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大師喬治

法國電影大師喬治

發布時間:2022-07-30 16:39:10

① 喬治·A·羅梅羅的介紹

喬治·A·羅梅羅,1940年2月4日出生於紐約,編劇、導演、製片、演員。被譽為現代恐怖電影之父,《活死人之夜》奠定了其在美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大師級地位。

② 喬治梅里埃的影片的特點是什麼

他發明了很多轉場特技,包括淡入淡出、疊化等,還首先把二次曝光、多次曝光、合成畫面等引入電影,特技只是一方面,核心特點是創造了「銀幕戲劇」的美學觀念,簡單來說就是影片拍攝內容以戲劇形式為主,就是攝像機擺在戲劇舞台前面,所有拍攝內容都在舞台上完成,因而世界上第一個攝影棚也是他建立的,類似現在的棚拍,還有就是他開創了「再現歷史」的先河,拍了排演的新聞片,他是表現主義和形式主義、造型主義電影的老祖宗,也就是蒙太奇的老祖宗,也就是現在諸多劇情片、情節劇、商業片的老祖宗。。。。只不過梅里埃太大的局限性在於他沒有意識到攝像機是可以動的,因而就沒有景別的說法了,遑論移動鏡頭,當然《橡皮頭人》除外。

③ 誰知道上世紀初期最出名的電影製作大師叫什麼製作過的最受好評的電影是什麼現在哪兒還能看到

2011年紐約電影節,以半成品身份入展的電影叫《雨果》,又名《雨果的冒險》


該片中介紹了19世紀初期的,由著名電影製作大師喬治梅里愛製作的一些電影片段。


而他製作過的備受片商喜愛和稱贊的電影短片是《月球歷險記》,拍攝於1902年。這部電影之所以被稱贊,是因為他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影特效先河,是上世紀特效電影中最知名的一部。再之後的特效電影改革,距離喬治梅里愛製作的這部電影最近的也已經距離三十年。


另外幾部分別是:

1933年的《金剛》

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

1977年的《星球大戰》

1988年的《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1991年的《終結者2》

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

1999年的《黑客帝國》


另外幾部如《泰坦尼克號》、《指環王》等影片,被懷疑為有湊數之嫌,所以目前還有人就排名進行著爭議。


你看雨果就能看到一些片段。

④ 哪個法國人發現了停機再拍的原理

喬治·梅里愛。

法國電影藝術家喬治·梅里愛發現和創造了「停機再拍」的省略原則,他用一個鏡頭拍攝劇情中的一段戲,這段戲類似舞台劇中的一幕或一場,被稱之為「舞台式的電影時空」。

停機再拍是電影術語,特技攝影方法之一。以固定攝像機的機位,拍攝一段畫面後停機,對被攝景物進行位置的調整或數量的增減,然後再開機拍攝。

停機再拍的拍攝方法是固定攝像機的機位、機身和鏡頭的景別,開機拍攝一段畫面後停機,對被攝景物進行位置的調整或數量的增減,然後再開機拍攝,如此循環往復,最後的畫面效果是景物一件件逐一呈現或逐一消失,也可以表現一個物體在畫面上循著一定的路線移位,物件出現、消失或移位的速度取決於編輯時鏡頭的長短。

⑤ 誰是第一位將電影戲劇結合起來的電影大師

喬治梅里埃 他還是電影美術的創始人 電影布景是他發明的
喬治·梅里愛(Georges Méliès),1861年12月8日生於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於巴黎,羅培·烏坦劇院的經理。 法國演員、導演、攝影師。
作品有《聖女貞德》、《地獄的土風舞》、《音樂狂》、《仙女國》等。
折疊電影技術
停機再拍
一次,梅里愛放映拍成的影片時發現一輛行駛的公共馬車忽然變成了運棺材的馬車,感到驚惑不解,原來那天拍攝時,膠卷因機器故障被掛住了,再拍時,一輛運棺材的馬車恰好行駛在原來馬車的位置上。這次偶然的事故使身為魔術師的梅里愛茅塞頓開,明白了"停機再拍"的奧妙。
他在1899年拍攝的《灰姑娘》中,巧妙地用了停機再拍技術,創造出了南瓜變成馬車、灰姑娘身上那套破舊衣服一下子變成絢麗的晚禮服。
折疊銀幕工藝
他在1902年拍攝的《印度橡皮頭》中,首次使用了分裂銀幕工藝,用分次曝光的方法,在同一個畫面中拍攝了他自己扮演的兩個不同角色,取得了令人捧腹的視覺效果。
折疊魔術手法
另外,他採用"魔術照相"的手法,創造了慢動作、快動作、倒拍、多次曝光、疊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在《灰姑娘》中他就運用了慢動作攝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飛翔。他還首次透過玻璃魚缸拍攝水下的情景。梅里愛是對當時各種電影表現手法予以創造性應用的人。他拍攝的大量短片中既有仙境般的鏡頭又有令人恐怖的場景。他因此被譽為是魔幻大師。
他在1902年拍攝的世界第一部神化片《月球旅行記(英語:Trip to the Moon,法語:Le Voyage à la Lun)》是根據儒勒·凡爾納和威爾斯的兩部小說改編的。梅里愛讓一群身穿星相家服裝的天文學家去月球旅行,他們坐在美麗女海員搬來的炮彈里,被發射到浩渺的太空,在明亮的月球上幸會了金星、火星、土星和月亮諸神,並且目睹了許多梅里愛自己想像中的奇異景象。這部只放映15分鍾的影片投資了1500金路易,被電影發行商視若珍寶。

