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好的時光的影片評價
在侯孝賢執導的這部三段式電影《最好的時光》里,除了以美術道具等營造出不同的時代氛圍,音樂方面也別具特色,不但安排舒淇唱起典雅的南管,更運用不少西洋與台語老歌,讓影片在樂聲當中,更有韻味(上海青年報評) 。
《最好的時光》這部電影非常美。盡管電影中的三個故事之間並沒有聯系,但它們都能讓人對逝去時光產生淡淡的傷感(揚子晚報評) 。
《最好的時光》讓人再次看到了青年時的侯孝賢。可以稱得上是侯孝賢舊作品的一個完美修復版,「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可以分別代表侯孝賢的三個創作時期:「童年紀事」、「悲情」、「千禧」。「戀愛夢」是《戀戀風塵》、《風櫃來的人》的濃縮版,漣漣的雨水洗刷去一切不安定的情緒,一段莫名的惆悵之愛均勻地鋪滿整個屏幕。「自由夢」是《海上花》的默片版,深情又無奈的時代悲情。「青春夢」雖然與《千禧曼波》只有背景時代上相近,但是由於舒淇的表現,使兩個角色顯得格外相象,歐陽靖與薔薇這兩個角色甚至能讓人產生了前世今生的感受(新浪娛樂評) 。
《最好的時光》是一部零缺點三部曲,導演侯孝賢以簡約的鏡頭和最好的對白,創造出奇妙、美麗的浪漫愛情,充滿力道與能量的層次(紐約時報影評人A.O.史考特評) 。
⑵ 《最好的時光》影評
影評:《最好的時光》 戀愛夢 在自己最美的時候,去遇見一個最想遇見的人,然後,再擁有一場十指相扣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如清新素雅的茉莉,純潔又美麗,想起來時,心頭總是那麼淡淡的,淡淡的……這樣的愛情,是留存於許多人心底的永恆經典。這樣的愛情,是導演候孝賢鏡頭里的一個戀愛夢。這樣的愛情,是一個非常樸素非常純潔的愛情故事,沒有離奇曲折的情節,更沒有光怪陸離的構思,只是展現出1966年台灣小鎮上的撞球室,讓即將服兵役的張震,遇見了舒淇,只是透過一封男主角寫給女主角的信,講述了屬於那個年代的暗藏於心的愛戀,只是用了一段並不太復雜的尋找,表達了青春年少人無法按捺的相思,只是配了一首經典英文老歌<<rainandtears>>,描繪出雨中美侖美奐的兩個人的車站…… 或許正是這樣的平靜和淡然才可以構建出我們心中的唯美。盪氣回腸的愛情固然令人震撼,但想想其中要承受的種種磨難和痛苦,其實最初又有幾個人是心甘情願地去擔負的呢?如果不是迫於無奈,我想誰都喜歡選擇一段輕柔溫暖的戀愛時光。深刻是時過之後留給別人感受的,而只有甜蜜才真實地屬於自己。所以,年輕時的相愛,越自然越簡單越透明也就越美麗。不知為什麼,片中六十年代的台灣戀愛夢,卻讓我看到了八十年代末江南雨巷裡愛情的影子,同樣的木信箱,同樣的花布傘,同樣的小平頭,同樣的馬尾辮,同樣的心動,同樣的牽手,同樣的唯美,同樣的含蓄,,同樣的不去問將來,同樣的屬於最好的時光。也許這就是候孝賢作品的藝術魅力吧,總是讓人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他的電影里,出來時,卻已發現,早已分不清哪個是戲里的她哪個是戲外的你。 自由夢 當時光隨著鏡頭倒流回1911年時,我們看到了一個風塵藝妓和進書生相愛的故事,而這樣的愛情同樣是註定了不會有任何結局的。文人的筆下可以生出滿天下的道理,卻只是說給別人聽的,反對納妾的他,已有家室的他,卻還是在妓院里有了紅顏知己,不知道是因為怕不能自圓其說還是因為終歸是將她當成歡場女子的,文人面對她想要個交待的說法,卻只是沉默,沉默。