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需古今中外女英雄的資料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復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至於出生年代,姚瑩在《康輶紀行》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時人;宋翔鳳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則說她是唐初人,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
說到籍貫里居,姚瑩以為她是涼州人,河北省《完縣志》說她是完縣人,《大清一統志》說她是穎州譙郡東魏村人,還有人說她是宋州人或黃州人,河南省《商丘縣志》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縣志》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確實,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趙一曼——抗聯女英雄
趙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面對凶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很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准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的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遠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市將她戰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1962年4月9日,郭沫若為趙一曼題寫了一首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
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
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
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
東北西南齊仰手,珠河億載漾東風。
黃帝的妻子,發明養蠶
女媧,補天
陳碩真,唐朝起義領袖,自稱「文佳女皇」
梁紅玉,南宋大將韓世忠的妻子,親自帶兵打仗
唐賽兒,明朝白蓮教起義領袖,自稱「佛母」
王聰兒,清朝白蓮教起義領袖,自任首領
還有綈縈救父,楊門女將等等
㈡ 如果警察向神父詢問,神父要告知嗎
從宗教角度講,絕對不可以!!!
1.項-告解聖事的秘密是不可侵犯的;所以聽告解者不得以言語,或其它任何方式,和藉任何理由揭發懺悔人。
2項-如有翻譯人,翻譯者和其它所有以任何方式由告解中得知罪過的人,均有守秘密的責任。
0984
1項-嚴禁聽告解人,利用自告解中所獲得對懺悔者有害的知識,即使無任何泄密危險亦不得利用。
2項-具有管理權的人士,對無論在任何時候由告解中所獲得的知識,絕不可在外在的管理上加以使用。」
規定非常明確。
神學上,這一規定的背景在於,神父不是以個人的身份,而是作為天主的代表聽取告解並赦罪的。他當然無權把對天主告知的私密提供給他人。
當然,神父有權力要求告解人做補贖。一般而言,要求他自首作為補贖我覺得是合適的。
注釋:↑非本人原創,摘抄過來給樓主借鑒。
㈢ 法國民族英雄貞德被稱為「奧爾良姑娘"么
聖女貞德(法: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英:Joan of Arc,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被稱為「奧爾良的少女」,是法國的民族英雄、軍事家,天主教會的聖女。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時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貢獻。後為勃艮第公國所俘,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
時代及背景
[編輯本段]
