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從法國電影看法國文化論文

從法國電影看法國文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2-08-19 18:23:29

『壹』 有關法國電影文化的法語論文內容寫些什麼

法國電影文化的法語論文內容
多少字了
具體分析完整,

『貳』 影視欣賞論文

片名:虎口脫險
又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導演: 蓋拉德 歐利 (Gérard Oury)
主演: 路易德菲奈斯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英國
上映年度: 1966

充滿喜劇色彩的影片,笑著看完,這種笑不是爆笑,和單純的搞笑是不同的。情節安排的會讓人在回味的時候,覺得那種喜劇是自然和不由自主的。自然的東西總是在吸引著我,和讓我不斷的回味。法國電影的特色也在於此,他們的快樂是不誇張的,看完後由心的快樂起來。最近看的《法國間諜》《你丫閉嘴》都可見這種喜劇效果。角色之間的一些小把戲,就頓時帶來歡樂和笑聲。喜歡這樣的喜劇類型,和純粹的搞笑劇是不同的,完整的情節里加上自然的喜劇,這才是更高層次的喜劇。笑過之後還有些東西留下,可以用來體會。第一個撞上英國兵的是動物園管理員,見到從天而降掉進水池裡的英國兵,沒有慌張而是熱心的幫助他逃跑。第二個熱心人就是正在工作的油漆匠,因為將油漆潑到了德國軍官身上而闖禍,不得不和英國兵一起逃走。後來闖進了女木偶戲演員的家中,這個可愛的法國女人默契的同油漆工一起片走了德國人。第三個則是樂隊指揮家,在自己的休息室里看到了降落傘和英國兵,同樣的幫助他但也捲入德國兵的追捕中。在這些英國軍逃離德國封鎖區的途中,得到了所有法國人的熱心幫助,油漆工,指揮家,女演員,酒店老闆娘,修女。從片中不斷的看到法國人的熱情和善良,有時甚至不顧自己的安危去幫助素不相識的人,不由的佩服起來。笑話也是一個看點,當然要親自去看才能發現很多的幽默。指揮家是個太有職業病的人,什麼事情都不會自己動手而就會指揮別人,遇到事情會抱怨個沒完。油漆工恰恰相反,可以容忍指揮家的很多抱怨,處處牽就,這也給他們的友誼加分。在逃跑途中,經過一堵牆時,指揮家順勢騎在了油漆工的脖子上,這個經典的鏡頭也被印在了海報上,一對很可愛的人。英國兵和這兩個法國人坐在修女的汽車里,把車里的南瓜當做武器砸向後面的德國追兵,油漆工差點把指揮家的腦袋當做南瓜扔出去。他們的汽車把路上正在劃白線的工人擠到了路邊,而後面追來的德國兵正是看著這白線騎車的,結果就不幸的沿著劃歪的白線沖出了公路。酒店裡,2個法國人住在6號房間,2個德國兵住在9號房間,9號房的門號在關門的時候變成了6號。這4個人就在黑暗中進錯了房間,來了一個重新組合1法+1德,直到早上老闆娘來叫2個法國人起床的時候才發現了真相,他們小心翼翼的偷偷溜出了各自的房間……這些幽默都很巧妙,和片中略有的緊張和懸念配合的恰當好處,不會讓人覺得這是嘩眾的笑話,很好的保持了影片風格和主題。油漆工和女演員的感情的小插曲也體現著法國式的浪漫,簡單直接的傾心。最後結局時的兩架滑翔機充分的體現了一種大膽的想像力,他們的興奮和刺激體驗也隨之傳來,帶來高空中飛翔的想像,迎面來的風都是喜悅的。

『叄』 以法國電影《蝴蝶》和中國《暖春》為例談談中西文化差異

兩部都是好影片,也都是以一個老頭一小女孩兒為主角。但觀後給人的感覺卻迥異。

《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輕松詼諧地講述了哲理,卻不壓抑。
《暖春》的確是感人肺腑,也讓觀眾看到了真情,但卻煽情的壓抑,非要讓人流淚不可。

