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泰國有哪些節日
1、宋干節
宋干節也稱作潑水節,是泰國、寮國,中國傣族聚族區,柬埔寨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
2、火箭節
火箭節是泰國民間祈雨的一種風俗儀式,按照習俗,一般是在每年5月中旬雨季來臨的時候舉行,通常持續兩天。每逢這個時候,當地的農民就會以村子為單位,用塑料管、竹子或木頭等簡易材料做成火箭進行發射火箭的比賽,以此來祈求天空降雨,使他們獲得莊稼的豐收和生活的幸福。
3、守夏節
守夏節又稱作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每年泰歷八月十六日舉行。守夏節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薩」。該詞來自梵巴文,「考」意為「進入」,「攀薩」意為「雨季」、「雨期」。守夏節源於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習俗。
4、大象節
泰國是世界上產象大國,被稱為「象之國」。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都要在產象最多的素輦市舉行盛大的象節。一年一度的象節,是泰國素輦府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其主要表演者是大象。
大象在自己的節日里,被主人沖洗得乾乾凈凈,然後披紅掛彩地趕往素攀市,參加一年一度的「大象運動會」。這里的運動項目有拔河、舉重、踢球、障礙跑等。大象憨態可愛而又一絲不苟的表演,博得觀眾一陣陣笑聲和掌聲。
5、水燈節
在泰國的傳統節日中,每年的11月份都要舉行「水燈節」,這是一個充分體現泰國青年男女旖旎戀情的節日。因為每逢水燈節的夜晚,無論是城市或在鄉鎮,只要是頻臨河港或湖邊的地方,水面上都會飄滿水燈,閃亮著一片燭光,輝映著青年男女們雙雙的幸福靚影,而一片花香和輕快抑揚的「放水燈」歌聲中,構成一個歡樂的水燈節之夜。
Ⅱ 寮國電影《火箭》的賞析
《火箭》由基姆·默多恩特編劇並執導,西爾維婭·威爾斯基擔任製片的一部由澳大利亞和寮國合拍的劇情片。
主要講述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寮國男孩,為了證明自己,他帶領家人,以及幾個性格古怪的夥伴,穿越被戰爭蹂躪的土地,去參加火箭節比賽。在那裡,他製造了一艘巨大的火箭。 滿意請採納
Ⅲ 去泰國旅遊,有哪些當地傳統節日慶典值得體驗
泰國是中國的近鄰,每一年我國人民去泰國旅遊的人數非常多。泰國物產豐富,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那你知道泰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慶典值得體驗嗎?
怎麼樣,看了上面的節日有沒有對泰國的傳統節日活動有點心動?記得去泰國多備點防曬霜。
Ⅳ 魔獸世界情人節火箭2009年以前成就誰有那時的成就請截圖,是不是完成痴情的就可以領取愛心 火箭
聯盟: 一、系列任務 1. [危險的愛情]:弄到一張[暴風城衛兵的卡片],並把它交給暴風城的[阿瑞斯坦·莫塔]。 [暴風城衛兵的卡片]可以在使用了古龍水或者香水(在主城旅館老闆處購買,同時購買愛情信物)後,與頭頂心形圖標的衛兵對話(古龍水對應女衛兵,香水對應男衛兵),獲得「愛慕的信物」,開啟「愛慕的信物」後隨機獲得。 註:在對話時有可能獲得「心碎」的DEBUFF,需要找其他玩家用[未送出的友誼手鐲](從「愛慕的信物」或「友誼的誓言」中有幾率開出)解除。 2.[阿瑞斯坦的預感]:將1瓶古龍水和1瓶香水交給暴風城貿易區的[摩根·匹斯特] 。從NPC[摩根·匹斯特]這里直接接到任務。 3. [摩根的發現]:回到暴風城銀行附近的阿瑞斯坦·莫塔那裡。 4. [追查貨源]:與暴風城貿易區中的鑲金玫瑰[旅店老闆奧里森]談一談。 5. [追查貨源]:與暴風城運河旁的裁縫店「最好的線團」裡面的埃文特·索里薩姆談一談。 6. [水落石出]:到希爾斯布萊德丘陵去,在拉文霍德庄園後面找到葯劑師斯塔弗隆·雷倫特。二、[贈送禮品]:把整合好的物品交給各大主城中的匹德菲特,匹德菲特在各大主城的城主身邊。