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局的女兵
電漫影緬拍麥得很版有台動蛛作偵喜一劇的味鹵道小,俱德弛·芬瘩斯饋的演喜出依閉然是攢誇張余得刪十艷分逗研樂驕。《警披察傷系列扒電影》另外幾酷部鍺分便別狗講述呂貨道維克未愛上判了慈上村司夫撼人(金《警察蔚結虎婚宵記》褲)魚、燼四個美悅麗聰搞明的濾女芽警加入叢攪局(譴《賬警呀察籌局的女澀兵傷》札)、流呂道蚜維蓖克退坷休後員不蔬甘寂蠢寞而舊地賊重遊(兔《退些休警察》顏)、爽外依星以人攜化裝鍋為勻平僵民操與警察姓作狙對諺(鍾《幀警浙察智斗洶外彥星症人》鮑)、廢呂道叭維粉克峙與訪同芹事、女螞兒大鬧漢紐莢約悼(拐《警膛察在紐約》宅)帥。
㈡ 法國電影!!
一 導演 呂克·貝松 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是在法國拍攝而已。父母親都是水上運動的高手,母親還是潛水教練。青少年時,他夢想成為海洋、海豚專家,但是因為一次潛水意外,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願望,轉向電影,17歲高中未畢業便進入高蒙電影公司任助理,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後,回國後擔任副導演。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導演作品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提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編劇作品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 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二、導演 雅克·貝漢
英文名: Jacques Perrin
性 別: 男
生 日: 1941-07-13
星座:巨蟹座
角 色:編劇,導演,演員
同為喜劇演員的父母似乎賦予了雅克·貝漢天生的電影天賦。1960年加入電影業後,開始了他在電影領域的豐富經歷。1966年,由於主演《男人的一半》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獅獎。在此後的20多年裡,他先後擔任了《Z》、《專門通道》、《生命之外》、《喜馬拉雅》等影片的製片。2001年,由他導演、編劇、製片的《遷徙的鳥》宣告了一位紀錄片大師的誕生。 對於雅克·貝漢來說,紀錄片為他贏得了另一種不可替代的聲譽(30年前,他曾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員)。
演員作品
Enfer, L' (2005)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2004)
深藍 Deep Blue (2003)
狼族盟約 Pacte des loups (2001)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Rien que des mensonges (1991)
《天堂電影院》(1989)
Année des méses, L' (1984)
Raoni (1978)
蟹鼓 Crabe-tambour, Le (1977)
Home Sweet Home (1975)
Blanche (1973)
大風暴 Z (1969)
柳媚花嬌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Les (1967)
處女作 Compartiment tueurs (1966)
半個男人 Uomo a metà, Un (1966)
三一七小隊 317e section, La (1965)
家庭日記 Cronaca familiare (1962)
導演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編劇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三、著著國著名喜劇大師雷諾勃拉姆
主要作品《虎口脫險》《大飯店》《在樹上》《浪尖上的美麗》等
他的法語名字是 Louis de Funès, 翻譯成中文是路易·德·費內斯,但不知為什麼習慣上都叫他雷諾勃拉姆。
