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士們從愛的碗中抽鑰匙 什麼電影
健忘村
8.5分加入收藏
主演:舒淇王千源張孝全曾志偉
導演:陳玉勛
類型:劇情奇幻武俠古裝
時長:110分鍾
年代:2017
地區:內地
簡介
B. 電影<女人們>(the women)的片尾曲是什麼
Lucy Schwartz - Count on Me
C. 請推薦奧斯卡歷屆經典獲獎影片
第三十二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0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賓虛 薩姆.辛巴利斯特
最佳男主角 賓虛 查爾頓.赫斯登
最佳女主角 上流社會 西蒙.西格諾雷特
最佳男配角 賓虛 休.格里菲思
最佳女配角 安妮.弗朗克的日記 謝利.溫特斯
最佳導演 賓虛 威廉.懷勒
最佳原著劇本 上流社會 內爾.佩特森
最佳改編劇本 枕邊的耳語
最佳藝術指導 賓虛
最佳服裝設計 熱情如火;熱得惹人喜愛 奧利-凱利
最佳服裝設計 賓虛 Elizabeth Haffenden
最佳錄音 賓虛
最佳剪輯 賓虛
最佳特效 賓虛
最佳原著音樂 賓虛
最佳原著音樂 波基與貝斯
最佳電影歌曲 頭破血流
最佳紀錄片 塞倫加蒂不該喪命
最佳紀錄片 眼鏡
最佳動畫短片 月亮鳥
最佳短片 金魚
最佳外語片 黑人奧菲爾
第三十三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1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公寓 比利.威爾德
最佳男主角 埃爾默.甘特里 伯特.蘭卡斯特
最佳女主角 青樓艷妓 伊麗莎白.泰勒
最佳男配角 斯巴達克斯 彼得.烏斯蒂諾夫
最佳女配角 埃爾默.甘特里 雪莉.瓊斯
最佳導演 公寓 比利.威爾德
最佳原著劇本 埃爾默.甘特里
最佳改編劇本 公寓 比利.威爾德
最佳改編劇本 公寓 I.A.L.戴蒙德
最佳攝影 斯巴達克斯 Russell Metty
最佳攝影 兒子與情人 弗雷迪.弗朗西斯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Julia Heron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拉塞爾.A.高斯曼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Eric Orbom
最佳藝術指導 公寓 愛德華.G.伯勒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亞歷山大.格里辛
最佳藝術指導 公寓 亞歷山大.特羅納
最佳服裝設計 斯巴達克斯 Valles
最佳服裝設計 生活的真相;生活的事實 愛德華.史蒂文森
最佳服裝設計 生活的真相;生活的事實 伊迪絲.希德
最佳服裝設計 斯巴達克斯 比爾.托瑪斯
最佳錄音 楊樹;阿拉莫
最佳剪輯 公寓
最佳特效 時間機器 吉恩.沃倫
最佳特效 時間機器 蒂姆.巴爾
最佳電影歌曲 決不要在星期日
最佳短片 畫家的日子
最佳外語片 處女之泉;處女泉
第三十四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2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西城舊事 羅伯特.懷斯
最佳男主角 紐倫堡的審判 馬克西米利安.謝爾
最佳女主角 烽火母女淚 索菲亞.羅蘭
最佳男配角 西城舊事 喬治.查基里斯
最佳女配角 西城舊事 麗塔.莫雷諾
最佳導演 西城舊事 傑羅姆.羅賓斯
最佳導演 西城舊事 羅伯特.懷斯
最佳原著劇本 紐倫堡的審判 艾比.曼恩
最佳改編劇本 草原的光輝;天涯何處無芳草
最佳攝影 西城舊事
最佳藝術指導 西城舊事
最佳服裝設計 西城舊事
最佳錄音 西城舊事
最佳剪輯 西城舊事
最佳特效 納瓦隆大炮
最佳原著音樂 西城舊事
最佳電影歌曲 在蒂凡尼處早餐
最佳紀錄片 面對巨輪
最佳紀錄片 希望工程
最佳短片 面對巨輪
最佳外語片 穿過黑暗的玻璃
第三十五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3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阿拉伯的勞倫斯 薩姆.斯皮爾格
最佳男主角 殺死一隻知更鳥 格利高里.派克
最佳女主角 熱淚心聲 安妮.班克勞夫特
最佳男配角 春濃滿樓情痴狂 埃德.貝格利
最佳女配角 熱淚心聲 帕蒂.杜克
最佳導演 阿拉伯的勞倫斯 戴維.里恩
最佳原著劇本 殺死一隻知更鳥 霍頓.富特
最佳改編劇本 離婚--義大利方式;義大利式離婚
最佳攝影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珍.格爾伯恩
最佳攝影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沃爾特.沃蒂茨
最佳攝影 阿拉伯的勞倫斯 弗雷德.揚
最佳藝術指導 阿拉伯的勞倫斯
最佳藝術指導 殺死一隻知更鳥
最佳服裝設計 寶貝簡怎麼了;嬰兒簡出了什麼事
最佳服裝設計 格利姆兄弟的美好世界
最佳錄音 阿拉伯的勞倫斯
最佳特效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Jacques Maumont
最佳特效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羅伯特.麥克唐勞德
最佳原著音樂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最佳電影歌曲 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
最佳紀錄片 黑狐狸
最佳動畫短片 洞
最佳短片 紀念休萊克斯
最佳外語片 星期天和女神
第三十六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4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湯姆.瓊斯 托尼.理查森
最佳男主角 野百合 西德尼.波埃特
最佳女主角 赫德 帕特里夏.尼爾