注意:暴風城的匹德菲特在王座後面…… 部落: 一、系列任務 1. [危險的愛情]:弄到一張[發臭的卡片],並把它交給幽暗城的芬斯塔·艾吉勒。 [發臭的卡片]可以在使用了古龍水或者香水(在主城旅館老闆處購買,同時購買愛情信物)後,與頭頂心形圖標的衛兵對話(古龍水對應女衛兵,香水對應男衛兵),獲得「愛慕的信物」,開啟「愛慕的信物」後隨機獲得。 註:在對話時有可能獲得「心碎」的DEBUFF,需要找其他玩家用[未送出的友誼手鐲](從「愛慕的信物」或「友誼的誓言」中有幾率開出)解除。 2.[芬斯塔的預感]:將1瓶古龍水和1瓶香水交給幽暗城煉金房的[葯劑師金格] 。從NPC[葯劑師金格] 這里直接接到任務。 3. [金格的評估]:回到幽暗城銀行附近的芬斯塔·艾吉勒那裡。 4. [追查貨源]:與幽暗城中的旅店老闆諾曼談一談。 5. [追查貨源]:與幽暗城法師區裁縫店裡的瑪拉·雷尼克談一談。 6. [水落石出]:到希爾斯布萊德丘陵去,在拉文霍德庄園後面找到葯劑師斯塔弗隆·雷倫特。 二、[贈送禮品]:把整合好的物品交給各大主城中的匹德菲特,匹德菲特在各大主城的城主身邊。
Ⅳ 泰國著名的節日是什麼
博桑傘節,清邁花節,萬佛節,宋干節,大象節
1、博桑傘節(1月清邁,頗受旅遊者青睞),流行地區主要在博桑,泰國人在傘上畫上繽紛亮麗的色彩或是民間故事的情景圖案。
泰國是世界上產象大國,被稱為「象之國」。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都要在產象最多的素輦市舉行盛大的象節。一年一度的象節,是泰國素輦府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其主要表演者是大象。,大象在自己的節日里,被主人沖洗得乾乾凈凈,然後披紅掛彩地趕往素攀市,參加一年一度的「大象運動會」。這里的運動項目有拔河、舉重、踢球、障礙跑等。大象憨態可愛而又一絲不苟的表演,博得觀眾一陣陣笑聲和掌聲。
Ⅵ 4月初是泰國的什麼節日
★4月13至15日是泰國傳統新年。佛歷新年。也稱宋干節或潑水節。
每當新年到來的時候,整個國家都充滿笑聲和歡樂,舉行各種宗教慶典和布施活動,更是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刻。此時,泰國人會相互「潑水」慶祝新年,因此又被人們叫做「潑水節」。最初的潑水節帶有宗教意味,但現在主要是表達人們之間一種美好的祝福。
★潑水節(Songkran Festival)的由來
"Songkran",來源於梵語,是「移動進入」的意思,表示太陽這時候移入了白羊座。這標志著一個周期為十二月的循環結束,新的一年開始了,因此,Songkran成為泰國的新年。
潑水節是泰國的傳統風俗,也是泰國全境一年一度最有趣的節日,慶祝場面盛大和熱烈。在泰國大部分地區,潑水節會持續三天。
眾所周知,潑水是這個節日的核心傳統,並以此傳播喜慶的氣氛。有些人禮貌文雅的互相濺灑,還有的用水槍,更有甚者用澆花的水管、水桶或者高壓水槍直接給別人「淋浴」。毋庸置疑,潑水節是在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中對付炎熱天氣,帶來涼爽感覺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另外,潑水節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意義。
潑水節除了標志著新年的開始,它還是感恩的時刻。每個人都在這個時候回憶自己經歷過的善意、體貼的行為,並且銘記這些帶來和平、快樂和安寧的慷慨、仁慈的舉動。潑水節還是家人團聚,促進家族情感的好時機。
泰國的每個習俗和傳統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原因,使眾多元素相結合的產物,其中包括:慶典中的喜慶因素、文化價值觀、社會行為准則以及個人信仰和習慣做法。潑水節則體現了傳統泰國式的文化價值觀。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凈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著一切美好和純凈開始新的一年。水在這個節日中代表了純潔和清理的過程。
★狂歡四月泰國潑水節 ---小貼士
遊客在潑水時,不可任意向泰國老人潑灑,因為有些老人並不喜歡此項活動;而潑的水中放入不潔之物與輕易碰觸到陌生女性,都是很不禮貌的,千萬要記住哦!