過去那些老一代喜劇明星們,與其他演員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論他們扮演過多少個不同的角色,留在觀眾心中的卻永遠是一個模樣,彷彿他們天生就是如此。像勞埃德永遠是戴著小圓眼睛弱不禁風的樣子,基頓則總是拉長這一張木無表情的臉,還有瘦勞萊與胖哈苔,卓別林就更是讓人過目不忘……
而喜劇大師路易·德·費內斯,觀眾則會想到那個矮小暴躁、小眼睛大嘴巴的禿頂法國小老頭。就算他在《虎口脫險》中穿起寬大的德國軍裝、戴上蓋到眼睛的鋼盔,也還是那副模樣。《虎口脫險》在我國公映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多年來觀眾通過電視一遍遍重溫這部佳作,其中很多精彩的對白直到現在還會時時在耳邊響起。這既要歸功於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藝術家們,也與片中演員的精彩表演是分不開的。其實在我國共映的由費內斯主演的最早的影片是《瘋狂的貴族》,但遠不如《虎口脫險》那樣深入人心。因為此片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並使費內斯成為公認的法國頭號喜劇演員。
費內斯生於1914年,年輕時干過手工匠、會計之類的工作,這段生活為他後來的表演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舞台劇中擔任喜劇配角,又為他磨練演技創造了機會。雖然從1945年他就已涉足影壇,但一直演配角,直到1957年他43歲時,才成為主角,這時他已經是那個「法國小老頭」的模樣了。在他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許多不同職業、不同時代的人物,但人物性格卻始終如一。他通過誇張的形體動作和表情,生動地刻畫出了法國市民階層的典型性格:善良熱性卻又自私多疑、精明能幹卻又狡猾多變。
除了《瘋狂的貴族》、《虎口脫險》兩部片子外,費內斯還有三部電影曾在我國公映:在《總統失蹤記》中他扮演尋找總統的餐廳老闆,在《歡喜冤家》1中他扮演唯利是圖的工廠主;而在《好漢還是孬種》2中他扮演的美食家,在該片結尾處失去了味覺,僅能靠眼睛來品評一杯酒,表演時費內斯表情嚴肅,目光炯炯地盯住杯中酒,滔滔不絕地說出酒的質量、產地,臉上不時閃過一絲滑稽的自負,絕好的展現了他的表演功力。他的名作還有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拍攝的警察系列片,從第一集《聖·特魯佩斯的警察》到最後的《警察與女兵》公拍了6集。聖·特魯佩斯本來就是法國的旅遊區,被當作片中外景的那個警察局因此成了新的旅遊景點。這套系列片在我國主要是以錄像帶的形式與觀眾見面的。
1983年,他因心臟病發作去世,死前正准備主演影片《鱷魚》,該片的拍攝從此被擱置,因此費內斯是無人可以取代的:他不僅在銀幕上令人捧腹,在拍片現場也總能讓工作人員和圍觀的人大笑不止,這樣的一個人,就算在自己的葬禮上可能也想聽到人們的笑聲
四姓名:讓-保羅-貝爾蒙多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33.04.09 英文名:Jean-Paul Belmondo
星座:白羊座 血型:
嗜好: 身高:180cm
國籍:法國 籍貫:
作品:《精疲力盡》《小丑奇謀》《二者必居其一》
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PAUL BELMONDO),1933年4月9日,讓·保羅·貝爾蒙多生於巴黎的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雕刻家,母親是畫家。年紀稍長,他對藝術的興趣日趨濃厚,並考入音樂戲劇學校進行專門學習。195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該校畢業後,曾隨地方業余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同年,開始涉足影壇,並成功地主演了現代派導演讓·呂克·戈達爾攝制的「新浪潮」影片《精疲力盡》(又名《喘息》)。在影片中,他維妙維肖地扮演了一個偷汽車、槍殺警察、追逐少女的流氓而在法國影壇一舉成名。
他的戲路很開闊,文戲武戲,悲劇喜劇都同樣在行。是當時歐洲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並走紅了幾十年,是銀幕上的常青樹。他的演藝生涯是法國電影的一個縮影,他塑造的形象代表著法國人的面孔。
㈢ 法國電影<最後一天>到底想說什麼
