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導演讓-皮埃爾.梅爾維爾(Jean-PierreMelville)是世界影壇最負盛名的黑色電影大師。他於1917年10月20日出生於法國阿爾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原名Jean-Pierre Grumbach。青少年時期他到了巴黎讀書。他從小就喜愛閱讀美國小說和喜歡看美國電影,連他自己的梅爾維爾這個名字,也是由於後來極其仰慕Moby Dick《白鯨記》的作者Herman Melville而改名的,足見他對美國文化迷醉程度之深。
梅爾維爾是首開電影獨立製作之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退役,並在同年的1945年11月創立梅爾維爾獨立製片公司,從1946年開始導演短片。到1947年,梅爾維爾就用極其低廉的六百法郎製作費親自導演了《海的沉默》一片,震驚影壇。當時他這種忽視法國電影界傳統的製片方式,很受到各方面的注意,特別是受到詩人尚?考克多的賞識。因此尚?考克多提供一千七百萬法郎的製片費,請梅爾維爾導演他的小說《可怕的孩子們》,結果很成功,而被譽為戰後法國電影界最有才華的新人,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間接的先驅者。梅爾維爾被公認為「法國新浪潮的精神之父」,他甚至還在讓-呂克?戈達爾的成名作、同時也是新浪潮運動的標志性作品之一的《筋疲力盡》中出演了作家一角。
在長達26年的從影生涯里,梅爾維爾共執導了13部電影長片,除了《海的沉默》、《可怕的孩子們》和《影子部隊》等題材各異而又馳譽世界的傑作之外,還有包括《發熱》、《眼線》、《獨行殺手》、《血環》和他執導的最後作品《大黎明/警察》等在內的經典黑色電影和著名警匪片,令他成為蜚聲國際的黑色電影大師,對世界影壇影響極其深遠。1973年8月2日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因心臟病而過早地離開人世,終年55歲。
梅爾維爾於1970年自編自導的《血環》(Le Cercle Rouge。又譯《紅圈》或《仁義血環》)被公認為他本人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被譽為「極其純粹而達至完美和經典」的電影,堪稱警匪片的示範本。《血環》由阿蘭?德龍(Alain Delon)、伊夫?蒙當(Yves Montand)和布爾維爾(André Bourvil)三大法國巨星,及義大利性格演員日昂-馬利亞?沃蘭特(Gian-Maria Volonte,曾憑《馬里奧?列齊之死》榮獲1983年第三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影帝頭銜)等知名演員聯袂演出。本片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法國電影之一。《血環》具有多層次的主題和豐富的內涵,因而既可簡單地把《血環》看作一部經典警匪片,也可以經過更深層的思索去理解它所蘊涵的微言大義。
首先是本片的宿命主題。在《血環》的片頭就直接引述了佛祖悉達多喬達摩(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本名)的一個典故:佛祖悉達多曾用紅堊石畫了個血環,並說:「盡管人們一開始並不知道,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相遇。就算他們的人生際遇各異,他們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到了特定的那一天時,他們終究會在血環(紅圈)中會合。」片頭的這段典故對理解好整部電影極其重要,導演梅爾維爾在談論《血環》時說過:「血環是魔鬼的標記,它畫出了某些人的命運,並使他們同普通人類社會分隔開來。」。顯而易見他想要表達的觀點:一個人無論如何也終究無法逃脫他的宿命和命運的安排。那可能是活著,也可能是死亡。
梅爾維爾常把一些遊走於社會邊緣、與社會體制格格不入甚至是對抗的人和故事搬上銀幕,把那些兇殺搶劫的人和事理想化,並通過他導演的作品表現出來。我們在《血環》中能看出他的這種完美追求。《血環》通過釋囚大盜科萊(阿蘭?德龍飾)、因被革職而酗酒成性的前警察神槍手讓森(伊夫?蒙當飾)、從老警長馬泰(布爾維爾飾)手中逃脫並正被馬泰追捕的現行在逃犯福格爾(日昂-馬利亞?沃蘭特飾)三人的經歷和聯手搶劫珠寶的故事主線,將警匪片中常有的黑道間的殊死拼殺、盜亦有道、仁義與榮譽、忠誠和情誼等主題表現得更為深刻動人,別具一格。影片更進一步隱寓性地將以上主題引申升華至遊走於社會和法制邊緣的特殊群體與強大統治強權對抗這一社會哲學層面和高度,三人最終在死亡的血泊之中會合的悲劇結局也呼應了片頭佛祖釋迦牟尼「血環」的典故,並折射出在強權勢力壓制和圍追堵截下,對抗體制者無奈的悲劇性命運和無法逃脫的宿命。
《血環》最為人稱道的還在於影片相當冷峻沉著的風格,對話亦極為精簡,極富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的個人特色和獨特風格。這點可以用影片中最具代表性、也最為經典馳名的「奇謀夜劫珠寶店」一幕以作剖析。這整場戲包括:第89分26秒起始的「行動開始、入屋」(長14:18)和「劫掠珠寶」(長12:29)。
盡管在整整長達近半個鍾頭的戲里幾乎沒有一句對白,但梅爾維爾通過影像與音效精準非凡的完美結合,將這幕戲行雲流水地呈現給觀眾。他以出色的攝影和風格冷峻的鏡頭影像,出奇不意的劇情編排,復雜而多變的場景之間出色嫻熟的鏡頭調度和流暢凝煉的剪輯,使整場戲極具可觀性。同時也利用環境聲響和特殊聲效,以及點到即止的精簡配樂音符的配合。這些聲音蒙太奇的出色運用為影片增添了無窮的緊張感,令整場戲充滿戲劇逼力和張力,異常扣人心弦,觀眾無不緊張得屏息靜氣。這整場戲無愧為展現「此時無聲勝有聲」意境之典範,也是最為人樂道和最經典馳名的電影片段,其匠心獨運的電影技藝令人嘆為觀止,堪稱電影示範教科書。
另外,本片中神槍手讓森首次露臉的那場戲,梅爾維爾採用超現實主義手法畫龍點睛地挑明了讓森沉淪酒海的可悲境況和他內心無助的恐懼感,同樣也是影片中的神來之筆。
