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山西太原戰役電影完整版

山西太原戰役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1-07-19 12:07:25

⑴ 太原戰役的粗略資料

太原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部隊和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對國民黨軍堅固設防的山西省太原市進行的攻堅戰。

1948年7月下旬晉中戰役結束後,山西省除太原、大同外均告解放。國民黨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的所轄部隊已大部被殲滅,余部5個師和1個暫編總隊收縮於太原及其外圍地區,企圖依託險要地形和堅固設防進行固守。為奪取太原,殲滅閻錫山集團,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第1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徐向前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統一指揮第1兵團(轄第8、第13、第15縱隊)、華北軍區炮兵第1旅、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晉中軍區3個獨立旅及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警備第2旅等部共18個旅11.5萬餘人,乘晉中戰役勝利之勢進逼太原,集結於榆次、太谷、清原(今清徐)等地並進行整訓,准備於10月中旬發起太原戰役。

太原為山西省省會,位於晉中盆地北部,東倚罕山,西臨汾河,南北地勢起伏,易守難攻,為華北的戰略要地。閻錫山集團經過長期經營,修築種類繁多的外圍據點、縱深陣地和城防工事,使太原構成由各式堡壘與壕溝、暗道相結合的,互為依託的多層次、大縱深的環形防禦體系。在北起黃寨、周家山,南達武宿、小店鎮,西起石千峰,東到罕山的防線內,僅主要防區就有大碉堡5000多個。城東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城東北卧虎山,城東南雙塔寺等要點,築有以碉堡群為骨乾的永久性工事,成為太原的主要屏障。國民黨軍為加強防衛力量,從西安空運整編第30師(後改為第30軍)增援太原;通過抓丁等手段,將該市守軍擴編為5個軍部、14個步兵師和3個暫編總隊、3個特種師,連同保安部隊等,使總兵力增至近10萬人,擁有各種火炮600餘門。將太原市劃分為1個中,心防禦區和東(後分東南、東北)、南、西、北4個外圍防禦區。其部署是:以5個軍11個師(總隊)擔任東、南、西、北區的防禦;以直屬部隊防守城內中心區;以1個軍6個師擔任機動作戰。防禦重點置於南北兩區。

乘守軍脫離築城地帶予以殲滅,順勢奪占東山要塞華北軍區第1兵團前委於9月28日決定,以圍困、瓦解、攻擊,逐步削弱其守軍,然後一舉攻下太原,作為戰役指導方針。計劃第一步從太原東南、東北方向突破守軍第一道防線,以火力控制南、北機場,切斷外援;第二步奪取山頭、淖馬、雙塔寺、卧虎山等主要外圍據點;第三步以城東南和城東北為主要突擊方向實施攻城。

10月2日,太原守軍為破壞人民解放軍的戰役准備,並搶糧抓丁,以7個師的兵力沿汾河以東、同蒲鐵路(大同—風陵渡)以西向南出擊。3日,暫編第44、第45師和第72師一部進至小店鎮、西南畔村等地;暫編第40、第49、第73師等部進至秋村、西溫庄等地;第66、第69師集結紅寺地區。徐向前決,心抓住守軍脫離防禦陣地的有利戰機,提前發起太原戰役,先在野戰中殲其有生力量。10月5日拂曉,第7縱隊主力由清原東渡汾河,直插小店鎮以北;第15縱隊由太谷、榆次向西出擊,直插武宿機場以北,與第7縱隊成東西夾擊之勢,切斷已進至小店鎮和武宿機場國民黨軍通向太原的退路,並准備阻擊太原守軍南援;第8、第13縱隊迅速包圍已進佔小店鎮、南黑窯等地的國民黨軍。戰至6日晨,殲滅暫編第44、第45師全部和第72師、暫編第49師各一部。隨後各縱隊繼續擴張戰果,攻佔武宿機場及多處據點,並抵近東山堡壘地域南側。第7縱隊一部為策應小店地區作戰,在城北鳳閣梁一帶殲第68師1個多團和暫編第39師1個營,並用炮火控制城北新城機場。各部隊經11天激戰,殲國民黨軍2個師、3個團又7個營,共斃傷俘1.2萬餘人,迫近並部分突破太原南北守軍第一道防線。10月16日,第7、第13、第15縱隊和第8縱隊一部在晉中軍區部隊配合下,分由南北兩面迅猛地向東山要塞守軍發起攻擊。至19日,相繼攻佔黑駝、石人梁、大窯頭、大小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駝寨等築壘陣地,殲守軍一部,迫使罕山守軍1個團投降,佔領東山主峰罕山及大部陣地。閻錫山集中第30軍和留用的日本軍人為骨幹組成的暫編第10總隊,在炮火支援下向牛駝寨實施多次猛烈反撲,在不到300平方米的陣地上,每天傾瀉炮彈萬發以上。第7縱隊等部頑強抗擊,激戰3日,予敵以重大殺傷後撤出牛駝寨。26日,第1兵團司令部為摧毀守軍東山防禦陣地,奪取攻城依託,再次調整部署,分別以第7、第8、第15、第13縱隊奪取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等東山四大要點。守軍在空軍配合下,憑借險要地勢固守頑抗,並施放毒氣彈、燃燒彈。第1兵團等部勇猛突擊,多次打退守軍反撲,經19晝夜反復激烈爭奪,至11月13日全部攻佔東山四大要點,共殲滅守軍2.2萬餘人,並爭取了守軍第8總隊起義。與此同時,晉中軍區部隊攻佔城北青龍鎮、城南許壇以及汾河西岸的南北堰等據點,緊縮了對太原城的包圍。在此期間,守軍第30軍軍長黃樵松派代表與人民解放軍攻城部隊接洽起義事宜。第1兵團隨即派員入城協助組織起義。但因被出賣,黃樵松等遭逮捕和殺害,起義未能實現。

