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電影2046劇情介紹及其好的影評求大神幫助
劇情介紹 1966年,離開香港的周慕雲藏起了一個秘密,直到在新加坡遇到了蘇麗珍。謎一般的蘇麗珍讓他想起了另一個身影,那個也叫蘇麗珍的女人在他心裡一直是 一個沒有人知道的過去。周慕雲的眼光跟隨著蘇麗珍穿梭在賭場里,她拯救周慕雲的沉溺,卻不願跟著他離開。 獨自回到香港的周慕雲,在平安夜巧遇舊識LuLu,然而LuLu卻對以前的往事毫無記憶。LuLu想不起和周慕雲的那段過去,周慕雲卻在LuLu居住的酒店裡發現了一組似曾相識的數字:2046。2046號房曾經充滿了周慕雲和蘇麗珍的回憶,如今只剩下LuLu與男友CC愛恨交織的痕跡。 周慕雲於是搬進了2047號房間,知道了酒店老闆的兩個女兒王潔雯與王靜雯各有心事,潔雯情竇初開,靜雯與日籍男友的感情不被允許。此時新房客白玲住了進來,白玲一身風塵,撩撥起周慕雲不費吹灰之力,然而當她動了真情,才發現周慕雲早已封鎖了內心。 於是周慕雲開始動筆撰寫一部名為《2046》的小說,小說中只要搭上了前往2046的列車,人們就可以找回失去的記憶。沒有人想離開2046,除了一個名叫Tak的男子。熱戀中的靜雯不會知道,故事裡她化身冰冷的機器人,曾經帶給Tak最渴求的溫暖,她的存在是Tak記憶里最大的秘密。 一直到公元2046年,那班神秘列車依舊定期開往2046 …… 2046》里的經典台詞: 我曾經愛上一個人 後來她走了 我去2046 是因為我以為她在那裏等我 但我找不到她 我很想知道她到底喜不喜歡我 但我始終得不到答案 她的答案就像一個秘密 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我愛周圓圓 其實對我來說 2046隻有是一個房間號碼 雖然是天馬行空 卻是我生活上的點點滴滴 很多在我生活裏出現的人物 我都放在故事裡 在那世界裡,我隨心所欲 再見面時 如果仍然覺得我們之間是個錯誤 請你坦白告訴我 六年前的那一天 我心中突然出現了一道 美麗輕柔的彩虹 它一直不曾消失 像一道火焰的橋燃燒著我的心 你對我到底是什麼感覺? 像雨後天空的彩虹嗎? 還是… 彩虹在許久以前已經消失? 我在等你的答案 一個人要離開2046 需要多長的時間? 沒有人知道 有人可以輕而易舉地離去 但是,對某些人來說 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甚至會遍體鱗傷 我慢慢開始懷疑自己 她對你沒反應 未必是因為她遲鈍 也有可能是她根本不喜歡你 最後我終於明白 有些事情是不能勉強的 而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放棄 我終於明白 那個機械人不回答你 未必是因為她遲鈍 或是她不喜歡 也有可能 是她已經心有所屬 2046/2047次列車 石家莊-長春 2046———尋找永恆愛情的列車 愛情是一輛永遠不會停止的列車,它可以有許多站,但是永恆的真愛只有一站,停車的時間在久,也要有開車的時候。也許在第一站開始,也許在最後一站,永恆的東西存在嗎?搭上2046列車徘徊在愛與不愛之間,難道就真的可以永恆了嗎?在列車上呆的時間久了,感覺越來越寂寞。 去2046的人都有一個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記憶,(為失去的真愛找個替身) 有的人可以輕易的離開,有的人卻需要花很長時間 (失戀的痛苦) 因為在2046一切事物永不改變, 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因為去過的人沒有人回來…… (所有人最初都渴望愛情的永恆) 記憶停站在2046 每一個坐上2046的人都想要找回他們失去的記憶 那些上了車的人 都一去不復返 是過去的記憶太美好,還是我們真的不想往前走 碎片之2046 2046 年,全球密布著無限延伸的空間鐵路網 一列神秘專車定期開往2046 去2046 的乘客都只有一個目的 就是找回失去的記憶 因為在2046 ,一切事物永不改變 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因為從來沒有人回來過 我是唯一的一個 一個人要離開2046 需要多長的時間? 有的人可以毫不費力地離開 有的人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我已想不起我在這列車上待了多久 我開始深深地感到寂寞
『貳』 泰國電影永恆影評
叔叔對侄子的一場虐戀!可憐的ploy其實是炮灰啊。電影里將叔叔的感情表現的真是隱晦,但也有多處的暗示。
最明顯的暗示:
那個管家自己也說了,看到老爺讓夫人教侄子跳舞時,真的覺得老爺心胸寬廣到不行,居然沒有阻止兩人繼續接近。然後直到影片結束,也沒解釋老爺當時為什麼要這樣做。隨著影片的進展,我們可以看到,當後來侄子和嫂嫂兩人,真跳到被窩里去了時,老爺是什麼反應?什麼樣的綠帽子,能讓這位叔叔親自把一手帶大疼愛異常的侄子給活活逼瘋也絕不手軟???叔叔的行為前後為什麼反差這么大?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LOVE啊~~~~~~~~~~~
當看到侄子喜歡和ploy一起時,就把ploy當做送給禮物一樣,讓侄子跟她跳舞。還非常熱心的安排侄子的婚事,人生。總之侄子開心了,人生美滿了,做叔叔的也欣慰了,對侄子的父愛無疆啊。可是當侄子和ploy真相愛了時,叔叔那顆父愛之心就開始啪的裂了,終於蛻變成他一直不肯承認的凶獸。最後侄子瘋了,變成小孩智商心裡只愛叔叔一人,叔叔終於扶住了侄子的肩。。。
其它暗示:
叔叔多年沒有任何子息。為什麼?
影片沒有展現一點叔叔和ploy的夫妻生活,唯一一次,ploy主動去親叔叔,叔叔說天色已晚明日需要早起,拒絕了。但後來聽到說ploy有孕了,還是比較激動。為什麼?叔叔後來娶的那些美貌的姑娘為什麼看見外來的男人,全部眼神都那麼飢渴,還有親自晚上去房間勾引的。為什麼?管家說老爺是個色狼,娶了許多年青姑娘卻通通玩半年,就賞給下人。為什麼?
這通通都是為什麼??
通常情況下,人都需要隱藏自己的弱點,往往喜歡裝強大來掩飾自己的弱點。叔叔的弱點就是,他一直對侄子有不正常的感情。所以他不斷娶美人,成為人們口中的色狼,沒有人會發現他不正常的取向,同時他也是在壓抑、逃避這種不正常的感情。所以當他知道ploy有孕時,他還是高興的,認為自己還是戰勝了邪惡的執念,終於還是有了正常人的人生軌跡。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後來他知道孩子沒有了非常失望,侄子背叛自己時會生那麼大的氣,以致最終不肯饒恕二人,直至死的死,瘋的瘋。其實鎖鏈也是叔叔對自己加的一道鎖,不停的暗示自己,應該恨那兩個人,那兩個人不可饒恕毀了自己的正常美滿人生軌跡。
管家說他看不下去了,請老爺放下執念,將鑰匙給被鎖的二人。其實他說對了,這是執念。可他口中的執念,和老爺心中真正的執念不是一回事啊~
人人心中都有永恆的執念。
『叄』 需要對影片The Hours <時時刻刻>的影評和對三位主演的評價.
時時刻刻 The Hours (2002)
一
《The Hours》(《時時刻刻》)是一部深具靈魂光芒並含有弦樂般耐人尋味韻律的電影。
這部影片之所以令人注目,是因為它有著一個異同尋常的文本——一部精彩絕倫的小說。影片較忠實於原著。我深信導演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是在深刻領悟原著背後所蘊藏的豐富涵義、並在拍攝時力圖加以充分表現、才使影片具備了光輝出眾的品質。
影片是根據美國新銳作家邁克爾•坎寧安發表於1998年同名小說改編。小說《The Hours》(無論電影還是小說,《The Hours》譯名很不統一。小說:台灣希代書版集團2000年6月第一版,譯名為《時時刻刻》,譯者蔡憫生;大陸譯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譯名《麗影萍蹤》,譯者劉新民。電影:譯名有《歲月如歌》、《歲月輓歌》、《此時此刻》、《時時刻刻》等。本文為論述方便,均稱《時時刻刻》。)出版後立刻獲得了當年「筆會/福克納小說獎」(The PEN/Faulkner Award),翌年又獲得「普立策小說獎」(The Pulitzer Prize)。
那麼,這是一部怎樣的小說,為何會受到如此的青睞?
