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看不見的女人電影觀後感

看不見的女人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19 20:46:39

『壹』 電影2012觀後感3000字,急急急急!!!

除了宏大的場面,其實給我最深刻的還是影片中的對各種人物的親情、愛情、責任的展示,以及人類不分國籍互相關愛、災難面前相互扶持。影片的每個人物都是人類不同國籍不同層次的典型代表。當然與社會道德相悖的反面人物是不可缺少的,這是每個影視作品及社會都存在的。
1、親情
剛開始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傑克遜一家給吸引住了,過於專注於熱愛的事業而忽略了妻子及子女的傑克遜在影片開始的時候,開著別人的豪華轎車帶著一子一女到曾經和妻子一起去過的黃石公園野遊,兒子一副完全愛理不理且表現出很喜歡媽媽的新男朋友的樣子,為父親這恐怕是莫大的諷刺。送子女回前妻家看到情敵戈登醫生和妻子出來應邀請他一起到家裡吃煎餅,傑克遜面對了另一個尷尬。送雙胞胎上飛機,在雙胞胎與他對罵時不小心透漏了災難的降臨及政府的計劃,傑克遜全速開車回到剛剛離開且正在面臨滅頂之災的前妻家,來營救他的家人當然也接上了前妻的男友。逃難的過程是影片的一大看點,也就在這一過程中,使這一家人一直隱藏的愛湧上來。傑克遜一直都是愛他的前妻及子女的,這個在開始就很明顯了,只是因為前妻和兒子不理解他對寫書的痴狂,在無奈中他埋藏著自己的感情和自尊;其實前妻和男友(不好意思,忘記他的名字了,暫且叫他醫生吧,因為他的職業是名醫生)在超市第一次遇到地裂時,醫生在言語上冒犯傑克,前妻極力維護他,就已經表現出了她仍然愛著傑克遜,後來他們偷偷進入方舟一路上相互扶持,尤其是只剩幾分鍾海嘯就到來而方舟的門卻關不上傑克遜返回去檢修時,兒子對父親的愛完全爆發了,趁大家不注意,諾亞尾隨父親,兩人齊心協力在最後幾秒的時候解除了故障,大門及時合上,方舟發動了引擎,整個船上的人脫離了危險;諾亞回到了母親身邊,媽媽問他爸爸呢,他說就在我後面,可是他們卻沒看到傑克遜,母子倆抱在一起為失去親人哭泣,指揮中心的人都陷入了哀默中,就在此刻傑克遜出現了,當他浮出水面與前妻兒子相擁的畫面通過監控顯示出現在大家面前時,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當時自己也鬆了一口氣,不喜歡看災難片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導演或者作者總是喜歡把相愛的情侶或者溫暖的家庭生生拆散,讓人看得撕心裂肺的痛,還好此片沒有讓人如此絕望。)最後災難結束,地球恢復平靜,一家四口出現在大屏幕上,女兒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父親說:「我們就在這兒建立一個新家好嗎?只要我們在一起到哪兒都是家。」我想說的是,在我們還來得及的時候,請好好珍惜身邊的或者遠方的家人吧,不要等到你的一個轉身變成了一世的訣別。如果兒子覺得父親不夠愛你,其實你錯了,因為作為一家之長,他必須養家糊口以及擔負著這樣或那樣的責任,他想把最好的東西放到你面前,而你的冷漠刺傷了他;如果父親覺得兒子不夠敬愛你,其實你也錯了,他只是感覺不到你的愛與重視,所以想用冷漠和叛逆來引起你的注意。
當方舟的大門要關上時,尤里用他所有的力氣和希望將兒子推上了方舟而自己卻葬身於海嘯,我才開始注意這個自始至終的反面人物,哪怕再冷酷無情的人也是有愛的。他漠視小人物時的殘忍,以及在危難時刻毫不猶豫的丟掉信任他的拳擊手和女友的無情,然而在這一刻他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父親,為兒子爭取活著的權利,將希望全部寄託到了生命尾聲的那跳躍著向上的一舉。
勞拉的父親,那個美國總統在最後關頭選擇了和國民一起面對這場災難,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就在勞拉登上方舟以為父親在指揮中心忙碌時,打來了那個訣別的電話:「勞拉,如果讓你在等船之前知道,我想你是絕不會登船的。」
影片的另一個主人公,博士再登船之前也給父親打了最後一通電話,父親很安詳的等待著災難的降臨,並告訴博士:「我跟你媽媽的這一生過得都很精彩,我們最成功的是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博士父親的搭檔哈里也給一直冷戰的兒子打了多年來的第一通電話,然而卻沒來得及跟兒子說上一句話,但是導演留了一個讓觀眾想像的空間,因為哈里的小孫女說是爺爺打來的,這是不是意味著兒子已經知道了父親原諒了他去了一個日本妻子?畢竟父子之間還是有一些默契的。
影片里另一反面人物,我忘記他叫什麼名字了,在總統放棄生機後成為美國的總指揮的那個人,他像往常一樣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還跟母親說下個星期的這個時候再打,手中拿著兩張票,然而89歲高齡腦子已經不清楚且腿腳不便的母親顯然不能登船的,手中那張多餘的票已經沒有可送之人,我想這是影片中最悲哀的人吧。