最佳男配角 赫德 梅爾文.道格拉斯
最佳女配角 大人物 馬格麗特.拉瑟福德
最佳導演 湯姆.瓊斯 托尼.理查森
最佳編劇 湯姆.瓊斯
最佳改編劇本 西部開拓史
最佳攝影 赫德
最佳攝影 埃及艷後
最佳藝術指導 埃及艷後
最佳藝術指導 美國、美國
最佳服裝設計 埃及艷後
最佳服裝設計 八部半
最佳錄音 西部開拓史
最佳剪輯 西部開拓史
最佳音效 這是個瘋狂的,瘋狂的,瘋狂的世界 沃爾特.G.埃里奧特
最佳視覺特效 埃及艷後
最佳原著音樂 湯姆.瓊斯
最佳原著音樂 花街神女
最佳電影歌曲 爸爸的微妙處境
最佳紀錄片 查高
最佳紀錄片 羅伯特.弗羅斯特:愛人與世界的爭吵
最佳動畫短片 評論家
最佳外語片 八部半
第三十七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5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窈窕淑女 傑克.L.華納
最佳男主角 窈窕淑女 雷克斯.哈里森
最佳女主角 歡樂滿人間 朱莉.安德魯斯
最佳男配角 film25760 彼得.烏斯蒂諾夫
最佳女配角 希臘人左巴 萊拉.凱德羅娃
最佳導演 窈窕淑女 喬治.庫克
最佳原著劇本 繩環 愛德華.安霍爾特
最佳改編劇本 古斯神父
最佳改編劇本 古斯神父
最佳攝影 希臘人左巴
最佳攝影 窈窕淑女
最佳藝術指導 希臘人左巴
最佳藝術指導 窈窕淑女
最佳服裝設計 鬣晰之夜
最佳服裝設計 窈窕淑女
最佳錄音 窈窕淑女
最佳剪輯 歡樂滿人間
最佳音效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最佳視覺特效 歡樂滿人間
最佳原著音樂 歡樂滿人間
最佳原著音樂 窈窕淑女
最佳電影歌曲 歡樂滿人間
最佳紀錄片 小石城來的九個人
最佳紀錄片 沒有太陽的世界
最佳動畫短片 粉紅色的芬克
最佳短片 1964年卡薩斯行動
最佳外語片 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三十八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6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音樂之聲 羅伯特.懷斯
最佳男主角 女賊金絲貓 李.馬文
最佳女主角 親愛的 朱莉.克里斯蒂
最佳男配角 一千個小丑 馬丁.鮑爾薩姆
最佳女配角 盲女淚 謝利.溫特斯
最佳導演 音樂之聲 羅伯特.懷斯
最佳原著劇本 日瓦戈醫生
最佳改編劇本 親愛的
最佳攝影 日瓦戈醫生
最佳攝影 愚人船
最佳藝術指導 愚人船
最佳藝術指導 日瓦戈醫生
最佳服裝設計 日瓦戈醫生
最佳服裝設計 親愛的
最佳錄音 音樂之聲
最佳剪輯 音樂之聲
最佳音效 瘋狂大賽車
最佳視覺特效 007之雷霆萬鈞
最佳原著音樂 音樂之聲
最佳原著音樂 日瓦戈醫生
最佳電影歌曲 瀟湘六夢 保羅.韋伯斯特
最佳電影歌曲 瀟湘六夢 約翰尼.曼德爾
最佳紀錄片 活下去
最佳紀錄片 埃莉諾.羅斯福的故事
最佳動畫短片 小雞
最佳動畫短片 點與線 萊斯.高德曼
最佳動畫短片 點與線 查克.瓊斯
最佳外語片 大街上的商店
第三十九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7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公正的人 弗瑞德.津尼曼
最佳男主角 公正的人 保羅.斯科菲爾德
最佳女主角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伊麗莎白.泰勒
最佳男配角 扭計師爺 沃爾特.馬修
最佳女配角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桑迪.丹尼斯
最佳導演 公正的人 弗瑞德.津尼曼
最佳原著劇本 公正的人 羅伯特.博爾特
最佳改編劇本 先生們女士們;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克勞德.賴盧許
最佳改編劇本 先生們女士們;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Pierre Uytterhoeven
最佳攝影 公正的人
最佳攝影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最佳藝術指導 神奇旅程
最佳藝術指導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最佳服裝設計 公正的人
最佳服裝設計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最佳錄音 大獎
最佳剪輯 大獎
最佳音效 大獎
最佳視覺特效 神奇旅程
最佳原著音樂 牡丹花下嘆風流
最佳電影歌曲 生來自由 約翰.巴里
最佳紀錄片 一年的明天
最佳紀錄片 戰爭把戲
最佳動畫短片 赫伯.阿爾帕特和提迦納布拉斯雙重特點
最佳外語片 先生們女士們;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第四十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8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炎熱的夏夜 沃爾特.米里奇
最佳男主角 炎熱的夏夜 羅德.施泰格爾
最佳女主角 猜猜誰來吃晚餐 凱瑟琳.赫本
最佳男配角 鐵窗喋血 喬治.肯尼迪
最佳女配角 雌雄大盜 埃斯特爾.帕森斯
最佳導演 畢業生 邁克.尼科爾斯
最佳原著劇本 炎熱的夏夜
最佳改編劇本 猜猜誰來吃晚餐
最佳攝影 雌雄大盜
最佳藝術指導 卡姆洛特
最佳服裝設計 卡姆洛特
最佳錄音 炎熱的夏夜
最佳剪輯 炎熱的夏夜
最佳音效 骯臟的一打
最佳視覺特效 杜立德醫生
最佳原著音樂 卡姆洛特
最佳電影歌曲 杜立德醫生
最佳紀錄片 紅樹林
最佳紀錄片 安德森小分隊 皮埃爾.肖恩多夫
最佳動畫短片 盒子
最佳短片 立足之地
最佳外語片 受嚴密監視的火車
第四十一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9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奧利弗 約翰.伍爾夫