二
小說表面上講述了20世紀不同時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精神生活。
1923年倫敦郊區。弗吉尼亞•吳爾芙在她的鄉村宅邸構思那部與維多利亞時代趣味相去甚遠的小說《達洛衛夫人》。清晨,她醒來後沒有立即起床,神情恍惚迷離,一直纏繞她的頭痛病微微有些好轉。窗外有鳥叫聲。她感到乏力,神思恍惚,又迷迷糊糊小睡了一會兒。在夢中她發現自己身處一座花園。花,將花作為小說開頭很不錯。她醒來後想道。她起身走進盥洗室,面對盥洗室內鏡子中映顯而出那張灰黯的臉不免有些喪氣。它與心中意象正形成鮮明對比。
1949年美國洛杉磯。布朗夫人在家中閱讀吳爾芙小說《達洛衛夫人》。她有一個忠實的丈夫,一個敏感可愛的兒子,似乎一切都無可挑剔。但她仍感到百般無聊,深為受困於平庸家庭生活而痛苦。這一天是她丈夫生日,但她無心為晚上生日慶祝准備蛋糕,想一人躲進旅館里像吳爾芙那樣躺在床上閱讀《達洛衛夫人》,然後自殺。她將兒子寄託給鄰居,告別的那一刻,敏感孩子似乎預感到什麼,不安地叮囑母親一定要來接他,並跟在母親汽車後面追趕……
20世紀末的紐約。一位名叫克拉麗莎女編輯正要出門買花。因她名字與吳爾芙小說《達洛衛夫人》中主人公克拉麗莎•達洛衛相同,朋友們都戲稱她為「達洛衛夫人」。她幼時戀人、詩人理查德剛獲獎,她得為他獲獎籌備晚宴。當她出門那一刻,注意到晶瑩剔透陽光正在游泳池的藍綠色水面上搖曳盪漾,不禁心有所感。時值六月早晨。
身患愛茲病的理查德沒能度過這一天。他厭倦了生活,那天下午他從家中窗口飄然而下,迎接午後燦爛陽光。小說結尾,在紐約的克拉麗莎面對業已取消晚宴而留存下來的佳餚萌生了一種極度的孤寂感。深夜,已屆耄耋之年、當年被兒子憂郁雙眼刺痛的布朗夫人造訪。原來自殺的理查德正是布朗夫人兒子。
小說以迷濛而清澈語調、印象式碎片、瞬間的意識流動、深度意象和蒙太奇手法,描寫了三位不同時代女性心靈世界。作者以精湛技巧、精緻而繁復的結構,深入她們萬花筒般意識中,再現她們心靈鏡像,宛如月光照徹下小溪,隱約顯現她們內心水下生物、鵝卵石和蔓生的水草;並以類似超現實手法將吳爾芙傳記片段與美國中期和晚期兩位女性精神生活交織在一起,復調式地安排在同一文本中。
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小說《時時刻刻》的文本中還暗中指涉著《達洛衛夫人》的文本。這一手法極具創造性。因為這種指涉並非文本的明確援引,也非一般意義上續作,或對以往書籍與相同材料的改寫和創作(如圖尼埃《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簿獄》對笛福《魯濱孫漂流記》的反思;讓•阿奴伊《安提戈涅》在現代社會背景下對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重新考察);而是運用象徵手法將兩種文本晦澀地鑲嵌在一起,猶如兩面相互映照鏡子在暗中增殖。坎寧安的《時時刻刻》是在延續了《達洛衛夫人》基礎上的一種對吳爾芙生命意義重新思索的再現,是對吳爾芙內在精神所作的一次富有詩意的冥想。
三
弗吉尼亞•吳爾芙全部小說,幾乎都是她自我精神探索的一種「傳記」,從她早期習作全是對傳記練習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這也許跟她父親對她影響有關。(弗吉尼亞•吳爾芙的父親萊斯利•斯蒂芬(1832-1904)是學者、編輯和哲學家,曾任倫敦圖書館館長,主編《英國名人傳記辭典》,撰寫《十八世紀英國思想史》等著作。)她的作品總是在探索自我生命處在某一階段中意識發展的趨勢和可能達到的深度。
「《到燈塔去》構成了弗吉尼亞•斯蒂芬童年生活的最後景象;在第二階段,《出航》給一位年輕女性的知識探索打上了印記;那麼第三階段高潮就是《海浪》,進入成熟期小說家將描繪出意味雋永的生命經典性輪廓。」(引自《弗吉尼亞•伍爾芙——一個作家的生命歷程》(英)林德爾•戈登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P162。)而無疑,《達洛衛夫人》更是一部具有這種傳記性質的小說。
1922年,她那帶有實驗性質、打破了傳統敘述邏輯和充滿印象拼貼的小說《雅各的房間》出版,這部小說也是對她哥哥精神成長的一份記錄。該年在西方現代文學史上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年代,與她同年出生也同年死亡的喬伊斯出版了劃時代著作《尤利西斯》、T•S艾略特發表了《荒原》。那一年她年屆四十,精神處於相對穩定期。
但隨後,恐懼衰老暗影像蛇一樣嚙噬著她那脆弱神經;同時在心靈上她也沒有完全擺脫精神疾病對她的影響,她幾乎可以察覺到內心深處那股瘋狂念頭又緩慢襲來。她只有靠寫作《達洛衛夫人》來抵抗心中陰影,卻也將這種掙扎的印記留在了小說中。她曾在《奧蘭多》中說:「一個作家的靈魂的每一個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體驗,他精神的每一種品質,都赫然大寫在他的著作中」。(轉引自《弗吉尼亞•伍爾芙——存在的瞬間》伍厚愷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P1)
《達洛衛夫人》是她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現代主義長篇小說。它猶如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以一天生活來刻畫人物心理時間上的一生。漫長生活經歷湧入人物意識河流中,不時在內心激起沉思、回憶、追索、感想、體悟生命的浪花,匯集著人物心理五彩繽紛的印象圖案。吳爾芙完全摒棄了傳統小說寫作手法,開篇起就直接進入人物心靈世界。小說由兩條並行不悖線索組成,來映顯兩個截然不同人物的內心。
克拉麗莎•達洛衛是一位中年婦女,她丈夫是國會議員。六月早晨,她出門買花,要為有首相參加的晚宴做准備(這一情景與《時時刻刻》中紐約女編輯出門買花相同)。那天陽光明媚,清風微拂。大本鍾不時發出深沉悅耳之音。她思緒飄動,想到三十多年前同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她和彼得正在戀愛。但她最終沒有嫁給喜歡冒險的彼得而是嫁給了穩重的達洛衛先生。彼得將要從印度回來,她想,要是當初嫁給了彼得,她的一生會怎樣?倫敦街頭上的聲色光影不時觸動她的聯想。
小說還有另一條線索:賽普蒂默斯•沃倫•史密斯,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退伍老兵,因受炸彈驚嚇而患精神疾病。當達洛衛夫人在花店內聽到街上傳來一聲汽車火花器發出巨響聲時,他在街上游盪也聽到了。最終,他為擺脫時時襲來的內心驚恐跳樓自殺。
夜晚,達洛衛夫人在晚宴上聽到賓客中有人說起賽普蒂默斯自殺消息,內心震動。他們是兩個階層的人,彼此互不認識,但在內心深處卻對時代有著相同的感受。小說真實反映了第一次大戰後現代西方人焦慮、困惑和恐懼心理。
四
在此我們可以看出《時時刻刻》中自殺的詩人理查德對應著《達洛衛夫人》中的賽普蒂默斯。他們同樣懷著內在不安生存著:一個在戰爭中留下了精神疾病,一個患上了愛滋病;都是時代烙印的反映,象徵著不同時代卻同樣在人們心中所造成的疾患。
然而,即便是賽普蒂默斯這樣一個略顯突兀的人物(相對於吳爾芙的生活世界來說),也是吳爾芙拿來印襯達洛衛夫人精神側面的。吳爾芙曾在一封信中說,她必須通過賽普蒂默斯的性格來完成達洛衛夫人的性格,她所「部分意識到的生命枯竭感正是要通過那個瘋子的病態作戲擬性表現」。(引自《弗吉尼亞•伍爾芙——一個作家的生命歷程》P273)
如同吳爾芙想通過達洛衛夫人和賽普蒂默斯這兩個人物來探詢自己內心深淵一樣,在《時時刻刻》中,作者坎寧安真正意圖也是要通過書中人物綜合再現吳爾芙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布朗夫人和女編輯克拉麗莎這兩位女性;他想看看假如吳爾芙生活在50年代和世紀末的美國會怎樣。
無疑,布朗夫人和女編輯克拉麗莎都有著吳爾芙的影子,她們都是射向吳爾芙精神生活的一個朦朧投影。
20世紀50年代美國正處在經濟復甦期,布朗夫人就像達洛衛夫人一樣生活富足,但卻精神萎靡,內心總有一種像是被懸浮在空中的惶恐不安的感覺,生命的無意義意識時時湧上心頭。這種感覺正是吳爾芙心中常常難以擺脫的感受。而紐約的女編輯在街上耀眼的陽光中似乎感到總有一絲不祥的陰影在籠罩著她,直至最後她受到死亡沖擊,這一切也都是吳爾芙生命歷程中的主題。
