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戰的電影觀後感不少於500字
通過觀看抗戰歷史片〈百團大戰〉,知道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偉大的共產黨用它野草一般的毅力從被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的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部隊雖沒有像日軍那樣先進的武器,但共產黨仍能戰勝日軍。就像星星之火一樣,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也能燎原。共產黨喚醒了更多的熱血男兒。中國共產黨就像一把利劍,斬斷了侵略者的魔爪;像一面大旗,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者;像一輪太陽,照亮了新中國的前程。
抗日戰爭時,為了不然國民黨投降,振奮抗日軍民。八路軍總部決定組織一次「百團大戰」來打擊日軍。105個團的兵力由彭德懷指揮。1940年8月20日開始攻打天險娘子關,敵軍的火力網非常密集。這天晚上,兩個連的戰士迅速包圍了村裡的偽軍。敵軍來不及反抗就全軍覆沒了。碉堡里的敵人發覺了,想八路軍發起猛烈射擊。八路軍以村子為根據,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般的炮火,沿陡峭的山岩向敵人強攻。負傷的戰士從矗立的山岩上跌進了深谷,但一個倒下去了,後面的戰士還是英勇的沖上來。鮮血灑遍了娘子關。僅過了3小時的激戰,八路軍終於佔領了娘子關,全部肅清敵人。黎明的時候,鮮艷的戰旗迎著東方燦爛的陽光,飄揚在鮮血染紅的娘子關的上空。
八路軍是多麼的英勇啊!他們身上那股英勇無畏、不屈不撓地精神是多麼寶貴。他們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打造了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勇敢的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克服困難,把黨的精神一代代傳下去。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更輝煌。
B. 電影《辛棄疾》讀後感
辛棄疾是我最崇拜的偉人,他於公元1140年5月18日生,公元1207年10月3日逝世,他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軒,因此字型大小「稼軒居士」。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我最欣賞稼軒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這首詞作於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整首詞抒發了辛棄疾郁結心頭的悲憤之情。特別是最後一句:「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更使人感
受到《水倉吟·登建康賞心亭》整首詞盪氣回腸。但是整首詞還不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他的代表作《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是那麼的豪放。當時,辛棄疾南歸十餘
年,在江西任刑法獄頌方面的官吏,經常巡迴往復於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於
是寫下了這首詞。
當然,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辛棄疾的愛國之情。辛棄疾22歲就拉起千人隊伍、率萬人南下歸宋,當時他還是個英雄少年,卻如此血氣方剛,欲為朝廷通殺賊寇,收復失地這又是何等的豪壯呀!
但是,世上的事並非都能心想事成,南歸之後,他手裡立刻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剩下一支羊毫軟筆,他再也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
