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觀後感800字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觀後感800字

發布時間:2021-07-15 12:22:12

❶ 看《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觀後感

看了《大紅燈籠高高掛》,應該說給我的震撼是很大的,說來慚愧,我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或許正是因為初見,才會讓我有一些想法;若非如此,則可能會麻木。
現在有很多關於《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已經形成的觀點,在寫文章之前,自己也看了一下,點評的都很好,但是我認為這個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從一個院子里的爭斗聯想到現在的一些現象。
從頌蓮嫁到陳家說起。
頌蓮本來是一個大學生(雖然沒有讀完大學),父親死了,家道中落,於是就嫁給了陳 家作四太太。正常來看,一位上了大學的人,尤其是女性,在那個時代也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了,為人家當小老婆,估計她從來沒有想過。可是沒辦法,縱然腦子不這樣想,肚子不答應。於是也就嫁了。可是到了陳家以後,她也就慢慢的螁變了。可以這樣理解:本來她就是有點矛盾的,或許不堅定。
現在大學生就業是越來越難了,而作為大學生乃至社會的弱勢群體,女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就顯得更加的嚴峻,於是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女大學生的寄嫁現象。
所謂女大學生的寄嫁現象,就是女大學生不再去刻意找工作,或者是一邊找工作一邊找老公,反正就是表現的特別地想要傍大款,現在輿論一片嘩然。但是現在似乎是社會上的贊成的人很多,據說有四分之一。還說這個比例是很高的。社會上幾乎成為潮流。
所謂潮流,基本就是社會上的一些人造勢;所謂造勢,就是社會上的人一些人提出觀點,然後就是一些社會上的臭味相投的人利用現在發達的傳媒來響應。
仔細分析,這是一個不算潮流的潮流,四分之一,天下一半是女人(男女失衡現象暫且不考慮。在這么大的潮流中也不必考慮),然後一半的人懂得利用媒體,不就是四分之一了。雖然這個估算不太精確或者說是太不精確,但是足以說明問題。
寄嫁現象的出現,肯定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比如說,就是有一個或者幾個成功的案例。那些貪慕虛榮的女人成功了而且四處炫耀,這個就是起因。於是就有各種心思的人從中發現一點自己的想法,終於把這個變成了自己的終南捷徑,成了某些人的終南捷徑,乃至要成為很多人的終南捷徑。
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會帶動相關問題的出現,比如詐騙,現在很多女的為了找到無價郎君,輕信一些網上的中介,結果被人騙去很多的中介費,如果是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騙了,失身就更正常了,可悲呀。
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無奈啊無奈,不在無奈中改善,就在無奈中變壞。想起電影中的台詞:「女人不就那回事」。別人可以看不起自己,人可不能自輕自賤呀。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事業進行了那麼長的時間,怎麼就不見起色呢?想起《悲慘世界》里的「如果這個世界還存在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就不得不說這仍是一個悲慘世界」。
哎,生存問題是第一問題!
虛偽地活著
在電影里,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二太太的虛偽。其實,那裡的人哪一個不虛偽呢?電影裡面有這樣一句:演戲演得好,騙人;演戲演得不好,騙自己。
什麼樣算虛偽?算演戲?應該說要看假到什麼程度,什麼境界了。現代心理學認為:如果不界定什麼程度算虛偽,那麼就可能會誤以為每一個人都是虛偽的。可以想一下,我們在自己家裡跟人前的表現是不太一樣的。
怎麼才能被我們稱為虛偽。我認為最主要的區分點就是動機,也就是說是為了害人還是單純娛樂而演戲。如果是為了娛樂,或者說是一種藝術,演得越好我們就越應該贊賞、認可;可是如果是為了害人,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提防了,而且會讓我們很緊張,萬一人家表演水平高,自己豈不是被害了。
動機是主要的區分點,但不是唯一的。(要是唯一的,說主要干什麼)另外一點就是:假的很嗎?或者是不真誠,或者是假大空。比如說到老師家裡玩,肯定得守規矩了,到中午了,老師說:「來,吃點飯。」「我吃過了」「中午飯都吃過了?」「嗯」。其實呢,餓得很,這就是不太真誠了(不排除是太靦腆,害羞),把老師當外人。
哎,演戲也不容易!
勾心鬥角
在院子里要想生存,就得勾心鬥角。同學們看了之後,都說這樣活著多累呀。中國人是很擅長勾心鬥角的,比如我們智慧的結晶《三十六計》。縱觀歷史,基本上都是勾心鬥角。明代的馮夢龍專門整理了《智囊》,就像一個搞笑Flash的對白。「什麼是智慧?」,「智慧就是騙人」。中國長期的文化,怎麼害人,怎麼防止被害是佔了很大的篇幅的。李宗吾的《厚黑學》基本上就是教人臉皮要厚,心要黑,這樣的話,在我國那麼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了。不過做人不能這樣呀。《增廣賢文》裡面說:莫信直中直,需放人不仁。倒是不錯的態度。
勾心鬥角在很多時候也是需要的,那就是維護正義。既然是維護正義,就得換個詞了,叫鬥智斗勇。其實包青天就是典型代表,壞人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夠懲罰的,很多時候只有比壞人更「奸詐」,才能有資格做好人,一個頭腦簡單的人要想懲惡揚善,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是把自己折進去。想起錢鍾書的話:是的,有點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價。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寫在人生邊上》)
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斗氣很誤人
不管怎麼說,頌蓮還是跟其他的姨太太不一樣的,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嘛。她沒有其他的姨太太心狠手辣,很多時候只是為了斗氣。她對雁兒可能只是為了出一下她假裝懷孕被拆穿的氣,也並沒有想著要把人害死。
因為斗氣產生一些不好的事情,這樣的事件不勝枚舉。比如說電影《愛情呼叫轉移》中的龍小蝦硬是把徐朗和計程車司機給氣得跟她飆車,結果被交警抓到。可能有人會問:這是電影,找點現實的。先不說電影這樣的藝術品是人類現實生活的反應,找就找唄:我們當地兩個高中生打架,一個孩子處於下風,就說:「有本事你把老子打死,打不死找人弄死你!有本事你打呀,這是磚頭,砸!朝這(指腦袋)砸!」(這些話是後來同學回憶的),結果那孩子真的一磚頭砸了下去,砸了個腦震盪。年輕人火氣旺,萬萬不可隨意就與別人斗氣。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激將法屢試不爽的原因了。
以上內容就是我看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後的感覺,很是惆悵。或許很多人會一直惆悵下去。

❷ 求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對東方專制主義的嘲諷入骨三分,是張藝謀形式和內容結合得最好的電影之一。

從電影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上看,該片是張藝謀文藝作品中震撼人心的一部

(2)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觀後感800字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民國年間,某鎮坐落著一個城堡一樣的陳府。財主陳佐千已有太太毓如、二姨太卓雲和三姨太梅珊。19歲的 女大學生頌蓮因家中變故被迫輟學嫁入陳府,成為陳老爺的四姨太。

陳府的規矩,當陳老爺要到哪房姨太處過夜,該姨太房門前就會高高掛起一個大紅燈籠;但若犯了錯事得罪老爺,就會被「封燈」,用黑布套包上紅燈籠高高掛起,以示不再被受恩寵。

年輕漂亮的頌蓮一入陳府便捲入幾房太太的明爭暗鬥中,夢想成妾的丫鬟雁兒也對她充滿敵意。逐漸失寵的頌蓮為奪勢,假裝懷孕,使自己門前掛起了日夜不熄的「長明燈」。

但雁兒為她洗衣服時發現了了真相,並將此事密告給二姨太卓雲,頌蓮被「封燈」。在雁兒告密之前,頌蓮就發現雁兒私藏舊燈籠,原本打算保守秘密,但後來她發覺是雁兒告密後,便將此事揭發出來。雁兒跪在雪地上卻始終不肯認錯,最終死去。

雁兒的死令頌蓮精神恍惚、日漸消沉,經常借酒澆愁。一次酒醉後,她無意中說破了三姨太梅珊與高醫生私通的秘密。梅珊於是被弔死在陳府角樓小屋中。頌蓮精神崩潰,成了瘋子。次年春天,陳府又迎來了第五房姨太太,已經瘋了的頌蓮穿著女學生裝在陳府游盪。

❸ 求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影評,1500字左右,復制的也行,不要觀後感

人真是有惰性的動物,昨天看的片子不來耕耘,今天的就堆積起來又不知會推向何日。所以以後還是要來記,哪怕只寫個提綱。

這么晚才看了這部老謀子的經典之作真是有些慚愧。在我沒上這個專業之前,也就是從懂事以來到高中畢業,差不多和電影沒啥交集。印象中上電影院看電影的次數少之又少,除非是學校組織過節的時候看主旋律。在電視上看的電影也沒什麼印象。在高考的時候選擇影視,當初似乎非常堅定,但如今想來也像是一種盲目。不知未來會怎樣,但我知道我喜歡。到現在上研了,有時和同學討論為什麼會上這個專業,也感覺底氣不足。大家看的片子似乎都比我多,有人會說看電影讓他快樂,有人說電影讓他體驗豐富的人生,有人已經將看片作為必須的生存方式。而對於我,似乎談不出對電影的大情大感。我也會被電影打動,也會對大師人物及作品佩服不已,但你要問我為什麼喜愛電影,我可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繞了一會,現在回來說這部影片。

燈籠
張藝謀的色彩和構圖實在是沒話說。紅就紅的烈,黑就黑的慘,燈籠在裡面作為一種封建規矩的象徵,其形式本身已經超越內涵本質成為一種束縛。點了燈就能享受到垂腳按摩,點了燈才能按自己口味加菜,點燈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經成為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女人每天在這樣的渴盼中度過孤寂無聊的生活,就像導演借鞏俐所扮演的頌蓮之口向觀眾傳達「這個院的女人除了不像人之外,什麼都像。」大俯拍機位營造的屋檐相連的封閉構圖,更是將這種死氣沉沉的靜止氣氛外化到了一種極致。

規矩
劇本的安排十分戲劇性,和現在「場面電影」真是截然不同(社會文化語境的轉變)。《黃金甲》里張藝謀在談論「規矩」,任何人都要承認皇權的威嚴,遵守皇權制定的規矩,不然,哪怕是至親的人都不免受到嚴厲的懲罰。在《紅燈籠》里「規矩」更是無處不在。可以妻妾成群的老爺就是所有這個院子里所有的規矩,所有的人的命運都掌握在他的手裡。背叛他,代價就是失去所有條件,甚至生命。而老爺本身,也是規矩腳下的臣子。老祖宗的意志通過規矩將後代世世殉葬。