看法國電影(很著名的《紅藍白》三部曲),總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原因在於法國電影總是能將很深刻的主題演繹得輕松詼諧。許多人生的哲理與隱喻,被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情節的前生後世,於細節處。通俗的講,看完法國電影,能讓人所聯想的事情多一點。《蝴蝶》這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

《暖春》在影片的敘事過程中通片採用溫馨、細膩和朴實的創作手法,使影片在優美流暢的畫面中真實地敘述著一份感動。突顯了影片的真實性和可看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賴的地理環境基礎的差異為依據,我們可以把中西文化雙方分別歸結為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謂的「黃色文明」與「藍色文明」。這里的環境不僅包括社會環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得到某種熏陶和影響。
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誕生於半封閉大陸自然環境的儒家倫理,教誨人們重土輕遷,安貧樂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們在久遠的傳統中沉澱了一種封閉的惰性心理和慣性思維方法,保守,缺乏開放的意識;眷戀家園故土,提倡清靜無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風險意識和競爭精神不強,時間觀念和進取意識淡漠。所謂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這個道理。生活圈子的狹隘與封閉,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固定性和長久性,為了能夠和睦相處,國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既文章」,這也培養成國人謙虛、謹慎、忍讓、含蓄的傳統美德。中國的這種自然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影響下的文化傳統養成中華民族內傾型人格。
而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在西方,也正是這種自然環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養成西方人那種外向型人格。

『肆』 對法國電影的印象看完的感想

就我所看到的一些法國電影來說,其中所蘊含的法式幽默是別的國家所學不來的 我個人感覺 大體來講 法國電影它浪漫 大膽 畫面富有浪漫氣息。。。說一下我喜歡的電影
《碧海藍天》這部我看哭了,若要用具體的語言形容,很難概括,因為它太特別
《la vie en rose》因為喜歡Edith Piaf,所以喜歡上這部電影,很真實,很震撼
《兩小無猜》 盪氣回腸的愛情,理所當然的悲劇。。
《暴力街區》 法國有名的動作片還真的不是很多,但這部算很high的了
《你丫閉嘴》法國人太能搞逗了。。。笑翻了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感人至深的勵志電影,很溫暖很感人很有教育意義
《只要在一起》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的法國影片,普通百姓之間的完美愛情,奧黛麗·塔圖演繹的堪稱精緻,其主演的《天使愛美麗》更是完美,浪漫、溫馨。她的純真而善良的微笑是本片最美的畫面
周圍的人有喜歡《戲夢巴黎》和《雲上的日子》以及類似這種片子的。說實話,太露骨了,法國人在這方面太大膽了,而這種片子實在很高產,能真正看出其中真正藝術的能有幾人?在下不很喜歡,不大能理解其「精髓」
時間有限及個人見解。。寫的不是很全面

『伍』 急!!!!《我眼中的法國文化》200~500字

法國文化包羅萬象。作為一個中國人,能輕而易舉接觸到最多的法國文化,就是法國電影了。我喜歡法國電影。

喜歡法國電影,因為有文化上的認同感。法國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是歐亞大陸東部最大的內陸國家,而法國是歐亞大陸西部最大的內陸國家;中國有淵源流長的文化傳統,而法國是歐洲啟蒙思想的發源地也產生了眾多的思想家和藝術家;中國人天性自由散漫愛好和平,法國人也同樣以浪漫和灑脫著稱於世;二戰時期中國和法國都同樣受到法西斯的侵略,二戰後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法國是西方社會中最具有社會主義思潮的國家。所有這些都表明中法兩國在民族習性和文化上最容易產生認同和共鳴。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說:「法蘭西民族是一個美和實用結合的民族」,法國文化具有突出的唯美色彩。對法國充滿著憧憬和夢想,不僅是因為有浪漫之都的巴黎,更因為有底蘊深厚的法國文化,作為法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法國電影深深地打上了注重藝術、強調唯美的烙印,法國電影是世界藝術電影的集大成者,以其藝術、唯美、精緻的風格,在世界電影之林獨樹一幟,法國電影如一杯研磨精緻的咖啡,需要你慢慢品味,細細咀嚼,錯失一點,你就會不知身在何處,難以領略其中之妙。