這是一部很美的電影 無論是音樂,鏡頭還是演員,都很美。但同時這也是一部很痛苦的電影。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自殺,這里的自殺不是僅指片子里Simon的自殺,是泛指。
在海岸邊木頭房子長大的男孩Simon,缺乏愛更想得到愛,他的孤獨和沉默,都是一種自衛。就像很多家庭健全的人不能體會到單身家庭的苦楚,即使看了本片,你仍不能理解那種渴望愛的孤獨。片中的Simon,在家裡能對姐姐說些極為刻薄的話,也知道自己在父親的眼中得不到重視,只有母親對自己極盡呵護。父親應該知道Simon並不是自己的兒子,因為當時失去了第一個兒子後已經明確拒絕了母親的要求。但是父親是愛母親的,當母親賭氣離家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對妻子不能割捨的愛,即使知道她又再次出軌,還是原諒了她,也原諒了她的兒子,他名義上的兒子。
Simon是壓抑的,因為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能一直以為父親對自己的偏見是由於哥哥的死亡。他更因為自己的性向而苦惱,很多人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我認為Simon可能是bisexual,但是最開始他是喜歡男性的,這點從Simon偷入Mathieu的房間,聞著Mathieu的味道在他床上自慰可以看出。但Simon漸漸的在接觸Louise後也開始有了感覺,當然這種感覺可能最初源於嫉妒,在開始接觸Simon的時候是沒有的,當Louise在火車向Simon故意借煙的時候,Simon是沉默的,氣氛是尷尬的,當Louise初與自己同床共寢的時候,也是無動於衷,作為一個正常的法國男人,一般的情節里都會發生XXX吧……當然片中給出了很多徵兆來暗示Simon感覺的變化和特徵,法國人確實很擅長心理描寫。
最後的自殺,其實是順理成章。在心愛的男人和女人都離開自己以後,Simon心中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疑問,就是為什麼自己的不到愛,無論是Mathieu,Louise還是姐姐父親。他們都似乎迫不及待的離開自己,卻在離開的時候表示了對Simon的愛。在送母親的時候,母親告訴了自己一切疑問的真相,那個叫做Marc Bromberg的素未謀面的男人,才是自己真正的父親。
送走母親,Simon迫不及待的到Grand旅館去見Marc,可是卻被告知此人已退房,不甘心,又回到旅館,「對不起,又是我」。20年的離棄,卻在幾個小時的時間里,擦肩而過,只能遠遠的看著Marc曾經住過的窗口,可是卻得不到這份遲來的父愛。
回到家中,找出Louise的紙條,姓氏是Bromberg,其實Louise開始就說了自己的母親去世,父親是作家,Simon終於明白了Louise不能和自己做愛和戀愛的原因,自己愛的都是不能愛的人,這又是何其痛苦。
用鏡頭去記錄美是留住美得一種方式,Simon的專業是藝術,他只能用畫筆和鏡頭去留住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然自己幾乎是一無所有,還背負著莫名的仇恨。最後,用鏡頭記住自己,這將是自己最傑出的傑作。
來自影評。
㈣ 求一部法國電影名
《讓·穆蘭》(法國)
Jean Moulin,une affaire française
編劇:皮埃爾•阿克寧
導演:皮埃爾•阿克寧
主演:弗朗西斯•於斯特、帕拉尼•羅蘭
故事梗概:
查爾努瓦盧省的省長讓•穆蘭先生在去救濟站的路上救了一個十七歲的女孩愛麗絲,愛麗絲的身世非常悲慘,自幼父母雙亡,從小和外婆相依為命。1940年6月10日,德軍進駐她所在的城市,由於愛麗絲的外婆拒絕把房子交給納粹,被德軍殘忍的殺死,失去了唯一的親人的愛麗絲受了很大的打擊。還好,好心的讓•穆蘭的鼓勵給了她很大的安慰,並從此積極地投入到了革命運動中去,而讓•穆蘭的英雄故事也被一代一代傳頌下去。
那時,德國納粹的戰火已經燃燒到法國西南部的查爾努瓦盧省,省長讓•穆蘭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毅然拒絕離開,堅守陣地。為了削弱本省的武裝力量,德軍陰謀嫁禍該省軍隊殺害平民。讓•穆蘭深知事實真相和德軍的野心,拒絕在撤銷軍隊的協議上簽字。納粹惱羞成怒,用盡辦法折磨他。這期間,難以忍受的讓•穆蘭曾經試圖自殺,但最終被人救活。在大病一場後,德軍辭去了他的省長職位。
陷入人生低谷的讓•穆蘭並沒有灰心喪氣,他要投入到更偉大的斗爭中去。1941年9月,他忍痛離開了心愛的女人吉爾•貝特,隱姓埋名,隻身到全國各地聯絡反抗組織,並努力與當時法國最大的以弗雷內為頭目的地下反抗組織積極地合作,他知道單單依靠反抗組織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在政治上要有更強大的力量。於是,讓•穆蘭找到了當時任將軍的戴高樂領導戰斗。
