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典法國電影有哪些
經典的法國電影有很多
比如歷史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就是在法國放映的
還有就是法國左岸派新浪潮運動涌現的一批電影導演和他們的代表作
例如雷乃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阿德》 科爾皮的《長別離》
瑪格麗特的《音樂》 《印度之歌》
還有讓雷諾阿的經典電影《大幻影》 《游戲的規則》等等
總而言之,法國是戛納電影節的誕生地,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這里有很多經典而又偉大的電影誕生
還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電影人在為此努力奮斗
② 《長別離》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長別離》([法] 瑪格麗特·杜拉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XAYIGYzr_Foz-tqmvDUTBQ
書名:長別離
作者:[法] 瑪格麗特·杜拉斯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5
頁數:114
內容簡介:《長別離》為瑪格麗特·杜拉斯獲得1961年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劇作。在巴黎塞納河邊經營著一家咖啡館的黛蕾絲偶然發現,一個從咖啡館前走過的痴呆流浪漢竟像是自己失蹤多年的丈夫。在惶恐、驚喜、悲痛之中,她不斷地讓女招待和他談話、故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面、去他棲身的破棚屋、邀親戚們在他面前談論往事,甚至將他請到家裡來進晚餐、共舞,終於證實流浪漢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爾。原來,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失去了記憶。
作者簡介: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出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回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獎。
③ 求 長別離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長別離》是由法國、義大利聯合製片的85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亨利·柯比執導,阿莉達·瓦莉、GeorgesWilson等主演,於1961年5月17日在法國戛納電影節上映。
該片講述了咖啡館的女主人黛萊絲16年來苦苦等待丈夫的歸來,在偶遇一個形似丈夫的流浪漢後,企圖喚迴流浪漢記憶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④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創作生涯
1943年她用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筆名發表《無恥之徒》。1944年出版《自由人報》,刊登戰俘和被放逐者的情況材料,發表《平靜的生活》。
她早期的小說《太平洋大堤》(1950)反映了童年時代的貧困生活。《直布羅陀海峽的水手》(1952)充滿了鏡頭般的畫面和口語式的對話。當法國掀起新浪潮後,法國文壇也隨而產生了新小說運動。她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說《麾狄拉特干達畢業》而被譽為新小說代表作家之一。曾獲文學獎。
她的小說如《塔吉尼亞的小馬》(1953),《琴聲如訴》(1958),《洛爾·V.斯坦的迷醉》(1964)打破了傳統的敘述模式,把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家,其實她的小說只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思方面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慾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實。
1959年名導演亞蘭勒納請她為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廣島之戀》(1959)撰寫電影劇本。這部作品在法國大受歡迎,創下很高的票房紀錄,而她的名字也傳遍世界。1961年她為亨利·科爾皮的影片寫《長別離》,這個電影劇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學獎獲得者熱拉爾·雅爾洛合作的結果。
杜拉斯在戲劇和電影方面同樣成就卓著。她分別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戲劇集。1965年,她開始了導演生涯。在1983年還獲得了法蘭西學院的戲劇大獎,作為法國重要的電影流派「岸派」的成員。
1974年創作《印度之歌》,該作品於1975年在戛納電影節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獎。
1976年,《整天在樹木之中》獲讓·科克托獎。
1984年,杜拉斯在七十歲時發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說《情人》,該作品於1986年獲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獎,是當年用英語發表的最佳小說。在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異國情調的作品裡,她以驚人的坦率回憶了自己十六歲時在印度支那與一個中國情人的初戀,榮獲了當年的龔古爾文學獎,並且被譯成40多種文字,至今已售出250萬冊以上,使她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法語作家。
1985年發表《痛苦》。書中記錄了她在『二戰』期間的個人經歷以及對戰爭問題的思考和她如何等待被關在納粹集中營的丈夫的歸來。1991年發表《華北情人》。
她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具有一個預言般的名字--《這是全部》。
⑤ 左岸派的成員介紹
「左岸派」是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在法國的一個電影導演集團,因成員都住在巴黎塞納河的左岸而得名。他們是阿侖·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克利斯·馬爾凱、阿侖·羅布-格里葉、瑪格麗特·杜拉和亨利·科爾皮等。但「左岸派」實際上並沒有組成一個「學派」或「團體」,他們只是一批相互間有著長久的友誼關系、藝術趣味相投並在創作上經常互相幫助的藝術家。由於他們在電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問世的,如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年)和科爾皮的《長別離》(1961年)(兩片均由杜拉編劇),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年,由羅布-格里葉編劇),瓦爾達的《克列奧的兩小時》(1961年)等,加之他們的影片十分講求個人風格,不拘守傳統的電影語言;因此他們的作品常常也被歸入「新浪潮」電影。實際上,「左岸派」導演們的影片和《電影手冊》派導演們的影片有著重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 「左岸派」導演們只把專為電影編寫的劇本拍成影片,而從不改編文學作品;他們一貫把重點放在對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描寫上,對外部環境則採取紀錄式的手法;他們的電影手法很講究推敲,細節上都要修飾雕琢,絕無潦草馬虎的半即興式作風;他們的影片具有更為濃重的現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羅布-格里葉的影片,因為這兩人本來就是法國現代派小說的代表人物。「左岸派」電影在法國被稱為「作家電影」,意即由文學作家拍攝的電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部影片外,稍後還有雷乃的《姆里也爾》(1963年)和《戰爭結束了》(1967年),羅布-格里葉的《不朽的女人》(1963年)、《橫跨歐洲快車》(1966年)、《伊甸園和以後》(1970年)、瑪格麗特·杜拉斯《音樂》、《印度之歌》及瓦爾達的《走卒們》(1967年)等。
⑥ 推薦幾部好看的電影不要商業電影藝術人文的
海上鋼琴師~
飛越來生緣
我是山姥
這個殺手不太冷
⑦ 瑪格麗特.杜拉斯和他的情人
杜拉斯是一個作家
《情人》是她寫的一本書.
