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世界是平的》觀後感
我的感覺是:文化本就是有趣的實體。
這部電影劇情主要是說陶德的公司是以線上銷售為主,有一批客服人員會在電話中解決顧客們對他們家公司產品的任何問題。美國公司為了減輕客服人員薪資的人力支出,陶德的主管-戴維要將美國本土的客服人員業務整個外包到印度去,因為在印度請一個客服人員所需要的薪資只需美國請一個人薪水的1/10。理所當然,公司要將call center的業務整個外包到印度去,而原本是公司菜鳥的陶德,就被公司外派到印度去,代表公司去訓練一批客服人員,要像美國的客服人員一樣。只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陶德,就這樣被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頭銜去了印度。陶德在文化差異的前提,等著面對許多問題。
其實這部片子的重點在於告訴我們全球化下的影響,並且要我們省思,這才是導演拍這部片的目的。不只美國,台灣、各國皆是如此,為了節省人事成本,將許多客服部門或其他業務遷往其他人事薪資較低水平的國家。而從片中可以看到陶德初期在印度的諸多不適應,例如宗教、文化、歷史、食物、節慶與生活習慣等,以及在語言上的差異,雖然同樣說的都是英文,但是陶德說的是美式英文,而印度曾為英國所統治,所以英文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卻是英式英文,在詞彙與意涵上,卻因為文化與歷史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落差,在在讓陶德覺得與印度格格不入。而且在公司要求客服人員解決客戶問題的時間,必須縮短在6分鍾之下的壓力,以及如何提升這批客服人員的水準素質。一開始,陶德只會以美國的作事方式、角度來看事情,所以印度人在他眼中是覺得非常奇怪的,為何他們的英文腔調不一樣,客訴的時間無法縮短等問題。
直到員工們要他深入瞭解印度文化,慢慢的,他將自己丟進印度文化里,在亞莎與其他同事的幫助之下,他開始從印度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以同理心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為何要這麼做,進而幫他們解決問題。例如,一開始這些員工對於自己公司的產品根本沒使用過,當然就不能理解,而客戶有任何問題,當然他們也無法即時回應或解決。直到陶德理解後,從總公司寄來許多商品,一方面讓員工們瞭解,一方面也作為員工將客訴時間縮短的獎勵。甚至是讓員工在公司能有自己的信仰、擺上神像、家人們的照片,讓他們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在一連串的改變之下,員工們做起事情也變得很有效率,才使得業績突飛猛進,最後達到公司的要求。
正當陶德想說任務完成可以結束外派回美國,結果戴維出現了,卻帶給陶德一個壞消息,一方面是公司被更大的公司合並,另一方面是新公司認為要再將客服部外包到中國上海,因為那裡的薪資又比印度更低,而新公司要陶德再到上海訓練新一批的人員。對陶德來說,好不容易訓練一批人卻又得放棄。沒想到員工都沒有難過,而是高興!因為他們受到很完善的訓練,許多國際大廠在印度均有設廠,正需要他們這些受過有如美國客服人員訓練專業的人員。所以能換到更大的公司,有更多的薪水當然是很高興羅!而陶德則不想去上海,不論戴維開了多優厚的條件,他都拒絕,最後是讓原本在印度當地的主管去上海接手新事物,因為陶德知道他比他還需要。
其實,電影的劇情光是這樣就把導演想要陳述的內容說的很清楚,只是可能是美國拍的片,或是導演不想用這麼嚴肅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所以讓陶德和亞莎在影片談場戀愛,也彼此愛上。當然最後是歡喜收場,而且整部片是以輕松、歡愉的氣氛來講一件其實是現實生活中,你我目前遇到的問題。原來導演是看到現在業務外包已經常態,但是,都是讓印度人千里迢迢飛到美國受完訓後,再回到印度取代美國人原有的工作,卻只有美國人原薪水的1/2。導演想到這些印度人在來到美國受訓時的不適應、文化、生活習慣及語言差異上的問題等,從來沒有人能理解與關心,只能自己想辦法融入美國文化。不如,反過來在片中將美國人送到印度,從一個美國人在印度去面臨總總的不適應所產生的問題,及試著去融入印度的文化的問題,來一個同理心的體驗,也讓全球的國際企業們關心這一方面衍生出來的一連串問題。
真想不到,美國會拍出這樣的片子,不是那種劇情簡單,有許多特效,大牌演員的好萊塢片而已。
❷ 《世界是平的》觀後感
[《世界是平的》的觀後感]
在老師的倡議下,看了一部與國際商務課相關的電影——《世界是平的》,剛看到這個電影名字時,我想到了托馬斯·弗里德曼寫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名字一模一樣我猜想講的內容也相似吧,後來看完後果然不出所料,《世界是平的》的觀後感。
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描述了當代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科技和通信領域如閃電般迅速的進步,使全世界的人們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競爭更加激烈,是否能讓全球的資源為你所用,是你能否在這個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標准。托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進程劃分為3個偉大的時代:第一個時代(全球1.0版本),從哥倫布起航開啟世界貿易開始,這一時期全球化是由「國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變圓了;第二個時代(全球2.0版本),這一時期「跨國公司」扮演著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變小了;第三個時代(全球3.0版本),這一時期的全球化將以個人為主,在全球范圍內合作與競爭以至將世界變為平地,世界變平了。書中的核心觀點認為,世界變平了,在全球化3.0時代,個人取代國家和公司成為全球化的主體,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和想像力,世界上的所有資源都可以為你所用;世界變小了,從小型變成微型,「光纜把全世界都連結起來,在沒有刻意計劃下,班加洛成了波士頓的近郊」;競爭在加劇,幾乎所有的生產乃至服務都可以外包,藉助外包,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
