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新浪潮和左岸派電影美學風格的共同點
發展歷程
法國是最早發明電影的國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製造商A.盧米埃爾和盧米埃爾,L.兩兄弟,在前人研製的基礎上,於1894年製成了一種既可用於放映、又可用於拍片和沖洗底片的活動電影機(cinmatographe),盧米埃爾用這種手搖的電影機拍攝了一些紀錄日常生活情景的短片《工廠的大門》、《嬰兒的午餐》、《火車到站》、《水澆園丁》等,於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館首次公映,獲得成功,這一天被公認是電影誕生的日子。以後盧米埃爾派他的學生和助手到世界各地去,一方面放映影片招徠觀眾,一方面就地拍一些街頭風光和官方慶祝典禮的影片。由於「活動電影機」在世界各地進行廣泛的放映,由cinmatographe簡化的cinma一字從此成了「電影」的國際名詞。活動電影的放映時間只有兩三分鍾。因此觀眾的新奇感很快消失。尤其是在1897年 5月巴黎義賣市場放映電影時的一場大火,燒死了許多貴夫人以後,電影被看作是危險的娛樂,更加速了它的危機。要擺脫這一危機,就必須把電影從單純的紀錄工具引向戲劇的道路,用戲劇的藝術來表現故事。法國電影先驅梅里愛,G.在這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梅里愛原是一位魔術師和戲劇導演兼演員。1897年,他在巴黎附近的蒙特勒伊建造了一個攝影棚,開始拍攝一系列的幻景片和神話片。他的攝影棚四壁和棚頂都用玻璃鑲成。棚里有一個可移動的舞台,演員在舞台上演出,攝影機固定在舞台正面,靠日光拍攝。從1897年到1913年,梅里愛拍了許多神話故事片,如《灰姑娘》、《小紅帽》、《聖誕節之夢》、《格利弗游記》、《仙女國》、《月球旅行記》、《北極征服記》等。此外還有一些排演的新聞片,如《德雷福斯案件》、《戰艦緬因號的爆炸》。在拍攝幻影片時,他除了使用舞台上的機械裝置,還採用了幻燈、照相技術(如疊印、疊化、合成照相、多次曝光等)和他自己發明的特技(慢速度攝影、調換的特技攝影、應用模型和通過玻璃魚缸的攝影來表現海底景象等)。梅里愛的故事片深受大眾的歡迎,他的事業在20世紀初達到頂峰。但由於他固步自封,固守舞台劇的格式,用手工方式製作影片,終於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一個失敗者,直至破產。1901年,經營留聲機起家的C.百代在巴黎萬塞納建立了一個攝影棚,委託出身於游藝場演員的F.齊卡來監制影片。齊卡效仿英國G.A.斯密士、J.威廉遜和W.R.保羅的影片,以群眾感興趣的社會新聞和暢銷小說為題材,拍了一些迎合觀眾口味的故事片,其中最獲成功的有《一個罪犯的故事》(1901年)和《酗酒的犧牲者》(1902年)。在他領導下集合了L.農居埃、G.威爾、L.加斯尼埃、G.蒙卡、A.卡普拉尼等導演,形成了一個萬塞納製片集團。從1907年起,百代又在全國建立放映網,用租片制度代替出售影片,由此建立了一個從製片到發行、放映影片的全面壟斷組織——「百代兄弟公司」。
經營照相器材的L.高蒙在1897年也製成了一種連續放映機,並從1899年起由A.居伊拍了一批故事片,但質量遠不如梅里愛的作品。
藝術影片
1907~1908年世界經濟蕭條時,電影陷入第二次危機。為了擺脫這次危機,電影必須從改進質量著手。此時,電影技術已具備了放映長片的條件,可以用「高尚的」題材來吸引上流社會有錢的觀眾。於是拉菲特兄弟在財團的支持下,組建了藝術影片公司。藝術影片公司請著名的作家寫劇本,重金聘請著名的戲劇導演擔任導演,請法蘭西喜劇院的著名演員當演員。1908年12月第一部藝術影片《吉斯公爵被刺》拍成上映,獲得法國文藝界的廣泛好評。這一成功立即引起國內外的競爭。百代公司除了買下這家公司28部影片的發行權之外,自己又組織了作家與文學家電影協會。由A.卡普拉尼擔任導演,拍了一些著名的文藝題材影片。如《阿爾勒城的女人》(1909年)、《巴黎聖母院》(1911年)、《悲慘世界》(1912年)等。雖然藝術影片公司不久被百代公司擠垮,但它在法國以至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法國,從此開始了拍攝文藝題材影片的時期,故事片長度增加到可放映一小時;從此影片被劃分為長片、短片兩類。為使觀眾了解故事情節,影片中開始穿插一些字幕說明,過去放映影片時專人在幕後解說的作法逐漸被淘汰。美國、義大利、丹麥和英國採取同樣的作法,競相拍攝「藝術影片」;「藝術影片」被認為是無聲電影藝術的開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電影除了藝術影片之外,成套的喜劇片和偵探故事片是另兩種主要樣式,林戴,M.、J.杜朗、A.第特、R.波塞蒂等人主演或導演的系列喜劇片,形成一個獨特的法國喜劇流派;V.H.雅塞導演的《尼克‧卡特》(1908年)、《齊哥馬爾》(1911年),L.費雅德導演的《芳托馬斯》(1913年)等偵探片風行一時。
1910年前,法國電影以其創造性、藝術性和多樣性而稱霸世界。百代公司攝制的舞台紀錄片、喜劇片和新聞紀錄片控制了整個世界電影市場。1910年後,因美國和德國影片的競爭,其霸權有所削弱,但法國影片產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國外市場,法國影片仍占優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電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毀。由於戰爭,法國影片生產完全停頓。美國影片乃乘虛而入,佔領了法國的電影市場。
