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堤壩電影法國

堤壩電影法國

發布時間:2022-10-16 19:51:47

㈠ 有一部戰爭片,為了阻止納粹過橋,炸水壩沖毀大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不是南斯拉夫的《橋》這個片子

㈡ 有一部國外的電影,裡面描述超級地震的情景,有水壩崩塌,有個人叫金,這是什麼電影

電影:末日崩塌 San Andreas (2015)
前美國大兵雷蒙德·蓋恩斯在結束硝煙戰火的生涯後,而今成為洛杉磯消防局的直升機救援人員。雖然工作中全力以赴,受人敬仰,值得信賴,這些卻都無法挽回他失敗的婚姻。某次短暫休假後,雷重返崗位,這時在內華達州南部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胡佛水壩在強震中被徹底摧毀。未過多久,又一輪強震從舊金山襲向了洛杉磯,雷在直升機上目睹了繁華城市轉眼變成廢墟的可怕一幕。

㈢ 炸壩毀橋二戰什麼電影

炸大壩是英國的《敵後大轟炸》,根據炸毀魯爾區水壩的真實戰例改編
炸橋有不少,著名的有,南斯拉夫的《橋》,美國的《桂河橋》

㈣ 有一部電影裡面講的一支部隊炸水壩其中有個叫米勒的炸彈專家 炸水壩他們本以為出不去了但最後出去了

應該是《納瓦隆突擊隊》
炸毀德軍納瓦隆大炮後,隊長馬龍和破壞專家米勒是僅存的生還者,現在上級派他們執行另一項更艱巨的任務,就是炸毀一條讓德軍和意軍得以聯結的橋梁。炸橋計劃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其間遇到各種困難,但都一一攻破。炸橋計劃實施得非常成功,但就在他們千辛萬苦達成任務時,才發現他們自己身處在河的另一端,也就是敵人陣營的那一端,他們要如何平安返回則成了接下來要完成的艱巨任務。

㈤ 二戰電影名,炸毀水庫大壩使大水沖垮橋墩大橋癱塌。

是這部:《納瓦隆突擊隊》(又名:六壯士續集),是《納瓦隆大炮》的續集.承接上集,炸毀德軍納瓦隆大炮後,隊長馬龍和破壞專家米勒是僅存的生還者,現在他們要執行另一項更艱巨的任務,就是炸毀一條讓德軍和意軍得以聯結的橋梁.

㈥ 杜拉斯的詳細資料

瑪格麗特·杜拉(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國作家。

1914年瑪格麗特·多納迪厄生於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後來越南的西貢/胡志明市)。她父親是數學教師,母親是當地人小學的教師。她有兩個哥哥。在印度支那度過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成了她創作靈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親故鄉的一條小河的名字 - Duras 杜拉。

杜拉的在大學里學過數學、法律和政治學。畢業後從1935年到1941年在法國政府殖民地部當秘書,後來參加過抵抗運動並加入共產黨;1955年被共產黨開除黨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傳體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0年)。後來作品中,她通常描寫一些試圖逃脫孤獨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較古典,後期的作品打破了傳統的敘事方式,並賦予心理分析新的內涵,給小說寫作帶來了革新,常被認為是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獲得龔古爾文學獎。

杜拉的文學作品包括40多部小說和10多部劇本,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如《廣島之戀》(1959)《情人》(1992)。同時她本人也拍攝了幾部電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們》。

杜拉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創作的一部小說。這個故事充滿著酷熱、暴風雨、酒精和煩躁不安,對話和失語、閃電般的愛情等等。描述杜拉很難: 溫柔還是暴躁?天才還是自戀狂?(參看勞爾·阿德萊爾的杜拉斯傳《瑪格麗特·杜拉斯》)她自己寫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盡可忘掉」。她在作品中敘述了「說」的需要、艱難和恐怖。「試著」寫作,就像「試著」去愛一樣,心裡明知道永遠也不可能達到。不可能的愛情和對愛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題。

她的小說經常圍繞著一個爆炸中心,通常由一個瞬間的暴力場面引起敘述。廣島與愛情,死亡和肉慾象徵地的糅合在一起。「毀滅,她說」。這種語言又與音樂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大海一樣的音樂,圍繞一個主題無窮的變幻,傾訴和歡慶,控制和失控……