法國電影往往更加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注重情感世界和人物內心的表達,法國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另類的,另類的電影大師,另類的電影作品。在觀看《游戲規則》時深刻體驗法國式的生活狀態;在《虎口脫險》中領略法國式的幽默詼諧;在《巴黎野玫瑰》中品嘗法國情調的瘋狂愛情;在《碧海情》中感受人與自然的渾然天成。法國電影的藝術性體現了電影獨特的美感,美得純真,美得舒暢,美得深情。

『陸』 有誰知道有關法國歷史與文化的論文呀

法國-歷史文化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28日通過新 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
政治: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7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有權舉行公民投票。總統離職期間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國民議會任期5年,通過普選直接選舉產生;參議員任期9年,每3年改選1/3,以省為單位,由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1995年7月31日,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這項法案使總統有權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來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法國總統在政府或參議院、國民議會的建議下,可 將所有事關公共權力組織、法國經濟或社會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決。總統府——愛麗舍宮,總理府——馬提翁宮,國民議會——波旁宮。自1958年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以來,歷屆政府基本沿襲戴高樂制定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維護民族獨立。1964年1月27日,法國同中國建交。總統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1995年5月當選,2002年5月連選連任。
經濟:經濟發達是歐洲經濟共同體主要發起國和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位於美、日、德之後,居世界第四位。
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法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 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服務業從業人員占總勞動力的61%。
90年代初以來,先後執政的左右翼政府為使經濟進入良性循環並向馬約標准看齊,均實行以削減赤字為根本的緊縮政策,同時大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這一政策在控制通貨膨脹、促進外貿、恢復國際收支平衡方面產生了積極作用,但也導致經濟低速運轉,並使失業問題日趨嚴重。1993年法經濟陷入衰退, 1994年經濟開始復甦。
法國是資本主義世界第四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德國和日本。法國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
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法國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
著名公司 埃爾夫阿奎坦公司,主要業務范圍包括石油、化工、醫葯等;雷諾汽車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轎車、貨車、大型商業用車等;法國電力公司,經營范圍為發電、輸電、配電等;家樂福集團,經營范圍是超級市場。
文化: 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譯成世界文學作品,在世界廣為流傳。近現代,法國的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頗有創新,不但出現了羅丹這樣的雕塑藝術大師,也出現了像莫奈和馬蒂斯等印象派、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從17世紀開始,法國在工業設計、藝術設計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關實用美術、建築、時裝設計、工業設計專業的學校也早已憑借其「法國製造」的商業碩果而聞名海外。法國人喜愛體育運動,比較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有足球、網球、橄欖球、地滾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車環形賽等。比較有名的大學有巴黎大學、里昂大學等。戛納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之一,每年5月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為期兩周左右。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

我自己找的到!你呢???太懶拉!