在《時時刻刻》中,作者還賦予布朗夫人朦朧同性戀傾向,而到20世紀末的女編輯身上,作者索性將她塑造成同性戀者,這是在暗示憂郁孤寂的吳爾芙如果處在20世紀末期,她原有的迴避社會的心理傾向很可能發展成同性戀性心理傾向。
另外,布朗夫人的名字也不是沒有來歷(其實在《時時刻刻》中所有人物都可在《達洛衛夫人》中找到對應)。吳爾芙在一篇《貝內特和布朗夫人》文章中虛構了一位坐在火車上的老婦人形象,她稱布朗夫人為「永恆的」和「人性的」,「是從英國文學開往另一時代」的「幽靈」。(見《論小說與小說家》吳爾芙著,上海譯文出版社P308)
所有這一切都在表明,坎寧安是在將吳爾芙作為一個精神個案進行研究,它像一面放大鏡,放大了吳爾芙的生存意識,將她精神歷程放在整個20世紀中的一個更為寬泛和更長遠的背景上來進行考察。而他將這部小說命名為《THE HOURS》更是泄露了這一點。因為吳爾芙在撰寫《達洛衛夫人》的初稿中就是將小說題名為「THE HOURS」。
五
《時時刻刻》是一部知識分子式的小說。作者是以小說的形式對吳爾芙精神世界作一次遐想式的探詢和論證,以及對她性格的可能性延伸進行了藝術上的重塑;而同時他又通過20世紀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不同時代女性的精神風貌,來反映西方整個20世紀的精神特徵。這一雙重目的,構成了這部小說不同凡響的品格。
這是一部對吳爾芙遙遙致以敬意的小說,是對《達洛衛夫人》文本所作的一次歌唱性禮贊。它棄絕了現實的喧囂,直接沉入人性深處,揭示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內心的緊張與焦慮,以及對存在產生的倦怠感和疏離感。它關注精神內的騷動,努力挖掘人物背後的「美麗的洞穴」(吳爾夫芙語),以一束智性之光照亮她們豐滿的意識,刻畫她們心靈的影像,質疑生命的本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三位女性都是精神領域內的自我放逐者,她們游離於時代,同時又以自己方式固執地抗拒現實。她們在《時時刻刻》中交叉出現,猶如一次相互輪回、一次在特殊時空內的重逢,原先她們獨自的精神幽吟在這部小說中匯成了女聲合唱曲。正是這種獨特的精神吟唱組成了這部小說心靈聖歌般品質,一部靈魂的奇書。
富有意味的是在《時時刻刻》序曲中,作者在故事開始前先出人意料地描寫了吳爾芙的自殺——1941年戰爭爆發後某一天她投河自盡。「她被流水迅速沖走。就像是在飛翔,一個虛幻的身影,雙臂向外張開,頭發飄揚……天空的陰影在水面上搖曳不定。」(見台灣希代版《時時刻刻》P34)這一情景正好與小說第一章描寫紐約的克拉麗莎出門買花時面對水面上搖曳的陽光偶有所感遙相呼應。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暗連,是對將要出場人物命運的一個暗示、一次排演、一種影調和一番預言。它奠定了這部小說輓歌式的基調。當你讀完小說掩卷沉思時,哀婉會有如煙霞般從心中緩慢升起,漸漸占據你整個心靈空間。
六
作者邁克爾•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曾被《洛杉磯時報》譽為「我們時代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生於1952年的俄亥俄州,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現居紐約。1990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說《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World)使他一舉成名,在該書出版前一年,他將其中一章取出命名《白天使》(White Angel)先在「紐約客雜志」上發表,後被評為1989年度美國最佳短篇小說。1995年他又出版第二部長篇小說《血與肉》(Flesh & Blood)。而1998年出版的《時時刻刻》(The Hours)是他的第三部小說。從他小說出版時間上可看出,他對自己每一部作品都精雕細作。
在小說《時時刻刻》中,他以令人吃驚的方式引導讀者穿越小說人物粼粼波光般的意識深處再進入吳爾芙的精神世界,這一奇妙的手法具有無與倫比的獨創性。他創作實踐證明了吳爾芙在《現代小說》中所闡述觀點:「人生是一圈光芒四射的暈輪,是自始至終環繞我們意識的半透明的封套」。(引自《論小說與小說家》p8)可惜原作中富有詩性的、極為微妙的語言特色沒有在譯林版中得到較好的體現。
小說在2002年被拍成電影。三位女性分別由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尼科爾•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扮演。
值得稱道的是、有著上乘表演的尼科爾•基德曼,她在這部影片中扮演了吳爾芙,她出場時那種低垂的冷冷的目光、寫作時在筆筒中找筆的手不由自主的痙攣、緊張的肢體語言等,將吳爾芙的敏感、神經質、脆弱和孤傲的心靈表現得惟妙惟肖。電影同小說一樣,不關注外部世界,而是將影像聚焦在人物的內心中,從而構成了一部電影版的20世紀女性精神史。
更多:
豆瓣成員的影評 (49條)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666/
『肆』 求以下幾部電影影評,作業用
阿甘正傳
jenny總是說,阿甘,你不懂什麼是愛。
可是,我覺得他是最懂得什麼是愛的人。
阿甘愛媽媽。
當然,他的媽媽也確確實實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用她的整個生命來愛自己的兒子,從不因為阿甘智力上的殘缺而吝嗇他應得的那份愛。她讓阿甘一直成長得很開心,也因為這樣,阿甘才能擁有一顆純潔無瑕的心。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動容的詞語,無論語言的差異如何大,媽媽這兩個字的發音永遠是相似的。
女性雖弱,為母則強。
其實我想,阿甘的媽媽是驕傲的吧,她養育了一個那麼那麼好的兒子。
阿甘愛他的朋友。
在越南戰場上,他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個又一個戰友,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將要被炸平的叢林,為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找的」。他牢記著他與buford的約定,買了捕蝦船,實現朋友的夢想,並資助他的家人。
而丹則是阿甘心裡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麼堅定的這么認為,這樣強大的信念終於讓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氣。丹說他沒對阿甘道過謝,其實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報答。阿甘從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一切都在他看來都是很自然的,是他應該做的。是我們太過復雜,總覺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裡,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愛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慘,四處漂泊,沒有溫暖。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阿甘,也遇見了這世上最好的愛情。也許jenny不會想到,她的一句話換來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換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她的一生充滿凄苦,但是最後,她終於永遠地沉睡在了唯一帶給她溫暖的樹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這唯一而永恆。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說「你要什麼就叫我,我不會走得太遠」,的確,在阿甘的心裡,jenny永遠都活著。他愛她,所以不在乎她愛不愛他。他的一生永遠都會記得校車上那個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對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讓他一直跑別回頭……雖然jenny並沒有一直陪伴著他,但是阿甘的生活里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跡。
