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蝴蝶法國電影影評

蝴蝶法國電影影評

發布時間:2022-09-20 02:45:04

A. 如何評價電影《蝴蝶君》

評價:

《蝴蝶君》這部主旨為實現多元文化差異共存的華美經典影片,不僅使來自不同國度的觀眾群,體味到種族偏見和歧視,是異質文化溝通的嚴重障礙;更使人們認識到,在全球時空不斷緊密、族群交往日益混雜的當代,人們要重新理解和認識世界,就要學會培養接受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識。

(1)蝴蝶法國電影影評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64年的一天,法國外交官伽里瑪看過歌劇《蝴蝶夫人》後,愛上了在舞台上扮演蝴蝶夫人的中國演員宋麗玲,而宋麗玲卻是一名為獲取美國在越南行動計劃而與他接觸的間諜。

雖然中間是分分合合,但兩人都「深愛」著對方。20年後,當年的法國外交官被指控泄漏情報而被捕,被捕後他才發現他所深愛的蝴蝶夫人竟然是個男扮女裝的間諜,在絕望中,伽里瑪自盡身亡。

B. 觀電影《藍蝴蝶》有感 不少於500字

一個患有腦瘤的少年和一位昆蟲學者,一個溫情感人的故事加上美妙的熱帶雨林的昆蟲世界,一個夢想的實現和升華。電影把主角賦予了藍閃蝶,這種讓彼特和艾倫苦心追尋的蝴蝶,雨林的居民賦予了它兩種身份,一種是幫人實現夢想的真神,另一種則是利用美麗奪人魂魄的惡神。少年彼特只有一個純純的夢想,希望能在其短暫的生命結束之際,看到一隻藍閃蝶。當他隻身迷失在雨林中的時候,閃蝶的「藍色幻影」讓他看到了真神與惡神的親臨,在美好與恐怖的幻象時空中經歷了一次生死體驗。更加戲劇性的是,病魔從彼特的大腦中離開了,他從此迎來了更加美好的人生,而艾倫也在這次雨林之旅中感悟到了自己的得失,他也要去尋找潛藏心底的那份愛。電影對雨林中各種各樣昆蟲的描寫很是生動,唯一欠缺的是,對這些小昆蟲的微觀表現,與劇中人物是隔離的,少了些人與生物同處在大環境下互動。
因為蝴蝶有化蛹成蝶的神奇變化和自身艷麗的色彩,所以在許多影片中都將其神化或把它做為人的一種信仰和追求,如德國影片《重生之門》中,蝴蝶引領著大衛走進一扇重生之門,門後背,大衛的人生可以重來。法國電影《蝴蝶》以喜劇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和一位嚴肅的老人到大自然中尋找「伊莎貝拉」的故事,(「伊莎貝拉」是一種生命短暫卻異常美麗的蝴蝶)。其間老與少,靜與動的磨合,風趣的對白和情節引來許多對人生的思考。
彼特最終還是將藍閃蝶放飛在大自然中了,蝴蝶閃著藍光自由飛舞,象一個熠熠生輝魔法師,等待彼特的,是又一次嶄新的生命。根據
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藍蝴蝶》見證了一個生命的奇跡。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面對死亡眼前一片虛無。如果有夢想,那麼生活不再那麼難以煎熬。生命的意義是我們自己捕捉的,如同藍色的大閃蝶,人類賦予它美好與邪惡,而它只不過是一種稀有的生命。在我們陷入困頓的時候,身邊的關愛很重要。它的力量會讓我們更加堅強更有勇氣面對,生命的奇跡就可能發生。