東方人和西方人相比,更內斂,更含蓄,正如中國人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綻放的歡快心情一樣,泰國的潑水節在祈福和體現宗教傳統之外,也展示了東方人個性中最為奔放的一面,火紅的爆竹驅散了冬日的寒冷,而在初夏陽光下四處潑灑的清水則帶來不一樣的清涼。
潑水節原是泰國的舊歷新年。自從1940年泰國改用公歷後,將潑水節定為本國的傳統節日,即從4月12日起放假七天,熱情奔放的節日慶典使泰國又成為旅遊的新熱點。
★泰國主要節日
元旦
過去泰國按婆羅門教習慣,曾先後以陰歷五月初一和陽歷4月1日為元旦,1940年起改按國際慣例,以陽歷1月1日為元旦。
萬佛節 ----------泰歷3月15日,公歷一般在2月。
宋干節 -----宋干節又稱'潑水節',陽歷在4月13-15日。這是泰國最隆重的節日。
佛誕節 ---------公歷5月23日。又稱浴佛節,為佛祖釋加牟經誕生紀念日。
農耕節 -------每年5月份舉行,具體日期由國王選定,儀式由國王主持。
國慶節 --------12月5日是在位國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拉德的生日,從1960年起,用國王的生日作為國慶節。
母親節 -----------10月
守夏節 ------------每年公歷7月,是重要的佛教節日。
水燈節 --------每年公歷11月(泰歷12月)月圓之日。水燈節是泰國民間最熱鬧、最富詩意的傳統節日,不亞於宋干節。
竹炮節 --------------泰語稱'汶邦菲',意為'火炮節'或'火箭節'。
Ⅶ 我們中國有各種傳統的節日,比如清明節,中秋節等等,想問下泰國有什麼樣的節日嗎
泰國有什麼節日呢?介紹泰國的節日,供你參考!
宋干節(4月13日至15日)源自古代印度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是泰國的傳統節日。節前,家家戶戶大掃除,做年糕。13日清晨,善男信女穿上節日盛裝,或提食品,或捧鮮花,或托燭香,三五成群到寺院施齋,聽僧人誦經。僧人用桃枝蘸浸有花瓣的「法水」為人們灑水祝福。隨後,僧人將佛像從蓮花寶座上移到院中,以法水灑於佛身,祈求吉樣。下午,人們帶沙子到寺廟,在地上堆起一座座沙塔,插上彩旗和鮮花,祈求五穀豐登。此後,人們開始互相潑水祝福。節日期間,政府舉辦大型慶祝會和各種文體活動。
春耕節(5月9日)春耕節是泰國的宮廷大典之一,由國王親自主持耕種儀式,由農業大臣開犁試耕,表示該年春播季節開始。該節旨在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守夏節(泰歷8月16日)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全國放假一天。守夏節前,僧侶要清掃寺院和住所。守夏節這天,全體僧人舉行入夏安居儀式,禮佛誦經並誦念「貧道將在此寺守夏安居三個月」三遍。守夏節的前一天,國王在曼谷大王宮中的玉佛寺親自主持儀式,焚香祭拜鎮國之寶碧玉佛,並為高66厘米的玉佛換上雨季金鏤衣。翌日,派王室成員到重要寺院焚香拜佛,奉獻香燭、黃布等。守夏節早晨,平民百姓也大多到寺院慷慨施齋。佛教徒還特地製作可燃三個月之久的大蠟燭,敲鑼打鼓送到寺廟,供僧人誦經時使用。傍晚,人們手持鮮花和點然的蠟燭,在寺院舉行隆重的巡燭儀式,把守夏節活動推向高潮。
水燈節(泰歷12月15日)泰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之夜,身穿節日服裝的人們,手持五彩繽紛的水燈,從四面八方雲集到大小江河兩岸,漂放和觀看千姿百態(有鳳、蓮花、高山、佛塔等形狀)的小燈。人們在放水燈之前,除了祈求神佛保佑外,往往許下一個美好的願望。如果載著水燈的小船平穩地隨著河水漂向遠方,則預兆將會如願以償。節日夜晚燃放的五光十色的煙火,更增添了歡樂的氣氛。