......
2、愛情
在每部影片中,愛情都是不老的傳奇,它的偉大與震撼在於沒有血緣關系的兩人之間因為存在愛情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勞拉與博士在逃難以及拯救人類的過程中發現了共同的價值觀,在人們脫離危險後,愛情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產生了。
尤里和他漂亮的女朋友,救援人員請他們出示登船卡時,他們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爆漏,尤里早就知道女友和飛行員之間的關系,因此他毫不猶豫的丟棄了女友,而他的女朋友也在後來向傑克遜承認了她其實愛的的確是飛行員,她真應該早點兒做出選擇。然而她一直選擇呆在尤里身邊,也不過是看上了人家能夠拿安225作私人飛機的財富。貪婪的人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他們最後都沒有逃離那場災難,盡管在危難時刻他們都表現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傑克遜的前妻和戈登醫生,不說傑克遜,是因為他和前妻雖然離婚了,但他們彼此相愛,還共有一對兒女,已經成了深入骨髓的一家人。不可否認戈登醫生是愛傑克遜的前妻的,而這個女人顯然也是被對方吸引的,曾一度認為是愛他的,只是在最後關頭她才明白誰才是自己等的人,導演給戈登的結局看似殘忍,其實在愛情上這是最好的歸宿,藝術是高於生活的,也許在現實世界裡什麼都不如活著更有意義,而在藝術里的愛情總會以一種悲劇來成全另一場喜劇,傑克遜一家在一起了,他們都不會忘記戈登,尤其是被他愛的那個女人,他永遠活在她的心裡。我想說的並不是得不到愛情的人都應該以死亡這種悲壯的方式活在對方生命中,而是想說如果不能夠和我們愛的人在一起,請把最美好的自己留給他/她,然後退出他/她的生活,成全他/她的幸福,那麼我們就會永遠以最好的形象出現在那個人的回憶中。
......

3、友情
友情在這部影片里表現得並不是很多,畢竟在鋼筋水泥的現代社會,很少再有人關注一些與我們毫無血緣關系的人了,何況是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我能想到的只有博士的朋友在死亡到來之前的那通電話。但那個鏡頭是一家三口相擁著等待死神的降臨,毫無畏懼,也許親情真的更為偉大吧。
4、責任和人性
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友情,但是影片中人與人之間,完全的陌生人或者僅僅是認識的人,在關鍵時刻都沒有隻顧自己逃命而放棄別人的生命,是責任還是人性的偉大,我無法區分。飛行員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駕駛那架安225,只是為了讓其他人安全降落,甚至尤里根本就不領情,更不會因此更感激他,他應該是知道的,然而還是選擇了犧牲。
尤里的女朋友在閘門合上前一霎那,把傑克遜的女兒麗莉推了上去,而自己卻失去了逃生的機會;
那個中國藏族老太太說:「我們都是地球的兒女!」這句話道出了人性的良知,也是對整個影片中那一個個對生命的尊重的行為的詮釋,她代表了最平凡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
博士則代表了社會上層人物,不管是底層也好,上層也罷,他們都是人類道德規范的象徵。