台詞
我發現這部片子的台詞其實寫的非常到位。信息量非常大,但安排的又不突兀和拖沓。比如頌蓮剛被娶進門的時候隨管家去每位太太房裡請安。這幾場不但將幾個太太的形象做了初步塑造和確立,更是通過他們之間的對白將頌蓮的身世家境通過簡短的對話加以明確。年齡(19),背景(洋學生,大學沒讀完),家庭(父親亡故,母親是繼母)等等,十分乾脆利落。

人物
頌蓮的形象十分生動。開場的一個長鏡頭,鞏俐的表演真是十分到火候,將人物不屈但又無奈的境遇表現地十分到位。然後就是她自己走進陳府不做花轎,面對雁兒的挖苦不卑不亢,顯示了她的獨立性也堅韌性。她了解作為女人的無奈,嫁給富人做小老婆「女人不就那回事」,同時她也清楚自己的地位「我被封了燈還是太太,你總歸是丫頭。」她似乎妥協於這種命運的無奈,但又在自己的權益上進行不懈的爭取。這樣一種有些矛盾的雙面性是她性格上最突出的一筆。
除此之外,大太太的「古董」性,二太太的菩薩臉蠍子心,三太太的不甘寂寞的戲子之心,都表現的有點有面。比起今日一些大片中的人物塑造,真是皮肉豐富多了。

一個舊社會的中國女大學生頌蓮,因家庭原因嫁進了典型的舊社會豪門陳家。頌蓮成了陳老爺的四太太,她在陳家的高牆大院里受盡封建規矩的壓迫和姨太間爭斗的迫害,最終精神崩潰,只作了一年的姨太便永遠逃不出這高牆大院。這個故事正是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本片在外延上對封建社會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其核心本質遠不止於此,張藝謀導演與蘇童原著(原著的言外之意更明顯)所探討的除了封建的惡,更多的是這封建惡的來源,這來源是人心,所以,主創們想說明的是這樣一個問題:封建並不源自禮教,而是人心,因為所謂的規矩,不過是由爭斗的勝者所制定。
本片的主人公是鞏俐飾演的頌蓮,在片中,頌蓮不只是一個封建社會中的新思想者,更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女人和爭斗中大起大落的最終敗者。當她暫時勝利之時,規矩便圍著她而制定;當她失敗時,規矩就成了封建並最終壓垮了她,頌蓮的人生起落正是創作者的意圖之表現:或許所謂的舊社會便是敗者永遠地活在「封建」中,勝者繼續與其他人玩著制定規矩的游戲,從另一角度說,頌蓮和慘死的三太梅珊最終都勝利了,因為她們不用再玩這根植於人心的封建游戲。而紅燈籠這一「暫時勝利」的標志還會在舊社會中延續下去,因為那是個特權者與勝者統治的世界,陳老爺這種人會不停利用「封建規矩」這一手段來滿足自己那沉浸於慾望的心。
針對這一尖銳又極富辨證性的意味的主題,張藝謀導演使用了大量外化且風格濃烈的導演手法,雖有點過於外化卻用得比較到位,可以說本片是張藝謀導演風格最為成熟的作品。
首先是在視聽和劇作的結構上的處理。創作者將本片分為了四個大段,即院子里的夏、秋、冬和第二年夏天,張藝謀導演及其他主創刻意地使這高牆大院里「沒有春天」,利用「春」這一美好意象的缺失給了封建舊社會一個下馬威,這就是本片的外延,即批判封建社會的體現。同時,張藝謀導演利用夏、秋、冬在生活中各自的猛烈、艷麗和清冷的視覺特點將頌蓮在院中爭斗的狀態體現得淋漓盡致,而「第二年夏天」的使用使結局與開頭「夏」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本片難得地擁有了一種封建社會中的宿命感,促使了影片主題的升華,也就是從對封建的批判上升到對其中人物宿命的探討。
同時,張藝謀導演利用恰當的景別選取和景別內的適當取景讓本片升華的過程中多了許多質感。在本片中,有許多鏡頭是中景以上景別及畫面左右極對稱的取景方式相結合,例如頌蓮第一次進入陳家大院時,張藝謀導演將她置於全景的縱深中,這樣就使得影象多了一些隔離感,再加上左右極對稱的高牆取景,讓觀眾感覺到頌蓮在這個場景中的受壓迫感。這種鏡頭拍攝方式在影片中的多次出現,極明顯地表現出這高牆之內的封建與爭斗帶給頌蓮等人的壓迫,也讓觀眾覺出了幾絲冷酷的意味。而本片的許多人物關系也是在景別與取景的恰當選擇中體現,比如梅珊與頌蓮打麻將的一場戲就是通過梅珊與高醫生的雙人中景鏡頭暗指出兩人之間關系的不正常,由此推動劇情。在中遠景為主的的景別組合里,張藝謀導演對特寫的使用是極為克制的,所以本片僅有的幾個特寫便是解讀本片人物關系的關鍵。第一次特寫是頌蓮繼母催促她她出嫁的鏡頭,第二次是頌蓮與大少爺飛蒲第一次見面,第三次是頌蓮准備剪掉二太卓雲耳朵時,第四次則是頌蓮看著掛進二太院里的紅燈籠,第五次是飛蒲與頌蓮的分別,最後一次則是頌蓮在死去的梅珊房裡之時。這六次特寫將頌蓮最重要的六次事件展現出來,也通過頌蓮從正常到瘋的過程將舊社會之人受封建壓迫之事完全展現出來,這也是由批判上升到其本質的展現。
塑造本片中人物及表達主題的另一個手法是利用色彩將人物狀態外化。除了在不同情緒的場景選擇不同的冷暖色調,本片還利用了人物衣著的變化來外化人物。陳家四位太太在衣著上的性格與狀態外化更為明顯,一直都是城府很深的大太太和二太太一直都穿著顏色復雜的絲質衣物;而三太梅珊起初的全紅絲質衣物到中段的彩色衣物直到後段的淡蘭色衣物以及死時的全白色衣物便是敘述三太由得寵、驕橫到城府漸深再到漸漸看淡直到最後非正常地凄慘地死去的過程;同樣,頌蓮的衣服顏色則是白、彩色、淡藍又到最後的白,這樣的使用方法與塑造三太方式相同,道出了頌蓮由純凈到爭奪到看淡再到最後「輪回」的過程,這樣的人物塑造使得導演意圖成為司馬昭之心。
本片表達主題的最重要手法在於對聲音的傑出使用。本片中大部分的聲音使用目的在於對畫面的強調或對氛圍的更深塑造,比如頌蓮進入陳家時的混響,側面體現出陳家的大、幽、無「人氣」。除此之外,聲音的使用在本片中有四大突出之處:1。聲畫對比以增強表達意圖。如頌蓮去陳家的路上,導演使用了傳統的喜慶婚樂,而畫面上的頌蓮卻是一個人在冷色調的樹林大全景中孤單地走著,這樣的聲音與畫面的不統一使得頌蓮的婚姻在一開頭便披上了悲涼的外衣。 2。對事件的推進。片中導演讓錘腳聲成為了老爺的寵愛也就是爭斗的目的的象徵,便利用了這些推動了人物關系和劇情。 3。情緒性音樂的適當使用。如本片在雁兒跪著將死時和梅珊被殺時使用了相同的音樂,將頌蓮的恐懼與悲涼准確地展現出來。 4。畫外聲音的使用。這也是本片主題體現的最重要之處,導演利用這種手法將頌蓮繼母和陳老爺兩位「封建」中的特權者塑造得鮮活異常。在影片的第一個鏡頭里,畫面只是對頌蓮的特寫,但真正掌握頌蓮命運的繼母卻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因為觀眾無法看見畫外的繼母,反而無形當中將繼母的統治地位體現出來。而這個方法對陳老爺更甚,雖然是主角,導演卻一直讓他在畫外或將他置於大全景中,使整部影片中觀眾都看不到其臉,只能聽到他控制一切的聲音,使得他的「統治者」符號化和統治地位更為明顯。也露骨地道出了這個問題:有權有勢的人自然成了統治者。
全片在塑造人物和敘事上,雖外延為批判封建社會,但其本質是講述舊社會中人物不斷爭斗而勝者掌握「規矩」。雖然大量外化的手法讓外延顯得特別明顯,但其各種視聽和劇作設計真正想體現的是:封建不源自禮教,而源於人心。

❹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800字 緊急!!!!

紅色經典影響我
最近社會上燃起了一股「紅色經典」熱,上至機關單位下至普通老百姓。學校里學生們積極誦讀紅色經典詩篇,大街小巷的人們也都在傳唱紅歌。而我,卻想到了小蘿卜頭,他身在監獄里,可是卻渴望念書,最後刻苦讀書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
小蘿卜頭原名叫宋振中,8個月時與母親徐林俠一同被關在了渣滓洞看守所。由於缺乏營養,他頭大身小,面黃肌瘦,獄友們都愛憐地稱他為「小蘿卜頭」。小蘿卜頭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提出讓他出去上學,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但是小蘿卜頭可想學習了,他不想整天在監獄里度日如年,他想念書,他渴望念書。經過小蘿卜頭的 父母和獄友們的多次斗爭,特務們才同意由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卜頭念書。小蘿卜頭十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學習非常刻苦,也很懂禮貌,非常尊敬老師,黃顯聲將軍和車耀先等3位老師都很喜歡小蘿卜頭。監獄生活使「小蘿卜頭」懂得了許多道理,國民黨特務對共產黨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英勇斗爭的精神都留給他深刻的印象,使他從小就知道恨誰、愛誰。因為行動比較自由,所以他常常為獄中的共產黨員傳遞消息和傳送東西。1949年9月6日,與父母同時遇害,年僅9歲。
小蘿卜頭的事跡對我影響很大。記得在我4、5歲的時候,媽媽就帶我去學鋼琴,學朗誦,上學後,有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回到家,媽媽又會給我輔導作業。周末, 提高班在等著我們,勞累之後,外公外婆早早做好了可口美味的飯菜……我們現在有多麼好的學習生活條件,這對於小蘿卜頭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望。
馬上我們就要經歷一場重要的考試了,可現在心竟然還靜不下來。看了小蘿卜頭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動,一個身處監獄,才幾歲的孩子就懂得要刻苦學習,十分的不容易。我們現在的生活、學習條件比小蘿卜頭好得多,就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刻苦努力讀書,來回報他們當時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美好生活的英雄壯舉。小蘿卜頭的故事已深深地埋藏在我心底,他時時刻刻對我敲響警鍾,叫我要刻苦學習,天天向上