在中共中央軍委統一部署下緩攻太原,休整部隊和開展政治攻勢11月上旬遼沈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集團已成驚弓之鳥。中共中央軍委考慮到太原攻克過早,有可能使傅作義集團感到孤立而由平津地區南逃或西撤。為穩住傅作義集團,於11月16日發出緩攻太原的電令。華北軍區第1兵團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有關戰略決戰的統一部署,從12月1日開始,以一部兵力攻佔太原城東松樹坡,城北蘇村、陽曲、蘭村,城南化七頭、趙家山、邱溝等據點,以火力封鎖了城西、城北的飛機場,將守軍進一步壓縮在縱橫各不過15公里的狹小區域內。之後,以部分兵力堅守前沿陣地,監視守軍,主力轉入休整。同時,圍城各部隊通過戰場喊話、散發傳單、動員守軍官兵親屬規勸等方式,廣泛開展政治攻勢,促使大批守軍起義投誠,至1949年3月共瓦解守軍1.2萬餘人。通過陣前練兵,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攻堅能力。

1949年1月平津戰役結束後,華北軍區第1、第2、第3兵團分別改稱第18、第19、第20兵團,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第一野戰軍第7軍。3月,第19、第20兵團和第四野戰軍、華北軍區各1個炮兵師,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開赴太原前線,會同第18兵團等部總攻太原,使太原前線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增至32萬餘人,與守軍相比占絕對優勢。3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成以徐向前為書記的中共太原前線總委員會和以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太原前線司令部,統一指揮參戰部隊。3月28日,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由中共中央駐地返回西北途經太原前線,參與指揮總攻太原的作戰。

