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電影《甜蜜蜜》
一首歌就是一個故事。這在電影《甜蜜蜜》里顯得格外在理。
陳可辛帶著修復版的《甜蜜蜜》參加今年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展「經典單元」,重新勾起了很多人關於這部電影,關於愛情的記憶。
相愛只需要時機,在一起需要很多運氣。不得不說,陳可辛真是一把寫愛情的好手,他總是能捕得最好的時機讓愛情滋生,卻又吝嗇了運氣的次數,他恰到好處地將細膩處放大,在平淡生活里寫出愛的本質。
關 於 台 詞
不知道為什麼,整部電影中蘆葦尾巴最喜歡的台詞居然是這段:新年進步。恭喜發財。一帆風順。身體健康。事事如意。龍馬精神。如意吉祥。大吉大利。萬事順意。友誼萬歲。
重點是最後一句:友誼萬歲。這是黎小軍和李翹經過除夕之夜的事情後,新年第一天,倆個人的一段對白,比起李翹前面「昨天晚上,大風大雨,倆個孤獨的人糊里糊塗地吃了頓團年飯而已。」話里的假裝不屑,後面這一長串的祝福話語才令人叫絕,繞詞的倆個人已經想不出什麼話能緩解尷尬了,詞窮的感覺有時候真的十分難受,曖昧不明的情感在「友誼萬歲」那裡戛然而止,李翹用友誼掩蓋了倆人的愛情,這句台詞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幼稚得深刻。完了鏡頭又立馬轉到了527房間。
愛情文藝片的美在於含蓄在於收,表達愛情不一定要海誓山盟,不一定要坐上熱氣球捧著鮮花拿著鑽戒……整個片子里,黎小軍只在電話里對小婷說過「我愛你」,他愛李翹,可這句話卻從來沒有對她說過,這是人物脾性,也是人物情感的強烈對比。
② 香港警隊唱友誼萬歲那條歌叫什麼電影名字
《友誼萬歲(又叫友誼地久天長)》吧?這首歌源自一首著名的蘇格蘭歌曲。後來改編成多國語言版本,光是中文就好幾個版本……
電影主題曲的話應該是楊千燁版本的《友誼萬歲》——電影《可愛的你》主題曲。
歌曲《友誼萬歲》演唱:楊千燁-在線試聽
歌詞:
循例的邂逅 在場全是好友
同樣說 同樣笑 同樣喝酒
輕輕握你手 彷似同伴那樣問候
但願萬般的牽掛 自你掌手內滲透
弦外的韻律 就由眉目演奏
誰在奏 誰在聽 誰在接收
假使開了口 恐怕無力繼續善後
就像是相識太久 最多隻可成好友
我對你怎樣你也應該知 如寫滿我臉的字
為何你 杯碰杯一剎
還提著 友誼 友誼 這詞語
一向我對你怎樣你也應該知 還請你有個表示
是情侶 或朋友 都可以
亦勝於 冷靜至此 按著拍子 唱著 友誼萬歲
談話的態度 像隨時被擁抱
期待你 期待愛 期望太高
彷佛很要好 超過同伴那份熱度
但是別開心 太早 若說愛慕還不到
我對你怎樣你也應該知 如寫滿我臉的字
為何你 杯碰杯一剎
還提著 友誼 友誼 這詞語
一向我對你怎樣你也應該知 還請你有個表示
是情侶 或朋友 都可以
亦勝於 冷靜至此 按著拍子 唱著 友誼萬歲
我對你怎樣你也應該知 如寫滿我臉的字
為何你 杯碰杯一剎
還提著 友誼 友誼 這詞語
一向我對你怎樣你也應該知 還請你有個表示
是情侶 或朋友 都可以
事到此 有沒意思 也讓我知 確定我的位置
③ 電影 小時代1 與小時代 友誼萬歲 一樣嗎。看得順序是...