詞條顯示圖片為收藏於法國魯昂貞德紀念館(貞德殉難前被關押處)內的照片,照片右側為貞德肖像和貞德的簽名。據說貞德是不識字的,這個簽名中"n"被寫錯為'm"。1430年3月28日貞德(Jeanne d'Arc),根據宗教裁判審判證言; 貞德出生於法國香檳-阿登大區和洛林大區邊界一個叫做棟雷米的農村,父親為雅克·達克(Jacques d'Arc),母親為伊莎貝拉·達克(Isabelle Romée),有三個哥哥和一姐姐,村中的教會擁有聖凱瑟琳的雕像。
她的雙親擁有大約50英畝的土地,並經營一座農場,同時她的父親也擔任了村莊里不太重要的的官員職務,負責收集稅金並領導看守村莊的工作。這個村莊屬於法國東北部仍然忠誠於法國王室的一小塊孤立地區之一,周遭都被勃艮第人的領土所包圍了。在貞德的童年中,村莊遭受了幾次襲擊,其中一次甚至使村莊起了大火。
那時法國北邊(諾曼底)的一大片領土被英國軍隊所佔據,而且這些地區很可能就要被以「第二王國」的名義永久成為英國領土了。當時的法國國王為查理六世,查理六世於1412年發瘋,導致他完全無法處理政事。國王的兩個親戚,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與奧爾良公爵路易,經常為了攝政的權力與王室成員的監護權而爭吵不休。而當伊莎貝拉王後(Isabeau of Bavaria)的婚外情緋聞傳出後兩派的斗爭急劇升高,各自開始綁架王室的成員,斗爭在1407年達到最高潮,無畏的約翰策劃刺殺了路易公爵。這兩人的支持者各自被稱為勃艮第派(約翰)與阿馬尼亞克派(路易)。
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借著這場政爭的混亂入侵法國,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獲得戲劇性的勝利,並接著佔領了法國北部的城鎮。未來的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在他4個年長的哥哥都去世後,於14歲時承擔起了王儲的頭銜。他第一項重大的行動是於1419年和無畏的約翰締結和平協議,但這次談判卻變成一場大災難,查理事先保證會保護約翰的安全,但在談判中約翰卻被阿馬尼亞克派刺殺了。繼任勃艮第公爵的是菲利普三世於是改與英格蘭結盟,大片的法國領土都被英格蘭和勃艮第人佔領了。
1420年,伊莎貝拉王後簽下了《特魯瓦條約》(Treaty of Troyes),條約中規定「英格蘭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繼承人來繼承法國王室,但亨利六世須與查理六世女兒凱瑟林公主結婚,查理六世死後,王位將被他們的孩子繼承,並合並英法兩國。」條約還引起了關於王儲其實是王後與奧爾良公爵的私生子、而不是國王查理所親生,剝奪了王儲查理的繼承權,這受到法貴族的強烈反對。而英格蘭亨利六世也由於年幼所以並沒有正式加冕 ,在名義上成為了英法兩國共同的國王。這一切為查理七世的反對提供了有利條件。
到了1429年,幾乎法國的整個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國的控制下。英格蘭佔領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則佔有蘭斯。蘭斯的重要性在於,它一直是法國國王進行加冕典禮和祝聖儀式的傳統地點,尤其是這時主張擁有王位的法國王室成員都還沒有進行過加冕。英格蘭這時展開了對奧爾良的攻勢,奧爾良處在盧瓦爾河(Loire River)上,它成為了最後一個能阻擋英軍長驅直入剩餘法國領土的戰略要地。法蘭西民族的存亡面臨了空前危機,依據現代歷史學家的說法「整個王國的命運都系在奧爾良上了」。但當時卻沒有多少人對奧爾良的未來感到樂觀。
啟示和使命
[編輯本段]
根據宗教裁判的答辯,貞德在1425年她十六歲時的一日,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米迦勒、聖瑪嘉烈和聖凱瑟琳,聽到「聲音」,而得到「神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蘭人佔領的法國,並帶領王儲至蘭斯進行加冕典禮。貞德遵從「聲音」在1428年5月她請求她的親戚杜蘭德·拉蘇瓦(Durand Lassois)帶她前往附近的沃庫勒爾訪問當地的駐防部隊指揮官博垂科特(Robert de Baudricourt)並說明來意,希望能帶她前往王儲的所在地—希農。博垂科特只是嘲笑了她一番,讓她離開。