應該說電影《世界是平的》也是講了這個主題,但跌盪起伏的故事情節和歡快輕松的氣氛完全將這部電影打造成了一部搞笑,文化感很強的藝術大片。影片開始就談到一美國電話營銷主管托德收到公司消息,公司將要裁撤所在部門並將所有業務外包印度,因為在印度請一個客服人員所需要的薪資只需美國請一個人薪水的1/10。理所當然,公司要將電話中心的業務整個外包到印度去,而原本是公司菜鳥的陶德,就被公司外派到印度去,代表公司去訓練一批客服人員,要像美國的客服人員一樣,觀後感《《世界是平的》的觀後感》。好在公司沒有裁掉托德,反而將他派到印度提到外包公司的服務和效率。托德到印度後首先感受到生活上的不適應,接著是文化上的沖擊。陶德初期在印度的諸多不適應,例如宗教、文化、歷史、食物、節假日生活習慣等,以及在語言上的差異,雖然同樣說的都是英文,但是陶德說的是美式英文,而印度曾為英國所統治,所以英文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即是英式英文,在詞義表達上,因為文化歷史背景的不同,有很大的落差,這讓陶德覺得與印度格格不入。而且在公司要求客服人員解決客戶問題時間,必需縮短在6分鍾之下的壓力,以及如何提升這批客服人員的水準素質。一開始,陶德只會以美國的做事方式、角度來看事情,所以印度人在他眼中是覺得非常奇怪的,為何他們的英文腔調不一樣,客訴的時間無法縮短等問題。員工素質不高導致本該在6分鍾就結束的電話業務平均要到14分鍾才能結束。直到員工們要他深入了解印度文化,慢慢的,他將自己丟進印度文化里,在亞沙和其他同事的幫助之下,他開始從印度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以同理心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為何要這么做,進而幫他們解決問題。例如,一開始這些員工對於自己公司的產品根本沒使用過,當然就不能理解,而客戶有任何問題,當然他們也無法即時回應或解決。直到陶德理解後,從總公司寄來許多商品,一方面讓員工們了解,一方面也作為員工將客訴時間縮短的獎勵。甚至是讓員工在公司能有自己的信仰、擺上神像、家人們的照片,讓他們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在一連串的改變之下,員工們做起事情也變得很有效率,才使得業績突飛猛進,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把原本不可能的任務變成了可能。他在美國的上司看到數據後親自到印度核實,事實也證明了托德的工作成績。影片穿插了托德和當地一名4歲就訂親的亞莎的愛情故事,本來影片到這里就應該是個完美的結局。結果在他們慶祝之前托德的上司告訴托德,公司在美國被另一公司收購,新公司決定撤掉印度的電話中心,並把新的電話中心轉移到上海。
世界是平的,這是一個「個人插上插頭就可以大顯身手」的時代,這部影片傳遞給我們更激烈的生存競爭和壓力信息的同時,也點燃了照亮我們職業發展道路的火把:如果你能夠化全球資源為你所用,那麼世界就是你的;如果你對全球化視而不見,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你賴於生存的工作就被外包了。正如書中所言,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除了想像力什麼都可以外包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居安思危,加強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拓展視野,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信息技術工具,提升自己對世界范圍內資源的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溝通、協調、控制和把握別人需求的能力。從這部影片里,我收獲到了緊迫感,作為一個為國家建設的一份子,我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並運用到實踐中,努力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世界是平的》的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❸ 求世界是平的800字原創讀後感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坐在明亮的落地窗前,我拿著書單在上面勾畫著將要去買的書,幾乎是每一本沒看過的都被打上了鉤…
新華書店,在書架前猶豫地看著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那麼厚的三本書,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有耐心把它看完了,因為之前有很多書都只看了一半。然而在翻看了第一頁後就被深深吸引,愛不釋手,倚著書架看到書店打烊了才匆匆買下。
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以住在黃土高原雙水村的孫、金、田三家為主線,講述了文革前後這三家人之間微妙的關系。在縣城裡讀書的孫少平在高中初次體會到了感情的波折,高考落榜,使這個一心想干大業的青年只能回家生產,最終與村主任的女兒田曉霞結為夫婦,但好景不長,曉霞在抗洪搶險的采訪中光榮犧牲……少平的哥哥少安從西安取()回了賢惠漂亮的媳婦秀蓮,有了一個胖兒子。然而苦難的命運再次波及這個不幸的家庭,秀蓮在由他家出資兩萬元擴建的小學歡慶會上口吐鮮血,確診肺癌……雖然說這個家庭如此的不幸,但無論是少安還是少平,這兩兄弟又重新振作了起來,自信滿滿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路遙以朴實平滑的文筆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充滿了悲劇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辭藻,就像它的書名中提到過的一樣——「平凡」,卻使每一個讀過此書的人為之震撼。是什麼使命運的驚濤駭浪再三波及這個小小的不幸的雙水村?又是什麼使這個小村莊中的人沒被命運打垮,反而重新站了起來?前者的答案或許有太多的因素,天災?人禍?我們不得而知;然而後者的答案只有一個,是村民心中的那顆朴實、善良、熱愛生活的心拯救了他們。在那個年代,平窮、困苦使黃土高原的人們一無所有,但他們那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永遠都不會褪色。或許這就足夠了,這就足以使他們走出困境,迎來美好的明天。