不一樣的~小時代友誼萬歲就屬於電影的拍攝花絮嘍~
至於順序,怎麼樣都可以,先看友誼萬歲呢,就等於提前明白了小時代1的內容大體,先看1呢,就把友誼萬歲當成花絮好啦~~
④ 電影可愛的你友誼萬歲原版是什麼
這歌是原創
不是翻唱的
⑤ 友誼地久天長的中文歌詞
怎能忘記舊日朋友 心中能不歡笑,舊日朋友豈能相忘 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萬歲 朋友 友誼萬歲,舉杯痛飲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我們曾經終日游盪在故鄉的青山上,我們也曾歷盡苦辛 到處奔波流浪
友誼萬歲 朋友 友誼萬歲,舉杯痛飲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我們也曾終日逍遙 盪槳在微波上,但如今已經勞燕分飛 願歌大海重洋
友誼萬歲 萬歲朋友 友誼萬歲,舉杯痛飲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我們往日情意相投 讓我們緊握手,讓我們來舉杯暢飲 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萬歲 萬歲朋友 友誼萬歲,舉杯痛飲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萬歲 萬歲朋友 友誼萬歲,舉杯痛飲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萬歲 萬歲朋友 友誼萬歲,舉杯痛飲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Auld Lang Syne,直譯為逝去已久的日子。Auld Lang Syne是由十八世紀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根據當地父老口傳錄下的。
這首詩後來被譜了樂曲,除了原文蓋爾語版本外,這首歌亦被許多國家譜上了當地語言,可以說是流傳廣泛,婦孺皆知,絕對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世界經典名曲。在中國各地普遍稱為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地久天長,是《魂斷藍橋》,Its A Wonderful Life,When Harry Met Sally中的電影主題曲。
⑥ 《友誼地久天長》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友誼地久天長》是電影《魂斷藍橋》的主題曲。
一、《友誼地久天長》
1.譜曲:羅伯特·彭斯
2.歌詞: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my dear,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We twa ha'e run aboot the braes
And pu'd the gowansfine,
We've wander'd mony a weary foot,
Sin auld lang syne.
Sin auld lang syne, my dear,
Sin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We twa ha'e sportedi' the burn,
From morning sun till dine,
But seas between us braid ha'eroar'd
Sin' auld lang syne.
Sin auld lang syne, my dear,
Sin auld lang syne,
But seas between us braid ha'eroar'd
Sin auld lang syne?
And here's a hand,my trusty frien',
And gie's a hand o' thi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二、《魂斷藍橋》劇情簡介。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回國度假的陸軍中尉羅伊(羅伯特·泰勒)在滑鐵盧橋上邂逅了舞蹈演員瑪拉(費雯·麗)。然而就在兩人決定結婚之時,由於戰爭兩人被迫分離。為見愛人最後一面,瑪拉錯過了芭蕾舞團演出,失去工作。瑪拉聽聞羅伊已經陣亡傷心不已,淪為妓女。