貞德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來,隨同的還有兩個支持她的士兵(Jean de Metz和Bertrand de Poulegny)在他們的支持下她獲得第二次接見,在談話中她並說出了一些神奇的戰情預報,預言奧爾良附近的法軍將會戰敗(也就是鯡魚戰役〈Battle of the Herrings〉)。在前線傳來的消息證實了貞德的預言後,博垂科特終於同意護送她前往希農。聽了消息的查理七世接見了貞德。在接待王宮里貞德並沒有同身穿太子服飾的人行禮,而是找到了混沒於親信中的查理七世,說出了查理同幕僚們的秘談。但這段資料由於宗教裁判的刪除,內容的真假也無法證實。會面後她給了查理極為深刻的印象,查理接著指示在普瓦捷對貞德進行背景的調查和神學上的檢驗以證實她的道德。在這個時候,查理的岳母約蘭德(Yolande of Aragon)籌措了資金以發起一場解救奧爾良的遠征。貞德請求參與這次遠征,並穿上了騎士的裝備,由於她沒有自己的資金,她的盔甲、馬匹、劍、旗幟與隨從花費都是他人捐贈的。歷史學家Stephen W. Richey對於貞德為何能受到任用提出了這樣的解釋:
「在戰場一年接著一年的可恥失敗,法國政府在軍隊和人民的領導地位上已經士氣低落而名聲敗壞。當查理王儲同意由貞德來領導他的軍隊並准備戰爭時,他一定是已經試過幾乎所有正規、理性的策略選擇而卻皆告失敗。只有一個已經到達了存亡最後關頭、卻全然無計可施的政權,才會在絕望下去相信一個自稱受到上帝指示的農村文盲女孩,讓她指揮國家的軍隊。」
1429年4月,貞德從奧爾良出發同與英格蘭軍作戰。貞德的軍隊在1429年4月29日到達戰場,但當時的法軍指揮官迪努瓦公爵(Jean de Dunois)和其他將領自行擬定了作戰計劃,在沒有告知貞德的情況下展開作戰。貞德察覺後對此大發雷霆,無視於其他經驗豐富的指揮官計劃先補給奧爾良的判斷,貞德主張直接攻擊英格蘭,她投入了每一場小規模戰斗中,身處戰斗的最前線,並隨身帶著她那明顯的旗幟。
貞德非常輕視法軍將領們一向謹慎行動的戰略,在戰場上她採用正面的猛烈攻勢來進攻那些英軍堡壘。在攻陷了幾個堡壘後,英軍開始放棄其他木製的防禦建築,並集中剩餘的兵力,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奧爾良聯外橋梁的石制堡壘——土列爾堡壘(les Tourelles)。在5月7日,法軍開始進攻土列爾,貞德在交戰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們抬離前線,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來,負傷重返戰場以領導最終的攻勢。但她事後還是不安的哭了出來,才讓人們感覺到她還是個小女孩,一個普通的農家少女,為了使命而戰斗!一個為了民族的少女!
在奧爾良的迅速勝利,使法軍開始計劃進一步的攻勢。英國人預期法軍的下一個目標會是巴黎或諾曼底;迪努瓦公爵後來證實這的確是原本計劃的目標,但貞德堅持應該朝蘭斯進攻。在一系列突如其來的勝利後,貞德說服查理授與她和阿朗松公爵(John II of Alençon)全權指揮軍隊,並獲得允許進攻羅爾河附近的橋梁,以作為稍後進攻蘭斯的序幕。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提議,因為蘭斯的距離是巴黎的兩倍,而且已經深入敵軍領土。
法軍在6月12日攻下了雅爾若,6月15日攻下盧瓦爾河畔默恩,接著在6月17日攻下博讓西,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貞德所做的決定。其他的將領,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對貞德在奧爾良的勝利印象深刻,而都轉為貞德的忠誠支持者。貞德還在札若的戰斗中,警告阿朗松閃避來襲的火炮而救了他一命。在同一場戰役中,她也在攀爬攻城梯時遭到石頭擊中頭盔,但她仍繼續戰斗。在6月18日,預料中的英國援軍到達,英軍指揮官為約翰·法斯托夫(John Fastolf),這場帕提戰役(Patay)可以看作是阿金庫爾戰役的逆轉:法軍先鋒部隊在英軍長弓兵的陣勢准備完成前便發動突襲,在接下來的戰斗里殲滅或俘虜了大批的英軍,並俘虜了英軍指揮官,與一小批士兵逃出的法斯托夫則成為英國可恥戰敗的替罪羔羊。法軍在戰役中只承受了極小的傷亡。
法軍於6月29日開始從羅亞爾河畔默恩進攻蘭斯,並於7月3日在與勃艮第城市歐塞爾的談判中使奧塞爾保持中立,法軍於是得以通過,其他途中路經的城鎮也都毫無抵抗的重歸法國一方。而之前簽定了《特魯瓦條約》的特魯瓦,也在四天的圍城後不流一滴血的投降了。軍隊到達特魯瓦後面臨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傳說此時貞德結識了一位名為「兄弟理查」(Brother Richard)的修道士,兄弟理查長期以來在特魯瓦宣揚世界末日將近的警告,而使當地的農民改種植豆類—能夠早熟的作物,軍隊到達時豆實剛好成熟,於是便解決了糧食問題。這個傳說被歷史學家路希•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所引用,他以此主張貞德扮演的其實是神聖化的角色、而不是實際的一些能力。