❺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視評論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
燈籠,本是驅散黑暗的明亮,卻成了飛蛾撲火的誘餌;大紅,本是大吉大利的祝願,卻成了陰森猙獰的血舌;家庭,本是和睦溫馨的棲息之所,卻成了勾心鬥角的殺戮之地;雪地,本是純潔祥和的平靜,卻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戲子,本是優雅唯美的象徵,卻成了世俗宗法的犧牲。所有的反差,度量了一個深淵,一如片中「老爺」的面目身影,難見其形。

(一)

《大紅燈籠高高掛》,場景是令人寒顫的大院喬宅。電影裡面的顏色冷熱基調反差尤其大:窒息的大紅色、恐怖的灰黑色、凄涼的慘白色,圈住了女人們的生活環境,使故事情感顯得格外緊張。

影片中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紅色,火紅的大燈籠本是節日的象徵,但在女人眼裡卻是顯得那麼的刺眼。我認為,紅色預示著女人不幸的開始,一個命運將被封建主宰的徵兆;影片從頭到尾都沒看見過宅院主人的臉面,但他的身影卻是無處不在的。就像黑暗封建勢力,雖然表面上無跡可尋卻處處可見。黑暗封建勢力操控這一切,女人們無處躲藏。在灰黑色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那詭秘的死人屋裡,都是顯得那麼得恐怖。冬天,白雪皚皚,喬氏院落,女人們的勾心鬥角愈加強烈。一切的是是非非在鋪天蓋地的白雪中顯得如此凄涼可笑。白色掩埋了一段段可悲的故事,但卻掩埋不了女人們心頭的凄涼和恐懼!

除了鮮明的顏色以外,聲音方面絕對是本片的一大亮點,一會兒是緊密急促的京劇鑼鼓點,一會兒又是「西皮」腔被拖長了的女聲伴唱。劇出身的二太太的幾段唱腔在影片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甚至到了故事結尾,突地又放起她的清唱,飄渺的歌聲帶有一些恐怖的味道,這種恐怖作用既來自於她死後的鬼魂,又是暗示舊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片中緊密的京劇鑼鼓點頗有空間感和爆發力,同時對白沒有出現任何失真的現象,清晰的對白很好地表現出演員們比較有特色的嗓音與性格。盡管故事裡的老爺一直沒有出現正臉,但是他的聲音卻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那種從背後發出指令的威懾力,雖然看不見,可是卻無處不在。影片本身也沒有過多聲音重疊的場景,也沒有任何後期添加的音效,比如為了顯示黑暗勢力的統治地位,一直沒露面的老爺的對白就比較簡單,卻非常有效果,彷彿老爺並不存在,卻掌握著大院中每個人的生死。無聲風格對聽覺的要求不是很高,只不過導演很好地利用了京腔和鑼鼓,與利用大紅燈籠如出一轍,因此在聲效上對整條音軌沒有大的考驗,各個聲音根本不會相互干擾,修復之後則更是近乎完美。

(二)

頌蓮的繼母和宅院老爺沒有正面的鏡頭,電影里表面上沒有他們的身影其實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代表封建禮教的符號,是殘害女人們的罪魁禍首。

陳老爺成為一個封建家族家長的代表和縮影。導演僅需將鏡頭聚焦於陳家,卻使一家一族的規則運作具有了一種普遍性,成為對中國舊時千萬個封建家族的概括,並從家族延伸到當時的社會。由此,規訓過程在影片中又有了橫向存在的反映。這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種張力,使影片所反映的繁復的個體性「規矩」上升為一種文化表達。

《大紅燈籠高高掛》實在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每一個畫面都製作得極其考究,豐富的光影變化、明麗純凈的色彩、漂亮的人物、極富中國韻致的庭院房舍,構成一幅幅富艷精工的圖畫,再伴以別致的背景音樂:迷醉。那麼除了這些,我們還看到什麼呢?一個有錢人家的5個漂亮女人為「爭寵」而互相傾軋、仇恨,而結局不外或死或瘋的故事,這故事並不新穎但很有意思,因為它由一系列點燈、閉燈、封燈的儀式,點菜、捶腳、鬧鬼的「細節」構成,即使對於中國的觀眾,也算得上是新奇了。除此之外,導演似乎還力圖使我們看到悲劇的根源——某種深植於文化中的觀念、陋習。

(三)

角色的性格幾乎都和封建有關,人性不知不覺就被封建勢力所扭曲。

大太太:最最傳統的女性,沒有任何特徵。片中她的言語都是很封建的,比如四太太要求她懲罰丫鬟,她就說按規矩辦事。

二太太:就是她暴恐怖!!長得很慈祥,對人尤其和善。但心腸最最惡毒,人面獸心或者連獸也不如!!可能在封建勢力面前,她只想站穩自己的地位,而不擇手段。

三太太:倒覺得她本性不壞。可以說其實她是片中比較反叛的角色。為了自己的生活,選擇高醫生,在當時這種行為和是封建是相抗的。

四太太頌蓮:不知道把她定為什麼性質好。只能說她個性、好強、潑辣。但卻是個不深諳世道的姑娘。

老爺:個人認為未露出真面目的老爺是本片最好的構思。在暗處,看似屋裡的主人,主宰這一切。實際也被現實主宰著。

雁兒:占欲心極強、倔強。但遇事一樣的害怕。和頌蓮有點像。

只是新過門的五太太那張稚氣未脫的臉與那句與她面容極不相符的"那女人誰阿,她干什麼呀?"讓人看到一年前的她。

(四)

封建制度扼殺了年輕的生命和美麗的愛情。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方面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結構進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繼承了部分魯迅對中國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手段描畫。這可能主要歸功於小說原著和張藝謀邀請的一些理論界人事參與。影片具有很強的象徵和寓意,在那個時代表現了人們的某種心情。對於過去的封建勢力滅殺人性和生命的行為,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無處可逃的空間里,巧妙的展示著深層的寓意。而大紅燈籠這個中國傳統的象徵物體,不是代表著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著的人性和權力人物的存在。

在封建勢力的無形迫害下,女人們不是被扭曲了就是被摧殘——頌蓮的反叛和好勝性格,終使她敗在笑裡藏刀的二姨太手裡;家庭中的爭寵風波,導致女侍凍死,三姨太被「家法」弔死。舊中國婦女的種種命運,都在這個陳家大院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我無意中發現,封燈的布套圖案畫有龍,這不得不強調舊社會男人的地位,感覺就是民間的皇帝,這是和女人們極度反差的。當最後一個鏡頭宅院老爺娶進的五姨太出場時,我頓時感覺:女人的地位在封建時代是如此的卑微!

1,這是一幕老人以金錢、以權勢、以傳統制度,蹂躪少女的悲劇。

女人若是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可以說是不幸的,若是生長在中國封建傳統社會里,那就是不幸中的不幸。

1920年代的中國,擁有大學學歷的頌蓮,為了家中生計,被迫嫁到大戶陳家當姨太太。排行四姨太的她,在與上面三位太太,各自的互動下,看到了人生的百態,也學習到人性的醜陋面。本片對女人之於性愛、忠貞、陰險…等面向,都有深刻探討。

十九歲在念大學一年級的頌蓮,因喪父,家況墜日,貧境無奈輟學,為滿足繼母之要求,為了錢,嫁給陳家作四太太。頌蓮「新婚」之夜,紅燈籠照得里外通明,紅艷嬌媚。在那黑影中,走出一個老人-----陳老爺。這一人物,始終沒有正面面對觀眾,但他蒼老的聲音,卻在發出不可違背的命令。頌蓮含辱舉燈,讓老爺欣賞自己,含辱在燈火通明下,與陳老爺同床共枕。然而,頌蓮卻漸漸適應妾的生活,轉而千方百計,對二三房的挑戰作反擊。迷醉陳家「被捶腳」的享受,追求支配慾望,追求作高等奴隸,在老爺對奴隸的壓迫,和殘害奴隸的行為中,造成了幾度人劫。

由於頌蓮的丫環燕兒的告密,頌蓮假裝懷孕,以取寵於老爺的計劃破產,被老爺以欺主之罪封了燈。被迫害的頌蓮,為了報復燕兒告密,將燕兒在自己房中,「偷掛紅燈籠」的違規事情揭露出來。按老規矩辦事,結束了燕兒的生命,燕兒死了。但死了比活著強,頌蓮則雖生猶死,借酒澆愁。大少爺來看她,她對大少爺感情流露,想挽留大少爺,但大少爺卻走了。頌蓮醉了,爛醉中吐露三太太「偷情」的事情。

三太太,一個反叛者,冒著生命危險,追求自身幸福,和性愛滿足的女性。至少,她的情人「高醫生」是她的藝術知音、情伴侶、性伴侶。這是反金錢、反傳統、反禮教、反權勢。三太太在被陳家的打手捉回時,腳上著粉紅拖鞋,身穿白色內衣,在黑灰色的一群人的推擁下,最後被送往死屋。她仍是一身白,象徵著黑色歷史中,人性的美。三姨太死了,這是一個老媽子,捉殺三姨太的結果,是電影刻意要表現的悲劇。被害人有意,或無意地害了人。這也是現代的文革中國,人人都曾是受害者,人人又多曾是主動被迫,有意無意地參與「迫害他人」的迫害者。頌蓮,一個被害者,在自己遭受色劫後,也去害了他人,自己的心靈被洗劫一空。

頌蓮瘋了,人有理智時,卻不清醒。像瘋子,說假話,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人清醒後,卻能說真話。但不得不變瘋了,醉中醒,醒中醉。瘋時像人,不瘋時像鬼,是世界的罪惡,還是人自身的罪惡。頌蓮站在古篆字碑文前,意味她的命運,要被這些古篆字,堆砌出的監獄,囚禁終生。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把生命和現實中的歷史,糾纏在一起。