以上內容參考:豆瓣-魂斷藍橋網路-Auld lang syne
⑦ 電影《地久天長》,到底講了些什麼我們從電影中領悟到了什麼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地久天長》這部電視劇講的是兩個家庭的恩怨糾葛,兩家人的兩個兒子因為到水庫游泳,一個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埋怨對方家庭的孩子沒有及時救自己兒子而心生怨恨,導致本來關系最好的兩個家庭也變成了仇人,而另外一個家庭也一直活在了內疚之中,兩個家庭之間的恩怨糾纏了三十多年,後來在時間的沖淡下,都冰釋前嫌,慢慢的和好如初。,整部劇情籠罩著一股黑暗低沉的氣息,壓抑著讓人喘不過氣,也透露了人性的黑暗的一面。
《地久天長》整部電影充滿壓抑和無奈,直到最後才有了轉機,故事也算是有個圓滿的結局。其實這部電影有很多條故事線,今天先來看其中的一條。一個孩子的去世,牽動了兩個家庭,面對 社會 政策,人無情又無奈。細細分解這條故事線,教會我們許多道理。
首先,兩個家庭,兩個孩子,是幸福的開始也是不幸的開始。劉星和沈浩是兩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孩子,因為這份特殊的緣分,讓兩個家庭像一家人,兩個孩子也一直像兄弟般相處。也就是這份勝似親情的鄰居情,讓故事發展的錯綜復雜。
.男主和女主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道理,人活著的價值在哪裡?包括茉莉的人物設定都很真實,所以電影會打動人心。人生活成那個真實的樣子,拍成電影,或講述自己一生的時候,值得人們深思和學習,應該比賺很多很多錢更有意義吧!現在的 社會 含雜著太多的功利和利益,人與人直接的友情已經不同於那個時代了。環境一定程度造就著人生也影響著人生。三個小時的電影值得再看一次。
一部很樸素很漫長的電影《地久天長》,說實話如果不是朋友推薦,我不會去看這部電影,計劃生育,文革,下崗,知青等等,中國過去的那幾十年,實在不是我能理解和我想理解的年代。而這部電影就用三個小時,講述了這幾十年的故事,怎麼說呢,開場一個小時後我甚至沒理清故事線看的迷迷糊糊,二胎的手術流產,獨苗的溺水死亡,似乎是這場悲劇的註定,但這場悲劇能怪誰,怪讓麗雲流產的主任,怪讓星星下水的浩浩,怪當時國家的政策,呵,算了吧。
感覺《地久天長》這部片子有點灰暗,整個的就是劉家人陷入了地久天長的痛苦愁悶之中了。這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很不幸的事,誰不想天天快樂的過幸福日子呢,就算平凡平淡,但只要有快樂,那生活也還是好的。可劉家人沒有,接二連三的打擊,他們太苦了。唯一的孩子沒了,好不容易又懷孕了,聽沈家女人的慫恿,孩子又打掉了,且從此沒有生育能力了。抱養的孩子走了,男人也出軌了。
絕後對男人來說是痛苦的,但對於女人來說,男人的不忠難道不照樣的讓人痛徹心扉嗎,尤其在這種暗無天日的痛苦中苟活的人來說,身心的雙重打擊,再加上下崗失業,簡直行屍走肉的存在了。這個劉家女人的命運太慘了。最後,劉家人不得不告別傷心地,隱姓埋名到另一處過活,後來沈家女人得絕症了,終於良心發現,祈求劉家人的寬恕,最終見面後,兩家人的疙瘩就此解開了,可是劉家人幾十年內心裡的痛苦豈能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雖然沒有什麼大仇大很,但從曾經的兩家交好,到最後的老死不相往來,可以說沈家人沒有對劉家人一點點的起到作為人的關懷的意識。劉家女人太善良、太寬容,若是換做別人不見得會在沈家女人彌留之際去見她的吧。這或許也正是此部電影宣揚的那種精神所在的,即便普通人,他們一樣有顆善良寬厚的心,即便生活處處磨難,但他們內心的良善始終是不會泯滅的。
年輕時的耀軍,工作服遮不住他盎然的生機。過硬的技術, 時尚 的舞步,悠揚的口琴,仰慕他的徒弟,插隊的經歷,多年的老友,曾經他的人生也是彩色的。按照既定的生活軌跡,在時代大潮的裹挾下, 他們可能會下崗,會下海,會搬家,會有別樣的人生,然而,一切可能都在星星出事的那天灰飛煙滅,耀軍與麗雲失去的不是星星,而是太陽,給他們帶來光與熱的太陽,從此他們的人生底色只剩黑白,半生顛沛流離,背井離鄉,苟延殘喘,因為「活著沒有意義,只是為了等待老去」。
因為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且再無機會擁有親生的孩子傳承血脈。如果當時那個二胎保住了,他們的人生雖然會有遺憾,大概率的走向還是成為俗世定義的幸福一家人吧?然而沒有那個如果...