『柒』 你對法國電影史的看法 一千多字數··

30年代 1超現實主義電影 在電影誕生的二十餘年後,伴隨著歐洲先鋒藝術運動的興起、義大利人卡努杜為電影正名的努力以及世界大戰帶來的各國電影市場相對隔絕,「先鋒」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了電影領域,做為一種媒介,電影的表現手法(相對梅里愛以敘事為基礎的視覺幻像)被統一到了人傳遞自身的渠道之內,這期間最為明顯的例子是法國超現實主義電影——做為培育出印象派電影的法國來說,順勢發展出超現實主義電影並不值得意外。 超現實主義電影最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布努艾爾和法國的讓·考克多,1925年布努艾爾借參加一個國際會議的便利降臨巴黎,在那裡首先結識了一批繪畫的朋友並嘗試著指導戲劇,經過三年超現實主義氣氛的浸潤,他和達利以類似凱魯亞克後來「自動寫作」的方式創作《一條安達魯狗》也就顯得水到渠成了。並且這種傾向貫穿布努艾爾一生的創作,使他的多數作品都可以做為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探討的範例。 總的來說,超現實主義電影的根源是精神分析學說,並且和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相同,皆是文學、美術領域的先鋒藝術運動的擴散與綜合。 2詩意現實主義 在三十年代的傳統劇情片創作中,詩意現實主義是股最重要的傾向,這個名稱並不準確,以當時慘淡的國家經濟為背景,這些電影中彌漫著困頓傷感的聲調,講述的都為找不到希望的悲觀故事。 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是讓·雷諾阿以及馬賽爾·卡內。演員讓·加賓主演了幾部最重要的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卡內的《霧碼頭》在詩意現實主義貫常的封閉之中融入了飄忽的氣氛,用蒙蒙霧氣給中景大行其道的舞台劇式傳統電影帶來了神秘的清新氣息。 40年代 1剛硬 雅克·貝克、羅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三人的作品,雖然主旨與趣味向去甚遠:貝克的犯罪題材電影、布列松帶有宗教禁慾感的極簡主義作品、塔蒂冷漠諷刺現代生活的喜劇,但表現手法上,都遵從克制的原則,減少了主觀音效的使用,鏡頭與人物的距離更靈活,對話的重要性下降,以上特點構成了四十年代法國電影的主要風貌,僅從電影業內部的影響探討,這是以雷諾阿為代表的三十年代主流電影衰落後必然的顛覆(過渡的過程在貝克身上尤其明顯),雖然詩意現實主義的悲觀調門被多少保存下來了,直到今天,我們仍然願意認為冷酷和失敗才是世界的真相。 2獨立公司 在談論「新浪潮」時,梅爾維爾一直是無法越過的一環,這取決於梅爾維爾的製片公司對後來的特呂弗們深遠的影響。1949年,梅爾維爾自籌資金拍攝了《大海的沉默》,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上映後取得成功,為他自己的製片公司持續運作創造了條件,成為「新浪潮」諸將津津樂道的擺脫大製片廠取得經濟藝術雙重獨立的先例。 《大海的沉默》全片人物對白不多,情節靠畫外音推動,從風格上來說是標準的法國四十年代作品,梅爾維爾在後來的創作中將剛硬冷峻的風格一直維持了下去。 3類型片 法國的好萊塢式類型片正式成型於四十年代,喬治-亨利·克魯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克魯佐出道於四十年代,在五十年代達到個人事業的高峰。擅長拍攝壓抑而具諷刺性的惡棍人物驚險片。 50年代 1新浪潮 「新浪潮」一稱指向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法國電影業新導演大量涌現的潮流。新浪潮產生的背景中,有三件事很重要,一是上面提到的獨立製片公司成功先例;二是安德列·巴贊電影理論的崛起;三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出現,分別從經濟、理論等方面為新浪潮的出現鋪平了道路。 新浪潮之「新」,主要體現在經濟層面,年輕導演擺脫製片廠體系,絞盡腦汁籌集影片拍攝資金的做法前所未有的普及開來,無論遺產、房產、朋友間的集資以及國家或企業資助,都成為譜寫銀幕詩篇的彈葯。