全殲閻錫山集團,解放太原太原國民黨軍經前一階段作戰,連同被圍困期間的損失,兵力已消耗4萬餘人。但已處絕境的閻錫山非但拒絕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太原的勸告,反而抓丁徵兵擴充軍隊,編組「神勇師」、「鐵血師」、「堅貞師」。並從榆林空運第83師到太原,使太原守軍仍保持6個軍的兵力,連同非正規軍共約7萬人,組成第10、第15兵團部。其部署是:以12個師防守太原外圍,以2個師防守市區,其餘兵力作為機動,但戰鬥力甚弱。2月15日,閻錫山乘飛機逃離太原,指令「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團司令官孫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團司令官王靖國指揮太原守軍繼續頑抗。3月31日,中共太原前委確定了「割裂包圍外圍之敵,進行連續攻擊,爭取殲其大部或全部,佔領攻城有利陣地,爾後集中全力攻城」的戰役方針和部署:第20兵團和第7軍1個師由城東北、城西北進攻北區守軍;第19兵團和晉中軍區部隊由城南和城西南進攻南區和西區守軍;第18兵團和第7軍主力由城東進攻倉庫區,並配合第19、第20兵團進攻東南區和東北區守軍;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主力、華北軍區炮兵第3師(由炮兵第1旅改稱)由太原前線司令部直接指揮,華北軍區炮兵第4師和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一部配屬第19、第20兵團作戰。4月20日全線開始進攻。各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採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法,迅速突破守軍防線,相繼佔領城北新城、太子頭,城西南北汾河橋、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軍營,城東郝家溝、剪子灣等地。至22日,全部攻佔外圍據點,殲滅守軍12個師,並控制了雙塔寺、卧虎山制高點,直逼太原市區。為減輕對太原市區的破壞和市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太原前線司令部於22日向守軍發出勸降通牒,孫楚、王靖國等人仍拒不投降。24日凌晨,攻城部隊用1300餘門火炮進行火力准備後,對城垣發起總攻。第20兵團首先由小北門東側突破城垣,第18、第19兵團也相繼攻入城內,與守軍展開巷戰。入城部隊以小型爆破手段,迅速開辟前進道路,向守軍指揮中心勇猛穿插。9時許,攻入太原「綏靖」公署,俘孫楚、王靖國和日本顧問今村、岩田等人。至10時,全部殲滅太原守軍。

太原戰役,人民解放軍傷亡1.5萬人,殲滅國民黨軍1個「綏靖」公署、2個兵團部、6個軍部、20個師,共斃傷俘13.5萬餘人。太原解放後,大同國民黨守軍萬餘人見大勢已去,也於4月29日接受改編,大同和平解放。至此,山西全省解放,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省人民長達38年的統治。

⑵ 太原戰役的戰役過程

太原戰役(Taiyuan Campaign)是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的一場大型戰役,1948年10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在黨中央、毛主席的指揮下進行的。
1949年3月底,太原城下,共集結了3個兵團、10個軍、36個步兵師和2個炮兵師,1300餘門火炮,連同中央軍委補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義部改編的4個師,25萬人對太原形成合圍之勢。至1949年4月24日戰役結束,全殲守敵13餘萬人、民團8萬。中國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6個多月,傷亡4.5萬人,其中攻城戰役、攻城後巷戰傷亡3.6萬,是解放戰爭中戰斗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
1948年10月2日,太原守軍為破壞人民解放軍的戰役准備,並搶糧抓丁,以7個師的兵力沿汾河以東、同蒲鐵路(大同—風陵渡)以西向南出擊。
1948年10月3日,暫編第44、第45師和第72師一部進至小店鎮、西南畔村等地;暫編第40、第49、第73師等部進至秋村、西溫庄等地;第66、第69師集結紅寺地區。徐向前決心抓住守軍脫離防禦陣地的有利戰機,提前發起太原戰役,先在野戰中殲其有生力量。
1948年10月5日拂曉,第7縱隊主力由清原東渡汾河,直插小店鎮以北;第15縱隊由太谷、榆次向西出擊,直插武宿機場以北,與第7縱隊成東西夾擊之勢,切斷已進至小店鎮和武宿機場國民黨軍通向太原的退路,並准備阻擊太原守軍南援;第8縱隊、第13縱隊迅速包圍已進佔小店鎮、南黑窯等地的國民黨軍。
1948年10月6日凌晨,殲滅暫編第44、第45師全部和第72師、暫編第49師各一部。隨後各縱隊繼續擴張戰果,攻佔武宿機場及多處據點,並抵近東山堡壘地域南側。第7縱隊一部為策應小店地區作戰,在城北鳳閣梁一帶殲第68師1個多團和暫編第39師1個營,並用炮火控制城北新城機場。各部隊經11天激戰,殲國民黨軍2個師、3個團又7個營,共斃傷俘1.2萬餘人,迫近並部分突破太原南北守軍第一道防線。
1948年10月16日,第7、第13、第15縱隊和第8縱隊一部在晉中軍區部隊配合下,分由南北兩面迅猛地向東山要塞守軍發起攻擊。
1948年10月19日,相繼攻佔黑駝、石人梁、大窯頭、大小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駝寨等築壘陣地,殲守軍一部,迫使罕山守軍1個團投降,佔領東山主峰罕山及大部陣地。
閻錫山集中第30軍和留用的日本軍人為骨幹組成的暫編第10總隊,在炮火支援下向牛駝寨實施多次猛烈反撲,第7縱隊等部頑強抗擊,激戰3日,予敵以重大殺傷後撤出牛駝寨。
1948年10月26日,第1兵團司令部為摧毀守軍東山防禦陣地,奪取攻城依託,再次調整部署,分別以第7、第8、第15、第13縱隊奪取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等東山四大要點。守軍在空軍配合下,憑借險要地勢固守頑抗,並施放毒氣彈、燃燒彈。第1兵團等部勇猛突擊,多次打退守軍反撲,經19晝夜反復激烈爭奪。
1948年11月13日,攻佔東山四大要點,殲滅守軍2.2萬餘人,並爭取了守軍第8總隊起義。與此同時,晉中軍區部隊攻佔城北青龍鎮、城南許壇以及汾河西岸的南北堰等據點,緊縮了對太原城的包圍。
在此期間,守軍第30軍軍長黃樵松派代表與人民解放軍攻城部隊接洽起義事宜。第1兵團隨即派員入城協助組織起義。但因被出賣,黃樵松等遭逮捕和殺害,起義未能實現。
在中共中央軍委統一部署下緩攻太原,休整部隊和開展政治攻勢。11月上旬遼沈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集團已成驚弓之鳥。中共中央軍委考慮到太原攻克過早,有可能使傅作義集團感到孤立而由平津地區南逃或西撤。
為穩住傅作義集團,於1948年11月16日發出緩攻太原的電令。
華北軍區第1兵團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有關戰略決戰的統一部署,從1948年12月1日開始,以一部兵力攻佔太原城東松樹坡,城北蘇村、陽曲、蘭村,城南化七頭、趙家山、邱溝等據點,以火力封鎖了城西、城北的飛機場,將守軍進一步壓縮在縱橫各不過15公里的狹小區域內。之後,以部分兵力堅守前沿陣地,監視守軍,主力轉入休整。

