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視劇中共地下黨觀後感2o0字
雖然整部劇是以楊家的家族仇恨和日本人的雷霆計劃作為線索,貫穿全劇,但是最最讓我記憶深刻和感到嘆服的,是中共地下黨人的信仰。
榮家大少奶奶,老余,榮華,阿次,他們都接二連三地為了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那麼堅決,那麼果敢,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懼,為了保護自己的戰友,拯救自己的同胞,選擇了一條異常艱難的道路。
先不說榮家大少奶奶和老余,他們兩個的家庭背景劇中沒有交代清楚。只說榮華和阿次,他們兩個的家庭都是上海灘響當當的大家族,本可以榮華富貴度過一生。但是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走上了一條沒有明天沒有未來的路。信仰支撐著他們經歷一次次風險,信仰支撐著他們與敵人進行沒有硝煙的戰爭。最終為了信仰,犧牲了安穩的生活,犧牲了自己的愛情,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到頭來也只是一個無名的英雄。
方致同這個角色,我也是很喜歡的。他也是一名信念堅定的地下黨人,可是卻很有個性,與老余等一般的正面形象有所區別。我始終相信,他的信念是非常堅定的,可是被他的女人坑了。一開始,在女人和革命面前,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革命,可是在知道女人懷孕之後,他開始動搖了。在這種情況,誰又能不動搖呢?
整部戲有多次初次互換身份的戲碼,讓人看了痛快。前期阿初代替阿次的次數很多,每一次都是為了替他解圍,讓他的身份不被發現,沒有什麼生命危險。阿次大概只代替了阿初一次,就是在酒店門口開榮華的車送榮升回家,這一次太短了,幾乎不能算數。最後一次,阿次代替了阿初,卻是永遠地互換身份,阿次替阿初去死,阿初替阿次繼續執行潛伏的任務。
在我心中,我總是覺得,編劇是偏向阿初的。
在生活環境上,阿初雖然是以奴僕的身份生活在榮家,但是榮家的人對他都很好,感情很真誠,還給了他很好的教育,也讓他吃穿不愁。阿次雖然是榮家少爺,但是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家庭溫暖,養父從小把他送往寄宿學校,到日本留學,養母神神秘秘如同鬼魅。兩個人雖然都身負血海深仇,阿初可以理直氣壯地去復仇,阿次卻無法面對養育了自己二十幾年的親人竟然是仇人的事實。
在愛情上,阿初至少享受過一段甜美的戀愛過程。但是阿次與榮華的愛卻是那麼的短暫,阿次雖然被很多女人喜歡,但是因為自己的身份,他不能對任何一個人動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愛人,愛人卻在自己的面前死去了,為了信仰,為了革命,還必須眼睜睜地看著她死去而無能為力。
在結局上,阿次英勇赴死,阿初活了下來,雖說活著並不一定比死了好受,但是總還是有盼頭,有未來。而且雅淑也還活著,也許他們可以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再聚首。
劇中唯一一次讓我覺得有點不合情理的段落,就是在閘北銀行地下實驗室里,雅淑是被阿次救了,然後兩個人一起突圍的,結果後來見到阿初和阿次的時候,她竟然認不出來哪個是阿初哪個是阿次,有點不合情理。不過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當時她太緊張了,沒時間思考,而且俞曉江先奔到阿初的身邊狂叫阿次,雅淑下意識就認為另外一個是阿初了吧。
前期初次對面講話的時候,我基本看出不來另外一個人是替身,後期基本每次都能看出來背對鏡頭的人是替身,明顯後腦勺,側臉都差很多呀,是前期都是鍾漢良本人親自上的,還是後期拍攝角度的問題?
羅里吧嗦地寫了這么多,我只是想說,我真的被這部劇感動了,也震撼到了,比我預想的得到了更多。
② 求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挑個比較熟的電影吧)1000字以上,明天就要用了,各位大大幫幫忙忙吧!!!