他們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挫折可能是在從小在蜜罐中長大的我們所無法理解,但是對於出身貧窮,十來口人只有一床被子,缺吃,少穿的家裡的路遙來說這其實是他自己的寫照。
路遙讀完小學一年級後,家裡已經養不起他了,於是,父母決定把他們的第一個兒子路遙,過繼給遠在百里之外的哥哥。慈愛、質朴的養母,和她的老伴,對路遙如親生兒子一樣,管他吃,管他穿,什麼都由著他。初中三年,是路遙人生中最困頓和難熬的一段經歷。那時,學校的飯菜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路遙所吃的全是丙級飯:稀飯、黑窩頭、野酸菜。而所有這些,還是他要好的同學們湊集起來的。這讀起來不禁讓人想到了小說中的孫少平,也是如此的寒酸。這就是路遙的少年時代,是這種親生經歷的體會使他用平凡的筆描繪出了如此不平凡的人物。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多麼樸素的情感,多麼可愛的人啊。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是他如此堅定的信念創造了如此多的使後人議論至今、回味無窮的作品。
雖然今天的我們已經遠離了路遙那個年代所遭受的平窮和飢餓,但生活中也同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也許是在競爭上的失敗,事業上的停頓,也許是朋友之間感情出現裂痕,也許是身體出現重大疾病,這種種都有可能使我們彷徨、無奈,這是人性的弱點。面對這些困境又有多少人能走出來呢?有太多的人根本比不上雙水村哪些朴實可愛的村民,現在的我們不是沒能力解決問題,而是因為我們缺少一顆火熱的心,我們對生活的熱愛遠遠不及雙水村的人。如果面對困難我們能以一顆積極火熱的熱愛生活的心去面對,那麼希望就會永遠存在。
合上書本我感慨萬千,思緒久久拉不回來。我的心靈為之而震撼、顫抖。那文末的省略號包含的太多太多了。主人公以後的生活我們無法預料,但一定是充滿著光明的,因為他們有一顆火熱的心。
讓我們的心為了自己,為了明天,火熱地燃燒吧!
❹ 求《世界是平的》的讀後感
轉的
=============================================================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對企業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啟示
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Thomas L. Friedman)這本書最近很流行。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一個簡單而有沖擊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並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或趨勢,同時,該書尤其敏銳地把握了互聯網最前沿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最新狀況和最新發展趨勢。因此,許多人尤其是時常在網路上縱橫的人,捧著這本書都有所敬畏,最大的感覺是自己知識不足了,需要更新了。
全球化首先表現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強調今天的全球經濟體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並產生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殘酷現實,直接沖擊了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確定,憂慮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
但《世界是平的》同時又啟示我們:理解一個人,應該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許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虛榮行為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欠缺,否則,人們就會根據情形做出理智的行為。
人類的歷史首先是一部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以滿足其欲壑難填的慾望的發展史。人類的這種跟動物並無二致的自然屬性或者說天性,也就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系。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者扮演著不同的歷史角色上,人們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崗位,來創造社會財富。
人類社會可以看成各種各樣的人分工合作的一個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怎樣讓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自己所構成的社會更幸福呢?