出色的表演也是《血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藝術層面上,只有效果最能說明問題,因此不得不承認阿蘭?德龍是體現梅爾維爾內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這點早在1967年他們兩人合作的《獨行殺手》里就得到舉世贊譽和公認。阿蘭?德龍以深沉內斂的演技,將《血環》中最重要的主角——大盜科萊精明強乾的個性、如叢林猛虎和獨狼般的孤寂心境表現得絲絲入扣,舉手投足間總散發著那麼一絲一點揮之不去的別樣憂郁與哀愁。他的冷峻和沉著恰到好處,散發出懾人的個性魅力。毫無疑問,「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加阿蘭?德龍」絕對就是經典黑色電影的代名詞。
另外,在法國歌影雙棲巨星伊夫?蒙當飾演的神槍手讓森身上,導演也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沉淪落魄之人通過兄弟般的情誼戰勝心魔、重拾人性尊嚴和自信的故事。而最終三位劫匪都被擊斃的結局除了道出了影片的宿命主題之外,也將「榮譽、道義與情誼遠比生命更寶貴」的旨意表露無遺。
一路窮追不舍並不擇手段的老警長馬泰作為片中與黑道對立一方的主要角色,同樣也顯露出導演的編排別具深意。作為警長的馬泰身處國家機器里的中下層位置,他是維護政治、權力、法律制度的國家機器內的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也是具體的執行者。這樣一來既起上傳下達之功,也起一斑以窺全豹之效。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老警長馬泰,他的行為和思維都已經被制度化了,透過這位老好人舉止神態的木吶呆板這些表面化的特徵,反而使我們認識到:麻木不仁和冷酷無情才是他最生動的寫照,不擇手段是他成功的座右銘。可以說,老警長馬泰既是當權者豢養的一個行屍走肉的走卒、一隻獵犬,也是充分體現權威體制和維護當權者利益的一個象徵和一個縮影。整部影片里,只有在馬泰這個孤家寡人回到冷冷清清的家裡與三隻貓兒呆在一起時(注意:這些貓是馬泰家中除他本人之外僅有的活物),我們才能稍微感覺到他身上僅存的一絲活人的氣息。曾主演《虎口脫險》的法國著名歌影雙棲喜劇藝術家布爾維爾,在《血環》這部他本人一生中演出的唯一一個正劇角色的電影里完全突破了自我,脫胎換骨般地把馬泰這個影片中較為吃重的角色扮演得栩栩如生,出色演技可圈可點。
與此同時,梅爾維爾也僅用寥寥幾筆就交代了堅信「人皆有罪」的警察內政部部長對警長馬泰暗中展開審查的情節,揭露了國家機器、權力機構的白色恐怖和對個體的人和民主自由本意的粗暴干涉和壓制。開始時,馬泰對內政部部長的這一「人惡論」並不以為然,經過查案過程的種種經歷,待到影片最後擊斃三名劫匪大盜後,面對前來現場視察的警察內政部部長一語相關的詢問「所有人,是嗎?」的時候,馬泰此時不經意的點頭,儼然已視作認同。這個頗具苦澀意味的電影結尾可謂意味深長,頗堪細嚼回味。
通過對愛貓的老警長馬泰一角的塑造,以及堅信「人皆有罪」的警察總局內政部長對馬泰的暗中審查,馬泰及其手下以執法者身份不擇手段、對線人威迫利誘、草菅人命等旁枝副線的細膩描繪和提煉,讓-皮埃爾?梅爾維爾以小見大地從側面揭露統治體制權威、強權國家機器滋生的腐化黑暗和非人性,一針見血地抨擊了其民主自由的虛偽性,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思。當然在做這些現實批判性的注腳時,梅爾維爾採取了「超道德」的概念和極其平實和隱晦的手法,導演在作品中沒有過多地加註道德判斷,片中角色的好壞並無明確標識,交由觀眾自行思量,這無疑也保持了這位偉大的黑色電影大師一貫的冷峻、沉著和超然。
具有深刻隱喻意味的《血環》展現了讓-皮埃爾?梅爾維爾深邃精闢的洞察力,他以嫻熟自如的執導手法將電影里多頭發展、多線交疊的劇情描繪得有條不紊而且波瀾疊起、充滿張力,其編導功力爐火純青已臻化境。加上一眾才華橫溢的影壇巨星們的出色演繹,匠心獨具的畫面構圖、取景角度和鏡頭調度,把《血環》打造成為一部非凡的經典黑色電影傑作。
『貳』 跪求一部電影
應該不是飛越瘋人院 沉默的羔羊有三部 最好確定一下
情節我記得 尤其你說男的肚子開了自己縫這個場景 我絕對看過
不過我怎麼記得是個韓國電影里的 叫昏迷
『叄』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應該是《異形魔怪》系列,一共有四部 中文片名: 異形魔怪 外文片名: Tremors 更多中文片名: 從地心竄出 震顫 第1部(1990年) 凱文貝肯「野東西」與佛瑞德華德是內華達州一個叫做「完美鎮」上的臨時工人,正當他們准備離開這個荒涼小鎮,到別處求發展時,卻發現當地居民與家畜神秘死亡的屍體,死因皆離奇怪異、不合邏輯。不久後他們赫然發現,兇手並不是什麼殺人犯,而是比殺人犯殘忍幾百倍的上千隻巨形突變怪蟲!它們潛伏在地底下,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從地心竄出,吞噬地面上的人類與家畜!此時,小鎮居民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們兩人是否能幫助小鎮居民,打擊地心怪物呢? 第2部(1996年) 在《異形魔怪》第一集中逃過蟲吻的硬漢厄爾(佛瑞德華德)與柏特(麥可葛羅斯)再次攜手合作,加上美麗的地質學家(海倫薛佛),三人一起對抗這只邪惡的地心怪物,好將它們永遠消滅,他們最後能成功嗎? 第3部(2001年) 神出鬼同的地底怪物又回來了!經歷上次的教訓,這群外表巨大可怖的地底食人怪物變得比以前更頑強,更飢不擇食,上集生還者畢特硬著頭皮,利用自己對武器的知識,阻止新一代食人怪物再度搞破壞…… 第4部(2004年) 美國西部一個偏遠的里·傑克遜鎮,因為一座銀礦而繁榮起來,但不幸的是這里出現一種怪物,吞噬礦工的生命。於是老闆海勒姆·加莫僱傭「黑手」凱利來出掉它,但是凱利被怪物吃掉了,從此加莫離開了這里,小鎮也隨之衰落...... 難道人類的腳步真的會被怪物擋住
『肆』 法國電影紅圈的介紹