第一次大戰期間,為了宣傳的需要,法國陸軍部成立了陸軍電影處。調集一批攝影師,拍攝戰爭新聞片和紀錄片,發行電影新聞周報《戰爭紀事》。1915年後,西線戰局比較穩定。一部分電影工作者復員退役。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又恢復了生產,拍了一些戰爭宣傳片,其中有L.梅爾康東與R.埃爾維勒合導的《法蘭西的母親們》(1917年)、萊皮埃,M.導演的《法蘭西的玫瑰》(1919年)等。這些影片由於製作粗糙,情節簡單,受觀眾歡迎的時間不長。因此,兩公司恢復了戰前的作法。L.費雅德拍了成套恐怖片《吸血鬼》(1915~1916年)、《鳩台克斯》(1917年),L.A.安東尼拍了《海上勞工》(1918年)、《科西嘉兄弟》(1916年),岡斯,A.拍了《帕迪的英雄氣概》(1915年)、《廢墟之花》(1915年)。這些影片大多是在攝影棚外拍攝的,限於戰時條件,質量不高,不能和美國影片相抗衡。
電影中的現代主義流派
大戰結束以後,由於好萊塢影片的競爭、國外市場的喪失,加上百代採取全面清理的政策,關閉了他經營的製片、發行機構,賣掉了掌握法國主要影院網的百代交易公司和萬塞納膠片廠,使法國電影瀕於消亡的邊緣,影片產量大幅度下降,影片輸出幾乎等於零,為了重振法國電影,德呂克,L.發起組織電影俱樂部的運動,並以他為中心創立了一個包括杜拉克,G.、萊皮埃,M.、愛浦斯坦,J.、岡斯,A.等人的電影流派——印象派。
他們從印象主義的繪畫獲得啟發,企圖用畫面來表現直接的感性印象。他們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節,著重於氣氛的創造。他們攝制的影片雖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點:詩意的畫面、強烈的表現力、以風景或背景作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義與主觀主義的表現手法或象徵主義的比喻手法。印象派電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節目》(1920年)、《太陽的死亡》(1921年)、《微笑的布迭夫人》(1923年)、萊皮埃的《海上的人》(1920年)、《無情的女人》(1924年)、《金錢》(1929年)、愛浦斯坦的《巴斯德傳》(1922年)、《忠實的心》(1924年)、《美麗的尼維爾納斯河》(1924年)、岡斯的《車輪》(1923年)、《拿破崙》(1927年)。印象派電影由於追求造型美、尋求新奇的視覺形像和新穎的拍攝角度,發展到完全否定人和社會,脫離現實。1924年德呂克故世後印象派便告衰落。印象派雖然只曇花一現,但在電影美學和電影技巧上卻有所貢獻,其中有德呂克在《狂熱》(1921年)中的深焦距鏡頭,岡斯在《車輪》中的加速蒙太奇、在《拿破崙》中疊印的人物及合成銀幕和多種角度拍攝的主觀鏡頭,萊皮埃在《黃金國》中從人物眼中看到的各種景像等。
1923~1933年間出現了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先鋒派電影。達達主義的電影沒有主題,沒有情節,純粹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游戲,追求奇異效果的怪誕表演。這種電影常由達達主義者拍攝或參加演出,如達達派美國攝影師M.雷伊在法國拍攝的象一系列抽象照片的《回到理性》(1923年),立體派畫家F.萊謝爾拍攝的表現物體和齒輪運動的《機器舞蹈》(1924年),克萊爾,R.導演的插在F.皮卡比亞編寫的一出芭蕾舞劇內、在演出幕間休息時放映的《幕間節目》(1924年),片中有雷伊、M.杜尚、皮卡比亞這些達達主義者的演出。此外,還有H.修梅特拍攝的《光和速度的反射》(1923年)、格萊米永,J.拍攝的《機械照相機》(1924年),因為他們都是表現抽象的物體,因此達達主義電影也被叫做「抽象電影」或「純電影」。1925年,達達主義電影為超現實主義電影所代替。超現實主義電影強調潛意識和心理分析,表現夢幻世界,追求詩意和強烈的效果。它和達達主義的電影都是一種反傳統的電影,不同處是超現實主義表現的對象由物轉向人,因此多少帶有故事情節。代表作有《貝殼與僧侶》(1927年,杜拉克導演),《一條安達魯狗》(1928年,布努艾爾,L.導演)、《一個詩人的血》(1930年,谷克多,J.導演)、《黃金時代》(1930年,布努艾爾導演)、《尼斯的景象》(1930年,維果,J.導演)、《諾讓——星期天的樂園》(1929年,卡爾內,M.導演)、《無糧的土地》(1932年,布努艾爾導演)。後 3部影片是超現實主義電影轉向紀錄電影的作品。
有聲電影的興起和1929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給予先鋒派電影以雙重的打擊。對白片出現以後,攝制影片的費用大大提高。沒有巨額資金,根本不可能攝制影片;另一方面,那些為放映先鋒派電影而開設的專門性影院也由於經濟危機、觀眾稀少而停業或改映有藝術性或有歷史趣味的外國影片。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終於不得不宣告結束。印象派,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影片的產生並非偶然,它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席捲整個歐洲的現代主義思潮在電影藝術上的反映,表現了人們,特別是知識分子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和找不到出路的苦悶。1918~1930年間法國電影的主流是商業性影片,有很多是從文學名著改編而成,文學名著知名度高,吸引觀眾,所以製片商競相攝制。被改編的作品不僅有法國本國的文學名著,而且有世界各國的文學名著。此時期最活躍的製片公司之一是電影故事公司,它專門攝制分集的古裝片(如《三劍客》)。另一方面,十月革命以後有一批俄國的電影導演和演員流亡到巴黎,組織製片公司,攝制了一些異國情調的俄國故事片。德、法合作製片也有很大發展。德國資本家用來自柏林、羅馬、維也納、倫敦、斯德哥爾摩等地的演員拍片,企圖以所謂「歐洲電影」來征服法國市場和歐洲市場;法國製片商則企圖用合資製片方式拍攝一些豪華的大場面影片,和好萊塢影片競爭。由於這些原因,在無聲電影的末期,法國電影愈來愈帶有世界主義的色彩。