所以,其實所有死去的人都沒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著所有人的記憶,只要他活著,他們就在。
阿甘愛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車,像小時候媽媽送自己上校車一樣。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樣,只是這一次,車上不會再有一個jenny那樣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裡,他的媽媽、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電影里沒有人對阿甘說過謝謝,但是我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會真誠地說一句:謝謝你,阿甘。
我們終於知道,這世界上最好的愛是什麼樣子。
來自楚荊網友的評論 我很贊的
『伍』 《盜火線》觀後感!在說說這個電影的無個最!跪求,別抄別人的 (高分)
《導火線》漫談(一):武藝電影的發展
暴力和愛情是電影永恆的主題,所以動作片是永遠有市場的,如果動作片對武藝的描寫過多,也就成了我們習慣說的功夫片,功夫片題材是香港電影開創的,最早的演員是沒有功夫底子的,所以20世紀60年代那時的功夫片大多暴力血腥,粵劇和京劇的武生來做一些動作已經能讓觀眾沉迷在他們演繹的功夫世界裡,優秀之作如《大醉俠》或《獨臂刀》也僅僅是靠導演的功力,後來劉家良把自己的南派武術帶入電影,出現了一批表現純正中國功夫的題材,象《少林三十六房》等,不過拿到現在來也僅僅是小眾喜歡而已,首先電影技術沒有現在先進,其次最重要的是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還是有差距的,前兩年拍的《醉猴》就是個例子。
70年代初,李小龍來了!他是一個偉大的演員和導演,以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真正的搏擊功夫以及全新的理念拍電影,這時世界轟動了,因為功夫片的這個轉折太大了,後來李小龍宗師去世了,片方就去找李小龍相似的去繼續拍,發現僅僅是照貓描虎而已,因為什麼,用現在流行的話說,缺少人才!那時沒有具備李小龍功夫的電影人才,更沒有象他那樣的動作導演,但是這塊迅速膨脹的功夫片市場不能停下,於是繼續回到60年代的那種題材,可是大家都在這么拍,競爭還是比較大的,袁和平腦筋比較活,不再拍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觀眾,改走喜劇動作路線,這下讓成龍火了,醉拳,蛇形刁手,一部接一部,而且喜劇動作題材也適合成龍,洪金寶,元彪這些戲班武生的功夫來表現,後來徐克打造新派武俠片,恰逢中國武協推廣的新派武術,這又是另一種不同於既往香港武打片的一種風格,李連傑又火了,雖然其間具備李小龍風格身手的甄子丹也在那時進入電影了,但是武打片主流類型已經是這些了,資本是追逐市場的,所以說,機遇是很重要的。
社會在發展,功夫片肯定也要發展,但發展不外是三種:一是引入多種動作元素,加一些除武藝外的其他動作,槍戰啊,爆炸啊等等,象尚格雲頓早期的純搏擊片到後來的動作片就是,二是引入更多電影科技,象用電腦科技包裝起來的類似黑客帝國那樣的動作,三就是把武藝的最新發展帶入電影。但是無論加入再多新的元素,電影里表現的武藝應該不變的一點就是,你必須是真實的格鬥,從這點來說,《龍虎門》誇張漫畫里的武功和真實格鬥的結合也是一種有效的嘗試,為奇幻功夫片的動作設計做了一個範例,在功夫片的發展上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近十年功夫片市場又不行了,為了影片能賺錢,進入了明星多,投資多的所謂大片時代,結果泰國又出個托尼賈把很多人震住了,說這厲害啊,其實說白了還是過去香港的那些經驗,沒啥新的地方,僅僅是因為裡面的武術變了,中國功夫換成泰拳了,有人說這部就是創新嗎,但是你想想泰拳存在幾百年了,以前沒人表現僅僅是功夫片大多是中國人拍的,主題誰去表現那個啊,只有泰國人才能把自己傳統的東西發揚的好,才熟悉自己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泰國人的電影給世界范圍的觀眾一個短暫的視覺沖擊,作為表現真功夫的電影,和李小龍風格電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重要的一點就是為打而打,大部分是一些比較具有震撼力的拳腳肘膝動作的鏡頭剪接組合,並沒有涉及真正的武術理念上的東西,而李小龍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每一場打鬥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表達了他的武藝觀念,也充滿了對傳統武術的反思和抨擊,而這些動作讓更多的世界范圍的武術家很受啟迪,所以說李小龍的電影是真正的武藝電影,無論是電影專家還是武術家都無可挑剔。
雖然武打片的拍攝是跟著市場跑的,但這僅僅是市場的引導作用,武打片以武打為主,所以無論武打片里的動作設計如何發展,數年後還是必然回歸必須和真實的武藝相符這個最本質的源頭,真正的功夫片或者武藝電影應該是隨著真正的武藝發展而發展的,把武藝帶入電影,把武藝的最新發展帶入電影,這樣才是真正的功夫片,那些喜劇動作,僵屍動作,新派武俠,還有泰國佬的東西,僅僅是取材的需要,因為沒有合適的人嘛,或者是因為商業逐利的需求,雖然很多我也喜歡,但不是我最喜歡的。
隨著武藝的發展而發展的功夫片,我只認為兩人合格,一是李小龍,一是甄子丹。
甄子丹一直把最新的武術帶入他的電影,從最早的《洗黑錢》、《直擊證人》里的自由搏擊,到《殺破狼》里綜合格鬥小露身手,再到目前的《導火線》里全面展示MMA(Mix Martial Arts,綜合格鬥),這些都可以看出他的動作設計理念,那就是延續李小龍的電影拍攝理念,用現代的電影手法和最新的武術來打造新時代的動作片。
既然好的武打片里的動作應該隨著世界武藝的發展而發展,那麼目前的世界武藝這幾十年又有什麼變化呢,下面簡單看一下。
應該來說,近幾十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范圍內移民方便了,科技也發展了,所以武藝的推廣成本也降低了,也就迎來了世界武藝大融合的時代,這些年應該是發展最快的時代,李小龍在其中是個革新性的人物,除了受他思想影響,傳統空手道向全接觸空手道演變並發展成風靡全球的自由搏擊外,他還早在距現在的UFC等綜合格鬥比賽的三十年前預見到了這種比賽的形式,他心目中的理想武技也是這樣子的,這些在他遺留下來的手稿和電影中都可以看到,直至現在的UFC,Pride比賽還用著《龍爭虎鬥》里的分指手套。
回過頭我們再看我們的動作片,粵劇,京劇武生,武術運動員都曾風靡一時,但不能否認的是,所有武打片里表現的最新武技也僅僅停留在自由搏擊的階段,象港片里的「噴射機」賓尼、理查德·諾頓、周比利、盧惠光等等都是擅長此技的高手,也許這和武術指導有一定的關系,畢竟自李小龍以後的武指中,除了甄子丹,既有拍攝經驗,又精中西武術、現代搏擊,又有表演經驗的沒有一個。
當甄子丹重新逐漸獲得市場認同和市場價值後,他逐漸在近年來一系列影片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把自己的武打風格慢慢灌輸給大眾影迷,厚積薄發,把華語動作片引回實戰之路,這種做法是一種探索,一種冒險,一種創新,和李小龍60年代末返港堅持自己想法去拍全新的武打片是何其相似,這一切,緣於他對華語電影的責任,也是他對自己理想的堅持。
《導火線》漫談(二):挑戰拳霸!
《導火線》中的反派是越南來的三兄弟,身手最強的老二叫Tony,老大人稱渣哥,看過《導火線》後,恍然大悟,原來《導火線》說的就是甄子丹大戰Tony Jaa(Tony渣)!