最佳男主角 查利 克利夫.羅伯遜
最佳女主角 芬妮姑娘 芭芭拉.斯特蕾桑
最佳女主角 冬獅 凱瑟琳.赫本
最佳男配角 昔日玫瑰 傑克.艾伯森
最佳女配角 魔鬼聖嬰 魯思.戈登
最佳導演 奧利弗 卡羅爾.里德
最佳原著劇本 冬獅 詹姆斯.高曼
最佳改編劇本 製片家 梅爾.布魯克斯
最佳攝影 羅密歐與朱麗葉
最佳藝術指導 奧利弗
最佳服裝設計 羅密歐與朱麗葉
最佳錄音 奧利弗
最佳剪輯 警網鐵金剛;布利特
最佳視覺特效 2001太空漫遊
最佳原著音樂 奧利弗
最佳原著音樂 冬獅 約翰.巴里
最佳電影歌曲 龍鳳鬥智 瑪里琳.伯格曼
最佳電影歌曲 龍鳳鬥智 艾倫.伯格曼
最佳電影歌曲 龍鳳鬥智 米歇爾.勒格朗
最佳紀錄片 內心之旅
最佳紀錄片 人類為什麼創造
最佳動畫短片 小熊維尼
最佳短片 羅伯特.肯尼迪的回憶
最佳外語片 戰爭與和平
第四十二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0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午夜牛郎 傑羅姆.赫爾曼
最佳男主角 大地驚雷 約翰.韋恩
最佳女主角 春風不化雨;春風化貓 瑪吉.史密斯
最佳男配角 射馬記;他們射馬,不是嗎? 吉格.揚
最佳女配角 仙人掌花 戈爾迪.霍恩
最佳導演 午夜牛郎 約翰.施萊辛格
最佳改編劇本 虎豹小霸王
最佳編劇 午夜牛郎 華道索爾
最佳攝影 虎豹小霸王
最佳藝術指導 你好,多莉!
最佳服裝設計 安妮的一千天王後生活 Margaret Furse
最佳錄音 你好,多莉!
最佳剪輯 Z先生;大風暴 弗朗科斯.邦諾德
最佳視覺特效 太空48小時 Robie Robinson
最佳原著音樂 虎豹小霸王
最佳原著音樂 你好,多莉!
最佳電影歌曲 虎豹小霸王
最佳動畫短片 做一隻鳥真不易 Ward Kimball
最佳外語片 Z先生;大風暴
第四十三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1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巴頓將軍;巴頓 弗蘭克.麥卡錫
最佳男主角 巴頓將軍;巴頓 喬治.C.斯科特
最佳女主角 情夫;戀愛的女人 格蘭達.傑克遜
最佳男配角 瑞安的女兒,雷恩的女兒 約翰.米爾斯
最佳女配角 國際機場 海倫.海絲
最佳導演 巴頓將軍;巴頓 富蘭克林.J.沙夫納
最佳原著劇本 陸軍流動外科醫院;風流醫生俏護士 Ring Lardner Jr. Mash
最佳改編劇本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攝影 瑞安的女兒,雷恩的女兒
最佳藝術指導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服裝設計 克倫威爾
最佳錄音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剪輯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視覺特效 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A.D.弗勞爾斯
最佳視覺特效 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L.B.阿伯特
最佳原著音樂 隨它去吧
最佳原著音樂 愛情故事
最佳電影歌曲 情人與陌生人
最佳紀錄片 愛與和平:烏茲托克紀實
最佳紀錄片 采訪退役者
最佳短片 布蘭科.比利的復活
最佳外語片 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
第四十四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2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法國販毒網 菲利普.德安東尼
最佳男主角 法國販毒網 吉恩.哈克曼
最佳女主角 克魯特 簡.方達
最佳男配角 最後一場電影 本.約翰遜(I)
最佳女配角 最後一場電影 克羅里斯.利奇曼
最佳導演 法國販毒網 威廉.弗里德金
最佳編劇 法國販毒網
最佳改編劇本 看錯病症死錯人
最佳攝影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最佳藝術指導 尼古拉斯與亞歷山德拉
最佳服裝設計 尼古拉斯與亞歷山德拉
最佳錄音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最佳剪輯 法國販毒網
最佳視覺特效 床拉手與掃帚把
最佳原著音樂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最佳原著音樂 一九四二年的夏天;夏日春情
最佳電影歌曲 黑豹
最佳紀錄片 海爾斯托姆編年史;阿爾及爾戰爭
最佳動畫短片 嘎喳嘎喳的鳥
最佳外語片 悲慘的青春;芬齊-康蒂尼斯的花園
第四十五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3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教父 阿爾伯特.S.盧迪
最佳男主角 教父 馬龍.白蘭度
最佳女主角 歌廳 莉莎.明尼里
最佳男配角 歌廳 喬爾.格雷
最佳女配角 蝴蝶是自由的 艾琳.赫克特
最佳導演 歌廳 鮑勃.福斯
最佳改編劇本 侯選人 傑里米.拉納爾
最佳編劇 教父
最佳攝影 歌廳
最佳藝術指導 歌廳
最佳服裝設計 與姑媽同游
最佳錄音 歌廳
最佳剪輯 歌廳
最佳原著音樂 歌廳
最佳電影歌曲 波塞冬歷險;大災難 Joel Hirschhorn
最佳電影歌曲 波塞冬歷險;大災難 Al Kasha
最佳紀錄片 這個小世界
最佳紀錄片 瑪喬
最佳動畫短片 聖誕頌歌
最佳短片 一個美國夢——諾曼.羅克威爾的世界
最佳外語片 資產階級的魅力
第四十六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4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騙中騙 托尼.比爾
最佳影片 騙中騙 邁克爾.菲利普斯
最佳男主角 拯救老虎 傑克.萊蒙
最佳女主角 接觸社會 格蘭達.傑克遜
最佳男配角 紙追 約翰.豪斯曼