讀《小蘿卜頭在獄中》有感
-----
紀念我國最小的烈士宋振中
小蘿卜頭宋振中在一歲的時候,和媽媽一起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重慶白公館監獄;
1949
年
9
月
6
日,和媽媽徐
林俠爸爸宋綺雲一起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戴公祠,當時,小蘿卜頭宋振中才
9
歲。
小蘿卜頭宋振中遇害時年僅
9
歲,但是,他在敵人的監獄里被關押了
8
年。他是在敵人的監獄里長大的,不知道
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在敵人殘酷的迫害下,
小蘿卜頭是吃霉米飯長大的,
不知道糖是什麼味兒?他和所有的孩子一
樣,渴望到學校里去學習,但是,他是「政治犯」,敵人不讓他讀書,經過地下黨的斗爭,他才在監獄里上了學,由
地下黨員和愛國志士作他的老師。小蘿卜頭稍微大一點以後,就懂得了誰是壞人,誰是好人。他特別痛恨國民黨反動
派,在敵人的監獄里幫助地下黨做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正因為如此,重慶解放後,小蘿卜頭宋振中
被追認為烈士。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含著淚水讀完文章,讓我更深刻得體會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珍惜,並且要努力學習,充分繼
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為國爭光!
《小英雄王二小》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小英雄王二小》,書中描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是一個放牛娃,他爸爸、媽媽都被日本鬼子殺害了,他對日本鬼子充滿了仇恨。有一天他正在放牛,因為
牛跑了,
他在找牛的路上遇見了日本鬼子,
日本鬼子讓他帶路去找八路軍,
王二小機智地將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包圍
圈,日本鬼子被消滅了,但王二小也英勇的犧牲了,那一年他剛剛
13
歲。
我看了這個故事後十分感動,我很佩服他的勇敢和機智,他還那麼小,就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
生活真是得來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日子,向先輩們學習,學好知識,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閃閃紅星》觀後感
星期五,我在學校觀看了《閃閃紅星》這部電影。它講述的是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當我看到潘冬子為了給紅軍送鹽,竟把鹽化成水灑到衣服上。躲過了胡漢三的盤查,上了山。我從里佩服他。
當我看到潘冬子的媽媽為了保護村民,
竟被胡漢三燒死了。
我真替潘冬子感到難過,
他該怎麼辦呀?我迫不及待
地往下看。啊!潘冬子竟然忍著悲痛幫助紅軍送鹽。真是令人欽佩呀!
你生活在革命年代,我生活在新時代;你吃的是野菜,我吃的是米飯。和你比起來,我可幸福多了
③ 影片講述幾個上海地下黨被暗殺,後來一個女人回到了農村,後來去上海回憶有沒有
影片講述幾個上海地下黨被害,剩下的一個女人回了農村,影片基本上是這個女人的回憶,這部影片應該是由林志玲,梁家輝,鍾欣桐所主演的電影《王牌》所抽述的故事情節,他們三個最後都活下來了。
④ 求幾部老上海地下黨電影
長虹號起義
⑤ 戰上海觀後感400字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包圍了上海,盤踞在上海的國民黨30萬軍隊成了瓮中之鱉。但他們不甘心滅亡,蔣介石命令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固守頑抗,准備與共產黨解放軍對抗到底。我軍某部挺進到上海外圍之後,根據上級的指示命令,制訂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戰計劃。我軍利用蔣介石軍隊分崩離析的派系矛盾,採取先將蔣介石嫡系部隊引誘出城,將其一股殲滅在城市外圍的作戰方針。驕橫自大的國民黨邵壯所部軍隊果然中了計,我軍迅速圍而殲之,將其消滅在上海市郊外圍。接著,我軍在上海地下黨的配合下,由上海工人領路,攻進市區,解放了上海市蘇州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國民黨軍撤守蘇州河北岸,憑借有利的地形,用火力封鎖了我軍的前進通道,控制了蘇州河上的交通要道。……