所以他們領養了一個孩子,即便如此,也要選一個長得像的,然而就算再像,終究不是他們自己的星星,所以他們寵愛卻不親近,畢竟隔著血緣,親疏有別,畢竟他只是星星的替代品。
當把自己的人生寄託給孩子,一旦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就像信徒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何其可悲!何其可怕!
你知道你將會與他們互相羈絆,互相制約,終其一生無法和解。
你任命地接受了這個設定,因為每個人不都是這么生活的么?直到你看到了《四個春天》,你發現原來你的身邊, 真的會有這樣可愛的父母,他們隱於市井,有著生動的靈魂和旺盛的生命力,他們教養孩子,放手任其飛走,微笑看他們追求更好的人生,不挽留,不幹涉,然後過好自己眼下的日子,坦然面對衰老和寂寞,像兩個結伴的頑童,共同奔赴人生這場漫長的探險;
你還是會很惜命,因為你知道世界很大,你想帶他們去看看; 你變得更懂事,因為你的心智與閱歷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他們最愛你;你越來越努力,因為你背負的是你無法推卸的,你得到的是別人無法剝奪的; 你終於強大起來,因為你希望做好父母的靠山,當自己老去,也可以從容一些,體面一些,笑著目送自己的孩子快樂遠行,海闊天空。
你終於,求仁得仁!
看完了《地久天長》這部電影,耀軍是虛榮的。被年輕漂亮的茉莉愛慕。從前一天晚上在鏡子面前修整胡須開始,到向電話里的妻子隱瞞自己的行蹤。他心中無鬼,怎會撒謊?茉莉也是極其自私的。她用任性來掩蓋自己的卑微,用留下孩子做償還,試圖讓齷齪變得高尚。從頭到尾,她沒有考慮過麗雲的感受。沒有考慮過耀軍的處境。更沒有考慮過哥哥和嫂子的尷尬。
她曾經是個孩子,到現在也是。愛情里,女人可以盲目,但是不能無恥。一夜情之後有了孩子。耀軍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把煙頭熄滅。回想當年麗雲懷孕時的抽煙喝酒,唏噓不已。還好耀軍殘留了一絲清明,拒絕了茉莉的無理要求,但同時,又一次,親手扼殺了自己的骨肉。所以,才會有了在送走茉莉之後,耀軍在車里的痛不欲生。都說女人的第六感很強。
影片也調侃了一把。從耀軍前一晚的表現來看,又是修整鬍子,又是主動問老婆要不要帶點東西。後來,耀軍很晚回來,一開門就怔在原地,因為麗雲就坐在餐桌前等著他,沖他微笑,朴實無華,但就是家的感覺。那一幕,再次感慨詠梅老師的演技。再後來,耀軍的魂不守舍,渡輪上陌生又熟悉的女人,串聯在一起,麗雲應該是痛的吧。
只不過經歷了那麼多,早已麻木。但還有那麼一絲的奢求,於是她到了寺廟,在佛經的吟誦中,試圖找回希望,找到活著的意義。在酒店房間里,耀軍曾經對茉莉轉述過麗雲的一句話,說: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等著慢慢變老。雖然個人認為轉述過於生硬,似乎是個敗筆。但道理就是這樣。也許從某個時刻起,人們只剩下絕望中麻木平靜的活著了。暗流涌動,浪潮不甘心地一次次拍擊岩石。
故事講述了年輕的劉耀軍和沈英明兩家人本是摯友,常在一起跳舞打牌,兩家孩子劉星和沈浩一塊出生一塊長大,然而在郊外嬉戲中,耀軍的兒子劉星意外身亡,此事徹底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劉家夫婦離開家鄉躲到福建的漁村,領養的小孩無法融入家庭。沈家夫妻仕途通達,卻因當年的意外另有隱情,生活一直未得安寧。多年後,容顏已老的他們再次相聚,隱藏的真相終於坦白。
這個電影首先我以為講的是人自我救贖的故事。劉耀軍夫妻倆經過二十多年終於對兒子溺水而死的事釋懷,浩浩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當年所犯的錯誤,李海燕夫婦在李海燕死之前終於去面對劉耀軍夫婦。他們最終都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脫。
其次,電影對友誼的詮釋很是打動人心。浩浩和星星的友誼,麗雲夫妻和李海燕夫妻的友誼,縱然時間流逝而友誼長存,正如電影的插曲《友誼地久天長》,正如電影的名字。二十年後他們在醫院的重逢、擁抱、問候,真真打動了我。人的一生有這樣的摯友,夫復何求?