文人可以四海漂白,追隨梁啟超追求自由和民主,文人可以解囊相贖她的小妹走出花樓嫁給茶樓小開,卻唯獨給不了她一個承諾給不了她一個自由身。到後來,也只是收到文人那一紙上的「維回首」,令她心裡有著說不盡的悲涼和哀怨。於是,青樓女子的對自由的渴盼便化作了一個遙遙沒有期限的夢。 這個「自由夢」,拍得極為精緻和華麗,那一屋子的雕花紅木傢具,那銅制的臉盆和茶水壺,那白瓷碟子里裝著的小點心,沒來由地讓就我想到了奶奶的家,奶奶出生於清末年間的一個官宦人家,所以,那樣的擺設,那樣的氛圍,其實是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中期的。如今看見它們呈現在電影里,倒是勾起了我對家鄉那個大宅院里的不少回想,雖然都只是些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印象。在「自由夢」里,導演的處理也很特別,整場戲里沒有一句台詞,只有那錚錚的琴音和著戚戚的閩語唱腔回響在畫外,就如同一段配了樂的默片,看起來非常耐人尋味。而女主角舒淇的著裝和扮相則彷彿是來自於陳逸飛油畫里的女人,千嬌百媚,含蓄溫婉,令人驚鴻一瞥,如此看來,也難怪那些清末年間的書生都喜歡跑到青樓里覓一覓傳說中的愛情了。唉,只嘆是片中紅顏太薄倖,枉為他付出滿腔深情,卻換得空空一場流水夢啊! 青春夢 或許是為了商業賣點吧,電影廣告宣傳畫選用的是「青春夢」里舒淇和張震被慾望糾纏在一起的鏡頭,亦或許它恰好是代表了這個夢要表達的主題。這三個夢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夢,前面的夢或唯美或凄楚,而這個,卻只能用糜爛頹廢來形容了。我不知道導演為何要將這樣一個邊緣人的故事拿來作了青春夢的題材。舒淇飾演的歌手靖是個雙性戀,她愛男人張震,同樣也愛女友Micky。而她的女友則因不滿她的不專情,揚言要自殺,最後到底有沒有自殺,影片中沒有交待,我們只能在片尾中看到,舒淇坐上了男人的摩托車,留給我們一個漸漸遠去的背影。也許,也許出生於1947年的候孝賢導演,離2005年的愛情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只好用在酒吧間最常見的看客圍著歌手不停拍照的鏡頭,來表達他所想表達的年輕人的相愛,看後卻讓人覺得有種說不出的輕佻和造作。那麼,2005年的愛情該是怎麼樣的呢?或許我可以用下面的這個故事來說出我想說的答案。 故事的女主角是個旅遊雜志社的編輯,因為大學畢業才兩年,所以我叫她小編。小編的男朋友是個學建築的,所以長期都駐守在工地。完全可以想像,一個女孩子要獨自在深圳生存下來會遇到多少困難,不高的薪水讓她除了吃飯,租房,手上幾乎所剩無幾。有一次,單位遲遲不放工資,令她很快就要面對著生活的尷尬,就在那一晚,她的男朋友連夜坐著中巴從東莞趕了回來,第二天早上五點鍾就啟程趕回去上班了。他這么辛苦地奔回來,卻只是為了給她送交房租和買房租的錢。記得當時我眼眶潮濕地對她說,這是我在2005年聽到的最溫暖的一個愛情故事了。而正是這樣平凡而又朴實的愛情才最能打動人心。也只有這樣的故事才能配得上叫「最好的時光。」如果上帝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將候導的第三個片斷換成小編的故事,但是,但是上帝總在我許願的時候打瞌睡,所以,所以,我還是給這篇影評畫個感嘆號就算了吧!