在革命中,危機重重,敵友莫辨,但他憑著巨大的信念和毅力,仍舊戰斗在龍潭虎穴,出生入死,譜寫了一曲曲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在這過程中,有得有失,革命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也因為選擇戰斗,他失去了心愛的吉爾•貝特。
國內的革命情況越來越復雜,在抗戰組織中更是敵我難辨。1943年,讓•穆蘭被抵抗組織的秘書長哈迪出賣,被德軍抓入監獄。在監獄中,他備受折磨,但堅決不透露任何一個革命者的名字。1943年7月8日,這位英雄痛苦地死去,年僅四十四歲。不久,法國的戰爭取得全面的勝利,人民重新獲得了自由。1984年12月19日,讓•穆蘭的骨灰被奉入先賢祠,成為法國人心中不朽的英雄。
㈤ 誰有法國電影藍白紅三部曲的影評,分別的,急求啊
紅
對愛的肯定和盼望
一 愛與救贖
聖經上說:愛我們的鄰人。
基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延續的他一貫的對神的崇敬之情,整部影片就以「愛」為核心展開。
影片中老法官提出一個問題:存在真正的愛嗎?當瓦倫蒂娜說幫助購物可以讓那位孤獨的母親好受些,老法官嘲弄似地指出瓦倫蒂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擺脫內疚感,是為了讓自己好受些。實際上是對愛的一種否定——人們的所謂愛的行為從根本上是為了自己。
影片中出現新老兩代法官顯然不是偶然的,他實際上扮演著審判者的角色——用竊聽電話的方法對鄰居們為人所不知的罪惡行徑進行審判,他只是無力改變什麼。篤信這一觀點的老法官生活在空虛灰暗之中,但註定有紅色出現在他的生活中:瓦倫蒂娜的到來使他對這一觀點產生質疑,「你走後我告訴自己真惡心」,他停止了監聽並去報了案。隨著與瓦倫蒂娜的進一步交流,他終於看到了光明。實際上瓦倫蒂娜是在道義上對老法官進行審判,而與老法官經歷相似的年輕法官奧古斯特又成為對老法官進行法律審判的第三個審判者。然而僅僅是審判遠遠不夠。記得最後定格鏡頭中的那一片紅色是什麼嗎?是救生員的紅色救生服,它含蓄地指出紅色的根本目的——「救贖」。紅色的博愛!紅色的救贖!人不是生來自私的,老法官說愛別人是為了讓自己好受,正因如此我們在愛別人,愛別人就是愛自己,救別人的同時也拯救了我們自己。影片中不時出現的桔黃色的車燈似乎象徵著人們的愛心,對世界產生懷疑時,燈的電池耗盡熄滅了,而重新燃起希望的老法官對瓦倫蒂娜說:「電池我已經裝好了。」
生活是艱難的,再陽光的地方也會有陰暗的角落,但我們不能因為陰暗就去否定生活,因為得不到愛就去否定愛。也許你的鄰居或偶然與你擦肩而過人就是你尋找的愛人,但——咫尺天涯。影片開頭那段電話線路的推軌鏡頭,音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對話,默認了電話作為科技發展的產物,的確給人帶來的方便,然而電話兩端的人不也是咫尺天涯嗎?人們無法在電話上進行心與情感的交流,反而平生了許多誤解與猜疑:瓦倫蒂娜每一次和男友打電話都會被對方懷疑質問。高科技成了人們疏離的載體,正是這種現代世界的生存狀態使人們之間更加難以溝通,各自遭遇著愛的冷淡、荒蕪、失落和絕望,於是產生了罪——源於愛的罪,這種罪可能無法被審判,但可以被愛救贖,只要我們更加坦誠、更加有包容力,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有希望。正如導演所說:人類遵守種種戒律,並非怕上帝懲罰,而更重要的事出於人性的需求,人總要設法超越自己,這是一切道德教化的最後目的,不是為了討好神,或是討好人。
二 宿命與輪回
貫穿影片始終的由女高音和管弦組成的空靈音樂告訴我們,世界是玄妙的,必然與偶然,宿命與抉擇在影片中反復出現。故事是由那樣多的偶然連接而成:掉下的書正好翻到了考試題目,廣播壞了於是撞到了法官的狗,因為買煙而錯過了女友的電話……反復出現的賭博機似乎預示著這一切只是巧合。然而瓦倫蒂娜卻說:我知道為什麼會贏。於是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這些真的只是巧合?很顯然,影片實際上被打上了深重的宿命論的烙印。瓦倫蒂娜對男友說,要不是她中場休息時跑出來,他們就沒法認識。的確如此,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正是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細節改變了你的一生。可是反過來想一想,如果那些都是巧合嗎?如果是命中註定呢?書帶註定會斷,廣播註定會出毛病,希旦註定會在那時跑出來,老法官和奧古斯特的命運註定相同……這種奇妙的宿命在海難獲救時達到了頂峰:紅色背景上瓦倫蒂娜驚魂初定的面孔,恰巧和她那幅「生命一息」的廣告招貼完全吻合,彷彿冥冥早有預示。