瑪格麗特·杜拉與1996年3月3日逝世,葬於蒙帕納斯公墓。

[編輯]杜拉的作品
《厚顏無恥的人》 1943年/小說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瑪出版社再版

《平靜的生活》 1944年/小說 伽利瑪出版社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1950年/小說 伽利瑪

《直布羅陀的水手》 1952年/小說 伽利瑪

《塔吉尼亞的小馬》 1953年/小說 伽利瑪

《樹上的歲月》1954年/短篇小說集 伽利瑪,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園》 1955年/小說 伽利瑪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說 子夜出版社

《塞納-瓦茲的高架橋》 1959年/戲劇 伽利瑪

《夏日夜晚十點半》 1960年/小說 伽利瑪

《廣島之戀》 1960年/電影腳本 伽利瑪

《如此漫長的缺席》 1961年/電影腳本 與熱拉爾·雅爾羅合作,伽利瑪

《安德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說 伽利瑪

《勞兒·維·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說 伽利瑪

《戲劇——卷一》 1965年/戲劇 伽利瑪

《副領事》 1965年/小說 伽利瑪

《音樂》 1966年/電影 與保爾·瑟邦合作執導

《英國情人》 1967年/小說 伽利瑪

《英國情人》 1968年/戲劇 伽利瑪

《戲劇——卷二》 1968, 伽利瑪

《毀滅,她說》 1969年 子夜

《毀滅,她說》 電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薩芭娜和大衛》 1970年 伽利瑪

《愛》 1971年/小說 伽利瑪

《黃色太陽》 1971年/電影 伽利瑪

《娜塔麗·格朗熱》 1972年/電影 伽利瑪

《印度之歌》 1973年/戲劇,電影 伽利瑪

《恆河女子》 1973年/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娜塔麗·格朗熱》 1973年 伽利瑪

《談話者》 1974年/與克薩維耶爾·高提埃的對談 子夜

《巴克斯泰爾,蔽拉·巴克斯泰爾》 1976年/電影 伽利瑪

《加爾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樹上的歲月》 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卡車》 1977年/電影

《卡車》1977年/劇本 子夜 收有與米歇爾·波爾特的對談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領地》1977年 子夜 與米歇爾·波爾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戲劇 商神出版社

《黑夜號輪船》 1978年/電影

《塞扎蕾》 1979年/電影

《墨爾本奧蕾里婭·斯坦納》 1979年/電影

《溫哥華奧蕾里婭·斯坦納》 1979年/電影

《薇拉·巴克斯泰爾或大西洋海灘》 1980年 阿爾巴特羅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說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綠眼睛黑頭發》 1980年 《電影日誌》

《阿伽達》 1981年 子夜

《阿伽達或無限閱讀》 1981年/電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

《年輕姑娘和小孩》 1981年/錄音磁帶 揚·安德烈亞根據《80年夏》改編,瑪格麗特·杜拉斯朗讀

《羅馬對話》 1982年/電影

《大西洋人》 1981年/電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說 子夜

《薩瓦納海灣》 第一版1982年,增補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說 伽利瑪

《戲劇——卷三 1984/戲劇 伽利瑪

《情人》 1984年/小說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樂之二》 1985年 伽利瑪

《契河夫的海鷗》 1985年 伽利瑪

《孩子們》 1985年/電影 與讓·馬斯科羅和讓·馬克·圖里納合作製片

《藍眼睛黑頭發》 1986年/小說 子夜

《諾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質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愛米莉·L.》 1987年/小說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說 P.O.L.出版社

《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說 子夜

《揚·安德烈亞·斯坦納》 1992年 P.O.L.出版社

《寫作》 1993年 伽利瑪

《一切結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說,電影,戲劇,1943年一1993年回顧》 1997年 伽利瑪