《紅圈》是由著名的黑色電影導演讓-皮埃爾·梅爾維爾於1970年拍攝完成的。這位出生在上世紀初的法國導演,最早提出獨立製片的概念。而後來的新浪潮運動的名人,也正是受他不為市場左右的攝制方式的深刻影響。蕭瑟陰郁的天氣,精簡的台詞,冷漠的人群,宿命色彩的道德觀,構成了梅爾維爾的電影世界。還有他作品裡的絕對男權,這些都是他獨特的個人商標。
《紅圈》原作由當時鼎鼎大名的一線影星阿蘭·德龍擔綱主演,老謀深算的警長是《虎口脫險》里油漆匠奧古斯坦,而扮演革職警察雅森的則是老牌影帝伊夫·蒙當,三大男星的聯袂演出成為片子的重頭戲。
而影片開始一段印度婆羅門的引文亦蘊涵哲理:即便開始時彼此因為不知曉而走向各自的道路,但等到時限之日來到那一天,人們終究會在血泊中會合。這便是「紅圈」,也正是導演梅爾維爾對人生的理解:一個人無論怎麼計算,終究無法逃出宿命的掌控。
法國大導演讓-皮埃爾?梅爾維爾(Jean-PierreMelville)是世界影壇最負盛名的黑色電影大師。他於1917年10月20日出生於法國阿爾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原名Jean-Pierre Grumbach。青少年時期他到了巴黎讀書。他從小就喜愛閱讀美國小說和喜歡看美國電影,連他自己的梅爾維爾這個名字,也是由於後來極其仰慕Moby Dick《白鯨記》的作者Herman Melville而改名的,足見他對美國文化迷醉程度之深。
梅爾維爾是首開電影獨立製作之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退役,並在同年的1945年11月創立梅爾維爾獨立製片公司,從1946年開始導演短片。到1947年,梅爾維爾就用極其低廉的六百法郎製作費親自導演了《海的沉默》一片,震驚影壇。當時他這種忽視法國電影界傳統的製片方式,很受到各方面的注意,特別是受到詩人尚?考克多的賞識。因此尚?考克多提供一千七百萬法郎的製片費,請梅爾維爾導演他的小說《可怕的孩子們》,結果很成功,而被譽為戰後法國電影界最有才華的新人,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間接的先驅者。梅爾維爾被公認為「法國新浪潮的精神之父」,他甚至還在讓-呂克?戈達爾的成名作、同時也是新浪潮運動的標志性作品之一的《筋疲力盡》中出演了作家一角。
在長達26年的從影生涯里,梅爾維爾共執導了13部電影長片,除了《海的沉默》、《可怕的孩子們》和《影子部隊》等題材各異而又馳譽世界的傑作之外,還有包括《發熱》、《眼線》、《獨行殺手》、《血環》和他執導的最後作品《大黎明/警察》等在內的經典黑色電影和著名警匪片,令他成為蜚聲國際的黑色電影大師,對世界影壇影響極其深遠。1973年8月2日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因心臟病而過早地離開人世,終年55歲。
梅爾維爾於1970年自編自導的《血環》(Le Cercle Rouge。又譯《紅圈》或《仁義血環》)被公認為他本人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被譽為「極其純粹而達至完美和經典」的電影,堪稱警匪片的示範本。《血環》由阿蘭?德龍(Alain Delon)、伊夫?蒙當(Yves Montand)和布爾維爾(André Bourvil)三大法國巨星,及義大利性格演員日昂-馬利亞?沃蘭特(Gian-Maria Volonte,曾憑《馬里奧?列齊之死》榮獲1983年第三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影帝頭銜)等知名演員聯袂演出。本片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法國電影之一。《血環》具有多層次的主題和豐富的內涵,因而既可簡單地把《血環》看作一部經典警匪片,也可以經過更深層的思索去理解它所蘊涵的微言大義。
首先是本片的宿命主題。在《血環》的片頭就直接引述了佛祖悉達多喬達摩(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本名)的一個典故:佛祖悉達多曾用紅堊石畫了個血環,並說:「盡管人們一開始並不知道,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相遇。就算他們的人生際遇各異,他們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到了特定的那一天時,他們終究會在血環(紅圈)中會合。」片頭的這段典故對理解好整部電影極其重要,導演梅爾維爾在談論《血環》時說過:「血環是魔鬼的標記,它畫出了某些人的命運,並使他們同普通人類社會分隔開來。」。顯而易見他想要表達的觀點:一個人無論如何也終究無法逃脫他的宿命和命運的安排。那可能是活著,也可能是死亡。
梅爾維爾常把一些遊走於社會邊緣、與社會體制格格不入甚至是對抗的人和故事搬上銀幕,把那些兇殺搶劫的人和事理想化,並通過他導演的作品表現出來。我們在《血環》中能看出他的這種完美追求。《血環》通過釋囚大盜科萊(阿蘭?德龍飾)、因被革職而酗酒成性的前警察神槍手讓森(伊夫?蒙當飾)、從老警長馬泰(布爾維爾飾)手中逃脫並正被馬泰追捕的現行在逃犯福格爾(日昂-馬利亞?沃蘭特飾)三人的經歷和聯手搶劫珠寶的故事主線,將警匪片中常有的黑道間的殊死拼殺、盜亦有道、仁義與榮譽、忠誠和情誼等主題表現得更為深刻動人,別具一格。影片更進一步隱寓性地將以上主題引申升華至遊走於社會和法制邊緣的特殊群體與強大統治強權對抗這一社會哲學層面和高度,三人最終在死亡的血泊之中會合的悲劇結局也呼應了片頭佛祖釋迦牟尼「血環」的典故,並折射出在強權勢力壓制和圍追堵截下,對抗體制者無奈的悲劇性命運和無法逃脫的宿命。
《血環》最為人稱道的還在於影片相當冷峻沉著的風格,對話亦極為精簡,極富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的個人特色和獨特風格。這點可以用影片中最具代表性、也最為經典馳名的「奇謀夜劫珠寶店」一幕以作剖析。這整場戲包括:第89分26秒起始的「行動開始、入屋」(長14:18)和「劫掠珠寶」(長12:29)。