最佳女配角 紙月亮 塔特姆.奧尼爾
最佳導演 騙中騙 喬治.羅伊.希爾
最佳改編劇本 騙中騙
最佳原著劇本 驅魔人
最佳攝影 哭泣與低語;哭泣
最佳藝術指導 騙中騙
最佳服裝設計 騙中騙
最佳錄音 驅魔人
最佳剪輯 騙中騙
最佳原著音樂 回首當年
最佳原著音樂 騙中騙
最佳電影歌曲 回首當年
最佳紀錄片 普林斯頓:尋求答案
最佳短片 褒萊羅
最佳動畫短片 弗蘭克影片
最佳外語片 白晝之夜;美國之夜
第四十七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5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影片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格雷.弗雷德雷克森
最佳影片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雷德.魯斯
最佳男主角 老人與貓 Art Corney
最佳女主角 艾麗絲不再住此;艾麗絲不再住在這里 埃倫.伯斯泰因
最佳男配角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羅伯特.德.尼洛
最佳女配角 東方快車謀殺案 英格麗.褒曼
最佳導演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原著劇本 唐人街 羅伯特.湯
最佳改編劇本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攝影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佳藝術指導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最佳服裝設計 偉大的蓋茨比 西奧尼.維.奧爾德雷奇
最佳錄音 大地震
最佳剪輯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佳原著音樂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最佳原著音樂 偉大的蓋茨比 尼爾森.瑞德
最佳電影歌曲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佳紀錄片 不要
最佳紀錄片 心靈與智慧
最佳動畫短片 封閉的星期一
最佳短片 獨眼人是國王
最佳外語片 我記得;想當年
第四十八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6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飛越瘋人院 索爾.扎恩茲
最佳影片 飛越瘋人院 邁克爾.道格拉斯
最佳男主角 飛越瘋人院 傑克.尼科爾森
最佳女主角 飛越瘋人院 路易絲.弗萊徹
最佳男配角 陽光少年 喬治.伯恩斯
最佳女配角 洗頭;洗發精 Lee Crant
最佳導演 飛越瘋人院 米洛斯.福爾曼
最佳原著劇本 炎熱的下午
最佳改編劇本 飛越瘋人院
最佳攝影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John Alcott
最佳藝術指導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Vernon Dixon
最佳藝術指導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羅伊.沃克
最佳藝術指導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堅.亞當
最佳服裝設計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Milena Canonero
最佳服裝設計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Ulla-Britt Soderlund
最佳錄音 大白鯊
最佳剪輯 大白鯊
最佳原著音樂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最佳原著音樂 大白鯊 約翰.威廉姆斯
最佳電影歌曲 納什維爾
最佳紀錄片 游戲的終結
最佳短片 天使和大喬 伯特.薩爾茲曼
最佳外語片 德爾蘇.烏扎拉
第四十九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7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洛基 埃文.溫克勒
最佳影片 洛基 羅伯特.查托夫
最佳男主角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彼得.芬奇
最佳女主角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費伊.達納韋
最佳男配角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賈森.羅巴茲
最佳女配角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
最佳導演 洛基 約翰.G.艾維爾森
最佳原著劇本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最佳改編劇本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最佳攝影 奔向光榮 哈斯克爾.韋克斯勒
最佳藝術指導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最佳服裝設計 卡薩諾娃;費里尼的卡薩諾瓦
最佳錄音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最佳剪輯 洛基
最佳原著音樂 奔向光榮
最佳原著音樂 天魔
最佳電影歌曲 一個明星的誕生
最佳紀錄片 數我們的日子
最佳紀錄片 美國哈蘭縣
最佳動畫短片 閑暇
最佳短片 冰原
最佳外語片 彩色中的黑與白;彩色中的黑白;歌唱勝利