最後,讓我深深感慨的是:人,最終都敗給了時間。與其說是他們在自我救贖,不如說是時間幫他們完成了這個任務。經過三十年的漫長歲月,所有的過往都變得微不足道,再深的傷口都會漸漸痊癒。正如電影中劉耀軍的所說的:「只要活著就好!」是啊,在生與死的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關於演員們的出色演技,服化道的考究用心,鏡頭語言的含蓄飽滿,很多專業影評人都談到了,業余如我,不再贅述。只是那令人窒息的壓抑感,經久不散,很是致郁。
年輕時的耀軍,工作服遮不住他盎然的生機。過硬的技術, 時尚 的舞步,悠揚的口琴,仰慕他的徒弟,插隊的經歷,多年的老友,曾經他的人生也是彩色的。按照既定的生活軌跡,在時代大潮的裹挾下,他們可能會下崗,會下海,會搬家,會有別樣的人生,然而,一切可能都在星星出事的那天灰飛煙滅,耀軍與麗雲失去的不是星星,而是太陽,給他們帶來光與熱的太陽,從此他們的人生底色只剩黑白,半生顛沛流離,背井離鄉,苟延殘喘,因為「活著沒有意義,只是為了等待老去」。
因為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且再無機會擁有親生的孩子傳承血脈。如果當時那個二胎保住了,他們的人生雖然會有遺憾,大概率的走向還是成為俗世定義的幸福一家人吧?然而沒有那個如果...
所以他們領養了一個孩子,即便如此,也要選一個長得像的,然而就算再像,終究不是他們自己的星星,所以他們寵愛卻不親近,畢竟隔著血緣,親疏有別,畢竟他只是星星的替代品。
當把自己的人生寄託給孩子,一旦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就像信徒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何其可悲!何其可怕!
你知道你將會與他們互相羈絆,互相制約,終其一生無法和解。
你任命地接受了這個設定,因為每個人不都是這么生活的么?直到你看到了《四個春天》,你發現原來你的身邊,真的會有這樣可愛的父母,他們隱於市井,有著生動的靈魂和旺盛的生命力,他們教養孩子,放手任其飛走,微笑看他們追求更好的人生,不挽留,不幹涉,然後過好自己眼下的日子,坦然面對衰老和寂寞,像兩個結伴的頑童,共同奔赴人生這場漫長的探險;
你還是會很惜命,因為你知道世界很大,你想帶他們去看看;你變得更懂事,因為你的心智與閱歷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他們最愛你;你越來越努力,因為你背負的是你無法推卸的,你得到的是別人無法剝奪的;你終於強大起來,因為你希望做好父母的靠山,當自己老去,也可以從容一些,體面一些,笑著目送自己的孩子快樂遠行,海闊天空。
你終於,求仁得仁!