有聲電影的發展 由於法國製片商對新興的有聲電影估計不足,使法國電影業受到有聲電影的沉重打擊。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和德國的托比斯公司乘虛而入,在巴黎設立了製片廠。派拉蒙公司先是製作由不同國家的演員演出的不同語言版本的故事片,後來又研製成功譯制對白的辦法,從而攫取高額的利潤。托比斯公司的作法比較慎重,它聘請法國的導演和演員來演出法國的劇本或改編的德國戲劇。它生產的影片數量雖不及派拉蒙公司,但質量超過了派拉蒙。面對這一局面,法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內市場,向民族製片業投下大量資本,終於迫使派拉蒙公司結束了在法國的業務。
法國早期有聲電影質量很差,是一些歌劇和游藝節目的紀錄。拍攝時,攝影機被固定在隔音的小木板房裡,結果使移動攝影完全消失。另外,由於聲音和對白是和人物形像同時錄在膠片上的,蒙太奇的效果也大受取制,致使電影藝術倒退了20年。所以許多影片導演起先都反對有聲電影。1930年克萊爾的第一部有聲片《巴黎屋檐下》一反常規,用了移動攝影、「音響運動」、「音畫分離」等方法,影片拍得很出色,在國內雖未引起注意,在國外卻備受推崇。克萊爾繼此片之後又攝制了通俗笑劇《百萬法郎》(1931年)、諷刺劇《自由屬於我們》(1933年)和表現法國國慶日情景的《七月十四日》(1933年)。這些影片都是在托比斯製片廠拍攝的。1934年攝制的喜劇片《最後的億萬富翁》,由於諷刺獨裁,被當時控制托比斯公司的戈培爾禁止上映。維果在1933年根據他對童年的回憶拍了《零分的操行》,因片中有小學生造反的鏡頭也被禁映了10年。維果的另一部有聲片《駁船阿塔蘭特號》(1934年)描寫駁船上一對夫妻的糾紛,被稱為是一部復活通俗性題材的影片。除克萊爾和維果的作品之外,在有聲片出現的最初 5年中攝制的影片很少有真正的藝術價值。3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使剛剛興旺起來的法國影片生產又趨衰落。1934年,百代-納登公司宣告破產,高蒙公司也債台高築,搖搖欲墜。
壟斷製片公司的垮台使獨立製片人獲得機會,導演在選擇題材和演員上享有較多的自由。1934年後,由於對電影劇本的注意,產生了一系列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在人民陣線運動興起後,又開始出現以工人和普通人為主人公的影片,如《托尼》(1935年,雷諾阿,J.導演)、《蘭基先生的犯罪》(1936年,普萊衛,J.編劇,雷諾阿導演)、《同心協力》(1936年,C.斯派克編劇,J.杜維威爾導演),這一切促成了法國電影的復興。1935年,以貝蓋爾,J.、克萊爾,R.、維果,J.、費代爾,J.、雷諾阿,J.,卡爾內,M.為代表,形成了一個稱為「詩意現實主義」的流派,在他們的影片中,夢或幻想與現實世界結合在一起,自然主義的文學傳統與浪漫主義或象徵主義的手法結合在一起,充滿詩意的畫面(特別是大自然的景像)和現實生活的景象或社會底層的生活情景結合在一起。對影片主題的重視,對人物性格的著意刻畫,使他們的影片常帶有深刻的社會含意。在技巧上,雷諾阿拍的《幻滅》(1937年)用了長焦距鏡頭。使遠景和近景同樣清楚,為以後景深鏡頭的流行開了先河。「詩意現實主義」一直延續到1945年。從1937年起,隨著戰爭陰雲的迫近,悲觀主義成為這一流派的特徵。如杜維威爾的《逃犯貝貝》(1937年)、《窮途末路》(1939年)、卡爾內的《霧碼頭》(1938年)、《北方旅館》(1939年)、《太陽升起》(1939年),費戴爾的《北方的法律》(1939年),它們的主人公不是以自殺告終,就是陷入可悲的失敗與絕望之中。大戰爆發前夕,法國影片中充滿一種宿命論的沮喪氣氛,但有些影片也帶有揭露資產階級腐朽生活的意義,如雷諾阿的名作《游戲的規則》(1939年)。
1939年法國淪陷後,戈培爾在巴黎設立了「宣傳總部」,創辦了「大陸製片公司」,控制了法國的影片生產。一些著名的電影導演與演員,如克萊爾、費戴爾、雷諾阿和迦本等人流亡國外,維希政府想要控制電影的企圖未能得逞,絕大部分電影工作者拒絕與佔領者合作。演員P.白朗恰爾,導演格萊米永、達更,L.、J.班勒維、貝蓋爾等秘密組織的「法國電影解放委員會」,在抵制合作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當時留在法國的電影工作者採取迴避現實,轉而從神話、偵探故事或歷史中尋找題材,迂迴曲折地表達愛國抗敵思想,如德蘭諾瓦的《帝國上校邦卡拉》(1942年)、卡爾內的《夜間來客》(1942年)、格萊米永的《天空屬於你們》(1944年)。1941~1944年拍攝的 200多部影片中,真正附敵影片僅10餘部。