頌蓮等候老爺的挑選,一個老漢像戲子,雙手提著燈籠,邁著碎步走來。主子佔有眾多奴才的佔有感和虛榮,奴才的得意和失意,寫盡了人生的虛幻和荒唐,社會的險惡和虛偽,人生如戲,人生如夢。

頌蓮大學生的身份,說明她的言行,有不協調的地方。影片表現了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環境對人生的畸化,厄運對健康靈魂的蝕化。在封閉的社會家庭環境中,多數人容易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隨波逐流。只有很少的人,久經磨難,才能度過劫數和考驗,成為領先人才。

老人以金錢、以權勢、以傳統制度,蹂躪少女的悲劇,以錢劫色的封建妻妾制度,無恥和卑鄙。這種畸形化的追求欲,非人性的情愛之欲,而是犧牲人性的情愛之欲。以青春美色,以奴僕愚忠,以個人尊嚴,以人的權利,以這一切人生可寶貴的東西,被社會無情剝奪。或自我被迫,或自願放棄,獲得被捶腳的權利,牟取點燈、點菜的權力,做穩奴隸的權力,支配其他奴隸的權力。

2,這是一部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的悲劇。

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環境對人生的畸化,厄運對健康靈魂的蝕化。在封閉的社會家庭環境中,多數人容易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隨波逐流。只有很少的人,久經磨難,才能度過劫數和考驗,成為領先人才。

爭斗使生活充滿沉重壓抑。在一個封閉型的社會環境中,內斗是不可避免的恐怖。戲化的人生,待人以誠,反得其詐,待人以詐,反得其誠。人就是活著的鬼,鬼就是過去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演戲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戲化的騙局。演戲是裝假,是騙人,是戲化的現象,使人類失去真誠。人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騙人騙己。逝者如斯、人生如夢。

老爺對妻妾的寵幸,是榮華富貴的象徵。在大紅燈籠下,大小奴隸們,對支配他人的渴望,對主子寵恩加身時的得意;大主子對小主子的排斥和打擊,小奴隸利益,大奴隸的力量,對二奴隸的打擊。誰點燈,誰點菜,誰享受權力。木錘捶腳聲中的歲月,原本是枯燥乏味的,但卻因了有這些爭斗,而有聲有色。爭斗使生活充滿沉重壓抑。在一個封閉型的社會環境中,內斗是不可避免的恐怖。

眾打手抬著三姨太走向死屋的鏡頭,動作緊急,但過程長而慢,有難抵目的地之感。結尾有如「黑澤明」近期電影,對人類普遍悲劇的詰問。導演對時空感的淡化,使二十年代的中國故事,和當代中國,形斷意聯,具有深刻的諷諭性。

電影中的對白,凝聚了人類社會的悲哀和虛偽。演戲演得好,騙人,演戲演得不好騙自己。這是戲化的人生,待人以誠,反得其詐,待人以詐,反得其誠。人就是活著的鬼,鬼就是過去的人。戲化的人生,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總悲劇,但又超越中國的特質,變成了人類普遍悲劇的縮影。

畸形化的追求欲,是犧牲人性的情愛之欲。一切人生可寶貴的東西,被社會無情剝奪。或自我被迫,或自願放棄。追求支配慾望,追求作高等奴隸,在老爺對奴隸的壓迫,和殘害奴隸的行為中,造成了幾度人劫。

人性的劫殺,野性的愛欲,踐踏人性,踐踏自我。每個人心靈中,都是一片黑暗,在現代社會的愚、欲、錢、權的包圍下,被虛榮誘惑,我們有時不也如瘋子、傻子?新苦難的循環!從人性的劫殺,到野性的愛欲描繪,從踐踏人性的揭露,到踐踏自我的荒唐,皆帶來警世醒人的啟迪。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淡朴歸真,體現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及現實面。每個人心靈中,都是一片黑暗,在現代社會的愚、欲、錢、權的包圍下,被虛榮的紅燈籠所誘惑,我們有時不也如瘋子、傻子?

導演淡化時代,強化象徵藝術,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演戲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戲化的騙局。演戲是裝假,是騙人,是戲化的現象,使人類失去真誠。人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騙人騙己。導演擅長表現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量採用主觀視覺鏡頭,近景和遠景的突兀交替使用,誇張的對比手法,也被反覆使用。影片中的音響效果誇張,給觀眾一種逝者如斯、人生如夢的感覺。

3,這又是一部在光明之下的恐懼電影。

《大紅燈籠高高掛》並沒有一開始就揭示恐懼,退學的女大學生象林黛玉進大觀園一樣,嫁到了豪門大院,一步步觀察著這個財物豐腴的家族。當她意識到恐懼的時候,她就瘋了。影片的老爺一直沒有出現正臉,彷彿沒有存在,但一旦出現問題的時候,背後的黑暗勢力就發揮作用。影片和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有些相似,黑暗勢力無處可見卻隨處可見,隨時可以致人於死命。在這部影片里,張藝謀已經少了許多熱情,而是多了很多勾勾搭搭偷偷摸摸的細節,對於黑暗勢力也顯示出無可征服的恐懼和冷靜,讓那些人物自生自滅。

大紅燈籠的 「掛」和「落」是象徵,是各妻妾的地位,和對其他各房,關系變化的標志。各妻妾的榮辱寵幸,失寵遭貶,皆集中表現在這點燈、滅燈、與封燈上。誰有了掛燈籠權,誰就有了主子以下的最高權力。因此,爭奪掛燈籠權,壓制打擊競爭對手,媚悅主子,爭相為他生兒子,以穩固自己的地位,成了二三四房生活的核心內容。頌蓮在得寵時,對自己依附在老爺身上的權威,淋漓盡致的發揮,對腳被輕捶的癮勁,顯示了奴才的麻木。

陰冷頹廢的陳家大宅院里最能引起觀眾視覺沖擊的莫過於那一排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冷色和暖色的強烈反差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影響,發人深思。碩大無朋的大紅燈籠由始至終都貫穿在整部戲中,影片主要講述頌蓮這位女性如何從最初的得寵到最後的失寵、瘋狂的婚姻悲劇故事,而這一切又很巧妙地體現在點燈——吹燈——長明燈——封燈上,這樣「燈」就不單純是影片中頗有造型感的視覺元素了,確切來說它已成了一種意象化的符號。就算是捶腳、捏肩、點菜這樣一系列程式化的動作也是與點燈息息相關的,在哪房太太的院子里點等,哪房太太就有權利享受生理和心理的滿足感和快感,因此在陳家大宅院里幾個活在絕對封閉空間里的幾個女人為此瘋狂,包括小丫頭雁兒。用某個評析家的話來說「女性的生存本能與人性深處最隱秘的貪婪、虛妄、恐懼甚至因此而來的苟延殘喘都在這幾盞燈籠里被照得如此清楚。」逆來順受的琉如,笑裡藏刀的卓雲,紅杏出牆的梅珊,倔強的雁兒,甚至包括「新女性」——敢幹抗爭的頌蓮……無不成為舊式婚姻的犧牲品,對「點燈」的渴望其實就是對生存的渴望,但男人並不這樣想,年長的陳佐千不可侵犯的權威已具體地呈現在大紅燈籠的肉身上,女人為男人爭風吃醋、頭破血流,但在男人眼中,女人只不過是一隻隨手可捏死的虱子,實在令人寒顫,深刻地揭露了夫權制社會中婦女悲慘的命運。

影片中充滿大院子的恐怖,和小院子的凄涼荒僻,散發著難以躲避的死氣。整個大院子,沒有嬉鬧小孩的出現,活著就脫不了陳舊的歷史。層巒迭峰的房脊,象徵沉重的古中國,對於活人的中國,難以逾越。頌蓮成為瘋子後,在院子里徘徊的景象,意味著封閉的靈魂,窒息在凝固的空間里。頌蓮瘋後,老爺又娶進五太太,一片大紅大喜中,新娘子的稚嫩氣和薄命相,預兆著新苦難的循環。

總結:《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方面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結構進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繼承了部分魯迅對中國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手段描畫。這可能主要歸功於小說原著和張藝謀邀請的一些理論界人事參與。影片具有很強的象徵和寓意,在那個時代表現了人們的某種心情。對於過去的封建勢力滅殺人性和生命的行為,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無處可逃的空間里,巧妙的展示著深層的寓意。而大紅燈籠這個中國傳統的象徵物體,不是代表著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著的人性和權力人物的存在。如此強烈的震撼,至今,影片末頌蓮迷茫的眼神、幽深封閉的灰色大宅院、鮮艷奪目的大紅燈籠這一切的一切仍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揮去。

❻ 有關《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影評寫作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後心得

燈籠,本是驅散黑暗的明亮,卻成了飛蛾撲火的誘餌;大紅,本是大吉大利的祝願,卻成了陰森猙獰的血舌;家庭,本是和睦溫馨的棲息之所,卻成了勾心鬥角的殺戮之地;雪地,本是純潔祥和的平靜,卻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戲子,本是優雅唯美的象徵,卻成了世俗宗法的犧牲。所有的反差,度量了一個深淵,一如片中「老爺」的面目身影,難見其形。

(一)

《大紅燈籠高高掛》,場景是令人寒顫的大院喬宅。電影裡面的顏色冷熱基調反差尤其大:窒息的大紅色、恐怖的灰黑色、凄涼的慘白色,圈住了女人們的生活環境,使故事情感顯得格外緊張。

影片中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紅色,火紅的大燈籠本是節日的象徵,但在女人眼裡卻是顯得那麼的刺眼。我認為,紅色預示著女人不幸的開始,一個命運將被封建主宰的徵兆;影片從頭到尾都沒看見過宅院主人的臉面,但他的身影卻是無處不在的。就像黑暗封建勢力,雖然表面上無跡可尋卻處處可見。黑暗封建勢力操控這一切,女人們無處躲藏。在灰黑色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那詭秘的死人屋裡,都是顯得那麼得恐怖。冬天,白雪皚皚,喬氏院落,女人們的勾心鬥角愈加強烈。一切的是是非非在鋪天蓋地的白雪中顯得如此凄涼可笑。白色掩埋了一段段可悲的故事,但卻掩埋不了女人們心頭的凄涼和恐懼!