『貳』 一些歐美電影觀後感

[一些歐美電影觀後感]一些歐美電影觀後感2009-06-13 23:10細細回憶起來,突然發現自己看過的電影還真是不少,挑選了一些自己感覺很不錯的電影,小小推薦一下1.《海上鋼琴師》,比起它的英文名《the legend of 1900》,我更喜歡這個中文譯名,感覺,海上鋼琴師這個名字,更能說清道明1900的純潔與天賦,一些歐美電影觀後感。看完整部海上鋼琴師記得最清楚的鏡頭一是max與1900最開始相遇時在暴風雨中彈琴,二是1900第一次看見女主角時的表情,三是1900對max的那段經典的話:"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無法看見盡頭。盡頭?拜託!拜託你給我看它的盡頭在哪?當時,站在舷梯向外看還好。我那時穿著大衣,感覺也很棒,覺得自己前途無量,然後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沒問題!可是,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拿一部鋼琴來說,從琴鍵開始,又結束。你知道鋼琴只有88個鍵,隨便什麼琴都沒差。它們不是無限的。你才是無限的,在琴鍵上製作出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活的慣。你把我推到舷梯上然後扔給我一架有百萬琴鍵的鋼琴,百萬千萬的沒有盡頭的琴鍵,那是事實,max,它們沒有盡頭。那鍵盤是無限延伸的。然而如果琴鍵是無限的,那麼在那架琴上就沒有你能彈奏的音樂,你坐錯了地方,那是上帝的鋼琴。天啊!你…你看過那些街道嗎?僅僅是街道,就有上千條!你下去該怎麼辦?你怎麼選擇其中一條來走?怎麼選擇"屬於你自己的"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塊地,或者選擇一道風景欣賞,選擇一種方法死去。那個世界好重,壓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裡結束,你難道從來不為自己生活在無窮選擇里而害怕得快崩潰掉嗎?我是在這艘船上出生的,整個世界跟我並肩而行,但是,行走一次只攜帶兩千人。這里也有慾望,但不會虛妄到超出船頭和船尾。你用鋼琴表達你的快樂,但音符不是無限的。我已經習慣這么生活。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慣如此。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感動有時就是這么簡單。2.《教父三部曲》,教父三部曲個人認為第一部最棒,馬龍白蘭度沙啞而低沉的聲音配上教父的黑衣黑槍與紅玫瑰,完美的組合,整部教父的氣氛一直都很陰冷,然而中間有一點最讓人感到溫柔和溫馨的地方,就是退休後的老教父維托·唐·科萊昂對兒子邁克說:"我現在比以前愛喝紅酒了,而且越愛喝就喝得越多。"邁克微笑道:"喝吧,這對你的身體好,觀後感《一些歐美電影觀後感》。"一句話,溫情四溢。3.《莫扎特》,很老的一部電影,也是我看的第一部關於音樂的電影,也就是從那時,愛上了莫扎特的音樂,電影中的莫扎特輕狂、天才,那招牌式的怪笑以及突然而至的彈琴片段將莫扎特的天才勾勒得淋漓盡致,而那一句:"我是庸俗的人,但我保證我的音樂不庸俗!"更是將莫扎特的形象活靈活現起來,也許正是他令人無法直視的天才終究使薩利艾利忍不住的嫉妒害死了他。4.《卡薩布蘭卡》,老電影,其實很早就看過這部電影,只是那時還小,不懂電影的內容,只覺得無聊。再看《卡薩布蘭卡》已是初中時候,直到這時,才折服於故事的感人,以及鮑曼的演技,還有那一首男中音的卡薩布蘭卡。5.《勇敢的心》,之所以喜歡這部電影,只是因為很少看到男女主角都悲劇的死掉,然而,當男主角華萊士刑前絕望凄厲的一聲高呼"自由"響起時,才真正被他感動,這個男人終究用他的生命守護了蘇格蘭與他家族以及他的愛人。6.《鋼琴家》,開始並不喜歡這部電影,總覺得斯皮爾曼太過懦弱,甚至為了生存不敢輕易觸碰那家鋼琴,然而,當看到最後斯皮爾曼忘情的彈奏起琴曲時,才真正被他對藝術的執著感動,可惜的是那位頗解琴意的德軍警官最終身死,倒有些遺憾。7.《上尉的曼陀鈴》,尼古拉斯·凱奇一向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從《風語者》到《火柴人》再到《惡靈騎士》《國家寶藏》,都是經典,然而我最愛的還是《上尉的曼陀鈴》,其實,打動我的只有一句話,就是尼古拉斯·凱奇在行軍時看到女主角是,叫的口號:"3點鍾方向,向美女致敬。"8.《黑客帝國》,糾結,僅用這兩個字就可以形容黑客帝國,當我把黑客帝國三部曲看完後在回憶其中內容,終於被沃卓斯基兄弟給征服了,不過,貌似哥哥現在已經變性,新作《極速賽車》更是有些惡心,大感失望。9.《阿甘正傳》,想來幾乎只要提到老美的電影,阿甘正傳永遠都不會缺席,阿甘這個弱智兒給美國乃至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始終不能忘記,阿甘的經典名言:"媽媽說過…"。10.《沉默的羔羊》,初看之時,嚇了一大跳,但慢慢回憶起來,有感覺不錯。很難想像一個人可以把吃人做得如此優雅,《沉默的羔羊》的前傳《紅龍》並沒看完,不過還是很好奇漢尼拔如何從一個性格內向的小男孩蛻變為優雅而極富紳士風度的吃人醫學博士。11.《壯志凌雲》,湯姆·漢克斯這位帥哥的眾多電影中,最喜歡的還是這部他的成名作,劇情不算離奇,然而青春熱血異乎尋常,尤其音樂,很棒,那首《帶走我的呼吸》,至今也應該算是奧斯卡名曲12.《天堂電影院》,是義大利導演托納托雷的三部作品的第一部,卻是我最近才看的一部電影,比起《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絲毫不顯青澀,從主人公薩爾瓦多穿越於塵封的記憶中,將過去的一切聯系起來,尤其是那句"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經典不過如此先寫這么多吧,沒什麼時間,以後有空再補充它,目前,未完待續吧…2009-06-13 23:12|你丫再拖稿就整死你丫的以上2009-06-13 23:13|回復夏夜是羅森:不要jiba,千萬不要jiba 2009-06-13 23:36|有時間寫這么多觀後感,還不去寫小說,再拖下去爆死你丫的2009-06-13 23:38|你娃娃不要招惹我嫉妒你哈。2009-06-14 07:32|根本沒時間看這么多。〔一些歐美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叄』 求關於《魯迅》電影的觀後感600字!