第五十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8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安妮.霍爾 查爾斯.H.約菲
最佳男主角 再見女郎 理查德.德賴弗斯
最佳女主角 安妮.霍爾 黛安.姬頓
最佳男配角 朱莉亞 賈森.羅巴茲
最佳女配角 朱莉亞 范尼莎.雷德格雷夫
最佳導演 安妮.霍爾 伍迪.艾倫
最佳原著劇本 安妮.霍爾 伍迪.艾倫
最佳原著劇本 安妮.霍爾 馬歇爾.布里克曼
最佳改編劇本 朱莉亞 艾文沙金特
最佳攝影 第三類接觸
最佳藝術指導 星球大戰
最佳服裝設計 星球大戰
最佳錄音 星球大戰
最佳剪輯 星球大戰
最佳視覺特效 星球大戰
最佳原著音樂 星球大戰
最佳原著音樂 小夜曲
最佳電影歌曲 你照亮我的生活道路
最佳紀錄短片 我的敵人是重力
最佳動畫短片 居者無其屋
最佳短片 我有辦法了
最佳外語片 羅莎夫人
第五十一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9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獵鹿人 巴里.斯帕金斯
最佳影片 獵鹿人 邁克爾.西米諾
最佳影片 獵鹿人 約翰.派維羅爾
最佳男主角 歸來 喬恩.沃伊特
最佳女主角 歸來 簡.方達
最佳男配角 獵鹿人 克里斯托弗.沃爾肯
最佳女配角 加州套房 瑪吉.史密斯
最佳導演 獵鹿人 邁克爾.西米諾
最佳原著劇本 歸來 華道索爾
最佳原著劇本 歸來 Robert C. Jones
最佳原著劇本 歸來 南希.多德
最佳改編劇本 午夜快車 奧利弗.斯通
最佳攝影 夢斷情天;天堂的日子 納斯托.艾爾門德羅斯
最佳藝術指導 天堂可以等待
最佳服裝設計 尼羅河上的慘案 安東尼.鮑威爾
最佳錄音 獵鹿人 Richard Portman
最佳剪輯 獵鹿人 Peter Zinner
最佳原著音樂 巴迪霍夫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樂 午夜快車 喬吉奧.莫羅德爾
最佳電影歌曲 周末狂熱;感謝上帝,這是星期五 Paul Jabara
最佳紀錄片 驚人的直率
最佳短片 少年父親 泰勒.海克福德
最佳外語片 拿出你的手帕 伯特蘭.布里爾
第五十二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80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克萊默夫婦 斯坦利.R.賈菲
最佳男主角 克萊默夫婦 達斯廷.霍夫曼
最佳女主角 諾瑪.蕾 莎莉.菲爾德
最佳男配角 在那邊;身在該處;妙人奇跡 梅爾文.道格拉斯
最佳女配角 克萊默夫婦 梅麗爾.斯特里普
最佳原著劇本 突破
最佳改編劇本 克萊默夫婦 羅伯特.本頓
最佳攝影 現代啟示錄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最佳服裝設計 爵士樂大全
最佳錄音 現代啟示錄
最佳剪輯 爵士樂大全
最佳視覺特效 異形
最佳原著音樂 小浪漫曲
最佳電影歌曲 諾瑪.蕾
最佳紀錄片 最好的孩子
最佳紀錄片 保羅.羅貝森: 獻給一位藝術家
最佳動畫短片 每個孩子
最佳短片 飲食照顧
最佳外語片 錫鼓;鐵皮鼓
第五十三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81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慈父嚴母 羅納德.L.施瓦里
最佳男主角 憤怒的公牛 羅伯特.德.尼洛
最佳女主角 礦工的女兒 西塞.斯派西克
最佳男配角 慈父嚴母 蒂莫西.赫頓
最佳女配角 梅爾文與霍爾華 瑪麗.斯廷伯根
最佳導演 慈父嚴母 羅伯特.雷德福
最佳原著劇本 梅爾文與霍爾華
最佳改編劇本 慈父嚴母 艾文沙金特
最佳攝影 泰絲
最佳藝術指導 泰絲
最佳服裝設計 泰絲
最佳錄音 帝國反擊戰 Peter Sutton
最佳錄音 帝國反擊戰 Gregg Landaker
最佳錄音 帝國反擊戰 Steve Maslow
最佳錄音 帝國反擊戰 Bill Varney
最佳剪輯 憤怒的公牛
最佳原著音樂 榮譽
最佳電影歌曲 榮譽
最佳紀錄片 卡爾.海絲: 奔向自由
最佳動畫短片 萊奇
最佳外語片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第五十四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82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火的戰車 戴維.普特曼
最佳男主角 金色池塘 亨利.方達
最佳女主角 金色池塘 凱瑟琳.赫本
最佳男配角 亞瑟 約翰.吉爾古德
最佳女配角 赤色份子 Mawreen Stapleton
最佳導演 赤色份子 沃倫.貝蒂
最佳原著劇本 火的戰車
最佳改編劇本 金色池塘
最佳攝影 赤色份子
最佳藝術指導 奪寶奇兵;搶法櫃的人們
最佳藝術指導 奪寶奇兵;搶法櫃的人們
最佳服裝設計 火的戰車
最佳錄音 奪寶奇兵;搶法櫃的人們
最佳剪輯 奪寶奇兵;搶法櫃的人們
最佳視覺特效 奪寶奇兵;搶法櫃的人們
最佳化妝 倫敦的美國狼人
最佳原著音樂 火的戰車
最佳電影歌曲 亞瑟
最佳紀錄片 融洽
最佳紀錄片 種族滅絕
最佳短片 紫色
第五十五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83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甘地傳 理查德.阿滕伯勒
最佳男主角 甘地傳 本.金斯利
最佳女主角 蘇菲的選擇 梅麗爾.斯特里普
最佳男配角 軍官和紳士 小路易斯.格賽特
最佳女配角 杜絲先生;窈窕淑男 傑西卡.蘭格
最佳導演 甘地傳 理查德.阿滕伯勒
最佳原著劇本 甘地傳 約翰.布里利
最佳改編劇本 失蹤
最佳攝影 甘地傳 比利.威廉斯
最佳藝術指導 甘地傳 斯圖爾特.克萊格
最佳服裝設計 甘地傳 巴努.阿塞亞
最佳錄音 外星人;天外來客 Robert Knudson
最佳剪輯 甘地傳
最佳音效 外星人;天外來客 查爾斯.坎貝爾
最佳視覺特效 外星人;天外來客 Carlo Rambaldi
最佳化妝 尋求火種;覓火;火之戰 Sarah Monzani
最佳原著音樂 外星人;天外來客
最佳電影歌曲 軍官和紳士
最佳紀錄片 如果你熱愛這個星球
最佳紀錄片 又一個孩子失蹤了