人類,乃至這個自然界每個存在的物體(或者是動物、植物,或者是沒有生命的其他物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相對長處,都有其現實存在的合理之處,都在為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貢獻。在我們從事的有著自己長處的領域,我們能更高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真正和諧的社會,應該要且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所長,都有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都能為每一個人創造或者說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而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社會更幸福或者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強調社會公義。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有著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層、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的人才,同樣是社會的精英。
可能確實,因人才的難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憐自愛、高高在上和無比優越的自我感覺。但我依然主張,社會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屬於少數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留下血汗的、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都是「精英」。人類社會這么了不起、這么豐富多彩,其實都是因為始終有你,有我。而那種幾乎從小學分流的時候就已經被註定的「精英至上」的思維,就無法體現這種深邃的人文關懷。社會不和諧也是顯然和必然的。
那麼,整個社會的大機制該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一句話:經濟調控。經濟的調控,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選擇符合達到社會最優化的方向。當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社會當然也就和諧,這毫無疑問。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就應該給你更高的回報,鼓勵你去做。更進一步地,無論社會再怎麼需要各種各樣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組成這個社會基層的大眾,那麼社會都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基於這樣的認識,消除過分的貧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則,多數人會覺得被社會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們會感覺到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相稱,於是就不大願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會產生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疏離感,進而社會也就不和諧了。
不過,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這和自然界其他動物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時候人類比動物表現得更殘忍、更貪婪: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政績或個人升遷、或個人利益得失而去損害、去踐踏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去破壞自然,甚至不惜挑戰自然法則。這時,人類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協調、來保證自己合法和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侵犯。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優於動物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善加利用好人類的這個智慧。
其實,自然界是由不得我們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無錫水危機事件、全球范圍內的乾旱,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任何不顧及別人的行為,終將得到報復。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自然規律,其內涵,也是可以衍生。
再具體到微觀層面的企業。雖然企業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隨機性,但我們每個人與他人、每個人與組織都相輔相成地互相促進著。這是不可違抗的規律。
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一定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己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此,為了自己的長久發展,就必須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更進一步地,人類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他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社會,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事業必然會失敗。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應該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鼓勵人們去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真正發展
❺ 世界是平的電影觀後感
如果電影的名字用直譯的,並不次於其中文名「世界是平的」。雖然不如這個有哲學意境,但倒是多了幽默感,似乎更切合喜劇的主題。 哪裡僅僅是喜劇這么簡單。 美國人很靈活,或許這與民族成長歷程有關,這是他們的絕對優勢。從鋼筋混凝世界,繁華海岸城市
❻ 世界是平的500字左右的讀後感 要原創的
篇一: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最近閱讀了《世界是平的》一書,書中托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當代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科技和通信領域如閃電般迅速的進步,使全世界的人們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競爭更加激烈,是否能讓全球的資源為你所用,是你能否在這個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標准。
托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進程劃分為3個偉大的時代:第一個時代(全球1.0版本),從哥倫布起航開啟世界貿易開始,這一時期全球化是由「國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變圓了;第二個時代(全球2.0版本),這一時期「跨國公司」扮演著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變小了;第三個時代(全球3.0版本),這一時期的全球化將以個人為主,在全球范圍內合作與競爭以至將世界變為平地,世界變平了。
書中的觀點認為,世界變平了,在全球化3.0時代,個人取代國家和公司成為全球化的主體,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和想像力,世界上的所有資源都可以為你所用;世界變小了,從小型變成微型,「光纜把全世界都連結起來,在沒有刻意計劃下,班加洛成了波士頓的近郊」;競爭在加劇,幾乎所有的生產乃至服務都可以外包,藉助外包,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
我們工作中同樣不可缺少競爭與合作的因子。我們每天從事這簡單而又重復的工作,在這個看似簡單平凡的工作中同樣蘊含著競爭,從各人的工作態度到責任心,從個人的學習能力到工作技能無不打上競爭的烙印,社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任何時候誰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誰就能享受勝利者的喜悅,而事實就是只有那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工作勤勤懇懇,具備了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而那些缺少責任心又不具備學習能力的人將在競爭中敗下陣來,最終淹沒在前進的滾滾洪流之中。同樣,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競爭而沒有合作,縱觀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哪一個不是生活在集體之中,哪一個可以離開團隊而獨自工作生活的。因此就要具備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能力,一起去打造事業的輝煌,而這一點似乎是我們最為缺少的。
世界是平的,這是一個「個人插上插頭就可以大顯身手」的時代,本書傳遞給我們更激烈的生存競爭和壓力信息的同時,也點燃了照亮我們職業發展道路的火把:如果你能夠化全球資源為你所用,那麼世界就是你的;如果你對全球化視而不見,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你賴於生存的工作就被外包了。正如書中所言,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除了想像力什麼都可以外包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居安思危,加強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拓展視野,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信息技術工具,提升自己對世界范圍內資源的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溝通、協調、控制和把握別人需求的能力。從這本書里,我收獲到了緊迫感,作為一個為國家建設的一份子,我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並運用到實踐中,努力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篇二:
作者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分析了21世紀初期全球化的過程。書中主要的論題是「世界正被抹平」,這是一段個人與公司行號透過全球化過程中得到權力的過程。作者分析這種快速的改變是如何透過科技進步與社會協定的交合,諸如手機、網路等。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一個簡單但有強大沖擊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並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或趨勢,同時,該書敏銳地把握了互聯網最前沿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最新狀況和最新發展趨勢。
書中談到,全球化首先表現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強調今天的全球經濟體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並出現了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殘酷現實,直接沖擊了人們對價值的理解。使得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確定,擔心自己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但《世界是平的》同時又啟發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理解一個人,應該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許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或虛榮行為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欠缺。
鑒於人類的歷史首先是一部發展史。也就是說,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以滿足其永遠不滿足的慾望的發展史。人類的這種跟動物並無二致的自然屬性或者說天性,也就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系這個事實。
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者扮演著不同的歷史角色上,人們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崗位,來創造不同的社會財富。
人類,乃至這個自然界每個存在的物體,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相對長處,都有其現實存在的合理之處,都在為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貢獻。在我們從事的有著自己長處的領域,我們能更高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真正和諧的社會,應該要且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所長,都有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社會更幸福或者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強調社會公義。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有著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層、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的人才,同樣是社會的精英。
也許現實中會因人才的難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憐自愛、高高在上和無比優越的自我感覺。但我依然主張,社會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屬於少數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為這個社會留過血汗的、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人,都是「精英」。人類社會這么了不起、這么豐富多彩,其實都是因為有你,有我。那麼,整個社會的大機制該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 一句話:經濟調控。經濟的調控,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選擇符合達到社會最優化的方向。當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社會當然也就和諧,這毫無疑問。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就應該給你更高的回報,鼓勵你去做。更進一步地理解,無論社會再怎麼需要各種各樣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組成這個社會基層的大眾,那麼社會都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基於這樣的認識,消除過分的貧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則,多數人會覺得被社會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們會感覺到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相稱,於是就不大願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會產生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疏離感,進而社會也就不和諧了。
但是,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這和自然界其他動物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時候人類比動物表現得更殘忍、更貪婪。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政績或個人升遷、或個人利益得失而去損害、去踐踏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去破壞自然,甚至不惜挑戰自然法則。這時,人類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協調、來保證自己合法和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侵犯。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優於動物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更加善於利用好人類的這個智慧。
其實,自然界是由不得我們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無錫水危機事件、全球范圍內的乾旱,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任何不顧及別人的行為,終將得到報復。不管是自然還是人類。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自然規律。
再說說企業,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一定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己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此,為了自己的長久發展,我們就必須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人類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他人提供機會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社會,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不和諧的社會自然也孕育不了成功的事業。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應該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鼓勵人們去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的成功,社會才能真正的發展。
篇三:
「500 年前,哥倫布運用當時簡陋的航海技術進行環球旅行,他安全返航並告訴世人,世界是圓的。500 年後,我在班加羅爾,卻聽到熟知當今最先進技術的工程師告訴我,世界是平的!更為有趣的事,他還把這看成是件好事,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認為這是印度和世界發展的絕好機遇——我們讓這個世界變平了!」
讀了《世界是平的》,我的內心挺受觸動的。是啊,當今世界,再不是從前那個去一個地方需要十年八年長途跋涉的彎曲空間了,競爭的平台已經被推平。試看今日的世界,有哪個國家可以免受競爭所帶來的沖擊,可以不享受因為合作所帶來的極大豐厚的回報呢?可以說,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
所以在這樣一個平坦的年代,生意可以做到五湖四海,國界再不是我們的限制。原來根本沒有機會的出頭的人可以馳騁天下,原來叱詫風雲的也可能剎那間一墜千里。
我對置身這個平坦的世界感覺非常的幸運,因為它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讓每個個體都可以嘗試著實現夢想。不要小看這種機會的力量,多少年來,機會的不均等不知道讓多少英才壯志難籌。能有機會融入平坦的競爭,本身就是值得慶賀的!
但是有機會實現夢想和是不是容易實現夢想又是兩碼事。在巨大的競爭壓力面前,我們更可能被世界拋棄,被國際規則淘汰出局,這對民族、對自己只是一種悲劇,沒有人會因此對你憐憫和關心,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規律,這個規律叫做——優勝劣汰!
我們惟有不斷不斷的努力才可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一、把握夢想的質量。
弗里德曼先生在書中也談到,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恐怖分子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實現更有效率的破壞,一些黑暗的事物可以憑借全球網路迅速傳播。自從人類掌握了超自然的技術之後,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生存或是滅亡,從未如此赤裸裸地擺放在人們面前。
戴維·尼勒曼和本·拉登都想實現自己的航空夢想,不同的是尼勒曼的目的地是到肯尼迪國際機場,本·拉登的目的是要降低曼哈頓的高度。
夢想差異的後果是:戴維·尼勒曼使用他樂觀的想像力和平坦世界提供的有效技術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他建立了成功的新航線,又把生意中得到的利潤返回到為員工設立的災難基金中;本·拉登和他的門徒也使用自己的想像力和許多相同的技術發動了恐怖襲擊,他們把象徵美國力量的兩個巨大標志夷為平地。
所以說,夢想的品質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的重要。在我們為全球化歡呼的時候,我們要警醒:外在的技術只是表面現象,他們不過是工具而已。物質文明的進步和精神文明的進步極不協調,當刀耕火種演變成電腦網路之後,人性的進步微乎其微。有許多東西,不是簡單地技術發展就能改變的,人性沒有發生改變,改變的不過是外在表現形式罷了。更何況,這種外在的力量,已經足以使人類走向毀滅。教育不僅僅在學校里學習各種知識,而是要將公平、正義、民主和法制等思想深入人心,各級政府應該有更多的事要做。
所以第一步的,維護夢想的質量!最大限度發展德育!