盡管在整整長達近半個鍾頭的戲里幾乎沒有一句對白,但梅爾維爾通過影像與音效精準非凡的完美結合,將這幕戲行雲流水地呈現給觀眾。他以出色的攝影和風格冷峻的鏡頭影像,出奇不意的劇情編排,復雜而多變的場景之間出色嫻熟的鏡頭調度和流暢凝煉的剪輯,使整場戲極具可觀性。同時也利用環境聲響和特殊聲效,以及點到即止的精簡配樂音符的配合。這些聲音蒙太奇的出色運用為影片增添了無窮的緊張感,令整場戲充滿戲劇逼力和張力,異常扣人心弦,觀眾無不緊張得屏息靜氣。這整場戲無愧為展現「此時無聲勝有聲」意境之典範,也是最為人樂道和最經典馳名的電影片段,其匠心獨運的電影技藝令人嘆為觀止,堪稱電影示範教科書。
另外,本片中神槍手讓森首次露臉的那場戲,梅爾維爾採用超現實主義手法畫龍點睛地挑明了讓森沉淪酒海的可悲境況和他內心無助的恐懼感,同樣也是影片中的神來之筆。
出色的表演也是《血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藝術層面上,只有效果最能說明問題,因此不得不承認阿蘭?德龍是體現梅爾維爾內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這點早在1967年他們兩人合作的《獨行殺手》里就得到舉世贊譽和公認。阿蘭?德龍以深沉內斂的演技,將《血環》中最重要的主角——大盜科萊精明強乾的個性、如叢林猛虎和獨狼般的孤寂心境表現得絲絲入扣,舉手投足間總散發著那麼一絲一點揮之不去的別樣憂郁與哀愁。他的冷峻和沉著恰到好處,散發出懾人的個性魅力。毫無疑問,「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加阿蘭?德龍」絕對就是經典黑色電影的代名詞。
另外,在法國歌影雙棲巨星伊夫?蒙當飾演的神槍手讓森身上,導演也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沉淪落魄之人通過兄弟般的情誼戰勝心魔、重拾人性尊嚴和自信的故事。而最終三位劫匪都被擊斃的結局除了道出了影片的宿命主題之外,也將「榮譽、道義與情誼遠比生命更寶貴」的旨意表露無遺。
一路窮追不舍並不擇手段的老警長馬泰作為片中與黑道對立一方的主要角色,同樣也顯露出導演的編排別具深意。作為警長的馬泰身處國家機器里的中下層位置,他是維護政治、權力、法律制度的國家機器內的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也是具體的執行者。這樣一來既起上傳下達之功,也起一斑以窺全豹之效。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老警長馬泰,他的行為和思維都已經被制度化了,透過這位老好人舉止神態的木吶呆板這些表面化的特徵,反而使我們認識到:麻木不仁和冷酷無情才是他最生動的寫照,不擇手段是他成功的座右銘。可以說,老警長馬泰既是當權者豢養的一個行屍走肉的走卒、一隻獵犬,也是充分體現權威體制和維護當權者利益的一個象徵和一個縮影。整部影片里,只有在馬泰這個孤家寡人回到冷冷清清的家裡與三隻貓兒呆在一起時(注意:這些貓是馬泰家中除他本人之外僅有的活物),我們才能稍微感覺到他身上僅存的一絲活人的氣息。曾主演《虎口脫險》的法國著名歌影雙棲喜劇藝術家布爾維爾,在《血環》這部他本人一生中演出的唯一一個正劇角色的電影里完全突破了自我,脫胎換骨般地把馬泰這個影片中較為吃重的角色扮演得栩栩如生,出色演技可圈可點。
與此同時,梅爾維爾也僅用寥寥幾筆就交代了堅信「人皆有罪」的警察內政部部長對警長馬泰暗中展開審查的情節,揭露了國家機器、權力機構的白色恐怖和對個體的人和民主自由本意的粗暴干涉和壓制。開始時,馬泰對內政部部長的這一「人惡論」並不以為然,經過查案過程的種種經歷,待到影片最後擊斃三名劫匪大盜後,面對前來現場視察的警察內政部部長一語相關的詢問「所有人,是嗎?」的時候,馬泰此時不經意的點頭,儼然已視作認同。這個頗具苦澀意味的電影結尾可謂意味深長,頗堪細嚼回味。
通過對愛貓的老警長馬泰一角的塑造,以及堅信「人皆有罪」的警察總局內政部長對馬泰的暗中審查,馬泰及其手下以執法者身份不擇手段、對線人威迫利誘、草菅人命等旁枝副線的細膩描繪和提煉,讓-皮埃爾?梅爾維爾以小見大地從側面揭露統治體制權威、強權國家機器滋生的腐化黑暗和非人性,一針見血地抨擊了其民主自由的虛偽性,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思。當然在做這些現實批判性的注腳時,梅爾維爾採取了「超道德」的概念和極其平實和隱晦的手法,導演在作品中沒有過多地加註道德判斷,片中角色的好壞並無明確標識,交由觀眾自行思量,這無疑也保持了這位偉大的黑色電影大師一貫的冷峻、沉著和超然。
具有深刻隱喻意味的《血環》展現了讓-皮埃爾?梅爾維爾深邃精闢的洞察力,他以嫻熟自如的執導手法將電影里多頭發展、多線交疊的劇情描繪得有條不紊而且波瀾疊起、充滿張力,其編導功力爐火純青已臻化境。加上一眾才華橫溢的影壇巨星們的出色演繹,匠心獨具的畫面構圖、取景角度和鏡頭調度,把《血環》打造成為一部非凡的經典黑色電影傑作。
『伍』 一部電影 一個老頭躺在床上被抽出黑色的血 旁邊有一男一女 然後黑色的
《我不是連環殺手》 I Am Not a Serial Killer (2016)
電影講述美國中西部小鎮的青少年約翰,體內潛藏連環殺手的靈魂,為了維持正常生活,他必須與之對抗;然而當小鎮出現了真正殘忍「怪物」,約翰又得喚醒體內殺手,終止再有人被害 。
中文名:我不是連環殺手
類型:驚悚[1]
製片國家/地區:愛爾蘭 / 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6-08-26(美國)
片長:104分鍾
『陸』 求一部暴力血腥的電影
《大逃殺》
共有兩部
第一部為北野武監督作品,異常經典
反應夷人內心
第二部北野武也有參與
不過整體感就不是一個水平了
建議收藏
完畢
『柒』 求一部電影
遇到知音了 我也很喜歡這部電影 不過找不到下載
《我愛長發飄飄》
我愛長發飄飄
[場景一]
2081(紅兵)帶著一頭長發女孩1726(非非)回家,1726打開冰箱門:"沒有冰淇淋?""沒有!"1726心情不好的坐在桌前吃冰.2081拿來一個長頭發,大眼睛的娃娃放在1726眼前,扭開開關,娃娃便扭著唱著跳起來.1726笑了,大眼睛放出光彩來,充滿著好奇,可是當她看到娃娃的長發時,眼神與表情卻黯了下來.