除了鮮明的顏色以外,聲音方面絕對是本片的一大亮點,一會兒是緊密急促的京劇鑼鼓點,一會兒又是「西皮」腔被拖長了的女聲伴唱。劇出身的二太太的幾段唱腔在影片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甚至到了故事結尾,突地又放起她的清唱,飄渺的歌聲帶有一些恐怖的味道,這種恐怖作用既來自於她死後的鬼魂,又是暗示舊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片中緊密的京劇鑼鼓點頗有空間感和爆發力,同時對白沒有出現任何失真的現象,清晰的對白很好地表現出演員們比較有特色的嗓音與性格。盡管故事裡的老爺一直沒有出現正臉,但是他的聲音卻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那種從背後發出指令的威懾力,雖然看不見,可是卻無處不在。影片本身也沒有過多聲音重疊的場景,也沒有任何後期添加的音效,比如為了顯示黑暗勢力的統治地位,一直沒露面的老爺的對白就比較簡單,卻非常有效果,彷彿老爺並不存在,卻掌握著大院中每個人的生死。無聲風格對聽覺的要求不是很高,只不過導演很好地利用了京腔和鑼鼓,與利用大紅燈籠如出一轍,因此在聲效上對整條音軌沒有大的考驗,各個聲音根本不會相互干擾,修復之後則更是近乎完美。

(二)

頌蓮的繼母和宅院老爺沒有正面的鏡頭,電影里表面上沒有他們的身影其實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代表封建禮教的符號,是殘害女人們的罪魁禍首。

陳老爺成為一個封建家族家長的代表和縮影。導演僅需將鏡頭聚焦於陳家,卻使一家一族的規則運作具有了一種普遍性,成為對中國舊時千萬個封建家族的概括,並從家族延伸到當時的社會。由此,規訓過程在影片中又有了橫向存在的反映。這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種張力,使影片所反映的繁復的個體性「規矩」上升為一種文化表達。

《大紅燈籠高高掛》實在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每一個畫面都製作得極其考究,豐富的光影變化、明麗純凈的色彩、漂亮的人物、極富中國韻致的庭院房舍,構成一幅幅富艷精工的圖畫,再伴以別致的背景音樂:迷醉。那麼除了這些,我們還看到什麼呢?一個有錢人家的5個漂亮女人為「爭寵」而互相傾軋、仇恨,而結局不外或死或瘋的故事,這故事並不新穎但很有意思,因為它由一系列點燈、閉燈、封燈的儀式,點菜、捶腳、鬧鬼的「細節」構成,即使對於中國的觀眾,也算得上是新奇了。除此之外,導演似乎還力圖使我們看到悲劇的根源——某種深植於文化中的觀念、陋習。

(三)

角色的性格幾乎都和封建有關,人性不知不覺就被封建勢力所扭曲。

大太太:最最傳統的女性,沒有任何特徵。片中她的言語都是很封建的,比如四太太要求她懲罰丫鬟,她就說按規矩辦事。

二太太:就是她暴恐怖!!長得很慈祥,對人尤其和善。但心腸最最惡毒,人面獸心或者連獸也不如!!可能在封建勢力面前,她只想站穩自己的地位,而不擇手段。

三太太:倒覺得她本性不壞。可以說其實她是片中比較反叛的角色。為了自己的生活,選擇高醫生,在當時這種行為和是封建是相抗的。

四太太頌蓮:不知道把她定為什麼性質好。只能說她個性、好強、潑辣。但卻是個不深諳世道的姑娘。

老爺:個人認為未露出真面目的老爺是本片最好的構思。在暗處,看似屋裡的主人,主宰這一切。實際也被現實主宰著。

雁兒:占欲心極強、倔強。但遇事一樣的害怕。和頌蓮有點像。

只是新過門的五太太那張稚氣未脫的臉與那句與她面容極不相符的"那女人誰阿,她干什麼呀?"讓人看到一年前的她。

(四)

封建制度扼殺了年輕的生命和美麗的愛情。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方面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結構進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繼承了部分魯迅對中國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手段描畫。這可能主要歸功於小說原著和張藝謀邀請的一些理論界人事參與。影片具有很強的象徵和寓意,在那個時代表現了人們的某種心情。對於過去的封建勢力滅殺人性和生命的行為,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無處可逃的空間里,巧妙的展示著深層的寓意。而大紅燈籠這個中國傳統的象徵物體,不是代表著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著的人性和權力人物的存在。

在封建勢力的無形迫害下,女人們不是被扭曲了就是被摧殘——頌蓮的反叛和好勝性格,終使她敗在笑裡藏刀的二姨太手裡;家庭中的爭寵風波,導致女侍凍死,三姨太被「家法」弔死。舊中國婦女的種種命運,都在這個陳家大院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我無意中發現,封燈的布套圖案畫有龍,這不得不強調舊社會男人的地位,感覺就是民間的皇帝,這是和女人們極度反差的。當最後一個鏡頭宅院老爺娶進的五姨太出場時,我頓時感覺:女人的地位在封建時代是如此的卑微!

1,這是一幕老人以金錢、以權勢、以傳統制度,蹂躪少女的悲劇。

女人若是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可以說是不幸的,若是生長在中國封建傳統社會里,那就是不幸中的不幸。

1920年代的中國,擁有大學學歷的頌蓮,為了家中生計,被迫嫁到大戶陳家當姨太太。排行四姨太的她,在與上面三位太太,各自的互動下,看到了人生的百態,也學習到人性的醜陋面。本片對女人之於性愛、忠貞、陰險…等面向,都有深刻探討。

十九歲在念大學一年級的頌蓮,因喪父,家況墜日,貧境無奈輟學,為滿足繼母之要求,為了錢,嫁給陳家作四太太。頌蓮「新婚」之夜,紅燈籠照得里外通明,紅艷嬌媚。在那黑影中,走出一個老人-----陳老爺。這一人物,始終沒有正面面對觀眾,但他蒼老的聲音,卻在發出不可違背的命令。頌蓮含辱舉燈,讓老爺欣賞自己,含辱在燈火通明下,與陳老爺同床共枕。然而,頌蓮卻漸漸適應妾的生活,轉而千方百計,對二三房的挑戰作反擊。迷醉陳家「被捶腳」的享受,追求支配慾望,追求作高等奴隸,在老爺對奴隸的壓迫,和殘害奴隸的行為中,造成了幾度人劫。

由於頌蓮的丫環燕兒的告密,頌蓮假裝懷孕,以取寵於老爺的計劃破產,被老爺以欺主之罪封了燈。被迫害的頌蓮,為了報復燕兒告密,將燕兒在自己房中,「偷掛紅燈籠」的違規事情揭露出來。按老規矩辦事,結束了燕兒的生命,燕兒死了。但死了比活著強,頌蓮則雖生猶死,借酒澆愁。大少爺來看她,她對大少爺感情流露,想挽留大少爺,但大少爺卻走了。頌蓮醉了,爛醉中吐露三太太「偷情」的事情。

三太太,一個反叛者,冒著生命危險,追求自身幸福,和性愛滿足的女性。至少,她的情人「高醫生」是她的藝術知音、情伴侶、性伴侶。這是反金錢、反傳統、反禮教、反權勢。三太太在被陳家的打手捉回時,腳上著粉紅拖鞋,身穿白色內衣,在黑灰色的一群人的推擁下,最後被送往死屋。她仍是一身白,象徵著黑色歷史中,人性的美。 三姨太死了,這是一個老媽子,捉殺三姨太的結果,是電影刻意要表現的悲劇。被害人有意,或無意地害了人。這也是現代的文革中國,人人都曾是受害者,人人又多曾是主動被迫,有意無意地參與「迫害他人」的迫害者。頌蓮,一個被害者,在自己遭受色劫後,也去害了他人,自己的心靈被洗劫一空。

頌蓮瘋了,人有理智時,卻不清醒。像瘋子,說假話,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人清醒後,卻能說真話。但不得不變瘋了,醉中醒,醒中醉。瘋時像人,不瘋時像鬼,是世界的罪惡,還是人自身的罪惡。頌蓮站在古篆字碑文前,意味她的命運,要被這些古篆字,堆砌出的監獄,囚禁終生。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把生命和現實中的歷史,糾纏在一起。

頌蓮等候老爺的挑選,一個老漢像戲子,雙手提著燈籠,邁著碎步走來。主子佔有眾多奴才的佔有感和虛榮,奴才的得意和失意,寫盡了人生的虛幻和荒唐,社會的險惡和虛偽,人生如戲,人生如夢。

頌蓮大學生的身份,說明她的言行,有不協調的地方。影片表現了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環境對人生的畸化,厄運對健康靈魂的蝕化。在封閉的社會家庭環境中,多數人容易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隨波逐流。只有很少的人,久經磨難,才能度過劫數和考驗,成為領先人才。

老人以金錢、以權勢、以傳統制度,蹂躪少女的悲劇,以錢劫色的封建妻妾制度,無恥和卑鄙。這種畸形化的追求欲,非人性的情愛之欲,而是犧牲人性的情愛之欲。以青春美色,以奴僕愚忠,以個人尊嚴,以人的權利,以這一切人生可寶貴的東西,被社會無情剝奪。或自我被迫,或自願放棄,獲得被捶腳的權利,牟取點燈、點菜的權力,做穩奴隸的權力,支配其他奴隸的權力。

2,這是一部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的悲劇。

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環境對人生的畸化,厄運對健康靈魂的蝕化。在封閉的社會家庭環境中,多數人容易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隨波逐流。只有很少的人,久經磨難,才能度過劫數和考驗,成為領先人才。

爭斗使生活充滿沉重壓抑。在一個封閉型的社會環境中,內斗是不可避免的恐怖。戲化的人生,待人以誠,反得其詐,待人以詐,反得其誠。人就是活著的鬼,鬼就是過去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演戲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戲化的騙局。演戲是裝假,是騙人,是戲化的現象,使人類失去真誠。人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騙人騙己。逝者如斯、人生如夢。

老爺對妻妾的寵幸,是榮華富貴的象徵。在大紅燈籠下,大小奴隸們,對支配他人的渴望,對主子寵恩加身時的得意;大主子對小主子的排斥和打擊,小奴隸利益,大奴隸的力量,對二奴隸的打擊。誰點燈,誰點菜,誰享受權力。木錘捶腳聲中的歲月,原本是枯燥乏味的,但卻因了有這些爭斗,而有聲有色。爭斗使生活充滿沉重壓抑。在一個封閉型的社會環境中,內斗是不可避免的恐怖。