「魯迅完全應該是一個很好玩的人。」
魯迅先生的孫子周令飛如是說。

作為魯迅的扮演者,濮存昕也說過類似的話:「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塑造出來的魯迅太『緊』了一點,魯迅應該是個更幽默、更好玩一些的人。」那魯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政客、摯友、論敵、親人有著各自的描述,每個讀者和觀眾心中也有著屬於自己的那個魯迅。只是我不喜歡很多人站在某種意識形態的立場上去褒揚或者詆毀他,正如陳獨秀1937年在《我對於魯迅之認識》中所寫的那樣:「世之毀譽過當者,莫如對於魯迅先生。……真實的魯迅並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個人,有文學天才的人。」當年原本要在那部夭折的《魯迅傳》中扮演魯迅而痴迷的琢磨過他的戲骨趙丹也在《角色自我設計》中這么寫道:「我無論如何不能抱著主席誇贊魯迅的幾個偉大去創造角色,那就糟了,必須忘掉那幾個偉大。」

是的,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就是給我們還原了一個接近真實的那個被官方宣傳已經臉譜化(甚至是神化)了的迅哥兒。他不僅僅是個革命者(但絕不是什麼「無產階級的」),也不僅僅是個戰士(但絕沒有拿著「匕首和投槍」),他還是一個生活有著情調的男人、愛著女人的丈夫、疼著孩子的父親、講得了笑話的長者、喝得起咖啡的知識分子!他告訴蕭紅怎麼搭配衣服,他開導蕭軍怎麼談戀愛,他教巴金如何欣賞版畫,他還陪許廣平一塊兒看電影。影片將鏡頭對准了魯迅一生中的最後三年,插入了七個夢境貫穿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並將魯迅生平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串連在電影中。很多場景和台詞都來自魯迅的小說詩文或者真實生活,有些則作了些許改編(比如女人的女兒性和母性那句)。

電影的開篇,昏黃的夜燈下,魯迅獨自一人在江南空曠昏暗的石子路上漫步,烏篷船、咸亨酒店、孔乙己、阿Q……一個個熟悉的場景和人物向我們走來。恍惚間,祥林嫂走上前去問魯迅:「人死了有沒有靈魂?」「或許有吧。」「那也有地獄了。」於是接下來,三個人的死亡便組成了影片的一個內在結構:楊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和魯迅之死。在影片的結尾,幾乎是完全再現了當年萬人空巷的那場葬禮,鏡頭甚至沒有向我們展示一滴眼淚,但當看到那浩浩盪盪的為「民族魂」默默送殯的黃包車隊時,我差點兒就落淚了。

作為一部小眾化的藝術電影來講,《魯迅》各個方面都挺好的,多年不見的中國藝術片啊,大概有幾個年頭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小眾藝術電影了,手法上構思上技巧上都是用了心的(如果要就此寫評論那還得找機會再看一遍)。唯一的毛病我覺得是過於舒緩,剪掉20分鍾去就應該更好了(據說導演曾為參展東京國際電影節做了個縮減版本,就是如我所願的把每場戲都剪短了)!

之所以有緣得以看到這部傳說中的小眾電影,是因為《魯迅》作為了第二屆武漢大學生電影節的開幕影片,而開幕式是在武大舉行的,這部電影也還真和武大扯得上一點關系。開場的「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寓所和潘梓年一道被秘密逮捕」那場戲里的潘梓年,就是後來(1949年6月10日)代表中共接管國立武漢大學的武漢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部部長,算是行使過一段校長的職能。不過遺憾的是,魯迅卻實在是沒有和武大發生過任何直接的關系(倒是胡適和武大關系挺好的),但他卻和武大的很多人通過文字聯系了起來,這些人裡面,既有被他罵過的比如陳西瀅,也有罵了他大半輩子的比如蘇雪林。1936年魯迅去世後,武大亦舉行了悼念魯迅的活動。

魯迅永遠是個另類,是個超離孤獨的孤獨者,「是中國遍地奴才意識的思想荒原上的一個異數」(鄧曉芒語)。國民黨時代是這樣,共產黨時代也會一樣。毛澤東在1957年就說過:「假如他還活著,我想要麼是坐在牢里還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保持沉默。」和同時代的很多文人一樣,他也是一個獨立的知識分子,甚至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獨立,因為沒有一個國人能像他那樣,在強烈地批判外物的同時也在深刻地批判自己,直到今天,找得出第二個這樣的國人來么?有一個魯迅是中國的驕傲,只有一個魯迅卻是中國的悲哀。在片中有段戲,許廣平說他是革反革命的非革命者,而他說自己是非革命不可的革革命者。是的,這就是魯迅。