同時,圍城各部隊通過戰場喊話、散發傳單、動員守軍官兵親屬規勸等方式,廣泛開展政治攻勢,促使大批守軍起義投誠,至1949年3月共瓦解守軍1.2萬餘人。通過陣前練兵,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攻堅能力。
1949年1月平津戰役結束後,華北軍區第1、第2、第3兵團分別改稱第18、第19、第20兵團,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第一野戰軍第7軍。
1949年3月,第19、第20兵團和第四野戰軍、華北軍區各1個炮兵師,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開赴太原前線,會同第18兵團等部總攻太原,使太原前線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增至32萬餘人,與守軍相比占絕對優勢。
194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成以徐向前為書記的中共太原前線總委員會和以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太原前線司令部,統一指揮參戰部隊。
1949年3月28日,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由中共中央駐地返回西北途經太原前線,參與指揮總攻太原的作戰。
太原國民黨軍經前一階段作戰,連同被圍困期間的損失,兵力已消耗4萬餘人。但已處絕境的閻錫山非但拒絕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太原的勸告,反而抓丁徵兵擴充軍隊,編組「神勇師」、「鐵血師」、「堅貞師」。並從榆林空運第83師到太原,使太原守軍仍保持6個軍的兵力,連同非正規軍共約7萬人,組成第10、第15兵團部。其部署是:以12個師防守太原外圍,以2個師防守市區,其餘兵力作為機動,但戰鬥力甚弱。
1949年2月15日,閻錫山乘飛機逃離太原,指令「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團司令官孫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團司令官王靖國指揮太原守軍繼續頑抗。
1949年3月31日,中共太原前委確定了「割裂包圍外圍之敵,進行連續攻擊,爭取殲其大部或全部,佔領攻城有利陣地,爾後集中全力攻城」的戰役方針和部署:第20兵團和第7軍1個師由城東北、城西北進攻北區守軍;第19兵團和晉中軍區部隊由城南和城西南進攻南區和西區守軍;第18兵團和第7軍主力由城東進攻倉庫區,並配合第19、第20兵團
太原戰役相關書籍
進攻東南區和東北區守軍;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主力、華北軍區炮兵第3師(由炮兵第1旅改稱)由太原前線司令部直接指揮,華北軍區炮兵第4師和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一部配屬第19、第20兵團作戰。
1949年4月20日全線開始進攻。各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採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法,迅速突破守軍防線,相繼佔領城北新城、太子頭,城西南北汾河橋、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軍營,城東郝家溝、剪子灣等地。
至1949年4月22日,全部攻佔外圍據點,殲滅守軍12個師,並控制了雙塔寺、卧虎山制高點,直逼太原市區。為減輕對太原市區的破壞和市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太原前線司令部於22日向守軍發出勸降通牒,孫楚、王靖國等人仍拒不投降。
1949年4月24日凌晨,攻城部隊用1300餘門火炮進行火力准備後,對城垣發起總攻。 第20兵團首先由小北門東側突破城垣,第18、第19兵團也相繼攻入城內,與守軍展開巷戰。入城部隊以小型爆破手段,迅速開辟前進道路,向守軍指揮中心勇猛進攻。9時許,攻入太原「綏靖」公署,俘孫楚、王靖國和日本顧問今村、岩田等人 。至10時,太原守軍被全部殲滅。