教師節((1月16日)泰國自1957年開始過教師節。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以泰國最隆重的佛教儀式—高僧念經拉開慶祝活動的帷幕。然後,由德高望重的教師領誦敬師詞。每年教師節,國家要給優秀教師頒發獎狀,主辦教師成果展覽會。泰國官方的教師公會收集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編印成書,發行宣傳。屆時,學生紛紛給老師寫賀信,表達感激之情。內容豐富多採的教師節活動,使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更加濃厚。
此外,泰國較重要的節日還有勞動節、秋日節、萬佛節、憲法節、大象節、賽牛節、風箏節、火箭節、蓮花節和母親節等。
Ⅷ 泰國九月份有什麼節日嗎
1、火箭節
又稱竹炮節,泰語稱「漢邦菲」。它是泰國民間祈雨的一種風俗儀式,於每年雨季將至前舉行,一般進行兩天。有盛大的火箭遊行和地方舞蹈,並在公園內發射火箭。極具民間氣息。
2、守夏節
守夏節也叫佛教的四旬齋節,佛教徒在此期間要凈化思想,積功德,並停止一切諸如喝酒,賭博和殺戮等惡行。
他們相信做得這些好事可以給自己帶來終生幸福和興旺發達。泰國的守夏節亦稱坐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守夏節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薩」。該詞來自梵巴文,「考」意為「進入」。「攀薩」意為「雨季」、「雨期」。
3、農耕節
是泰國的重要節日,每年到農耕節時泰國都要在曼谷大王宮旁邊的王家田廣場舉行大典。農耕節大典始於13世紀的素可泰王朝
4、水燈節
水燈節是泰國的主要節日,亦是泰國民間最熱鬧、最富詩意的傳統節日。司儀把香棒,硬幣,蠟燭,萎葉和鮮花放在蓮花形的托葉上(水燈)上。然後點燃蠟燭和香,把水燈放到水邊,希望它的燭光點亮著隨水遠行。
其中火焰代表夢想和長壽的實現。沿著河岸,遊客們可以買到事先做好的水燈,一起參加慶祝。水面上千萬朵閃爍的火花上上下下,代表了人民的希望和夢想。
5、佛誕節
又稱浴佛節,為佛祖釋加牟尼誕生紀念日。按規定可放假一天。佛寺在這一天都要舉行齋戒、頌經法會,以各種香水、鮮花水浴洗佛像。這天善男信女都要到寺廟敬香,參加浴佛儀式。
Ⅸ 請問泰國當地有哪些特色節日
九皇齋節:每年九、十月舉行,一連慶祝九天。在九皇齋的九天九夜裡,九皇齋的信徒,都改吃素食,停止娛樂活動,並在市內的五座主要佛寺舉行各種慶祝儀式。街上擺滿各種齋物貢品和食品,上面插著一根黃旗,或貼滿寫有「清齋」 字樣的黃紙幅,供善信脫下艷麗的服裝,穿上潔凈的白衣白褲,誠心齋沐,到佛廟進香,禮拜九皇禮佛,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諸事順利。慶祝儀式到最後一夜達到高潮,儀式從午夜開始,一直通宵達旦。
宋干節:於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浴佛,浴僧,向長長輩行灑水禮,祈求賜福。因此人們也稱此節慶為「潑水節」。作為泰國新年,宋干節有很多的美好寄託,首先是感恩,感謝和彰顯那些做善事和對社會有益的人;第二是忠於祖宗先民;第三是銘記自己對家人的責任;還有頌揚佛教和僧侶;最後還有主張做人仁慈和慷慨。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在每年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傳統的宋干節清晨第一項儀式是祈福,年輕一輩列隊向長者表示敬意,希望得到長者的賜福,圖來年吉祥。在這三天里,全國都熱鬧非凡,各地都舉行大型慶典及「宋干節小姐」選美活動。曼谷大街小巷裡當地人和遊客擠在一起,樂著潑水,互道恭喜及祝福,尤其在炎熱的天氣下,淋一身濕反倒更能消暑。宋干節期間曼谷潑水最熱鬧的地點是大皇宮附近的皇家田廣場,水槍、面具和水管都上陣,有的人不僅渾身透濕,還「掛彩」,那是塗滿身滿臉的白色爽身粉。全國最值得一游的地方是清邁。宋干節樂趣無窮,吉祥幸福。