當然,個人所能夠負擔拍攝成本仍是以設備的成本普及為前提,此後的幾十年,由於技術發展,資本獨立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導致傳統的大型電影製造企業影響力不斷下降,最終將走向消亡與轉型(日本的情況尤其突出)。 一般意義上的新浪潮導演,以五十年代《電影手冊》的幾位撰稿人為主,雷乃、瓦爾達等左岸知識分子通常被稱為「左岸派」,左岸派與新浪潮互相交錯之處甚多,無法劃出明晰的分野,比如政治上新浪潮整體偏右,但戈達爾無疑是個異類,左岸是左派的,可大多數時候態度柔和甚至曖昧;左岸擅用形式,但瓦爾達的作品在這一點上跟新浪潮的距離更短,相對左岸派依附文學的形勢探索,戈達爾不過更偏重音樂以及美術而已。故此我們很多時候把新浪潮和左岸派混為一談,在這一語境下,「新浪潮」的含義趨向含混而蓬勃的潮流,並進一步成為國際上命名電影盛世的慣例,比如後來的「捷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等等。 2紀錄片與半紀錄片 五十年代中後期的紀錄片發展出現了新的轉機,除開新聞作用為主的戰爭紀錄片,製作者更在意自身視角的表達。拉摩里斯和讓·魯什是這一期間重要的導演(還應算上一般歸為左岸派的克立斯·馬克以及雷乃),拉摩里斯最好的作品來自以兒童為主人公、賦予動物或非生命體人格的半劇情半紀錄電影,和後來基亞洛斯塔米的作品形式接近,這些篇幅不長的傑作畫面充滿詩意;魯什五十年代末開始在非洲拍攝用人類學目的介入的紀錄片,攝影基本為手提輕便機,時常有魯什與主人公討論以及解說的畫外音,和今天的《動物世界》欄目非常類似,和魯什聯系緊密的一個概念的是「真實電影」,真實電影與同時期出現的直接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製作者會刻意引導、調動被記錄者的情緒,介入並影響觀點的發展,大部分時候,真實與直接的區別被歸入歐洲和北美的地域劃分,然而就技術角度來說,真正的真實電影數量非常稀少。 60年代 1田園之風 在六十年代的法國電影業中,以鄉村為故事背景的優秀影片集中出現。讓-保羅·拉帕諾和克勞德·貝里是突出的兩個代表,拉帕諾藉助稍強卻柔和的用光打在城堡樹叢之類典型象徵物上烘托懷舊的浪漫情調,貝里的視線則要悲觀一些,使用鄉村風光營造反差的美感。候麥則在第一部長片之後便將主要陣地轉向精挑細選的田園舞台,做為一位大力探討男女情感關系的導演,純粹的背景無疑能為他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效果。而其他一些前輩導演,比如布列松,這一時期也來到了鄉村工作。 2政治 六十年代末的政治風潮席捲全球,法國政治電影無論質量數量都無法與她的歐洲近鄰義大利相提並論。這期間法國最為耀眼的政治影片出自希臘移民加夫拉斯之手,加夫拉斯用攝影相對通俗而剪輯凌亂的風格講述政治陰謀、當局迫害。發展到七十年代,法國政治電影水準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以類型片的形式示人,手法上用了當時法國電影獨有的特色,比如反映種族問題的《無辜的強暴》用了散漫的不同層面多線敘事;戈達爾在因為車禍暫時離開故事片拍攝與1968年之間先後組建了「維爾托夫小組」和「聲音影像」兩個拍攝小組,用抽象但又強烈的語氣闡述政治問題的關節所在,形式更靈活。 70年代 1裸露 法國於七十年代開放了電影拍攝的尺度,直接導致情色電影大批涌現。賈斯特·傑克金憑借虛妄封閉感中充溢幻想氣質的作品在這一潮流中確立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柔光運用達到泛濫的地步,但也確實人為製造出了甜蜜的觸感。而另外一些導演,比如天生喜好接觸爭議的巴貝特·施羅德,更藉助開放的機會推出了虐戀題材的作品來達成先前受禁止的計劃。總的來說,法國導演對於裸露的興趣止於維持人物關系的可信度。 2新浪潮的孩子 七十年代出道的導演中,有幾位和新浪潮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耳濡目染新浪潮諸將的創作,是新浪潮著力不一的學生。克勞德·米勒曾經擔任特呂弗的副導演,某些時候被視為特呂弗的繼承者,他一再在作品中提醒我們反思被忽略的生活真相,溫柔的點醒對游戲規則的蒙昧認知。六十年代進入《電影手冊》的安德列·泰西內則用優雅的筆觸描繪年輕人蛻變的過程。這一批導演的心態跟手法普遍比較柔和。