時隔千年,當今天我們重讀他的作品時,仍感到一中凜然的殺氣和磅礴之勢。我們要永遠記住,熱愛祖國是每個中國人必備的品格,我們現在唯一要做到的是認真、努力地學習,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C. 求電影亮劍400字觀後感!
亮劍》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但讓我深受感動並不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劇情刻畫,也不是氣勢磅礴、恢弘壯觀的場景描寫,而是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特別是對劇中靈魂人物李雲龍那細膩而逼真的刻畫。
在劇中,李雲龍是個極為復雜、極有個性的典型人物。他出身於草根階層,在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和槍林彈雨的洗禮下,逐漸成長為戰場上的一名虎將,成長為一名抗日英雄。電視劇對他的刻畫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在塑造他這個硬漢形象時沒流於表面,既不概念化,也不臉譜化,更不扁平化,而是在嬉笑怒罵間,自然而然地將他的形象渲染出來,讓他極富藝術感染力和人性魅力。
英雄亮劍氣自狂。依我看來,李雲龍首先是個戰爭英雄。他桀驁不馴、性情剛烈、性格草莽,但又深謀遠慮、有膽有識、嫉惡如仇,是個具有典型意義的血性硬漢。對待戰爭,他抱著每戰必勝的信心,在戰場上沖鋒陷陣、揮灑自如,那「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也要「亮劍」,就是死也不能倒下的英勇氣勢,足以讓讓敵人汗顏。他那驍勇善戰、叱吒風雲的豪邁身姿足以讓敵人聞風喪膽,他熱愛戰爭,戰場就是他的精神寄託。事實上,不論何時何地,他的心從未遠離過戰場。可見,他的潛意識中藏著極濃的「戰爭情結」。他永遠屬於戰爭,他的生命離不開戰場,他就是一柄戰爭打磨出來的一柄鋒芒畢露的利劍。一旦看慣了狼煙四起,聽慣了炮火硝煙的他走進了解放年代,走下了戰場這個「神壇」,失去了戰場這塊磨刀石,他的生命就變得淡然失色、黯然無光了,人也變得碌碌無為、空虛失落了。最後竟然隱居農村,做一個平民百姓。這或許就是他人性的悲劇吧。
特別讓我欣賞的是李雲龍在面對死亡時,他臨危不懼,勇敢地亮出自己,亮出手中的「寶劍」,不低頭、不退縮、不認輸、不乞求,也不苟活,其膽識、氣魄和血性令人敬而生畏。他的血液中流淌著狂狷的一面,為抗日而狂,為解放而狂,為中國的老百姓的生命而狂,狂得威猛,狂得崇高,狂得有尊嚴,狂得有魄力,其狂狷發乎其性情,既是大丈夫式的狂,更是偉男子式的狂,讓我們肅然起敬。
然而,李雲龍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搗蛋鬼。他性子急躁、蠻不講理、我行我素,經常惹事生非。他既是個從不把別人看在眼裡的人,也是個從不讓自己吃虧的傢伙。在他的身上,還明顯有著幾分市井小人物的狡黠和幽默。嚮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他不但好講粗話,說歪理,更喜歡在嬉笑怒罵和打哈哈時來一些離經叛道的言語。但在這看似荒誕的言語中,又不乏真知灼見的領悟。他說話也很「沖」,充滿火葯味,做起事來更是雷厲風行,一旦決定的事就是知道在蠻干也要去試試但他從不為自己應擔當的責任推脫,而是勇於承擔責任,認識自己的錯誤。他大錯不犯,卻小錯不斷,有時還極為囂張。他的性格既是傳統的,雙是叛逆的。他一怒之下掃平了殺害其好友和尚的土匪老窩、一氣之下與政見不一的趙剛肉搏相拚,被革除代軍長的職務後又在課堂上大放闕詞等行徑無不反映出他人性中叛逆的一面。這或許正是他的可愛之處吧。
李雲龍對待朋友的態度也讓讓我深受感動。「明爭」、「暗鬥」四個字可概括他和趙剛、他和楚雲飛之間的友誼。他與戰友趙剛從政見不一、相互排斥到時吹鬍子瞪眼、大打出手,再到最後成為推心置腹、坦誠相待、互相欣賞、肝膽相照的生死之交,可謂「英雄識英雄」。他們之間的感情是「打」出來的,打著打著就成了好兄弟。相比這下,我認為,他和楚雲飛的友誼更為堅固。他們是兒時的好夥伴,參軍後由於各為其主,在戰場上只得拋開友情、拚死相搏,你送我一梭子彈,我還你一個炮彈。戰爭是不能講感情、意氣用事的。但在戰場下,他們仍然是非同一般的好朋友。他們雖說有相互搗鬼、相互鉗制、暗中較勁和互不買帳的時候,但又相互欣賞、惺惺相惜,就是在臨死之際也會惦記著對方。他們的友情是極為復雜的,既有戰場上的相互較量、你死我活,又有生活上的互相關照、互相算計。他們的友情是「拚」出來的。這種超越了友情的真情就顯得尤為可貴。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三個人之間的「明爭」和「暗鬥」,李雲龍這柄劍才會閃閃發光、熠熠生輝。如果說戰場是磨礪李雲龍這柄寶劍的磨刀石的話,那麼趙剛和楚雲飛就是他這柄寶劍的試金石,是他們讓他變得更銳氣,更具有殺傷力。也是由於他們的陪襯和烘托,李雲龍的「光輝形象」才變得更飽滿、更具有藝術感染力和親和力。