水燈節:是泰國民間最富有意義,且多含神話的節日,在每年之泰歷十二月十五日夜晚間舉行。在這雨季過後的這一時期,泰國正是河水高漲,月兒清輝的美好季節。泰國慶祝水燈節最熱鬧隆重的地方,就是水燈發源地素可泰王朝的古都--素可泰城,古城中有座古寺,座落於湖中間的小島上,市民和遊客在節日中,聚集於此,漂放水燈。慶祝活動首先是進行水燈設計和水燈小姐選美比賽,同時還有身著盛裝的象隊,馬隊以及花車隊伍遊行,讓人感到彷佛又回到了古老的素可泰年代。一年一度泰國水燈節,遍及全國各地,旖旎多姿,充滿羅曼蒂克氣氛,民眾歡歡樂樂的渡過這一佳節。入晚為水燈節的良辰美景,民眾紛紛至各河港施放水燈,大小江河燈光點點。青年男女情意綿綿,女的祈禱著能得如意郎君,男的則期望獲得秀慧伴侶。而一般民眾,則向皇天後土及水神答謝一年來賜予食用水源,並對丟進江河污穢物而表示悔過,祈能赦免罪衍,過著康寧幸福生活。
春耕節:每年五月是泰國一年一度的春耕節。泰民族自古以來為農之國,至今農業人口仍佔到泰國人口的大約八成。所以全國視這一天為盛大的節日,國王和王室人員,政府領導人都會出席在曼谷王家田舉行的春耕節大典儀式上。並宣布這一天是國家假日,以示隆重。 泰國春耕節始於素可泰王朝,各朝代均隆重舉行,一直延續至今。這是一個祈禱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節日。在春耕節的前一天,先由國王偕王室成員赴玉佛寺主持禮佛儀式,由十信高僧誦吉祥經,然後國王贈聖水、御戒指及御劍給農業部部長,作春耕儀式之用。同時,准備次日參加春耕儀式的「主犁官」和「四仙女」也到玉佛寺膜拜玉佛,接受國王賜福。「主犁官」由農業部部長擔任,「四仙女」由農業部的農業和林業女科學家分別擔任。國王賜的聖水供「四仙女」儀式前沐浴。春耕節當天上午七時三十分,由婆羅門教士率領「主梨官」、「四仙女」和古樂隊等從玉佛寺出發,「四仙女」中各有兩名挑金擔和銀擔,艷麗的金、銀色擔中,裝滿國王在王宮中最佳種籽。樂隊一路吹奏,來到王家田儀式場地,等候國王駕臨。八時左右,春耕節儀式開始,首先由國王和王後點香明燭,祭拜神明,然後主犁官膜拜諸神明,祈禱占卜當年雨量,占卜雨量預言用的是三塊白布,第一塊長一米,表示雨量多,高原地收成好,低地田歉收;第二塊布長一米五十五,預言雨量充足,稻榖普遍豐收,第三塊布長半米,預言雨量少,低地田豐收,高原地歉收。由主犁官抽得其中一塊布,預計當年的雨量和收成。占卜雨量完畢後,將兩頭聖牛牽到國王面前點粉,此後由婆羅門教士率領聖牛、「主犁官」、「四仙女及古樂隊開始耕種,「主犁官」驅聖牛鬆土、犁地及播種和覆土各三圈,「四仙女」隨後撒播稻種四十公斤。耕種完畢後,將聖牛牽到皇室婆羅門占星象的占卜台,選吃稻穀、玉米、綠豆、芝麻、青草、水和酒七種食物,則以預言當年這種糧食豐收。如選吃水和青草,則象徵雨水充足,風調雨順;如選吃酒,則象徵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春耕節儀式完後,國王向去年各府稻穀產量最高的農民及最佳農業合作社頒發獎品,春耕節大典儀式也就此結束。這時在王家田圍觀的千千萬萬群眾,一齊擁入廣場,撿取播種的稻種,有的兒童將撿來的稻穀以高價出售給從邊遠地區前來撿稻穀種的農民,他們將這些稻穀播種在自己田裡,以期吉祥和豐收。 」 一年一度的春耕儀式,既隆重又具有濃厚的泰民族風俗特色,因此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的人士和遊客前往觀看。
佛日:是「佛教節日」的簡稱。佛教稱「四齋日」,泰國稱「佛日」。每月有四個佛日,各在泰國陰歷上半月的第八日和第十五日,即初八、月望、廿三、月末。全年共48個佛日,其中以陰歷三月十五日的瑪迦普差節、六月十五日的維莎迦普差節和八月十五日的阿莎加哈普差節為最重要的佛日。屆時佛教徒要去佛寺舉行儀式。當日禁止殺生、嫖賭。