[場景二]>
短發的1726在游戲廳中玩賽車游戲,手握著方向盤,臉色黯然.2081站在她的身後,一局下來,1726控制的賽車只得了31名.她憤憤的開口:又OVER了.然後略一轉頭:"有事兒嗎?"紅兵點下頭:"我要和1999結婚了.......1726不再理他,投完幣子開始另一局,2081拿出那個跳舞娃娃,放在1726眼前,她不理.2081想了想,從口袋中掏出剪刀將娃娃的長發剪斷,復又把娃娃放在1726面前,轉身走開.1726仍然面無表情的玩著游戲.....
這是我昨夜看的一部多年前很喜歡的影片<我愛長發飄飄>中的兩個片段,那是很久遠以前的一個片子,可是昨天第一眼看到男主角時,心就砰然一動,原來我對這個影片有著這樣深的印象.欣喜之情自然是難以描述的.
影片中1726,2081,1999都是必成婚介所中每個徵婚人的代號.1726是通過開婚介所的男友必成與2081相識,2081極鍾情大眼睛,長發飄飄的女孩子.初見面,1726戴著長長的假發,於是2081對這個性格桀驁不馴又有些特立獨行的女孩子一見鍾情,這時1726的男友與婚介所的一個女顧客產生愛情,1726受到打擊,2081在街上抓住流淚的她,將她抱在懷里,卻一把扯下她的長發.這時婚介所安排的真正長發美女1999開始糾纏他
[場景三]
2081與1999在婚姻登記處,1999含羞帶怯的一張臉,辦公人員在催促2081簽下名字.他沉默的很久,終於重重的落筆,同時,1726坐在理發店的椅子上,突然心絞痛倒地,手中攥著那個短發的跳舞娃娃!
[場景四]
1726坐在公司樓下,用手指作鏡頭四處照著,突然照到2081的臉.她一愣,放下手.問到:"1999好嗎?"2081含糊的說:"她應該好吧!我們沒在一起,她和別人好了!"然後笑笑對1726說:"我一會去必成,能跟我一起去嗎?復又用堅定的語氣說:"必成,必成,一定能成!"1726笑笑,站起身,隨著他走了
女主角的韋瑋的博客
http://blog.sohu.com/members/weiweixk/
照片:
我愛長發飄飄:
http://www.cctv.com/movie/cctv_film/2004-12-06/_1102334902_woaidatu.jpg
http://www.cctv.com/movie/images/doc_img/4045/_1102903490_woai4.jpg
http://www.cctv.com/movie/images/doc_img/4045/_1102903480_woai3.jpg
http://www.cctv.com/movie/images/doc_img/4045/_1102903470_woai2.jpg
詳細的還可以看這里 是豆瓣上有關它的討論小組
http://www.douban.com/group/17371/
『捌』 誰知道這是哪部電影
十三度凶間
監制: 羅蘭.埃默里赫 Roland Emmerich Marco Weber 烏特.埃默里赫 Ute Emmerich
導演: 約瑟夫.魯斯尼克 Josef Rusnak
主演: 克雷格.比爾科 Craig Bierko 阿爾明.米勒-斯塔爾 Armin Mueller-Stahl 格萊淳.摩爾 Gretchen Mol Vincent D'Onofrio (I) 丹尼斯.海斯伯特 Dennis Haysbert Steven Schub 傑里米.羅伯茨 Jeremy Roberts (I) 里夫.哈頓 Rif Hutton 利昴.里庇 Leon Rippy Janet MacLachlan
相關分類:懸念科幻驚悚
片長:100分鍾
地區:德國
語言:英語色彩:彩色
年份:1999
影片簡介
2000年以前,柏拉圖提出設想說: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中。當今的社會證實了這一觀點,每一樣東西,從「靈巧炸彈」到核試驗都能夠在計算機中模擬。這種模擬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同時減少了對現實世界可能產生的破壞。
假如這個世界原來就是虛假的,假如這個理論被發展,現實和虛幻的界限被模糊,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會怎樣?
《異次元駭客》預示了這種誘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在一棟公共大樓的十三樓,想像力豐富的道格拉斯霍爾(克萊格比科)和漢農富勒(阿明穆勒斯太爾)將虛擬現實發揮到了極限,他們在計算機上模擬了1937年的洛杉磯。霍爾在迷惘中醒來,發現富勒被謀殺,而他的房子里有一件帶血的襯衫。霍爾成為了頭號嫌疑犯。他做了嗎?為什麼他記不起什麼東西?還有什麼能夠連接這虛擬世界呢?