喜歡武打片的都知道,泰國小伙Tony Jaa近年來憑《拳霸》系列紅遍半邊天,以全新的傳統泰拳風格的打鬥讓全世界的武打片愛好者稱贊不已,同時也讓華人影迷感慨日漸衰落的香港動作片現狀。
甄子丹出生於內地,成長於美國,其個人經歷和武技和他的偶像李小龍驚人的相似,自然,甄子丹也具有李小龍那樣強烈的民族情節,一些有損國人形象的西片一概不接就說明了這點,而此時泰國動作片的興起對於他來說不可能沒有觸動,他在多個場面也表明返港拍片,是希望可以為重振香港動作片盡一份力,言辭之間充滿責任感。
至此則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導火線》的誕生。
《殺破狼》的成功讓更多的影迷對《導火線》充滿了期待,也讓更多的人在觀影前帶著《殺破狼》的印象去想像本片,事實並非如此,《導火線》可以看做是《殺破狼》系列,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又和《殺破狼》截然不同。
其實在《導火線》拍攝前,葉偉信和甄子丹就曾經透露,《導火線》的風格會拍的陽光些,而不會象《殺破狼》那般灰暗。
個人覺得,《殺破狼》是一部警匪動作片,武打動作是警匪故事裡的一絲點綴,《導火線》則可算是一部純粹的國際性現代功夫片,警匪爭斗僅僅是為武打動作提供一個背景,一個平台,打個比方來說,《導火線》是李小龍《猛龍過江》的現代升級版,在《導火線》中甄子丹除了展示最真實的搏擊術,一招一式還表達了他自己的武術理念。
影片定位於此,自然情節發展以順暢緊湊為主,「導火線」一經點燃,即快速燃燒,直至最後爆炸!中間絕無劇情片中的繁枝褥節,文戲武戲渾然一體,充分顯示了葉偉信掌控全局的導演功力,也確實做到了甄葉承諾的文戲和武戲的平衡,一切跡象表明,這對最佳拍檔的合作更加默契。
甄子丹自己曾經說過:動作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基於這種理念,他所設計的動作中你可感受主角或憤怒或自信,所以在本次觀影過程中,可以聽到觀眾的掌聲和驚呼聲,說明觀眾確實完全融入到甄式動作所表達的人物情感中,這點在行宇飾演的阿虎摔死一個小孩後,馬軍揮拳將其活活打死那段表現的尤其明顯,未曾看過電影的可以溫習初中課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呵呵。
電影中穿插的一些幽默對白和情節也讓緊張之餘可以舒緩一下緊綳的神經,如呂良偉說的「告你非禮啊」等等。
影片基調雖然很陽光,但是不經意處還是有葉偉信的那種人生無常的悲劇氣質,在鄭則士率領的警局眾人到古天樂飾演的卧底警察華生家聚會時那段情節,正當聚會時匪徒(甄子丹的助手,日本著名武指谷垣健治扮演)送來「燒雞炸彈」,這個笨匪反復的失誤不禁讓人捧腹大笑,本已為無事,但轉瞬慘劇發生,記得當時影院里開始大家都被逗笑了,但接著就是長久的安靜,相信對每個觀眾內心都觸動很大。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都市功夫片,影片風格不同於《殺破狼》,無須讓你當時去思考什麼,就為了讓你在悶熱的今夏宣洩一下情緒,但主角仍叫馬軍,也可以看做是《殺破狼》中的馬軍的人生的一個階段發生的故事,更大程度的完善了「馬軍」這個形象,從這點來說,我期待甄子丹葉偉信的這個系列可以再拍下去。
給本篇寫了個「挑戰拳霸」的標題是為了說明本片的整體風格,而本片的武打設計和演員表現個人認為是遠超拳霸系列的,下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導火線》中武打動作的認識。
《導火線》漫談(三):功夫片的模式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港片網路上開始喜歡以文戲和武戲分開評論,並且這種風氣影響到紙媒,對於演員來說,如果你是卧底你就必須要卧的曲折離奇,所有主演必須各有一番淵源,故事也必須回去琢磨幾個晚上才思索到其中深義,個人覺得沒這個必要,尤其是對於功夫片。
嚴格的說,功夫片是只存在於港片的,從上世紀60年代到如今,一直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算是香港文化之一,曾有一個階段,看電影去就是看武打片,真正喜歡看武打片的朋友,也沒有幾個會糾結於其他,武打不好看,其他都是扯淡,最重要在影院當時一定要看的爽,想想現在留在我們記憶中的那些老片,我們除了一段段精彩的打鬥,我們記住了其他什麼嗎?
其實功夫片乃至動作片,基本都是表現個人英雄主義的,觀眾去看也是沖著這點來,總結一下,功夫片大抵如此:主角一定要猛,反派一定要狠,小嘍羅一定是渣,最終正反主角一定要大決戰。至於你非要把劇情單獨拿出來,我只能告訴你,大多就是滅門-學武-復仇,後來雖有變化,但實質基本如此。
實際證明,也只有這套路數讓觀眾喜歡,讓觀眾看的爽!不符合上述幾個條件觀眾一定不爽!上年《霍元甲》武打設計走反向,上半部霍元甲打秦爺打到爆,後半部卻與眾國際友人來個國際武術友誼交流賽,單從武打上來說就讓人感覺很不爽。
主角一定要猛,因為功夫片本來主題就是個人英雄主義,重點就是要表現主角一定勇猛無比,貫穿全線,其他皆是綠葉,想想李小龍電影,除了李小龍,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有誰,我們要的就是英雄,其他呢,不需要,現實中到處都是,大多觀眾是在電影中尋找個人英雄的夢想的,這里多說一句,主角如果本人很酷,一定要擺出來,所以一般功夫片,肌肉男比較受歡迎。
反派一定要狠,拳腳功夫要狠,品質也要狠,兩者不狠不足以犯下讓觀眾恨之入骨的罪行,也不能把最終的決斗推向高潮,更不足以匹配主角超強的功夫,所以功夫片劇情發展大多簡單,主要是培養情緒,起個過渡作用,當觀眾情緒被吊起,心裡老想揍他的時候,這時候主角出場,將其海扁一頓,這種做法雖簡單,但是迎合了觀眾的心理,自然可以贏得掌聲支持。
小嘍羅一定是渣,在功夫片中,一定存在渣一般的小嘍羅,或單挑或群戰,正派主角對之一般是一招致敵,以之來襯托主角高超的武功,同時從視覺和心理上對觀眾也有震撼,其實從現實的格鬥也是如此,練過武功的打普通人打幾個沒問題,遇到練過功夫的,打一個也要費般周折,自己也要受點皮肉之苦。
最後的大決戰是一個功夫片的精華所在,高超的武術指導可以設計的打的或剛猛無比,或花團錦簇,讓影迷當時看的覺得天地變色,日月無光,甚至如李小龍般還可以順便表達他自己的武學理念,最不濟的一般的功夫片至少也可以讓你看個熱鬧,所以,記得我有時候時間比較緊張時看片一般是直接拖到最後來看一下的,不知道是否有朋友也有這個習慣。
最後回到《導火線》,個人覺得,《導火線》表面是警匪片題材,實質是一部精彩的現代功夫片,完全符合以上功夫片模式,同時動作上有別於過去我們看到的東西,很值得一看。
『陸』 電影rainman影評
這是一部在奧斯卡的大名單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經典影片,也是整個八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一部影片。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部嚴謹的,甚至有些刻板的好萊塢式教科書。影片力求達到所謂"學術"與"大眾"之間最為適當的交匯點,並在合適的時候將這一點發揚光大,一方面得到那些評委們的肯定,另一方面博得大眾的歡欣,這,也正是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影片選擇了"親情"這個具有無窮魅力的情感主題,並且貫穿在整部電影當中,使用道德的多重選擇來對"親情"概念加以烘托。所謂"道德的多重選擇",實際上指的是在片中作為弟弟的查理(湯姆·克魯斯飾)在對待金錢利益和手足之情上的兩種選擇,這也是構成影片矛盾的焦點所在。我們首先考察一下影片中的哪些因素對其情感主題起作用了。
本片導演巴里·萊文森一向以對社會事物及社會熱點的冷靜洞悉而著稱。他的電影大多風格內斂,在對鏡頭的處理上顯得中規中矩,常將鏡頭的焦點對准人物並以此為線索展開整個事件。在對主導動機的處理上簡單含蓄,顯得冷硬而規矩。影片開場時的第一個主導動機:吊在半空中的汽車,就直截了當地點出了整部影片敘事的主體——公路。而汽車則是影片中矛盾發展的載體。同時,這里也點出了影片主人公查理的人物身份。在接下來的工作間一場戲里,更是表現了查理的精明能幹、善於調和事物的諸多性格側面。另外,在空中的汽車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查理如日中天的工作背景,彷彿就像他架車行駛在天空中一樣,而處在景深空間的則是一幢幢高樓大廈。