萬佛節:泰國的傳統佛教節日,在每年泰歷三月十五日舉行。如逢閨年,改為泰歷四月十五日。萬佛節在泰文中稱為「乍篤隆迦訕尼巴」節,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泰歷三月十五日在摩揭陀國王舍城竹林園大殿,向自動前來集會的1250名羅漢首次宣傳教義,故稱其為四方具備的集會。篤信小乘佛教的泰國佛教徒視該次集會為佛教創建之日,進行隆重紀念。泰國的佛教徒早在阿育陀耶王朝時期就開始紀念萬佛節,至曼谷王朝五世王時,官方開始舉行慶祝儀式,並於1913年將這一天定為節假日並成為泰國人民傳統的佛教節。政府也舉行慶祝萬佛節儀式,國王親自參加。萬佛節的早晨,泰國男女老少帶著鮮花、香燭和施捨物品前往附近寺院,進行施齋、焚香、拜佛活動。在萬佛節,有些善男信女還持受五戒或八戒以表示對佛教的虔誠。
三寶佛節:泰國三大佛教節日之一。每年泰歷八月十五日,即泰國守夏節前一日,為「阿莎叻哈普差節」。「阿莎叻哈普差」來自巴利文,意為「八月供養」之意。泰國華人稱該節日為「三寶節」,因這一天是佛祖成道後首次講道的日子;有了第一個佛門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現了第一個和尚的日子;也是佛教「三寶」(佛、法僧)都齊備的日子。原先該節日不做儀式,1961年泰國僧伽(僧團)作出決定,要求佛教徒做儀式,並經政府得國王的同意定為佛教的重要節日。全國佛教徒、各佛寺屆時都做儀式,如守戒、聽經、誦經、講道、巡燭等。
守夏節:亦稱坐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每年泰歷八月十六日舉行。守夏節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薩」。該詞來自梵巴文,「考」意為「進入」,「攀薩」意為「雨季」、「雨期」。守夏節源於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習俗。認為在泰歷八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三個月內外出易傷稻穀和草木小蟲,應在寺內坐禪修學,接受供養。這段時間稱為雨安居期,禁止僧尼外出。泰國政府規定守夏節全國放假一天,以便人民參加守夏節活動。守夏節前,僧侶要清掃寺院和僧舍。守夏節之日,全寺僧人舉行入夏安居儀式,禮佛誦經並誦念「貧道將在此寺守夏安居三個月」三遍。然後一般僧人向高僧懺悔過失。之後,各寺院和僧人互送鮮花、香燭互致敬意和懺悔。儀式後,僧人開始安居修學。守夏節早晨,平民百姓普遍到寺院施齋,所施齋飯除新鮮飯食菜餚外,還有傳統糕點蕉葉茲粑。同時奉獻蠟燭叢及甘蔗水、糖、牙刷、牙膏、肥皂、浴巾等日用品。並且製作可燃三個月之久而不熄的巨大蠟燭,敲鑼打鼓送到寺廟,供僧人在守夏節誦經時使用。傍晚,人們手持鮮花和點燃的蠟燭,在寺院舉行隆重的巡燭儀式,守夏節活動達到高潮。在守夏節期間,許多善男信女將出家三個月,或天天聆聽僧侶誦經,或在家中持守佛律八戒,示對佛教的虔誠。
解夏節:每年泰歷十一月十五日為泰國的解夏節,亦稱出夏節、逾雨節、安居競節等,是泰國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之一。此時為期三個月的守夏安居期滿,僧人可以恢復正常外出。這一天,平民百姓在寺院內進行隆重的施齋並聽僧人誦講佛經。人們將佛像從佛殿里搬出,安放在可以移動的小亭子內。佛像放著僧缽,眾僧手捧僧缽相隨佛像之後,列隊而坐的信男善女將施捨的飯食放入僧缽內。施捨的齋飯主要有米飯、菜餚、粉蕉糯米粽和亞塔椰葉粽等。在曼谷金山寺舉行施齋時,將佛像從金山寺搬到山腳進行施齋。此外,在解夏節時,人們還要進行奉施僧衣、守夏僧衣及施放黃布等布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