大戰結束以後,好萊塢影片大量湧入法國,法國製片業又面臨危機。各地紛紛組織「保衛法國電影委員會」,呼籲議會採取拯救法國電影的措施,在公眾壓力下,1948年末法國政府宣布,提高法國影片的放映比額,恢復對美國影片輸入的限額,並對美國影片的放映課以附加稅,作為資助法國影片生產的一部分基金。議會在1953年 4月又通過另一個法令,授權全國電影中心建立「電影基金」(從徵收電影票附加稅籌得),用以資助本國影片的生產和電影院更新設備或擴建。在創作上,由於資金缺乏,1945~1950年仍沿襲戰前的作法,主要是拍一些低成本、模仿戰前成功的作品或好萊塢樣式的影片。如卡爾內的《夜之門》(1946年),Y.阿萊格雷的《昂維斯的黛黛》(1948年)、《如此美麗的小海濱》(1949年)、H.- G.克魯佐的《巴黎警察局》(1947年),奧當-拉哈,C.的《魔鬼附體》(1947年)等。戰後 5年間法國生產的影片絕大部分是一些脫離現實生活、描寫過去時代的虛構故事片,但製作精美,富於詩意。
1950年以後由於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電影資助法的實施,製片業漸趨興旺,長片的年產量保持在 100部以上,其中國際合製片(主要是和義大利合制的影片)占著相當大的比例,在創作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影片日漸增多:其中著名的有《禁止的游戲》(1952年,R.克雷芒導演)、《逃亡者》(1955年,J.P.勒‧夏諾阿導演)、《橫越巴黎》(1956年,奧當-拉哈導演)、《死刑犯的越獄》(1956年,R.布萊松導演)等。此時期還出現了一些批判性的社會片,如卡葉特,A.導演的《伸張正義》(1950年)、《黑色檔案》(1955年)、《我們都是殺人犯》(1952年)和《洪水之前》(1954年)等,此外還有勒‧夏諾阿的《沒有留下地址》(1951年)、阿萊格雷的《中堅力量》(1956年)。根據法國著名文學作品或民間故事改編的影片有克里斯興-雅克的《鬱金香方方》(1952年,中國上映時譯《勇士的奇遇》)、奧當-拉哈的《紅與黑》(1954年)、德蘭諾瓦的《巴黎聖母院》(1956年)、克雷芒的《謝爾蕙斯》(1956年)。此外還有克萊爾,R.回國後拍的《魔鬼的美》(1950年)、《夜來香》(1952年)、《大演習》(1955年)、《百合門》(1957年),雷諾阿,J.回國後拍的《法國康康舞》(1955年)、《艾倫娜和她的男人們》(1956年),卡爾內的《海港的瑪麗》(1950年)、《朱麗葉或夢的關鍵》(1951年)、《梯麗莎‧拉更》(1953年)。喜劇片有J.塔蒂自編自導自演的《於洛先生的休假》(1953年)、《我的舅舅》(1958年)。
在此時間,法國的故事片,大多質量平庸。製片商固守商業片的老套作法。導演常常被迫接受他們不想拍攝的題材,結果是大導演、名編劇、大演員,卻很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年輕一代,要想在電影界有所作為更難。這時,法國影壇上出現的「新浪潮」沖擊了這種局面,並對世界影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新浪潮及其餘波
「新浪潮」是指從1958年興起於法國的新一代電影導演的電影觀念和在這種觀念下涌現出來的一大批影片,這批導演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做過多年導演助手及拍過短片、具有專業知識的電影工作者,包括雷乃,A.、馬爾凱,C.、馬勒,L.、P.卡斯特等。二是《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家們,即所謂「電影手冊集團」,包括A.阿斯特呂克、戈達爾,J.-L. 、特呂弗,F.、夏布羅爾,C.、G.弗朗敘、羅梅爾,.、里維特,J.等。這些人沒有共同的綱領,並不組成一個流派,唯一共同點是他們都反對傳統電影的作法,強調電影是一種個人的藝術創作,要求電影從傳統藝術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們繼承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作法,不用攝影棚,不用電影明星,使用輕便攝影機,用非專業的或不出名的演員在實景中拍片。這種作法主要是由於拍片資金不足所決定的,在他們的影片獲得成功後就被逐漸放棄。「新浪潮」電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主要是表現個性,有的是導演個人的經歷,如特呂弗,F.描寫他的童年的《四百下》(1959年)、成年後戀愛的《二十歲的愛情》(1962年)、服兵役生活的《裝病躲差的士兵》(1961年);有的是導演所熟悉或感興趣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寄生者或歹徒的生活和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如夏布羅爾,C.的《漂亮的塞爾日》(1958年)、《表兄弟》(1959年),馬勒,L.的《情人們》(1958年),戈達爾,J.-L.的《精疲力盡》(1960年)。在表現方法上,他們拋棄傳統的電影手法(倒敘、反打鏡頭、背景放映法、劃入劃出、疊化等),打破傳統的影片樣式和戲劇演出概念,廣泛使用短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和從人物背後拍攝,畫面具有相當的真實感。他們也使用長時間的搖拍、長鏡頭、空格、鏡頭搖晃顫動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們的影片節奏快,切割頻繁,鏡頭直接跳接。出身於《電影手冊》評論家的導演們信奉巴贊,A.的理論。
「新浪潮」歷時不長,1962年後漸趨衰落,它的導演有的走上商業性電影的老路(如夏布羅爾),有的轉向「作家電影」或「真實電影」(如雷乃,A.、馬爾凱,C.),有的標新立異,企圖全盤否定傳統的電影,創造一種新電影(如戈達爾)。但總的說來,「新浪潮」對法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都有很大影響。