《地久天長》與《山河故人》的敘事節奏,都是我喜歡的。更像一條緩緩流動的河,雖然中間會有小漣漪,但是依然會流向遠方。
《地久天長》講述了兩個家庭的故事,因為出現變故幾十年疏遠,後來又走到了一起。面對生活的意外,曾經關系很好的兩個家庭,陷入了生活的深淵:一個為失去兒子而痛不欲生,一個因為與對方兒子的死有直接關系,而走入自責的一生。
沒有大打出手,沒有相互埋怨,甚至沒有交流,兩個家庭從此天隔一方,各有各的路。可是,時間可以讓人淡忘彼時的人和事,活著人的總要有交集,糾結的人生總要在臨死前放下心債。當病床上的李海燕與王麗雲相見時,一切似乎都已歸零。
學會原諒,學會寬容,也許這一生,我們會過得更好。如果不能做到,就只好讓時間來沖淡一切,彼此都承擔著痛苦和壓抑過一生。
導演似乎告訴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是偉大的,每一種成長都是艱辛值得歌頌的,且行且珍惜。電影里的世界有多麼溫馨、隱忍、謙讓,現實世界裡就有多麼的狗血、鬥狠、暴戾。電影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升華?拉倒吧,真實性上,它連現實生活的百分之一都表達不出來;浪漫性上,它連現實生活的萬分之一也表達不出來。
繼風吹動她米白色的衣領,春天沉浸在香氣里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地久天長》。第二遍觀影,心裡的那份激動和快感消失全無,思想不自覺的開始去思考這部電影的 社會 意義,想導演王小帥通過這部電影討論了什麼問題?對 社會 有哪些影響?是積極正面的還是消極負面的。
這是王小帥離金熊最近的一次,期待他下一部電影能成功。
至於如何評價《地久天長》這個問題,我想題主問早了。
能不能在國內上映還是個事呢,上映了被閹割多少也還是個事呢……
⑧ 《友誼天長地久》簡介
《魂斷藍橋》作為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愛情影片之一,是一部盪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內容雖有些傳奇化,但文藝氣息濃厚,具有甚高的催淚效果。
一輛軍車停在了滑鐵盧橋上,英軍上校羅依.克勞寧從車上走下。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象牙雕的吉祥符,獨自憑欄凝視,二十年前的一段戀情如在眼前……
1917年,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空襲警報響了,街上的人們慌亂地跑向防空洞。一群年輕姑娘在滑鐵盧橋上飛跑。忽然,其中一個的提包被碰掉了,東西灑了一地。她停下來撿,眼看就要被飛馳的馬車撞上。年輕的上尉軍官羅依.克勞寧也在滑鐵盧橋上奔跑,他及時拉了姑娘一把,躲過了馬車。羅依為姑娘撿起散落在地上東西,其中就有那個象牙吉祥符,是姑娘的珍愛之物。姑娘找不到同伴了,羅依拉著姑娘的跑進擠滿人群的地下鐵道。在嘈雜的人群中,羅依與姑娘交談起來。姑娘名叫瑪拉,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員,瑪拉對這個風流倜儻的年青軍官一見如故,向他談論起自己鍾愛的舞蹈。羅依則告訴姑娘他是來英國度假的,假期已滿,明天將赴法國前線。警報解除,羅依位瑪拉叫車趕往劇院演出,自己則去赴上司的一個無法推辭的宴會。臨走時,瑪拉將心愛的吉祥符送給了羅依:「願它能給你帶來運氣."羅依已深深愛上了這個端莊秀麗而天真的姑娘,望著瑪拉遠去,他若有所失。
羅依終於沒有去赴上司的宴會,他趕去觀看瑪拉演出的《天鵝湖》。散場後,他向後台遞了一張條,邀請瑪拉共進晚餐。紙條被劇院經理笛爾娃夫人沒收了,她嚴厲地訓斥了瑪拉。瑪拉背著經理來到燭光俱樂部。大廳內,羅依向瑪拉傾吐愛意,《一路平安》的華爾茲舞曲中兩人翩翩起舞。隨著每一聲部的演奏完畢,蠟燭一隻只熄滅,曲終,大廳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羅依與瑪拉含情相望,擁抱長吻。
翌日上午,窗外下著瀝瀝小雨,瑪拉在宿舍憑窗而望,掛念著英吉利海峽上的羅依。突然,她意外地發現羅依出現在雨中。原來因海上有水雷,羅依的部隊推遲兩天出發。羅依向瑪拉求婚,瑪拉幸福地答應了。出身貴族的蘭特謝軍團軍官結婚需獲得公爵的認可。羅依給瑪拉買了結婚戒指之後趕到了公爵的住處。雖然瑪拉出身平民,開朗的公爵還是同意了羅依的申請。羅依帶著瑪拉風風火火地辦好其他必要的手續,趕到教堂。可是,他們來晚了,依照法律,下午三點鍾後不能舉行婚禮。羅依與牧師約定,明天十一點准時再來。