接著,查理得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於是去參加葬禮,卻發現了一輛車,便引出了對兒時的記憶。原來,查理因為偷開父親的車而被父親唾棄。車成為影片中矛盾的動因。正是由於車的原因,查理才會和父親不和,自己也因此幹上了汽車行當。在下面的段落中,同樣利用汽車,引出了本片的真正主角——"雨人"(達斯汀·霍夫曼飾)。於是整部影片的所有設置已基本確立,在剩下的時間里,就是利用這些設置製造並解決其中提出的矛盾。
從查理把"雨人"帶出醫院開始直到"雨人"返回醫院是影片的中心敘事段落,占據了整個影片的2/3以上。這一進展過程看上去更像是公路片模式,而汽車更是成了這一大段中重要的道具和承載體。影片的編創人員也有意識地要用汽車而不是其他交通工具來完成對片中"親情"主題的刻畫。當查理准備帶"雨人"上飛機時,"雨人"表現出了極度的恐慌與不安,並歷數了以前各個時期的飛機失事。查理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只好答應"雨人"搭乘汽車的要求。至此,編導們達到了利用汽車來延展敘事時空,營造一個相對廣闊敘事環境的目的。
汽車是整個事件發展的承載體,也是主題發揮的良好基石。在二人行到中途的時候,"雨人"突然想起自己的內褲,於是要求查理回到他指定的地方買那條指定的內褲。已經被這個怪哥哥弄的焦頭爛額的查理此時進退兩難。異常無奈的他氣憤地離開了汽車,獨自一人邊走邊大聲抱怨,可當他回頭再看時,哥哥也已經不在車內了,而是向賣內褲的那個方向走去。這時的汽車里空無一人,代表的是兄弟倆情感及思維方式上的隔閡與難以溝通,於是倆人相繼離開了他們心靈交流的場所——汽車,頓時造成了一種分離空盪的藝術效果。而當後來查理和"雨人"在賭場贏了一大筆錢後和蘇珊娜一同乘車嬉戲時,氣氛卻是暖洋洋的,因為汽車在這一狹小空間代表的是兄弟間心靈的溝通,讓他們同時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中,噴泉中的泉水也像是和著歡快的舒暢的背景音樂雀躍起舞,發出輕捷明快、滴入人心的水滴聲。在這兩個地方,汽車顯然是充當了"親情"溝通的場所,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且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除了汽車之外,影片中還利用了諸如電話、電視之類的現代科技產物來對現實社會狀態進行一些側面的隱晦的折射,並產生了一定的社會諷刺作用。不過,影片中最大的諷刺還是出於"雨人"對查理的諷刺。
"雨人"指的是患有"自閉症"的一類人,是被排除在正常人世界外的。片中的"雨人"雷曼德便是典型。他做事情總是循規蹈矩,要求一切事物一陳不變。他害怕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接觸,對世界的一切都僅限於平面化的、教條式的認識,其行為舉止更是屬於"異類",完全不顧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只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行動。和以往表現"非正常人"的電影一樣,影片中的"雨人"除了先天性殘疾外,還具有某些"正常人"所不具備的一些特長。在影片中,編導不厭其煩地表現他對數字的獨特興趣和超凡的記憶能力,並強化了這一個人行為上的主導線索,成為了整個敘事中重要動機而存在。影片還利用其自身的這一特性,營造出一種特別的喜劇效果和戲劇張力。從某種角度上講,"雨人"這個角色是影片整個戲劇性的焦點所在。片中的喜劇環節、矛盾的動因均在他的身上得以體現。如查理與蘇珊娜做愛時,不明事理的雷曼德闖進了他們的房間,並和蘇珊娜一起哼哼起來。這樣的以他個人無意識、無邏輯的行為創造出的笑料在影片中層出不窮。更重要的是,他的這一行為引起了查理的不滿,也為敘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兩種對立性格層面的相互溶解奠定了基礎。
以後的敘事中心點基本上圍繞兄弟兩人性格、志趣上的格格不入深入下去。而"雨人"雷曼德則是二人關系中的支柱點。直到查理找到雷曼德身上可以為自己所用的地方,獲得了極大物質和心理滿足時,兩人的性格、行為沖突才被化解。由此可以確立此人物在全片中起著推動事件因果發展的作用。
對於營造良好的"笑果"一向以來都是好萊塢的強項,特別是在當一個"非正常"個體進入"正常世界"時的各種行為都會給人以怪誕、滑稽之感。影片借"雨人"大作文章,尤其是由於他的固執、苛守規章引出的連串喜劇,如前文中提到的闖入弟弟房間一段,在影片中段執意要買指定內褲以及當他借別人家收看電視時,家中小孩子們一個個面無表情地盯著電視與他像孩子般看得津津有味形成的反差。這些細節讓他的形象生動可愛,又讓影片整體的觀賞效果上了一個台階。
事實上,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不難發現,導演基本上是以純粹客觀的視角來進行拍攝的。我們幾乎看不到人物的內心視像,這是本片的又一大特點(這也是巴里·萊文森一貫的電影風格)。"雨人"的形象雖然生動親切,但也僅僅是豐富了影片的娛樂元素,推動了整個事件的進程。對於"雨人"自身來講,沒有多少人性特徵,他看上去更象是查理的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觀眾看到的是社會中人們所追求、崇尚的那些"實際利益",而在影片中則表現為查理的拜金主義和惟利是圖。可以這么說,查理這個人物形象就是美國的一個縮影,片中有一個地方表現得很出采,當委託人正在宣讀查理父親遺囑時,鏡頭所對準的是查理的一隻手,那隻手上套著兩枚戒指,正不耐煩地敲擊著桌子。這一形象化的描述把一個對財產視若珍寶卻對親情視為旁物的典型形象刻畫地入木三分。相對於查理,"雨人"對數字有著超乎尋常的敏銳捕捉及出色的記憶能力,但對同樣要依靠數字來分辨的金錢卻是一竅不通。於是,查理為了錢而與"雨人"走上了同一條路,"雨人"則用自己的各種行為讓查理認識到比錢更重要的東西——親情。當然,作為一部帶有明顯商業化烙印的好萊塢電影,宣揚的又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性主題,那麼結局的設置必定是具有明確道德立場判斷的。影片的敘事也努力地讓查理這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劣性"一步步被"洗脫",最後使他在觀念上發生"根本的轉變",給觀眾一個"圓滿"的解釋,並把許多尖銳的諷刺以曖昧的方式進行了"自我化解",讓影片看起來不會過於惹眼,又有一定的深意。
本片最大的亮點還是達斯汀·霍夫曼那無懈可擊的天才表演。用可愛、精緻、偉大或是其他任何贊美之辭來修飾他都不為過。尤其是他在形體上的把握,使他無論在中近景鏡頭還是遠景鏡頭都是整個畫面最吸引人注目的焦點。霍夫曼對"自閉症"患者近乎神經質式的詮釋將"非正常人"的表現境界又提高了一步。相比之下,扮演弟弟的湯姆·克魯斯在他的光環下就顯得相形見拙了,純粹就像是一個花瓶似的擺設。
綜上所述,得出的結論是,《雨人》是一部值得玩味的不錯的情感片,但依舊是擺脫不了好萊塢模式的窠臼,以商業元素的介入為主,藝術樣式的創造為輔,製造出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道德標准被確立在主導環節,並對影片的敘事及藝術創造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類似的影片在美國比比皆是,只是這部《雨人》總體基調及細節上的把握更細膩、平穩,再加上天才的表演,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從一個側面代表了奧斯卡的取捨標准——中庸的題材 傳統的手法。