二、在平坦的世界爭取自己的生存價值。
其實這個不是我們爭取不爭取價值的事,而是為了生存,我們必須努力,不努力就要被淘汰。《世界是平的》也講述了瞪羚和獅子的故事:瞪羚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慢,才能生存;而獅子一定要比跑得最慢的瞪羚快才不至於餓死,因此,它們每天早上起來就必須奔跑。當今世界已經變平了,平坦世界的生存法則和自然界一樣,你不競爭,就得滅亡!
1、要保持一種上進的激情。想在平坦的世界爭取一席之地,狀態當然無與倫比的重要,中醫里講精氣神,沒有這種鬥志昂揚的狀態,事情成功的機會就會很渺茫。在全球化1.0 版本中,國家必須從全球的角度思考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全球化2.0 版本中,公司必須改變思路;而全球化3.0 版本則是對個人的挑戰,它不僅要求人們掌握一定的技能,還需要人們在心理上有一定的適應力、自我激勵和應變力。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更加努力,以更快的速度前進,才能保證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
書中有個公式值得一提:CQ+PQ>IQ。CQ代表好奇心商,PQ代表激情商。既然平坦的世界已經來了,我們應該更有激情的生活。有激情才能在堅持的過程中快樂起來,有活力才能更加快樂地堅持下去,現實社會中,沒有比這更好的良葯了。一個充滿激情的人才是永遠打不跨的人!
2、行動上要積極主動。有激情的第二步當然是積極主動。否則,滿腔的壯志就成了空中樓閣尋不到落點。平坦的世界,機會多,消失的也快。你不爭取,別人會馬上收入囊中,所以渴望成功的人必須積極主動,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3、掌握學習的能力。在平坦的世界中首先需要培養「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這是新時代條件下每個人都應當培養的能力。在這個時代里,一切或部分工作都將不斷受到數字化、自動化和外包的挑戰,而且新的工作和新的行業也將越來越快地涌現。在這個世界裡,要想脫穎而出不僅要看你了解事物的多少,也要看你了解事物的方式。因為你今天了解的事物可能很快就會過時,其速度之快恐怕你連想都想不到。
社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任何時候誰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誰就能享受勝利者的喜悅,而事實就是只有那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工作勤勤懇懇,具備了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那些缺少責任心又不具備學習能力的人將在競爭中敗下陣來,最終淹沒在前進的洪流之中。
4、全面發展,掌握必備的知識。什麼是必備的知識?年輕人需要何種教育才能承擔足以讓他們成為新興中產階級的工作?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伊西多·拉比說:「提出好問題讓我成了科學家。」同樣,我們也只有用百分比負責的態度不斷提問,不斷的學習去掌握必備的知識才能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未來才會相對穩妥。甚至可以說,這是面對「平坦的世界」的惟一明智的選擇。正像作者在書中所言「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內涵是每一個勞動者將逐漸對自己的飯碗、風險和經濟安全負責,而政府和企業只是幫助人們形成這種能力。」
我們要努力,掌握必備的知識,外力只是推動,主要發力點還得落於自身。
5、做不可替代的工作。南丹·尼樂卡尼喜歡把平坦世界中的工作分成「可替代的和不可替代的」。所謂可替代的是指能夠輕易被數字化、自動化或轉移到國外的工作。不可替代當然指你與眾不同的特長,只有你或者只有少數的人才能做到。比如偉大的喬丹,他因為做到了別人無法替代的事,所以幾乎被當作神一樣的追捧。
平坦世界中最大的特色是什麼呢?有越來越多的工作,不僅僅是製造業的藍領工作,還包括服務業的藍領工作,逐漸變得可以替代。捫心自問:我們千辛萬苦掌握必備的知識是為了什麼?不正是為了做不可替代的工作嗎?如果我們做的任何人都能做,這個努力的價值還有那麼大嗎?隨時可能被替代,哪有什麼安全感?
所以在這個世界活下去需要培養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這個過程我們需要想像力,需要激情,需要必備的知識,需要冷靜的頭腦,更需要不懈的努力!