太原戰役的勝利,拔除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在華北的最後堡壘,標志著山西全省解放,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省長達40年的統治;太原的解放,標志著華北地區的徹底解放,推動了全中國解放戰爭的進程。

⑶ 決戰太原電影電影的觀後感

《決戰太原》觀後感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

⑷ 決戰太原 觀後感

在裡面我看到了戰士英勇奮戰的一面,同時也看到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以及感覺到他們因為戰爭失去情人的痛苦。雖然戰爭會有很多不好但是戰爭的發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對它也感到無可奈何

⑸ 太原會戰

中日之間曾有二十二次會戰,全在中國領土進行,大都在大城市,比如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其中上海曾兩度成為戰場。
太原會戰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和太原保衛戰,它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會戰。
1937年9~11月,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太原地區的作戰。
南口張家口戰役後,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佔領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豐鎮(今屬內蒙古)進攻,主力向雁北地區進攻。日軍第5師從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連陷廣靈、靈丘、渾源等晉東北城鎮。9月下旬,日軍統帥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師及察哈爾派遣兵團主力進攻山西內長城防線,企圖向太原發展進攻。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指揮所部退守內長城的平型關、雁門關、神池一線。以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為右地區總司令,指揮3個軍防守平型關東西一線;以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為左地區總司令,指揮4個軍防守雁門關東西一線;以第71、第72師為預備軍,位於繁峙;令第18集團軍(八路軍)朱德總司令以第115、第120、第129師分別馳援平型關、雁門關、五台山配合作戰。
平型關伏擊戰 9月21日,日軍第5師先以兩個步兵營從渾源翻越高山南下,襲擊守軍第17軍側背,23日佔領團城口;再以第21旅由靈丘南進,從正面進攻平型關,遭守軍第33軍第73師抗擊,24日又增兵猛攻。傅作義率預備軍2個師增援,日軍攻擊受挫。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率領下,奉命以一部襲擊靈丘、淶源敵後,以主力3個團於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山地有利地形伏擊日軍。9月25日,板垣師第21旅一部和大批輜重車輛由靈丘向平型關前進,在預伏地區被殲千餘人,汽車被毀百餘輛(見平型關戰斗)。察哈爾派遣兵團以混成第15、第2旅東進策應,27日進擊茹越口,守軍第34軍第203旅堅決抵抗,旅長梁鑒堂陣亡,次日茹越口陷落。察哈爾派遣兵團進占繁峙,威脅平型關側背。30日夜,平型關守軍奉命撤向五台山。日軍遂陷平型關,西進至代縣。
忻口會戰 閻錫山下令將所部撤向忻口組織防禦。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雲中山,地勢險要,是晉北通向太原的門戶。10月1日,日軍統帥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師和察哈爾派遣兵團進攻太原。同一天,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第14集團軍(衛立煌部)至忻口與日軍會戰。閻錫山部署第14集團軍及配屬部隊共8個軍為中央集團軍,由衛立煌指揮,在忻口正面組織防禦;第18集團軍(欠第120師)及第101、第73師、新編第2師為右集團軍,由朱德指揮,在滹沱河南岸羅圈溝、峨口佔領陣地,並以一部挺進敵後,威脅日軍左翼;第6集團軍2個師1個旅及第120師為左集團軍,由楊愛源指揮,在黑峪、陽方口佔領陣地,並以一部挺進敵後,威脅日軍右翼;第34、第35軍為預備集團軍,由傅作義指揮,控制於定襄、忻縣地區。10月2日,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2旅從代縣向崞縣(今崞陽鎮)進攻,第19軍堅守一周,9日崞縣陷落;混成第15旅4日繞過崞縣進攻原平,第34軍第196旅旅長姜玉貞率官兵與敵肉搏,傷亡殆盡。日軍12日攻佔原平,進逼忻口。