《藍蝴蝶》是部能夠令人感動的影片。藍色大閃蝶是富有神秘力量的奇異生物,它不只是一隻蝴蝶,還是某種像夢想一樣的象徵——你、我以及世間萬物都可以是「藍蝴蝶」。故事中患有癌症即將離開人世的小主人公皮特,他用自己的方式感染著身邊的人。為了實現未了的心願,他執意去熱帶雨林捕捉藍蝴蝶,見證一下藍蝴蝶的神秘。當母親的努力遭到昆蟲學家埃蘭•奧斯本拒絕後,他附註一陣決意獨行,而不能平衡行走的皮特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實現夢想的。最終,他感動了埃蘭和母親特麗莎。他們一同踏上了熱帶雨林的尋蝶之旅。
追求夢想的道路是充滿艱辛的。美好的東西不是隨我們的意願出現的,藍色大閃蝶不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有。藍色大閃蝶的活動季節快要結束,皮特他們可能會失望而歸,對一個快要死的孩子來說畢竟太過殘忍。為了緩解這種擔心,昆蟲學家埃蘭在尋蝶的過程中引導皮特關注大自然的其它昆蟲,在他們的眼裡熱帶雨林里的一切都是神奇的。藍蝴蝶似乎冥冥之中在指引著小主人公,讓皮特對它痴迷。待他們發現並企圖捕捉藍色大閃蝶的時候,驗證了熱帶雨林原居民關於藍色大閃蝶的兩個版本的傳說:一是,有幸見到藍蝴蝶的人會獲得它的神秘力量;二是,藍蝴蝶是邪惡的化身,它用美麗引誘著人們去得到它,然後讓找到它的人徹底消失。因此,皮特和埃蘭遇到了兩次失落和兩次危機。他們在快要接近藍蝴蝶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他們快要捕捉到難得一現的藍蝴蝶時,一次差點摔下了瀑布的崖壁,一次差點命喪無底洞。正是尋蝶過程的磨礪,小主人公皮特越發堅強,讓自己擺脫了癌症也救助了昆蟲學家那禁錮的靈魂。

影片《藍蝴蝶》里醞釀了一個愛的世界。對於兒子的願望,母親特麗莎是竭盡全力的支持。不喜歡昆蟲的特麗莎為了兒子進入了昆蟲無所不在的熱帶雨林,一直在皮特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的孩子。她用自己的愛溫暖著一顆可能冰涼的心,這便是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其中,昆蟲學家也從皮特身上看到了夥伴的力量,兩人無所不談,有種志同道合相見恨晚的感覺。《藍蝴蝶》里對熱帶雨林原住民的描述不再是粗魯野蠻而是很友好,他們閑適地生活在雨林里,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想得到卻沒能得到,不想得到卻偏偏得到。皮特和埃蘭千辛萬苦捕捉藍蝴蝶,險遭非命,很平和的雅娜意外捉到了神奇的大閃蝶,並將它送給了小主人公。他們之間有著難以言表的友誼。可能是因為這些,故事不僅更真切,而且更感人。
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分布在我們的周圍,點綴著我們的生活。生命的奇跡之所以會出現,可能並不是藍蝴蝶的魔力,而是我們追求它的過程中讓意志更加頑強。我們要得到的不是藍蝴蝶沒有生命的身體,我們要得到的就是那種生命的美麗。小主人公放棄了要做標本的藍色大閃蝶,將它放歸於自然。讓美好的生命繼續存在,等待下一次邂逅的同時獲得了對生命對自然新的認知。

C. 蝴蝶效應劇情及隱喻深度解析

《蝴蝶效應》劇情是伊萬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但是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下面是《蝴蝶效應》的詳細劇情以及解析:

伊萬這個有著不幸童年的大學生感覺有點迷失,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

可怕的是,這些事情就像消失進了黑洞一樣,伊萬怎麼也想不起來。童時的那些可怕記憶殘留在他的腦海里,纏繞著他生活,令他無法安心,他只依稀記得那時自己是和幾個好朋友生活在一起凱蕾、林尼和托米。

而這個構思最精妙的設想是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悔的機會,提供了生命的多種可能性,一個回到過去改變命運的夢。基於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瘋狂,主人公伊萬在他記憶模糊的那些集結點上建起他應有的記憶。

而這些記憶建起了之後,他之後的記憶將因為蝴蝶效應而全部被改寫,於是他的人生也就跟著不停被改寫。

沒有人的人生是完全美好而無缺憾的,所以當認同了現有的缺憾之後,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而不至於不停地祈盼更美好更虛妄的一切。

D. 關於法國電影《蝴蝶》的影評

學校剛剛放過,叫伊莎貝拉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尋找的那種罕見的蝴蝶的名字就叫「伊莎貝拉」。一部很溫情的片子。
一老一小在尋找過程中發生過許多好玩的事情。你要是喜歡這部片子,推薦你看《二手獅王》也不錯。