⑥ 簡述為電影成為一門獨立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三個人 並敘述具體功績

1、埃米爾·雷諾

埃米爾·雷諾(Emile Reynaud,1844年12月8日-1918年1月9日),19世紀的法國人埃米爾·雷諾(Emile Reynaud)被譽為是「動畫的鼻祖」。

他發明的光學影戲機奠定了動畫的技術基礎,是動畫放映系統最早的雛形。1907年,他設計出三維效果的立體電影。1918年,雷諾在塞納河畔伊夫里逝世。

2、路易斯·盧米埃爾

路易斯·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出生於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製片人。

他為人類電影事業的進步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他和兄弟奧古斯特·盧米埃爾發明了電影攝影機,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開售票的第一場電影。

3、路易斯·艾梅·奧古斯汀·雷·普林斯

路易斯·艾梅·奧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生於1842年8月28日,1890年9月16日失蹤,是一位法國發明家。

電影史學家將他視為真正的早期電影之父。他用單鏡頭攝影機在紙質膠片上拍攝了最早的運動影像。他是法國人,也在英國和美國工作。



(6)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擴展閱讀

埃米爾·雷諾個人發明:1876年,雷諾決定為一個孩子製作一個光學玩具,在轉盤活動影像鏡(Phenakistiscope)和西洋鏡(Zoetrope)的基礎上,他設計了活動視鏡,並於1877年12月21日申請了專利。該設計用12面鏡子拼成圓鼓形,彩色的圖片條裝在其中。

當玩具旋轉的時候,反射出每一幅圖片,而不需要復雜的機械裝置。圖片條展現了清晰、明亮、不失真的動畫效果,並且沒有抖動。他在巴黎租了一套公寓,將活動視鏡商業生產,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引起轟動。

⑦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月球之旅》。

該片片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靈感來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

十九世紀的法國有一位文學天才,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他將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科幻寫作,他所著的經典之作《月球之旅》,以及《不可思議的旅程》被法國電影大師級的製作人喬治·梅里斯搬上了銀幕,雖然這部1902年版的《月球之旅》只有21分鍾的影片長度。

但在科幻電影史上卻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部影片融合了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除了《月球之旅》,還有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類》。

(7)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擴展閱讀

《月球之旅》劇情簡介:天文學院院長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劃。他和另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監制出了炮彈艙和大炮,並在軍隊的幫助下乘坐炮彈艙順利登月。

興奮過後六名天文學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渾然不知許多星星悄然觀察著他們熟睡的樣貌。最後一場寒冷的降雪喚醒了他們。眾人躲藏到地洞中卻不慎用雨傘驚擾了月球人,於是一場慌亂的冒險開始了。