貞德認為人沒有殺死人的理由,她注重她的軍旗、而不是她的劍。最近學者在審判證詞的解讀上則較常指出,跟隨她的軍官們將她視為一個足智多謀的戰術家和成功的戰略家。「她持續領導著軍隊進行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勝利,扭轉了整場戰爭的局面。」1429年7月英格蘭的包圍土崩瓦解,法軍在她的領導下創造非凡的勝利。
蘭斯城在7月16日打開了大門,1429年7月17日查理七世在蘭斯的大教堂舉行加冕式,成為了正式的法國國王。加冕式時查理七世的顧問官們,已經開始外交政策的考慮,雖然貞德和阿朗松極力主張進攻巴黎。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於是利用談判來作為緩兵計的策略手段,在談判的同時暗中增援巴黎的防禦。法軍繼續往巴黎前進,途中獲得更多城鎮和平的投降。由英國貝德福公爵率領的英軍與法軍在8月15日相遇,雙方打成平手。法軍接著在9月8日進攻巴黎,盡管貞德在戰斗中被石弩擊傷腿部,她仍然繼續指揮軍隊直到當天的戰斗結束。隔天早上,她便接到王室的命令下令法軍撤退。許多歷史學家將這次撤退歸咎於法國大臣拉特雷穆瓦耶公爵(Georges de la Trémoille)所犯下的政治大錯。
貞德於1430年在貢比涅一次小沖突中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為英國17歲時便成為了聞名法國的女英雄,但在3年後的20歲便遭處死。20年後英國人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最終於1456年為她平反。之後並於1920年5月16日由教宗本篤十五世封聖。
㈣ 老爺車電影里為什麼最後老爺爺去告解
人之將死。
人生總有一次告解。
㈤ 求大神告解那個 冰點震撼 宣傳片是什麼做的呢PS嗎麻煩教一下。最好有教程
簡單,用AE做的,那個冰點震撼模板,也有的。視頻教程更有。如果LZ需要的話聯系我,或者搜我汪汪 靜靜VS淘淘 進去看下 ,,希望能幫到您,O(∩_∩)O哈哈~
㈥ 尋一部歐美電影,男主角跳現代舞的,是少年,好像還是同志!
應該是麥切·赫威吧!~演的《皮囊》劇中人物叫Maxxie。
MitchHewer飾Maxxie他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個同性戀者。他的雙手雙腳如同有著魔力——擅長踢踏舞與繪畫。
㈦ 女性主義電影定義
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思想在電影理論及批評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里的女權主義。主要是指本世紀60年代末歐美興起的新女權主義。從廣義上說,女權主義是一種世界性的思潮運動,其早期斗爭主要局限在政治、經濟和職業三個方面的平等要求上面。1968年法國5月風暴以後,第四要求,即性別平等要求,成為主要的要求。由此劃分了歐美文學批評的兩個階段,即是女性美學階段和性別美學階段。前者對婦女著作採取一種「雙性同體美學」,實即單性/男性美學的觀點,否認女性文學的創造意識和獨創性。後者從對本文中婦女形象的分析發展到對本文中的性別表述的分析,從而進入到質疑語言主體和表述本質的後結構主義分析。到80年代末則主要集中於對性別差異的比較研究。1973年,美國學者勞拉•穆爾維提交維斯康辛大學法學系論文《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的論文被認為是女權主義電影理論的重要文獻。美國學者安德魯稱贊該文「把精神分析同電影風格學這兩個領域清晰有力地聯系起來」文中她對好萊塢影片中的男性主義美學的實質做出毫不留情的揭示。1981年,她在美國紐約參加一次電影與心理分析研討會時提交了一篇題為《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的反思》的論文。該文的出發點與敘事性電影批評的發展階段大體上是一致的:即對性別差異的關注。文中她除了繼續堅持原來的觀點以外又提出了另外兩條思考路線:女性觀看者的快感的性質問題以及位於敘事中心的女性角色對認同作用的影響問題。
㈧ 求告解是什麼電影
DC的電視劇,閃電俠,已經出到第三季了,還有一集就完結,截圖就是第三季的。
㈨ 《德州巴黎》中的所謂電話告解室到底是怎麼用的,現在美國還有嗎
你好,我想請問一下你德克薩斯州真的有巴黎嗎?看完電影特別迷惑
㈩ 什麼電影求告解
游戲王GX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