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位可以英語口語很好的朋友,你們說英語時,腦子里是怎麼組織英語呢,真的需要所謂的英語思維嗎
所謂 think in English,感覺上很難,其實是個水到渠成的事,一開始可能需要腦子里先想漢語再翻譯成英語,這很正常,不必覺得從根上就錯了,但是當你說一段時間之後,特別是有某種原因使你很投入地說大段的話之後(比如說話的對方是個很吸引你的異性,或者所說的題目是你特別想爭辯的東西),你就會發現,腦子里已經來不及組織漢語再翻譯了,更多的時候會有一些英語句子直接產生,隨著你練習次數的增多,這個比例也會逐漸擴大,再到後來,你會發現有的時候你腦子里的意思用英語比用漢語說得更清楚(這也不奇怪,每個語言都有它更擅長表達的東西)。
這是我在讀本科時經歷過的過程,許多同學的感受也和我差不多,希望對你有借鑒作用。
Ⅱ 為什麼英語閱讀的時候總會在大腦里同步翻譯
建議多做英語速讀練習 閱讀的時候盡量少用中文思考 如果必須思考也只允許自己用英語思考 開始的時候甚至可以嘗試完全不思考 只做小段小段英文的高速巡讀 再停一停考察自己究竟明白多少
請採納
Ⅲ 看到英語就會在腦中翻譯成中文,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證明你詞彙量很大,英語基礎很好,這是好事!但是真正的語言高手,在腦中不需要翻譯成中文,而是直接用英文模式對話。不需要翻譯就能理解英文的意思,這才是高手。
Ⅳ 我面對英語的時候(聽,看)非要先在大腦里翻譯成中文(母語)才能體會意思,怎麼直接用英語想
您好,這是很多數人常規的思維,為了克服這一點,好多人都在想辦法,讓英語向母語一樣自然流暢,其實掌握方法就不難聽懂。那請回憶一下你是如何學習中文的。無非就是聽說讀寫,語境帶入,每天都用中文與他人溝通,那ok,英語也是一個套路。每天花空餘時間聽磁帶,bbc,等等甚至為了有興趣,可以買只有英文字幕的電影來幫助你理解和聽,這樣,一部影片反復看,反復學,就有了英語的語感。說,就是在有一定的語法和詞彙的基礎上自己表達給別人,做到這個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表達自己原本要表達的意思,還有,去全球社交網站上面找固定的國外網友,說明你想學習英語的決心,讓她幫你一起學習。寫,那麼每天寫一些英語日記,自己無法表達的字詞那麼就查字典,記牢。這么做,絕對不用擔心你說的情況!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Ⅳ 大家看英文書時腦子里用什麼語言理解
由於中文與英文這兩種語言在各方面差別都很大,例如說,表達順序就很不同。當你用中文的思維模式去理解英文內容時就會很累,很困難~所以,要學會英文似的思維模式。但是,我們又是活在中文語境中的,所以,你就會在兩種思維模式間跳來跳去,有時候還會打架,說錯話。這都是相當正常的。
一樓說得很對,時間長了,你就能習慣。
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論是在閱讀中文還是閱讀英文的時候,都沒必要逐字逐句的扣字眼(法律規章制度文獻除外),了解大概意思,然後在大腦中重組其所表達的意象就行了~這才是通用的閱讀之道~
Ⅵ 「在腦海中」的英語
In my mind 或者In my brain.
例句:
The words beat in my brain,but I couldn't let them loose.
這句話在我腦海里反復轟鳴,可我得控制自己不讓它溜出口。
Ⅶ 看到英語就會在腦中翻譯成中文,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這種情況只可能發生在初學者身上。當你單詞量大了以後,你是做不到看到英文就在腦子里翻譯出來的。更多的情況是,明白了英文,但是想半天也不知道對應哪句中文好。
Ⅷ 在用電腦或手機看英文電影時,有沒有能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軟體。
您可以試試有道。
有道翻譯里有即時翻譯功能。好像是叫同聲翻譯,就是聽到聲音的同時立刻翻譯。
但是你只能一邊看著電腦,一邊盯著手機看,而且還要功放,不是很方便。
直接針對視頻里的翻譯出來這樣的軟體好像暫時還沒有。
Ⅸ 各位在讀英語時,腦子里反映的是英文還是中文,我想知道我們在讀外語時記憶的載體是什麼
哇,這個問題好深奧的感覺。不過大部分中國人看到英文的第一反應還是得由中文做載體的。
你想啊,我們並不是英語的母語國家,是以漢語為母語的。所以條件反射就是漢語。
看到一一句英語首先就是想它的漢語意思。。才更有益於我們理解啊。
純屬個人見解
Ⅹ 聽外國人說英語時腦袋中總是先翻譯成中文,如何直接在腦海中是英語,和聽中文一樣。
這是一種習慣。因為你不經常聽所以英語會先轉換成中文鏡像到你的腦海里。這樣的話反應會慢半拍。如果你英語詞彙量多的話,盡量在看中文書的時候,看一句中文想一句英語。如果詞彙量就不怎麼好就只能多聽多讀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