下面有她的簡介和情人一書的內容簡介,你可以看看
瑪格麗特·杜拉斯簡介:
1914年瑪格麗特·多納迪厄生於交趾支那(現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親是數學教師,母親是當地人小學的教師。她有兩個哥哥。1921年她父親去世。
1924年她住在金邊、永隆、沙瀝。她母親在波雷諾(柬埔寨)買了一塊不能耕種的土地。
1939年她同羅貝爾·昂泰爾姆結婚。
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羅克合作,在伽利瑪出版社出版《法蘭西帝國》.在書業俱樂部工作,《塔納朗一家》遭到伽里瑪出版社的拒絕。她第一個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去世。同迪奧尼斯·馬斯科洛相識。
1943年她用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筆名發表《無恥之徒》。參加莫爾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領導的抵抗運動的活動。
1944年R.昂泰爾姆被捕並被放逐到布亨瓦爾德,然後放逐到達豪(參見《痛苦》)。她加入法國共產黨,任維斯孔蒂街黨支部書記,成立尋人處,出版《自由人報》,刊登戰俘和被放逐者的情況材料。發表《平靜的生活》。
1945年R.昂泰爾姆回來。同R.昂泰爾姆一起成立萬國出版社。1946年她夏天在義大利。同R.昂泰爾姆離婚。
1947年她的兒子讓·馬斯科洛出生。
1950年她發表《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被開除出法國共產黨。
1957年同D.馬斯科洛分居。1958年發表《琴聲如訴》。她從1955年起反對繼續進行阿爾及利亞戰爭,後又反對戴高樂政權。為各種周刊和雜志撰稿。
1959年為阿蘭·雷內寫《廣島之戀》電影劇本。
1960年當選為美第奇獎評委,但於幾年後辭職。"如果存在一個否定的評委會,我就參加。"
1961年她為亨利·科爾皮的影片寫《長別離》,這個電影劇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學獎獲得者熱拉爾·雅爾洛合作的結果。
1968年她參加了五月風暴的那些事件。在《綠眼睛》中可讀到關於大學生和作家行動委員會誕生的政論文,該文被委員會否定,委員會也在不久後解散。
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納電影節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獎。
1976年,《整天在樹木之中》獲讓·科克托獎。
1982年在納伊的美國醫院進行戒毒治療。1984年《情人》獲龔古爾獎。
1985年發表《痛苦》。7月17日在《解放報》上發表一篇文章,瑪格麗特·杜拉斯在"魏爾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場引起一部分讀者的敵對情緒和好幾位女權主義者的論戰。
1986年《情人》獲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獎,是"當年用英語發表的最佳小說"。
1988年-1989年嚴重昏迷。住院。1990年R.昂泰爾姆去世。1991年發表《華北情人》。
1996年,瑪格麗特·杜拉斯逝世。
內容簡介: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很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你比年輕時還要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年輕時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貌。」
這是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在小說《情人》中寫的一段話。那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故事,13歲的法國少女和三十多歲的中國男人發生在越南的愛情故事。瑪格麗特·杜拉斯以小說《情人》(L』Amant)獲得1984年龔古爾文學獎。在此之前的一年,就銷售了420萬冊,翻成42國語言。由影帝梁家輝主演的《情人》更是讓無數的影迷們嘆為觀止。
在離開她的中國情人54年後的一天,她的中國情人已去世了12年。她寫他的恐懼消失了。文字泉涌而至,她必須快快地寫,以便在它消失前寫出來,文字自己來到。「《情人》是一本野蠻的書,它帶來所有它遇見的東西,毫無區分,幾乎無選擇地迸出。」王道乾的譯文讀來富有韻味,《情人》的故事重現在你的眼前。
以下是《情人》的在線閱讀地址:
http://www.cnread.net/cnread1/wgwx/d/lasi/002/001.htm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很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你比年輕時還要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年輕時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貌。」
這是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在小說《情人》中寫的一段話。那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故事,13歲的法國少女和三十多歲的中國男人發生在越南的愛情故事。瑪格麗特·杜拉斯以小說《情人》(L』Amant)獲得1984年龔古爾文學獎。在此之前的一年,就銷售了420萬冊,翻成42國語言。由影帝梁家輝主演的《情人》更是讓無數的影迷們嘆為觀止。
在離開她的中國情人54年後的一天,她的中國情人已去世了12年。她寫他的恐懼消失了。文字泉涌而至,她必須快快地寫,以便在它消失前寫出來,文字自己來到。「《情人》是一本野蠻的書,它帶來所有它遇見的東西,毫無區分,幾乎無選擇地迸出。」王道乾的譯文讀來富有韻味,《情人》的故事重現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