「作家電影」是「新浪潮」中產生的一個流派。由一些趣味相投的短片導演和文藝作家組成,其成員有雷乃,A.、A.瓦爾達、馬爾凱,C.、羅伯-格里耶,A.(「新小說」派作家)、杜拉斯,M.(「新小說」派作家、戲劇作家)、A.迦蒂(新聞記者、戲劇作家)、H.科爾比(戲劇與散文作家、音樂家)。他們的共同點是把電影看作為一種加強文學的表達方式。他們在製片上常互相合作,如雷乃替瓦爾達的《短岬村》(1955年)剪輯,馬爾凱參加雷乃的短片《雕像也在死亡》(1953年)的編劇工作,杜拉斯為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年)和科爾比的《長別離》(1961年)寫作劇本,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年)由羅伯-格里耶編劇、科爾比剪輯。除上舉影片之外,「作家電影」的作品還有杜拉斯編劇並導演的《她說要摧毀》(1969年)、《印度之歌》(1975年),羅伯-格里耶編導的《不死的女人》(1963年)、《橫越歐洲的快車》(1966年)。「作家電影」的導演們重視劇本和導演手法,注重細節的描寫,探索人的內心世界,在人們對戰爭的災難、原子彈的威脅和對世界的荒謬反應中尋找題材。在表現方法上他們運用意識流的手法和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經常用大特寫和閃回打亂時間順序,把過去和現在、現在和回憶、現實和幻想滲合在一起,沒有敘事的邏輯和完整的故事,影片情節撲朔迷離,意義曖昧不明,讓觀眾置身於觀察員的地位,自己去作判斷。
「真實電影」是紀錄電影的一個流派,創始者是人種學家盧什,J.,成員主要是一些紀錄片導演。他們繼承美國弗拉哈迪,R.和蘇聯維爾托夫,.的傳統,主張電影應表現處於社會中間的普通人的生活,紀錄真實的社會現象,抓住生活的瞬間。他們採用輕便的攝影機,微型錄音機,到街頭或事件發生地點拍攝影片,或者用采訪的方式到要訪問的人的家裡或工作場所,向他們提出問題。盧什,J.曾於1958年在非洲象牙海岸(象牙海岸)用真人在實地即興演出的方法拍攝《我是一個黑人》,描寫一個參加過越南戰爭的碼頭工人的貧窮潦倒的生活,1959年拍攝《人類之塔》,表現一個中學里黑人學生與白人學生之間的友誼。1961年他回到巴黎,拍了《一個夏天的故事》,用訪問的方式表現巴黎市民對自己的生活,對阿爾及利亞戰爭、剛果獨立等問題的看法。馬爾凱,C.模仿盧什的作法,在1963年拍了《美麗的五月》,用訪問和插入新聞片鏡頭的方法表現阿爾及利亞停戰協定簽字後法國社會各階層的精神面貌。這兩部影片被譽為「真實電影」的代表作。還有一些導演用「真實電影」的方法拍攝故事片,如F.雷興巴什導演的表現拳擊手阿伯杜拉葉‧法耶艱難經歷和孤獨生活的《傷心人》(1961年,由法耶本人演出)、讓‧埃爾芒的《邪路》(1962年)、J.羅齊埃的《再見,菲律賓》(1962年)。「真實電影」由於故事簡單、製作粗糙,商業上不成功,1966年後就趨消失,但它的拍片方法卻為很多導演所採用,1968年「五月風暴」中興起的「戰斗電影」實際上就是「真實電影」的直接繼續和發展。在席捲全國的政治風潮中出現了一些製片小組拍攝群眾遊行示威、學生罷課佔領學校、工人罷工佔領工廠的紀錄片。戈達爾在「五月風暴」中提出一套「電影革命的理論」,宣稱他信奉「電影眼睛」派創始人維爾托夫,他提出「為了攝製革命的電影,首先應對電影進行革命」的口號,認為革命的電影應同資產階級的藝術觀念徹底決裂。創造新的表現方法來喚起觀眾的批判意識和獨立思考。從1958年到1972年,他的製片小組拍了10部影片,除《一切順利》(1972年)外,其餘都沒有故事情節。對戈達爾的這些影片和理論,影評界褒貶不一。
上述這些電影藝術家的探索,一方面豐富了電影的表現手段和電影理論,另一方面也使一部分影片嚴重脫離廣大觀眾的要求,刻意追求新奇,因而遭到失敗。與此同時,一些老導演雖然在新的觀念的影響下也拍了一部分難以理解的影片,但還是創作了一些手法新穎、頗受觀眾和評論界好評的影片,如布努艾爾的《資產階級謙恭的魅力》(1972年)、《自由的幽靈》(1974年)、《慾望的隱晦目標》(1977年),布萊松的《幻想家的四個夜晚》(1971年)、《大概是魔鬼》(1977年),雷乃的《天命》(1976年)、《我的美國叔叔》(1980年)等。
額
你要看的話看華爾街之狼
尺度之大無法想像
不過是好萊塢提名的電影,還不錯。然後還有斷背山。很經典的。另外還有阿黛爾的生活。也是不錯的電影、不過是法國的。最後還有大開眼界。
Ⅲ 煎餅俠電影票預售fhgghgggggggg反過好好改革和法國警方higigi姑姑姑u固化改革還沒
高清沒,TS的有。
打造中國超級英雄 大電影《煎餅俠》定檔2015.7.17
雲集幾十位當紅明星的全民爆笑喜劇《煎餅俠》殺青,2014年11月25日在京舉行定檔發布會,宣布2015年7月17日正式上映,中國超級英雄正面對決好萊塢超級英雄。發布會上,大鵬攜主演袁姍姍、柳岩、尚格·雲頓聯袂出席,並揭幕影片先導海報。集本片編導演於一身的大鵬現場挑戰尚格·雲頓絕技「一字馬」,而尚格·雲頓也現學「二人轉」。席間,主創還分享諸多拍攝細節,大鵬介紹,《煎餅俠》連拍50多天大夜戲,可能創造華語電影一項記錄。他還透露,戲里他和柳岩四度搭檔,柳岩經紀人還在片場主動要求加吻戲。
Ⅳ 買電影票,各種語言版本什麼意思國語,英語,原版。
比方說一個法國電影,國語版就是中國人配音 英語版就是配音是英文 原版就是裡面的人物講的法語
Ⅳ 電影票房只的是電影票的張數還是買的錢呀
票房當然是算錢了,不過要注意的是單位,港元、美元、英鎊等等等等
雖然法國和韓國的電影排行是按觀影人數來算,但最後總計的時候還是會算錢的總收入的
Ⅵ 北京法國文化中心的電影票一定要當天去買嗎,還是可以提前幾天去買
就我好幾年前在北京法盟的情況 那個電影中心每次去都沒坐滿過 我都是到了直接買票進去的 需要提前買么 還專門跑一趟多麻煩