⑶ 最好的時光電影
轉載
因為失去,所以美好——我看《最好的時光》
作者:巴帕
侯孝賢在接受采訪是曾說到:「所謂」最好的時光」,在於因為失去,所以美好。所以我覺得不管哪個時代都是最美好的,人的情感呈現與否,我們都只能用記憶去召喚。」如今已經步入中年的侯孝賢,對於那段已然逝去的年輕歲月,懷著無限的激動和迷惘,為我們帶來三段最好的時光。
我不相信長久,便也不祈願什麼東西能夠長久。年華似水般從身邊滑過,一切在記憶中沉澱然後消融。回首往事,猶如凄風中搖弋的花朵,如天空隨風而散的浮雲,當我伸手企圖將一切挽留的時候,才發現所有的過往就象一場夢。而那段最好的時光,在我心靈的幾案上,如一片陽光靜靜的伏著,在我短暫的一生中得到永恆的紀念。
同樣的黃金年代,同樣的青春歲月,卻因為時代的不同而綻放著別樣的花火。
一、 青澀而迷茫的戀愛夢
1966年的台灣,空氣中都泛著一股單純而青澀的味道。纏綿悱惻的思念情歌,披頭士憂郁的歌唱,把一種懵懂的心情,襯托得恰到好處。60年代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時代,青春的男女在檯球間相遇,相識然後相愛。他們沒有放縱的慾望,只是淡淡的牽手,一切無言而自然。純情的時代里的純情男女,浪漫、單純、愛幻想。那是一個真正屬於侯孝賢的時代,也是一個真正屬於青年的時代。「那時,美國青年反戰,中國青年「造反有理」,法國青年鬧學潮,香港青年反英抗暴。」生活對於他們來講是一個又一個秩序需要被改變,他們要打倒權威,要樹立自己標榜的新的秩序和新的權威。如同影片里阿震講的「這段在旗後的日子,是我最快樂的時光」而自己的未來「茫茫不可知」。這種骨子裡涌動的叛逆和對新世界的渴望與迷茫,構成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單純而又反叛的生活方式和時代基調。
二、 救亡圖存的自由夢
1911年的中國風起雲涌,經過幾千年儒家傳統熏陶下的中國知識分子,始終無法擺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路。他們生長在傳統中,卻擔負著沖決傳統的使命。他們把一生的英氣和智慧全部拋灑到了對傳統對專制的摧毀中。他們舍棄了荒蕪心田的沉醉,舍棄了對蠅頭小利蝸角微名的執著,舍棄了對虛假對矯飾的信任,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實業救國。走向自由是那個年代青年的夢想。
然而傳統就像一把枷鎖,牢牢栓在他們身上。他們是自我犧牲的一代,用自己單薄的身軀,肩住傳統重重的閘門,背負歷史的陰影,為了大而無當,一個連自己也毫無把握的方向毀滅自己,以絕美的姿態飛向渴慕已久的自由,就象星星撲進夜的懷抱,風撲進帆的航程。
當舒琪展開張震書信的時候,一切彷彿都如遠飛的海鳥,留下的只是夢囈的星星點點。此時,梁任公的詩浮現。「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
三、 浮躁而時尚的青春夢
2005年的年輕一代,輕易推開了歷史與記憶。沒有了歷史的滄桑,沒有了信仰的呻吟,沒有了清純的氣質,他們輕裝前進,從頭到腳洋溢著青春慾望的沖動。
網路與手機替代了報紙和書信,如果他們的父輩在改變著秩序的時候還想著重建秩序和權威的話,他們就是沒有精典不能否定,沒有神聖不能唾罵,沒有權威不能拉下馬的一代。在精神上,他們是喝狼奶長大的,在生活上,他們有著驚人的直覺,他們無一不放棄了對真理回答的雄心。如影片中表現的,他們吸毒、同性戀、放縱、另類。
成長於對傳統的否定,享受著商品與物質的快感,理想變得虛無,純潔的愛情顯得蒼白無力,他們只想抓住快樂,再快樂一點。開心不再是一種條件,開心成為一種態度,他們不再相信不著邊際的承諾,只在私下裡交流著快感的奧秘。
時尚、浮躁、狂熱已經無法確切的形容這一代新新人類。早有人曾經自白「所謂的幸福,所謂的愛欲,都不過是轉眼而過的神話。面對生命的荒謬,我們唯一的合理姿態就是神采飛揚。很多人頻頻發生艷遇,傷心或狂喜,暴富或潦倒,失眠或酒精中毒,寫作或歌唱,拉幫結派或互相攻擊,達達或啦啦啦。」
因此有人曾評價這一代,在主動與傳統斷奶的過程中,他們患上了新一輪的精神貧血。
