克·馬耶 Rik Mayall
凱特·莫斯 Kate Moss
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簡介:
【片 名】:黑爵士之時空穿梭記 Blackadder Back & Forth
【類 型】:喜劇 / 科幻 / 短片
【導 演】:保羅·維蘭德 Paul Weiland
【演 員】:羅溫·艾金森 Rowan Atkinson 托尼·魯賓遜 Tony Robinson 李克·馬耶 Rik Mayall
史蒂芬·弗萊 Stephen Fry 休·勞瑞 Hugh Laurie 蒂姆·麥克南尼 Tim McInnerny
科林·菲爾什 Colin Firth 凱特·莫斯 Kate Moss 米蘭達·理查森 Miranda Richardson
【片 長】:33分鍾
【首 播】:BBC_1999年12月31日
【語 言】:英語
【字 幕】:外掛英文(小妖第一次調字幕,網上找來的字幕大多延遲,幀速不匹配加亂碼,整的好辛苦啊〒_〒)
【伺服器】:BiG BanG 9
【分享時間】: 周二、四、六
【內容介紹】:
It's Millennium Eve and Blackadder is hosting a dinner party for a few select friends, Lady Elizabeth (Miranda Richardson'), Viscount George (Hugh Laurie), Archbishop Melchett (Stephen Fry), and Archbishop Darling (Tim McInnerny). Baldrick (Tony Robinson) devises yet another of his infamous cunning plans to help his ever greedy master Edmund Blackadder (Rowan Atkinson) con money from his gullible friends. The pair build a "time machine" from empty cereal packets and place bets with their friends as to when in history they will travel, retrieving various artifacts from their travels as proof, items which Blackadder already owns! However, in a strange twist of fate the time machine actually works and the pair are thrown back in history initially to the Jurassic period. Graally the pair start to return to their own time stopping off at various famous times in history such as Sherwood Forest and the Battle of Waterloo but will they make it home?
☞ 精彩看點:
本片為黑爵士家族傳奇的最後一章。首播是1999年的最後一天,算是千禧特別節目,講述古怪的 Blackadder 和他的笨蛋僕人 Baldrickus 在新千年前夕的時光旅行故事。原本他們是想設下一場騙局,贏得賭注,但卻弄假成真,竟然回到遠古意外地滅絕了恐龍,還見到了伊麗莎白一世,差點被斬首,好在隨身攜帶的薄荷糖救了他一命,還痛打了大文豪莎士比亞,理由是莎士比亞給現代人帶來了痛苦,接著又在其鼓動下,使俠盜羅賓漢被手下人一起用箭射死……那麼以後的事情如何呢?這里賣個關子,大家還是自己看比較過癮。
本劇極具搞笑之能事,在離奇荒誕的之中,對當今社會的一些非道德行為給予了辛辣的諷刺。場面宏大,由於是時光穿梭題材,裡面很多演員身兼多角,非常考驗演技;明星雲集,其中 Colin Firth 扮演莎士比亞(⊙﹏⊙ 被豆豆又打又踢),Rik Mayall 扮演羅賓漢,甚至還有超級名模 Kate Moss ★~★ 客串演出!
☞ 相關鏈接:
官 網:http://www.bbc.co.uk/comedy/blackadder/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212579/
Epguides:http://epguides.com/BlackAdder/
TV.com:http://www.tv.com/blackadder-back-&-forth/episode/122028/summary.html
Fans站:http://www.blackadderhall.com/specials/back_and_forth.shtml
《時光機器》(The Time Machine)
中文名稱:時光機器
英文名稱:The Time Machine
別名:時光凶間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2年
電影導演:西蒙·威爾士 Simon Wells
電影演員:
傑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蓋·皮爾斯 Guy Pearce 馬克·艾迪 Mark Addy Yancey Arias 馬克思·貝克 Max Baker 理查德·蓋特羅內 Richard Cetrone Jacob Chambers Michael Chaturantabut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轉自伊甸園
壇主發布的雙CD版本無完整源
◆原 名:The Time Machine
◆譯 名:時光機器
◆導 演:Simon Wells
◆編 劇:H.G. Wells
戴維 鄧肯(David Duncan)
◆演 員:蓋伊 皮爾斯 (Guy Pearce) ...... Alexander Hartdegen
馬克 埃迪 (Mark Addy) ...... David Philby
菲麗達 洛 (Phyllida Law) ...... Mrs. Watchit
Laura Kirk ...... Flower Seller
Josh Stamberg ...... Motorist
◆類 型:科幻/冒險/動作
◆片 長:95 分鍾
◆上 映:2002年
◆國 家:美國
◆語 言:英語
◆字 幕:中文/英語/西班牙語
◆文 件:1CD (698M)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268695/
◆評 分:5.5/10 (11,366 votes)
◆分 級:英國:PG 阿根廷:13 德國:12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亞:M 西班牙:7 法國:U 挪威:11
-----------------------------------------------------------------
◆視頻尺寸:640*272
◆壓縮格式:XviD 884k + MP3 128k
-----------------------------------------------------------------
◆簡 介:
1895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副教授亞歷山大·哈德金博士,人近中年卻仍抱有著孩童一般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滿腦子旁人看來稀奇古怪的理論。這些理論從來得不到校長的賞識,總是被看作「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打入冷宮。縱使如此,亞歷山大還是決定自行建造一部時間機器來向世界證明--人類完全可以在時空中穿梭旅行。
為了避免冒然改變過去所可能造成的邏輯混亂和時空崩塌,哈德金全力著手飛向未來的計劃。整個建造過程都進展得非常順利,親手建造的機器終於完美地啟動,時間如流水般劃過,世界以驚人的速度變化,時間旅程展現出一幅幅奇麗而又壯觀的景象。時間機器載著他成功地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2005年的紐約。
時間機器的降落地點已經不是他出發時的實驗室,紐約周遭環境的改變更是讓他大吃一驚。公眾圖書館變成了徹底的虛擬真人互動式訪問系統(保守的評價,這在2002年的今天看來,仍有些過於「科幻")。人們所熱衷談論的,是關於在月亮上建立新殖民地的雄偉計劃。受到科學家本能的好奇心趨使,亞歷山大迫不及待地動身前往另一個未來--2007年。的確,沒有什麼比看到人類成功殖民月球更激動人心的了。
誰也沒有料到,在未來等待著他的是如此難以想像的險境。人類的殖民計劃出了大問題,肉眼就可以察覺天空中的月亮已經變得比過去大得太多。事實上殖民計劃給月亮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月球的運行軌道正在下降,很快將墜入地球。來自月亮的碎片轟擊著紐約的曼哈頓區,人們匆忙逃入建立在地下的防空洞中想躲過這場大災難……
為了逃離可怕的地球生物浩劫,亞歷山大調整他的機器來到年代更加久遠的802701年。當然,跨越一個冰河紀的地球早已徹底改變了模樣。不過人類頑強的生命力似乎使一部分人熬過了浩劫,生存下來。例如他首先遇到的,和平、友好、溫和有禮貌的伊洛(Eloi)人。不過就在亞歷山大以為地球的一切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時候,他們卻又遭遇到穴居地底、近乎於怪獸、以捕獵伊洛人為生的莫洛克(Morlock)人。
為了解救被莫洛克人擄走的伊洛人瑪拉(Mara),亞歷山大隻身犯險,前往尋找莫洛克人的巢穴。在路上他得到了生化機械人沃克斯(Vox)的幫助,來到了被奉為神聖遺跡的紐約地下鐵。在這個充滿諷刺的地方,亞歷山大卻發現了隱藏在莫洛克人和伊洛人背後的邪惡秘密!
《12猴子》(Twelve Monkeys)
【片名】Twelve.Monkeys
【譯名】12猴子
【年代】1995
【國家】美國
【片長】129Mins
【類別】劇情/驚悚
【語言】英語
【字幕】外掛中/英文
【評分】7.9/10 (49,638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14746/
【格式】XviD + AC3
【尺寸】640 x 352