「輪回」是影片除了宿命以外另一個超現實的意象,奧古斯特斯就是老法官三十年後的一個輪回:輪回的金發女友、輪回的落地的書、輪回的背叛,甚至輪回的生物——生了小狗的希旦,似乎接下來的就是輪回的空虛無奈——奧古斯特也會像老法官一樣孤獨一生。
老法官說:「我可以選擇聽或者不聽,你也可以選擇說或者不說,但結果都是一樣。」我們彷彿被一種神的力量所籠罩,在宿命之中的人顯得那樣脆弱無力:愛脆弱得不堪一擊,幸福總是緊連著痛苦,聚散無常,擁有和缺失都無從掌握,就像本來預測的晴朗天氣會忽然狂風大作。在命運的操縱下,三個生活在同一時空的個體彼此獨立而交叉,衍生出不同的生命事件,但他們的命運卻彼此糾結和影響:心靈相通的瓦倫蒂娜和老法官生在不同的時代,重復老法官命運的奧古斯特和瓦倫蒂那是鄰居卻互不相識。太多好事、壞事每天在發生,而你或許就在他們旁邊,多數的事你無能為力,因為你畢竟不是上帝。於是老法官就什麼都不在乎了,他監聽光鮮衣著下的陰暗的醜行,目睹著人性的丑惡虛偽,嘲笑一切所謂的善良和美好。他改變不了什麼,他什麼也沒有得到。
老法官告訴我們,生活沒有完滿,上帝也會犯錯誤,導致他和瓦倫蒂娜錯過了三十年,他對生活徹底失望。於是瓦倫蒂娜告訴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人性本非惡,只是難免軟弱,有些事你可以選擇不要放棄。他們兩個人的心靈互相交匯影響,讓觀眾停留在對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之中。暴風雨中總會有人死亡、失蹤,但也總會有人獲救。片尾瓦倫蒂娜和奧古斯特並排走出,偶然相依,一成不變的重復就此被改變,是否意味著他們修正了上帝犯下的錯誤,終於能在一起了呢?總之,影片在展示了宿命的絕望後雖然沒有給出答案,但給我們留下了希望。就連老法官沉寂的心也在期待那一束希望的陽光,僅僅一分鍾的光明,卻如此美麗,是否「愛」也是可以輪回的呢?
——————————————————————————————————————————
藍
一個人所以會跟其他的人或者事有關系,是因為有什麼東西在聯系著,當這種聯系不繼續存在的時候,就很難再說這個人仍然跟其他的人或者事有關系,出門買食物,交房租水電費,甚至繼續工作都只不過是一種程式,這個人不過是完成這一切程序的機器,到了某一個時刻開始運作,到了某一個時刻停止。
在這樣的過程中,思維和行為都是根據習慣,因為身邊的一切不能再對這個人產生影響,所有的一切都是沒有關系的,有或者沒有,這里或者那裡,對象、內容或者時間。
再反反復復地看《藍》,每一個細節,一遍一遍地去琢磨,把自己當作她去經過,去感受,去思考,最後知道,誰都只是自己,無論有什麼樣的借口,無論有怎樣的依戀,到最後還只是自己。不管這個結論是否正確,其實也並沒有正確與否的標准,要的只是某一個人願意接受的答案。也就是自己給自己一個答案。
我一直以為任何人只要心甘情願或者無所謂,很多事情就好辦了,責任,如果要說責任,我們最底線的責任就是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有意識的作為——傷害到旁人,而並無必要因為旁人對你的行為的看法或者他一定要去做何感受而負罪。
最簡單的描述就是這個人是不存在的,小販不用以為自己在賣給「他」食物,而是在做自己的生意,只是有這樣一次交易存在,以此類推。當一個人以為自己跟別的人或事沒有關系的時候,誰如果把所謂的關心或者勸解強加,那不是善意,那是殘忍的傷害,通過不負責任的手段堆砌自己虛偽的高尚。
自由,是這部電影努力表達的主題,對於什麼是自由,導演通過很多種列舉的例子,去給出一種,僅僅是一種他自己理解自由的方式,讓每一個看這部電影的人自己去思考去回答。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個偉大的導演,因為他用自己內心真正的自由去傳達理解自由的真理。
當朱里在醫院醒來的時候,微弱呼吸中浮動的那一片羽毛,傳達的是生命的自由,生命原本不過如同一片羽毛那樣脆弱,開始或者結束都是輕易的一件事;
當朱里埋在被子里看葬禮播出,顫抖的唇角、滑落下來的那一滴淚水,傳達的是悲傷的自由,如何的努力都掩蓋不了逃避不過,輕易且恣意地侵蝕一個人的靈魂;
當朱里放棄自殺吐出嘴裡的葯片,注視她的護士,傳達的是對自由的尊重,一個神智清醒的人有權利為自己做出選擇,因為沒有人清楚究竟什麼是最需要的;
......