最佳動畫短片 探戈
最佳外語片 重新開始 卡奇
第五十六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84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母女情深;親密關系 詹姆斯.L.布魯克斯
最佳男主角 溫柔的憐憫;溫柔的慈悲 羅伯特.杜瓦爾
最佳女主角 母女情深;親密關系 雪莉.麥克萊恩
最佳男配角 母女情深;親密關系 傑克.尼科爾森
最佳女配角 險惡年代;生活中危險的一年 琳達.亨特
最佳導演 母女情深;親密關系 詹姆斯.L.布魯克斯
最佳原著劇本 溫柔的憐憫;溫柔的慈悲
最佳改編劇本 母女情深;親密關系 詹姆斯.L.布魯克斯
最佳攝影 芬妮和亞歷山大
最佳藝術指導 芬妮和亞歷山大
最佳服裝設計 芬妮和亞歷山大
最佳錄音 太空英雄
最佳剪輯 太空英雄
最佳視覺特效 星球大戰:傑迪歸來
最佳原著音樂 耶黛;延特爾
最佳原著音樂 太空英雄
最佳電影歌曲 閃電舞
最佳紀錄片 5:15的弗拉門哥
最佳紀錄片 他讓我感到象在跳舞
最佳動畫短片 紐約冰淇淋
最佳外語片 芬妮和亞歷山大
第五十七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85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莫扎特 索爾.扎恩茲
最佳男主角 莫扎特 F.默里.亞伯拉罕
最佳女主角 我心深處 莎莉.菲爾德
最佳男配角 戰火屠城;殺戮之地 吳漢
最佳女配角 印度之行 佩吉.阿什克羅夫特
最佳導演 莫扎特 米洛斯.福爾曼
最佳原著劇本 我心深處 羅伯特.本頓
最佳改編劇本 莫扎特 Peter Shafte
最佳攝影 戰火屠城;殺戮之地
最佳藝術指導 莫扎特
好萊塢庄園( 2006 ) ...托尼曼尼克思雙體
愛情狗( 2005 ) ...莎拉諾蘭裸鼠
激烈的人( 2005年) ... Liz厄爾性感
根據托斯卡納的太陽( 2003 ) ...弗朗西絲梅耶斯性感
不忠( 2002 ) ...康妮薩姆納裸鼠
漫步在月球上( 1999 ) ...珠江坎特羅維茲裸鼠
卓別林( 1992 ) ...保戈達德裸鼠
奈特移動( 1992 ) ...面對面裸
降天使( 1990年) ...伊琳Stroia裸鼠
生命體征( 1990年) ... Gena惠勒裸鼠
無價的美麗( 1989年) ...中國/安娜裸鼠
沒有媒體大鎮( 1987年) ...羅瑞丹麥裸體
夫人當心( 1987年) ... Katya Yarno裸鼠
棉花俱樂部( 1984年) ...薇拉西塞羅裸鼠
斗魚( 1983年) ... PattyNEW性感
女士們,先生們的時尚株( 1981 )科琳娜彭斯裸鼠
E. 記得過去看過一部電影,好像是關於騎士的,講法國的。
影片資料
電影《駝背騎士》(央視叫法,也叫《復仇雄心》)
外文名稱: Le Bossu (1997)
更多外文片名:
Bossu, Le
On Guard
Cavaliere di Lagardére, Il.....(Italy)
Duell der Degen.....(Germany)
主演:
文森特·佩雷斯 Vincent Perez
丹尼爾·奧圖耶 Daniel Auteuil
菲利浦·諾瓦雷 Philippe Noiret
瑪麗·吉蓮 Marie Gillain
編劇:
菲利普·德·普勞加 Philippe de Broca
讓·卡斯莫 Jean Cosmos
Paul Féval ....book
Jérôme Tonnerre
製作人 Proced by:
Rita Cecchi Gori ....co-procer
Vittorio Cecchi Gori ....co-procer
Françoise Galfré ....executive procer
Patrick Godeau ....procer
類型:劇情 / 冒險
片長:128 min
國家/地區:法國 / 德國 / 義大利
對白語言:法語 /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1997年12月3日 法國
影片劇情
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由路易十四所統治的法國,兩位當代劍術超凡的劍俠在路邊撿回一個棄嬰,將他撫養長大,並傳授他絕世的劍術,成為一位極為有為的青年劍客一拉卡德(丹尼爾奧圖飾)。氣宇軒昂的尼維耶爵士(文森培瑞茲飾)擁有非常精銳的劍俠特攻隊,卡拉德是其中的佼佼者,冥冥中乎註定了兩人生死與共的宿命。尼維耶爵士選中拉卡德為他隨身的侍衛,加入迎娶白蘭芝(郡主的女兒)的浩大行列,在漫長的途中,兩人成為好友。但是當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婚禮的喜稅時,卑鄙的康札(法畢魯契尼飾)已設下埋伏,對所有的賓客進行大屠殺……
本片講述了擊劍手拉加代爾為了能掌握著名劍客納韋爾公爵劍術的奧秘,千方百計接近納韋爾。兩人在交往中結下了深厚友誼,拉加代爾被納韋爾選中為隨身侍衛並陪同他去迎娶布蘭絲。在途中,拉加代爾掩護納韋爾公爵躲避殺手追擊,納韋爾深受感動將劍法奧秘傳授給他。貢扎格原本是納韋爾公爵的財產繼承人,卻由於納韋爾與布蘭絲相愛並生下奧羅爾而失去了繼承權,貢扎格對此恨之入骨。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婚禮的喜悅時,貢扎格組織殺手進行大屠殺。納韋爾身負重傷,臨終前將女兒託付好友拉加代爾並要其為自己報仇。十六年後,拉加代爾將奧羅爾撫養成人,千方百計為奧羅爾奪回了被貢扎格侵佔的巨額財產,也替好友納韋爾公爵報了仇。最後拉加代爾與奧羅爾相愛,兩人互相擁吻。
F. 在法國電影里的那些女人們,她們到底都是怎麼過春天的
說到法國女人,Effortless Chic不費吹灰之力的別致,法式簡約,黑白灰,這些聽上去先進又有點自豪的字眼,總是先從我們嘴裡冒出來。
法國時尚雜志的編輯們一直是時裝周之外的「黑勢力」
為什麼簡單的條紋襯衫在法國女性中流行了很長時間?這不僅僅是因為條紋襯衫好看,更重要的是它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可以搭配。
G. 世界第一部電影究竟是什麼 是不是盧米埃爾的