E. 電影《蝴蝶效應》,為什麼它的評價那麼好

因為《蝴蝶效應》這部劇無論從演員的演技以及劇情的內容,都是非常受人喜歡的。

《蝴蝶效應》這部影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上映。從播出到現在這段時間經歷的比較長,但是重新回顧的話。不得不說這部劇是值得一看的電影。而且在劇中雖然演員的角色不是特多,但是每一個角色都能夠演繹的很好。在故事的銜接以及懸疑的部分,兩者之間也都搭配的非常飽滿。而且從時間的穿越來說也是非常流暢的,期間也並沒有出現過多生硬的感覺。而且在整部劇結尾的時候,也是給人一種耐人尋味的感覺,彷彿事情就像剛發生的一樣。

但是《蝴蝶效應》這部影劇也遵從了一個現實的事情。就是往往已經發生的事情,並不可能因為時間的倒流而改變。說直白一點就是歷史,不可能改變。技術,你有超能力回到過去,但是無法挽回曾經做過的事情。所以在最後開門也是通過時間的能力回到自己母親剛躺下自己那一刻。生命自然而然也就需要重新來過。

F. 法國電影 蝴蝶的影評

這是一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
《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蔚藍晴空下,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微風中搖曳的金色麥浪,草原上爛漫的野花和撲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靜美與生命的動感,在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無缺。
《蝴蝶》沒有跌宕迂迴的劇情,也沒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場平淡的講述。
八歲的小女孩麗莎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卻又不知該如何照顧她。孤單的麗莎只能與心愛的藍球為伴,在母親失約或晚歸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咖啡廳里、或者電話亭邊的長椅上無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兒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麗莎領進了他的家,麗莎第一次接觸到了蝴蝶這種生物,並跟隨著酷愛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尋找全歐洲最罕見、也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麗莎在與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與固執嚴肅的朱利安鬥嘴。一老一少在不斷地爭執與妥協中,漸漸親近。這一趟旅程,變成了尋找愛與親情的路途。
法國優美的鄉村風光和老少之間諧趣的對話,使得整部片子看來心曠神怡。
而法國人一貫擅長表達的浪漫在這部電影中穿插始終,朱利安雖然表面嚴肅,其實內心也天真如孩童。他與麗莎之間孩子氣地鬥嘴,令整部影片諧趣橫生。
這是法國影片中又一觸動人心的溫情點,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的菲利普.穆樂擅長處理家庭喜劇,在本片中,他舉重若輕,將深厚涵義融化於輕松溫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滿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劇本里的對白及導演鏡頭語言的運用,講究對內心忠實,對情感忠實,所以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你也可以突出描述一下在這部影片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加上自己的感受和領悟會更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G. 跪求法國電影le papillon也就是蝴蝶的英文版較好的影評。本周末內完成。

This is one of the warmest, most wonderful family films I have seen in a very long time. I hesitate to use the term family film, for fear of evoking Disney, or uninteresting dribble. Like Cinema Paradiso, an old man and a young child develop a deep wonderful relationship. The film is wonderful in watching how Julien begin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innocent 12 year old Elsa.

The film was originally released in France in 2002. The French know Michel Serrault very well, he's won several Cesars (French Academy Awards). He is a wonderful character actor who starts off as a curmudgeon who graally warms to Elsa (Claire Bouanich).

At it's core this is a road film, two people travel and get to know eachother, things happen along the way that make the two characters closer, there is a conflict and then resolution. But that oversimplifies the film.

The Butterfly is beautifully filmed. It opens in a generic big city France (although it is Paris, it can pass for about any big city apartments), somewhat gray. Julien's apartment is a full color beautiful hideaway from the gray city. The film then progresses to the French mountains (it could either be the foothills of the Alps or the Pyrennes), where it is full color, open, quiet, and beautiful. The film ends in a green park. The lighting is almost always perfect and the film in focus.

This is worthwhile entertainment. It is subtitled, but the pace moves slow enough that you don't have to struggle to keep up. Elsa is darling and for her age, the acting is surprisingly good. Even when she is misbehaving you can't help but being taken in by her adorable face. Michel Serrault is superb as the disillusioned old man. While it sometimes edges toward sentimental, it is masterfully played to avoid being sloppy. The country side is breathtaking. If you like films that take the time to let a relationship build, you will enjoy this.

Oh what a wonderful character we have in Elsa, she makes you chuckle with her intelligent quips and beautiful childlike posturing, pouting, her freckled face, and interesting disposition.

A lovely thread woven by a few great actors. As far as foreign films go, this is a good one to watch or give as a gift. Innocence washes over you as you watch this child and remember being, That.