Ⅶ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嗎值得去電影院區看的大神們幫幫忙
我推薦些給,以下是09年排行的,希望你會喜歡!! 《2009年度喜劇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53.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2009年點播數據和用戶好評度綜合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猖狂的賽車》(點播第1、2集)搞笑的情節、風趣的台詞令本片成為2009年國內影壇最成功的喜劇片。 2、《宿醉》史上最猖狂的醉後事件,從頭笑到尾,無間隙愉悅。 3、《海盜電台》從冷風趣到下三路英式笑話隨處可見,光是幾處帶點葷味的段子都可以把觀眾搞得樂呵呵,精心挑選的幾十首搖滾金曲赤裸裸的誘惑搖滾迷。 4、《重回十七歲》如果你有機會重返青春,會重新做一些選擇嗎。 5、《流浪狗之家》聰慧仁慈的孩子們和可愛機靈的狗狗,帶給你溫馨和激動。 6、《我的廢墟生活》絕對輕松,絕對溫馨,甚至毫不煽情,卻毫無預警地,一擊而中。 7、《僵屍之地》僵屍也淘氣,從頭笑到尾。 8、《博物館奧妙夜2》比第一集更猖狂,每個角色顛覆傳統,讓人捧腹大笑。 9、《夜店》一個環環相扣的故事,無數輕松而聰慧的「笑段」, 「笑果」比預想壯大。 10、《壓榨》生活需要這樣的喜劇來滋潤。 . 《2009年度動作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61.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2009年點播數據和用戶好評度綜合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十月圍城》2009華語影壇最強製作。 2、《新宿事件》真實的反響了偷渡到日本涉黑中國人的生活,導演刻畫出的一幕幕男人間情義,令人動容。 3、《暴力街區2:終極》延續第一部流暢的跑酷動作風格,節奏明快,配樂也是很大的亮點。 4、《颶風營救》退休老特工千里救女,干凈利落的動作風格,讓觀眾大呼過癮。 5、《葉問》近年來最好的香港工夫電影。 6、《賽車風雲》速度感超強的「汽車動作片」。 7、《意外》開場驚艷,情節精彩,奇特的電影氣質與運鏡伎倆。 8、《守望者》它沒有了好漢主義,取而代之的是虛無、焦慮與失落,它不再是正邪分明的善惡大戰,而是處在邊沿,勉強稱得上好人的人與更糟糕的人的奮斗。 9、《黑夜傳說前傳:狼族再起》單純的情節,殘暴的打鬥,完善的視覺效果沖擊觀眾眼球。 10、《復仇》:安靜畫面下的暴力迸發,慢節奏的敘事畫面和男人間游戲般的生逝世情義,香港導演為法國人上的一道東方大餐。 . 《2009年度愛情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56.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暮色2:新月》足夠帥的帥哥,足夠美的美女,足夠俏麗的場景。 2、《愛有來生》聊齋式的人鬼戀與輪回,浪漫纏綿。 3、《朱莉與朱莉婭》兩段溫馨無華的生活,同一種積極自負的態度。溫馨四溢,妙趣不斷。 4、《和莎莫的500天》結構新鮮,色彩與細節處理很有情調、浪漫,台詞有諷刺意味的小樂趣,看完後耐人尋味。 5、《假結婚》悍婦帥哥,裸體碰撞。 6、《其實你不懂他的心》未婚大齡MM都應去看看。 7、《尋找伴郎》愛情、友誼分不明確,一部妙趣橫生的嬉皮士逗玩直男喜劇,太有意思了。 8、《醜陋事實》下半身動物男人與只愛浪漫愛英俊的女人會怎樣。 9、《很想和你在一起》足夠純情和狗血的高中愛情故事。 10、《保持愛你》解讀各式愛情。 . 《2009年度劇情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55.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2009年點播數據和用戶好評度綜合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不能沒有你》描寫官僚作風殺人的寫實影片,傳說馬英九觀看完亦激動落淚,本片包攬金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4個獎項。 2、《建國大業》雲集170餘位明星票房超過4億元國民幣創造了國產電影的票房新紀錄。 3、《弱點》由真人故事改編,令萬千影迷激動的勵志類影片。 4、《白絲帶》本片獲2009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大獎。 5、《風聲》2009年最具票房號召力的華語電影之一,口碑票房雙豐收。 6、《預言者》一個老大的成長史,簡潔流暢,干凈利落,法國人拍出了近年來最好的黑幫片。 7、《天水圍的夜與霧》以轟動一時的2004年金淑英一家滅門慘案為題材,延續許鞍華歷來對社會現象的女性關心。 8、《守法國民》諷刺當代美國司法制度的暴力電影。 9、《大眾,之敵》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一個搶遍了美國中西部銀行的超級江洋大盜的故事。 10、《壞中尉》赫爾佐格式警匪片,鏡頭語言很棒,尼古拉斯凱奇表現依然神勇。 . 《2009年度恐怖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51.