⑧ 喬治·A·羅梅羅的演藝經歷

或多或少促進現代恐怖電影的革新導演喬治·A.·羅梅羅George A. Romero在孩提時代就對電影有濃厚的興趣,他用8毫米攝影機製作短片,並在1954年製作了首部長片 The Man From the Meteor(拍攝期間,曾因從屋頂扔落一個燃燒的假人而被捕)。大學畢業後,他和朋友組建了一家製作工商業電視短片的The Latent Image公司,並為真正的電影《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68)籌足了資金。這部講述吃人僵屍的顆粒狀黑白恐怖片大獲成功,其營造恐怖氣氛的方法也影響了許多同類電影的後來者。但羅梅羅隨後的一些電影並不成功。於是在導演《馬丁》Martin (1978)之前,他製作了一系列一小時左右的體育記錄片。
羅梅羅沒有搬到好萊圬或紐約,而是決定呆在匹茲堡繼續製作非主流的電影。他經常從久負盛名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招收頗具天份的演員。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續集電影《死亡黎明》Dawn of the Dead (1979) 在僵屍襲擊困在商店中的四個人的過程中,交集著恐怖,諷刺和社會評論。動作片《飛車敢死隊》Knightriders (1981)里節奏的變化給人一種深刻印象,也是Ed Harris早期擔綱主演的一部影片,在羅梅羅的恐怖影片中成為化裝大師的Tom Savini也在本片扮演頭號反角。接著羅梅羅又回到他的擅長恐怖套路去了。作品有《鬼作秀》Creepshow (1982,他跟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的首度合作) 《喪屍出籠》Day of the Dead (1985,第三集也是最差的一集),《幻海魔靈》Monkey Shines: An Experiment in Fear (1988),Two Evil Eyes (1990,其中一段)。此外,1984年他推出長篇電視劇集Tales From the Darkside,並擔任執行監制;為《鬼作秀2》Creepshow 2 (1987)編寫腳本;在其長期合作夥伴Tom Savini導演的重拍片《惡夜僵屍》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90)中擔任執行監制,遺憾的是,這部重拍片只是更加證明原片是多麼出色。
最近幾年,羅梅羅還和斯蒂芬·金合作了兩部影片《人鬼雙胞胎》Dark Half,The (1993)以及Girl Who Loved Tom Gordon,The(2001)。
1968年,喬治·羅梅羅拍攝了影片《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影片一經上映便受到了廣大的好評。這部影片使得僵屍遠離了巫毒教,進而成為全新形象的怪物。而正是因為這部影片的出現,使得喪屍成為了代表近代恐怖電影的新寵兒。
此後,喬治·羅梅羅又於1979年推出了他的第二部喪屍電影《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頓時,世界各地猶如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大量出現了類似的作品。喪屍電影開始風靡全球。1985年,喬治·羅梅羅拍攝了他的第三部喪屍電影《喪屍出籠》(Day of the Dead),與前兩部影片共同構成了喬治·羅梅羅的僵屍三部曲。
喬治·羅梅羅的喪屍三部曲不但成為了喪屍電影的一座里程碑,還為當代喪屍電影中的僵屍下定了准確的定義。就像香港影片中的僵屍永遠都是穿著清朝官服,朝珠、補服、頂戴花翎俱全,留著長長的辮子一樣,喬治·羅梅羅的喪屍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⒈因為不明原因讓喪屍死而復生,而喪屍本身沒有任何的意識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動;
⒉喪屍喜歡吃人肉,為了找尋活生生的人肉而襲擊人類;
⒊喪屍會感染,被僵屍咬到的人死後也會變僵屍攻擊原本一起並肩作戰的夥伴;
⒋喪屍不會死亡,因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傷害他的肉體,僵屍還是會繼續活動下去;
⒌成群結隊緩慢前進的喪屍集團,然後追殺活人所產生的恐慌,造成觀眾的心理壓迫。
此後僵屍電影中的無不按此作為刻畫僵屍的准則,就連游戲巨作《生化危機》系列中的所有游戲設定故事、場景發展都是依照喬治·羅梅羅《死亡三部曲》系列的喪屍模式策劃的。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大師喬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科幻電影上海什麼名字 瀏覽:210
電影我們劇照圖片 瀏覽:376
有一部洗錢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54
女生說沒買到電影票怎麼回復 瀏覽:205
珍珠港電影是什麼類型 瀏覽:814
經典英語老電影 瀏覽:803
陽光之戀法國電影 瀏覽:980
好看的女同電影電視劇泰國 瀏覽:499
推薦一部電影的朋友圈 瀏覽:99
第五屆戴維斯國際電影節 瀏覽:413
親親寶貝電影演員 瀏覽:3
捆雞電影院 瀏覽:682
兩個泰國女學生親吻電影 瀏覽:900
去電影院的英文怎麼說 瀏覽:955
韓國電影妻子的妹妹演員 瀏覽:552
新愚公移山電影完整版時長 瀏覽:30
評論你們喜歡什麼電影 瀏覽:606
一個法國女人電影2013 瀏覽:117
新婚電影完整版 瀏覽:376
鐵梨花電影完整版電視劇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