當朱里得到妓女關於職業選擇的回答,導演對於自由的理解和尊重上升到又一個新的高度,人之為人是因為她生而為人,而並非因為她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當朱里將丈夫的房子和姓氏給那個遺腹子的時候,這樣的自由到達了頂點,她要自己拯救自己;
當朱里聽到丈夫的情人真誠地講出那一句「對不起」的時候,她終於找到自己的自由;
——————————————————————————————————————————
白
在多米尼克的愛情觀念中,性方面是否得到滿足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在法庭上違心的說出「我不愛他了」,就是因為她不能接受和卡洛沒有性生活。隨後,卡洛給她打電話時,她竟然讓他聽她和另一個男人做愛的聲音,並且她叫得非常大聲。然後,在卡洛的葬禮上,她痛哭失聲。在發現卡洛在性方面重振雄風後,她發自內心的歡喜,在和他做愛時叫的聲音比在那次電話里的還大。第二天早上睡醒時,她臉上掛著像小孩子一樣的滿意的笑容。在監獄的窗口她看到了卡洛,她沒有如一般人所料那樣或憤怒或懺悔或痛哭,而是滿懷期待的對卡洛比劃著手勢,表示迫切的想和他再干一次。所有這些都說明,她確實是深愛著卡洛的,同時她對愛的要求也是苛刻的。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對愛的要求並不那麼苛刻,相反還很簡單呢。她和卡洛是在一個美發大賽上相識的,當時卡洛獲了大獎。據卡洛回憶說,那時她凝視著他。在法國的卡洛全無自信,笨手笨腳,多米尼克很狠的拋棄了他。在華沙的賓館里,半躺在床上的卡洛表現得像將軍一樣有威勢有男子氣,這讓多米尼克忍不住屈服於他,在他的身下、在他下身的猛烈沖擊下徹底被他征服。我們能看出,她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找一個強有力的男子,可以讓她有依靠,可以讓她依賴,她愛的就是這樣的男人。
理解了多米尼克,我們再回頭看卡洛的經歷,就會明白為什麼影片的絕大部分篇幅都用在表現卡洛忽高忽低、令人悲喜交加的起起伏伏上,因為多米尼克是影片內涵所在,卡洛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多米尼克的要求。於是乎,卡洛潦倒,那就得不到她;興起,他才有可能得到她。他到底能不能滿足多米尼克的要求,由於這個懸念,影片牽動了觀眾的揪著的心。比如說,片中卡洛在法國說這帶有濃重波蘭口音的發育,舉止摳摳索索,笨拙可笑;他藏在行李箱里回國,表現出他的命運就像行李一樣身不由己、被人控制、受盡侮辱。梳子本來是他的美發工具,但在地鐵里他卻用它當樂器來吹奏;唉,理發這一行業什麼好處都沒有給他帶來,讓他淪為乞丐。這樣的他,怎能滿足她的要求?他發財後,舉手投足間派頭十足,像國王一樣左顧右盼;他買下了一座大廈中的房產,躊躇滿志的說:「華沙在我們腳下。」在賓館里的他,說著口音純正的法語。這時的卡洛,才是她想要的人。影片結束時他得到了她的愛情,但他卻淚流滿面。我覺得,這時他們兩個人想的一定不一樣,多米尼克是在想將來的性的快樂,而卡洛是在想以往的艱苦歷程。
片中有一個情節很有意思:卡洛在地鐵看到了一個酷似多米尼克的雕像,他忍不住偷了它,並把它帶回了波蘭。雕像後來摔壞了,卡洛細心的把它又修補好了,只是上面還是有裂痕。卡洛常常看著這雕像,有一次還情不自禁的閉上眼睛吻了它的嘴唇。這暗示著卡洛的愛情觀,他認為愛情即使有了裂痕也還是可以走下去的,他不會因為這裂痕而減少對多米尼克的愛。多米尼克在卡洛心中的形象在法國被摧毀了,卡洛要在波蘭重塑。領會了這個情節之後,我覺得在愛情方面,卡洛真的很堅強,我非常欣賞他這一點。同時,片中卡洛和多米尼克在一起的時候不多,雕像成為非常重要的聯系他們兩個人的工具。
米克拉伊這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襯託了卡洛的形象。他很有錢,而且有深愛他的妻兒,可謂相當成功;但他卻想自殺,自己又沒有足夠的勇氣下手,於是請卡洛代他動手。卡洛沖他開了槍,一聲震耳欲聾的槍響後,米克拉伊心旌搖馳,軟倒在卡洛懷里。然而這一槍是空包彈,米克拉伊沒有死。在從鬼門關走過一遭後,他再也不想死了。他獲得了新生。這暗示著回到波蘭後的卡洛也獲得了新生。
在法國,卡洛受盡侮辱,多米尼克處處掌握著主動權;回到波蘭後,卡洛佔了上風,多米尼克處處受制,不但無法把握卡洛,甚至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握,並且入了獄。看到這一幕幕我無比郁悶:難道在愛情中,總是要一方控制另一方嗎?愛情是否真的只是控制和反抗控制的游戲?我不敢再想下去,我也不敢再寫下去。