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2009年點播數據和用戶好評度綜合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孤兒》高潮不斷,結局出來讓人大呼過癮,被數萬影迷評為今年最佳可怕驚悚片。 2、《電鋸驚魂6》延續前五部劇作風格,精巧的劇情,誇張的血腥。 3、《逝世神來了4》殺人花樣翻新,環環相扣,讓你感受心跳飛奔的壓抑。 4、《墮入地獄》將心理懸疑和駭人場面聯合得十分精彩的佳作。 5、《靈動:鬼影實錄》手提式DV拍攝而成,懸疑和可怕氣氛營造的很成功,DV拍客的夢幻之作。 6、《太平間鬧鬼事件》真實故事改編,親情緒人,作風寫實,懸而未決,畫面極具沖擊力。 7、《末日病毒》病毒的侵襲,人性的考驗。可怕的是病毒,還是人心人性? 8、《鬼亂5》既讓你嚇到捂眼,又讓你笑到崩潰。 9、《魔屋》打鬥場面夠虐,劇情緊湊。 10、《厲鬼將映》劇情亦真亦假,節奏鮮明,情節反轉,畫龍點睛。 . 《2009年度戰爭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49.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2009年點播數據和用戶好評度綜合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無恥混蛋》當法國人不講情義,美國人不講人權,德國人不講原則,英國人滿腦漿糊,猶太人大開殺戒,希特勒就逝世了。 2、《南京!南京!》戰斗就是異族的文化在我們的廢墟上舞蹈。 3、《拉貝日記》一個德國人的視角拍出的,形象地再現了拉貝建立南京安全區的始末。 4、《護送錢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一個不流於情勢的簡略儀式,對於喚醒群體意識很重要。 5、《沂蒙六姐妹》故事流暢,畫面很美,情緒質朴,細節到位,是個值得一看的主旋律電影。 6、《不懼風暴》告訴你一個有血有肉的英國前首相,醉鬼丘吉爾在二戰中的工作與生活 7、《刺殺希特勒》緊湊的情節,再現當時二戰德國的一場政變。 8、《赤壁下》(點播第8、9集)草船借箭、蔣干盜書、借東風、火燒赤壁、鏖戰曹營,感受當年赤壁大戰。 9、《鬥牛》(點播第10、11集)作為今年優良的國產影片,讓男主角黃渤獲得金馬影帝。 10、《反抗軍》一個關於大屠殺中猶太人如何奮力生存下來的感人故事。 . 《2009年度科幻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50.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2009年點播數據和用戶好評度綜合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阿凡達》讓眼睛去旅行;新式特效影片升級到環保影片,真實的反響了現代的電影技巧和人類的現狀。 2、《第九區》導演借用了大師的創意,用精彩的劇情,完善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關於歸屬感的故事。 3、《月球》俏麗的原創故事,懸疑波折的情節,高屋建瓴的內涵,宏大敘事的野心,榮獲愛丁堡電影節最佳英國電影獎。 4、《變形金剛2》(點播第4、5集)完善的商業片。 5、《2012世界末日》(點播第6、7集)視覺系電影,一流的場面,災害題材的巔峰之作。 6、《星際迷航》(點播第8、9集)宇宙場景的廣角、星艦的局部特寫、戰艦的星際對決、黑洞造成的星球坍塌等等特效場面目不暇接又與劇情切合完善,讓人不得不贊嘆電影的精巧。 7、《特種部隊》(點播第10、11集)精準的節奏、立體的人物、奧妙的懸念完成了一部堪稱教科書式的傑作。 8、《金剛狼》華麗空洞的獸性勃發。 9、《終結者4》一個新的傳奇人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人。 10、《哈利波特6》(點播第14集)攝影、配樂、藝術領導、表演等都有奧斯卡級驚人施展。 《2009年度動漫片類十部最佳影片》 http://www.yoylive.com/content/?7057.html 本站根據YOY影視( www.yoylive.com )2009年點播數據和用戶好評度綜合評選出此類型片中最優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觀賞,並祝大家新年快活! 1、《飛屋環游記》一個溫馨奇特的故事讓人歡笑又激動。 2、《冰川時代3》緊張刺激的劇情加上搞笑的橋段,一個很可愛的冒險故事。 3、《瑪麗和馬克思》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孤單的角落,那麼這部影片讓你品位孤單。趣味睿智的台詞,內容很具深意,令人沉思。 4、《鬼媽媽》逐格動畫的懷舊作風,有一些溫馨幸福,也有一點陰森可怕。 5、《機器人9號》新鮮的表現情勢,奇特的動畫作風,其同名短片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6、《大戰外星人》妙趣橫生,依然是夢工廠動畫的招牌惡搞作風。 7、《美食從天而降》天上真的掉餡餅了,奇思妙想的內容讓人歡笑。 8、《51號星球》用一個特別的視角看外星人。 9、《麥兜響當當》一隻仁慈可愛的笨笨豬帶給你的純摯和溫馨。 10、《阿童木》有場面、有笑點、以及眾多經典人物。
Ⅷ 為什麼中國電影票比國外貴
按匯率算的話, 也不便宜啊,可能美國便宜吧。這里電影我們是25歲以下青年票,半價吧,都是7、8歐這樣,3d眼鏡1歐。我覺得一般大片去電影院看的人多,相對每個賺的少,而文藝類看的少,每個賺的多些。國外影院各種片都有,但是中國放映的外國片都是3d動作大片,因為相比國人不會願意經常花百把塊去看個文藝片(比如像<藝術家><國王的演講>這類國外票房極高的片,國內據說票房很是慘淡),所以這些得卯足勁賺錢。