當天傍晚,羅依被召回軍營,即將當新娘的瑪拉,沉浸在突如其來的幸福之中。就在她准備與女友們去劇場演出時,接到羅依的電話:部隊要提前開拔,二十分鍾後出發。瑪拉不顧一切地趕到滑鐵盧車站,火車已經起動。
瑪亞由於執意要去車站為羅伊送行而耽誤了當晚的演出,笛爾娃夫人大發雷霆,她不能容忍演員們有芭蕾舞以外的世界,她要開除瑪拉。她的好友凱蒂也因替她仗義直言而遭同樣命運。兩人失業了,一起搬到了一處廉價公寓,相依為命。
細心的羅伊寫信讓母親同瑪亞見面以便照顧瑪亞。但就在瑪亞於餐廳等候其母時,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了羅伊的名字赫然登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伊的母親來到她面前,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亞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
絕望的瑪亞承受不了這巨大的打擊,一病不起。凱蒂為了支付生活費和瑪拉的醫葯費被迫當了妓女。大病初癒的瑪拉發現了破綻,她萬分感激凱蒂的友情。羅依死了,對她來說,這個世界什麼都不重要了,她不能讓凱蒂一人負擔兩個人的生活。痊癒後,為了維持生活,瑪拉也淪為街頭應招女郎。
滑鐵盧車站。已淪為妓女的瑪拉濃妝艷抹,閃動著媚眼,招徠著走過身邊的官兵,沒人理睬她,人們都在匆忙趕路,尋找著前來迎接的親人。突然,她呆住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走來,是羅伊,他並沒有死,他回來了!見到瑪拉,羅伊興奮得不能自持,瑪拉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在一家餐廳,羅依興奮地向瑪拉敘述死裡逃生的經過:他受傷失去了證件,當過德國人的戰俘,差點喪命但終於逃脫了。瑪拉靜靜地聽著……當羅依問及她的生活時,瑪拉無言以對,只是反反復復說:「要是我知道你還活著就好了。」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羅依不願再離開瑪拉一步,他馬上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自己要帶瑪拉回家結婚。瑪拉痛苦地回絕了羅依。羅依確信瑪拉並未異情別戀後,不容分說,把她帶往家鄉。
路上,瑪拉偎依在羅依的身旁,觀賞著蘇格蘭的田園風光,靜聽著羅依介紹著自己的家園和今後的打算,一種美好的願望在心中升起。羅依的信任和鍾情,給她帶來一絲希望,她知道自己的心靈仍是玉潔冰清的,她想候機說明一切,重新開始生活。
蘇格蘭克勞寧家。克勞寧夫人高興地迎接他們。晚上,舞會大廳燈火輝煌,瑪拉優美的舞姿最引人注目。坐席中的貴婦人們卻在竊竊私語,她們對克勞寧家將要娶一位舞蹈演員有微辭。公爵也來參加舞會,他慈愛地邀請瑪拉跳舞,交談中,他贊揚瑪拉的善良與忠誠,又告知瑪拉,克勞寧家族一向重視門第,對瑪拉是一個例外。剛剛平靜的瑪拉又陷入忐忑不安之中。
深夜,瑪拉在卧室里不安地徘徊。克勞寧夫人敲門進來,她請瑪拉原諒在倫敦會面時的誤會,並對兒子的婚姻表示滿意,她贊揚瑪拉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夫人走了,瑪拉意識到過去的經歷是不會被上流社會的人們所諒解的,她不願再維持假象。瑪拉奔向夫人卧室,聲淚俱下地說明真相,表示要永遠離開羅依。 夫人沒有挽留她,並答應不把真相告訴羅依。從夫人屋裡出來,瑪拉碰見幸福得無法入睡的羅依。羅依沒有注意到瑪拉的反常,他充滿愛意地將護身符交換給瑪拉保管。瑪拉凄婉地向羅依道別。
瑪拉留下一封道別信,感謝他的愛,然後離開了克勞寧京。羅依追到倫敦,找到凱蒂,凱蒂向他說明了一切。羅依悲痛地說:「我要永遠找她。」他們找遍了各個可能的地方,都不見瑪拉。羅依忽然想到初次相見的滑鐵盧橋,他拉住凱蒂不顧一切地向那裡跑去。
這時,瑪拉正在滑鐵盧橋上。一隊軍用卡車隆隆開來,瑪拉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蒼白的臉在車燈的照射下美麗而聖潔。在群眾的驚叫聲、卡車的剎車聲中,瑪拉結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隻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Leo Sayer演唱的《Auld lang syne》通常情況下被認為是原唱版本,所以,Leo Sayer通常情況下被認為是友誼天長地久英文版的原唱女主角。
中英歌詞如下:
作詞:Robert Burns