【大小】2CD 50 X 15M
【導演】Terry Gilliam
【主演】Bruce Willis .... James Cole
Madeleine Stowe .... Dr. Kathryn Railly
Brad Pitt .... Jeffrey Goines
Christopher Plummer .... Dr. Leland Goines
Jon Seda .... Jose
Joseph Melito .... Young Cole
David Morse .... Dr. Peters
Michael Chance .... Scarface
Vernon Campbell .... Tiny
H. Michael Walls .... Botanist
Bob Adrian .... Geologist
Simon Jones .... Zoologist
Carol Florence .... Astrophysicist
Bill Raymond .... Microbiologist
Ernest Abuba .... Engineer
【簡介】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致命的病毒瘟疫爆發於美國費城,幾乎同時全世界各大城市也發現同樣的病例,這無葯可治的病毒在短短一年的時間殺害了全球五十億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類在地表消失殆盡。到了二零三五年,剩下的人類苟延殘喘的居住在地底下,地表己經被不受病毒影響的動物們所佔據。在食物和飲水的缺乏之下,人類的前途岌岌可危,為了重新回到地面,科學家們從監牢的犯人中找到了「志願者」詹姆斯柯爾(布魯斯威利飾),籍由時光旅行的技術將柯爾送回一九九六年病毒流行爆發之前,企圖發掘當初病毒事件的真相,並找出未變體之前的病毒樣本,以研發出克服此病毒的疫苗。而一切偵查的焦點均指向病毒學權威高溫博士之子傑菲高溫(布萊德彼特飾)所率領的「十二猴子軍」,一個保護動物權益的地下革命恐怖組織。在偵查的過程中,柯爾遇見了心理醫師凱瑟琳蕾莉(麥德琳史道威飾),她起初並不相信柯爾是從未來世界來的人,但後來相信了他並決定阻止十二猴子軍的行動。
未來的世界顯得陰暗、老舊,科學家在充滿了誇張復古造型儀器的實驗室中進行時光旅行實驗,主角裸著身體包在大試管之中,有如白老鼠一般。反之地表上充滿了過去人類的遺跡,黑熊出現在市街上,獅子攀爬於高樓頂端,對照著一九九六年的人們任意地對動物進行實驗。於是二零三五年,一小撮寄居於地下仍然相信科學能拯救一切的人們與其所創造的世界,正是今日恣意玩弄自然消耗資源的人類未來的墓碑。九六年末日來臨前費城的角落,不經意處布滿了疑似宣告人類滅亡的警語,荒涼的街道廢棄的戲院,瘋子與流浪漢游盪著,不知其未來命?#092;的人類正身處在現代的巴倫比之中。
吉連擅長描寫的現實和虛幻,理智與瘋狂也是本片的重點。主角柯爾如同吉連以往作品的主人公一般,游移在真實與幻像之間,夢中總會出現相同的場景,現實中常會聽到不知從何而來的說話聲,看到不知從何而來的人。這也許是因為被注射了葯物,也許是時光旅行的後遺症,也許是因為長久未曾見到陽光,處在陰暗擁擠的地牢,失去了一切對未來的希望,或是對於過去和未來的時空錯置竟產生了不知身在何處的錯覺。有趣的是,主角在一九九六年口中有關末日的預言,被他人視為是瘋言亂語,而將他關在精神病院之中。心理醫師蕾莉在發現柯爾的真正身份之後,也開始被其他人當作神智不清。到底瘋狂的是知道未來真相的柯爾和蕾莉,還是通往毀滅而不自知的其他人?諷刺的是十二猴子軍的領導者高溫正是一般人所認為不折不扣的的瘋子,滿口語無倫次,腦中充滿天馬行空的奇想和瘋狂的計劃。無論是篤信科學還是反對科學,瘋狂的城市載滿瘋狂的人們通往毀滅之路。
於是在各種折磿與徒勞無功的努力之後,柯爾想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如大家所說的瘋了,想相信二零三五年的地下世界是不存在的,想把自己當做是活在九六年的人類,放心恣意的去大吸一口空氣,夢想著去看看從未看過的美麗海洋。如此本片劇情可以視為主角在體制、歷史、科技的壓迫混亂之中努力找尋歸宿的過程。來回在沒有標記的時光旅程之中,在現實中不可能有出路的情形之下,逃避現實遁入幻想成為唯一的救贖。
《12猴子》的編劇為大衛皮柏斯(David Peoples),曾經編寫過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這次《12猴子》同樣也是改編自他人的原著。原作為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在一九六二年的一部二十八分鍾充滿靜態畫面的黑白短片《La Jetee》(法),故事一開始為主角的幼年目睹某一男子的死亡,而後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主角存活了下來,他被時光旅行的實驗送往未來及過去,到最後他才發現夢中時常出現幼年見過的景像,竟然是他自己的死亡。這樣時空輪回的宿命悲劇成為《12猴子》劇情的主軸,將之延長為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加入了十二猴子軍及病毒等離奇難解的謎團,以及不同時空復雜巧妙的連接,並著重在於導演泰瑞吉連所擅長執迷於理智或瘋狂的人性描寫。