眾打手抬著三姨太走向死屋的鏡頭,動作緊急,但過程長而慢,有難抵目的地之感。結尾有如「黑澤明」近期電影,對人類普遍悲劇的詰問。導演對時空感的淡化,使二十年代的中國故事,和當代中國,形斷意聯,具有深刻的諷諭性。

電影中的對白,凝聚了人類社會的悲哀和虛偽。演戲演得好,騙人,演戲演得不好騙自己。這是戲化的人生,待人以誠,反得其詐,待人以詐,反得其誠。人就是活著的鬼,鬼就是過去的人。戲化的人生,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總悲劇,但又超越中國的特質,變成了人類普遍悲劇的縮影。
畸形化的追求欲,是犧牲人性的情愛之欲。一切人生可寶貴的東西,被社會無情剝奪。或自我被迫,或自願放棄。追求支配慾望,追求作高等奴隸,在老爺對奴隸的壓迫,和殘害奴隸的行為中,造成了幾度人劫。

人性的劫殺,野性的愛欲,踐踏人性,踐踏自我。每個人心靈中,都是一片黑暗,在現代社會的愚、欲、錢、權的包圍下,被虛榮誘惑,我們有時不也如瘋子、傻子?新苦難的循環!從人性的劫殺,到野性的愛欲描繪,從踐踏人性的揭露,到踐踏自我的荒唐,皆帶來警世醒人的啟迪。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淡朴歸真,體現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及現實面。每個人心靈中,都是一片黑暗,在現代社會的愚、欲、錢、權的包圍下,被虛榮的紅燈籠所誘惑,我們有時不也如瘋子、傻子?

導演淡化時代,強化象徵藝術,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演戲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戲化的騙局。演戲是裝假,是騙人,是戲化的現象,使人類失去真誠。人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騙人騙己。導演擅長表現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量採用主觀視覺鏡頭,近景和遠景的突兀交替使用,誇張的對比手法,也被反覆使用。影片中的音響效果誇張,給觀眾一種逝者如斯、人生如夢的感覺。

3,這又是一部在光明之下的恐懼電影。

《大紅燈籠高高掛》並沒有一開始就揭示恐懼,退學的女大學生象林黛玉進大觀園一樣,嫁到了豪門大院,一步步觀察著這個財物豐腴的家族。當她意識到恐懼的時候,她就瘋了。影片的老爺一直沒有出現正臉,彷彿沒有存在,但一旦出現問題的時候,背後的黑暗勢力就發揮作用。影片和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有些相似,黑暗勢力無處可見卻隨處可見,隨時可以致人於死命。在這部影片里,張藝謀已經少了許多熱情,而是多了很多勾勾搭搭偷偷摸摸的細節,對於黑暗勢力也顯示出無可征服的恐懼和冷靜,讓那些人物自生自滅。

大紅燈籠的 「掛」和「落」是象徵,是各妻妾的地位,和對其他各房,關系變化的標志。各妻妾的榮辱寵幸,失寵遭貶,皆集中表現在這點燈、滅燈、與封燈上。誰有了掛燈籠權,誰就有了主子以下的最高權力。因此,爭奪掛燈籠權,壓制打擊競爭對手,媚悅主子,爭相為他生兒子,以穩固自己的地位,成了二三四房生活的核心內容。頌蓮在得寵時,對自己依附在老爺身上的權威,淋漓盡致的發揮,對腳被輕捶的癮勁,顯示了奴才的麻木。

陰冷頹廢的陳家大宅院里最能引起觀眾視覺沖擊的莫過於那一排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冷色和暖色的強烈反差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影響,發人深思。碩大無朋的大紅燈籠由始至終都貫穿在整部戲中,影片主要講述頌蓮這位女性如何從最初的得寵到最後的失寵、瘋狂的婚姻悲劇故事,而這一切又很巧妙地體現在點燈——吹燈——長明燈——封燈上,這樣「燈」就不單純是影片中頗有造型感的視覺元素了,確切來說它已成了一種意象化的符號。就算是捶腳、捏肩、點菜這樣一系列程式化的動作也是與點燈息息相關的,在哪房太太的院子里點等,哪房太太就有權利享受生理和心理的滿足感和快感,因此在陳家大宅院里幾個活在絕對封閉空間里的幾個女人為此瘋狂,包括小丫頭雁兒。用某個評析家的話來說「女性的生存本能與人性深處最隱秘的貪婪、虛妄、恐懼甚至因此而來的苟延殘喘都在這幾盞燈籠里被照得如此清楚。」逆來順受的琉如,笑裡藏刀的卓雲,紅杏出牆的梅珊,倔強的雁兒,甚至包括「新女性」——敢幹抗爭的頌蓮……無不成為舊式婚姻的犧牲品,對「點燈」的渴望其實就是對生存的渴望,但男人並不這樣想,年長的陳佐千不可侵犯的權威已具體地呈現在大紅燈籠的肉身上,女人為男人爭風吃醋、頭破血流,但在男人眼中,女人只不過是一隻隨手可捏死的虱子,實在令人寒顫,深刻地揭露了夫權制社會中婦女悲慘的命運。

影片中充滿大院子的恐怖,和小院子的凄涼荒僻,散發著難以躲避的死氣。整個大院子,沒有嬉鬧小孩的出現,活著就脫不了陳舊的歷史。層巒迭峰的房脊,象徵沉重的古中國,對於活人的中國,難以逾越。頌蓮成為瘋子後,在院子里徘徊的景象,意味著封閉的靈魂,窒息在凝固的空間里。頌蓮瘋後,老爺又娶進五太太,一片大紅大喜中,新娘子的稚嫩氣和薄命相,預兆著新苦難的循環。

總結:《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方面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結構進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繼承了部分魯迅對中國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手段描畫。這可能主要歸功於小說原著和張藝謀邀請的一些理論界人事參與。影片具有很強的象徵和寓意,在那個時代表現了人們的某種心情。對於過去的封建勢力滅殺人性和生命的行為,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無處可逃的空間里,巧妙的展示著深層的寓意。而大紅燈籠這個中國傳統的象徵物體,不是代表著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著的人性和權力人物的存在。如此強烈的震撼,至今,影片末頌蓮迷茫的眼神、幽深封閉的灰色大宅院、鮮艷奪目的大紅燈籠這一切的一切仍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揮去-----

❼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劇情情節,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張藝謀作為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從《老井》開始,到《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屢獲國內外各大電影獎項,「張藝謀」也成了教科書一般的存在,他的電影成為後來者的學習對象,尤其是初期描述一些民俗、禮教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成為模範

這部電影體現了大院牆里女性的悲哀,最致命的就是矛盾沖突的本質主要集中在了對封建體制的抨擊上,以「紅燈籠」為形象符號和「點燈」、「滅燈」、「封燈」的儀式把決裂以及封建體制完全真實具體地表現給了觀眾,讓觀眾更深刻地體味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

❽ 急求《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2000字以上(要自己寫的)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
燈籠,本是驅散黑暗的明亮,卻成了飛蛾撲火的誘餌;大紅,本是大吉大利的祝願,卻成了陰森猙獰的血舌;家庭,本是和睦溫馨的棲息之所,卻成了勾心鬥角的殺戮之地;雪地,本是純潔祥和的平靜,卻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戲子,本是優雅唯美的象徵,卻成了世俗宗法的犧牲。所有的反差,度量了一個深淵,一如片中「老爺」的面目身影,難見其形。

(一)

《大紅燈籠高高掛》,場景是令人寒顫的大院喬宅。電影裡面的顏色冷熱基調反差尤其大:窒息的大紅色、恐怖的灰黑色、凄涼的慘白色,圈住了女人們的生活環境,使故事情感顯得格外緊張。

影片中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紅色,火紅的大燈籠本是節日的象徵,但在女人眼裡卻是顯得那麼的刺眼。我認為,紅色預示著女人不幸的開始,一個命運將被封建主宰的徵兆;影片從頭到尾都沒看見過宅院主人的臉面,但他的身影卻是無處不在的。就像黑暗封建勢力,雖然表面上無跡可尋卻處處可見。黑暗封建勢力操控這一切,女人們無處躲藏。在灰黑色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那詭秘的死人屋裡,都是顯得那麼得恐怖。冬天,白雪皚皚,喬氏院落,女人們的勾心鬥角愈加強烈。一切的是是非非在鋪天蓋地的白雪中顯得如此凄涼可笑。白色掩埋了一段段可悲的故事,但卻掩埋不了女人們心頭的凄涼和恐懼!

除了鮮明的顏色以外,聲音方面絕對是本片的一大亮點,一會兒是緊密急促的京劇鑼鼓點,一會兒又是「西皮」腔被拖長了的女聲伴唱。劇出身的二太太的幾段唱腔在影片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甚至到了故事結尾,突地又放起她的清唱,飄渺的歌聲帶有一些恐怖的味道,這種恐怖作用既來自於她死後的鬼魂,又是暗示舊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片中緊密的京劇鑼鼓點頗有空間感和爆發力,同時對白沒有出現任何失真的現象,清晰的對白很好地表現出演員們比較有特色的嗓音與性格。盡管故事裡的老爺一直沒有出現正臉,但是他的聲音卻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那種從背後發出指令的威懾力,雖然看不見,可是卻無處不在。影片本身也沒有過多聲音重疊的場景,也沒有任何後期添加的音效,比如為了顯示黑暗勢力的統治地位,一直沒露面的老爺的對白就比較簡單,卻非常有效果,彷彿老爺並不存在,卻掌握著大院中每個人的生死。無聲風格對聽覺的要求不是很高,只不過導演很好地利用了京腔和鑼鼓,與利用大紅燈籠如出一轍,因此在聲效上對整條音軌沒有大的考驗,各個聲音根本不會相互干擾,修復之後則更是近乎完美。

(二)

頌蓮的繼母和宅院老爺沒有正面的鏡頭,電影里表面上沒有他們的身影其實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代表封建禮教的符號,是殘害女人們的罪魁禍首。

陳老爺成為一個封建家族家長的代表和縮影。導演僅需將鏡頭聚焦於陳家,卻使一家一族的規則運作具有了一種普遍性,成為對中國舊時千萬個封建家族的概括,並從家族延伸到當時的社會。由此,規訓過程在影片中又有了橫向存在的反映。這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種張力,使影片所反映的繁復的個體性「規矩」上升為一種文化表達。