影片重現了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勢如破竹,攻佔上海的輝煌戰史,以及蔣家王朝最終潰敗的歷史場景。
供參考。
⑥ 有哪些反應中共地下黨在上海斗爭的電影電視劇
《諜影重重之上海》、《中共地下黨》、《潛伏》、《黎明之前》、《永不消逝的電波》、《密探》等
⑦ 《上海警察》讀後感2000字
《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的面貌,並且立足於這樣一個廣闊的背景,透過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發展,鮮明有力地顯示了整個時代的發展趨向和壯闊波瀾。故事以戲劇般的場景來開端:主人翁吳蓀甫在鄉下的父親吳老太爺避戰亂來到上海,撲朔迷離的都市景觀使這個足不出戶的老朽——吳老太爺深受刺激而猝死。第二天吳府辦喪事,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紛至沓來弔唁。他們聚集在客廳,名以上是來弔唁,在私底下無不是在打聽戰況、談生意、搞社交。善於投機的買辦資本家趙伯韜找到吳蓀甫和他的姐夫杜竹齋,拉攏他們聯合資金結成公債大戶「多頭」,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賤買貴賣,從中牟取暴利。杜竹齋心下猶疑,趙伯韜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錢操縱戰局的計劃。吳、杜決定跟著趙伯韜干一次。這次合作,小有波瀾而最終告捷。
在雙橋鎮農民暴動成功後,它打破了吳蓀甫「雙橋王國」的美夢,但在此同時他與杜竹齋等人籌劃的益中信託公司就成立起來了。他決定將雙橋鎮劫後的余產摺合現金投放到益中信託公司,干一番大事業。他起用絲廠職員屠維岳,蒙騙分裂工人組織,平息了工潮。這時,杜竹齋驅車趕來,報告了公債投機的手的喜訊。吳蓀甫意滿志得,感到勝利正在向他招手。
然而好景不長,交易所的斗爭也日漸激烈。原先吳蓀甫與趙伯韜的聯合轉為對壘和廝拼的局面。益中信託公司,作為與趙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趙伯韜為「多頭」和益中公司為「空頭」之間的角斗。趙伯韜盯上吳蓀甫這塊肥肉,想乘吳資金短缺之時吞掉他的產業。幾個回合較量下來,益中虧損八萬元栽了跟頭而停下來。此時吳蓀甫的資金日益吃緊,他開始盤剝工人的勞動和剋扣工錢。新一輪的罷工到來,受到牽制的屠維岳分化瓦解工人組織的伎倆被識破,吳蓀甫陷入內外交迫的困境。
趙伯韜欲向吳蓀甫的銀行投資控股。吳決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絲廠和公館都抵押出去作公債,以背水一戰。他終於知道在中國發展民族工業是何等困難。個人利害的顧慮,使他身不由己地捲入到了買空賣空的投機市場來。
公債的情勢危急,趙伯韜操縱交易所的管理機構為難賣空方吳蓀甫。幾近絕望的吳蓀甫把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齋身上。千鈞一發之際,杜倒戈轉向趙一邊。吳蓀甫徹底破產了。推薦理由:
首先是思想方面。「子夜」,原指夜半子時,,也就是深夜11點至凌晨1點。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這個時刻一過,黎明就要來到。作者以此作書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特點,寓意深刻。作者運用象徵手法反映出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舊中國社會,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中國人民即將沖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堅決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說的時代背景和思想內容。它反映了30年代中國的真實社會生活,向人們展現了大都會生活的種種,詳實細膩的生活描繪,使讀者沉浸其中,真實的感受到當時的社會,可以說是一份難得的史料。