1895年12月28日,法國攝影師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館,用活動電影機舉行首次放映,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被認為標志著電影的誕生。
盧米埃爾作為一名傑出的攝影師,擅長快速攝影,並發明了既是攝影機又是放映機和洗映機的機器。他拍的第一部片子是一部宣傳片《工廠的大門》,表現當時法國里昂盧米埃爾工廠放工時的情景,片長僅一分多鍾,但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因而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世界各國大學電影藝術研究生的必看片目之一。
電影的內容是:盧米埃爾工廠大門徐徐打開,一群頭戴緞帶紐結羽帽,身穿緊身上衣和曳地長裙,腰系圍裙的女工首先走出,接著是一群手推自行車的男工。與這一百餘名魚貫而出,繁忙勞作的工人的方向相反,廠主們乘坐一輛由兩匹駿馬拉著的馬車進入工廠。年輕的女士們一邊躲避車輛,一邊快步行走,表現出閑暇時光的歡樂情緒。大門口還跑出一隻蹦蹦跳跳的大狗。此後,工廠門衛走出來,很快把工廠大門關閉起來。盧米埃爾用放工的工人隊伍的浩大場面,去展現他的工廠的宏大規模,傳達出了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自豪。自此片播放以後到1896年底,享有專利權的電影機器已發展到百餘種之多,從此電影獲得了飛速發展。
H. 電影 愛情最終剪:女士們先生們 在哪能看啊。
優酷有誒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0NzMxODEy_rss.html
I. 誰能告訴我這部電影叫什麼
女人們(Elas) 1997
導演:Luís Galv o Teles
主演:
Miou-Miou
卡門·毛拉 Carmen Maura
瑪爾特·克勒爾 Marthe Keller
類型:愛情 / 劇情 / 喜劇
更多外文片名:
Elas
Três Desejos, Os
Women
片長:115 min / Argentina:98 min / Japan:98 min
國家/地區:比利時 / 法國 / 盧森堡 / 葡萄牙 / 西班牙 / 瑞士
對白語言:法語 / 葡萄牙語
發行公司:Cine 3
上映日期:1997年10月17日 盧森堡
劇情梗概:與佩德羅·阿爾莫多瓦鏡頭下的女人一樣,本片非常真實地塑造了五個生活在失望與艱難之間的西班牙女人形象,她們都是不再年輕的中年人,但她們的故事一樣精彩動人。電視台美容節目的主持人琳達,有四個很要好的朋友,經常聚集在一起談論彼此的生活,她們當中有單身的大學教授、同性戀的美容院老闆、淫盪的女明星和離婚了的憂郁女子。
[編輯本段]【美國電影】
女人們The Women (2008)女人們The Women (2008)
更多中文片名: 女人我最大
更多外文片名: Naiset.....Finland
影片類型: 劇情 / 喜劇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SDDS / DTS / 杜比數碼環繞聲
MPAA評級:Rated PG-13 for sex-related material, language, some drug use and brief smoking.
級別:USA:PG-13 / Finland:K-11
製作成本:$16,500,000/estimated
拍攝日期: 2007年8月6日 -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人員〗
導演: 黛安·英格利什 Diane English
編劇:
黛安·英格利什 Diane English ....(screenplay)
克雷·布斯·盧斯 Clare Boothe Luce ....(play)
Anita Loos ....(1939 screenplay) and
Jane Murfin ....(1939 screenplay)
主演:
梅格·瑞恩 Meg Ryan ....Mary Haines
安妮特·貝南 Annette Bening ....Sylvia Fowler
伊娃·門德斯 Eva Mendes ....Crystal Allen
[編輯本段]〖上映日期〗
美國 USA 2008年9月12日
英國 UK 2008年9月12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8年10月9日
波蘭 Poland 2008年10月10日
義大利 Italy 2008年10月17日
挪威 Norway 2008年11月14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8年11月27日
德國 Germany 2008年12月11日
芬蘭 Finland 2008年12月26日
法國 France 2009年1月28日
[編輯本段]〖劇情梗概〗
在紐約曼哈頓這個印刷業、時尚業、金融業異常發達的城市裡,瑪麗·海恩斯(梅格·瑞恩飾演)似乎擁有了一切:寬敞漂亮的居所、富有的金融家丈夫、可愛的女兒,還有自己的事業--在父親的服裝公司擔任設計師,並且擁有一幫喜歡東拉西扯、一起消磨時光的「姐妹淘」:完美、精緻、優雅、獨身的雜志編輯兼時尚評論人西爾亞·福勒(安妮特·貝南飾演)、對待女友像對待孩子般婆媽的伊迪·科恩(戴博拉·麥辛飾演)、迷人的、魅力無比的幽默散文家亞歷克斯·費希爾(傑達·平凱特·史密斯飾演)。
瑪麗美好的生活葬送於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公司的美麗沙龍里,瑪麗·海恩斯最要好的朋友從美甲師坦尼婭(黛比·馬扎飾演)處得知,瑪麗的丈夫背叛了她:與一個妖艷的香水促銷女郎克瑞斯托·艾倫(伊娃·門德斯)廝混在一起。對於瑪麗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然而,對於瑪麗的情感磨難並未止步於此,西爾亞為了挽救自己的雜志,不惜將好友瑪麗與丈夫之間的秘密爆料給著名專欄作家貝利·史密斯——正在為揭秘華爾街金融家婚事而找線索的人,她在事業和朋友之間,選擇了前者。姐妹間的感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這樣的變數,四個女人開始了對各自感情生活的反思……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重拍喬治·庫克名作