『捌』 關於「法國電影」的論文

你可以來這個論壇看看
http://www.suneuro.org/bbs
陽光法國

介紹了很多的法國電影

下面是一篇貼子的節選
[法國電影綜述]. 法國情色電影

如果為了某一種需要,美國電影是可以跳過去看的,如果你去一趟廁所回來,情節發展也不會
出乎你的意料,但是法國電影不行,法國電影你要耐心地看,漏掉其中一段對話,就不知道它妙在
何處,特別是那種表現人的狀態的片子。
法國電影有一點點色情但絕不三級,全部脫光但看上去很美很純凈;一點也不講游戲規則卻沒
有看得睡著的;有時可以表現為很另類,另類是為了能更主流,有時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一種口
味或品位,這也是需要的;法國電影出大師但是跟奧斯卡好像無關,它們出產看上去很舒服的美女,
給我們貧乏的生活加一點點刺激——這就是法國電影給我的一點零碎印象。
不過早先的法國片跟美國的好萊塢好像也無甚區別,比如那時我們看得最多的好像是《佐羅》,
也是系列片,佐羅跟美女也總有一腿,好像就是法國版的007.我有時想人家的民間俠客能搞得這么
英俊好看,而我們的民間人物,算上徐文長濟公阿凡提,總是差強人意。但是唐伯虎在香港電影中
總算瀟灑了一回,也會動手開打了。看佐羅的電影,那當然是阿蘭·德隆的天下,此君四五十歲時
比二十多歲時要有味道,但據說在法國終究不是超一流的,跟大鼻子的德帕迪約比,總還遜色一籌。
看樣子美男子不等於就是演技派。八十年代,阿蘭·德隆與新婚妻子其兒子的照片充斥娛樂雜志,
就像九十年代末,道格拉斯與妻子澤塔·瓊斯的照片大行其道一樣。阿蘭·德隆的大兒子酷似父親,
也承父業演電影,但名氣如何不知道。凡是英俊的演員,最後總是走偶像派的多,在法國,英俊肯
定不是一重要的砝碼。倒是大鼻子好像更深歡迎,像貝爾蒙多也是大鼻子。

希望可以幫到你

『玖』 從物質基礎上分析法國詩意電影產生的原因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0

『拾』 想寫一篇關於世界文化的論文,但是不知道寫哪方面比較好,寫法國電影怎麼樣呢

個人喜歡法國電影的那種人文情懷,覺得如果要寫法國電影的話必須要看過很多法國電影,才能提煉出總的特徵或精神要義。恩,關於世界文化,那就必須結合當今世界文化的發展趨勢來寫了,民主?自由?人道主義?全球化?還是和諧?就看你怎麼選擇啦,找一個小的切入點譬如一部電影,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閱讀全文

與從法國電影看法國文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的美學特徵 瀏覽:407
狼牙公主電影完整版 瀏覽:41
長腿叔叔電影英語百度雲 瀏覽:806
陽巧玥售樓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95
法國呼吸這個電影解析 瀏覽:166
一部拿著中國國旗過境的電影 瀏覽:312
關於藏羚羊的電影觀後感500字 瀏覽:31
韓國電影百度圖片 瀏覽:166
電影票房那麼多 瀏覽:343
演員可兒清華大學微電影 瀏覽:758
女警檢查犯人電影的名字 瀏覽:102
如何免費建設一個電影網站 瀏覽:88
南召電影院今下午啥電影 瀏覽:200
看雙字幕英文電影 瀏覽:235
金剛電影劇情結局是什麼 瀏覽:866
鄒兆龍演所有電影名字 瀏覽:652
漫威電影宇宙八大經典對決 瀏覽:909
電影院的恩愛 瀏覽:966
到達電影院怎麼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927
10個免費電影網站入口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