《大紅燈籠高高掛》實在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每一個畫面都製作得極其考究,豐富的光影變化、明麗純凈的色彩、漂亮的人物、極富中國韻致的庭院房舍,構成一幅幅富艷精工的圖畫,再伴以別致的背景音樂:迷醉。那麼除了這些,我們還看到什麼呢?一個有錢人家的5個漂亮女人為「爭寵」而互相傾軋、仇恨,而結局不外或死或瘋的故事,這故事並不新穎但很有意思,因為它由一系列點燈、閉燈、封燈的儀式,點菜、捶腳、鬧鬼的「細節」構成,即使對於中國的觀眾,也算得上是新奇了。除此之外,導演似乎還力圖使我們看到悲劇的根源——某種深植於文化中的觀念、陋習。

(三)

角色的性格幾乎都和封建有關,人性不知不覺就被封建勢力所扭曲。

大太太:最最傳統的女性,沒有任何特徵。片中她的言語都是很封建的,比如四太太要求她懲罰丫鬟,她就說按規矩辦事。

二太太:就是她暴恐怖!!長得很慈祥,對人尤其和善。但心腸最最惡毒,人面獸心或者連獸也不如!!可能在封建勢力面前,她只想站穩自己的地位,而不擇手段。

三太太:倒覺得她本性不壞。可以說其實她是片中比較反叛的角色。為了自己的生活,選擇高醫生,在當時這種行為和是封建是相抗的。

四太太頌蓮:不知道把她定為什麼性質好。只能說她個性、好強、潑辣。但卻是個不深諳世道的姑娘。

老爺:個人認為未露出真面目的老爺是本片最好的構思。在暗處,看似屋裡的主人,主宰這一切。實際也被現實主宰著。

雁兒:占欲心極強、倔強。但遇事一樣的害怕。和頌蓮有點像。

只是新過門的五太太那張稚氣未脫的臉與那句與她面容極不相符的"那女人誰阿,她干什麼呀?"讓人看到一年前的她。

(四)

封建制度扼殺了年輕的生命和美麗的愛情。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方面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結構進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繼承了部分魯迅對中國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手段描畫。這可能主要歸功於小說原著和張藝謀邀請的一些理論界人事參與。影片具有很強的象徵和寓意,在那個時代表現了人們的某種心情。對於過去的封建勢力滅殺人性和生命的行為,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無處可逃的空間里,巧妙的展示著深層的寓意。而大紅燈籠這個中國傳統的象徵物體,不是代表著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著的人性和權力人物的存在。

在封建勢力的無形迫害下,女人們不是被扭曲了就是被摧殘——頌蓮的反叛和好勝性格,終使她敗在笑裡藏刀的二姨太手裡;家庭中的爭寵風波,導致女侍凍死,三姨太被「家法」弔死。舊中國婦女的種種命運,都在這個陳家大院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我無意中發現,封燈的布套圖案畫有龍,這不得不強調舊社會男人的地位,感覺就是民間的皇帝,這是和女人們極度反差的。當最後一個鏡頭宅院老爺娶進的五姨太出場時,我頓時感覺:女人的地位在封建時代是如此的卑微!

1,這是一幕老人以金錢、以權勢、以傳統制度,蹂躪少女的悲劇。

女人若是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可以說是不幸的,若是生長在中國封建傳統社會里,那就是不幸中的不幸。

1920年代的中國,擁有大學學歷的頌蓮,為了家中生計,被迫嫁到大戶陳家當姨太太。排行四姨太的她,在與上面三位太太,各自的互動下,看到了人生的百態,也學習到人性的醜陋面。本片對女人之於性愛、忠貞、陰險…等面向,都有深刻探討。

十九歲在念大學一年級的頌蓮,因喪父,家況墜日,貧境無奈輟學,為滿足繼母之要求,為了錢,嫁給陳家作四太太。頌蓮「新婚」之夜,紅燈籠照得里外通明,紅艷嬌媚。在那黑影中,走出一個老人-----陳老爺。這一人物,始終沒有正面面對觀眾,但他蒼老的聲音,卻在發出不可違背的命令。頌蓮含辱舉燈,讓老爺欣賞自己,含辱在燈火通明下,與陳老爺同床共枕。然而,頌蓮卻漸漸適應妾的生活,轉而千方百計,對二三房的挑戰作反擊。迷醉陳家「被捶腳」的享受,追求支配慾望,追求作高等奴隸,在老爺對奴隸的壓迫,和殘害奴隸的行為中,造成了幾度人劫。

由於頌蓮的丫環燕兒的告密,頌蓮假裝懷孕,以取寵於老爺的計劃破產,被老爺以欺主之罪封了燈。被迫害的頌蓮,為了報復燕兒告密,將燕兒在自己房中,「偷掛紅燈籠」的違規事情揭露出來。按老規矩辦事,結束了燕兒的生命,燕兒死了。但死了比活著強,頌蓮則雖生猶死,借酒澆愁。大少爺來看她,她對大少爺感情流露,想挽留大少爺,但大少爺卻走了。頌蓮醉了,爛醉中吐露三太太「偷情」的事情。

三太太,一個反叛者,冒著生命危險,追求自身幸福,和性愛滿足的女性。至少,她的情人「高醫生」是她的藝術知音、情伴侶、性伴侶。這是反金錢、反傳統、反禮教、反權勢。三太太在被陳家的打手捉回時,腳上著粉紅拖鞋,身穿白色內衣,在黑灰色的一群人的推擁下,最後被送往死屋。她仍是一身白,象徵著黑色歷史中,人性的美。三姨太死了,這是一個老媽子,捉殺三姨太的結果,是電影刻意要表現的悲劇。被害人有意,或無意地害了人。這也是現代的文革中國,人人都曾是受害者,人人又多曾是主動被迫,有意無意地參與「迫害他人」的迫害者。頌蓮,一個被害者,在自己遭受色劫後,也去害了他人,自己的心靈被洗劫一空。

頌蓮瘋了,人有理智時,卻不清醒。像瘋子,說假話,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人清醒後,卻能說真話。但不得不變瘋了,醉中醒,醒中醉。瘋時像人,不瘋時像鬼,是世界的罪惡,還是人自身的罪惡。頌蓮站在古篆字碑文前,意味她的命運,要被這些古篆字,堆砌出的監獄,囚禁終生。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把生命和現實中的歷史,糾纏在一起。

頌蓮等候老爺的挑選,一個老漢像戲子,雙手提著燈籠,邁著碎步走來。主子佔有眾多奴才的佔有感和虛榮,奴才的得意和失意,寫盡了人生的虛幻和荒唐,社會的險惡和虛偽,人生如戲,人生如夢。

頌蓮大學生的身份,說明她的言行,有不協調的地方。影片表現了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環境對人生的畸化,厄運對健康靈魂的蝕化。在封閉的社會家庭環境中,多數人容易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隨波逐流。只有很少的人,久經磨難,才能度過劫數和考驗,成為領先人才。

老人以金錢、以權勢、以傳統制度,蹂躪少女的悲劇,以錢劫色的封建妻妾制度,無恥和卑鄙。這種畸形化的追求欲,非人性的情愛之欲,而是犧牲人性的情愛之欲。以青春美色,以奴僕愚忠,以個人尊嚴,以人的權利,以這一切人生可寶貴的東西,被社會無情剝奪。或自我被迫,或自願放棄,獲得被捶腳的權利,牟取點燈、點菜的權力,做穩奴隸的權力,支配其他奴隸的權力。

2,這是一部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的悲劇。

野蠻對文明的蠶食,環境對人生的畸化,厄運對健康靈魂的蝕化。在封閉的社會家庭環境中,多數人容易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隨波逐流。只有很少的人,久經磨難,才能度過劫數和考驗,成為領先人才。

爭斗使生活充滿沉重壓抑。在一個封閉型的社會環境中,內斗是不可避免的恐怖。戲化的人生,待人以誠,反得其詐,待人以詐,反得其誠。人就是活著的鬼,鬼就是過去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演戲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戲化的騙局。演戲是裝假,是騙人,是戲化的現象,使人類失去真誠。人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騙人騙己。逝者如斯、人生如夢。

老爺對妻妾的寵幸,是榮華富貴的象徵。在大紅燈籠下,大小奴隸們,對支配他人的渴望,對主子寵恩加身時的得意;大主子對小主子的排斥和打擊,小奴隸利益,大奴隸的力量,對二奴隸的打擊。誰點燈,誰點菜,誰享受權力。木錘捶腳聲中的歲月,原本是枯燥乏味的,但卻因了有這些爭斗,而有聲有色。爭斗使生活充滿沉重壓抑。在一個封閉型的社會環境中,內斗是不可避免的恐怖。

眾打手抬著三姨太走向死屋的鏡頭,動作緊急,但過程長而慢,有難抵目的地之感。結尾有如「黑澤明」近期電影,對人類普遍悲劇的詰問。導演對時空感的淡化,使二十年代的中國故事,和當代中國,形斷意聯,具有深刻的諷諭性。

電影中的對白,凝聚了人類社會的悲哀和虛偽。演戲演得好,騙人,演戲演得不好騙自己。這是戲化的人生,待人以誠,反得其詐,待人以詐,反得其誠。人就是活著的鬼,鬼就是過去的人。戲化的人生,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總悲劇,但又超越中國的特質,變成了人類普遍悲劇的縮影。

畸形化的追求欲,是犧牲人性的情愛之欲。一切人生可寶貴的東西,被社會無情剝奪。或自我被迫,或自願放棄。追求支配慾望,追求作高等奴隸,在老爺對奴隸的壓迫,和殘害奴隸的行為中,造成了幾度人劫。

人性的劫殺,野性的愛欲,踐踏人性,踐踏自我。每個人心靈中,都是一片黑暗,在現代社會的愚、欲、錢、權的包圍下,被虛榮誘惑,我們有時不也如瘋子、傻子?新苦難的循環!從人性的劫殺,到野性的愛欲描繪,從踐踏人性的揭露,到踐踏自我的荒唐,皆帶來警世醒人的啟迪。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淡朴歸真,體現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及現實面。每個人心靈中,都是一片黑暗,在現代社會的愚、欲、錢、權的包圍下,被虛榮的紅燈籠所誘惑,我們有時不也如瘋子、傻子?