38
D. 空降利刃觀後感600字
劇情介紹
在改革強軍大背景下,以張啟、齊小天等空降特種兵為代表,講述了在戰鬥力生成模式改革探索中,為培育空軍官兵全球化視野、信息化能力和實戰化水平,進一步激發研究強敵、戰勝強敵的血性憂患,將組建一支全新的、全要素、體系化專職藍軍「鍋蓋頭」。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磨合,「鍋蓋頭」開始了征戰南北、挑戰四方的魔鬼生涯。歷經一系列的戰斗演習、行動,「鍋蓋頭」部隊的戰士再次被分配到各部隊,他們成為王牌部隊的骨幹教員,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在坎坷中前行,在磨練中成熟的戰士們開始了新的任務。
觀後感
我最近接連看了兩部有關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生成的電視連續劇,感覺這部《空降利刃》比之前看過《陸戰之王》要好看一點。雖然,它們都是有關軍隊改革探索、日常作訓與貼近實戰化演練的題材,只是兵種不同而已。
看看在中東地區和非洲部分國家打起來的現代戰爭,每次參與的人數和持續的時間都不多,但是破壞力和滲透力卻非常強,除了什麼導彈、有人或無人飛機等現代行進武器以外,日益發達的信息戰是焦點,誰先掌握第一手軍事信息,誰先發動攻擊,誰先擊中敵方要害,誰就有可能完勝。
不用人去第一線面對面作戰的戰爭才是最可怕的,它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不是常規戰爭中敵我雙方互相攻擊所造成的傷害和破壞可以比擬的。現代戰爭,人傷亡少了,可是花費的錢卻多了,造成的損失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恢復的,所以,還是要以和為貴,少生是非,少動氣,更要少動武。不管是打到東西,還是打到人都要用很的錢去了斷。
不過,從部劇里,看到我們國家的軍人和軍隊都越來越強大,可以更好的保家衛國,感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身心是安寧的,值得驕傲!
E. 「利劍行動」這本書的讀後感有人寫過嗎。如果寫過的話分享一下。謝謝
這是一部描寫紀檢幹部與腐敗勢力進行頑強斗爭的作品。以東華省省紀委書記穀子強為代表的紀檢力量與以羅原市市委書記柏向南為首的腐敗勢力之間進行著生死較量,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部小說在描摹官場百態以及反映紀委與腐敗分子白熱化的斗爭中,更加關注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以及在這些過程中各方的心態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較量」。說是「較量」,也並不全是較量,每個人心中都存在一個美好的願望,比如柏向南和肖雲浦的關系,兩個人曾經是操縱羅原官商兩界最為默契的「搭擋」,兄弟情深,但在二人共同鍾情的女人方小梅意外去世後,他們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分裂,在相互提防、戒備的狀態下,即使曾經情同手足,最終也在相互隔膜、彼此不信任之中陷入僵局。盡管如此,小說對人性本善的描寫仍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復雜,也揭露了官場生活中的「常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完全認為小說對人物細膩心態的發掘,比小說的結局設置更為重要,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場」的邏輯,而這也正是這部小說相對於其他「官場小說」的獨特之處。 