還有就是分成問題。國內很多大片是「分賬進口」,即不購買外國電影版權,影片在國內放映的票房屬於外國電影公司,但給國內電影放映機構分成。還有在國內上映的「分賬進口」電影宣傳費用由發行方承擔,而國外一般是由放映方承擔。還有國家瓜分的那所謂基金,所以不高點咋賺錢。
至於硬體,國外影院硬體哪裡好了啊,巴黎是真的沒有很好。其它國家不知道,感覺日本和棒子國可能很好吧。不過國外影院普及率高,再小的城市都有,但中國因為有盜版和下載,小城市電影院怕虧本的啊親,不過現在好些一些城鎮在大力推廣影院,作為城市基建項目。
還有上映時間問題,有些好萊塢大片法國上映比中國還遲啊,不過上映的數量比中國多而已。我記得少年派法國就好晚,國內大家都說透了這里才上。和美國比,咱的確有差距,不過得看的咱這不逐年好轉么。越來越多全球同步了已經。
Ⅸ 林更新為何要送一千張電影票
2018年世界盃7月15日晚在俄羅斯落幕,最終以法國隊奪冠告終。某品牌承諾法國隊奪冠就給購買的用戶退全款,而林更新則是該品牌代言人,法國隊奪冠後,該品牌官微宣布退全款啟動,而林更新則在微博下調侃說「老闆,請問還有可能續約嗎」。
接下來就看林更新這1000張電影票怎麼兌現了,因為數量太大,林更新不太可能用抽獎的方式,更有可能是在電影上映之後包場,找一個稍大點的影廳,一場200人,那麼5場就能把1000張票送完。
Ⅹ 兩個人 去法國巴黎旅遊一次要多少錢,大概半個月,
一、說說巴黎人的「住」 巴黎的住房昂貴,市中心的富人區,房價一般在平均7000歐元以上1平米,其中還有中介和公證等手續費用,約占房價的100分之5左右。巴黎市一般的區域或遠郊房價也要4000歐元1平米。這一點,可能全球通用,就是決定房價的主要因素是其地點、環境、交通、設施等因素。 法國的租房者佔法國總人口的100分之40左右,租費1平米平均在20歐元以上,也就是說一套20平米的單間公寓,房價每月也要400歐元左右,其中並不包括水、電和雜費等。 巴黎的旅館檔次不一,最豪華的旅店,比如利茲飯店,價格極為昂貴不說,還不是誰想住就能住。這類旅店要看客戶的身份、職業、最後再看收入,沒有高檔身份與很高的社會地位,只有錢是不能在這里住的。法國一般旅館二星和三星的比較多,裝飾典雅,干凈舒適,房間一般都不大,價格倆人間60歐元以上,不包括早餐。 相對連鎖酒店就便宜一些,比如IBIS等國際知名的連鎖旅店,都設在環線或城市周圍。雙人間每晚48歐元左右,周末因為顧客多還會貴一些。除此之外,中國人開的旅館相對便宜不少,價格在一個床位18歐元左右。環境和條件會差一些,最好的就是伙食是中國菜,比較可口,因此中國旅行團往往在這里居住。 二、講講法國人的「穿」 法國服裝,引領潮流。巴黎是世界時裝之都,每年有無數的服裝展示會,這些展示會一般商業味較濃,重在宣傳服裝品牌和預示流行趨勢,對於服裝的賣點倒是不甚在意。在貴族城堡和私家別墅也會有小型的服裝展示會,那是設計師有的放矢,給名媛貴婦,貴族紳士專門設計服裝的場所,衣飾大多為定做,價值不菲,非一般人所能望及。 法國的老百姓,平時買衣服比較謹慎,按法律規定,法國每年1月和7月有兩次大減價,每次持續5到6周,法國老百姓大都在此期間購買服裝衣物。這兩次減價為了讓利於民,因此避開旅遊高峰期,減價的商品首當其沖就是服裝。法律規定任何打折的商品不但要標上處理的價錢,還要必須標上原價,不可以在打折前突擊漲價,如果遇到這樣混水摸魚者會重罰。 減價期間,第一周時商品減一次價,第二周後在此基礎上再打折,最便宜能減至2或3折。因此法國人常常提前逛街,看好自己喜歡的商品,在打折那一天等在商場門口進去。很多商場門口,尤其是像拉法耶特和春天等大商場這時總會排起長龍。法國現在大多數服裝都是「中國製造」,當然最高檔的服裝還是「法國出品」。 三、世界美食,法國第二 法國人曾經這樣說,中國美食世界第一,法國美食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法國人和中國人一樣,以食為天,以食為趣,所以法國有很多中餐館。 現在,法國人最愛飲的是紅茶、綠茶、花茶和沱茶。飲紅茶時,習慣於採用沖泡或烹煮法,類似英國人飲紅茶習俗。通常取一小撮紅茶或一小包袋泡紅茶放入杯內,沖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鮮雞蛋,再加糖沖飲的;還有流行飲用瓶裝茶水時加檸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還會在茶水中摻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涼的雞尾酒飲用的。法國人飲綠茶,要求綠茶必須是高品質的。飲綠茶方式與西非飲綠茶方式一樣,一般要在茶湯中加入方糖和新鮮薄荷葉,做成甜蜜透香的清涼飲料飲用。法國是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他們是很講究吃的,而且捨得花錢。在餐飲中,他們對於遜色的菜,是不願意接受的。法國人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據有關資料介紹:法國人均每年要喝75升葡萄酒。另外法國人對菜餚和酒的搭配也很有講究。他們認為:飯前一般要喝度數不高的甜酒,習慣稱之為「開胃酒」;吃飯時要喝不帶甜味的葡萄酒或玫瑰酒;吃肉時一般喝紅葡萄酒;吃海味時喝白葡萄酒或玫瑰酒;飯後要喝一點兒帶甜味的「消化酒」;每逢宴請還要喝香檳酒,以增加席間歡樂的氣氛。法國人非常喜歡中國菜餚。僅首都巴黎有中餐館2600多家,佔全市餐館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市內每隔幾百步就有一家中國飯店,在對米歇爾街口就聚了80來家。法車著名的飲食評論家、飲食雜志主編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