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藝術家。她於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1914年生於法國統治越南時代西貢市北郊的朱登地方。18歲首次返回祖國法國。在巴黎在大學攻讀法律、數學、政治學。但卻立志要做小說家。1942年出版處女作《厚臉皮的人們》,接著又出版《靜靜的生活》、《太平洋的波堤》、《吉爾布達的水手》等小說。當法國掀起新潮熱潮後,法國文壇也隨而產生了新小說運動。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說《麾狄拉特干達畢業》而被譽為新小說代表作家之一。曾獲文學獎。1959年名導演亞蘭勒納請她為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廣島之戀》撰寫電影劇本。這部作品在法國大受歡迎,創下很高的票房紀錄,而她的名字也傳扁世界。之後她編劇的另一部片又獲大獎,她的名氣更響了,她的小說紛紛被改為電影。1966年她開始了導演生涯。 杜拉斯以小說《厚顏無恥之輩》(1943)開始她的文學天涯,她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而且尤其注重文體,具有新穎獨特的風格。她早期的小說《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時代的貧困生活,還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會現實為題材的。《直布羅陀海峽的水手》(1952)等充滿了鏡頭般的畫面和口語式的對話,因此,大都被改編成影片;後來的小說如《塔吉尼亞的小馬》(1953),《琴聲如訴》(1958),《洛爾·V.斯坦的迷醉》(1964)等則善於打破傳統的敘述模式,把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家,其實她的小說只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思方面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慾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實。杜拉斯在戲劇和電影方面同樣成就卓著,她分別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戲劇集,在1983年還獲得了法蘭西學院的戲劇大獎。作為法國重要的電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員,她不僅寫出了《廣島之戀》(1960)、《長別離》(1961)這樣出色的電影劇本,而且從1965年起親自擔任導演,從創作優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開始,每年都有一兩部影片問世,而且有不少獲得了國際大獎。 杜拉斯的六十餘種作品始終擁有廣泛的讀者和觀眾,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歲時發表的小說《情人》(1984)。在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異國情調的作品裡,她以驚人的坦率回憶了自己十六歲時在印度支那與一個中國情人的初戀,榮獲了當年的龔古爾文學獎,並且被譯成40多各種文字,至今已售出250萬冊以上,使她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法語作家。

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歡迎的法國當代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具有一個預言般的名字--《這是全部》。

代表作品

1943:《厚顏無恥的人》(小說)

1944:《平靜的生活》(小說)

1950:《太平洋大堤》(小說)

1952:《直布羅陀海峽的水手》(小說)

1953:《塔爾基尼亞的小馬》(小說)

1954:《林中的日日夜夜》(小說)附:《蟒蛇》、《多丹太太》《工地》(小說)

1955:《廣場》(小說)

1958:《如歌般的中板》(小說,中譯本題為《琴聲如訴》)

1959:《塞納-瓦茲的旱橋》(劇本)

1960:《夏夜十點半》(小說)《廣島之戀》(電影劇本)

1961:《長別離》(電影劇本,與錢拉·雅羅合作)

1962:《昂代斯瑪先生的午後》(小說)

1964:《洛爾·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說)

1965:《戲劇第一集》:《河流與森林》、《廣場》、《音樂喜劇》;《副領事》(小說)

1966:《音樂》(電影劇本)

1967:《英國情人》(小說)

1958:《英國情人》(劇本)《戲劇第二集》:《蘇珊娜·安德雷》、《林中的日日夜夜》、《是的,也許是這樣》、《薩加語》、《一個男人來看我》。

1969:《她說毀滅》(小說)《她說毀滅》(電影)

1970:《阿巴恩,薩巴納,大衛》(小說)

1971:《愛情》(小說)《黃色的,太陽》(電影)

1972:《娜塔麗·格朗熱》(電影)

1973:《印度之歌》(電影劇本)《恆河的女人》(電影)《娜塔麗·格朗熱》附:《恆河的女人》(電影劇本)

1974:《說話的女人》(同扎維埃·戈蒂耶談話錄)

1975:《印度之歌》(電影)

1976:《巴克斯泰爾,維拉·巴克斯泰爾》(電影)《她在威尼斯時的名字在荒涼的加爾各答》(電影)

1976:《林中的日日夜夜》(電影)

1977:《卡車》(電影)《卡車》,附:《同米歇爾·波爾特談話錄》(電影劇本)

《瑪格麗特·杜拉筆下的地點》(同米歇爾·波爾特合作寫成的談話錄)《電影伊甸園》(劇本)

1978:《夜船》(電影)

1979:《夜船》,附:《凱撒城》、《反面的雙手》、《奧雷麗亞·斯代內》(電影劇本)

《凱撒城》(電影)

《反面的雙手》(電影)

《奧雷麗亞·斯代內,奧雷麗亞·梅爾布爾納說》(電影)