12日,衛立煌調整部署:以郝夢齡指揮第9、第19、第61、第35軍組成中央兵團,守備忻口山嶺及其左側川道;以李默庵指揮第14軍和第71、第66師等組成左翼兵團,控制雲中山;以劉茂恩指揮第33、第17、第15軍組成右翼兵團,控制五台山。部隊展開於忻口以北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峪一線。10月13日,板垣指揮5萬日軍向忻口進攻,以第5師為左翼,主攻南懷化;以混成第15旅、堤支隊(相當於營)為右翼,進攻大白水;以混成第2旅、大泉支隊(相當於營)擔任內長城二線守備。第5師集中飛機30餘架、重炮40餘門、戰車50餘輛掩護步兵猛攻;中央兵團據險扼守,士氣旺盛,炮火猛烈,忻口嶺連日鏖戰,南懷化陣地幾失幾得,戰況慘烈。10月16日,中央兵團實施反擊,爭奪南懷化高地,第9軍軍長郝夢齡、第54師師長劉家騏、獨立第5旅旅長鄭廷珍奮勇督戰,以身殉國,相繼由第61軍軍長陳長捷、第19軍軍長王靖國接任中央兵團總指揮,始終堅守忻口陣地。
其間,八路軍相繼在靈丘、廣靈、蔚縣、平型關、寧武、雁門關襲擊日軍後方,配合忻口正面作戰。19日夜,第129師第769團夜襲陽明堡機場,毀日機24架。日軍在忻口傷亡2萬餘人,作戰不利,日華北方面軍於22、27和29日先後增調3個團馳援,始終攻不下南懷化,乃轉攻大白水。忻口會戰正酣,晉東娘子關失守,日軍西進威逼太原。11月2日,忻口守軍奉命退守太原。
娘子關防禦戰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令第一戰區部隊一部轉入晉東娘子關地區組織防禦,正面為第17、第30師,左翼為第14軍團,右翼為第3軍,由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負責指揮。10月11日,日軍第20師佔領井陘,以一部攻娘子關正面,主力繞道於13日攻陷舊關。閻錫山急令增援晉北之孫連仲率第26路軍回援娘子關,組織多次反攻,殲日軍一部,但未奪回舊關。21日,日軍第20師師長川岸文三郎得第109師一部增援,繼續在航空兵支援下正面進攻娘子關,掩護第20師左右兩個突擊隊向南運動。第20師輜重部隊行經七亘村,先後兩次遭八路軍第129師伏擊。26日,日軍左突擊隊約4個營經測魚鎮南側突破第3軍防線,繞到娘子關和新關側後。娘子關守軍是日全線撤退,日軍沿正太鐵路(石家莊-太原)向西追擊,並擊退第41軍的阻擊,11月2日佔壽陽。日軍迅速逼近榆次,危及太原。4日和7日,日軍第20師直屬隊在廣陽山地又遭八路軍第115、第129師各一部的伏擊。
太原保衛戰 11月4日,閻錫山任命傅作義為太原城防司令,衛立煌為第二戰區前敵總司令,決心以忻口撤退的部隊佔領太原北郊陣地,以娘子關退下的部隊防守太原東郊,以剛增援的第13軍推進榆次待機夾擊日軍,以第35軍等殘損的7個旅擔負城防。然而兩線撤退的部隊尚立足未穩,日軍即跟蹤而至,部隊秩序混亂。5日東路日軍占榆次,6日北路日軍進抵太原城垣,7日兩面日軍協力攻城。戰至當晚,守城官兵僅存2000餘人。8日夜日軍突破城垣,傅作義率部突圍,9日太原淪陷。
是役,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八路軍在會戰中有力地配合友軍作戰,平型關伏擊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忻口會戰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牽制了日軍沿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南下的作戰行動。惟娘子關方面防範疏漏,被日軍乘虛而入,致會戰失敗。

⑹ 太原戰役是誰指揮的

太原戰役是中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解放戰爭)後期的一場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部隊和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對國民黨軍堅固設防的山西省太原市進行的攻堅戰。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等部在徐向前指揮下發起戰役,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於1949年4月24日攻克太原,基本控制了山西全境。