魯迅曾經說過:「失去了現在,也就沒有了將來。」從現在看來,魯迅是過去時的,魯迅也是現在時的,魯迅更是將來時的!林賢治說自己是悲觀地認為「魯迅的精神,這是一個人的傳統,幾乎不可能繼承。」我們會有人繼承他、甚至超越他么?但願那個美妙的時代能夠到來吧。

『肆』 尋找失蹤的女孩讀後感 (600字)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尋找失蹤的女孩》。這本書主要講了當六年級的畢業考試即將來臨的時候,同學們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改變:以艾可兒為代表的尖子生們為了能夠考入重點中學除了在學校了拚命復習,還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校外補習班。為了提升競爭力,他們紛紛對自己參加補習班的事情守口如瓶,使得各種隱瞞和猜忌彌漫在班裡,有的同學甚至開始撕書吃書、離家出走,大家都嚮往著去一個「沒有考試的地方」……
升學考試固然重要,同學們重視它也是應該的。但千萬不要因為一個考試而失去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讓猜忌和隱瞞代替信任。當你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學會勇敢地面對,這是長大的一個重要標志。只要坦然地面對,你就會看到燦爛無比的陽光。

『伍』 徵集韓國經典電影《觸不到的戀人》的觀後感

「我們備受折磨,是因為愛情繼續,不是因為愛情消失。」
「人有三樣東西不能隱瞞: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反而欲蓋彌彰。不過你仍然有些時候是想隱瞞的。我只是坐在那裡哭,一直哭直到哭不出聲。愛是自討苦吃。」
「愛來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歸。」
知道這部電影還是在去年,一直到現在才完整地看了下來。韓國劇太過劇烈的浪漫和生生死死的愛情讓人受不了,可是這部電影並沒給人膚淺的感覺。電影用了超現實主義的手法,講述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跨越兩年時空的戀情。維系著這段戀情的,是一個可以穿越時空的郵箱和一隻可愛的小狗--可樂。
一向重視電影的視覺效果,這部電影在這方面特別成功。可以說每一個畫面的定格都是一幅特別精美的畫面,光影色彩運用得恰如其分。海邊的小屋,秋天的林蔭道,擦肩而過的地鐵站,游曳的魚和靈氣的狗。
男人太過執著,以至於為她死去的時候都可以有著堅定的眼神和不易察覺的淡定笑容。你愛上的是未來的她。當她愛上你的時候,你已不在。只有一些無言的物,默默見證這一切。一場不該存在的愛情,一場違背時間概念的浪漫,不該發生而發生了,所以要用強硬而殘酷的方式結束。盛著紅酒的杯子在她手裡應聲而碎,鮮血從他頭顱湧出,最後一眼,只是最後一眼。他的死亡太沉重!雖然我看得麻木。我知道,電影里太多太多的死亡,只是為了表達殘缺和不完美。
劇情都是導演生硬的安排,但那些無可奈何被撕碎的美麗,是真實存在著的。電影只是用唯美的手段表現出來,而現實不是電影,同樣的本質,讓你看盡血腥的表面。

我們已經無數次在電影中看到過這樣的橋段:一個男人在人潮洶涌的街頭尋覓一個女人,然而當男人在街頭的這一角出現時,女人卻恰好在街頭的那一角消失,轉向了另一條街。更有甚者,這兩人的距離有時甚至就是背對背,然而愣是毫無知覺地相對走開。這樣的橋段我們一次次觀看,明知是編劇的故弄玄虛,卻又一次次深陷劇情,因為這樣擦肩而過的感覺,最是浪漫。
其實,空間能產生這種迷失感,時間也同樣可以。利用時間的扭曲來製造這種「擦肩而過」的效果似乎是一些電影熱衷的情節框架。很多生活中平常的物件,在編劇的巧妙構思中,都成了月光寶盒。一個神奇的信箱可以讓生活在不同時空的男女通信,《觸不到的戀人》,觸不到的時空,觸不到的浪漫。
星賢,男,海之屋「IL MARE」的房客,生活在1997--1998年的故事時空中。恩澎,女,海之屋「IL MARE」的房客,生活在1999--2000年的故事時空中。奇妙的是,兩人卻能夠通過小屋邊的信箱互致問候。二人由誤會開始,相識相知,一封封的信,穿越時空,傳達愛意,身雖觸不到,心卻已零距離。然而比起那些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或來到未來的故事來說,兩個「穿越時空的愛戀」者只能心心相映,卻無力相遇。於是當1998年的星賢在2000年的恩澎的指點下,來到地鐵站尋找1998年的恩澎時,此時的她還是依偎在將來註定要分手的男友身旁,星賢擦肩而過時看著面無表情的恩澎,心語:「難道在你的心中我就是個毫無意義的陌生人?」
事實上,恩澎也的確忘不了男友,於是她才會想到求98年的星賢去咖啡館阻止98年時男友和她的分手的那一幕發生。這里編劇充分展示了這個故事的巧妙一面,因為就在星賢答應去幫忙的時侯,2000年的恩澎腦海中突然閃現出兩年前她和男友在咖啡館目睹的一場車禍,那個被車撞的飛起,然而落地時卻含笑死去的男子,那個男子臨死前深情卻令她不解的目光。電光火石,此刻的她,忽然明白一切,他就是星賢!那個急急趕著來阻止分手的星賢!愛是宿命,原來正是自己害死了所愛的人,恩澎瘋似地奔向「IL MARE」,寄出了一封事關生死的信:「星賢,你不要去!」