6、努力練就創意的思維。
做到不可替代是非常不易的,甚至可以說,當你好不容易達到了不可替代的境界,依然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為很可能有朝一日,你所擁有的東西一下子就不屬於你了。面對這種可能,我們該怎麼辦呢?就是努力練就創意的思維!物質是短暫的,思維是永恆的。你有創意,就是有價值。創意並不是很神秘的東西,而是一種積累在更高層次的爆發。想擁有創意,就需要鍛煉思維,勤於積累,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外加熱愛生活,把這些全部做到,那就離創意思維不遠了。
7、和他人友好相處。擁有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是職場中人的一大優勢,在平坦世界中更是如此。平坦世界中將出現大量新型中間性質的工作,這些工作要求和他人進行個性化的頻繁接觸——這些個性化的頻繁接觸不可能被外包或自動化,並且幾乎總是價值鏈上的必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平坦的世界裡,任何時候得為人著想,技術、機器、事物、科技什麼的都可以先放下,先把人際關系練到位。要知道,任何的成功都來自於人,這不是一種口號,一種制度,甚至不是一個道德標准,它應該是一個渴望成功的人的內心真誠的流露、本質的釋放。阿蘭·布蘭德總結得最好也最一針見血:「也許,正如我們最近幾年逐漸認識到的那樣,人際關系的處理技能將變得比計算機技能更為可貴。性格怪異的人中就不能主宰世界。」
8、保持我們的毅力與恆心。
沒有想當然的力量,沒有一簇而就的成功,上帝不會讓我們「得來全不費工夫」,想在平坦世界占據一席之地,需要我們堅定不移的毅力與恆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付出吧,持久的付出。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並運用到實踐中,世界的平台才能有我們的位置。
共勉!
篇四:
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Thomas L. Friedman)這本書最近很流行。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一個簡單而有沖擊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並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或趨勢,同時,該書尤其敏銳地把握了互聯網最前沿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最新狀況和最新發展趨勢。因此,許多人尤其是時常在網路上縱橫的人,捧著這本書都有所敬畏,最大的感覺是自己知識不足了,需要更新了。
全球化首先表現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強調今天的全球經濟體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並產生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殘酷現實,直接沖擊了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確定,憂慮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
但《世界是平的》同時又啟示我們:理解一個人,應該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許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虛榮行為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欠缺,否則,人們就會根據情形做出理智的行為。
人類的歷史首先是一部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以滿足其欲壑難填的慾望的發展史。人類的這種跟動物並無二致的自然屬性或者說天性,也就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系。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者扮演著不同的歷史角色上,人們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崗位,來創造社會財富。
人類社會可以看成各種各樣的人分工合作的一個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怎樣讓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自己所構成的社會更幸福呢?
人類,乃至這個自然界每個存在的物體(或者是動物、植物,或者是沒有生命的其他物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相對長處,都有其現實存在的合理之處,都在為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貢獻。在我們從事的有著自己長處的領域,我們能更高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真正和諧的社會,應該要且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所長,都有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都能為每一個人創造或者說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而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社會更幸福或者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強調社會公義。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有著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層、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的人才,同樣是社會的精英。
可能確實,因人才的難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憐自愛、高高在上和無比優越的自我感覺。但我依然主張,社會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屬於少數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留下血汗的、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都是「精英」。人類社會這么了不起、這么豐富多彩,其實都是因為始終有你,有我。而那種幾乎從小學分流的時候就已經被註定的「精英至上」的思維,就無法體現這種深邃的人文關懷。社會不和諧也是顯然和必然的。
那麼,整個社會的大機制該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一句話:經濟調控。經濟的調控,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選擇符合達到社會最優化的方向。當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社會當然也就和諧,這毫無疑問。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就應該給你更高的回報,鼓勵你去做。更進一步地,無論社會再怎麼需要各種各樣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組成這個社會基層的大眾,那麼社會都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基於這樣的認識,消除過分的貧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則,多數人會覺得被社會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們會感覺到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相稱,於是就不大願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會產生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疏離感,進而社會也就不和諧了。
不過,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這和自然界其他動物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時候人類比動物表現得更殘忍、更貪婪: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政績或個人升遷、或個人利益得失而去損害、去踐踏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去破壞自然,甚至不惜挑戰自然法則。這時,人類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協調、來保證自己合法和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侵犯。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優於動物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善加利用好人類的這個智慧。
其實,自然界是由不得我們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無錫水危機事件、全球范圍內的乾旱,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任何不顧及別人的行為,終將得到報復。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自然規律,其內涵,也是可以衍生。
再具體到微觀層面的企業。雖然企業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隨機性,但我們每個人與他人、每個人與組織都相輔相成地互相促進著。這是不可違抗的規律。
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一定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己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此,為了自己的長久發展,就必須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更進一步地,人類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他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社會,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事業必然會失敗。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應該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鼓勵人們去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真正發展。
篇五:
《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當前暢銷全球的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書。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在五百多年前,哥倫布使用現在看來是極其簡陋的航海技術穿越大洋,並安全返航,以此來證明"世界是圓的"。他們在茫茫大海中折騰了71個晝夜,發現了第一塊陸地。哥倫布深信他沿著地球的另一個方向來到了印度,而實際上,那是後來被命名為"亞美利加"的新大陸。不管怎樣,在哥倫布之後,"世界是圓的"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常識。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經濟全球化的理論或者認識調動出來與之進行一個廣泛的對比,確實感到經濟全球化洶涌而來,同時也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同一個時代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我竟然在自己狹隘的小圈子裡生活了二十多年,實在是令人震驚和羞愧。
❼ 求一千字《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對企業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啟示
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Thomas L. Friedman)這本書最近很流行。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一個簡單而有沖擊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並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或趨勢,同時,該書尤其敏銳地把握了互聯網最前沿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最新狀況和最新發展趨勢。因此,許多人尤其是時常在網路上縱橫的人,捧著這本書都有所敬畏,最大的感覺是自己知識不足了,需要更新了。
全球化首先表現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強調今天的全球經濟體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並產生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殘酷現實,直接沖擊了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確定,憂慮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
但《世界是平的》同時又啟示我們:理解一個人,應該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許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虛榮行為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欠缺,否則,人們就會根據情形做出理智的行為。
人類的歷史首先是一部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以滿足其欲壑難填的慾望的發展史。人類的這種跟動物並無二致的自然屬性或者說天性,也就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系。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者扮演著不同的歷史角色上,人們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崗位,來創造社會財富。
人類社會可以看成各種各樣的人分工合作的一個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怎樣讓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自己所構成的社會更幸福呢?