《利劍行動》中的壞人,其實都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壞人,他們在思考問題,做任何事情之時都有自己內在的邏輯,腐敗的柏向南是出於出人頭地的想法,一步一步掉進慾望的深淵無法自拔,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曾想過抽刀斷水,但結果卻是抽刀斷水水更流;柏向平想方設法地斂財是為了讓妻子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讓兒子有錢讀更好的學校;而作為柏向南最親密「戰友」的肖雲浦在前階段更是一位以正面形象示人的有為青年,讓他走上不歸路的也只是出於讓自己心愛的女人能夠生活得更好的普通願望。所有的人物在處理各種事情時,表面上都顯得風平浪靜,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卻又都是暗藏玄機,而在他們不斷的掙扎與較量之中,事情的發展也出乎他們的意料,以一種意外的方式導致了最終的結局,這是意味深長的,也是官場的「生態」所必然要達到的結果。我試圖嘗試將我這部小說的敘事風格與具有中國特色的現實生活、官場邏輯完美地結合起來,以便達到一種詭異的藝術效果,從而也讓讀者朋友們能夠在一種美妙的享受中認識到這樣一種生活邏輯對人性造成的扭曲以及置身其中的險惡。
F. 寫一篇600字的電影影評
《阿凡達》觀後感
看過《阿凡達》有幾天了,一直沒有動筆寫點什麼,不是不想寫,除工作忙沒有時間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人,只要不是以挑刺為職業的人,剛看完《阿凡達
》心情肯定是激動的,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溢美之辭全部用盡估計都不足以表達自己的
心情,所以,先讓自己冷靜了幾天,要不然腦子一熱,指不定說出什麼來呢,君不見陸
川,把「下跪」都說出來了。
這年頭,大師很多,凡是能拍幾部能看得過去,叫座或叫好能挨一個邊的,都可
以稱為大師了,所以如果把詹姆斯.卡梅隆稱做大師都覺得委曲了,於是,網友們都稱他
為「卡神」以示崇拜。稱為「神」,且不是自稱,世間唯卡梅隆一人了。
這些天人人皆議《阿凡達》,見面打招呼都是:噯,看阿凡達了嗎?如果一方說沒有,
另一方若看過,肯定會說,趕緊看吧,好看,值得一看。說起講得什麼?因人而異了,
有人說,是一部釘子/戶反/抗bao力chai遷的故事,也有人說,是一部愛情童話,還有人說,是部科幻戰爭大片。到底是什麼片,去了電影院看完就知道了,不過不知道也正常,大部分人是被震撼得「暈菜」了。
《阿凡達》的故事情節是好萊塢一貫的風格,簡潔而緊湊。其實僅此一點就夠中國的「大師」們學習了,中國導演擅長講故事,擅長把電影拍成電視劇,其實能把電影拍成90分鍾電視劇讓觀眾看明白,觀眾就應該感恩戴德了,更多的導演是一個人在那跳大神般自彈自唱,故弄玄虛,陶醉得全然不顧觀眾死活,觀眾如果不懂,那是你們素質不行,欣賞水平不行,電影是一種藝術嘛,不是隨便拎個人就能看懂的,誰叫你們「不懂外語,沒有能力,還不神秘」來著?
《阿凡達》作為一部商業巨片是超級成功的,因為使觀眾花錢看了電影後感覺物超所值,而不是看了某國產大片後追悔莫及。《阿凡達》讓我們享受了兩個半小時的夢幻之旅,在銀幕前,自己彷彿重回孩提時光,夢想乘著想像力的翅膀翱翔在一個絢爛唯美的世界。
我想用一句話來評價《阿凡達》她讓我們重拾了本屬於自己但確被遺忘的兩顆心,一顆是童真之心,另一顆是悲憫之心
G. 奮斗觀後感
[奮斗觀後感]花了三天兩夜的時間,看完了火熱的《奮斗》,但恰恰吸引我的原因,卻不單止是因為它的火熱,而是想去理解別人為何去喜歡,奮斗觀後感。《奮斗》作為一部歸類為「愛情偶像劇」的電視劇,但卻遠遠地超出了這一點。我不想去從電視劇的角度去評論它。只想從我內心深處對它的理解去評論它。看完整部電視劇之後,我真的有奮斗的沖動,相信很多看過它的人都會有這樣一股沖動,但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奮斗,就是仁者見仁了。當我剛開始看時,一切的場景、對白甚至是劇情的安排完全是青春偶像劇的版本,但發展得卻讓人瞠目結舌。如高強的跳樓、如向南與楊曉雲的閃電結婚。我起初以為,這是為了吸引人去看,而事實上它也達到了這一目的,但我看完之後,我覺得另有目的,這其實都是一個伏筆,一個奮斗的伏筆。「設計」的延伸意義就是對於人生的規劃,是對於奮斗的另一種理解;而「倫戶口本閃電結婚」,更是一種為「沖動」需要承擔的懲罰所埋下的伏筆。看完這部劇之後,可能很多特別的人會不理解這部電視劇,會覺得像陸濤與夏琳這樣叛逆的人,根本就難以得到別人的認同;也會覺得米萊這樣的角色設計得過於完美,甚至是失真;更會覺得所謂的一見鍾情與所謂的家庭、事業、責任牽扯得過於靠近,讓人不敢目視。