『柒』 永恆與一天的關於導演
安哲羅普洛斯:幾乎孤獨的延續者就年齡而論,安哲羅普洛斯比他同時代的導演要晚十年才開始自己的電影創作。在歐洲的電影地貌中,1950年代開始勃發的歐洲電影的造山運動,只有安哲羅普洛斯和寥若晨星的幾個存活者在這個世紀之交不時地引發餘震。而安哲羅普洛斯的令人觸目驚心地噴薄幾乎是在1980年代這個相對死寂的歐洲電影地質期了。
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ulos),1935年出生雅典,直到他18歲服役進入部隊一直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舉家慘受政治迫害與飢餓煎熬。德軍佔領期間,父親被共產黨人判處死刑。內戰結束後,1953年至1957年,他在雅典進修法律。在雅典的一家專演警匪片的影院里,安哲羅普洛斯在那裡看到戈達爾的《精疲力竭》,決定自己必須到法國去。1961年他到了巴黎,先就讀索邦大學,後轉往法國電影高等學院(IDHEC),卻與教授鬧翻,被逐離學校。
「我考進IDHEC時,藝術史、電影史、劇本分數都很高,理化卻考了鴨蛋。教授喬治.薩杜爾很賞識我,讓我住進他家。和我爭執的是教導演的老師。因為我認為在學校中應有做各種實驗的可能,但老師卻專注於傳授一些我早已熟知的基本知識,而對我做的小型電影實驗不以為然。現在我覺得我錯了。學校本該有紀律,即使基礎課程亦然。但這次退學的經驗對我很有幫助,怎麼說呢?因為所有同學都開始崇拜我,拿出錢來幫我一部驚悚短片,主題是一個男人在巴黎遭到不知名的跟蹤。最後電影沒有完成,因為錢終究不夠。」
1960年代初期,在巴黎的安哲羅普洛斯還只是一個熱愛電影的年輕人,當時兩位大師級人物帶給他重要影響: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長鏡頭和畫外空間(l』espace off)。
安哲羅普洛斯1964年在左傾的《民主力量報》撰寫影評,右派獨裁專政開始後,報紙被查封,後來他和幾位希臘新浪潮導演走在一起,合作設法拍出逃脫政治審查關卡的電影,經過兩年的時間拍成首部23分鍾長的作品《傳播》(Broadcast,1968)。1970年,安哲羅普洛斯為了拍攝第一部長片《重建》(Reconstruction 1970),導演第二次周遊全國,認識雅典以外的希臘,開始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他發現了在雅典不復存在的神話、歷史、習俗和文學。
「希臘人是在撫摩和親吻那些死石頭中長大的。我一直努力把那些神話從至高的位置上降下來,用於表現人民……」
於是,安哲羅普洛斯用他標簽式的「風景中的人物」的長鏡頭(他從來不在攝影棚里拍攝,而且沒有這個打算),攝影機游動地探詢著人的居所的歷史與歸屬,漸漸地試圖進入「一個人」的靈魂居住。在後一點上,我們看到《永恆和一日》(Eternity and a Day 1998)導演在對一個具體命運的呈現上張力萎縮,我們也更為期待。安哲羅普洛斯的空間在迷宮式的展現過程中形成了象徵和隱喻,時間在掙脫此在的一刻彷彿凝視著神跡和神啟,這一切構成他的「戲劇」之域,氤氳著他的主題「時間、生命、歷史」。
「《塞瑟島之旅》(Voyage to Cythera 1984)之前是我創作的第一階段,描述人如何受困於歷史的變動,第二階段我呈現內在與外在的放逐,如今我關注邊界如何阻隔人與人的溝通,在混亂的世界中,人失去了中心,失落了源頭。」 福爾曼故事(Forminx Story)1965[本片中途而廢]
傳播(Broadcast/EKPOMBI)1968[23分鍾 黑白]
重建(Reconstruction/ANAPARASTASSI)1970[110分鍾 黑白]
三六年的歲月(Days of 』36/MERES TOU 36)1972[170分鍾 彩色]
流浪藝人(The Travelling Players/O THIASSOS)1974-1975[230分鍾彩色]
獵人(The Hunters/I KYNIGHI)1977[165分鍾 彩色]
以上三部被稱為「希臘近代史三部曲」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re The Great/O MEGALEXANDROS)1980[210分鍾彩色]
雅典(Athens)1983[43分鍾彩色記錄片,是歐洲首都系列電視報道專輯之一]
塞瑟島之旅(Voyage to Cythera/TAXIDI STA KITHIRI)1984[137分鍾彩色]
養蜂人(The Beekeeper/O MELISSOMOS)1986[120/140分鍾 彩色]
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TOPIO STIN OMICHLI)1988[125分鍾彩色]
以上三部被稱為「沉默三部曲」
鸛鳥躑躅(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york/TO METEORO VIMA TOU PELARGOU)1991[143分鍾 彩色]
尤里西斯的凝望(Ulysees』 gaze/TO VLEMMA TOU ODYSSEA)1995[176分鍾彩色]
永恆與一天(Eternity and a Day)1998[132分鍾 彩色]
我不知道年輕的電影製作者是怎麼跟電影聯繫上的……但是對於我們,對於我這代人——這些「電影資料館里的耗子」來說,這並不是一種個人的聯系或一種簡單表達的方式。我會說這里包含著更多的東西……這是一種狂熱的共生現象。
——————————安哲羅普洛斯
『捌』 永恆與一天的影評
比永遠多一天——希臘電影《永恆與一天》Eternity And A Day
送你蘋果會腐爛
送你玫瑰會枯萎
送你葡萄會壓壞
給你我的淚水
——阿爾巴尼亞少年
如果明天你將離去,今天你會做些什麼?醫生告訴過你,當你受不了的時候,要去找他,誰都知道,那不過讓你剩下的旅程少些痛苦,你不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了,也不可能繼續你未完的詩作,當明天的朝陽升起,你不會睡在躺椅上,也許鄰居仍然會播放同一首樂曲,但已經與你無關,海浪也許還會拍打你門前的沙灘,但只有空曠的房間在傾聽回響,你必須告別這一切,只有媽媽,仍然在你的夢里呼喚:亞歷山大,亞歷山大。
如果明天你將離去,今天你會做些什麼?你要把狗託付給女兒,但你們如此隔膜,她甚至不想知道你要去哪裡,女婿要賣掉海邊的老房子,對此你無能為力。你把妻子安娜的書信留給女兒,上面寫著關於愛情的一切,也許你認為,這是唯一可以被稱作遺產的東西。你仍然牽著你的狗,黯然離去,這是一個冷漠的世界,好在你已決定離開,不期然地,也許是上蒼的安排,讓你遇到了一位阿爾巴尼亞流浪少年,你的人生從此被改寫,雖然僅僅只有一天。
如果明天你將離去,今天你會做些什麼?回顧自己的一生,以及自己的歷史,於是你向少年講述自己的父親,他是索洛莫斯嗎?這位生長在義大利的希臘詩人,為了祖國的獨立事業回到希臘,向普通的勞動者購買詞語,並終於用母語寫出了《自由頌》,作為希臘國歌傳唱至今。少年在希臘遭遇蛇頭拐賣,是你冒險去把他救了出來,他同時面臨警察和軍人的危險,你想送他回到阿爾巴尼亞,於是他向你描述,一群少年如何穿越封鎖線,如何躲避地雷,你看到霧氣蒙蒙的邊境上,鐵絲網上掛滿了人體,於是你決定帶他返回希臘。當少年瑟縮在牆角,輕輕地唱道:「流浪的小鳥在異鄉悲鳴/幸運的異鄉,我思念著你/蔻芙拉,我的小花。」你終於明白了父親,蔻芙拉,這是你願意花錢去買的詞語。
如果明天你將離去,今天你會做些什麼?你回憶起女兒滿月的那天,親友歡快的聚會,妻子如此美麗,陽光如此明媚,你們出海並在沙灘上跳舞,安娜不願與你須臾分離,而你總是神情恍惚,當你問她:明天是什麼?安娜答道:比永遠多一天,你沒聽清,比永遠多一天!她歡快地跑開了,她在信中聲明只要你陪她一整天,那其實就是永遠之後的那一天。媽媽那時候還不算蒼老,她喜歡這樣歡快的場面,在你此世的最後一天,你必須去看看媽媽,她已經不認得你了,但是仍然叨念著:亞歷山大,亞歷山大。