Oh an aside, I must concur with the person who commented on the idea of this being a good movie to use to study french. The voices are crisp,and somehow sensual. I was thinking that learning language listening to a child's voice is much better than some alts voice contrived for the occasion of teaching....

The story of a young spirit touching the heart of a lonely older person is familiar and has been tol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in films the world over, yet THE BUTTERFLY manages to tell it in an original way. The film is gorgeous to watch, especially the mountain scenes, and it never gets sentimental though it tugs at the heart.

2
I intended to see THE BUTTERFLY at a French Film Festival here in Boston a few years ago, but I purchased the tickets on line and must have made a mistake, because I was given tickets for another film that was showing on the same day at a later time. I then rented the DVD or what I thought was the DVD but didn't pay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box and saw a Spanish film with the same title, a worthwhile film, but not what I wanted to see. Seeing this film was becoming as much of a challenge as finding the elusive as the butterfly that the main character is searching for in the film. Finally I had the correct DVD in hand, and saw a simple film that is both moving and charming.

THE BUTTERFLY (LE PAPILLON) is a relatively short (about eighty minutes) film that tells the story of a friendship that grows between a young girl and a man old enough to be her grandfather. Julien (Michel Surrault) is an older gentleman who has a passion for collecting butterflies. A young mother and her daughter Elsa move in the same apartment building. Elsa (Claire Bouanich) is often left alone and one day, as Julien leaves for a trip to find an elusive butterfly, the Isabella, Elsa is left alone. He has a choice: either he can leave Elsa with the police or he can take her with him. He chooses the latter, e more to impatience with the wait at the police station than any kind of attachment to the girl, and it is on the trip the two bond. We learn as the film progresses why Julien is alone and the importance of finding the Isabella for both characters.

The story of a young spirit touching the heart of a lonely older person is familiar and has been tol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in films the world over, yet THE BUTTERFLY manages to tell it in an original way. The film is gorgeous to watch, especially the mountain scenes, and it never gets sentimental though it tugs at the heart.

H. 蝴蝶效應電影解析是什麼

蝴蝶效應講述了一個穿越故事,男主埃文多次穿越到小時候,想要修正錯誤,改寫歷史,但沒想到結果越來越糟糕

《蝴蝶效應》一共有四個結局,在導演剪輯版中,男主最終穿越回到媽媽肚子里,用臍帶自縊來結束所有不幸。

另外三種結局是主創們為了在世界各地院線上映,而特意改寫的Happyending,男主回到小時候跟女主第一次見面的聚會上,走到小女孩身邊,附耳低聲威脅恐嚇她離自己遠點,後來,兩人相安無事長大,在街頭擦肩而過,或者重新相識,或者男主追隨女主而去。

胎中自縊的結局是最合理的,最呼應前面三處重要鋪墊:影片開頭男主慌張地躲到桌底寫下一段話「如果有人看到這個,說明我的計劃沒有成功」。

關在精神病院的父親告訴小男主,「你必須死,這是唯一的方法」;算命女巫說男主沒有生命線,本不應該在這個世界上,母親隨後告訴男主,在他之前,她其實懷過兩個孩子,但都胎死腹中,男主是她的奇跡寶寶。

《蝴蝶效應》影評

《蝴蝶效應》有著最精妙的一個構思。而這個構思最精妙的設想是: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悔的機會,提供了生命的多種可能性,一個回到過去改變命運的夢。基於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瘋狂,主人公伊萬在他記憶模糊的那些集結點上建起他應有的記憶。

而這些記憶建起了之後,他之後的記憶將因為蝴蝶效應而全部被改寫,於是他的人生也就跟著不停被改寫。沒有人的人生是完全美好而無缺憾的,所以當認同了現有的缺憾之後,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而不至於不停地祈盼更美好更虛妄的一切。