只有在兩個場景里,卡洛和多米尼克在愛情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一個是在他們的婚禮上,畫面籠罩著不易覺察的白色,多米尼克身著白色婚紗走出教堂,回過頭來和卡洛深深接吻,然後畫面被一片純白色充斥,再沒有其他。還有一個是他們在酒店做愛時,多米尼克接近高潮,叫聲越來越響,在她最高潮的一剎那,她的呻吟變成了呼喊,此時畫面同樣被一片純白色充斥了。
㈥ 求一部電影,外國的...
車子爆炸的時候他們會變到別的車子去,
變形金剛?
㈦ 法國電影《麻煩先生》裡面的主人公叫什麼名字
我找到了,那個人叫佛朗索瓦·皮尼翁,殺手叫讓·米蘭。對啦,那個殺手才是主角。
㈧ 請問法國《電影手冊》評選的年度十大佳片名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專門出版過《法國電影手冊十年百部佳片》,列舉了1993年到2002年的評選結果和影片簡介。
㈨ 09年上映的法國電影。
無恥混蛋 Inglourious Basterds (2009)
惡棍特工/無良雜種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2 Arthur et la vengeance de Maltazard (2009)
Arthur and the Revenge of Maltazard
無姓之人 Mr. Nobody (2009)
所羅門·凱恩 Solomon Kane (2009)
所羅門王凱恩
怪獸在巴黎 Un monstre à Paris (2009)
史坦頓島 Staten Island (2009)
Little New York
小夜刀 Blood: The Last Vampire (2009)
最後的吸血鬼/血戰:最後的吸血鬼
幻術家 The Illusionist (2009)
女伯爵 The Countess (2009)
伯爵夫人
黑道皇帝前傳 Pericle il Nero (2009)
The Last Crew
紐約,我愛你 New York, I Love You (2009)
New York, je t'aime
國家要案 State of Play (2009)
政局密雲/游戲進展
拉貝日記 John Rabe (2009)
約翰·拉貝
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 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2009)
帕那索斯博士的移動劇場
明亮的星 Bright Star (2009)
明星
你腳上的鞋子 Jusqu'à toi (2009)
Shoe at Your Foot/C'est toujours mieux quand on sourit sur la photo
玉姬和伊娜 Yuki & Nina (2009)
Yuki et Nina
葡萄酒商的運氣 The Vintner's Luck (2009)
獨奏者 The Soloist (2009)
Imagining Beethoven/Solista, O
不要回頭 Ne te retourne pas (2009)
時尚先鋒香奈兒 Coco avant Chanel (2009)
藝術先鋒香奈爾/時尚女王香奈爾
選擇家人,非我所願 On ne choisit pas sa famille (2009)
怎樣都行 Whatever Works (2009)
只管有用/總之得就得
遁入虛無 Enter the Void (2009)
Soudain le vide
反基督者 Antichrist (2009)
撒旦的情與欲
貝拉米 Bellamy (2009)
貝拉米探長/貝拉米犯罪事件簿
我自己的情歌 My Own Love Song (2009)
我愛你莫里斯 I Love You Phillip Morris (2009)
我愛你,菲利普·莫里斯
謝利 Chéri (2009)
Cheri/Chéri - Eine Komödie der Eitelkeiten
海盜電台 The Boat That Rocked (2009)
Good Morning England/Pirate Radio
鑽石13 Diamond 13 (2009)
Diamant 13
凱爾經的秘密 The Secret of Kells (2009)
布蘭登和凱爾經的秘密/布蘭登和凱爾斯福音書
原初 Premier cercle, Le (2009)
最初的圓
致命圍困 Walled In (2009)
牆里有鬼
天真偵探 Espion(s) (2009)
天真間諜
女演員舞會 Bal des actrices, Le (2009)
女星的舞會
毒太陽2 Utomlyonnye solntsem 2 (2009)
烈日灼人2
King Shot (2009)
電影人 Cineman (2009)
海洋 Oceans (2009)
瑞奇 Ricky (2009)
里基/小飛B