『玖』 多推薦一些法國電影,謝謝
《漫長的婚約》(A Very Long Engagement)
中文名稱:漫長的婚約
英文名稱:A Very Long Engagement
資源類型:DVDScr
發行時間:2004年
電影導演:奧黛麗·塔圖 Audrey Tautou
電影演員:
奧黛麗·塔圖 Audrey Tautou
加斯帕德·尤利爾 Gaspard Ulliel
多米尼克·皮諾 Dominique Pinon
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恰特·紐沃斯 Chantal Neuwirth
地區:美國,法國
語言:法語
【原 片 名】Un long dimanche de fian?ailles
【英 文 名】A Very Long Engagement
【中 文 名】漫長的婚約
【出品公司】華納獨立電影公司 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出品年代】2004
【首映日期】2004年10月27日)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44510/
【IMDB評分】7.6/10 (1,133 votes)
【國 家】法國/美國
【類 別】劇情
【導 演】奧黛麗·塔圖 Audrey Tautou
【文件格式】XviD 1.0.2 + MP3
【文件大小】1CD 49x15MB
【視頻尺寸】640x256
【影片長度】128 Mins
【對白語言】法語
【內容簡介】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法國女孩瑪蒂爾德在童年三歲時從梯子上摔落,從此落下殘疾,成了跛子。她與兒時同伴馬納什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光陰荏苒,長大成人的兩人更是情深意篤。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蔓延,馬納什應征入伍,參軍之前,馬納什和瑪蒂爾德已頂下了婚約。
在炮火紛飛的法國索姆前線,馬納什和其他四名懼怕戰爭的青年集體開槍打傷自己的雙手,希望以此逃脫血腥的惡夢。他們的行徑後來被人發現,並受到了軍事法庭的審判。這五名逃避戰爭的傷兵被發配到德法兩軍之間的蠻荒之地接受懲罰,交戰雙方的密集火力幾乎不會給他們任何生存的機會。
瑪蒂爾德收到一封來自部隊的信,信中向她告知馬納什的遭遇,並將馬納什寫入了死亡名單。在家鄉遙遙等待未婚夫回家結婚的瑪蒂爾德不願承認悲慘的命運,她的直覺告訴自己,倘若馬納什真的離她而去,她一定會感應得到。雖然戰爭的硝煙已經散盡,而瑪蒂爾德卻要開始一段艱辛的心路旅程。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瑪蒂爾德每天都要反復閱讀馬納什生前從戰場上給她寄來的70多封信,期待馬納什某天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而她每接近事實一步,她的心就越發支離破碎,她開始想像馬納什是如何艱難的度過最後的時刻,那些情景如同尖刀劃過心房。然而,瑪蒂爾德仍然堅韌不舍。
堅定的信念、迫切的希望和倔強的調查使瑪蒂爾德逐漸看清事實的真相,她將有幫助的信息串連在一起,開始發現這五名不幸的士兵和殘酷懲罰的背後鮮為人知的一幕。瑪蒂爾德深感戰爭的恐怖,腥風血雨讓參與其中的人們留下終生不滅的烙印……
熱點
提起讓-皮埃爾·熱內和奧黛麗·托圖,你一定會想起2001年反響不俗的《天使艾米麗》,這部在當時口碑堅挺的法國片著實引起了一陣不小的法國電影熱。今年原班人馬打造的《漫長的婚約》更是未及公映就已好評如潮。片中角色眾多,足足超過200個,更有久未謀面的朱迪·福斯特加盟,雖然戲份不多,但仍是該片炒作的熱點之一。
《漫長的婚約》被譽為「三年來最佳法國電影」,雖然錯失9月30日前上映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選送時間,但仍有可能被美國華納推薦競爭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影片耗資約5000萬美元,場面壯觀,氣勢恢弘。導演熱內一反其熱衷的超現實主義浪漫風格,轉而刻畫戰爭的殘酷和沉重、憂郁的人性,同時在視覺上保持了令人瞠目的原創性和震撼力。
鬼才導演和天使演員
讓-皮埃爾·熱內最開始從事電視廣告和視頻片段的製作。1991年,熱內和搭檔馬克·卡洛完成了第一部長片《黑店狂想曲》,這部開山之作獲得了愷撒獎的四個獎項,其中包括最佳新銳導演獎和最佳場景獎。《黑店狂想曲》的成功甚至讓熱內和卡洛本人都很驚訝。歡欣鼓舞的兩人隨後又完成了一部影片,夢想了10年之久《童夢失魂夜》。1997年,熱內到美國拍攝了異形系列電影的第4部《異形:浴火重生》。2000年,他回到法國拍攝了具有超現實主義浪漫風格的電影《天使艾米麗》,該片獲得了法國電影史上空前的成功,成為當時法國票房最高的電影,並以33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歷史上在美國票房最高的法國電影。
2001年在為《天使艾米麗》選角時,熱內看到奧黛麗·托圖的第一反應不是艾米麗,而是瑪蒂爾德。後來《天使艾米麗》獲奧斯卡獎提名,在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時,熱內問托圖:「你還想和我拍一部影片嗎?」盡管托圖當時並沒看過小說《漫長的婚約》,但她仍然肯定的說:「沒問題!只要還是《天使艾米麗》的這個劇組。」事實上,《漫長的婚約》的主創人員,從編劇、攝影、音響、化妝等等,到大大小小的配角,都是《天使艾米麗》的原班人馬。
托圖本人也非常喜歡瑪蒂爾德這個角色:「瑪蒂爾德的樂觀和堅毅令我吃驚。我覺得自己一直是個喜歡嘻嘻哈哈、比較容易沮喪的人,而拍攝這部影片時,我覺得自己變得嚴肅和堅強了許多。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角色對我本人的行為方式產生切切實實的影響。」
感觀
《漫長的婚約》改編自塞巴斯帝安·扎普瑞佐的同名暢銷小說。理論上說,只有笨人才會比較兩種完全不同體制的東西,而事實上,全世界人民都喜歡拿改編作品同原著比較這一舊習。比較的結果大多是一個:片不如書。所以如果你聰明,還是先看電影後看書來得痛快些。就像我看到的一位網友的話:「Film is ok,Book is great。」
片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戰的戰地場景,鏡頭將戰爭的痛楚血淋淋的呈現在觀眾眼前,熱內用極盡真實的細節表現戰斗的殘酷和瘋狂,場面效果甚至超過了《拯救大兵瑞恩》,其逼真的視覺效果給人仿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戰場是活人的地獄,對熱內而言,更是人性的沒落。
該片中的浪漫描寫一改熱內慣用的手法,奧黛麗·托圖成為這部冰冷的影片中唯一的溫情元素,甚至她的短發造型都經深思熟慮。一個瘸腿女人,執著的尋找被戰爭破碎的愛情夢想,明眸善睞的奧黛麗·托圖成功的塑造出一位聰慧、深情而厭倦戰爭的女性形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強烈的視覺對比,安逸的田園生活與血腥的戰場,1920年如詩如畫的巴黎和吞噬生命的索姆前線,以及影片前半部分與後半部分截然相反的畫面主題,都更加章顯出戰爭的殘酷。
《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中文名稱:放牛班的春天
英文名稱:Les Choristes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2CD/AC3-6ch
發行時間:2004年
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
簡介:
原名:Les Choristes
英譯名:The Choir Boys
中譯名:《唱詩班男孩》
編導: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Christophe Barratier)
主演:傑勒德·尊諾(Gerard Jugnot)
雅克·佩蘭 (Jacques Perrin)
戴迪亞·費拉蒙(Didier Flamand)
類型:劇情/音樂
首映:2004年3月17日
發行:米拉麥克斯公司 Miramax