原作中引人沈溺的感傷詩意,時空中飄浮不定之感,使得片中的世界成為一迷人詭譎的歷史拼圖;十二猴子軍的線索,柯爾夢中幼年的場景,蕾莉不經意的從一次大戰的照片發現柯爾,柯爾幼年的記憶往事是蕾莉尚未經歷的未來。總總奇妙的拼貼組合累積成一連串似假還真的荒謬情節。在時間輪回的邏輯之下,所有的瘋狂幻想荒謬現實都化成永不停止的宿命,在故事的尾端,夢中的兒時景像成真,動物離開的?#092;子爬上了高速道,預先宣告著人類悲劇的降臨,此時主角個人的悲劇已告一段落,他只是人類宿命下的犧牲者。就如同《La Jetee》最後主角發現的定律:誰也不能逃離時間的掌控(there was no wayto escape Time)。
《穿越時空愛上你》(Kate & Leopold)
◆ 片 名:超時空之戀/隔世俏佳人/穿越時空愛上你/隔世情緣
◆ 導 演:詹姆斯·曼高德 James Mangold
◆ 主 演:梅格·瑞安 Meg Ryan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娜塔莎·里奧尼 Natasha Lyonne
◆ 類 型:喜劇(Comedy) 浪漫/傳奇(Romance)
◆ 國家地區:USA
◆ 語 言:English
◆ 發行公司:米拉麥克斯(Miramax)
◆ 首映日期:2001年12月25日
◆ 製作成本:$66 + $0 (單位:百萬美元)
◆ 首映票房:$9,725,408.00 (單位:美元)
◆ 全美票房:$47,121,859.00 (單位:美元)
◆ 海外票房:$27,600,000.00 (單位:美元)
◆ 影片評分:
◆ MPAA定級:PG-13 級
◆ 片 長:131 分鍾
◆ 官方網站:http://www.kateandleopold-themovie.com/
◆ 影片簡介:
凱特·麥克凱,紐約某大公司的主管,年輕有為,品位不俗,對事業游刃有餘又懂得享受生活,是21世紀成功女性的傑出典範。利奧波特,19世紀奧爾巴尼郡的第三代貴族公爵,相貌俊朗,天性散漫略帶粗魯,身上散發出的男人味兒讓他成為當地有名的「鑽石王老五」。
雖然時間差了100多年,不過緣分這種事可是很有點戲劇性的,一次偶然的機會,利奧波特打開了一條時空隧道,並且身不由己的通過這條隧道降落到了100多年後的21世紀,時間的轉變和環境的陌生把這個生活在19世紀的大男人搞得暈頭轉向,就在這時,他在街頭巧遇凱特,善良的凱特竭力試圖安慰這個從天而降的陌生男人,在發生了一系列亂七八糟的事情之後,兩個人之間發生了愛情。
但是由於所處年代不同,他們的感情面臨著各種問題,凱特的前度男友斯圖爾特跳出來阻止他們相愛,卻發現這位情敵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的祖父大人……與此同時,得知此事的時光科學家們正盡最大努力想辦法把要利奧波特送回到屬於他的那個年代,兩人之中,無論讓誰放棄過去的一切去適應對方的生活似乎都是不公平的,而惟一能把他們聯繫到一起的,就只有彼此心中的愛戀,他們將如何面對這份跨越一百年的緣分?他們的愛情將何去何從?
幕後:
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在好萊塢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之前執導過劇情片《警察帝國》和《失魂女孩》曾為他帶來不少影評人的褒獎和贊美,但這兩部片子都是叫好不叫座,曼高德於是首次操刀執導了這部溫馨浪漫的愛情喜劇,同時他還參與了影片的編劇工作,希望能用片中討好的情節和明星效應為自己在商業影片領域開拓出一席之地。
為了表現劇情,曼高德著手拍攝了兩個版本的紐約城市景象——一個是一世紀以前紐約市的樣子,另一個是21世紀的現代化大都市,相同的地理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巨大變化讓每個觀眾充滿了好奇心,但是曼高德卻說:「我拍攝兩個版本的紐約市,其實不是想向大家展示這個地方的變化所在,而是想讓大家看到那些不曾被時間改變的東西,總有些東西是不會被時間所湮滅的。」 這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布魯克林大橋,劇組在橋基附近搭建了一座19世紀風格的房子——房子前面都是當時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馬匹馬車,出來進去的也都是些帶著大禮帽的人們,在後期製作時,這座建造於1870年的橋梁被專業人員用先進的數碼技術復製成了一百多年前的模樣,然後作為背景合成。
=============================================================
《時空過客》(Thrill Seekers)
導演: Mario Azzopardi
演員: Casper Van Dien Catherine Bell
在電廠大火中大難不死的災難記者離群索居兩年,重作馮婦回到一家小報社工作,卻意外發現許多重大災難的檔案照片里都有一個長相奇特的黑衣男子。美艷的檔案研究員協助他調查,於是他阻止了一場空難、阻止一列地下鐵列車翻覆、並且試圖阻止裝滿一萬多人的體育館失火----他的兒子在裡面看球賽。同時,兩個從未來過來的人試圖阻止他阻止這一切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