導演淡化時代,強化象徵藝術,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演戲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戲化的騙局。演戲是裝假,是騙人,是戲化的現象,使人類失去真誠。人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騙人騙己。導演擅長表現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量採用主觀視覺鏡頭,近景和遠景的突兀交替使用,誇張的對比手法,也被反覆使用。影片中的音響效果誇張,給觀眾一種逝者如斯、人生如夢的感覺。

3,這又是一部在光明之下的恐懼電影。

《大紅燈籠高高掛》並沒有一開始就揭示恐懼,退學的女大學生象林黛玉進大觀園一樣,嫁到了豪門大院,一步步觀察著這個財物豐腴的家族。當她意識到恐懼的時候,她就瘋了。影片的老爺一直沒有出現正臉,彷彿沒有存在,但一旦出現問題的時候,背後的黑暗勢力就發揮作用。影片和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有些相似,黑暗勢力無處可見卻隨處可見,隨時可以致人於死命。在這部影片里,張藝謀已經少了許多熱情,而是多了很多勾勾搭搭偷偷摸摸的細節,對於黑暗勢力也顯示出無可征服的恐懼和冷靜,讓那些人物自生自滅。

大紅燈籠的 「掛」和「落」是象徵,是各妻妾的地位,和對其他各房,關系變化的標志。各妻妾的榮辱寵幸,失寵遭貶,皆集中表現在這點燈、滅燈、與封燈上。誰有了掛燈籠權,誰就有了主子以下的最高權力。因此,爭奪掛燈籠權,壓制打擊競爭對手,媚悅主子,爭相為他生兒子,以穩固自己的地位,成了二三四房生活的核心內容。頌蓮在得寵時,對自己依附在老爺身上的權威,淋漓盡致的發揮,對腳被輕捶的癮勁,顯示了奴才的麻木。

陰冷頹廢的陳家大宅院里最能引起觀眾視覺沖擊的莫過於那一排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冷色和暖色的強烈反差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影響,發人深思。碩大無朋的大紅燈籠由始至終都貫穿在整部戲中,影片主要講述頌蓮這位女性如何從最初的得寵到最後的失寵、瘋狂的婚姻悲劇故事,而這一切又很巧妙地體現在點燈——吹燈——長明燈——封燈上,這樣「燈」就不單純是影片中頗有造型感的視覺元素了,確切來說它已成了一種意象化的符號。就算是捶腳、捏肩、點菜這樣一系列程式化的動作也是與點燈息息相關的,在哪房太太的院子里點等,哪房太太就有權利享受生理和心理的滿足感和快感,因此在陳家大宅院里幾個活在絕對封閉空間里的幾個女人為此瘋狂,包括小丫頭雁兒。用某個評析家的話來說「女性的生存本能與人性深處最隱秘的貪婪、虛妄、恐懼甚至因此而來的苟延殘喘都在這幾盞燈籠里被照得如此清楚。」逆來順受的琉如,笑裡藏刀的卓雲,紅杏出牆的梅珊,倔強的雁兒,甚至包括「新女性」——敢幹抗爭的頌蓮……無不成為舊式婚姻的犧牲品,對「點燈」的渴望其實就是對生存的渴望,但男人並不這樣想,年長的陳佐千不可侵犯的權威已具體地呈現在大紅燈籠的肉身上,女人為男人爭風吃醋、頭破血流,但在男人眼中,女人只不過是一隻隨手可捏死的虱子,實在令人寒顫,深刻地揭露了夫權制社會中婦女悲慘的命運。

影片中充滿大院子的恐怖,和小院子的凄涼荒僻,散發著難以躲避的死氣。整個大院子,沒有嬉鬧小孩的出現,活著就脫不了陳舊的歷史。層巒迭峰的房脊,象徵沉重的古中國,對於活人的中國,難以逾越。頌蓮成為瘋子後,在院子里徘徊的景象,意味著封閉的靈魂,窒息在凝固的空間里。頌蓮瘋後,老爺又娶進五太太,一片大紅大喜中,新娘子的稚嫩氣和薄命相,預兆著新苦難的循環。

總結:《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方面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結構進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繼承了部分魯迅對中國社會黑暗勢力的恐怖手段描畫。這可能主要歸功於小說原著和張藝謀邀請的一些理論界人事參與。影片具有很強的象徵和寓意,在那個時代表現了人們的某種心情。對於過去的封建勢力滅殺人性和生命的行為,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籠罩著的封閉的院落。在無處可逃的空間里,巧妙的展示著深層的寓意。而大紅燈籠這個中國傳統的象徵物體,不是代表著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著的人性和權力人物的存在。如此強烈的震撼,至今,影片末頌蓮迷茫的眼神、幽深封閉的灰色大宅院、鮮艷奪目的大紅燈籠這一切的一切仍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揮去

❾ 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後感600字

說得直觀一點,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近代社會極度黑暗面,讓我這個90後,感知到了時代變遷給每一代人帶來的苦與甜。
女人,在那個年代,完全沒有地位,自己的幸福完全掌握在男人手上,一個妻妾成群的男人,在當代仍然備受尊重,人人仰視。同時也能輕易地操縱一個女人的命運。
封建社會的權利,壓制,相比現在的生活,不知道會好到哪裡去,現在的我們自由,民主,人權沒有受到過多的剝奪,一切都還是相對的理想化,可為什麼當今的我們依然活得不快樂呢?
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寬廣的視野,有更好的連接世界的方式,也正因如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顯得那麼的急躁,那麼的不願等待,無不渴望一步登天。
但是究其個人,真正是這個世界變壞了嗎?還是說從來都沒有好過呢?
有的人,想做一顆不起眼的小草,有的人則想做一顆大樹。做小草的人,生活得不奢求,給自己一個不高的要求,經濟上能有富餘,過上和家人簡單幸福的生活。那想要做大樹的人,則不斷地拔高自己的要求,有的時候目前的能力無法支撐起來,就會摔下來,這一類人活得非常痛苦,因為是自己的慾念太多,捨得捨得,便是其中的道理。

❿ 求《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導演1991年的作品,這部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很多獎項。影片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比如,在刻畫人物上,畫面上都是顯而易見的,影片是根據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在繼承和發揚原著的主旨和風格上,又貫穿了張藝謀獨特的視覺效果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反映了在『『一夫多妻制』』下的封建家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算計,暗鬥的人生景象及相應的生存原則。
女主人公頌蓮是該影片的核心人物,影片一開始便看見頌蓮那張淚眼婆娑的臉,那緩緩滑落的淚與哀傷的神情似乎隱喻那她悲痛的命運,我的心也隨之沉了下去,這淚眼奠定了全片哀痛悲傷的基調。
本來受過教育的她,在陳府這樣陰森恐怖、勾心鬥角的生存環境當中,為了能有一席之地,頌蓮的個性逐漸的的扭曲和變形,而最終導致頌蓮和其他太太們一樣的悲慘境地,造成她們這些變化的罪魁禍首就是陳家的老規矩,這是一群被規矩束縛的女人,這也是一群犧牲在封建社會制度下的女人。我很慶幸我生活在新時代,能夠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美好,而在影片中這種想法或許是天真的甚至是幻想。在某一個方面來說造成這種悲劇也是由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所影響的。
整個影片的拍攝環境非常單一,就是陳家的大宅院,但是拍攝環境的單一並沒有埋沒了這部影片細膩的情感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所以說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色彩的渲染淋漓盡致,在張藝謀的影片中,色彩無疑是帶給了觀眾最直接最直觀的視覺沖擊力。在這部影片中,紅、黑、白三種顏色在影片中被運用的恰當自如。紅色,本色是喜慶,大吉大利,而在這里卻成了一種束縛一種壓迫,因為一旦你穿上了大紅色的嫁衣也就註定你要待在陳府一輩子。黑色,最深沉安全的顏色,在這里卻上演了世間的悲劇。另外,大宅院里那灰灰的牆,似乎也在預示著一個有生氣、沒有活力的院子。影片從頭至尾也沒有發現一個小孩子,孩子代表了希望,有孩子的地方總是充滿生機、活力、歡笑,而在陳家大院里沒有。所以說,雖然宅院里的日子還是要一天天的過著,但是這里沒有幸福,沒有歡樂,沒有希望,有的只是對人性的壓迫,對思想的束縛。誇張一點說,即使是一個神經正常的人待在這里,時間長了,心裡也會扭曲變形,環境對人的影響太大了。
四個太太之間的微妙關系,造就了這部精彩的電影,不得不說這四個人物,張藝謀給刻畫的有血有肉。大太太看似老態龍鍾,不諳世事,其實她是最清楚地那個人。二太太呢,外表溫柔賢淑,但是內心卻狡詐、嫉妒,是一個十足的口是心非的人,這種性格註定了在這場無煙無聲的戰爭中,她是佔了上風的,而且取得最終勝利。三太太是一個戲子,在當時是一個很出名很紅的明星,竟然也淪落到和這些女人「搶飯」,她的心裡肯定不滿,但是一旦紅色嫁衣一穿,宿命已沉,無能為力。她直爽、好勝,表面上看她很有優勢,其實她是一個很笨很笨的女人,這種人沒有心眼,讓人家一眼就能望到底,這種性格也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閱讀全文

與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觀後感8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oker電影2019觀後感英語 瀏覽:601
浴血追殺情未了電影大全 瀏覽:110
印度侵華電影大全 瀏覽:973
電影綉春刀1背景音樂 瀏覽:929
有關於魔法的英文電影 瀏覽:323
yy可以看電影的網站 瀏覽:312
泰坦尼克號電影手繪圖片大全 瀏覽:399
好看的反特電影大全 瀏覽:459
介紹好萊塢電影的英文ppt 瀏覽:896
中國拍泰國的電影動作片 瀏覽:990
熊出沒奇幻空間大電影完整版下載 瀏覽:86
女朋友泰國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618
有關德國二戰殺人的電影大全集 瀏覽:30
西門町電影街英文 瀏覽:867
一部偷寶電影 瀏覽:160
英文說電影種類 瀏覽:616
南海萬達廣場電影院 瀏覽:149
男主角在電台上班的電影 瀏覽:219
迪麗熱巴的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瀏覽:976
在qq里能用q幣買電影票嗎 瀏覽:734