內容介紹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蘭飾)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 (Clement Mathieu,傑勒德·尊諾飾)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 "水池底部",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Francois Berleand飾)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克萊門特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飾),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Pierre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幕後介紹
當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完成執導首部短片後,他便積極找尋一個好故事拍攝其首部電影長片,原來他心底里早已認定這部電影必須與其4至8歲的童年經歷有關,而且最好以音樂為主題,因此這個組合自然讓他想起7、8歲時看過的音樂電影《A Cage of Nightingales》,當年他深受這部作品感動,雖然30多年後的今天他已把片中大部份的情節都忘記了,但電影的魅力及神髓依然長留心底,因此決定把這部1945年舊作重拍。
主角人選眾里尋他
巴哈提亞一開始便不想單單起用一個兒童演員,他希望找一位真正的歌手演繹主角皮埃爾。雖然他知道這個人選並不易找,但仍一直努力搜尋。在2003年3月,他與製片人游遍全國,終於在位於里昂斯的聖馬克學校兒童合唱團中發現了擁有悅耳聲線及樣貌討好的十二歲男孩Jean-Baptiste Maunier,巴哈提亞邀請他試鏡後,便立刻鎖定他是飾演主角的最佳人選。
而挑選片中其它合唱團成員時,巴哈提亞也不想起用專業的兒童演員,他透過工作人員從拍攝場地附近的小學及初中找來二千名有潛質的兒童試鏡,最終挑出了65 名8至13歲、沒有演戲經驗但自然率性的孩子。而本片監制雅克·佩蘭的兒子Maxence也是首度參與電影演出,他在片中扮演主角好友Pepinot的童年。
創新音樂突破傳統 正如為本片配樂的Bruno Coulais所言,音樂是本片的主題,所以導演克里斯托弗o巴哈提亞早在2002年9月電影開拍前9個月,就開始與Coulais製作本片的音樂部份,巴哈提亞希望盡量避免出現一般兒童合唱團的感覺,唱著聖誕頌歌似的傳統歌曲,他要求音樂充滿強勁的感覺,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創,最終他們二人為電影合力創作了多首歌曲。
巴哈提亞接受訪問時說:「由於我們在故事中所聽到的音樂是來自音樂老師Clement Mathieu這個角色,所以我們根據角色的演化在音樂的類型上作出相應改變。拍攝這部電影就像製作一部音樂劇。」Coulais則表示擔任本片合唱團指揮的Nicolas Porte給予很大支持,當然更重要是孩子們在音樂上的出色表現。經過大家努力嘗試後,電影未開鏡前歌唱部份已灌錄完成,最終再加上悠揚悅耳的管弦樂襯托。
評論
關於師生關系的電影向來都是世界各地不少電影人心中的那杯茶,即使處於影壇領導地位的好萊塢,以師生關系為主題的勵志作品也比比皆是,其中《死亡詩社》、《生命因你動聽》、《非常教師》、《弦動我心》以至近期走輕松搞笑路線的《搖滾校園》等,都是這類電影中觀眾耳熟能詳的例子。
《唱詩班男孩》今年3月17日在法國326間戲院公映,首周票房高達540萬美元,每院平均收入為16,500美元,更加是本年度法國本土之冠,本片也是今年至現在為止當地唯一一部連奪三星期票房冠軍的電影,成功力壓多部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製作如《大魚》、《遇見波莉》及在北美大收的爭議性電影《耶穌受難記》,氣勢一時無兩。本片在法國叫好叫座,口碑載道,第五周及第七周的票房都不跌反升,收入比之前一周分別增加4%及7%,可見其韌力異常驚人。迄今為止,本片在法國本土已累積超過3,000萬美元票房,是當地今年上映的最賣座電影。
而一向積極搜尋世界各地佳作的美國電影公司Miramax,已一早對《唱詩班男孩》獨具慧眼,該公司二月時在一年一度的歐洲影壇盛事柏林影展中的歐洲電影市場上,率先與出品本片的法國電影公司Pathe International達成協議,取得此片的發行權,而且Miramax不單只在北美洲發行本片,該公司更計劃安排本片在南美洲、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陸續上映,可見Miramax對本片甚為重視。
《第八日》(The Eighth Day)
中文名稱:第八日
英文名稱:The Eighth Day
別名:Le Huitième jour/幻海情緣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96年
電影導演:雅各.范.多梅爾 Jaco Van Dormael
電影演員:丹尼爾.奧圖 Daniel Auteuil
咪嗚.咪嗚 Miou Miou
地區:法國,英國,比利時
語言:法語
簡介:
【原 片 名】The Eighth Day / Le Huitième jour
【中 文 名】第8日/ 幻海情緣
【出品年代】1996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6581/
【國 家】法國/比利時/英國
【類 別】劇情
【導 演】雅各 范 多梅爾 Jaco Van Dormael
【分 級】Argentina:13 / Chile:14 / Portugal:M/12 / Singapore:PG / Spain:13 / Sweden:11 / UK:PG
【獲獎情況】第四十九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丹尼爾.奧特尤爾)
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 提名
法國愷撒獎 最佳男演員 提名
【字 幕】點擊下載非常謝謝cbxeu
【內容簡介】
喬治得了唐氏綜合症,住在一個精神病機構。亨利是一個繁忙的商人,總把講義做為禮物給年輕積極的推銷員,他的經營生涯是非常成功的,但他的社會生活卻很糟糕,自從他的妻子帶著他們的兩個孩子離開了他。這個周末,他的妻子和孩子要來看他,但是亨利卻象往常一樣的工作,而忘記了去接她們。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想再看見他,亨利痛苦生氣的在鄉間的小路上亂開著車。其他所有的人都和自己的父母回家了,但由於他的媽媽已經去世了,所以他不能象他們那樣。從那個機構回來的路上,他跑的幾乎比喬治還快。亨利試圖除掉喬治,但他不能離開他的新朋友,最終他們有了一份特殊的友誼,這份友誼使亨利成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影片的開頭,喬治(弱智少年)說:
很久以前,沒有東西,只有音樂。
第一天,有了太陽,它很刺眼,後來有了地球。
第二天,大海出現了,它會弄濕了腳,風很舒服。
第三天,有了唱片。
第四天,有了電視。
第五天,有了草坪。你要是剪它,它就會哭。你必須對它好,對它說好話。摸一下大樹,你就會變成大樹。假如你閉上眼睛,你就會成為一隻螞蟻。
第六天,出現了男人,五光十色的男人。我喜歡女人,因為你親她們的時候,她們不會刺痛你。他們結婚了,下了種子,是個男孩,他們叫他:喬治
第七天,是星期天,該休息了。
第八天,喬治遇到了哈里。
影片的結尾,亨利說:
很久以前,什麼都沒有,只有地獄。
第一天,有了太陽,它很刺眼。
第二天,有了水,它會弄濕腳。
第三天,有了草坪,你剪它的時候,它會哭。你必須對它好,說好話給它聽。要是你摸一下樹,你就會變成大樹。
第四天,有了牛,它們喘氣的時候,發出熱氣。
第五天,有了飛機,即使你不乘坐,它一樣從頭頂飛過。
第六天,有了人。男人,女人,孩子。我喜歡女人,因為你親她們的時候,她們不會刺痛你。
第七天,為了休息,有了雲。如果你久久地注視它們,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故事。然後,他覺得一切都有了。
第八天,他創造了喬治。喬治很棒!