人類,乃至這個自然界每個存在的物體(或者是動物、植物,或者是沒有生命的其他物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相對長處,都有其現實存在的合理之處,都在為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貢獻。在我們從事的有著自己長處的領域,我們能更高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真正和諧的社會,應該要且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所長,都有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都能為每一個人創造或者說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而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社會更幸福或者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強調社會公義。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有著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層、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的人才,同樣是社會的精英。
可能確實,因人才的難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憐自愛、高高在上和無比優越的自我感覺。但我依然主張,社會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屬於少數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留下血汗的、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都是「精英」。人類社會這么了不起、這么豐富多彩,其實都是因為始終有你,有我。而那種幾乎從小學分流的時候就已經被註定的「精英至上」的思維,就無法體現這種深邃的人文關懷。社會不和諧也是顯然和必然的。
那麼,整個社會的大機制該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一句話:經濟調控。經濟的調控,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選擇符合達到社會最優化的方向。當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社會當然也就和諧,這毫無疑問。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就應該給你更高的回報,鼓勵你去做。更進一步地,無論社會再怎麼需要各種各樣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組成這個社會基層的大眾,那麼社會都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基於這樣的認識,消除過分的貧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則,多數人會覺得被社會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們會感覺到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相稱,於是就不大願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會產生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疏離感,進而社會也就不和諧了。
不過,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這和自然界其他動物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時候人類比動物表現得更殘忍、更貪婪: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政績或個人升遷、或個人利益得失而去損害、去踐踏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去破壞自然,甚至不惜挑戰自然法則。這時,人類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協調、來保證自己合法和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侵犯。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優於動物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善加利用好人類的這個智慧。
其實,自然界是由不得我們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無錫水危機事件、全球范圍內的乾旱,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任何不顧及別人的行為,終將得到報復。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自然規律,其內涵,也是可以衍生。
再具體到微觀層面的企業。雖然企業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隨機性,但我們每個人與他人、每個人與組織都相輔相成地互相促進著。這是不可違抗的規律。
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一定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己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此,為了自己的長久發展,就必須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更進一步地,人類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他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社會,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事業必然會失敗。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應該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鼓勵人們去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真正發展
把一些段落適當刪節就可以了,現在是2500左右,您可以根據自己情況看著刪改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❽ 電影世界是平的英文觀後感···
《世界是平的》有兩個層次的故事,一個曾是是說通訊和交通發達,使得文化交流更加容易。片中描述了大量的印度的人文風情,對西方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由於主人公隻身進入特定環境,所以他不得不適應這里的文化,最後也喜歡上了這種文化。這也是作者的聰明之處,因為美國文化在多數情況下都是處於強勢地位,甚至變為文化侵略。這部片子的獨特之處就是把主人公代表的美國文化放在一個弱勢地位,和事實上強勢的印度文化進行碰撞和交流。 《世界是平的》另一個層次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而影片英文名字「Outsourced」—「外包」則更具化了這一內容。資本是逐利的,在它披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外衣的運作過程中,必然要想方設法降低各種成本,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人力成本,使得資本和工作機會不斷在朝著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動——從這個角度來講,世界恰恰是不平的——使得人力成本高的地方失業率增加。當然在發達國家,通過法律等手段可以對就業進行一定程度的保障,並且外包使得他們用更少的價格就能得到差不多的商品和服務;但是在那些人力成本處於中間位置的國家,就最為危險:外資逐利的本性客觀催肥了這些國家,而這種催肥是不踏實的,很容易再被外包轉移和游資等搜颳走,前者導致市場和就業消失,後者即所謂的金融風暴。當然投資性資本和熱錢游資是有本質區別的,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投資性外資恰恰是剝削第三世界國家資源的排頭兵,如果第三世界國家沒有手段來控制外資投資的合理性,並在外包的同時學習經驗發展自己的產業並進行產業升級。從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角度來講,從資本可以四處流動的角度來講,世界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