「一副紅色手套,在海中飄盪......」

『陸』 跪求!!!!隨便一篇電影的觀後感 (原創)

這是一部比較有名的原創電影 海上鋼琴師

我只是偶然的點擊,偶然的發現一部很久之前一個朋友介紹我看的電影——海上鋼琴師。

記得她介紹我看的時候,我在網上搜索卻沒搜到,但是現在看到了……

影片開始的時候並不怎麼吸引我,但是看著看著,你會被他吸住眼球

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孩子,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在頭等艙的鋼琴上,被一個船上的煤礦工抱養。取名為1900,我個人認為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悲哀。抱養他的丹尼教給他的是:媽媽是一種馬,賽馬,是世界上最好的馬。他的一生從來沒有離開過這艘船,可以說是生在船上,死於船上。也可以說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除了MAX

孩子的天分是讓人覺得很恐怖

它發生在丹尼死後,丹尼因為船上的意外死亡,留下無可所依的1900,1900在一次進入頭等艙演奏的時候吸引了當時船上所有的人,此時被發現他的音樂天賦

當MAX回憶的時候,總會講起那是他一生快樂的記憶: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剛應聘到船上吹小號的工作,但是不到三天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喜事,船在海上駛的時候,晃動的很是厲害,他暈船嘔吐的很狼狽,此時1900經過的時候卻是如履平地,叫他跟上他,1900帶他到頭等艙的鋼琴就落座了下來,徑自彈起鋼琴,鋼琴聲一直在飄,鋼琴隨著船身患動而移動,那個場景真是一絕

一次,當他問及1900他的音樂靈感是哪來的時候,1900跟他講的卻是他看到的人生百態,船上的一個貴婦看起來就像和她的情夫一起殺了她的丈夫,現在正帶著珠寶在跑路;一個紳士有心事,腦中充斥著回憶卻無能為力;一個正在和一個男士跳舞的漂亮女士看上去就像是想變成修女的妓女……這些是他的靈感

他的音樂很像他,他想著的時候可以隨便更改曲風但是完全不落俗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觀眾,但是,每當有人喊起NEW YORK的時候,說明這一段旅程的結束,觀眾一鬨而散,只留下1900一個人——這個場景看起來很凄涼

在他被人挑著要比賽的時候,他第一曲彈了平安夜,第二曲彈了和挑戰者一模一樣的曲子,第三曲他揮灑盡至,汗如雨下,震驚了場下所有的人,曲畢後,可以拿一根沒著的香煙在鋼琴後面的弦上而點燃……

他唯一的一張膠片唱曲是因為一個在他窗口留下影子的女生而存在,他的所有靈感都來自於人類,他不會讓他的音樂離他而去,本來想送給那個女生,但是最終沒有成功,然後他把膠片掰壞——

最終,他下定決心為那女孩子下船的時候,看到陸地上高聳的建築時,斷然斷了上岸的念頭,從此不再想著下船……但是並不是高聳的建築讓他怯步,而是城市街道的無盡頭……不知什麼是城市的盡頭,他害怕他所看不到的盡頭

有人說,1900他看透了人生百態,為什麼看不透自己的人生,我是覺得他已經看透了一切,只不過他已經沒有可以留戀並為之存在

最後的結局是他死於那艘船上……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畏懼死亡的,人的生命很寶貴,那是因為我們還有愛我們的人,生活在一個從小就適應的世界,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確面對失意和挫敗的態度,以及如何調試自己,每個人其實都不堅強的……