如果明天你將離去,今天你會做些什麼?阿爾巴尼亞的流浪兒中,一個出了車禍,那是帶著他們踏過雷區的賽林,雖然稍長幾歲,可仍然是個孩子,他們焚燒他的衣物,並且每人講一句告別的話,哦,賽林,當你揚帆出海抵達彼岸,哦,賽林,他們就這樣感嘆著,每個孩子都瞬間長成了大人。最後,夜深了,運載孩子們的船隻還有兩個小時才能到達,於是你與這個天賜給你的少年,這個賣詞語給你的少年,一起去乘一次環線公車,孩子興奮地看著車窗外的夜景,你則觀看著上上下下的人群,車子經過政治車站,遊行示威的人群散去,上來肩扛紅旗的青年,但是他很快就睡著了;車子經過音樂站,上來了弦樂三重奏,你又聽到了熟悉的樂曲;當車子抵達學院站,索洛莫斯上車了,並向你傾吐了他未竟的詩篇:
黎明後最後的星辰
昭示了朝陽的來臨
濃霧和陰影都無法沾污
那萬里無雲的天際
清風撫慰萬物眾生
猶如內心深處的緒語
生命是甜美的
而且
生命如此甜美
如果明天你將離去,明天的朝陽已經升起,你再一次來到老房子的海邊,吟誦著從少年那裡買來的詞語:蔻芙拉/放逐者/我/深夜/放逐者/蔻芙拉/蔻芙拉,你再一次見到了美麗的妻子,你決定不去醫院等死,你充滿希望的對著大海,講述了一個詩人的最後的安排,過不多久,你就會與妻子在另一個世界相擁,而且總會有人賣詞語給你,在那個異鄉,仍然有你熟悉的旋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此世做你未竟的工作,等待那一天來臨。後記:
我們曾經如此熟悉阿爾巴尼亞,出生在這里的瑪納吉斯兄弟是整個巴爾干半島的電影先驅,而我們還記得《第八個是銅像》,那曾經是令我們感動的英雄頌歌,在安哲羅普洛斯拍攝這部電影的1998年,那裡卻是另外一幅樣子,在之前,霍查大叔徹底摧毀了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在之後,游擊隊把這個國家推向了深淵,在南巴爾干,一群少年逃出家園,他們蹲下,投擲石塊,再蹲下,投擲石塊,以這種幼稚的方法穿過雷區,他們來到還算富裕的鄰國希臘,靠擦車窗更確切地說是乞討維生,像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一樣,少年流浪兒永遠都是不法分子的獵物,面對慘淡的生活,導演顯得無能為力,他既反對警察的粗暴做法,又無法給出更好的建議。在這部電影里,阿爾巴尼亞少年與冬日的愁雲慘霧一道,構成了這個世界荒謬的風景,是主人公決定離開的背景,而這個少年,如同他穿著的杏黃衣衫,在灰暗的世間凸現,從他第一次對著亞歷山大羞澀的微笑,到後來祖孫倆相擁而泣,帶給這個世界的,卻是希望和夢想,他脫口而出的詩句,既是他母語的乳汁,又是未來的營養。
安哲羅普洛斯在這部電影中再次顯示了他的詩歌才華,如果說有人用詩的概念拍攝電影,那是安氏無疑,就像《尤利西斯之旅》是向瑪納吉斯兄弟致敬一樣,這是一部向希臘詩人索洛莫斯致敬的電影,所以在電影中使用諸多詩歌元素,不僅僅是語言方面的,而是從根本上具備了詩的特質,行雲流水的節奏,舒緩如牧歌一般,移步換景而非簡單的蒙太奇,達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推開一道門,門外是三十年前美麗的妻子,沿著一條河,岸邊站著回到希臘的索洛莫斯,只有詩人才是這樣的,跳躍到你的意外並剛好能達到的遠處,另外,電影中使用的意象也表明,巴爾干山歌海謠已經深入安氏的骨髓,公交車上的乘客,跟隨公交車的消防隊員,焚燒衣服的烈焰,以及邊境上的鐵絲網,都成了信手拈來的意向,配上如泣如訴的音樂,使人身心迷醉。
『玖』 怎麼評價電影《愛是永恆》
愛情影片《愛是永恆》講述了兩代人的命運,兩代人的愛情際遇和態度,給人以全新的維度視角審視父輩與青年一代的情感。
在第二款海報中,隨著笛子悠揚飄起的音符男女主角的剪影,相戀之人的款款深情,身後的金色月亮在預示永恆的同時也帶出一絲涼涼的憂傷感,切合父輩愛情的主題,隨人時過境遷但那些歲月和故事如剪影般永遠駐留心間。在體現出兩輩人愛情史詩這一宏大題材類型的同時,也有感人溫馨美好的氛圍和細節呈現。
電影《愛是永恆》由盧嵐嵐擔任編劇,電影導演陳烈,史振愷、孫童心、曲博、廖語辰、李東艾等聯袂主演
『拾』 求電影《特洛伊》的影評。
《特洛伊》:走下神壇的悲壯史詩
西方文明起源於古希臘文明,《荷馬史詩》則是古希臘文學藝術中的瑰寶。作為世界文明的源頭之一,這一偉大作品一直啟迪著後人的智慧與想像;5月14日公映的好來塢電影《特洛伊》,是對《荷馬史詩》的最新一次致敬。
與以往「忠實原著」的改編作品不同,《特洛伊》對《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部分作了大幅度修改,去除了所有的神話色彩,將一場人神之間的混戰,變成一部完全以人類為主體的、關於戰爭、愛情、英雄與傳奇的悲壯史詩。
和原著一樣,《特洛伊》的故事也是以希臘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為中心。影片一開始,就塑造了他的「戰神」般的形象,同時表現了他與當時希臘最強大的王阿伽門農(Agamemnon)之間的矛盾。接下來,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盜取海倫(Helen)和大舉圍攻的故事了。鑒於《伊利亞特》在特洛伊主將赫克托爾(Hector)死後就結束了,《特洛伊》剩下來的情節就參考了《奧德賽》的開頭部分以及其他古希臘傳說,最終還是以阿喀琉斯的命運為終結。
除了隱去神話色彩外,《特洛伊》還對《荷馬史詩》故事中部分人物關系和情節作了修改。例如原著中阿波羅神廟祭司之女克律塞伊斯與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Briseis),在電影中就變成了同一個人,帕特洛克羅斯(Patroclus)由阿喀琉斯的好友變成了表弟,而阿伽門農在電影中的歸宿也要比原著中更戲劇化得多。此外,在原著中,特洛伊之戰持續了十年,雖然《伊利亞特》以阿喀琉斯的憤怒開始,只集中描述了其中最精彩的51天,但對一部兩三個小時的電影來說,過於細節的描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特洛伊之戰,在電影中看起來也就是兩三天的事。
這種取捨與改動,在我看來是成功的,是符合電影的敘事特性與節奏的。歷時十年的戰爭,電影並非沒法表現,只要幾個簡單的字幕就行了;但是,劇情電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應當在於情節的連貫與緊湊,尤其是對於這樣大製作的商業電影而言,突出原著所表現的主題、而不是斤斤計較於虛構的時間細節,才是把握原著神髓的正確方式。從這一點來看,我贊賞影片的敘事節奏。影片開始十五分鍾內,就交代了一場最偉大戰爭的起因和主要人物關系與性格,卻並沒有露出倉促急躁的痕跡,顯示出編導優秀的控制能力。電影的開頭,使用的是典型的「先聲奪人」的手法,阿喀琉斯的勇猛無敵以及自負散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這樣一來,觀眾就很容易理解其後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了。
作為一部85%時間里表現戰爭過程的將近三小時的電影,而且又是線性發展的情節,《特洛伊》居然沒有我想像中的沉悶或過分;恰恰相反,影片的不少場景,都強烈地吸引了我。更為難得的是,它不僅是吸引我的「目光」,而是吸引我的「心靈」:盡管我已經對《荷馬史詩》的故事爛熟於心,但在觀影過程中,我仍然對帕里斯(Paris)的不負責任感到出離憤怒,對赫克托爾的忠誠與無奈感到無比痛心,對阿喀琉斯的個人悲劇感到同情與悲哀……
可以說,《特洛伊》不僅僅是復活了《荷馬史詩》所表現的主題,還使得這些主題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原著中人物的命運無常以及相應悲劇,還可以說是人被百無聊賴的眾神玩弄於股掌之間;但在本片中,正由於抽離了所有的神話因素,人物的命運變得完全由人物各自性格與環境驅使;因此,原著中需要藉助「神的安排」所表現的種種轉折,無一不深深烙上了人性的印記。原著中帶上了神意的人的脆弱、貪婪、勇敢、忠誠,也終於可以現出「原形」。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將高貴的藝術史詩庸俗化了,但是我認為,只要讓更多的人更能理解人類自身,那這樣的「庸俗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