《奧雷麗亞·斯代內,奧雷亞而·旺庫韋說》(電影)

1980:《維拉·巴克斯泰爾或大西洋海濱》(小說)《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說)《80年夏》(隨筆)《綠眼睛》(電影劇本)

1981:《阿加塔》(小說)《阿加塔與沒完沒了的閱讀》(電影)《外界》(隨筆)《年輕姑娘與男孩》(錄音磁帶,揚·安德烈根據《80年夏》改編,瑪格麗特·杜拉朗讀)《大西洋人》(電影)

1982:《羅馬對話》(電影)

1982:《大西洋人》(小說)《薩凡納海灣》(劇本)《死亡的疾病》(小說)

1984:《戲劇第三集》:《叢林困獸》、《阿斯貝爾思的證件》、《死之舞蹈》;《情人》(小說)

1985:《痛苦》(小說)《音樂續集》(劇本)《契訶夫的海鷗》(隨筆)《孩子們》(電影,與讓·馬斯科洛和讓-馬克·蒂里納合作)

1986:《藍眼睛黑頭發》(小說)《諾曼底海邊的妓女》(小說)

1987:《埃米莉·L.》(小說)

1987:《物質生活》(隨筆)

1990:《夏雨》(小說)

1992:《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小說)《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電影劇本)

㈦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的內容簡介

瑪格麗特·杜拉斯是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藝術家。杜拉斯以小說《厚顏無恥之輩》(1943)開始她的文學天涯。她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而且尤其注重文體,具有新穎獨特的風格。她早期的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充分反映了童年時代的貧困生活,還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會現實為題材的。《直布羅陀海峽的水手》等充滿了鏡頭般的畫面和口語式的對話,因此,大都被改編成影片;後來的小說如《塔吉尼亞的小馬》,《琴聲如訴》,《洛爾·V.斯坦的迷醉》等則善於打破傳統的敘述模式,把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家,其實她的小說只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思方面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慾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實。杜拉斯在戲劇和電影方面同樣成就卓著,她分別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戲劇集,在1983年還獲得了法蘭西學院的戲劇大獎。作為法國重要的電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員,她不僅寫出了《廣島之戀》、《長別離》這樣出色的電影劇本,而且從1965年起親自擔任導演,從創作優秀影片《印度之歌》開始,每年都有一兩部影片問世,而且有不少獲得了國際大獎。
本書為杜拉斯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小說寫於1950年。中心人物是母親,母親為在印度支那購買的耕地免受潮水之害修築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而一切辛苦全部枉費,堤壩被沖毀,殖民地並不是家園……