⑺ 國民革命軍第30軍的太原戰役

1946年上半年,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該軍在山西運城改編為整編第30師,隸屬第4集團軍。魯崇義任師長,黃樵松、唐秀清任副師長。原第27師改編為整編第27旅,許文耀任旅長,仵德厚任副旅長,駐防山西翼城;原第30師改編為整編第30旅,尹瀛洲任旅長,駐防山西垣曲;原第67師改編為整編第67旅,李學正任旅長,陳成武任副旅長,王樹民任參謀長,駐防河南洛陽。此次整編後,該整編師作為國民黨軍主力部隊,從1946年7月至1948年7月,先後參加了臨(汾)浮(山)戰役、呂梁戰役、晉南戰役、豫西戰役和臨汾戰役等。在此期間,師長魯崇義調任整編第29軍軍長,副師長黃樵松繼任師長, 1948年8月,該師恢復第30軍的番號,該軍27師和30師89團由副軍長黃樵松率領增援太原。將所留部隊為基礎擴編為113軍(軍長魯崇義),同時副軍長黃樵松升任軍長。原下轄整編第27、整編第30、整編第67旅,依次恢復原第27、第30、第67師的番號。同年11月3日,黃樵松在太原前線與人民解放軍取得聯系,准備戰場起義時,被第27是師長戴炳南出賣,向閻錫山密告了起義計劃,致使黃樵松與解放軍代表晉夫等人一起被捕,解往南京後慘遭殺害。此後,戴炳南升任軍長擔負防守太原城的任務。1949年4月底,該軍在太原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全殲。

⑻ 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平型關大捷》《在太行山上》《太原保衛戰》《忻口會戰》,個人認為電視劇《亮劍》挺好…

⑼ 太原戰役六十一軍一八一團長一連參加過哪些戰役

  1. 發生在1948年3月至1949年4月的山西解放最後三大戰役——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過去已經六十三四年了。

  2. 在這些戰斗中,解放軍將士操著粗劣的武器,憑著對人民的無限忠誠,以當今人們難以想像的勇氣,浴血奮戰,推翻了統治山西三十八年的大軍閥閻錫山小王朝,令人永世難忘。但是,這三次戰役的一些基本史實至今仍有許多模糊不清之處,例如國共雙方參戰部隊人數、主要幹部起碼是團級以上幹部名單這些應該說是最基本的情況,一些專門的研究機構和專門紀念館都說不清楚;更深入的研究極為缺乏,一些著作只是人雲亦雲地抄來抄去。這與我們應該達到的工作要求確有差距。

  3. 當然,因為檔案材料難覓,當事人又日漸零落,這項工作確實有很大難度。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懈怠的理由。我們應該加強研究,包括對地方支前領導人士和國民黨非軍隊方面參戰人士的研究探尋。

  4. 經過一段時間的尋訪,我們集成了一個初步名單,發布幾年後,現在就自己所知又添加了一些,現在貢獻出來,希望知情者補充糾正,起碼將來有一個完整名單展現給關心者。職務名稱用全軍整編前名稱,同一職務後的幾個人名是先後擔任此職者。第十九兵團和第二十兵團參加太原戰役同志名單較略。

閱讀全文

與山西太原戰役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容院電影韓國中文 瀏覽:319
大愛無疆電影印度 瀏覽:881
看電影是英文字幕怎麼辦 瀏覽:428
怎樣復制完整的電影 瀏覽:627
電影西班牙之旅的音樂 瀏覽:755
美女獻身電影演員 瀏覽:443
電影演員王國強 瀏覽:874
粵語妃子笑電影 瀏覽:546
愛情公寓大電影開心 瀏覽:490
搞笑的奧特曼動畫片大全電影大全 瀏覽:494
2018年上海電影節明星圖片 瀏覽:516
電影絕代艷後英文名 瀏覽:458
古希臘電影大百度雲 瀏覽:491
抖音配愛情電影很火那個音樂叫什麼 瀏覽:111
人被鬼乾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叫什麼意思 瀏覽:528
電影英文翻譯者 瀏覽:522
英文版馬良電影 瀏覽:204
電影學院老導演 瀏覽:465
一部電影剪輯哪個片段會火 瀏覽:406
愛情吻戲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