『柒』 電影(三面夏娃)觀後感400字

一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我就非常感興趣——《三面夏娃》,有趣。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年輕少婦,她有著三重人格。這三個人格分別是壓抑憂郁的家庭主婦,放盪不羈的花花少女(playgirl),優雅大方的魅力淑女。最後,前兩個人格消失不見,三個人格都統一在第三個人格之中。人格由分裂又又變回統一。
看完這部影片,我覺得這不僅僅只是一部反映精神病人的電影,這甚至也是反映一個正常人的精神世界的電影。人是復雜的,人的性格不是單一化的,而是多方面的。就拿我來說,我在學校里老師同學面前是一個寡言的乖乖學生,但是在弟弟妹妹和好朋友面前卻能侃侃而談。
看完電影,我猜測女主人公伊芙懷特精神分裂的原因主要有三:一、外界的壓抑;二、主體的自我壓抑;三、自我的不自信以及對現實的逃避。
首先,是第一點外界對她的強烈的壓抑。伊芙懷特在幼年時,曾經被母親逼迫同已經死去的祖母吻別,這給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以至於她自己選擇遺忘這段記憶。這是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一種對於自我的保護。除此之外,壓抑她的還有她那並不幸福沒有愛情的婚姻。從伊芙布萊克對於她的丈夫的厭惡,我們可以感覺到,伊芙懷特對於她的婚姻並不滿意,她的丈夫粗暴野蠻,與她那喜歡讀詩的浪漫性格並不合拍,甚至是她買了一些稍稍昂貴的漂亮衣服都會招來一頓打罵。但是她人仍然接受了這樣的婚姻,因為她深愛著自己的小女兒邦妮。灰色的童年積極,陰暗的婚姻生活,這些都是外在對她的壓抑,壓抑著她的內心深處那個渴望自由、浪漫和幸福的自己。
其次,就是伊芙懷特對自己的壓抑。她強迫自己做一個賢妻良母,她強迫自己收起那些女人愛美的慾望,他強迫自己忍受陰暗無聊的婚姻生活。這種自我壓抑甚至超越了外在壓抑,成為她人格分裂的主要原因。過度的壓抑,導致的結果就是,她自己悶悶不樂、憂心忡忡,丈夫也日益厭煩,自己也日益對自己的美麗

『捌』 飄 這部電影觀後感

《飄》的愛情永不隨風飄 我覺得《飄》的最大魅力在於深刻描述了男女之間因為情感的錯位而產生的一種扣人心弦、揪心抓狂式的感受。每每男女主人公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彼此的那種情景出現就特別想罵他們傻,其中最令人心裡堵著的地方就是小說的結尾,一方幡然醒悟,而另一方卻去意已決。也許每個看到這里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要懂得珍惜真正愛你的人。而這恰恰最能夠直抵自己對待情感的態度和狀況。每一個人都渴望愛情,你愛著一個人,你是多麼的希望他/她懂得珍惜,對不對?另外一個人在愛著你,他/她同樣也希望你懂得珍惜,難道不是嗎?如果你和對方的愛出現了錯位,那麼作為第一種情形,你會向他/她推薦,看一下《飄》,甚至還特別想把最後那個章節翻給他/她看:珍惜我吧,再不珍惜,我可要走了哦 如果是第二種情形,他/她就會向你推薦,看一下《Gone with the wind》,而且也是多麼想把最後那個章節翻給你看。因此,在我看來,天底下的愛情就可以歸結為N個錯位的情愛交流,只有真正找到彼此相愛的人的時候,才能夠使得雙方的位置准確而且才能奏出美妙的愛情之歌。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彼此相愛的人、真正值得廝守一生的人呢?並不是所有你愛的人,也並不是所有愛你的人都值得真正的珍惜並與之結合。愛斯佳麗的人何其多啊?但是真正值得她依靠和相守的卻只有瑞特一個,但她卻不那麼懂得珍惜,而斯佳麗一直愛著的、眷戀著的那個阿希里卻並不適合她。於是,我們遇到幾乎人人都會有的困境:面對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我們該怎麼選擇呢? 有這么一句話:聰明的女人會嫁給愛她的男人,而愚蠢的女人才會嫁給她愛的男人。在理論上,這是非常經典的判斷。而事實,在戀愛里,沒有誰是聰明的,其實全都是傻瓜。在愛情里,只有運氣好的傻瓜和運氣糟糕的笨蛋而已。一個傻瓜愛上了一個笨蛋,卻居然發現這個笨蛋也是愛著自己,這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對——笨蛋配傻瓜,當然他們是幸福的。 而在《飄》里,像瑞特這樣在愛情上表現得極端聰明游刃有餘的成熟男人,換一個角度看,他其實是個大笨蛋(斯佳麗就更不用說了),為了這么一個女人真心付出但是一直都沒有能獲得她內心多年來像對待阿希里一樣的愛。但是面對愛情,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愛情的奧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個人,只要你用心經營,同樣會有一曲自己的愛情之歌,希望它少些哀怨和憂愁,多一些歡樂與幸福。 恢弘悲壯的南北戰爭都只是成了愛情故事的大背景而已,其中令人盪氣回腸、哀怨曲折的愛情啊~並不會隨著老南方的遠去而GONE WITH THE WIND~ 前不久剛看好了<飄>,好不容易從圖書館搶來的,因為一個版本只有一套,害我老是圖書館門沒開就去排隊了,嘿嘿,足見還是挺不錯的一本書. 總的來說么,看<飄>就好象是看電影一樣,很是能吊人胃口.聽說<亂事佳人>好象是根據飄改編而來,那我也要好好的補上這一空白了.想必也是直得一看的電影.在<飄>中,我記憶中似乎是好象全部的人都垮了,最後只剩思嘉了.在書中我所喜愛的人中還剩這么根獨苗,還是有點安慰啊... 可是我一遍讀下來就很難有興趣再次去讀第二遍了.不象是<傲慢與偏見>那樣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兩者都是以情節取勝的.何以有如此不同吶.最大的不同是前者似乎是以悲劇結束的,<傲慢於偏見>則是用大喜劇收筆的,讓人總的感來還是皆大歡喜.而在<飄>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個個從筆下消失,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讓人有一種漸漸冷漠的感覺.思嘉花了那麼多的努力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失去了好多:青春的幻想,親朋好友的擁抱,但最後還是保住了心靈中最後的支柱.給人的感覺好象是泰戈爾所寫的:人們默默的承受著悲痛,但還是堅持著自己的事業,個人的感情如同暗流那樣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流淌著.當我們觀察各個工作領域時,我們看見有人在做生意,有人在梨田,有人在搬運重物;而在這一切之下,死亡,悲痛與損失,就好象看不見的潛流,每天都在奔流著,___清清靜靜,從未被人打擾過.如果這些東西打破控制,變得表面化,那麼所有這些工作都會立即停頓下來.個人的悲痛在下面奔流,上面是一條堅實的石路,職責的列車載負著人類,隆隆地響著飛馳而過,除了在指定的車站以外,不為任何人停下.也許,事業的這種殘酷性,到頭來竟會是對人的最冷峻的安慰.我人為這是對<飄>的最好的詮釋了,塔拉,一切都是為了塔拉,到最後塔拉還是成了思嘉最後的安慰,最冷峻的安慰.書中最後的結尾還是寫到思嘉終於回到往昔塔拉,尋求安慰和勇氣. 我無法在寫下去了,那種是不可名狀的,在沒有人發明那個詞字之前,我選擇把它埋在心底.把希望放在明天,從明天尋求安慰的思嘉,註定站到了最後,最後的孤獨女英雄.