㈧ 瑪格麗特·杜拉斯都有哪些作品

《厚顏無恥的人》 1943年/小說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瑪出版社再版
《平靜的生活》 1944年/小說 伽利瑪出版社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1950年/小說 伽利瑪
《直布羅陀的水手》 1952年/小說 伽利瑪
《塔吉尼亞的小馬》 1953年/小說 伽利瑪
《樹上的歲月》1954年/短篇小說集 伽利瑪,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園》 1955年/小說 伽利瑪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說 子夜出版社
《塞納-瓦茲的高架橋》 1959年/戲劇 伽利瑪
《夏日夜晚十點半》 1960年/小說 伽利瑪
《廣島之戀》 1960年/電影腳本 伽利瑪
《如此漫長的缺席》 1961年/電影腳本 與熱拉爾·雅爾羅合作,伽利瑪
《安德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說 伽利瑪
《勞兒·維·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說 伽利瑪
《戲劇——卷一》 1965年/戲劇 伽利瑪
《副領事》 1965年/小說 伽利瑪
《音樂》 1966年/電影 與保爾·瑟邦合作執導
《英國情人》 1967年/小說 伽利瑪
《英國情人》 1968年/戲劇 伽利瑪
《戲劇——卷二》 1968, 伽利瑪
《毀滅,她說》 1969年 子夜
《毀滅,她說》 電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薩芭娜和大衛》 1970年 伽利瑪
《愛》 1971年/小說 伽利瑪
《黃色太陽》 1971年/電影 伽利瑪
《娜塔麗·格朗熱》 1972年/電影 伽利瑪
《印度之歌》 1973年/戲劇,電影 伽利瑪
《恆河女子》 1973年/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娜塔麗·格朗熱》 1973年 伽利瑪
《談話者》 1974年/與克薩維耶爾·高提埃的對談 子夜
《巴克斯泰爾,蔽拉·巴克斯泰爾》 1976年/電影 伽利瑪
《加爾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樹上的歲月》 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卡車》 1977年/電影
《卡車》1977年/劇本 子夜 收有與米歇爾·波爾特的對談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領地》1977年 子夜 與米歇爾·波爾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戲劇 商神出版社
《黑夜號輪船》 1978年/電影
《塞扎蕾》 1979年/電影
《墨爾本奧蕾里婭·斯坦納》 1979年/電影
《溫哥華奧蕾里婭·斯坦納》 1979年/電影
《薇拉·巴克斯泰爾或大西洋海灘》 1980年 阿爾巴特羅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說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綠眼睛黑頭發》 1980年 《電影日誌》
《阿伽達》 1981年 子夜
《阿伽達或無限閱讀》 1981年/電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
《年輕姑娘和小孩》 1981年/錄音磁帶 揚·安德烈亞根據《80年夏》改編,瑪格麗特·杜拉斯朗讀
《羅馬對話》 1982年/電影
《大西洋人》 1981年/電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說 子夜
《薩瓦納海灣》 第一版1982年,增補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說 伽利瑪
《戲劇——卷三 1984/戲劇 伽利瑪
《情人》 1984年/小說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樂之二》 1985年 伽利瑪
《契河夫的海鷗》 1985年 伽利瑪
《孩子們》 1985年/電影 與讓·馬斯科羅和讓·馬克·圖里納合作製片
《藍眼睛黑頭發》 1986年/小說 子夜
《諾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質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愛米莉·L.》 1987年/小說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說 P.O.L.出版社
《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說 子夜
《揚·安德烈亞·斯坦納》 1992年 P.O.L.出版社
《寫作》 1993年 伽利瑪
《一切結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說,電影,戲劇,1943年一1993年回顧》 1997年 伽利瑪

㈨ 法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電影導演,以前的,現在的,都有哪些

雷內•克雷芒 (RenéClement,法國)

1913年3月8日生於波爾多。原習建築,業余愛好電影,後來成為紀錄片攝影師。 1938年導演《注意你的左側》(短片,主要演員:雅克•塔蒂)。1942年:《鐵路職工》(紀錄片)。1943年《大田園曲》(紀錄片)。1946年:《鐵路的戰斗》(編劇:克雷芒和柯萊特•奧特利,攝影:阿勒岡)。1946年:《安靜的父親》(諾埃爾—諾埃爾合作導演並主演)。1946年:《美女與野獸》(與讓•谷克多合作導演並編劇,讓• 馬萊主演)。1947年:《該死的人們》(編劇:孔巴內茲,台詞:強松,攝影:阿勒岡,主要演員:H.維達爾,P.貝爾納,米契爾•奧克萊,達利奧,福斯科•賈舍蒂,弗洛倫斯•馬爾利)。1949年:《鐵窗之外》(又名《馬拉巴加監獄》,法意合製片,編劇:柴伐梯尼與S.C.達米科,台詞:奧朗什與博斯特,攝影:L.巴日,主要演員:米契爾 •摩根,J.馬萊)。1952年:《禁止的游戲》(編劇:博斯特和奧朗什,根據弗朗索瓦 •布瓦葉爾的原作改編,攝影:R.敘亞爾,主要演員:布麗吉特•福舍,G.布敘利)。 1954年:《里波阿先生》(在英國攝制,編劇:克雷芒和H.米爾斯,根據路易•埃蒙原作改編,台詞:R.克諾,攝影:O.莫里斯,主要演員:傑拉•菲利普,瓦勒利,霍布遜,讓•格林伍德)。1956年:《謝爾惠絲》(編劇:奧朗什與博斯特,根據左拉原作改編,攝影:R.敘亞爾,作曲:奧立克,主要演員:瑪麗亞•謝爾,弗朗索瓦•貝利埃,蘇茜•德萊爾)。1958年:《太平洋堤壩》(與義大利、美國共同製片,編劇:克雷芒與歐文•肖,根據瑪格麗特•杜拉原作改編,攝影:奧特洛•馬岱利,主要演員:亞爾瓦娜•曼加諾,安東尼•貝爾金斯,阿麗達•瓦利,理查德•孔特,約塞芬•范•弗利特)。1960年:《陽光普照》。1961年:《活著多麼快樂》。1963年:《此日此時》。 1964年:《諂媚的人們》。1966年:《巴黎在燃燒嗎?》。1969年:《雨中過客》。19 70年:《樹下的房子》。1971年:《兔子在田野賽跑》。
雅克•貝蓋爾(JacquesBecker,法國)