1939年由喬治·庫克執導、克雷·布斯·盧斯編劇,由米高梅電影公司投拍的《女人們》在當時引起了相當的轟動,有評論這樣寫道:「喬治·庫克,這個好萊塢傳奇的『女人』導演啟用一大幫女性演員將克雷·布斯·盧斯的原著改編成了紅極一時的電影,這個故事緊緊圍繞一群疑心重重且相互杯葛的女性交際圈展開,上演了一幕在聯誼會上使名譽俱損的喜劇。有趣的語言和瓊·克勞馥的精彩出演堪稱經典,在喬治·庫克的導演下這部影片精彩不已。」
黛安·英格利什以前主要在電視界發展,是備受贊譽的情景喜劇《風雲女郎》的編劇兼製片人。1994年,她讀到了一篇關於喬治·庫克的《女人們》應該被重拍的評論性文章,就是這篇文章激發了她的興趣引起了她的深思。「我清楚地記得那部老版的電影,也記得當時看到有那麼多特別有名的女演員在一部電影中出現時的激動,最讓我覺得有趣的就是整部電影看不到任何一個男人的面孔。」黛安·英格利什回憶道,「但同時我也意識到這部影片里一些比較過時的觀點應該被更新。」就這樣,黛安·英格利什重拍上個世紀經典喜劇《女人們》的初衷便形成了。經過一番努力,這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這也是英格利什的導演處女作。
與1939年的《女人們》比較起來,黛安·英格利什導演的新版《女人們》將會有新的時代特徵。英格麗什在反應女人們生活變化的同時,保留了原版《女人們》中對女人智慧、生活格調和時而缺乏禮貌教養的描繪。如果說喬治·庫克的電影顯示出他對當時社會中「都市女人」的憎惡的話,那麼黛安·英格利什的電影則更多的在強調現代都市女人浪漫、感性的一面,並站在欣賞的立場全方位多層次的展現了現代「多面夏娃」的魅力。
新版塑造獨立女性
新版《女人們》里的女人更加具有立體感。她們具有專業精神,個個都是本行當里的行家裡手;她們經濟獨立,精神自主,無論是已婚的還是獨身的,她們都能夠在自己的世界裡找到樂趣、保持進取意識並且懂得自我保護。新版以樂觀的態度和「以小見大」的方式道出了女人們的酸甜苦辣。
身兼編劇和導演兩職的黛安·英格利什表示,「新版劇本和1939版的《女人們》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當時的都市女性,影射她們在男人背後極盡互相詆毀之能事,而要做到這一點,女人們的狡黠、很深的城府、難以置信的快反應和務實的智慧都被表露無遺……但我在構思新版電影時卻不得不避開這一點,因為我欣賞女性,以贊賞的角度來重新演繹都市女性,同時也想將原著所具有的精髓進行保留,比如女人的智慧和聰明。」
黛安·英格利什的電影里保留了老版電影的基本框架,圍繞已婚婦女瑪麗·海恩斯發現先生感情出軌這條主線展開女人們的故事,但黛安·英格利什將這條線延展了,把女人們的范圍擴大到了瑪麗的「姐妹淘」以及親人,並且交待了更多的問題留給我們反思:代溝、婚姻問題及性取向。
也許是用批評的眼光在挑剔喬治·庫克的《女人們》,黛安·英格利什重新塑造了瑪麗·海恩斯最好的朋友——西爾維亞·福勒這個人物的性格。在喬治·庫克的電影里,西爾維亞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八卦女」,喜歡到處搜集和散布小道消息。而英格利什卻把西爾維亞變成了一本頂尖雜志的編輯、一個樂觀的單身女性、瑪麗自大學以來的閨蜜。
根據自己的見解,英格利什解釋道:「我打算把這部影片改編成為兩個坦率女人之間的關於愛的故事。而不像原著那樣僅僅糾纏於瑪麗是否該與背叛她的先生和解。在我的版本里,我希望觀眾能更多的關注瑪麗是否應該與她的閨密西爾維亞和解,這個因為自己的事業而出賣朋友信任的人。」
1939版的《女人們》里有接近130個女性角色,還有無數貓貓狗狗被作為道具充實背景,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男人的背影。2008版的《女人們》依然保持了這個作風,不管黛安·英格利什對這部翻拍的電影動了多大手術,有一個禁區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碰觸的,那就是不能讓任何一個男人的臉出現在電影里。
[編輯本段]〖電影花絮〗
·在2006年,當時該片尚未敲定最後的主角,曾經傳言安妮特·貝南和烏瑪·瑟曼將分別出演片中的瑪麗·海恩斯和克瑞斯托·艾倫。
·傳聞莉莎·庫卓和安妮·海瑟薇在片中有所擔綱,但最後她們擬出演的角色並未在最後的腳本中出現。
·上世紀70年代,也有人想重拍《女人們》,並打算邀請簡·方達、芭芭拉·史翠珊、費·唐納薇加盟出演,但最終未能實現。
·據傳在拍攝新《女人們》時打算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取景,並會將所有的要出現在鏡頭里的館內陳列的男人畫像都替換成女人的,但這個想法最終未能成真。
·與1939年版的《女人們》一樣,本片所有的演員都是女性。
[編輯本段]〖精彩對白〗
Sylvie Fowler:You knew,and you didn't tell me?Now,honest to goodness,I'm so hurt.
西爾維亞·福勒:你知道?你還不告訴我?老天爺可以作證,我現在受到深深的傷害。
Mary Haines:You?It was not happening to you,it's happening to me!
瑪麗·海恩斯:你受到傷害?這件事是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發生在你身上!
Edie Cohen: Alex,I wanna tell you more.I'm eating for two.
伊迪·科恩:埃里克斯,我想告訴你一些事情,我現在是為了兩個人而吃(意指有了身孕)。
Alex Fisher: Oh,come on.
埃里克斯·費雪:哦,不是吧?!
Sylvie Fowler: Oh,my god.
西爾維亞·福勒::哦,我的天啊?!
Mary Haines: What's happend?
瑪麗·海恩斯:你們在說什麼呢?
Sylvie Fowler: Edie is not top again.
西爾維亞·福勒:伊迪將不再是「單身貴族」了。
J. 四個女的開著車說女士們送他們下地獄吧是什麼電影
金剛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