其次就是在小說的語言方面。在小說中,《子夜》把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其中其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使得小說既有詩的韻味,又有史的厚重。這正是當代很多小說所沒有,或者說達不到的層次,這個是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再者就是在小說的結構與線索的設置方面。小說以趙吳之間的矛盾為主線,以雙橋鎮暴動與吳的矛盾、裕華絲廠女工罷工斗爭與吳的矛盾為輔,三線交錯發展,從而聯系社會各方面,展示著宏大的社會面貌,同時深刻具體的展現著人物的形象。最後就是小說的人物方面。在吳蓀甫這個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作家縝密的藝術構思和卓越的創作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家筆下的工業資本家吳蓀甫,不是庸碌卑瑣的人物。他曾經熱心於發展故鄉雙橋鎮的實業,打算以一個發電廠為基礎建築起他的「雙橋王國」來。但雙橋鎮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的「目的是發展企業,增加煙囪的數目,擴大銷售的市場」。不僅這樣,他還知道如果發展民族工業。他具有游歷歐美得來的管理現代工業的知識,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夠煽起別人勃勃的事業雄心,願意和他合作。但是吳蓀甫這個工業界的騎士卻是生不逢辰的。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九世紀的歐美,而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帝國主義侵略的魔手緊緊扼住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咽喉,因而他的發展民族工業的雄心不能不成為一個無法實現的幻想。野心勃勃、剛愎自信的吳蓀甫,也只剩下了一條「投降的出路」。通過上述這些描寫,《子夜》揭示出了作為民族工業資本家的吳蓀甫的兩面的性質:他和帝國主義及其卵翼下的買辦金融資本家之間存在著矛盾,和勞動人民,特別是工人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在帝國主義統治下,中國民族工業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是永遠不可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這是歷史的必然的法則,誰也不能夠改變或者動搖它。
經典片段分析:小說的高潮發生在兩次工潮中。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寫工人運動,吳蓀甫腹背受敵,陷入困境中,小說情節趨於緊張並逐漸推向高潮。雙橋鎮農民暴動的成功,打破了吳蓀甫建設「雙橋王國」的幻想。第一次為對付工人罷工,吳蓀甫起用屠維岳。他先是暗中收買領頭的女工姚金鳳,瓦解了工潮的組織;當姚金鳳的走狗身份被識破之後,他使吳假令開除姚而提升那個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薛寶珠。這樣一來,以反間計迷惑分裂工人群眾,結果薛被認為是真正走狗,姚的威信恢復,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對姚金鳳的處置。接著作為讓步,吳收回成命,不開除姚,並安撫女工給予放假一天。吳蓀甫依計而行,果然平息了罷工。第二次工潮中,屠維岳軟硬兼施,一面派流氓李麻子率人武力鎮壓罷工集合,逮捕工人代表和共產黨;一面對工人花言巧語,收買人心,又誘騙被捕的何秀妹招出地下黨名單。企圖未遂時,他又堅決鎮壓。屠維岳是小說中別具特色的人物。他富於戲劇性的出場,就已顯示出善於揣摸主子心理的特點。吳蓀甫對屠維岳從斥退忽而又起用和提升並予以重用,既顯示了吳蓀甫的善於用人,也表現出屠維岳的機靈和城府。手握權柄之後,他對工人軟硬結合,欺騙分化,為吳蓀甫竭盡忠誠。他還利用黃色工會的派別紛爭,借刀殺人,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在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人物」,極力突出當時的尖銳矛盾與種種利益糾紛,詳實的情節描寫無不時刻調動著讀者的心緒,這也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的社科認識,只有對社會有所觀察的人才能真正知道大眾的疾苦。在這一情節過程中,人物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給人以強烈真實的畫面感,各種矛盾幾乎破紙而出,足見作者描寫手法的功底。
⑧ 間諜案觀後感