『玖』 聞香識女人的影評

雖然電影名稱是《聞香識女人》,但講述的卻是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看到這一老一少相互沉默著,淡淡地將友誼釀出醇香,自然令人感動得唏噓不已。透過老少二人相處的過程,該片刻畫出不同時代、不同心境的人物形象,進而剖析了不同的人生觀念。

不論其是好是壞,生命本身應該是精彩的。對老年人來說,審視是生命存在的價值,而對年輕人來說,審視是自我選擇的價值。這一老一少在互相幫助中找到了各自的答案,這種答案也給觀眾留下了自我反省的啟示。

劇情簡介

年輕的學生查理(克里斯·奧唐納飾)無意間目睹了幾個學生准備戲弄校長的過程,校長讓他說出惡作劇的主謀,否則將予以處罰。查理帶著煩惱來到退伍軍人史法蘭中校(阿爾·帕西諾飾)家中做周末兼職。

史法蘭中校曾經是巴頓將軍的副官,經歷過戰爭和許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雙眼被炸瞎。他整天在家裡無所事事,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准備用盡最後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好的生活。他帶著查理出遊、吃佳餚、開飛車、跳探戈、住豪華酒店,然後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錯誤行為,從此他們之間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史法蘭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他在學校禮堂上為查理進行了精彩的辯護,使得查理免於處罰。

閱讀全文

與看不見的女人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贛州九方巨億電影情侶廳圖片 瀏覽:856
勁爆的一部電影 瀏覽:671
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反派小丑 瀏覽:51
畫家的一部電影 瀏覽:433
世界電影票房百強 瀏覽:397
扮演紅燈記李玉和的電影演員名字 瀏覽:573
樊登者電影演員 瀏覽:314
法國電影苔絲多長 瀏覽:593
史詩級別電影的音樂 瀏覽:858
免費完整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74
除暴電影的結局 瀏覽:715
嘉興可以定製電影票 瀏覽:302
21電影院暫停營業 瀏覽:453
全職殺手電筒影粵語中字在線觀看 瀏覽:802
關於泰國教育電影大全 瀏覽:496
齊秦花祭完整版電影 瀏覽:79
女人必看十部經典電影英文 瀏覽:579
成龍高進電影 瀏覽:882
電影教父2中的完整劇情 瀏覽:790
泰國電影為什麼那麼色情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