男人與狗 Un homme et son chien (2009)
男人和他的狗
伊甸在西方 Eden Is West (2009)
Eden à l'ouest/Paradeisos sti disi
罪惡部隊 L'armée crime (2009)
罪惡的軍隊
希林公主 Copie conforme (2009)
Roonevesht barabar asl ast/Certified Copy
香奈兒與斯特拉文斯基的秘密故事 Coco Chanel & Igor Stravinsky (2009)
夏奈爾與斯特拉文斯基的秘密故事/香奈兒與斯特拉文斯基
我曾經愛過 Je l'aimais (2009)
Ich habe sie geliebt/Someone I Loved
巴阿里亞 Baaria - La porta del vento (2009)
巴格里亞/巴格里亞:風之門
家園 Home (2009)
地球很美有賴你/盧貝松之搶救地球
羅密 Romy (2009)
Frau wie Romy, Eine
征服 Vincere (2009)
獲獎/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
黃色標記 The Yellow Mark (2009)
Marque jaune, La/The Yellow M
尋找埃里克 Looking for Eric (2009)
尋找艾瑞克
列車上的女孩 Fille RER, La (2009)
地鐵上的女孩/火車上的女孩
聖維多利亞 Sainte-Victoire, La (2009)
悔恨 Regrets (2009)
Les regrets
特使 Envoyés très spéciaux (2009)
群斗 Horde, La (2009)
The Horde/La horde
臉 Visage (2009)
Salomé/Face
幸運星盧克 Lucky Luke (2009)
幸運的路克
我們有錢了 Money Is Money, Baby! (2009)
為錢瘋狂
小游戲 A Little Game (2009)
A Little Game Without Consequence/A Little Game
我忘記了說 J'ai oublié de te dire (2009)
危牆 Kirot (2009)
基洛特/牆
人獸雜交 Splice (2009)
Hybrid
孤兒 Orphan (2009)
孤兒怨/孤疑
狂野目標 Wild Target (2009)
野草 Herbes folles, Les (2009)
Incident, L'/Herbes folles, Les
俱樂部的一夜 Un soir au club (2009)
好胃口 Bon Appetit (2009)
金發奇女 Singularidades de uma Rapariga Loira (2009)
Die Eigenheiten einer jungen Blondine/Eccentricities of a Blonde-haired Girl
床的另一邊 De l'autre cote lit (2009)
小淘氣尼古拉 Le Petit Nicolas (2009)
Petit Nicolas, Le
計劃趕不上變化 Code a changé, Le (2009)
密碼更改
盡情游戲 Micmacs à tire-larigot (2009)
陰謀超大量
政治事務 Une affaire d'état (2009)
暴力街區13:終極 Banlieue 13 - Ultimatum (2009)
暴力街區14/暴力14區
金正日花 Kimjongilia (2009)
秋海棠
所有女孩都會哭 Toutes les filles pleurent (2009)
上路前來一杯 Dernier pour la route, Le (2009)
㈩ 法國電影美女與野獸劇中人物姓名
沒找到中文人名翻譯,都是法文
角色 演員 配音
La Bête / Le Prince 文森·卡索[2] 張欣 ----
Belle 蕾雅·賽杜[2] 詹佳 ----
Le marchand 安德烈·杜索里埃[2] 陳兆雄 ----
Percas 愛德華多·諾列加[2] 劉北辰 ----
Astrid Myriam Charleins[2] ---- ----
Anne 奧黛麗·拉米[2] ---- ----
Clotilde Sara Giraudeau[2] ---- ----
Jean-Baptiste Jonathan Demurger[2] ---- ----
Maxime 尼古拉斯·高布[2] ---- ----
Tristan Louka Meliava[2] ---- ----
La Princesse 伊馮娜·卡特菲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