間諜這一個特殊而有重要的角色存在於各個國家之間,跨越了時間的鴻溝,一直存在世界上。這個職業充滿了挑戰性,危險性,考驗人們的隨機應變能力,為人處事等等許多能力,上周五我們第二課堂組織看了一場關於間諜的電影,主要是通過好萊塢經典影片007系列來反映當代間諜。
在電影中的間諜代號為007的詹姆斯·邦德高大威猛,帥氣充滿活力,再各種諜報活動中出生入死,華麗的解決一切。事實上真正的間諜卻不是這個樣子的。
作為一個真正間諜,特別是一個出色的間諜,首先要做的就是隱藏自己,在敵人面前也不能被認出來,永遠讓他們覺得你是一個比任何人都值得信任的人,在自己人面前同樣不能被認出,因為你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中隱藏著敵人的間諜,你要做的就是將收集到的情報反交給上級,永遠沒有自己的名字,只有代號。與此同時作為間諜應該保守好自己的一切秘密以及一切有關自己組織的秘密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叛變是一個出色間諜應有的品質。
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我忽然發覺額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大家畢業只有從事的工作與間諜其實有一種異曲同工的感覺,都是要傳遞十分重要的訊息又不能讓人發覺,都要嚴格保守秘密,不能告訴任何不相乾的自己人,和任何外人。可以這么理解機要員相當於和平時期在自己國家內待命的間諜的一批候選人,在戰爭年代或許我們這樣的人也許有人就會成為打入敵人內部的特務了。因此我要在接下來的道路努力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作為一名普通大學生的素質,時刻准備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時刻刻牢記24字:忠誠於黨,遵守紀律,嚴守秘密,精通業務,開拓創新,甘於奉獻。為國家事業奮斗終生。
⑨ 《戰上海》的觀後感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包圍了上海,盤踞在上海的國民黨30萬軍隊成了瓮中之鱉。但他們不甘心滅亡,蔣介石命令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固守頑抗,准備與共產黨解放軍對抗到底。我軍某部挺進到上海外圍之後,根據上級的指示命令,制訂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戰計劃。我軍利用蔣介石軍隊分崩離析的派系矛盾,採取先將蔣介石嫡系部隊引誘出城,將其一股殲滅在城市外圍的作戰方針。驕橫自大的國民黨邵壯所部軍隊果然中了計,我軍迅速圍而殲之,將其消滅在上海市郊外圍。接著,我軍在上海地下黨的配合下,由上海工人領路,攻進市區,解放了上海市蘇州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國民黨軍撤守蘇州河北岸,憑借有利的地形,用火力封鎖了我軍的前進通道,控制了蘇州河上的交通要道。我軍勇猛作戰,對敵人展開了連續的沖擊,終於粉碎了敵人的頑抗,撕開了他們堅固的防線,勝利攻下蘇州河北岸。殘存的國民黨雜牌軍劉義部只得龜縮在市中心,無可奈何地等待最終的結局。我軍一面對敵保持強大的軍事壓力,一面展開政治攻勢,劉義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終於同意率部投降。至此,上海得到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懷抱。該片是王冰在與人合導了《激戰前夜》、《長空比翼》之後獨立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影片重現了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勢如破竹,攻佔上海的輝煌戰史,以及蔣家王朝最終潰敗的歷史場景。編導者嚴格遵循歷史真實,構建了恢宏的戰爭場景,其規模之大、覆蓋面之廣,都是同類戰爭片中少有的。它不僅描寫了我方從高級指揮員到普通戰士的眾多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感人形象,而且將蔣軍內部錯綜復雜的矛盾和分崩離折的困境予以深刻的展示。導演以自己對戰爭生活的真切感受,把影片處理得簡潔明快且富有氣勢,使之具有史詩般的特點。
⑩ 一部關於上海抗戰的老電影
我剛看過這部片子,叫《大上海1937》,裡面的主演有杜玉明,徐小健。是殺大漢奸張嘯林的,張嘯林有四個保鏢,會吐毒針的叫長衫阿五,會滾球的叫和尚,還有兩個一個叫猴子,一個使雙槍叫伊凡,裡面還有一個會使飛刀的叫小刀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