I. 電影蝴蝶的影評

看完法國電影《蝴蝶》的晚上,許久不肯閉上眼睛。彷彿眼瞼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談去,世界將重又歸於嘈切、繁囂。不會再有天籟般的童聲一記記問詢,仿若幼嬰的耳語。《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
蔚藍晴空下,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微風中搖曳的金色麥浪,草原上爛漫的野花和撲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靜美與生命的動感,在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無缺。如此看來,圈子裡的幾個朋友都偏愛法國電影,並不是沒有理由。
《蝴蝶》沒有跌宕迂迴的劇情,也沒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場平淡的講述。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麗莎在與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與固執嚴肅的朱利安鬥嘴。一老一少在不斷地爭執與妥協中,漸漸親近。這一趟旅程,變成了尋找愛與親情的路途。法國優美的鄉村風光和老少之間諧趣的對話,使得整部片子看來心曠神怡。
看法國電影,總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原因在於法國電影總是能將很深刻的主題演繹得輕松詼諧。許多人生的哲理與隱喻,被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情節的前生後世,於細節處,一一表露。
這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比如,當那隻美麗的鹿倒在偷獵者的槍聲里,朱利安沒有去擋住孩子的眼睛,他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偷獵者」。當朱利安爺爺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葯物能致蝴蝶於死地的瓶中時,麗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獵者」三個字。這是一種意味深長的諷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釋,但在孩子的眼中,並沒有實質的不同。比如,麗莎與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對情侶,男孩要求女孩為了證明愛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傘。朱利安告訴麗莎,這對情侶的愛情只靠著一根繩索維系著。通常人們要求對方做些什麼來證明他們的愛情時,就表示不信任對方,沒有信任,愛情就撐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會上,麗莎問朱利安怎麼樣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訴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片中還有多處涉及到了敏感話題(在國內的審片制度中,經常會出現此類術語)。反戰,應當是它隱藏的主題。我至愛朱利安用手影給麗莎講故事一幕。個人感覺,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獨具的表達。麗莎入睡前要聽故事:朱利安於是藏身於床單後,就著昏黃的燈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講了動物界及整個人類世界生存的殘酷。上帝的手,同時製造了美醜與善惡。似乎臨到末日審判那一日,誰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朱利安與麗莎借宿農家的時候,聽男主人訴說與民生的利益對沖,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性的摧殘。男主人的老母親仿如蠟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憾。也是在此,朱利安終於說出,他如此痴迷於尋找「伊莎貝拉」,是為了要滿足兒子臨終遺願。他的患重度抑鬱症的兒子,臨死前惟一的願望,是想看一眼傳說中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親情的主題,在這里被濃墨重彩地渲染開來。雖然朱利安敘述得不動聲色,而內里蘊含的深沉情感卻教人動容。他其實深愛著兒子,卻從不曾對他說出「我愛你」三個字,當兒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遺恨都已來不及彌補。所以,對此深有感觸的老人,在片子近尾聲的時候,當警方出動人力,將不慎跌入山洞的麗莎救上來之後,才會對麗莎年輕的媽媽說:去,告訴孩子你愛她。
在野外的時候,「伊莎貝拉」因為麗莎的莽撞被驚飛,老人帶著小小的遺憾返家。但導演卻在尾聲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費盡心機尋找的「伊莎貝拉」蝴蝶其實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隻醜陋的蝶蛹。原來,他們一心想追尋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片中會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鏡頭:下了課的小女孩每天飛快地穿過街區,跑上樓梯,氣喘吁吁敲開朱利安的家門,只為了能夠親眼看到一隻蝴蛹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導演給了長達4分鍾的鏡頭,用來表現伊莎貝拉破蛹而出的畫面。伊莎貝拉在燈光下緩緩打開翅膀,那一刻,美麗震懾人眼,彷彿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似乎也在那一刻,聽到麗莎內心的蛻殼聲。片子里的最後,麗莎放飛了「伊莎貝拉」。末尾的點睛之筆,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貼著朱利安的耳朵說:我媽媽的名字,也叫伊莎貝拉。
朱利安抬起頭對她微笑:那我們都找到了它。這是法國影片中又一觸動人心的溫情點,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的菲利普.穆樂擅長處理家庭喜劇,在本片中,他舉重若輕,將深厚涵義融化於輕松溫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滿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劇本里的對白及導演鏡頭語言的運用,講究對內心忠實,對情感忠實,所以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而法國人一貫擅長表達的浪漫在這部電影中穿插始終,朱利安雖然表面嚴肅,其實內心也天真如孩童。他與麗莎之間孩子氣地鬥嘴,令整部影片諧趣橫生。
比如電影原聲音樂。在本片中,麗莎與朱利安的一問一答,將那些雋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淺顯而通透的闡述。小女孩的聲音活潑俏皮,老爺爺冷靜嚴肅。融合在一起,聽來耳目清新。
法語一向被公認同為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而小女孩童聲稚氣的法語更是彷彿天籟。這首電影原聲歌曲,被許多人視為靈魂的洗劑。執掌配樂的Nicolas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來合成了這首曲子,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運用。79分鍾的影片,象一場聲色光影的旅行。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心靈》的攝影師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鏡頭,將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緻拍得如同一副寫意山水畫卷。
《蝴蝶》雖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製作電影,故事也非常簡單,但它象一部多棱鏡,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會引起不同層面的反思。