四、 因為失去,所以美好
「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三段故事看上去毫無聯系,卻都是侯孝賢認為的最好的時光,因為「不管哪個時代都是最美好的,人的情感呈現與否,我們都只能用記憶去召喚」,因為失去,所以美好。假若把「戀愛夢」看成侯孝賢對自己那個時代的精神獨白,那麼「自由夢」與「青春夢」就是他對於自己父輩和下一代的審視。侯孝賢固執地想要把最好的時光,永恆成一種審美距離。當侯孝賢步入中年,當青春的歲月終歸越走越遠,侯孝賢終於還是把憂郁和暗傷碰響,把困惑、理想和擔憂彈成一聲美麗的和弦。當所有的紛繁都隨風走遠,略帶滄桑的侯導演,瑟瑟地捧出了悠長的如夢似幻的一聲長嘆。展開人生的長卷,最好的時光是由自己在演,最悲愴的吶喊或最驚人的贊嘆,是自己喉嚨嘶啞後的無言
⑷ 電影 最好的時光 官方網站
應該早沒了吧
⑸ 最好的時光講的是什麼(舒淇主演的電影)
在「最好的時光」這個大題目之下,大家都被吸引去想電影里三個章節(「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里哪個部分算是「最好的時光」。謎題與答案之間的巧妙處應當在於,太易想到答案就不好玩了。因此我們不必把侯導本人的詮釋太放在心上。
三節之中,以「自由夢」最為結構嚴密、背面敷粉,環環相扣,類比及隱喻四通八達。書生追隨梁啟超鼓吹新思想,多次在報章撰文反對蓄妾。可是,他自己有妻小在家,即使與藝旦姐相悅相知,也絕不可能把藝旦姐娶回家去作妾;在公眾層面爭取女性自由,在個人脈絡里卻反過來令藝旦姐的自由(贖身嫁人)遙遙無期。另一方面,妓館里本來要「當家」的小妹卻有了身孕,書生義助她贖身嫁人,可是小妹一嫁了人,藝旦姐要贖身又遙遙無期了。妓館里又買了個新的女孩子回來教養,十歲。
先生教女孩唱南管,藝旦姐隔牆跟著喃喃唱起她已爛熟的人生——即便需要更長的時間,就像那些找替死鬼的湖妖一樣,她的自由要靠這個女孩的犧牲來成全。一如書生提到梁啟超對他說,三十年內,中國都沒有能力從日本手上取回台灣——在那段追尋自由的歲月中,在中國本身抵抗帝國主義、尋求自由的同時,台灣就要留在那個陰影部分之中。陰影部分是不曾賦形、無人在意的,就像書生寫給藝旦姐的信一樣:二人離別數月,他的信里,全是家國,半個字都沒有提到她。只有一首哀馬關條約的梁啟超詩:「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讓她和我們這些觀眾,看到死角的難以脫逃,為命運的重疊神傷。
這些辛酸里,什麼是「最好的時光」?我想是書生初遇藝旦之時吧。他穿著白絲長袍,因為聽見激越頓挫的南管,漸漸把眼光從國家大事的桌面,移往藝旦隱然憂憤的臉上。他直覺她是他的知音。那是唯一一次,他把眼光放在她身上,吊詭地正因為那時她還未成為他的同志。而那時,她的南管,都還是她的羽翼助她扶搖直到男子心田,而非束縛她的繩索。
「青春夢」是真人真事改編,裡面那些青年人表述自己的方式(lomo、短句、癲癇卡),真是吾輩不及。細節處處悚目驚心,故事發展則難免意料中事。大海姊姊說配樂全都錯了,我不太覺得:有一段說阿靖用電腦寫了一段曲子,之後電影沿用那段音樂,令我覺得那是一種表達靖心不在焉的方式——在男子為她顛倒、女子絕望地想抓緊她的同時,她仍然在漠漠地構思自己的曲子。
看過賈樟柯之後,對一切像mtv的東西都有點抗拒,所以對「戀愛夢」里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不禁失笑。雖然我承認這幾天都有哼著電影的另一主題曲〈rain and tears〉。影片一開始那個鏡頭表達秀美(舒淇)的視點,隨著撞球在絨布面上碰過來又滾過去,芳心可可始終落在阿震身上,緩慢精緻難以言喻。那已經是最好。至於後來背景一片模糊的牽手大特寫,則甜蜜得未免太過。道理是這樣的:張震這樣的男孩太漂亮了,一定要配個軍頭和傻呼呼的襯衣,否則就太過喧賓奪主。竊以為侯孝賢的愛情故事應該像《風櫃來的人》,鈕承澤才是我的至愛。
⑹ 最好的時光完整版電影
最好的時光.m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