影片開始的時候,因為新奇而關注!
影片結束的時候,因為感動而回味!
法國影片《第八天》,充滿田園迤邐風光的畫面,一個找不到快樂的、孤獨的中年男人和一個讓你感染快樂的弱智少年的不期而遇,引發了那種讓你想找回純真與快樂的思考。
你還記得是什麼能讓你快樂嗎?你的純真年代離開你多久了?
當你面對煩惱的時候,有什麼是可以讓你感到輕松的東西?
當你孤獨的時候,你會去擁抱什麼?
每個人都是快樂的源頭,當你給與別人快樂的時候,你也得到了別人給予的快樂!
和你所愛的人分享笑聲,是多麼有趣的事!這是一種分享心靈的方式。
換一種心情,才發現----原來事情沒那麼糟。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
帝企鵝日記
片名:March of the Penguins
譯名:帝企鵝日記
更多譯名:小企鵝大長征 企鵝的三月
導演/編劇:呂克·雅克特 Luc Jacquet
配音: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夏爾·貝爾林 Charles Berling
羅馬內·貝林 Romane Bohringer
類型:紀錄
片長:80分鍾(美國)/85分鍾(法國)
國家/地區:美國/法國
級別:G級
發行:華納獨立影片公司 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7月24日(美國)
官方網站:www.marchofthepenguins.com
IMDB評分:8.1/10 (1,224 votes)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
每年冬天,在一片冰川、荒涼孤寂的南極洲上,生存著一群不畏寒冷的族類:皇帝企鵝。南極洲是一個終年寒冷的地方,它每年三月便開始進入寒冬,並將持續九個月的時間。於是每年的三月,成千上萬的皇帝企鵝離開它們的海洋家園,以輕巧的動作躍上岸,一開始以圓滾滾的肚皮在地面滑行數十公尺,最終用蹣跚的雙腳在冰面上行走。為了尋找一個安全的環境,以便繁衍後代、延續種族生存,企鵝們不得不放棄海里的悠然生活,冒著昏天黑地的冰風暴,踉踉蹌蹌、如嬰兒學步一般地開始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
由天性和南十字星座的引導,它們准確無誤地向著自己的出生地前進。伴隨著一系列難以理解的舞蹈、和嘶鳴一種令人入迷的不和諧音調,企鵝們開始了求愛儀式,很快它們就會形成一對一對的「夫婦」。
白天越來越短,氣候也越來越惡劣,雌性企鵝會停下來一段時間生蛋。之後,精疲力盡的它還不能休息,必須要立即啟程繼續趕路,返回大海以恢復體力並尋找食物。旅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貪婪的海豹無時不刻在對它們虎視眈眈,於是企鵝爸爸就會留下來保護那些珍貴的企鵝蛋,它們將蛋孵在自己的腳掌上面以保持溫暖。
企鵝爸爸在經過不吃不喝的兩個月的堅守之後,蛋終於要孵出來了。當企鵝寶寶們迫不及待地想見到這個全新的白色世界時,爸爸儲存的食物卻不能支持太久,如果企鵝媽媽不能盡快地將海里的食物帶過來的話,幼小的寶寶們就可能會夭折。
當企鵝媽媽回來之後,父母的角色就轉換了,母親就將接替飢餓、虛弱的爸爸來照顧寶寶,而寶寶也要面對巨大的海燕的威脅。氣候一天天變暖,浮冰也漸漸融化,企鵝們也一次次地繼續它們的旅程,在地球最險峻的地方徘徊,直到企鵝寶寶第一次嘗試潛入南極的深深海水中……
導演呂克·雅克特(Luc Jacquet):
在嚴酷的冰雪暴侵襲下,皇帝企鵝們舉步維艱地邁著步伐,在廣闊的冰面迷宮上產蛋。在它們的周圍,白茫茫一片,四處都是浮冰,但勇敢的企鵝們從不屈服,在如此惡劣的困境下傲然生存。在這片沒有其他生物膽敢涉足的區域,皇帝企鵝仍舊持續它們浪漫的約會。隨著冬季來臨的群體遷徙,《企鵝的三月》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傳奇的族類,描繪了一個神
奇、特別、而又富有感情的動物,影片是一個充滿勇氣、幽默和神秘的故事。
我的目標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深度發掘,給大家講述一個真實卻非凡的故事。它雖然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寒冬,但卻從未有人類將它記載和遺傳下來,因為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從未有人類在南極居住。直到一個世紀前,企鵝們才第一次「撞」上了人類。1950年,當試驗性基地在南極建成,科學觀測數據才取代了人們口述的傳奇……
皇帝企鵝與人類在一起生存的時間還不夠長,因此民間傳說與神話也還未流傳下來。他們之間也還是陌生的,只是在廣闊的南極洲上偶爾地碰巧遇上罷了。
想到這里,我的慾望就更加強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通過不可思議的影像來表現皇帝企鵝在寒冬時的生活。通過對南極洲險境和企鵝們壯麗使命的解說,一個傳奇將由此片娓娓道來。
簡評:
皇帝企鵝的繁衍方式是特別的,它結合了愛、勇氣、冒險與戲劇化的元素,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發生在南極洲--地球上最孤立和險峻的地方。導演呂克·雅克特帶我們一同走過了這場真實感人的歷程,為了能拍到這些珍貴的鏡頭,他甘願在惡劣的南極氣候環境下,與三名組員呆了十三個月,真實地再現了這個奇妙族類的遷徙全過程。好萊塢著名影星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也參與此片,甘當配角為企鵝們解說,看來這幫黑白相間、笨拙可愛的小傢伙還真是面子不小呢。影片是美妙驚奇的,但同時也是發人深省的,隨著環境惡化、
地球兩極變暖,這群美麗無辜的的種族也受到了威脅,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這個人類和企鵝的家園吧。
『拾』 這電影叫什麼
高粱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