J. 《蝴蝶夢》影評

        我自幼便喜歡帶有懸疑色彩的藝術作品。莫泊桑《項鏈》里的假項鏈,歐·亨利《二十年後》的約定,張震講故事懸念系列《不在場的證據》里的苗間、影片《致命ID》里的兇手,都給了我不可磨滅的印象。這以後我對懸疑係列的作品更加喜愛。

    說起《蝴蝶夢》,我是慕名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而看的。觀畢影片,男女主角(勞倫斯•奧利弗和瓊•芳登)出神入化的演技讓我難以忘卻,導演希區柯克高超的敘事手法徹底打動了我,我頗有相見恨晚之意,同時又慶幸能在我生之二十年後與其邂逅。

      影片講述了「我」在曼陀麗庄園,揭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全片氣氛詭異迷人,是懸疑手法十分高明的心理文藝片。希區柯克成功渲染兩種氣氛,一是陰森壓抑的恐怖絕望。片中希區柯克出色地營造了陰暗壓抑的曼陀麗庄園景象,古堡廢墟一般荒寂的建築、幽靈般出沒面無表情的女管家。二是纏綿悱惻的懷鄉憶舊。開篇「昨晚,我夢見自己又回到了曼陀麗庄園」很自然的帶我們進入到主題,一個「又」字,成功說明了我的輾轉、通過我 、德溫特先生,以及呂蓓卡的情夫 、忠僕等人,帶入一段往事。

      我喜歡本片,首先在於其採用了虛實相間的手法。實寫「我」,虛寫呂蓓卡。以「實有」陪襯「虛無」的手法頗為別致。導演做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真正的主角始終沒有出現,我們卻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她的存在。其次基本上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使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然後不得不提的是片中濃厚的英國色彩,馬車、紳士、庄園,風格典雅、莊重。每個鏡頭都是一副美麗的畫卷。瓊•芳登在劇中穿過的那種短上衣被叫做了「麗貝卡」,「麗貝卡」這個詞至今仍然被用來特指這種類型的衣服。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導演堅持要拍成黑白片的,或許當五光十色的生活被凝煉成黑白兩色,更具有一種穿透力。黑與白,兩種元素的強烈對比,猶如一幀水墨山水,畫面顯得干凈爽利,墨色的漸次變化,或焦墨,或淺灰,渲染得場面的氣氛更凝重,簡約而不簡單。一種壓迫感和真實感在光和影的交錯下,傾瀉而出。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蝴蝶夢》之所以如此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導演希區柯克。

  《蝴蝶夢》就是這樣一部影片,黑白兩色卻美輪美奐,主人公沒有出現卻無處不在,看似平淡,卻無奇不有,歐·亨利式的結尾,即使你去「吹毛求疵」也無從下手。這樣的影片,或許你真的沒有理由不去看它,不是嗎?

   

   

閱讀全文

與蝴蝶法國電影影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綠幕特效大全 瀏覽:77
悲慘世界電影中的音樂 瀏覽:278
英文電影插曲少兒 瀏覽:322
泰國美女打碟dj電影 瀏覽:178
周星馳電影所謂相逢何必曾相識 瀏覽:206
兩個洗頭妹搶客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782
招魂電影里的音樂盒的音樂 瀏覽:515
安德的游戲中文版電影 瀏覽:373
一個女人不老不死的愛情電影 瀏覽:647
有部日本電影叫血什麼 瀏覽:923
泰國文物電影 瀏覽:667
這出租司機不簡單韓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79
法國電影無法觸碰插曲 瀏覽:475
恐怖電影大全最恐怖片蛇 瀏覽:769
愛情郵局電影怎麼樣 瀏覽:608
十大電影虐心剪輯 瀏覽:908
泰國電影有錢人躲追殺失憶 瀏覽:341
一般夫妻av中文電影 瀏覽:197
電子音樂有關的電影 瀏覽:48
色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