作曲:Robert Burns
演唱:Leo Sayer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怎能忘記舊日朋友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心中能不懷想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舊日朋友豈能相忘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友誼地久天長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友誼萬歲,朋友
For auld lang syne
友誼萬歲
We'll take a cup o'kindness yet
舉杯痛飲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We twa hae run aboot the braes
我們曾經終日游盪
And pou'd the gowans fine
在故鄉的青山上
We』ve wander'd mony a weary foot
我們也曾歷盡苦辛
Sin'auld lang syne
到處奔波流浪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友誼萬歲,朋友
For auld lang syne
友誼萬歲
We』ll take a cup o'kindness yet
舉杯痛飲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We two hae paidled i'the burn
我們也曾終日逍遙
Frae mornin'sun till dine
盪槳在微波上
But seas between us braid hae roar'd
但如今已經勞燕分飛
Sin'auld lang syne
遠隔大海重洋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友誼萬歲,萬歲朋友
For auld lang syne
友誼萬歲
We』ll take a cup o'kindness yet
舉杯痛飲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And here』s a hand, my trusty friend
我們往日情意相投
Andgie』s a hand o'thine
讓我們緊握手
We』ll take a cup o'kindness yet
讓我們來舉杯暢飲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友誼地久天長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友誼萬歲,萬歲朋友
For auld lang syne,
友誼萬歲
We』ll take a cup o'kindness yet
舉杯痛飲,同聲歌頌
For auld lang syne
友誼地久天長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友誼萬歲,萬歲朋友
For auld lang syne,
友誼萬歲
We』ll take a cup o'kindness yet
舉杯痛飲,同聲歌頌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友誼地久天長
(9)友誼萬歲泰國電影擴展閱讀:
Auld Lang Syne是十八世紀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布恩斯(Robert Burns)根據當地民歌記錄下的。這首詩後來被譜了樂曲,除了英文外,這首歌亦被多國譜上當地語言,在中國各地普遍稱為《友誼地久天長》。
在很多西方國家,《Auld Lang Syne》這首歌通常會在平安夜演唱,象徵送走舊年而迎接新年的來臨,有時也會在聖誕節的時候唱,它的主調並沒有中文版本那樣感傷,而這首歌在很多亞洲地區中的學校畢業禮或葬禮中作為主題曲,象徵告別或結束的情感。
《Auld Lang Syne》這首歌曾被不少經典電影引用,如在由費雯麗主演的經典電影《魂斷藍橋》中,此曲被用作為主旋律,而在《風雲人物》中,片尾眾人合唱此曲。在BBC逍遙音樂會的最後一夜上,音樂會正式部分結束後,觀眾有自發地合唱這首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