許多人會覺得整部劇的男主角中設計得最為普通的角色就是華子,所以很多人反而喜歡華子的實在,而劇情的最後卻終究沒有逃脫為華子設計「一見鍾情」的劇情。其實,在這部劇里,所有的故事起源都來自於一見鍾情,甚至將一見鍾情定義得特別深刻。在整部電視劇里,米萊的角色一定迷倒了不少的男生女生,同樣,也迷倒了我。很難想像現實中會有那樣的一個女孩,所以我反倒覺得為米萊設計的結局是最合適的,因為我覺得沒有男人可以配得上她了。而她臨走之前的最後轉身,也許也是整部劇中讓人最迷惑的地方,也許她始終都沒放下,也許她只是想對她以前的生活說聲再見,觀後感《奮斗觀後感》。不管怎麼樣,這是這部劇里最華麗的一次轉身。在《奮斗》中,我從始至終沒有討厭任何一個角色,我覺得我自己都難以想像。但事實就是如此,盡管有些人會罵夏琳、會罵米萊、會罵楊曉琳,但我始終一句都沒有。也許很慶幸,我沒有抱著一種看電視劇的心態去看電視劇,我倒像是把這當成一個人的最愛,輕輕地去審視。而我也覺得整部劇里沒有任何一個角色需要討厭,因為他們確確實實地都在奮斗,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到最後有目的地去奮斗。這就是一種精神的理念,我稱之為詩意。我覺得當有了一種詩意的東西在裡面,所有的角色都是詩意的承載體,都是為了實現這個詩意。就像一直經典的《神鵰俠侶》,有人說金庸寫得最完美的小說,就是這一部了,為什麼?因為始終都有愛情這條線貫穿著,最後表達淋漓盡致,甚至是完美。到最後,應該回到劇名「奮斗」的身上了。到底它要告訴我們什麼?到底我們要為了什麼而奮斗?起初我以為,這部電視劇是要教我們要為了愛情和事業去奮斗,但後來,我明白了,不單是這樣狹窄的意義。它要告訴我們的是,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為了自已想得到的想要的,而又能讓你快樂,能讓你心安理得的東西去奮斗。它的意義,不單單是愛情和事業,而應該是一種人本身的提升,陸濤的經歷就是如此,從一個渴望成功、渴望佔有、渴望被愛的角色慢慢地去奮斗,最終戰勝了自己的心魔,他得到了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也為自己的自私劃上了句號。而向南,則從只懂得沖動結婚,卻沒有能夠真正懂得自己應該為此付出責任,到最後放棄了自己的真愛,去負擔起自己的責任。也許,對於他的人生來說,其實這是不完美的奮斗,但對於我們,卻需要這種不完美,因為太少人有能去做這種不完美的東西了,所以他的奮斗又特別地有意義。奮斗是一種精神,其實更是一句空話,但其實它確又在提醒很多正在努力奮斗而又過得不幸福的人,要他們剎車,要他們想想,自己所為之努力奮斗的東西是否是自己真正所要得到的東西。如果說到貼近生活實際,其實這部劇很理想化;但如果說它很偶像劇,卻又蘊涵著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這又讓它變得現實。這就是這部劇中的「詩意」所在,它可以讓你從任何一個角度去理解它,因為它包容所有的理解。
H. 我大明朝還有利劍嗎--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觀後感[4]
齊乃民海瑞對老於世故、明哲保身的上司趙貞吉和譚倫怒聲質問:「我大明朝還有利劍嗎?再鋒利的劍,到了你們手裡只能是一把生銹的刀!」 憤世嫉俗的海瑞是在質問趙貞吉和譚倫;更是在質問圓通的官場哲學、圓滑的處世原則、冷漠和麻木的官僚作風!
海瑞更是在質問四百年後我們這些稱他為「天真」、「另類」、「廉價的清官游戲」、「不近人情」、「玩正義」、「不懂官場潛規則」的學者、演員和觀眾們!
海瑞在拷問正義和良知何在?更是在拷問中華民族的過往和將來!
我們不是要膜拜清官,我們是在呼喚一個民族的正義和責任!呼喚為民請命、捨身求法的民族脊樑!
我們渴望城市環境整潔有序,垃圾不亂丟、廣告不亂貼、衣服不亂曬、城市施工也整潔;我們渴望市民有素質、不在公交地鐵搶座位、不隨地小便;我們渴望警察、民政部門和餐館有服務意識,不壓人、不欺客;我們渴望法制健全、腐敗絕跡;我們渴望「中國製造」不再是劣質品的代名詞,做工精美,品質優良,象中國的瓷器和絲綢一樣震驚世界,我們的嬰兒也可以全部食用國產奶粉;我們渴望老百姓不要再嘲弄英雄、知榮辱、守信義。
我們期待悠悠千載、盛唐氣象的大國風度;我們期待中華民族的再度崛起!
你聽!那歌聲在唱:
登臨心繫天下事
腳踏中原路不平
萬里奔行 只為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