1906年6月15日生於巴黎,1960年2月20日逝於巴黎。1932—1938年擔任讓•雷諾阿的助手。1934年開始導演《克利斯托巴爾的黃金》(未攝完,由別人完成)。1942年:《最後的王牌》。1943年:《紅手古比》(編劇:韋里,主要演員:費爾南•勒杜。19 45年:《花邊》(主要演員:R.魯洛,密舍琳•普萊斯爾)。1947年:《安東尼夫婦》(主要演員:羅傑•畢谷,克萊爾•瑪菲)。1949年:《七月的約會》。1951年:《愛德華與卡羅琳》。1952年:《金盔》(主要演員:雷幾亞尼,西蒙•西涅萊)。1954年:《別碰這筆錢》(主要演員:讓•迦本)。1955年:《阿里巴巴》(主要演員:費爾南台爾)。1957年:《亞森羅平》(根據莫里斯•勒勃朗的小說改編,主要演員:R.拉穆勒)。1958年:《蒙巴那斯街十九號)(主要演員:傑拉•菲利普)。1960年:《地洞》。
安德列•安托瓦 (AndréAntoine,法國)

1858年1月31日生於里摩日,1943年10月19日死於布里根。 「自由戲劇」的創始人,導演影片。1916年:《科西嘉兄弟》(根據大仲馬原作改編)。1917年:《罪人》(根據科貝原作改編)。1918年:《海上勞工》(根據雨果原作改編)。1920年:《塞格利埃家的小姐》(根據朱爾•桑陀原作改編)。1921年:《土地》(根據左拉原作改編)。1922年:《阿萊城的姑娘》(根據都德原作改編),《雲雀和山雀》(格利葉編劇;該片迄未發行)。

H.G.克魯佐 (H.G.Clouzot,法國)

最初是編劇和台詞作家,編寫《反叛者》(1938年),《家裡的陌生人》(1941年)的劇本,以後導演影片。1942年:《殺人犯住在二十一號》(主要演員:皮埃爾•弗雷斯納,蘇西•德萊爾)。1943年:《烏鴉》(編劇與台詞:夏汪斯與克魯佐,主要演員:皮埃爾•弗雷內,G.勒克萊爾,拉爾蓋)。1949年:《巴黎警察局》(主要演員:B.布利埃,L.約凡,蘇西•德萊爾)。1949年:《曼儂》。1950年:《米蓋特和她的母親》。 1952年:《恐懼的代價》(主要演員:伊夫•蒙當,夏爾•瓦內爾)。1954年:《邪惡的人》(主要演員:西蒙•西涅萊,保爾•茂利斯)。1955年:《畢加索的秘密》。19 56年:編寫《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劇本(與費利•雷米合作,克里斯蒂安•雅克導演)。 1957年:《間諜》。1960年:《真相》。1967年:《女囚犯》。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堤壩電影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一個護士的故事中文版 瀏覽:871
黑羽快斗中文配音大電影 瀏覽:396
2010韓國電影票房排行豆瓣 瀏覽:580
粵工會電影票 瀏覽:78
國外電影男孩東西圖片 瀏覽:865
二戰美日電影名字大全 瀏覽:720
電影吻胸吸胸視頻大全 瀏覽:581
進金門愛情的電影 瀏覽:1000
航班吃人電影完整版 瀏覽:925
東北插班生到台灣去上學是什麼電影 瀏覽:759
高清電影標准圖片 瀏覽:918
哆啦a夢大電影粵語西遊記 瀏覽:267
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主題曲 瀏覽:346
電影小花主題曲是什麼歌曲歌詞 瀏覽:466
愛情傷感動漫電影推薦 瀏覽:91
電影無雙簡介英文 瀏覽:272
梁家輝電影完整版鬼片 瀏覽:82
姜文最經典的一部電影 瀏覽:417
中文電影配音四人 瀏覽:182
泰國拍電影鬧鬼的電影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